炒股经验分享 炒股经验分享心得体会一
首先,要学会方法,像巴菲特、彼得林奇、索罗斯这些成功的大师们的理论一定要多看看,这也是形成自己投资体系的重要一环。我推荐一些书,聪明的投资者、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战胜华尔街、投资最重要的事、股市进阶之道、非理性繁荣、漫步华尔街、证券分析、巴菲特传、股票作手回忆录、穷查理年鉴,还有很多这一类的书,这都是属于入门必看的书。
其次,要努力学习,一些基础的研究方法,比如会计学、审计学、宏观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理论等,这十分重要,建议可以把大学经济学专业的教学用书看一遍。我自己是机械自动化专业出生的,我看财报所用的会计知识就是自学的,包括经济学也是。
第三,要多看报告,年报、招股书、研究报告都是必读的,当然一开始自己没有解读的能力没有关系,可以通过卖方报告、其他机构或个人的研报来学习。早几年前,作为水平低下的初学者,我看报告非常“疯狂”,每天都要阅读大量的卖方报告,后期开始学着自己去看年报看招股书等。我觉得通过看大量的报告可以学习和补充宏观、行业、个股的专业知识,这对拓展自己的能力圈很有用。我也是看了大量的报告后才大致整理出一些“好生意”。当然作为初学者,面对大量的信息肯定有些茫然,但没有关系,路是一步步走的,饭是一口口吃的,知识是慢慢累积的。额外说一句,虽然卖方不管是策略还是行业还是个股,有很多垃圾报告,但研报一定要多看,多筛选。具体的研报平台可以选择上迈博汇金。
第四,最好能对自己的操作或判断做一个记录,从操作的角度,你或许可以不投入很多资金,但一定要建立一个模拟的股票池,这就是你未来的金库。就我来说,我建立的股票池(大约100个关注标的)已经持续了4年时间,这期间不断地有股票进进出出,毕竟看对看错都很正常,关键是要保持跟踪,不断地证伪、证实自己的观点,同样,最好能自己的观点和判断记录下来,过段时间再去看看是否能证实。我经常会去看我过去写过的东西,吸取成功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
第五,初期一定要多参与交易(可少量投入),用实际的操作来证实自己的判断和逻辑,学费该交还是要交,千万不要闷头搞研究,离市场太远。记住股票有两个属性——企业属性、市场属性,既要会赚企业的钱又要懂得赚市场的钱。但一定不要去学什么涨停大法,k线组合,波浪理论这些东西,多观察市场情绪,多观察热门股的走势,了解市场的情绪和人性、资金的流向和偏好。
第六,进入“高手们”的圈子里,多和前辈们交流,比如雪球这个平台就很好,当然有机会也可以线下交流,和“前辈们”一起去调研,这个阶段要多累积人脉,累积资源。第七,有了一定的水平,累积了一定的资源之后,你可以想办法加大投资的力度了(不仅是自己的钱,也可以尝试帮里别人的钱),当然这个阶段,也要继续保持学习研究的动力。
第八,反复前7个过程:不断的坚持:看书,看研报,写东西,认识高手,实地调研,慢慢形成自己的投资风格,投资理念,对市场的看法认识、策略。当然这期间一定是艰苦且漫长的。坚持就是胜利。
至于要坚持多久才能小有成就,我觉得每个人天赋不同,需要的时间也不同。反正就我自己而言,我这些年来大部分时间的日常生活是每天睡觉6小时,吃饭外加其他时间2小时,我一不打游戏,二不看电影电视,三不娱乐不泡妞,四很少出去玩。这样的生活坚持了5年。投资这行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永远没有停下来的一天,你看彼得林奇、巴菲特、索罗斯这些大师,除非金盆洗手完全退出不干了,不然他们一直都保持学习思考的状态。
我也劝想要做职业投资者的各位一定要想清楚了,做职业投资者真的很不容易,要坚持下来就更不容易了。其实大家完全可以不用那么累,看好中国未来发展的完全可以买指数的etf,省心省力。如果你想做一个有超额收益的职业投资者,找到好生意、好公司、好价格,那么我用我自己这些年的血泪史告诉你,这是一条无比艰难的路,甚至是一条不归路,因为你努力了半天,很可能最后也没办法成功(跑不赢指数)。很多时候天赋、努力、运气缺一不可,正所谓一命二运三风水。所以各位要想好了,要不要花掉你毕生的精力和有限的时间投入到职业投资这条无尽的道路上来。
