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好支书先进事迹材料 百名好支书主要事迹精选篇

实用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更新时间:2022-11-26 18:35:3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动乡村组织振兴,打造千千万万个坚强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培养千千万万名优秀的农村基层党组织书记。下面是i乐德范文网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百名好支书先进事迹材料 百名好支书主要事迹精选篇》,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一:百名好支书主要事迹

“村官虽小,但只要立志,一样能干成事。既然选择了这条路,就一定要干出点儿名堂!”

说这句话的是双滦区下店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石秀芝。她2000年当选村委会主任,2002年当选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至今已有17个年头。

“下店子村位于双滦区最东部,辖区总面积4平方公里,是连接双桥区和双滦区的重要节点,全村总人口1403人,450户,9个村民组,党员52人。”走在整洁的村路上,石秀芝介绍着村里的情况,“利用地处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河北省十大文化产业集聚区的优势,将基层组织建设与壮大村级经济、发展民生事业、促进文化建设有机结合,探索了以村党支部为核心,以驻村企业党支部为骨架的区域化党建格局,强化了党组织在经济发展中的统领作用。”看似柔弱的石秀芝,谈起村子的发展成果和规划却是“巾帼不让须眉”。

心系百姓疾苦,做村民信赖的贴心人

“以前的下店子村集体没有收入,不但村干部长期拿不到工资,还欠外债20多万元,村民上访告状不断,曾是双滦区有名的特困村、老大难村。”

回忆起往事,石秀芝的同事陷入了沉思,“记得那是2000年,石主任上任之初,正值农村土地二轮承包,都把土地当命根子的村民寸土不让,致使矛盾纠纷不断。石主任磨破嘴皮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做大家的思想工作,动员村组干部和党员高姿态,把自家分到的较好地块让出来,分地时请老干部和村民代表到现场监督,做到公开透明、公正合理,使得二轮承包土地顺利完成。”

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满身泥水,是石秀芝上任时下店子村的真实写照。尤其是老年沟居民组3公里路都得走河套,夏季发洪水时,孩子上下学要靠家长接送,女人们从来不敢穿高跟鞋。

“石主任是我们最信赖的贴心人,多亏了她村里才有这么干净通畅的路。”看到记者来采访,一位村民迎上前来:“2004年,我们村抓住‘村村通’好政策,研究修路,但因村集体经济薄弱,工程几度停工,石主任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使工程顺利推进,她带头从家里拿出了5万元。”村民们被她一心为民办事的诚心与热心感动,纷纷主动捐资,仅用一周时间,就筹集资金10。5万元。两年间,下店子村所有村民组都铺上了水泥路,总长超过5公里,并安装了80余盏路灯,累计投资70多万元。

“党员干部就是要把百姓冷暖放心头。”这是石秀芝嘴上常说的一句话。下店子村常年吃水困难,村里没有资金,石秀芝就跑镇进区争取项目。为了能尽早解决吃水难问题,她多方筹资20多万元,经过数月苦战,终于让常年缺水吃的200多户村民喝上了清凉的山泉水。为了彻底解决村里吃水难问题,在山坡上建了水塔,村民家全部安装了自来水。从此,村民喝上了放心的自来水。

因为和村民贴得近,村里的大事小情都装在石秀芝的心里。

村民赵文2002年因车祸身亡,家里两个孩子都在上大学,老伴常年有病,家境十分贫困。石秀芝多次找肇事方和交警部门进行交涉,经反复协商,最终落实死亡补偿金18万元;村民姜清田、王子旺两家因为有重症病患者而经济负担沉重,石秀芝就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多次进行捐助;村民曹悦学家半夜起火,损失惨重,石秀芝得知后立即将自己值班用的被褥送到曹悦学手中并掏出2000元以解燃眉之急;为彻底解决村里几位孤寡老人养老问题,石秀芝联系相关部门和领导,先后将3位孤寡老人送到偏桥子敬老院安享晚年;因女儿常年在外,现已70多岁的刘桂兰孤苦一人没人照顾,石秀芝视其为亲人,出钱出力;瘫痪在床的老党员曹炳江及其老母亲相依为命,逢年过节石秀芝都会送去米面油和现金,每年冬天还为他们买煤并送到家中。

抓住机遇谋发展,做群众致富的领路人

“如何发展经济,让村民尽快富起来,是我最着急的事!”石秀芝告诉记者。

“下店子村以前是有名的困难村,经济基础特别薄弱。”据村民介绍,石秀芝带领村“两委”班子,统筹推进招商引资,发展园区配套服务,盘活集体存量资产,先后引进元宝山滑雪场、鼎盛书画院等企业9家,发展汽车运输、商贸经营等个体工商户88家。采取村集体集中经营方式,成立康硕物业有限责任公司,解决了村内80余名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村民收入过万元。

下店子村有一片荒沟,经过考察,石秀芝认准这里是财富之源,率领全体村民几个月内开发垫出30亩耕地。2004年因修建滦广公路把地征占,使这片荒沟由耕地变成了财富,一次性收入25万元,为这个穷村打了一个翻身仗。

针对村里没有矿产资源的实际,她用公共基础设施和荒山等闲置资产置换商品房底商1100平方米,仅此每年给集体带来租金收入30多万元,加上来自国家征占地补偿,一次性收入了200多万元,集体收入骤增。

