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在学校教代会上学校工作报告

学校工作总结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21 08:29:29 发布时间:115天前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着力集聚优秀人才,加强优秀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i乐德范文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希望对你有帮助。

校长在学校教代会上学校工作报告1

各位代表、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2023年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油田公司五届三次职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动员和组织师生员工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全力推进学校转型发展。下面,我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向大会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20_年工作回顾

  20_年,全校上下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全国高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国家及黑龙江省教育工作会议和油田公司五届二次职代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特色应用型高校建设,立足新起点,把握新形势,实现了新发展,取得了新成绩。

  (一)教学基本建设取得新成果。召开教学工作会议,教育教学综合改革路线更加清晰。新增数字媒体技术、经济与金融2个本科专业,专业总数达到43个,专业链与地方产业链对接更加紧密。新增经济学类学科,学科门类增为8个。编制《大庆师范学院拟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规划》,加强组织领导,细化任务分工,层层落实责任,全面推进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工作。依托ICT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组建了电子信息专业集群,稳步推进6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建设。确定了“三卓越”计划,明确了责任学院。《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师教学技能》被评为黑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课程上线黑龙江省优质课程共享学习中心,立项建设校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0门,引入企业案例课程62门,建设校企合作课程22门,创新课程建设项目14项。建成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跨专业综合实训平台,《常减压炼油工艺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被认定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获批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资金550万元,遴选示范实习基地9个,新建校外实习基地13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达到181个,其中产学研合作基地25个。探索学生实习一体化管理体制,集中实习比例达到69.8%。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社会实践中完成的比例达到84%。新立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6项、省高教教改课题10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各1项。学校入选为“全国学校体育联盟(足球项目)成员单位”,是黑龙江省唯一入选的高校单位。创新教学评估工作内容,注重教学基本情况分析和学情调研,全面反映教学运行状态。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和教学质量管理队伍建设,组建新一届专兼职结合的校级督学队伍。

  (二)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全校上下深入学习审核评估理念,扎实开展自评自建自改工作,不断完善迎评资料和自评报告,为迎接专家组进校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专家进校期间,全体师生以充沛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团结一心的精神状态接受专家检查,各项工作得到了专家组的充分肯定。专家组在反馈会上认为,学校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石油石化行业需求,教师队伍和教学资源条件总体上能够保障本科人才培养需要,学校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较为完善,专项评估扎实深入,教学和质量保障体系运行有效,学生、社会和用人单位对学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的效果满意度较高。总体上,学校的人才培养效果与培养目标实现了较好的达成度。评估结束后,制定了《大庆师范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整改方案》,对整改任务进行分解落实。

  (三)科研工作又上新台阶。新立市局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14项,其中省部级项目44项,同比增长52%。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数启科教 智见未来”产教联合基金和中国法学会部级研究课题获得突破。发表学术论文377篇,其中被SCI、EI检索论文及国家核心期刊77篇,获市局级以上科研奖励113项,其中省部级奖励11项。大庆市第十八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奖72项,获奖数量连续3届在同城高校排名第一。油田应用化学与技术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通过备案,填补了学校省级重点实验室建设的空白。大庆精神与龙江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入选黑龙江省第二批重点培育智库。承担的大庆市统计局3项委托科研合同和3项课题获批为黑龙江省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研究招标课题。与牡丹江师范学院等高校联合发起成立了“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协作共同体”。依托大庆市法学会知识产权研究会成立石油石化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研究院,服务地方领域进一步拓展。承办了“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驱动发展”学术研讨会和第二十六届全国普通高校经济管理院(系)协作会暨学术研讨会,组织学术报告50余场次。全口径科研经费达到1100万元,其中技术服务费近60万元。

  (四)教师素质能力持续提升。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采取多种形式的师德教育和典型选树活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积极改善教师队伍结构,补充专业急缺教师9名,其中引进博士研究生1名,在职培养博士研究生9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的达到65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专任教师占比81.5%。评聘教授17名、副高级29名,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比42%。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选派171名教师到行业企业锻炼,聘请118人次“双师型”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落实“高校教授+企业专家”的“双导师”制,出台《大庆师范学院“双师型”教师年度考核实施办法》,认定“双师型”教师43名,“双师型”教师占比27.6%。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出台《大庆师范学院“铁人学者”评选办法》,遴选第一届“铁人学者”8人。加大高层次人才的选拔培养力度,对学科、专业骨干教师给予政策倾斜,进行重点培养。2023年累计投入培训费用133.73万元,共支持326人次外出参加培训研修,教师发展中心开展特色培训活动21场,参与人数1200多人次。获黑龙江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

  (五)学生工作展现新水平。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把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贯穿到学生教育全过程。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等主题教育,组织开展“我与新时代”主题征文、“新时代新思想新征程”主题演讲比赛等活动,评选“铁人班”“铁人式”优秀毕业生、“铁人式”学习标兵,学生受教育率达100%。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学生学费缴费率达到99.9%,贷款还款率达到95%以上。加强学生管理队伍建设,修订《大庆师范学院班主任管理办法》,开展辅导员优秀论文、优秀案例评选活动,选派266人次的辅导员和班主任参加各级培训研修,1人获得第七届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优秀奖,1人获得第十届黑龙江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奖。加强公寓管理与服务,第二届公寓文化节获黑龙江省高校第二届公寓文化节活动优秀成果二等奖。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荣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集体,1人获全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20年奉献奖。全力推进就业工作,新建就业基地16个,举办大中小型招聘会91场,逐步形成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开展《创业基础》课程改革,建设KAB、GYB、SYB教师团队,聘请创业导师26人,开展创新创业品牌活动20余场,学校获得黑龙江省第九届大学生职业生涯与创业规划大赛最佳组织奖。

  (六)人才培养效果取得新成绩。2023年计划招生2855人,实际录取2855人,新生报到2770人,报到率97.02%,创历史新高。学生新立大创项目国家级17项、省级180项,结题省级大创项目129项,学生参加各级各类课外竞赛获奖549项,教师教育学院学生在第八届“华文杯”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学前教育)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得特等奖3项、一等奖 1项、二等奖1项,音乐与舞蹈学院合唱团在第十四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比赛中获A级(金奖),在第四届黑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在第十一届“挑战杯”黑龙江省大学生创业大赛中获银奖2项、铜奖3项、公益创业赛铜奖1项,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奖。2个团队在2023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得各类优秀奖项3个。128名学生考取硕士研究生,42名应届生参军入伍,毕业生初次就业率89.51%,行业及专业对口率67.81%。