炒股经验分享 炒股经验分享心得体会二
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考博是一件艰难的事情,它需要长期的努力,需要制定相应的目标和计划,还要承担风险,对于已经上班的朋友,考博更是困难重重。即便如此,我仍然觉得考博并不是一件难事,因为只要合理安排时间,学方法得当,并且不断积累和进步,最后的结果其实是可以预料的。
很多人来问我考博有什么建议,其实我觉得我并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因为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而且每个人所学的东西也不一样,所以我们首先需要针对自己的情况做出适合自己的考博规划,而这一点需要我们自己去完成,别人并不能帮到什么,而且我也相信每一个考博的人应该都有这样的能力。所以这篇文章更多的是我个人经验的分享,包括有许多偶然的因素导致了我最后的成功,我个人觉得并没有太大的参考价值。当然我也有一些建议,可能对于提高学效率会有一定的帮助。文章会分成几个部分,主要介绍我考博的背景,然后是一些前期的准备,再到备考的方法和一些其他的建议。
考博背景
我从本科开始,就一直是心理学专业,这对于我考博实际上是有很大帮助的。所以我首先要提一点就是,无论是考研还是考博,在同等条件下,导师都会更加偏向于本专业的学生。并不是说跨专业的朋友不好,而是本专业的学生有很多优势,比如本专业的学生不需要接受额外的专业课程或者专业培训(最常见的是实验技术和统计方法),本专业的学生对学科领域更熟悉等等。因此,对于跨专业的朋友,我们可能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掌握相应的技巧,把基础知识学透、理解并内化成自己的知识。这么做第一能够提高我们的竞争力,其次还可以为接下来的学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快速适应新的专业。
除此之外,我个人喜欢从事科研学术工作,所以从本科考硕士是因为想做学术,硕士一入学我就决定要读博了,也是因为想继续做学术。在硕士阶段我也做出了一些成果,发了几篇文章,其中有两篇是cssci,另外和一个国外学者合作了一项研究,写了一篇英文的文章投了ssci,目前还在外审。这些背景对于我考博都有很大的帮助。我看有很多人问,没发文章能不能考博?当然可以,但是如果有文章会更有优势。毕竟现在的硕博培养都是以学术科研为主导的,博导也希望能找一个科研能力强的、能发(英文)文章的学生。所以我个人觉得,考博是一项长期的工作,至少要提前一两年开始准备,最好能够发一篇质量好些的文章。在这里强调一下,尤其是申请-审核制的学校或专业,文章很重要,没有文章的人有可能初审就不通过了。考试制的话可能对文章的要求会稍微低一点,但是进入复试之后,博导们还是会看重你做过什么样的研究工作,其中就包括文章。
总之,有良好的专业背景对于考博的成功是很有帮助的,如果缺少这些支持,则需要从其他方面去弥补,意味着要比其他人付出更多。所以,我认为即使是跨专业,还是要尽量争取在考博的专业领域中有发表过文章。
前期准备
其实我本来打算出国留学的,所以一开始我并没有准备考国内的博士。但是前期的工作其实都是大同小异。一般来说,无论是考试制还是申请制,提前联系导师都是有必要的。具体说一下我自己工作,在招生简章出来之后(国外的话一般会提前公布ph.d项目),就可以开始联系导师了,具体可以发邮件,跟导师说自己有意愿要考取他/她的博士,最好介绍一下自己做过的研究工作(发文章的优势在这里已经体现出来),然后对哪个领域感兴趣(可以查阅他的文章看看他最近在做什么),希望能继续跟着他学等。之后就等着看有没有回复邮件了,一般都会回的。