“集体有了钱,就得谋划上新项目,让村民从中得到更多的收益和实惠。”石秀芝告诉记者,为解决失地农民和闲散劳动力就业问题,村里注册成立了物业服务公司,同时引进了元宝山滑雪场,并与开发商积极协商,为本村村民提供工作岗位并鼓励村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在她的带领下,村集体经济财产达到上千万元。

舍私利为大局,做新农村建设的先行人

“咱们农村人,也得把生活环境搞上去,环境好了,生活质量才能上台阶!”在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发展集体经济的同时,石秀芝把工作重心放在了改善村民生活环境、提升村民生活质量上。在2008年“三年大变样”活动中,下店子村率先启动了“城中村改造”工程,并高标准谋划建设新民居。

无论是城中村改造还是建设新民居,首先就是拆迁问题。居住于滦广公路沿线的63户村民房屋属拆迁范围,石秀芝自家饭店也在拆迁之列。拆迁涉及村民的切身利益,对石秀芝来说拆迁损失更大,但为顺利推进拆迁工作,她率先签订拆迁协议,在全村第一个拆除了自家年收入10万多元、200多平方米的饭店。不仅如此,她还做通了四个小叔子的工作,将各自房屋拆除。同时她找有关部门为村民争取优惠政策、待遇,在她的带动下仅20天就完成了全部拆迁任务,并且未发生一起上访事件。其拆迁速度之快,问题解决之彻底,创造了双滦拆迁史上的奇迹。

民房拆除后,村里要盖起两栋1万平方米的新民居楼安置拆迁居民,工程需要大量建筑材料和施工人员,全村人都看在眼里。在利益面前,石秀芝首先想到的是其他村民。在其丈夫姜清芝的支持下,姜家哥六个开了一次特殊家庭会,决定支持嫂子石秀芝的工作,不参与施工和购料,把挣钱的机会让给其他村民。

石秀芝把提升村民幸福指数作为自己的追求,高标准建设8栋新民居,让300多户村民喜迁新居。村集体每年出资50万余元为村民支付新农合医疗费用;为男60周岁、女55周岁以上的村民上意外保险;为7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放年节慰问津贴;给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每年每人发放500元的乘车补助。投资268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便民服务中心和村民文化广场。在她的领导下,村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不断提升。

下店子村先后迎来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央第一督导组、省委巡视组、省委“两学一做”督导组、省委组织部等调研指导,并获高度肯定。村党支部连续多年获评区级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XX年被河北省委评为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石秀芝本人连任市第十三次、第十四次党代会代表,先后获评河北省优秀共产党员、河北省“千名好支书”,承德市农村妇女“双学双比”竞赛活动“先进女能手”、承德市“感动承德十大新闻人物”等荣誉称号。

篇二:百名好支书主要事迹

东代河村党支部书记张连庆于1987年9月入党,任村党支部书记8年,20XX年6月27日,被河北省委组织部评为“千名好支书”。回顾来时路,阔步新征程,张连庆团结带领东代河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凝心聚力谋突破,真抓实干促振兴。

一、坚持思想引领,带好党员队伍。作为村党支部书记,始终将思想引领放到重要位置,以思想建设抓好党员队伍,确保党员管理到位、教育到位、引领到位。一是严肃组织生活。严格落实党员活动日、“三会一课”、谈心谈话制度,今年以来,依托“多彩主题党日”开展集中学习5次,累计参加150余人次,进行谈心谈话30余人次。二是办好每日“夜校”。每晚8点至10点,组织集中学习、专题议事。带领村“两委”干部带头学、带头讲,党员、村民代表轮流主动学,强化组织纪律、充实课堂内容、提升学习实效,累计组织夜课学习超2000小时,相关做法在《沧州日报》刊发。三是打造学习平台。依托“远程教育平台”、党员教育培训基地等载体,以乡村振兴为主题,学先进典型事迹、学艰苦奋斗历程、学相关技术知识。今年组织培训3次,党建观摩5次,与企业“结对共建”2次。

二、坚持精准服务,抓好基层治理。坚持推动基层党建工作与服务群众工作有机融合,构建党建服务新格局,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一是在服务阵地上出实招。依托党群服务中心,打造“东代河村综合服务站”,推行“一站式”服务,融合业务咨询、受理审核、代办缴费、纠纷调解等多项服务,解决助民便民“最后一公里”难题。高标准建设图书阅览室2个、多功能活动室1个、党员活动室1个,组织开展“读书日”、“参观日”等活动,吸引群众走进支部、参与共建。二是在精细管理上下实功。精细划分网格14个,将热心村务、办事公道的14名年轻党员确定为网格员,全面负责推进网格内卫生、防疫、宣传等工作。村内购置巡逻车1辆,村党支部书记张连庆带领1名村干部进行全天候全方位巡逻,监督各网格工作落实情况。三是在治理措施上求实效。坚持以党组织为主导,搭建“能人议事”平台,吸纳致富带头人、红白理事会人员、宗教界人士等能人贤士80名,举办议事活动300余场,解决问题100余个,以更快捷、更方便的途径畅通民意、汇集民智、解决民忧。

