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俗,天下之大事也。”无论是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还是一个单位,“求治之道,莫先于正风俗。”胡锦涛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于进一步匡正社会风气、提高文明程度、推进和谐社会建设,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郑州十九中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引入校园,结合自身实际,努力实现着“三个结合”。
一、荣辱观教育,与校长职业角色紧密结合
校长,是师生价值观的启发者,是教师人本主义管理的实践者,是教师集体智慧的集大成者,所以说,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开展荣辱观教育,是校长角色的本质所在、本性所依、本体所顾。
二、荣辱观教育,与学校教育宗旨、教育实际紧密结合
“求治之道,先正风俗”。我校提出“以人为本,以法治校,以德立校,以美育人”的方针,把正确的荣辱观引入校园。知荣明耻,重在实践。树立正确的荣辱观,不是坐而论道,而是起而践行。我校的德育工作,贵在创新,务求实效,正是“据于道,依于仁,游于艺”。
3月,是春天的.节日。绿色志愿者“植绿护绿”活动、“创建节约型校园”活动,让校园与世界接轨;青年志愿者热心“畅通工程”进行安全教育活动,让生命在现代文明中健康流动;“春日放歌”合唱比赛,用歌声链接师生的心灵,让歌声融化一份份真情;范超同学“见义勇为”让正气回荡美丽校园;李鹏同学被评为省级三好学生,用行动诠释着多彩青春。4月、5月,是让人思考与沉淀的时节。将开展的“信心、毅力、惜时”教育活动,让人生展现丰富的内涵;“爱校荣校”、“专家问诊”、“心理调适”、“珍爱生命”……将让校园在春天更加活泼生动。
2006年,是十九中50年风雨历程的校庆年,学校以“求实、创新、和谐、发展”为主题,构思了校庆系列活动。学校强调,要稳抓教育教学,强化质量意识,突出过程性、教育性,在形式上创新规划了“五个一”工程(一台晚会、一系列春光健身活动、一本画册、一篇文章、一场集体婚礼),以促进校园的和谐发展。
三、荣辱观教育,与学校教育管理、文化建设紧密结合
科学与艺术联姻,德育和美育合体。十九中正沿着文化建设的教育、管理主线,用学校文化特色打造独特教育品牌,让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和谐展现于校园。
本周四将开辟艺术教育新专栏:《泰坦尼克号》新谈。剧中那种忠于职守、处变不惊的态度;那种先人后已、把生还机会留给妇女和儿童的行为;那种人无贵贱生而平等的理念;那种表现出来的乐观和牺牲精神,闪烁着令人震憾的人性的光芒。它是人类时时审视自己劣根性的明镜,它还是一则包融信念、勇气、牺牲以及人间真爱的不朽传奇。我们的国家、社会和集体不也正如这样一艘巨轮吗?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员,每个人都演绎着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展示着人性的一个方面,每一幕也都会扣人心弦。是非荣辱,在每个人的行动中会一一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