联系导师的同时,也要找好老师帮自己写推荐信。我这次申请北师大其实很幸运,因为之前gre成绩不理想,申请不到想要去的学校,所以想申请北师大的一个教授(跟我的硕士导师认识,她们的关系也还不错),没想到这个教授说要了自己的研究生了。所以当时有两个备选方案,考取中科院或者天津师大。本来已经开始在准备中科院的考试了,结果到12月初的时候,我的硕士导师去开会,结果在和现在的博导聊天的时候发现他还没有学生,于是向现在的博导推荐了我,才有了这样一个名额。当时剩下2个星期不到的时间,要提交很多材料,其中包括个人自述和一份1万20xx字的研究计划书,还好我当时准备申请国外的材料都能用上。后来初审的结果也不错,75分过了(60分合格)。虽然这个机会的到来有偶然的成分,但是我觉得之所以我的硕士导师推荐我,也是因为我一直有跟她表达我考博的意愿,而且也确实做了一些研究,平时也帮她做了一些事情,我们的师生关系也很好,这些都是必不可少的因素。很多时候,机会是不可预料的,但是只要做一个有准备的人,机会来了就能抓住。
我认为做很多事情都要主动,有很多想法要主动表达,看到有任务主动去完成,因为导师也好,同学或同事也好,他们不会主动来找你,如果我们总是能够主动出击,不知不觉中这些行为就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我再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关于我们和西班牙学者合作的一项研究。一开始,我只是写个邮件找她要研究的材料,没想到她很爽快的就给了我,之后我就去找我导师商量,问她是不是可以跟这个学者合作做一项跨国界研究,结果我导师也同意我的提议。于是我们就开始各自收数据,然后西班牙的学者帮忙分析数据结果,我们这边也开始写文章,然后她帮着改,前前后后花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虽然现在投稿的结果还不知道,但是这种科研经历在考博的时候是很加分的。假如当时我自己没有主动发邮件或是跟硕导提议,可能今天也不会有这样的成果。
上述的这些都属于考博前期的准备工作,需要尽可能地去完善,提高我们自身的实力。当然不同的专业需要准备的项目不同,但是努力的方向是一致的,就是丰富我们的履历,最好能做出一些对考博有帮助的成果(比如发表文章、获得专利、合作研究、申请项目等等)。
初试和备考
正式的准备考博,应该从准备初试开始。虽然这次我准备的是申请-审核制,不需要参加初试,但是从10月份到12月份这期间,我是一直在准备中科院的考试的,并且之前准备考托福、gre和本科考研也有一定的备考经验,所以这里提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很多人都不知道怎样在时间不那么充足的情况下高效地完成学任务,之前我也是觉得如果没有充足并且连贯的时间,我是没办法学。不过后来我发现其实并不是这样,即使时间琐碎,也能够很好地利用。比如像我当时在准备中科院的考试的时候,我用了大概20天左右的时间把整整800多页的心理学导论的英文版(introduction to psychology: gateways to mind and behavior)看完了,并且有经过深入地理解。但是这段时间我要设计毕业论文的实验和修改文章(跟西班牙学者合作的那篇),偶尔还要准备研讨会的报告(每周或隔周一次,要做ppt)。这些事情其实非常繁杂,尤其是毕业论文,我前前后后做了至少10个预实验才将最终的实验程序确定下来。在这种情况下,我都是尽量利用白天的时间完成这些工作,到了晚上7点之后,我就开始看书和复了。有很多朋友说上了一天的班,觉得很累,根本学不进去,我个人觉得可能是缺少规划和学仪式感。
首先说一下我复初试时的学规划。我大概是9月底的时候知道了我的托福成绩,并不理想,所以原来我想申请的学校可能都不太乐观,于是把目标转向国内。后来得知我想报考的那个北师大的教授想招自己的研究生之后,我就着手准备中科院的考试了。时间大概是10月3、4号吧,我记得那个时候在放国庆。于是赶紧看了中科院20xx年的数目,找了pdf版本,大概浏览了心理学导论和发展心理学(我想报的是发展心理学方向),发现两本书都有20章左右,当时我就计划着一天看一章,到报名的时候刚好能看完(12月中旬),之后再复其他内容。定下目标后,我就把这个当成每日的任务来做了,心也开始沉下来,觉得有底了,一扫之前gre和托福考得不好的阴霾,又恢复了干劲。虽然只是一个简单的学规划,却让我的心理状态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这个规划做得比较详细,能让我清楚地知道我现在每天需要完成什么任务,让我的行动具有目标导向。另外提一点,很多人也做一些学规划,但是不够详细,比如“在一个月内把参考书目过一遍”,这样可能不利于产生学动力,因此制定学规划最好要具体,然后把大的目标分解成小目标,逐步完成。