三、坚持因地制宜,建好美丽乡村。近年来,带领村干部群众,着重在打造美丽宜居新农村方面发力。一是抓设施建设。整修道路11条,累计整修长度达4910米,并利用道路两边空地建成公园2处、文化广场1个。完成厕改和气化355户,完成率均达到100%。二是抓环境整治。严格制定、实行村民门前“三包”制度,将卫生管理分配到户,责任落实到人。购买清扫车,落实垃圾上门回收机制,定时、定点统一将垃圾运送至集中存放点。清理私搭乱建2处。组织开展“见缝插绿”行动,累计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东代河村先后被评为“省级森林乡村”、“美丽中国河北样板村”、“沧州市文明村”。三是抓交通安全。因地制宜建设小型停车场5个,中型停车场1个,划设路边停车位343个,路口落实“四桩四带四标识”,交通劝导员常态化开展工作。村内车辆停放井然有序,群众交通安全意识不断增强。东代河村被评为“沧州市交通安全示范村”。

篇三:百名好支书主要事迹

春天梨花满坡,秋天硕果累累……在白河萦绕的群山怀抱中,白墙灰瓦的承德县苇子峪村显得恬静而温馨。曾经,这里的村民过着靠天收果、外出打工的贫困日子。如今,走进村中,农家院里住满了游人,采摘园里洋溢着笑声,家家户户窗明几净……

“能过上今天的好日子,多亏有了孙书记这样的领路人!”说起村支部书记孙桂生,村民无不竖起大拇指连声夸赞。21年来,从村主任到村支部书记,孙桂生坚定不移地带领群众走林果产业发展之路,一心一意为村民谋事干事,让苇子峪村在摆脱贫困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跃成为全省闻名的“美丽乡村”和“全国文明村”,奏响了小山村绿色发展的最强音。

抓党建强制度,凝聚党心民心

“基层是干部的试金石,村干部是不是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办事,为村子谋发展,老百姓心里都有一杆秤。”孙桂生把这句话牢牢记在心中。

凭借十几年的村主任工作经验,孙桂生对苇子峪村村情已经有了非常深入的了解,

对村里的工作也有自己理解和认识。“村部平时无人坐班,老百姓遇到急事找人难。”为改变这一现状,当选村党支部书记后,他组织召开班子会议,要求村班子成员实行坐班制,强调村内必须实现上班制度正规化。平时有事请假,没事必须每天全员在岗。

“老百姓的难题不会因为节假日就不出现,作为村干部,我们必须要保证在第一时间为群众解决问题,千难万难,不能让老百姓犯难。”随着上班制度的完善,孙桂生还组织进行了村级便民服务室和自然村服务点建设,让群众来村办事“叫得开门、找得着人、办得了事”。制度的完善得到了全体村民的认可,村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意识日渐深入人心。

“基层党组织的强弱,事关全村经济发展。”孙桂生从党建工作入手,筑牢基层战斗堡垒,充分发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他主动走访本村党员,定期组织召开党员大会,组织学习党课,对模范作用发挥好的党员予以评优奖励,对不积极参加组织活动的党员予以通报批评。苇子峪村的党建工作走上了正轨,发展党员的各项程序也日渐规范,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致富能手加入到党员队伍中,为基层党组织注入了新鲜血液。

在他的带领下,村党支部深入开展创先争优、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并培树党员带头致富示范户5户,划分党员卫生责任区6个,设党员调解示范岗6个,建立党员帮扶对子21对,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得到加强。20XX年——20XX年,苇子峪村党支部连续3年被县委组织部评为“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20XX年荣获市级“脱贫攻坚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孙桂生荣获“‘6+2+1’优秀村党支部书记”荣誉称号。

抓产业促旅游,带动脱贫致富

苇子峪村以山地为主,以果品产业为基础,但由于果园水源不足问题得不到解决,果品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

为改变苇子峪村果园现状,推动果品主导产业的持续发展,孙桂生多次到农业开发、水利建设等部门寻求支持和帮助,争取到水利、低压电网改造、农业开发等项目资金。如今,已实现引白河水上山,完成铺设管道1。5万米,建蓄水池13个、高扬程6个,建水窖60多个,全村80%的果园实现水利化,为果品丰产高产提供了坚实保障。

随着果品产业的稳步发展,村民收入不断提高。但少数村民仍未达到脱贫标准,此时经济增长新的突破点成为脱贫致富的又一难题。

苇子峪村距承德市区25公里,距承德县城40公里,距安匠高速口12公里,公路铁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结合村情,孙桂生认为,发展乡村旅游非常适合苇子峪村。

孙桂生首先走访有发展农家游条件的党员,提出个人看法,听取党员意见。经交流沟通,最终确定了王福、张民等一批党员带头作为农家院试点户。农家院集餐饮、住宿、采摘于一体,当年建设当年见效,每户年均增收5万元。首批试点的成功,打消了村民的疑虑,有发展条件的农户开始积极主动参与。在党员的带头示范下,苇子峪村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现已建成农家院10户、垂钓园2个,并于20XX年——20XX年连续四届成功举办“赏花节”及三届“采摘节”,苇子峪村的知名度不断提高,乡村游产业也成为群众脱贫致富的新出路。