  (七)社会服务又结新硕果。深入落实大庆市校合作深度融合发展战略,夯实“211”市校合作发展工程,推进落实大庆市“双元制”职业技术跨企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引入江苏健雄学院德国“双元制”培训模式,申报国家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项目。坚持科技服务油田,在利用RNA高通量测序技术优选采油功能基因研究和大庆油田老会战口述史料的挖掘与研究等领域形成了新的项目增长点。为大庆油田农场创作的纪念性群雕《第一犁》胜利落成。黑龙江省高校思政课教师社会实践研修基地升格为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完成培训42期,培训学员3077人次。“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育人案例”入选教育部《高校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发展报告(2023)》。发挥我省西部地区基础教育研培中心作用,实现培训收入150万元。发挥“大庆油田员工培训基地”职能,培训收入960万元。全校共计培训人数14735人次,培训收入1188.12万元。

  (八)开放办学迈出新步伐。积极参与应用技术大学联盟、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全国高师院校联盟组织的学术、研讨、培训等活动,学习借鉴先进经验,传递庆师声音,扩大学校影响。全面推进产教融合,加强与企业、政府的合作,协同育人稳步推进。与英国伦敦南岸大学、日本九州外国语学院、爱尔兰都柏林商学院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11项,接待国外高校使团或事务代表来访17次。全年出国留学(实习)学生61人,其中获得教育部公派留学资格学生7人,首次选送学生担任英国孔子学院汉语教师志愿者1人。创新留学生招收方式,招收留学生22人,创收12万元,招生数量、国别和创收均实现新突破,获得黑龙江省留学生教育管理学会“2023年来华留学管理创新奖”。选派教师出国10人,其中访学6人,担任孔子学院国际汉语教师3人。聘请外籍教师8人。

  (九)管理服务水平又有新提升。按照上级部署积极完成交办的分离移交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为上级决策提供学校方案。进一步修订完善2023年目标管理考核体系,创新考核办法,优化考核程序,依据考核结果实行分级兑现,通过年度工作汇报会和二级教代会,强化了考核结果反馈,切实发挥了绩效考核的有效激励作用。落实教育部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意见,修订《教师系列职称评审标准》,探索以“代表性成果”和实际贡献为主要内容的教师考核评价方式。提高教学业绩在职称评聘等考核中的比重。完善科研评价导向,改变过度依赖和不合理使用论文、专利情况。推进校务公开,不断提高学校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水平。构建“五位一体”工会保障工作格局,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体活动,增强教职工工作活力。教育现代化改造稳步推进,完成了移动公司合作建设校园无线网项目,教育技术环境有所改善,网络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创新图书文献信息咨询服务模式,提供信息更便捷、更及时。《大庆师范学院学报》被评为第五届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精品期刊”,“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研究”栏目被评为“名栏”。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对学生浴池实行委托经营,采用新型节能设备取代传统锅炉,降低成本130余万元。贯彻落实全省高校后勤专项整顿工作会议精神,学生公寓卫生间蹲位和浴池淋浴喷头数量均达到上级要求。完成了油田下达的综合耗能控制指标。强化成本控制,完成油田下达的利润指标。加强安全责任体系建设和安全教育培训演练,加大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及整改力度,抓好稳定工作,全年未发生安全环保责任事故,未发生集体访、越级访和非访事项,校园整体安全稳定。

  (十)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取得新成效。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校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一线宣讲,组建了党的十九大精神师生宣讲团,实现“五个全覆盖”,在全校范围内掀起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和对我省的重要指示精神,以此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成功召开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战略、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召开2023年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对强化思想政治工作进行安排部署。修订完善《大庆师范学院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成立学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小组,召开意识形态工作专题民主生活会。马克思主义学院概论史纲教工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个党支部被评为省高校“百优”党支部。结合中央和省高校巡视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聚焦突出问题,明确整改措施。开展了“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学习宣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本科教育思想大学习大讨论、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等系列主题活动,助推转型发展。按照油田总体安排部署,认真开展大庆精神大庆传统再学习再教育再实践活动。加强统战工作,修订学校民族宗教工作制度7项,积极为党外知识分子搭建参政议政平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好干部”标准,打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2023年度选人用人工作民主评议满意率99.06%,新提拔任用干部46名,民主评议满意率96.91%。深化党风廉政建设,开展廉洁风险排查,强化教育引导和执纪监督,有序推进“两个责任”落实,营造了良好的政治生态和育人环境。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们追逐梦想,努力奔跑,脚步更快,道路更宽,取得了许多令人振奋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油田党委和油田公司坚强领导的结果,更是广大师生员工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的师生员工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二、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是我们的时代使命。在新时代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新时代教育工作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阐述和部署。深刻学习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大会要求,是学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政治任务。我们要牢记时代使命,明确政治责任,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大力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切实加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全面加强学校党的建设,确保党中央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总体决策部署在学校落地生根、取得实效。

  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永恒的主题。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新时代“高教40条”),围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对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了总体部署。落实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新时代“高教40条”贯穿应用型人才培养全过程,是我们面临的紧迫任务。学校党委和行政正在制定《贯彻新时代“高教40条”加快建设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实施方案》,下一步我们要围绕学校总体实施方案,稳步推进,狠抓落实,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为学校发展提供了历史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黑龙江和在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对东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做了重要论述,提出了全面要求。中共黑龙江省委对开创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新局面进行了战略部署。中共大庆市委提出了大庆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宏伟目标、实践路径和重点任务。大庆油田党委和油田公司也提出了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振兴发展纲要”,“当好标杆,建设百年油田”的具体目标。省、市、企的战略和举措为我们提供了大好发展机遇。作为一所地方高校,无论管理体制如何变化,主动服务石油石化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定位不会改变。我们要提高政治站位,坚持办学定位,在省、市、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战略和举措中找机遇、找差距、找位置、找方向,聚焦全面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提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有效对接,精准发力,有所作为。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推进学校分离移交,加快学校转型发展,我们既面临机遇也面临挑战。当前,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已经进入关键期,学校分离移交也箭在弦上。对此,我们既要有清醒认识,又要保持战略定力。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按上级要求有序推进,抓住学校转制这个历史机遇,增强学校发展活力、发展动力和发展潜力,实现学校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分离移交面临的困难。由于历史欠账,我校的办学硬件特别是基本建设存在短板,一些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达不到国家标准,与同类应用型本科院校相比有差距,不能有效解决,将会影响我们顺利移交和移交后的生存发展。经费标准和来源渠道、基本建设维修改造、富余人员安置等涉及学校持续发展和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也需要各方面研究解决。因此,我们既要坚决执行上级的安排部署,又要及时反映学校的困难和教职工的合理诉求,解放思想、创新思维,依靠企业和政府,切实解决分离移交的困难和问题,促进学校平稳有序移交。推进学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是国家战略,也是我们的正确选择。几年来,全校上下围绕特色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学科专业结构逐步优化,产教融合办学模式初步确立,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推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但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校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初级阶段,还存在一些问题。应用型学科专业与区域经济社会和石油石化行业的契合度有待提高,产教融合还存在短板,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还不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实得还不够深入具体,领导、教师、学生和资源配置等方面还存在投入不足等问题。我们必须要主动适应国家战略发展新需求,主动融入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新布局,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核心点,尽快形成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推进特色应用型高校建设向更高水平发展。