其次说一下仪式感。对于我来说,我看书从来都只是在图书馆里看,找一个合适的位置,把电脑放好,只打开pdf阅读器,手机静音后放在包里,再泡上一杯红茶,然后整理好心情就专心看书了。这种学前的感觉非常重要,对于我而言,当我把前面这些“仪式”都做完之后,我就能很快地进入学状态。其次,学也不是一直持续的,大概每隔一个小时左右我就会出来休息10分钟,跟朋友聊聊天,看书的时候如果看到一些有趣的内容还会截图下来(国外的教材确实比国内有趣得多),回去后分享给我的同学。虽然整个学过程只有大概3个小时(从7点到闭馆),而且休息时间也差不多有半个钟,但是学效率很高,而且学过程也不觉得枯燥。一般一个晚上下来,我能看完一整章的内容,全书总共20章,我用了20天左右的时间就看完了,而且还做了不少笔记,大多是我想到的新的研究idea。之后又花了20天左右的时间看完了一本发展心理学,也是英文版。
所以在10月份到12月份的这段时间里,其实我并没有因为其他事情而耽误了我的复进程,相反,我在这段时间里无论是学效率还是工作效率都很高。然后大概12月初,我导师开会回来告诉我去申请现在的博导,由于之前这段时间培养出来的高效的工作状态,我只用了一个星期多一点的时间就把北师大的研究计划和个人陈述写出来了,当时还把个人陈述发给现在的博导看了,他回复我说写得很好,可以直接提交。初审通过之后,我再一次感觉到很多事情看似偶然,实则有迹可循,正如我一直用以自勉的一句话:越努力,越幸运。而事实真是如此。
复试
关于复试,其实基本上没有太多要讲的,因为感觉大多数考试制的学校复试都不会太难,不过北师大的复试还是有水准的,所以具体讲一下北师大的复试。这次我们的复试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笔试,是上机考试,需要在2个半小时的时间里写出一篇研究设计、看一篇英文文章然后写出中文摘要,回答2-3个问题。这个是很有难度的,特别是这次我拿到的文章并不熟悉,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只能从提出的问题中找到蛛丝马迹帮助理解全文,然后还要组织好语句写出摘要。研究设计的题目也不是很容易,而且是上机考,对打字速度的要求很高。所以总体上还是考察综合科研能力、应变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第二部分是进导师组考核,具体是博导会给出一个任务,然后你有几天的时间可以完成,完成后进博导师门报告。这次博导给的任务是修改一篇博士论文和一篇专业硕士论文(刚拿到的时候我头都大了),然后把论文的摘要和英文摘要重新写一份。博导说论文还没送审,让我们(还有一个竞争对手)认认真真改,然后改完在师门的研讨会上报告。接下来的几天我都没下过酒店的楼,逐字逐句地改,大到整个论文的思路和框架,小到一些字句的表达,整本论文被我改的面目全非,但是确实是因为论文本身存在太多问题。最后师门报告的时候,我的内容比我的竞争对手多了很多,而且我还做了ppt,然后把我重写的内容弄在word里面,打印了好几份,分给师门的同学,这些工作他都没有做。当天晚上报告完出来,其实我已经有了七八分把握了。
最后一部分是专业面试,具体是有很多学院的老师参加面试,会对着你问问题,然后回答。这里我觉得有几点需要注意,第一是仪表和着装,男生的话一定要刮胡子(特别容易忽略),然后穿着得体,大方,最好穿衬衫或西装(不一定要正装,我个人一直觉得正装太正式,而且不一定好看);第二是一定要准备自我介绍,重点讲自己做过的科研工作,不要超过2分钟,一定要事先排练;第三是表达一定要清晰,回答问题可以先想一会再回答,组织好语言;最后一点是保持微笑,尽量让自己处于放松的状态,身体姿势保持在打开的状态,不要驼背。基本上就是这些。
在复试之前,最好还是发个邮件联系一下博导,见个面,也许他会给一些准备复试的建议。总之,即使是复试,也要全力以赴,尽可能把每一项任务完成到最好。
炒股经验分享 炒股经验分享心得体会三
足球是圆的,篮球是圆的,而我们的泡泡也是圆的,正因为如此,泡泡堂与球类运动有着共同的特点——团队精神。与大家默契配合,是不是比孤军奋战更来得快感呢,如果你也跟我喜欢配合的话,大家就一起来肩并肩地战斗吧!