抓改造优环境,打造美丽乡村

针对苇子峪村行路难、垃圾随处乱弃、人居环境较差等问题,孙桂生积极带领村班子谋划项目,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最终确定了一批以“布局优化、民居美化、道路硬化、村庄绿化、饮水净化、卫生洁化、路灯亮化、服务强化”为目标的基础设施类项目。

自20XX年开始,孙桂生主动向上级争取项目及资金支持,仅4年的时间,累计争取到上级资金3000多万元,以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大力实施村庄改造。

在南山主街道硬化的建设准备期,由于水泥道路新建需要占用村民土地及果树,部分村民不愿自家利益受损,孙桂生便带领党支部成员挨家挨户走访,摆事实、讲道理、说发展、谈未来,最终涉及到道路修建占地占树的村民全部同意主动让出,保证了项目的如期完工。

在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孙桂生起早贪晚带领群众一起干,每天监督工程的施工进度和质量,化解各种矛盾及纠纷,最终实现了工程完工、村民受益的目标。

经过4年的不懈努力,全村已累计完成水泥路硬化17。3公里,新建高标准公厕6个,停车场3处,垃圾填埋场1处,累计栽植花草50余万株,实现了大小村落有路灯、水泥路面户户通、房前屋后花草相映,如今的苇子峪村已成为名副其实的美丽乡村。

篇四:百名好支书主要事迹

月上中天,皎洁如银,月光散落在树枝上,投射下斑驳的黑影。

踏着光影,刘佩仿绕着村庄转了一圈,虎皮墙、红瓦房、大戏台……平顶山脚下这座小山村,一切显得那么静谧、那么和谐。

丰宁满族自治县黄旗镇城根营村因地处城山梁古城脚下而得名。从破旧不堪的脏乱村到全省农村面貌改造提升“美丽庭院”创建示范村,从发展缓慢的“落后村”到种植时差绿色蔬菜富民增收的“金土地”。一个村,因为一个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子就是一个家,我就是来服务的,同大家把日子越过越好!”从20XX年当选为城根营村村主任,20XX年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多年来刘佩仿是这么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责任,扛在肩上;使命,放在心里。乡情牵起她最深沉的惦念,她用柔弱肩膀托起乡亲们的致富梦。

回报乡梓打造美丽幸福新农村

父亲终于回来了,裹着呼啸的北风,迎着纷飞的大雪,踏着露底的布鞋,推开了家门——在刘佩仿的记忆里,她的父亲总是这样来去匆匆,在母亲心疼的唠叨中,边吃饭边念叨着一天的成果。

当了30年村支书的老父亲,使潮河源村成为县里最早修水泥路、通自来水、建博物馆的村庄。父亲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在刘佩仿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默默地生根发芽。

2002年,刘佩仿嫁到城根营村,开电脑打印服务店,承包土地种植萝卜,买翻斗车在外省跑运输,短短几年间刘佩仿就成为村里的“致富能手”。

20XX年适逢村里换届选举,渴望能过上好日子的村民们隔三差五地就来到刘佩仿家劝说她,推举她当村主任,希望她能领着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

一个穷村,900余人的生活自此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外闯荡多年后回到村里,环境还跟当初嫁入村时一个样,低矮的房屋、残垣断壁的院落、泥泞而狭窄的道路。“改”,这是刘佩仿上任后心中浮出的第一个字。

街道改造项目启动后,刘佩仿转型成为全能“项目负责人”,集规划、设计、后勤保障于一身。早晨4点起床,她盯工程看设计,和帮扶组一起跑部门要资金;晚上10点到家,她想方案做设计,琢磨着如何建设能更具韵味、更节省资金。

矗立村头、设计新颖、长城造型的村庄标识古朴典雅,彰显着山村的深厚文化内涵;新砌的长城垛,与各家各户的红墙灰瓦交相辉映,就地取材的虎皮墙给村庄增添了独特美感;宽敞明亮的村民服务中心,漂亮温馨的幼儿园,还有新建的露天戏台……一幅新农村画卷,在城山梁古城脚下徐徐展开。

为民谋福带领全村百姓共同致富

“村庄面貌的改造,提升了村容村貌,也改变了百姓的生活方式,但最重要的是让城根营村走上一条生产发展、群众富裕的道路。”刘佩仿不愿让乡亲艳羡邻村的好生活,她暗下决心一定要带领全村百姓共同致富。

20XX年,刘佩仿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在父亲多年当村支书的耳濡目染下,她很快就适应了工作。上任伊始,她就研究政策,修坝、垫地、打井,启动万亩造林工程。又将公路两边平地流转,打造万亩蔬菜园,让村民收入倍增。

“跟着刘书记,这日子过着靠谱!”村里的党员干部和有意愿的村民先建起第—批大棚,刘建春就是他们中的一员,大棚里累累的西红柿映红了他的笑脸。一年下来,靠着两个大棚,刘建春挣了4万多元。

看到这么好的经济效益,其他的村民终于放下了思想包袱,城根营村的蔬菜大棚从最初的20个扩建至51个,占地240多亩,吸引170户农户入股分红,还带动150人就业。20XX年,刘佩仿又在种植合作社成立了党支部,形成了产、供、销一条龙管理链条。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今,刘佩仿成为闯市场的“领头羊”、奔小康的“主心骨”,蔬菜基地规模逐渐扩大,引进北京诺亚庄园,城根营村的有机蔬菜成功打入北京、上海等地高端市场。