  维护学校政治安全和抓好意识形态工作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基础和前提。2023年是我们国家大事喜事多的一年,也是敏感时间节点密集的一年,维护意识形态安全面临严峻考验。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和广大青年成长生活的聚集地,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学校发展根基,更关乎国家和社会全局稳定,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从国家政治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的高度,把高校建设成为安定团结的模范之地。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警醒意识,增强大局观念,提高防范化解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的发现力研判力,提高应对风险的处置力打击力,建立健全维护学校安全稳定工作体制机制,加大舆论引导和舆情管控力度,高度重视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学校整体安全稳定。

  不久前,学校召开了第二次党代会,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发展战略和发展举措,对今后一个时期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全校上下要把学习宣传贯彻第二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抓紧抓实抓好。

  三、20_年重点工作安排

  20_年,是实施“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关键一年。学校工作总的要求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2023年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和油田公司五届三次职代会精神,全面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以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为核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扎实推进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

  主要指标是,现有师范类专业全部完成一级专业认证申报,其中1-2个专业冲击二级认证,工程类专业完成2个以上专业认证申报。建成校级精品资源在线开放课程6门、体现学生中心的案例式项目式校级创新课程12门、校级通识选修示范课程12门、网络资源课程24门,完成应用型人才培养校本教材6部、通识选修课特色教材6部。引进教师5名,在职培养博士研究生5名,评聘教师系列高级职称25名,认定“双师型”教师40名。有效申报国家级科研项目30项以上、省部级科研项目50项以上。全口径科研经费达到700万元以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不低于省内同类院校平均水平,行业及专业对口率达到60%以上。实现培训创收1100万元。安全稳定无上报事故、事件。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有序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提高办学治校水平。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及黑龙江省实施意见,全面推进学校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依法办学机制,结合学校转制实际,修订学校《章程》,以《章程》建设为抓手,完善规章制度,加快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步伐。完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促进协同培养人才制度化。深化目标管理考核机制改革,建立符合高等教育规律和学校实际的目标管理考核体系。有序推进职称评聘、岗位管理、薪酬分配、考核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建立完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材建设、教学方法、考试评价、学生教育管理等各方面改革,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按上级部署,积极稳妥做好分离移交各项工作,既要坚决执行上级决策,又要实事求是反映学校实际情况和教职工合理诉求,有针对性地做好稳定工作,确保分离移交过程中的队伍稳定和教学秩序稳定。相关机关部门要积极主动地到省政府职能部门和省属高校调研,确保移交后各项业务和工作的平稳对接。

  (二)大力加强教学基本建设,全面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加强学科建设,修订各学科2023-2023年学科发展规划,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培育学科团队,完成年度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学科任务。完成12个专业的校级专业认证。新增学士学位授权点2个。申报与新产业对接的专业1-2个。启动专业标准化建设,根据国标制定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和43个专业的专业标准。推进电子信息专业群建设。启动课程群建设,评审校级课程群6个。推进教学团队建设,新建校级教学团队6个。改进校级教研项目管理方式,遴选校级教改项目13-15项,申报省级及以上教研项目13-15项。申报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发展项目资金500万元以上。强化实践教学,学生实习到位率98%以上,毕业论文(设计)有效完成率98%以上。开展各类学生学科竞赛,获奖数量超过上年的3%。结合专业认证,选择5个学院进行过程性、形成性考核评价体系试点建设,选择3个学院进行“三混编”模式产业学院试点建设。构建“课程-项目-竞赛-基地-孵化”创新创业多通道人才培养体系,新增创新创业团队2个,新立省级及以上大创项目50项。确定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年度整改任务并跟踪落实。充分发挥学校督导团队作用,选树典型,找准问题,精准发力。完成教师教学质量评估认证。完成高等教育质量监测数据填报工作。制定各学院教学质量监控实施细则,完善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建立多渠道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为改进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依据。开展校本质量文化建设研究。

  (三)着力构建特色应用研究体系,提升科研工作水平。召开2023年科研工作会议,专项部署科研工作发展任务。鼓励各学院建立省部级项目预研机制,提倡多学科交叉,研究国家和区域重大需求、发展战略与科技政策,凝练科研重点,明确科技创新主导方向和重点领域。在继续做好高层次科研项目申报的基础上,重视油田和地方应用研究项目申报。依托油田应用化学与技术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围绕大庆油田可持续发展需求,开展油田项目攻关,保持油田助剂、油田水处理等研究方向上形成的项目增长点,保持在油田结垢与腐蚀技术、微生物驱油技术等研究方向上的特色优势,强化对外技术服务与合作,力争形成新的研究成果。依托大庆精神研究基地,深入研究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赋予大庆精神新的时代内涵,提升涵养城市的品格气质,为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大庆建市40周年献礼。依托大庆精神与龙江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4个省市级智库,开展政策与应用对策研究。加强科研制度建设,制定《大庆师范学院省级智库管理办法》和《大庆师范学院技术服务费管理办法》,修订《大庆师范学院科研奖励办法》等文件。开展学术规范和学术诚信教育,杜绝学术不端行为。

  (四)深化教师队伍建设与改革,加快造就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推进师德建设制度不断完善,健全师德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工作机制,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绩效考核、职称(职务)评聘、岗位聘用和奖惩的首要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制”。落实人才引进计划,重点引进新建专业急需教师,挖掘油田内部人才资源,着力引进高技能人才。继续推进职称评审制度改革,改善师资队伍高级职称结构,着重解决各学院、各专业之间高级职称结构比例不均衡状况。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进一步推进落实专职辅导员职务职级“双线”晋升要求。强化“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选派教师到企业锻炼和聘请企业兼职教师各40名。利用好教育部、黑龙江省师资培训的相关政策,实施“学科专业带头人海外研修计划”。利用好教育部、黑龙江省师资培训的相关政策,选派教师到境外知名高校、大中企业访学进修,拓展国际视野。利用“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验计划”“双千计划”“龙江科技英才”等人才培养项目,加强青年拔尖人才的学术能力培养和应用能力培养。继续开展“教学名师”“铁人学者”遴选工作,对教学、科研突出的中青年拔尖人才予以重奖和重点培育。开展铁人教学质量奖评选。强化教师素质能力提升,实施“稳-引-培”并举的人才政策体系,建立校校联合、校企联合的多元人才培养体系。继续开展微课教学比赛。