所谓团队么,简单来说就是几个人在一起共同地、有意识、有规划地进行战斗,而不是像cs中冲锋式的自杀行为。小菜我通过这些天的游戏时间,摸出了一些战法,和大家一起探讨探讨。
团队行动中,团队合作可谓是重头戏,因此,打好团队合作,也算是胜利的基础。
一、开局的打法
在多人的比赛中,不可能每次都和你的队友离得很近,因此,在没摸清对手实力的情况下,尽快地把自己和队友的路打通,虽然有时会被别人抱怨,说你抢自己人东西,但其实在中期的决战阶段,还是行之有效的。像古时军队打仗那样,前线的作战要有后勤的支援才行。假使你不幸地被水球困住,至少还有队友可以迅速地将你救活。一旦打通了路线,你不但可以更快地和队友分享道具,还能以人数的优势来迅速歼灭你周围的对手;有些配合的好的玩家,可以让其中一人拖住对手,让队友更安全地增强自己的实力。
二、以多打少
当我方以3v1的优势领先时,看着对方一次次狡猾地逃脱了我方的轰炸,最后居然被板平或被敌人逐个击破,是不是很恼火。先别急着向你队友发火,想想自身的配合失误吧。在有利的情况下,大家并不需要想着如何迅速地歼灭对方,而采取胡乱放雷的方式,这样非但炸不死人,还会伤及自己的队友。你的队友不但要顾及敌人的水球,还要想着躲闪你的水球,这样岂不是更加混乱?在有优势人数的时候,考虑的是要将对手围困在一处,而不要让他满屏幕瞎跑。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泡泡堂中一共只有4个方向:上下左右,无论你怎么跑,都只有4个方向,敌人一般逃跑的方向都是广阔的区域,因此,可以让一位技术较好的人与他周旋,其他人可以摸清他的撤退路线,在加以歼灭,直至对手被困死,就算他躲进了死胡同,采取了保命的战法:放一棵雷,逃,再出来放一棵雷,逃的方法,也不必急,毕竟我们有人数优势,让一位队友进去和他同归于尽,这招虽然很损,但是我就经常这样死于非命-_-!!
三、以少打多
这个方法其实很难,而且要有相当的默契性,没有纯熟的操控技巧是很难达到的。因为讲的是团队配合,所以我以2v4来举例。我方在这种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随时可能被对方夹击而阵亡,在这种时候,有一颗平常心极为重要。因为要吃掉对方,无疑只能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冷静地判断对手的阵形,优先攻击那些负责断后的、切断我方撤退路线的人。在对方人数占优的情况下,必定会派出1-2人来负责卡位等等,不要犹豫了,以我们2个人的优势击跨他,再回过头来和对方正面进攻;想必这是对方正在改变策略,那是我们反败为胜的转折点,进攻吧。
四、与交通工具的配合
慢乌龟被大家公认为最差的道具,其实我也这么想,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一个利用慢龟来战胜对手的方法。在骑上慢龟时,敌人对你的警戒心至少下降一半(这是当然的,一个人和一个龟比,怎么看都是人厉害)但是,慢有慢的好处,敌人对你的布雷及到达时间的判断至少会重新估算,打对手一个时间差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在看到飞艇时我并不建议大家立即坐上去,第一,万一是个坏的,还给你浪费时间。第二,坐上飞艇后,就不能吃道具。所以大家要在自己有足够泡泡和水柱时再坐。
团队配合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养成的,希望大家不要气馁,好好练习。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炒股经验分享 炒股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四
在股市想赚钱经验是十分重要的,只有靠我们不断的去学习新的知识茫茫股海,潜伏着多少暗礁、险滩,作为见证人,以下是一位老股民为大家分享的炒股经验:
一辨:辨清趋势,要分析本轮牛市上涨的根本动因是上市公司的业绩提升,还是因流动性过剩引发的资金推动。世界上没有只涨不跌的股市,尽管我们没有理由动摇对中国股市未来前景看好的信心,但目前股指已被人为推动得很高,趋势在悄然发生变化,多一份警惕不会吃眼前亏。
二堵:即要堵住自己耳朵,不要听小道消息炒股,也不要听股评买股。股评家翻来覆去推荐的都是那几只题材股,庄家拿钱买吆喝,你人云亦云去跟风,一不留神就充当了别人的轿夫。
三稳:牛市中股指上蹿下跳,慢涨快跌,起伏跌宕。面对暴涨暴跌,心态一定要稳, 不要盲目追涨杀跌,
不要期望去寻找快速翻番的牛股。分散投资,实在把握不准就买基金,让专家帮你投资。
四慢:开车时必须牢记一看二慢三通过。选股也一样。选股要看上市公司的基本面,选准了个股买入时不慌不忙,不急不躁,逢回调或股指大跌时买入,这样才不至于撞红灯出意外“股祸
五避:规避非系统风险,
回避险礁地雷。不要以为股市遍地都是弯腰就能捡起的黄金,有时费了老大力捡起的却是镀了金的废铜。因而,不碰老庄股、问题股、亏损股、预警股、戴帽披星股、退市边缘股。万一不幸投资失误,踩上“地雷”,就应逢反弹减磅或清仓,止损避险。
六短:牛市中,也切忌满仓操作,要抓住每一次回调机会做短差, 打“游击战”。买入手中持有的股票, 在反弹中当日卖出, 既不损失中长线持有的筹码,
又博取了短线差价。把手中不涨的“僵尸”股票,换成能跑赢大盘的股票,即弃劣换优,踩准节奏才有大收获。
七读:即要加强学习多读书。要读懂股市与宏观经济、政策与财富、股市与社会人生、股市与文化、股市与赌博、股市与家庭、股市与腐败、股市与骗术等股市与各种社会利益的关系。只有读懂了这些关系,你才可能成为赢家,而不是掉入早为你量身订造的陷阱。
八戒:即戒贪。笔者曾形象地比喻为:“贪”表示“今”天有“钱”(贝:古时钱为贝)今天赚。因为“贪”过了头,就变成了“贫”,别人要“分”你的“钱”(贝)。《圣经》中“摩西十诫”的第十诫,即诫贪,“贪心过度,将损财富”。
九捂:牛市中,在低价位买到好股票要敢捂,不被短线的大幅波动所动摇。好股票不会天天涨,只有长线投资才能使利润最大化。捂股就是短期不看股票,忘记股票。
十感:即要感恩。股票赚了,要感谢政府,要感谢中国经济持续发展,感谢市场参与各方,感谢好公司的高回报,更要感谢自己赶上了好年代。亏了也不要怨天骂娘。感谢命运,才能感天动地。
炒股经验分享 炒股经验分享心得体会五
这是本人炒股二十多年,不断总结、积累的经验之谈以及从阅读几千本书籍中归纳出来的精华。现在回过头去看,每一条,刚开始炒股的人可能都知道,但却非得花十年八年的时间、泪水、血汗、挫败、多少个无眠之夜、多少次扼腕叹息来参悟。回想起来一路血泪,付出了很多,却屡战屡败,甚至倾家荡产。但是坚持过来了,风雨之后终见彩虹,几年前已经能够稳定盈利,短短几年之间该有的都有了。有些时候不得不感慨,在你苦难的时候,钱到底在哪儿?在你不缺钱的时候,财富却潮水般向你涌来。。为什么会这样?!
也许是我资质不佳,但不管怎样,我希望把我这些附着不少心血的经验之谈与大家分享。希望能对有缘看到此文的朋友有所帮助。
1.若股价放量大阳拉升,但每笔成交并未创新高时,应特别提高警惕,因为这说明庄家可能要派发离场了。而当股价及成交量创下新高但每笔成交出现明显萎缩,也就是出现背驰时,跟庄者切不可恋战,要坚决清仓离场,哪怕股价再升一程。
结论:当每笔成交与其他价量指标出现明显背驰时,应特别引起我们的注意。同时,在选股中,在其它条件相同时,我们应注意在买入时尽量选取每笔成交量更大的股票。因为每笔成交量大的股票的庄家实力更强劲,这无疑会有助于使你在更短的时间里获取更大的收益
a价涨量增:理论上为量价关系配合理想,股价后市还有较大的上升空间。但同时必须防止主力机构放量对倒拉高制造多头陷阱。
b 价涨量减:理论上多头力量逐步减弱,股价即将见顶回落。但要判断主力机构是否已经控盘并且在有计划的拉升股价,如是则是一种非常安全的强势态势。
c 价跌量增:理论上空头力量强大,多翻空明显,后市股价进入下降通道。但要判断是主力筹码放空还是散户跟风杀跌,或者打压震仓。