到20XX年,城根营村建成冷棚50个、暖棚34个,占地面积5。8万平方米,除了时差蔬菜种植,还发展了观光采摘、新品种培育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建立,成为城根营村脱贫致富强有力的保证。

几年来,城根营村在刘佩仿的带领下,各项工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承德市优秀妇女之家”“五个好村级党组织”“脱贫攻坚优秀党组织”。城根营村得到了省市县领导的高度关注和肯定,刘佩仿作为河北省第九届党代表也获得“河北省五四青年奖章”“承德市五四青年奖章”“脱贫攻坚市级优秀共产党员”“感动承德十大新闻人物提名奖”及承德市劳动模范等荣誉。

脱贫攻坚筑牢产业扶贫机制

“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要想取得脱贫攻坚的胜利,村党支部必须发挥好战斗堡垒作用。”刘佩仿说。

自全市开展“脱贫攻坚党旗红”活动以来,刘佩仿更加坚定了让全村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信念,她迅速组织村党支部成员,仔细研究了市县的相关政策,制定了“一户带四户”的扶贫机制。

城根营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12户,通过成立诚美专业种植公司,种植西红柿套种豆角,大棚采取由一户两委班子成员或富裕户牵头承建,4名贫困户入股分红的“一棚带4户”模式。其中有困难群众自发联合建棚20个、富裕群众自己建棚3个、党员带头建棚10个、村两委班子带头建棚18个等多种组合模式。

同时,成立了大棚管理、技术服务、市场营销三支队伍,采用“政府+党支部+合作社+金融+贫困户+市场”的“六位一体”模式和统一种子、统一技术、统一销售、统一价格、分户经营的“四统一分”的管理,使全村328户村民得到“一地生四金”的效益。

“城根营村虽然有了自己的产业发展模式,但是仅仅依靠大棚带动毕竟单一。”为了让乡亲们的生活更有保障,刘佩仿多方跑办,最终与北京一家林业苗木公司签订协议,建设林业苗木种植区,农户每年还可获得土地租金20多万元,农户们在种植区内务工也能获得可观收入。

不仅如此,刘佩仿还利用石趟沟自然村易地搬迁的时机,将该自然村300多亩耕地纳入老种子研发试验区,谷子、黑豆、黄豆、白玉米、糜子、黍子、红小豆、绿小豆等这些正在渐渐淡出人们餐桌甚至快绝迹的传统农作物品种,如今在城根营村又重新焕发了生机。

“利用国道111线贯穿全村的沿线经济,铁路客货站、煤炭储货场的交通优势,我们要建设新民居,打造物流园区,进行坡地改梯田,把城根营村建设为集‘农家旅游+农业产业’于一体的新农村。”站在城根营村的规划图前,刘佩仿对未来信心满满。

透过那俊秀的脸庞,我们读懂了她柔弱身躯内蕴含的强大力量;透过那坚毅的眼神,我们体会到她对于梦想的执着追求。无限的希望,在平顶山脚下这片土地不断生长。

篇五:百名好支书主要事迹

众多成绩的背后,离不开他的付出,他就是陈家渡村党委书记周兴术。

6月29日,我们见到周兴术时,他正在听取游客到紫薇公园游玩后的意见建议。

游客:“近期全国各地飞盘运动比较流行,我觉得这个活动紫薇公园可以考虑一下。”

周兴术:“谢谢您的建议,景区将苦练内功,不断开拓新业态,争取更多项目成功落地,也欢迎各位有意愿的游客来投资打造。”

收集完建议意见后,皮肤黝黑、身材瘦削的周兴术换了身衣服,和村民们一起清理起紫薇公园的游泳池来,因为再有几天,就将迎来紫薇花盛开的时节。每到这一时节,陈家渡村的紫薇公园就将迎来大批游客,是成都有名的网红打卡地。

“20XX年,我担任了土桥村党总支书记,以前土桥村是一个‘纯农业’发展的村庄,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带领村民增收致富,成了难题。”周兴术说,20XX年5月,他争取到成都市现代林业产业示范项目基金100万元,靠着这“第一桶金”,完成了紫薇田园综合体基础设施建设。

当年7月,“首届紫薇花开乡村旅游节”举行,吸引了3万多名游客前来参观。旅游节的人气,不仅让村民提振了信心,也有了投资的底气。同一年,村里的合作社——温江区月食河农业观光旅游专业合作社开启了扩股计划,不到两个月的募股时间,合作社规模由原来的8户8人6万元,扩大到122户535人128万元。从20XX年到20XX年,3年多时间,全村集体经济规模从此前的9000元变成30万元,旅游总收入约600万元;村民的经济来源从以种植销售为主,变成股金分红、旅游收入为主。

看着陈家渡村的改变,周兴术用“村民变股民,现金变股金,资源变资本,园区变景区”四个“变”,诠释了陈家渡村的改变。现在,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慕名来到紫薇公园投资兴业。一直在外创业的陈家渡村村民邱静也回到了家乡,在这里创办了“青衿薇驿”农家乐。“回乡创业,还是自己不熟悉的餐饮领域,起初是有顾虑的。”邱静说,“资金的筹措、手艺的传承和创新、场地的设计和建造、策划包装的设计制作、各种手续的跑办等等,周书记和社区都一一出谋划策,看着这群实干的社区人,我就像吃下了定心丸,我相信他们,也相信自己。”