  (五)努力做好学生教育和管理服务,落实学生中心理念。以重大节日为契机,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铁人精神教育、劳动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学生受教育率达到100%。面向新生开展“学习张丽莉引领新时代新风气”活动,覆盖率达到100%。加强学风建设,完善学业预警机制,成立大学生自律委员会,实现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继续深化学生会和学生社团改革,加强学生组织建设管理,不断增强学生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使广大青年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更加坚定。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原则上学费缴费率100%,无恶意拖欠学费学生。不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建档率100%,中重度学生约谈率80%以上。积极推动大学生资助工作,贫困生建档率100%,不能有一名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失学弃学辍学,建档立卡、低保、特困救助供养、残疾等学生资助达到全覆盖。建立“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2023级学生中正式实施。推进专业社团建设,每个专业建设1个与专业深度融合的社团,两年内做到“一团一品”。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新建毕业生实习就业基地10个以上。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申报挑战杯、“互联网+”等大赛项目各100项以上,成功自主创业和新建创新创业团队10个以上。

  (六)持续深化开放办学,提升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能力。与国(境)外高校签订合作协议5项,选派教师出国(境)访学研修4人,选送学生出国(境)留学、实习或交流50人,招收外国留学生10人左右。着力解决油田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实现应用科研的整体性创新。以我校为牵头单位,大力推进“双元制”职业教育跨企业人才培训基地建设。发挥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作用,宣传挖掘大庆红色文化资源。持续推进大庆油田防垢除垢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基地、石油石化知识产权战略发展研究院和4个协同创新中心建设,开展战略发展研究、项目攻关和成果转化。巩固现有培训市场,开发新兴培训单位2个,开发特色培训项目2个,全年培训10000人次以上。

  (七)强力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营造转型发展良好氛围。开展系列主题教育,结合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油田发现60周年,五四运动100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开展一系列主题宣传和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读书月、红色文化月和大学生科技文化节等活动,承办好黑龙江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组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生骨干理论宣讲团,开展校园宣讲活动。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推进意识形态工作半年报告制度。全面加快“三微一端”新媒体文化平台建设,打造全方位的网络思想文化阵地。推进智慧校园建设,提高移动办公网络支撑能力,加强教育技术环境和网络安全建设。加强图书文献资源建设,调整优化馆藏资源结构,强化高层次、深层次服务。坚持正确政治导向和舆论导向,提高学报办刊质量,完成习近平总书记龙江重要讲话与重要指示精神的学术宣传贯彻工作,复合影响因子的排序在省内同类学报中排名前1/2。加大工会组织建设力度,开展“幸福路·奋斗筑”系列群众文体活动和以“当好主人翁、打造新庆师”为主题的教学竞赛活动,着力打造活力庆师、幸福庆师、和谐庆师。召开统战工作会议,充分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在学校改革发展中的作用。加大后勤监控力度,巩固后勤社会化改革成果。加强平安校园建设,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完善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加强三防建设,进一步提升安保处置能力和师生安全意识。做好不同群体日常接访、政策解释和节日慰问等工作,确保校园和队伍稳定。开发利用校友资源,加强校友走访、回访、联谊等工作力度,激发广大校友爱校热情,回报母校。

  (八)全面加强党的建设,为转型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障和组织保障。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落实学校党委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好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精神,加大对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学习宣传的力度、广度、深度,不断赋予“用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办学育人”新的时代内涵。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落实“高校基层党建对标创优工程”,继续实施教师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工程,制定基层党建五年规划(2023-2023年),抓实基层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党员之家”,培育创建“样板”、“百优”、“十佳”党支部。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好干部标准,着力集聚优秀人才,加强优秀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召开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会议,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常态化制度化。对学校党委和学校行政重大决策部署开展监督检查,严格干部监督考核,形成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各位代表,梦想越远大,奋斗越艰辛,圆梦越幸福。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凝神聚力,上下一心,勇闯难关,永不止步,坚持为全面推进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70周年华诞献礼!

校长在学校教代会上学校工作报告2

各位代表、同志们:

  根据教代会主席团的建议,我代表学校向第一届教代会、工代会第五次会议作行政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第一部分 20_年工作进展与成效

  20_年,学校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教卫党委、市教委的统一部署、指导以及校党委的领导下,以巡视整改为契机,全面学习宣传实践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和内部治理体系等方面内涵建设取得明显进步,具体体现在以下八个方面:

  一、贯彻落实上级会议精神和战略部署扎实推进巡视整改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成立由校领导组成的宣讲团,在干部培训会议、党员专题学习会等多种场合宣讲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在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上下功夫。开展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系列活动,召开纪念裘劭恒教授诞辰105周年大会和“多边贸易体制改革与我国新一轮改革开放——纪念汪尧田教授诞辰100周年”国际经贸治理学术研讨会。

  高度重视市委第四巡视组的政治巡视,根据巡视组反馈的巡视意见,逐条梳理和细化问题清单,逐项提出整改措施,形成巡视整改方案,确定117项整改任务。实行巡视整改销号式管理,全面完成既定107项集中整改任务,有序推进10项中长期整改任务。全面强化内涵建设,制定博士点工程、重点学科工程、一流本科工程、一流师资工程、国际化建设和智慧校园建设等6个三年行动计划,召开系列专题研讨会,有序推进三年行动计划的完善和落实。

  二、对接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提升贡献水平

  紧密围绕国家和上海发展大局,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不断提升服务能级。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首届“进博会”上的主旨演讲和视察上海的重要讲话精神,主动对接上海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发挥学科专业优势,通过主办“进博会”首届虹桥国际贸易论坛专题研讨会、承办“进博会”法律合作主题论坛、发布首届“进博会”主宾国进口贸易指数及“中国-东盟”进口贸易指数、承办首届“进博会”第二批长期管理岗位志愿者培训会、选派2名干部参与“进博局”筹备工作、派遣200余名学生志愿者服务“进博会”等途径,深度融入和服务首届“进博会”。对接和服务国家战略,在国内最早与达沃斯论坛合作开展“进博会”专题研究,相关专报得到领导批示。

  聚焦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推动包括2个上海市高校智库在内的9个省部级研究基地开展决策咨询研究工作,决策咨询研究成果数在上海所有高校中位居第6名;组建成立自由贸易港战略研究院、“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关系与合作高等研究院和国际发展合作研究院;推出中国-中东欧、中国-金砖国家进口贸易指数、上海自由贸易港建设方案和《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蓝皮书》《2023年度中国大宗商品蓝皮书》等系列成果;依托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平台,举办国际国内大型学术会议,推动国别区域经贸人文研究交流与合作,扩大学术影响力。

  三、扎实推进审核评估整改 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审核评估专家组反馈意见,制定整改方案,逐一推进落实整改工作,切实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以审核评估整改为抓手,不断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切实推动一流本科建设。“服务国家开放战略,打造卓越国际经贸人才培养创新基地”获得市教委立项,成为上海高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首批入选项目;立项建设涉外卓越法律人才、卓越会计人才、商务外语专门人才、全球通用商科工商管理类人才等4个校内培育项目。