d 价跌量减:理论上空头力量减弱,后市有望价格见底。但要防止主力机构不看好后市,一路减仓,股价阴跌不止。
因此,当你握有一只强势股的时候,最好是紧紧盯住股价日k线图,在日k线一直保持在十日均线之上,可以一路持有,一旦股价以长印线或盘势跌破十日均线,应立即出货,考虑换股操作。
2.盘整完成的股票要特别注意,理由是其机会大于风险。盘整的末期成交量为萎缩。代表抛盘力量的消竭。基本上,量缩是一种反转信号,量缩才有止跌的可能,下跌走势中,成交量必须逐渐缩小才有反弹的机会。但是,量缩之后还可能再缩,到底何时才是底部呢?只有等到量缩之后又是到量增的那一天才能确认底部。如果此时股价已经站在十日均线之上,就更能确认其涨势已经开始了
3.股价运动遵循的第一原则是阻力最小原则。什么叫阻力最小,阻力最小就是流畅。该涨的时候一定要涨;突破后,一定是快速摆脱蓄势区,轻快有气势地向纵深发展。我们买股的重心就是寻找阻力最小的临界一刻。凡是该涨它不涨,忸忸怩怩,走势别扭,乱七八糟,忽上忽下,你都不要去参与,以免陷入泥潭。
阻力最小原则有个附属规则,就是该发生的事而未发生,一定要警惕,并反向思考。比如,一只股在大市配合,量能充足,类股联动,形态也成的情况下,该涨却不涨,或者涨势很无力,那就要小心,一定是有问题的。如果一只股多空激战月余,最后多方以绝对优势向上突破,随后居然又返落回原来的交战区,那就要警惕,要考虑减仓退场。相反,如果市场空方占优,连连破掉重要关口,一边倒的跌势下,居然出现放量上涨,返回关口上方,那你要考虑进场,至少这是底部确认的第一信号。
4.在操作的细节上也同样可以运用附属规则。比如一只股在向上挺进,突然遭遇重大抛压,收成巨量的上影线或者是巨量的乌云盖天,随后2日内轻松收复并再创新高,那这只股向上的目标就大了,操作策略就是,新高为加仓点,2日内的最低点为止损点。又比如说现在的大盘,如果在下滑中,越跌越快,某天早盘一路大跌,市场哀鸣,但午后却居然发生了神奇翻盘最后收红,形成长下影线的探针形态。那重点就要观察随后几天的走势。如果市场还是无量,无热点,继续小阴小阴地下滑,再次覆盖下影线,那就要小心啦,一破最低点,市场多半开始真正的加速下跌。
领悟行业发展的趋势:
(1)研究景气度上升的行业。
(2)研究景气度上升的公司。
(3)研究主要产品进入上涨周期的公司。
5.“大盘或个股的均线多头排列,放量了买进,因为有可能是庄家进去了,也有换庄的可能。大盘或个股跌破5日线卖掉一半,破掉10日线全卖了
6.在交易中,我们需要的是寻找一个有利的交易位置,这个位置对于我们的资金,如果出现亏损,那么会比较少,如果出现获利,那么会比较大。而不是价格一定上涨或下跌。价格“一定”会上涨或下跌的位置,你永远都找不到。
另外一条交易原则:在一个下降趋势中,如果出现了一支大阴线,那么,说明下降趋势在加速发展,在期货市场,应该继续持有空头头寸,在股票市场,应该继续保持空仓。
大阳线表示:
(1)有新资金进场做多,或者空方部分资金出场,短期的市场平衡或趋势被打破或打乱;
(2)多头的力量占据主动和优势,以至于空头没有力量和意愿与之抗衡;
(3)多头在整个交易周期内-----从开始到结束,都占有主动性和优势,而不是某一时刻或时段;这个周期可能是一周,也可能是一天,甚至是一小时、五分钟,总之,是你的交易的时间结构内的趋势;
(4)空头在整个交易过程中,不仅不能或没有组织起有效的反扑,而且几乎不能和多头抗衡,自始至终处于被动地位;
(5)下跌趋势中的大阳线,未必能够改变整个下跌趋势,但是通常造成下跌趋势的停顿;如果连续地出现大阳线或其他上升形态,那么这个下跌趋势就可能被改变;
(6)上升趋势中的大阳线,通常能够加速这个上升趋势的发展,而且,通常是突破了某个压力区,然后一路高歌猛进;大阴线的性质刚好相反。
通过这些简单的思考,我们能够轻松的得出第三条交易原则:尽量不要在大阳线后面做空,也不要在大阴线后面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