村上的事,周兴术事无巨细,亲力亲为。在紫薇公园经营烤肉店的江兰说,“周书记就是为企业服务的优秀‘店小二’。企业入驻后,周书记全程跟踪服务,目前已经为我们解决了难点问题10余个。”

篇六:百名好支书主要事迹

赵韶青,男,1974年4月出生,2004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专学历,现任新寨店镇赵刀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自上任以来,赵韶青着力建强班子,加快建设美丽乡村,积极谋划发展产业。在他的带领下,赵刀寺村先后荣获“国家级森林乡村”“省级森林乡村”及市级“美丽乡村”“文明村”等称号。20XX年,赵韶青荣获河北省“千名好支书”。

一、抓班子、带队伍,切实提升组织力。20XX年村“两委”换届后,在赵韶青的带领下,赵刀寺村党支部高标准谋划“开门一件事”活动,严格按照“四议两公开一监督”程序,广泛征求村民意见,为全村更换智能水表325个,整修田间路4条,投资10万余元修建文化大舞台1座,为本村及周边群众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高度认可和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深入实施“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村“两委”召开班子扩大会5次,召开村监会成员、党员村民代表会3次,讨论如何让“小微权力清单”发挥大作用。20XX年10月,赵刀寺村作为县“小微权力清单”制度推广示范村接受全市观摩,赵韶青介绍了“小微权力清单”制度的推广经验。

二、抓基础、强保障,夯实战斗堡垒。赵韶青上任以来,先后投资30余万元提升村级活动场所,规范“两室”建设,常态化开展基层党建大提升行动。换届后完善了村党组织、村委会、村监会、集体经济组织、综合服务站“五位一体”协调联动治理架构。按照就近原则将全村划分为5个网格,3名支委和2名离任干部分别任网格长,实施党建引领网格化治理。高标准开好党建工作年会,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带动工作质量的整体提升。赵韶青还积极组织文化演出、广场舞比赛,开展“道德模范”“五星文明户”“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20XX年度党建年会上表彰疫情防控先进个人13人,持续推动移风易俗工作,完善村规民约,全方位弘扬传播好家风、好家训。

三、抓发展、促成效,提升治理效能。“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赵韶青上任以来在完善村基础设施、壮大集体经济、谋划产业发展上持续用力,投资20余万元的太阳能发电项目正在实施,建成投入使用后,每年能为村集体增加4万元左右的固定收入。在传统种植业保面稳产增收的基础上,积极谋划特色种植、发展特色产业,形成了以养殖业为龙头的主导产业,奶牛养殖小区现存栏奶牛600余头,生猪养殖年出栏3000余头,蛋鸡养殖达到2万多只。2022年度村集体经济收入预计达到16。5万元。村集体经济实力逐步增强,村党支部开展工作有了底气,服务群众有了保障,进一步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战斗力、凝聚力和号召力。同时,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完善村规民约,调动广大村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村内垃圾日产日清,加强污水治理和坑塘治理,建小菜园、小游园、小果园5个,卫生厕所率达95%,在全村上下形成了大清理、大整治、大提升的工作格局。

篇七:百名好支书主要事迹

郑雷飞,女,1970年10月出生,2007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普陀区六横镇杜庄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

自20XX年担任村书记以来,她始终葆有闯劲、干劲、韧劲,着力提升村领导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整合村庄资源,深挖村庄历史文化底蕴,探索出一条党建引领下农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相结合的新途径。在她的带领下,杜庄村先后被评为省级善治示范村、省级卫生村、省级绿化示范村、市级文明村。

勇于破题的“闯劲”

20XX年,郑雷飞任六横贺家股份经济合作社党支部书记,遇到的最大难题是村集体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少,不够支付村里日常事务支出和村干部工资,无法为乡村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郑雷飞下定决心,要为村里发展闯出一条路。

“当时村里有大量土地长期荒芜。国家出台土地流转政策,我就挨家挨户宣传,通过土地流转搞活经济,带领村民富起来。结果,99%以上村民都愿意把承包的荒芜土地进行流转。”郑雷飞说。而后,村里流转土地达300多亩,承包年限15年,迅速激活了村集体经济。

“没想到抛荒的土地也可以带来好收益,我们的生活条件一下子好了很多。”受益村民刘先生回忆起那时的情景,开心极了。

攻坚创富的“干劲”

20XX年,原杜庄、贺家、横安3个村合并为一个行政村,郑雷飞担任合并后的杜庄村党总支书记。上任后,她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和建设项目,在峧头、台门购买了4间店面房岀租,每年店面房的出租收入有12万元。“现在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超过40万元。经济上去了,更能为群众办实事。”郑雷飞说。

此外,郑雷飞还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带领杜庄村打造了独具特色的“月老杜庄”文化品牌。每年举办的七夕活动都会吸引当地及周边地区青年男女参加,培育开发的乡村特色产品也受到消费者的欢迎,一步步干出了文化助推乡村振兴、“浪漫经济”带动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新事业。

为民担当的“韧劲”