  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培养机制,发挥优势专业示范效应,建设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2个全英语专业。新增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国际经贸规则2个本科专业并开始招生。审计学专业入选市教委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建设项目。获上海市教学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组织开展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遴选工作,5位教授当选委员。新增市级精品课程、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上海高校优质在线课程6门。在第三届上海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得二等奖1人、优秀奖3人。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45项,上海市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30项。

  “应用经济学博士点建设和提升一流人才培养能力”列入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在分阶段评估基础上,组织开展了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外国语言文学、法学等4个一级学科自评工作;组织开展了会计和国际商务2个专业硕士类别的专项评估工作并通过评估,国际商务在全国同类参评院校中排名第一。

  四、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科研服务能级

  学科建设和科研水平不断提升。高原学科教师发表的国际国内高水平论文数量年增长率接近20%。在2023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7个一级学科中有6个名列榜单,其中3个位列前25%、3个位列前25%-50%。获国家级项目立项19项、省部级项目立项65项、横向科研项目73项,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4项;决策咨询成果被上级机关录用62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科研成果奖、A类论文和国际一类论文以及决策咨询成果批示数等均创历史新高。《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国际商务研究》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论文8篇,并有望尽快成为CSSCI收录来源期刊。科研处获评2023年度上海市社科规划管理工作先进单位。

  五、坚持人才强校战略 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重视人才引擎作用,召开了人才工作会议,督促落实31项人事人才工作决策;加强人才工作统筹协调,成立了人才办公室;重点推进实施“高峰人才工程”,引进和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9名,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名、外籍专家2名、海外博士学位教师6名。积极申报各类人才项目,新增省部级以上人才称号教师11名,其中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上海市领军人才1名、曙光学者1名、浦江人才计划4名、晨光计划1名、东方学者2名、青年东方学者1名。高水平师资队伍建设取得明显进展。

  六、坚持立德树人 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建立了新生入学帮扶制度,全面实施青领工程。选拔442名高年级优秀学生作为青领,开展各类入学适应和陪伴导航,针对新生个体需求提供志愿者服务。推进“三全三圈”育人改革试点,逐步构建“十育人”工作体系。加强思政工作队伍建设,辅导员张晴晴、程祎瞳分获上海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决赛二、三等奖。探索课程育人、专业育人新途径,开展研究生课程思政建设,立项建设课程41门。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学生获国家级、省部级竞赛奖257项。

  深入推进国际交流与合作,与“一带一路”沿线4国5所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等11所院校及机构签署新的合作协议(意向书),新增3所高校交换生项目,加入中巴经济走廊大学联盟。组织205名学生赴境外参加交换生项目,组织151名学生前往杜克大学、牛津大学等名校参加短期学习之旅。留学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11门留学生全英文课程获市教委批准立项,留学生获第二届上海高校留学生太极拳比赛女子组冠军等成绩。

  实施招生改革,优化人才遴选机制,稳定上海优质生源报考比例;充分发挥新生奖学金等机制的吸引导向作用,拓展外地优质生源,生源质量和招生分数线稳中有升。加大就业创业帮扶力度,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平稳。

  七、以巡视整改为契机稳步推进治理体系建设

  根据巡视整改要求,全面开展了行政管理文件废改立工作,修订《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等各类行政管理文件59个。优化机构设置,建立健全国际交流与合作归口管理体制机制,力争从根本上消除“九龙治水”现象;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对所有巡视反馈的问题进行梳理核查,并举一反三、建章立制,封堵制度漏洞,财务管理和内部控制进一步完善,审计工作在市属高校内部审计评价中位居A档第一名。

  以落实巡视整改为契机,深化人事分配制度和绩效工资改革。探索以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与激励机制,引入第三方评价,不断提高奖励性绩效在绩效工资总额中的占比,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加强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考核、分类评价,突出分类、突出考核、突出奖励,切实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导向作用,使不同类型教师各得其所、各尽所能。

  八、保障工作平稳有序有力支撑事业发展

  有序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建设项目33项。投入经费1200万元,加强图书建设、报刊建设、数据库资源建设。完善工作机制,调整采购与招标领导小组,成立三方比价小组、工作量核定小组和供应商遴选小组,定期召开采购领导小组会议,确保采购工作公开公平公正,节约采购预算550 万元。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改善师生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松江校区图书馆综合楼建设完成主体结构封顶;签约承租并入住松江人才公寓,切实解决青年教师过渡性住房问题;完成学生社区二期大修工程项目;扎实推进平安校园建设,获评2023—2023年度上海市安全文明校园。

  第二部分 20_年工作思考与建议

  各位代表,20_年学校在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各项事业发展可圈可点,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这在各类社会评价体系中得到体现(例如,在“2023年中国大学毕业生薪酬排行榜”中,学校位居第20名;在“QS2023年中国高校100强”榜单中,学校位居第82名)。我们深知,学校所取得的每一点成绩和进步,都凝聚着全体师生员工的奉献和付出,都凝聚着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海内外校友的关怀和支持。借此机会,我代表学校向全体师生员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各级领导、各界朋友和海内外校友表示诚挚的谢意!

  20_年,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上海教育大会召开为契机,以兴校强校为使命,积极落实《上海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任务,固底板、补短板、拉长板,以志在必得的决心,在体制机制、一流本科、一流学科和博士点建设等各个方面取得明显突破,为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能级奠定坚实基础。具体而言,重点从以下九个方面开展工作:

  一、加固底板继续扎实推进巡视中长期整改

  根据巡视整改要求,继续完善内部治理体系。进一步修订和完善行政管理制度,形成系统完善的现代大学制度体系。加强内部审计与监督,推进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对存在廉洁风险的重点领域查补漏洞,举一反三,对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和重点人员进行有效监督检查,并建章立制,形成以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长效机制。实施以结果为导向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将绩效管理范围覆盖所有资金使用项目。

  探索实施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充分保障学院办学自主权和基层办学活力。探索实施目标管理,建立健全以岗位职责为基础的绩效评价与考核机制,强化干部任期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落实。扎实推进6个三年行动计划落实,以办学成效凝聚人心。定期组织召开专题工作推进会,抓好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协调推进工作。建立考核监督机制,定期对三年行动计划的实施进度进行评估,确保“一张蓝图干到底”,广泛凝心聚力。优化校区功能结构布局,提升办学资源配置水平。分步推进实施校园环境优化工程,提升广大师生员工获得感。

  二、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深入推进落实《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意见》,深化“三全三圈十育人”综合改革。依托一流本科建设,打造以思政理论课为“体”,以专业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中国系列”课程为“翼”的“一体四翼”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形成专业课教学与思政课教学紧密结合、同向同行的育人格局。