“群众的事是首要大事。”郑雷飞平常十分注重与村民沟通联系,建立了党员联户清单,将责任落实到每个党员,实现村内党员和群众联系的全覆盖。

在抗击台风“利奇马”期间,郑雷飞率先带头组织党员干部转移受灾群众、清理受灾道路。在查看高危地段时,她摔伤手腕骨折仍坚持工作,履行一名党员干部对村民的承诺,得到杜庄村村民的一致好评和赞扬。

“有一次台风来了,我家住在低洼地带,郑书记带人帮我搬家具和生活物资,把损失降到最低程度,真的很感谢她。”村民陈女士说。也就是在这一次防台工作中,郑雷飞带着村干部走在约60公分深的水洼地里帮助村民搬东西,尽全力帮助村民挽回损失,获得村民的认可。

“我要更加努力让村民奔向更和美的日子。”获评浙江省“担当作为好支书”后,郑雷飞表示,她要继续跟随党的步伐,把党的好政策落实到最基层,把杜庄村建设得更加美丽,带领群众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篇八:百名好支书主要事迹

20XX年1月当选村党支部书记以来,郑书寿坚持以党建引领村庄发展,传承红色基因,打造“红村凤林”“古韵凤林”“宜居凤林”3张名片,立志实现凤林“一年大变样,三年换新颜”,把家乡建设得更好更美。在他的带领下,凤林村获得了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美丽乡村特色精品村、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市文明村等多项荣誉。他本人也被评为“省担当作为好支书”。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3000余万元加快推进‘红都绿野’乡村振兴精品带建设、凤林美丽庭院等重点项目,花大力气整治凤林溪,修建步行栈道、亲水平台、碇步;投资150万元统一打造溪边亮化工程,并整合溪边30多户农家庭院,让凤林村的昼夜都有自己独特的美。”郑书寿说,今年,凤林村更是抓住红色美丽村庄和未来乡村创建试点的重要契机,围绕十大场景建设,计划投入1000余万元,以“云上村社”、美丽庭院等八大项目为重点,推进省历史文化古村落保护项目,修复凤林路3号民居等9幢古建筑、1座老桥,修建通往冠尖古道2条、通往赤砂自然村古道1条,完成仿古外立面改造项目,留存凤林古韵,致力于将凤林村建设成为全省一流、温州典范的红色美丽村庄。

“我们通过入股浙江红培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落实飞地抱团项目等,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强村富民,增强党组织引领村庄发展的作用。”郑书寿说,相较20XX年,村集体经济总收入增长约70万元,同比增长235。41%,经营性收入增长约80万元。

篇九:百名好支书主要事迹

走进丰宁满族自治县土城镇张百万新村,一栋栋排列整齐的新民居,一条条平整的水泥路通往各家门前,一盏盏太阳能灯矗立在水泥路两旁,广场健身器材旁孩童们嬉戏玩耍的笑声在村中回响……

看到记者来到村里采访,村民纷纷聚集过来,一位老大爷笑呵呵地说:“多亏了张书记反复给我做思想工作,要不现在我还在原来的破房子里受穷呢!”

老人口中的张书记叫张士冬,20XX年当选村主任,20XX年任村党支部书记。在村民们眼中,张士冬是一位办好事、办实事的党支部书记,村民们都称他为张百万的“领头雁”。

“头雁”回飞担重任

张百万村位于丰宁县城北部,全村共有7个自然村,406户1232人,其中贫困户达到一半以上。1971年出生的张士冬在当地人眼里是个能人,年轻的时候一直在北京发展,2000年回来搞工程,事业做得风生水起,每年都有几十万元的收入。

20XX年村里换届选举,换届前夕,张士冬的几个儿时伙伴建议说:“今年村里换届你回来竞聘村主任吧,带领我们一块干。”当年张士冬高票当选。

张士冬上任后一了解才知道,村委会办公条件差,且欠了20几万元的外债。为了村里能正常运转,他背着妻子偷偷拿出2万元交给村会计作为办公经费。

当了村主任,张士冬才发现事情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村里的事情非常繁琐,每天忙得自己抽不出身来,工程上的事只好委托别人代管,所有的大型机械都赔钱变卖,几十万元打了水漂。许多朋友都劝他说:“干脆辞职算了。”可张士冬觉得既然乡亲们这么信任自己,就要干出个样来。

“头雁”领飞建家园

上任伊始,摆在张士冬面前的首要难题就是:村庄面貌破旧,断壁残垣、垃圾和牲畜粪便随处可见。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的街道让生活在这里的村民苦不堪言。

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张士冬决定改善村庄环境。他多次找到亲叔叔,劝说其拆除临建,拉直村里的巷道。经过反复劝说,两个叔叔总算点了头,可张士冬的父亲却找上了门,“哪有你这样当干部的,我们不求沾你的光,也不能专挑自家人欺负呀!”可是为了村子的发展,张士冬顶着各种压力,对村子进行了重新整理,利用拆出的空地拉直街道、规划公园,并多方筹措资金对小街小巷进行硬化,村庄的面貌焕然一新。

20XX年,也就是张士冬被选为村党支部书记的那一年,国家开始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工程,村里决定要抓住这个机会,对距离主村均在2。5公里以上自然条件恶劣、人畜饮水困难、居住条件差、出行困难的张贵庭沟、杨树沟、二道沟3个自然村实施易地扶贫搬迁。

村里有一部分人因房屋建造时间不长、故土难离、担心搬迁后的生计等问题不愿意搬迁。还有两名独居老人,因生活困难、无力支付自筹款不愿搬迁。通过多次反复上门劝说,张士冬总算做通了他们的思想工作,村里又出资为两名老人支付了建房费用。20XX年年底,搬迁工程全部完工,62人高高兴兴地入住新居,其中涉及贫困户15户40人。

“头雁”高飞谋致富

张百万新村的建成使村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有效的改善,但这在张士冬看来,还远远不够。美丽家园的建设不能仅仅局限于村容整洁、环境优美,更需要走出一条属于张百万新村的致富路。

为此,他带领村班子成员深入研究、四处奔走,与丰联中药材合作社合作种植中草药1600亩,村民以土地入股,获得的利润合作社和村民各占50%,贫困户在合作社务工,每天还可以挣到100元。目前,合作社带动25户贫困户已连续运营3年。依托堃泰农业有限公司,流转土地450亩,公司统一经营种植麒麟西瓜450亩,每年带动150户村民,其中贫困户50户,户均增收8000元。前不久,总投资1。5亿元、占地370亩红泽育苗厂又落户该村。项目建成后可直接带动该村贫困户88户,每户直接收益3000元,还可以直接吸纳周边乡镇600农户进厂务工,户均年增收8000元以上。目前,该村已经流转土地3100亩,仅此一项,就可实现收入100多万元。同时,村民在公司打工每天都能挣到100多元,全村粗略估计年可增收230万元。

贫困户的收入提高了,可村集体经济收入还是空白。如何在带领百姓致富的基础上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张士冬一直在苦苦地探寻。

20XX年,省、市、县下发发展村集体经济资金150万元,这让张士冬看到了希望。在和村“两委”班子及村民代表经过几轮的商议后,他们依据丰宁坝上地区胡麻种植面积大的实际情况,决定利用这笔资金建一家亚麻粉加工厂。考虑到大家都不懂经营,该厂建成后租给了县内一家企业进行经营,“去年,我们厂房建好后就和野许农业有限公司签订了承包合同,租期20年,每年租金7万元”。

看到去年在村内种植西瓜的公司挣了钱,今年,张士冬带领班子成员,流转了100亩土地入股公司统一管理,50%收益归村集体所有。100亩地当年就可为村集体创造收益35万元。

“如果市场行情好的话,明年我们打算再流转150亩土地入股,这样一来,仅此一项村集体经济收入就能达到70万元,再加上亚麻粉厂的租金,村里每年都能有近100万元的集体收入”。面对张百万新村的未来,张士冬信心满满。

就是凭着这种舍小家、顾大家的精神,20XX年年底,通过产业发展、易地扶贫搬迁、环境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张百万村实现整村脱贫出列,3年累计脱贫199户521人,贫困发生率为零。张士冬个人也先后被评为全市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全省“千名好支书”,当选为该县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承德市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篇十:百名好支书主要事迹

李克发自20XX年担任丁家集村党支部书记以来,恪尽职守,主动融入全镇规划,带领丁家集村多次获得省、市级荣誉:2007年度“市文明乡村”、20XX年度“省级美丽乡村”、20XX年度“省级卫生村”、20XX年度“市级森林村居”、20XX年度“乡村振兴综合考核先进单位”,20XX年被评为“东营市第三批社会科学普及示范村”。

坚持抓班子强队伍,打造群众满意支部

李克发书记任职期间坚持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赢得了群众的理解和支持。同时积极推动村内基础设施建设,针对村内硬件设施进行建设与修缮,新建村级文化大院2间,卫生室一处,新建村级公路3000余米、排水沟3000余米,砖砌房台5400平方米,木栈道270米,凉亭1个,刷墙漆2万平方米,安装LED路灯40余盏,投资20余万用于村内绿化,使村居环境不断提升,整个丁家集村都焕然一新。

始终以大局为重,推进乡村振兴项目建设

李克发书记按照全镇规划,带领村党支部成员积极推动丁家集村及其周边重点新户镇委党校和乡塾工舍培训学校、花千谷、桃香十里等科普示范项目,在项目建设初期,积极动员村民进行土地流转工作,做好政府与村民间的沟通协调工作,获得了村民的一致认可,新户镇委党校目前已承办30余期培训班,参训人数达2800人。

带头敢试敢干,带领群众探索致富之路

自2007年,李克发在养殖小区建起了养鸭大棚,年出栏5万只,在他的带动下,不少村民也建起了养殖大棚,丁家集村养鸭产业初具规模,走上特色养殖致富之路。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百名好支书先进事迹材料 百名好支书主要事迹精选篇的全部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更多最新优秀范文资讯请继续关注i乐德范文网网站!

【百名好支书先进事迹材料 百名好支书主要事迹精选篇】

推荐阅读:

班级毕业晚会策划方案 班级毕业晚会活动策划方案

2022七一建党节活动方案策划书 七一建党节经典活动方案

2021年世界环境日活动方案(精选6篇)

张家界导游词范文5篇

学习简报

民主生活会会议记录2016年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