  认真开展师德工程建设。贯彻落实《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进一步健全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突出政治标准首位度,加强前置审核和过程管理评价,对存在师德问题的教师实行一票否决制。加强师德宣传和师德先进表彰,进一步弘扬高尚师德师风。

  三、补齐短板举全校之力推进博士点申报工作

  把申博工作作为全年最重要的工作来抓,紧密围绕“博士点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抓落实、抓成效。针对国家级人才不足、国家级奖项少、重大科研成果不足、师均科研经费单薄等短板问题,加强责任落实和监督检查,切实推进落实建设重点实验室、承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引进高层次学术带头人等关键任务,加大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培育,举校一致确保申博工作指标全面达标。

  四、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推进一流本科和一流研究生建设

  全面推进一流本科建设。以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为抓手,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推动新文科、新商科建设,以建设一流本科专业为目标,加强专业内涵建设,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动态调整专业布局,提升专业育人能级;打造有深度、有难度、有挑战度的一流课程,推进思政课程、专业思政和课程思政改革同向同行,提升课程育人能级;以构建持续改进的质量保障机制为目标,积极开展专业认证工作;“以本为本”,深入实施本科教师教学激励计划。

  积极打造一流研究生教育。聚焦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构建一流的研究生培养机制;聚焦服务国家和区域重大发展战略,构建一流的学位点优化布局和建设机制;聚焦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构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国际合作交流机制;聚焦构建多元主体、多维分类评价体系,构建一流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机制;聚焦支撑服务一流研究生教育,构建一流的资源配置保障机制。

  五、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全面提升学科竞争力

  对接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以一流学科建设为引领,探索实施“国家战略精准对接工程”,通过系统、精准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优势特色学科集群,打造学科核心竞争力,有效提升学科建设水平和学校综合竞争力,为2023年应用经济学进入B+等级和成为博士学位授权点、外国语言文学跻身高原学科、工商管理进入B等级、法学进入B-等级奠定坚实基础。

  六、围绕一流学科和博士点建设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围绕“一流学科”和博士点建设目标,补齐人才梯队短板,强化学科团队力量。全面实施“高峰人才汇聚工程”,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高层次人才培育计划和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完善顶层设计,深入推进实施“教师专业发展工程”,为青年教师职业发展提供充分制度保障;深化职称评审制度改革,建立教师分类评审体系,对不同类型教师实行多元评审标准。

  七、强化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做好招生就业创业工作

  继续加强与市重点中学联系,稳定本市优质生源;发挥新生奖学金等机制的激励导向作用,扩大外省市优质生源。积极开拓就业市场,坚持“精细分类、精准指导、精心管理”原则,促进毕业生高质量、更充分地就业。进一步夯实创新创业实践工作基础,争取成功晋级全国创业50强高校。

  八、深化人事分配制度和绩效工资改革 充分激活办学活力

  深化校院两级人事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给予学院更大的人事管理自主权。深入推进教师分类管理、考核和评价,强化以质量与绩效为导向的薪酬分配与激励机制,有效激发广大教师积极性、创造性。继续推进绩效工资改革,扩大绩效工资占收入的比重,促进收入分配功能定位由福利性向激励性和奖励性转变。

  九、以服务师生为中心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

  以三校区功能调整为契机,优化校区结构布局,并做好机构和人员迁移配套工作。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正式开放使用松江校区图书馆新馆。完善松江教师公寓管理与服务机制,切实解决青年教师过渡性住房问题。做好学生社区宿舍大修三期工程。根据校园环境设计规划方案,分阶段优化校园功能布局和校园景观,不断提升师生获得感。

  各位代表、同志们:

  随着国家和上海“双一流”建设的深入推进,高校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学校处于前有标兵、后有追兵的境地。如何在不进则退的激烈竞争环境中站稳脚跟并不断赶超,是学校今后一段时期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可以说,学校正处于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保持强烈的危机感和紧迫感,认真总结,勇于反思,以更昂扬的斗志,更宽阔的视野,更清晰的发展思路,更扎实的改革举措,切实推动学校向更高的目标迈进。

  功崇惟志。面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学校一定要在国际和全国的大格局中谋划发展新路径、新举措,要把“四个放在”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基点。也就是说,要把学校未来的发展,放在中央对上海发展的战略定位上,放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放在全国发展的大格局中,放在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区域发展的总体部署中来思考和谋划。可以说,“四个放在”是学校未来事业发展之“锚”。

  业广惟勤。实干是兴校的必要前提,特色是强校的必由之路,要内外联动形成合力。一方面,我们要在实干、苦干上下功夫,通过扎扎实实的内涵建设,干出成效、干出形象、干出口碑;另一方面,我们要在巧干上下功夫,通过精准服务国家战略,实现特色强校。具体而言,就是要打好“一三四五”组合拳:“一”就是要全力以赴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三”就是要全力以赴落实党中央交给上海的三项新的重大任务,“四”就是要全力以赴落实推进上海打响“四大品牌”,“五”就是要全力以赴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要通过卓有成效的决策咨询研究,为上海服务国家改革发展大局、参与国际合作与竞争提供更加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

  学校成绩的取得,是每位师生员工汗水和智慧的结晶。学校未来的发展,需要每位师生员工共同去奋斗。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我们需要大家殚智竭力,为学校发展提出宝贵的对策和建议。让我们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续写学校新的荣光,奋力交出新时代精彩答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和上海建设全球卓越城市,作出属于我们的独特贡献!

  谢谢大家!

校长在学校教代会上学校工作报告3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校行政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列席代表提出意见。

  一、一年来的工作回顾

  2023年以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战略部署和“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各项工作呈现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态势,实现了学校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一)突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

  1.审核评估整改工作。出台《巢湖学院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整改工作方案》,推进审核评估各项整改工作。做好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轮值主席工作,落实联盟2023年重点工作。以“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为主题,筹备召开第九次本科教学工作会议。

  2.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以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完善“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教育”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立项推荐建设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2个。修订2023级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推行体育教育俱乐部制改革,启动艺术教育俱乐部制改革。完善产教融合、科教协同育人机制,加强与华为网院、惠而浦等企业合作育人工作。新增环巢湖区域专业实习基地41个。

  3.专业内涵建设。推进新工科与新文科专业建设,实施一流专业建设计划。成功申报美术学、旅游管理等5个省级一流专业,新增校企共建专业3个。立项建设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教学团队3个。完成首轮第二批校内专业评估整改工作,接受省级评估专业22个。启动工程教育与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

  4.课程建设与改革。出台《巢湖学院一流课程建设实施方案》,遴选校级首批立项建设的一流课程53门。完成第六批课程评估工作,评选优质课程86门、合格课程116门。开展年度质量工程项目申报、验收工作,立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40项、校级154项。

  5.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开展“双基”达标与示范创建工作。落实专业、课程负责人制度。完成教研室、实验室主任调整聘任和教学督导换届工作。深入开展学业预警和学业导师制工作。启用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系统,强化过程和质量管理。编制发布2023-2023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

  6.学科与技能竞赛。一年来,学生在各类学科技能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65余项、省级570余项。学校荣获2023年全国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本功大赛团体二等奖,位列全国第四名(这也是安徽省参加全国比赛的最好成绩)。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在第五届安徽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得金奖1项(国赛铜奖)、银奖1项、铜奖17项。成功承办全省大、中、小学生排球赛等大型赛事。

  7.招生录取工作。面向全国10个省份招生,共录取4687名新生,其中,普招3812人,对口招生288人,专升本招生587人。普招新生报到率达98%,生源质量稳步提升,一志愿全部投满。

  8.国际交流与继续教育。先后接待菲律宾远东大学等4所国外高校来访。接收来校留学生4人,选派8名学生赴韩国韩瑞大学和爱尔兰阿斯隆理工学院学习。完成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年度报告工作。为皖维集团、合肥市税务局等单位举办各类非学历继续教育培训班7次,累计培训近1000人次。2023年共录取成人高等教育新生282人。

  (二)深化产学研用合作,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1.学科平台建设。出台《巢湖学院联合培养研究生管理办法(试行)》,与西安体育学院、安徽理工大学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工作。获批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开展校级智库项目遴选工作,立项建设校级智库2个。启动新一轮学校重点学科遴选及建设工作。筹备成立学校科学技术协会。

  2.科研工作。以“加强学科建设,推进应用研究”为主题,召开学校第五次科技工作会议。2023年,累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2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各1项。全年,学校共争取科研经费1300余万元。获批国家级专利187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成功转化专利成果14项。学校工业陶瓷制备与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评省教育厅重点工程研究中心,实现该项目零的突破。获省社会科学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3.服务地方工作。学校以服务环巢湖经济社会发展为抓手,积极推进《服务环巢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3年)》落实,遴选实施第二批环巢湖服务项目60项。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60余项,新增产学研合作基地5个。推荐10名教师担任巢湖市第七批科技特派员。选派4名教师赴地方政府挂职。

  4.社科联工作。先后邀请省内外高校知名学者来校指导讲学近70场次。围绕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主题,开展暑期调研3次。获批省社科创新发展研究课题7项(立项总数全省高校第四位)。学校社科联第二次获评省社科普及工作先进单位,1名同志获评省社科普及先进个人,1本著作获评社科普及优秀读物。

  5.环巢湖研究工作。举办“环巢湖红色文化传承与弘扬”学术研讨会和系列学术讲座。出版《环巢湖研究集刊》(第2辑)。启动《环巢湖研究》(第2辑)编撰和《环巢湖文化研究丛书》(第2辑)出版工作。继续推进与安徽省委党校科文部合作,扩大环巢湖研究影响力。

  (三)坚持引进培养并举,师资队伍建设成效明显

  1.人才引进与培养。出台《巢湖学院汤山学者选聘管理办法》,调整引进和培养人才待遇,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全年共引进教师77人,其中博士6人、副教授2人、硕士69人,柔性引进特聘教授2人。获批省高校拔尖人才学术资助等项目13项、省第十二批学术与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合肥市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8人。选派国内访问学者14名。

  2.师资队伍建设。修订《巢湖学院教职工师德考核实施办法》,出台《巢湖学院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和失范行为处理暂行办法》。加大师德考核力度,严格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度。2023年,学校获评正高职称8人、副高职称7人、中级职称27人。聘任环巢湖区域兼职(客座)教授和创新创业导师66人。认定“双师双能型”教师81人。表彰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先进个人18人。获评省级教学名师2人、教坛新秀5人、教学团队1个。完成青年教师导师配备和考核工作。

  3.教师能力发展。选派53名教师,赴四川大学开展一流课程建设专题培训。组织300名教师参加教育部高师培训中心网络在线学习。举办教学沙龙活动7次。举办第十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暨首届青年教师智慧教学创新大赛,承办安徽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第三届“超星杯”智慧课堂教学创新大赛。完成2023和2023年度中青年教师社会实践锻炼考核工作。

  4.人事制度改革。修订《巢湖学院教职工年度考核办法》和《巢湖学院奖励性绩效工资分配办法》。完成养老保险基数调整及结算工作。加强各类人员考勤工作力度,加大考核结果与绩效分配、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的运用力度。

  (四)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治理体系能力日臻完善

  1.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修订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继续推进规章制度“废改立释”工作。开展《巢湖学院章程》执行情况调查和“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检查。启动学校“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加大组织、人事、财务、招生、管理等重点领域党务校务公开力度,强化信息公开保密审查,编制发布信息公开年度报告。

  2.财务和资产管理。全面实施政府会计制度。完成2023年度和2023-2023年三年项目滚动预算编制工作。开展暂付款清理工作,清理往来款、暂付款项1061万元。加大预算执行进度,截至11月底,学校2023年度预算执行率达92%。扎实开展“小金库”专项治理和内控工作。积极推动银校合作,筹集发展资金2520万元。一年来,共完成20项政府采购项目招标和102项学校自主采购任务。做好固定资产登记和国有资产清查工作,处置报废资产900余万元。完成教学科研仪器设备使用效益与管理情况考核工作。

  3.监督审计工作。加强对选人用人、招生考试、基建维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工作。完成处级领导干部换届经济责任审计。开展2023年度预算执行与财务收支审计,和补交党费使用管理情况专项审计工作。2023年以来,完成基建工程决算审计项目20个,送审金额1572.29万元,审定金额1430.34万元,审计核减141.95万元,审计核减率9.02%。

  (五)深化创新创业教育,学生管理服务不断优化

  1.创新创业教育。获批年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40项,其中国家级46项,省级94项。举办SYB培训、创业模拟实训培训20个班次,培训学员600人。在第十四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中,获银奖2项。完成省级众创空间申报和市级众创空间绩效考核工作。

  2.辅导员队伍建设。加大辅导员引进力度,引进专职辅导员22人。组织辅导员校本培训9场。选派18人参加辅导员岗前培训、骨干培训、高级研修。举办第八届辅导员职业能力大赛。1名辅导员获评省级“优秀辅导员”。

  3.学生管理服务。全面落实领导干部联系班级制度。通过安徽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中期评估,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学院建设,遴选首批试点学院4个。完善“8+1”学生工作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开展学风建设月活动和“早鸟行动”。完成省校级“双优”毕业生评选工作。

  4.推进素质拓展计划。深入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完善大学生素质拓展项目库建设。开展“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三下乡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活动。全年共开展“一院一镇一品”志愿服务活动50多项,签订合作协议12项,新建志愿服务基地7个。在第八届“挑战杯”全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4个二等奖、4个三等奖,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举办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暨第六届校园文化科技艺术节、第十六届宿舍文化节、第十三届大学女生节等活动。

  5.毕业生就业工作。一年来,共举办大型校园双选会2场、专场招聘会5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近1.5万个。为466名困难毕业生申请求职创业补贴46.6万元。截至11月底,2023届毕业生就业率为93.13%,就业形势总体平稳。

  (六)不断加大民生投入,师生员工幸福感稳步提升

  1.对口扶贫工作。全年学校共投入扶贫资金18.28万元。面向霍邱县等贫困县定向采购农产品234万元。为251名霍邱籍贫困大学生提供各类奖助学金37.3万元。2023年,大墩村顺利通过省脱贫攻坚第三方监测评估验收。学校结对帮扶的125户贫困户,现已全部稳定脱贫。

  2.民生工程建设。重视抓好学生民生工程,完善“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资助体系。开展“诚信·感恩·自强”资助主题教育月活动。隐形资助特困生479人,发放伙食补助51.3万元。全年共发放各类学生奖助资金1900余万元,实现建档立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最高档、无遗漏。筹措资金,发放2023年一次性工作奖励。做好教职工体检工作。

  (七)持续优化育人环境,办学保障条件不断改善

  1.校园平台建设与公共服务保障。完成学校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完成银校合作“智慧校园”建设项目方案编制工作。完善“易班·今日校园”功能,推进督查督办、财务网报、水电查询系统建设,建立校级流程管理中心。启动数据中心提升工程和智慧教室建设工作。学校连续两年荣获省教育与科研计算机网“先进用户单位”称号。推进环巢湖区域经济社会文化文献情报特色馆藏建设。开展“优秀校友回母校”活动。12月23日,接到省招生考试院通知,我校申请设立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点的请示,已得到正式批复。

  2.校园基本建设。完成校园东北角和西南侧84.77亩征地工作,推进162.64亩用地计划剩余指标落实工作。完成学校新大门及中轴广场、淳泉路中心花园建设工程。重点推进教学实验楼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校园东南侧围墙工程建设。完成人才周转房项目立项和施工图设计工作。完成大学生活动中心设计招标、新大门两侧校训宣传设计施工一体化招标工作。完成校园景观水系勘察设计工作。完成各类公共设施维修改造项目168项。

  3.平安校园建设。坚持底线思维,定期研判安全稳定形势,坚决打好防范校园重大风险攻坚战。签订《安全稳定工作目标责任书》,严格落实包保责任制。做好校园大型活动和特殊时间节点安保服务工作。加强门卫和关键部位值守管理,严格安保24小时校园巡逻制度,完成校园警务室建设。严防校园传教和暴恐活动,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巩固校园周边综合治理工作成果,积极配合经开区做好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取得的成绩,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奋斗、广大校友倾力支持、社会各界热情协助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辛勤耕耘的全校师生员工和关心支持学校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在回顾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如学科特色凝练方向还不够凸显,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水平还不够高,内部治理现代化水平还需提升,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劲头还不够足等。对此,我们要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担当作为,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工作

  各位代表、同志们,2023年是学校“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和“十四五”规划谋划之年。今后一个时期,全校上下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奋斗目标,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学校本着集约高效的原则,将今年的“三代会”与冬季党政工作推进会一并进行。下面,我就学校期末年初重点工作作一个强调,请各位代表审议。

  (一)多措并举进一步强化教学工作中心地位。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牢固确立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具体来说,就是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加强顶层设计;二是坚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落实学校“十三五”规划,积极推进规划所确定的发展目标;三是坚持育人为本,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四是坚持协同发展,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五是坚持优化管理,全面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供保证。

  (二)全面推进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现在已是12月下旬,离学期结束只有半个多月时间,时不我待。各单位要认清形势,不断强化效率意识,认真对照年初确定的工作要点和任务分解,积极引导广大师生员工把智慧力量凝聚到落实学校全年目标任务上来,切实增强工作的紧迫感。对今年10项重点工作,要按照时间倒排、任务倒逼、责任倒查,坚持盯紧人、盯牢事、盯住进度。尤其是门前剩下的2大户6小户征地拆迁工作更要进一步加大推进力度。

  (三)全力做好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单位建设工作。此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对学校不断加强内涵建设,增强核心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将以此为契机,严格按照新增硕士单位条件要求,科学制定建设方案,凝心聚力,扎实行动,进一步补齐短板、做强长板,在内涵发展上想办法,在质量提升上下功夫,采取多种措施,协调各方资源,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地推进建设工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建设与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四)进一步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就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我在11月19日学校召开的2023年人才引进工作专题会议上,提出了三点意见,我在这里再强调一下,一要做好引进人才宣传工作,各学院要了解熟悉学校人才引进政策待遇,主动出击;二要齐抓共管、党政同责、协调联动,加大人才引进工作推进力度,各学院要高度重视,压实压紧责任,不等不靠,做好考核与服务工作;三要建立引进人才目标考核奖惩机制,加大人才引进工作考核奖惩力度,切实完成年度引进62名博士目标任务。

  (五)加快推进银校合作“智慧校园”建设工作。学校银校合作“智慧校园”项目建设工作组要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按照“谁建设谁负责”原则,进一步明确“智慧校园”项目建设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确保项目按计划有序推进,按目标如期完成。同时要加强项目建设日常监管,严明工作纪律要求。

  (六)做好年度考核和绩效工资发放工作。各单位要按照学校综合考核工作方案要求,认真做好综合考核各项准备工作,确保能按时保质完成年度考核工作。相关单位要加快做好教学、科研等工作量统计审核工作,按时完成2023年绩效工资发放工作。各单位要本着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细致做好部分调节津贴分配工作,确保反映工作实绩,让教职员工满意。

  (七)科学谋划春学期学校各项工作。各单位要在全面总结本年度工作的基础上,提前谋划春学期各项工作,要围绕“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奋斗目标,深入研判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紧扣省委发展战略、紧贴地方发展脉动,全面落实学校第二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和“十三五”发展规划,科学制定发展思路,把事关学校年度发展全局的主要问题研究深、研究透。同时,各单位在谋划年度工作计划过程中,要做到群策群力,充分发动干部职工广泛参与,把制定年度计划的过程变成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过程,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促进学校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切实把师生员工的期待变成我们的行动,把师生员工的希望变成美好的现实,以一流的工作业绩为学校更好更快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各位代表、同志们,新年鼓点催征急,策马扬鞭再奋蹄。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新时代,贯彻新思想,应对新挑战,展现新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状态和攻坚克难、拼搏奋进的行动姿态,全力推进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

  新年将至,借此机会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阖家幸福、万事如意!

推荐阅读:

学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总结篇

学校关于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工作总结三篇

学校办公室期末工作总结2篇

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方案3篇最新

学校工会总结及计划

学校开展安全隐患排查专项工作总结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