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会议上的总结讲话3篇

工作总结报告 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更新时间:2023-03-05 11:00:4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营商环境是指市场主体在准入、生产经营、退出等过程中涉及的政务环境、市场环境、法治环境、人文环境等有关外部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在全市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会议上的总结讲话3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在全市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会议上的总结讲话1篇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全省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市上下聚焦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和群众最反感、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以钢牙啃硬骨头的精神,进一步改进作风、优化环境,为冲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加快黑河跨越发展、全面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省十二次党代会以来,新一届省委坚持以作风建设为切入点,从省直机关带头做起,采取专项整治方式,以钉钉子精神持续整顿作风、优化环境,特别是每年春节后上班第一天雷打不动,召开全省性会议进行专门部署,充分体现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精神的强烈政治意识,彰显了重振龙江雄风、重塑龙江环境的坚定决心。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重要讲话和省委要求部署,以自我革命的勇气出重拳、动真格,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一是干部思想作风发生积极变化。各地各部门切实把改作风优环境摆上重要日程,广大机关党员干部自觉整顿作风、主动优化环境,懒政怠政、弄权勒卡、纪律松弛的少了,勤政务实、热情服务、遵规守纪的多了。特别是通过开展“万名干部大下基层”等活动,广大干部思想受到大洗礼,作风发生大转变,干事创业激情进一步迸发。二是一些突出问题得到较好解决。在全省统一部署7项专项整治基础上,我们立足黑河实际,坚持市县联动,深入开展“7+2”和“7+X”专项整治,严肃查处了一批不作为乱作为、执法违法、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等问题,推出了办事大厅、口岸联检部门延时服务等便民利企措施,思想僵化、标准不高、效率低下、不担当不作为、落实不力等制约发展的“堵点”逐渐化解。三是企业群众办事便利性快捷性显著提升。全市公布“最多跑一次”和“不见面审批”事项4382项,8219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就近办,综合服务大厅、网上政务服务中心、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实现深度融合。市级政务服务事项“减材料”162项、“减环节”213项;32个单位的325项行政许可事项全部纳入网上平台受理,审批效率同比提高56.5%。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使企业和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升。

  但是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中央和省委要求、黑河发展需要、群众热切期盼相比,我们还有不小差距。中央纪委要求集中整治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四个方面12类问题,省委书记张庆伟在全省会议上指出的各类问题,在我市一些地方和部门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年前市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征求意见时,还有不少群众和企业反映有的部门和干部乱收费、“拿钱不开票子”、以调研名义干扰企业正常生产、办事流程不优等一些问题。特别是在主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一些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对整顿作风优化环境工作,还是讲起来重要、抓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把抓这项工作当成“应景儿”,做表面文章、敷衍了事;对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紧迫性认识不足,在各地纷纷比拼“谁营商环境更优”的压力下,仍然看不到自身不足,自我感觉良好。这些问题,是制约我市跨越发展、全面振兴最大的“拦路虎”。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改进工作作风、优化营商环境,不仅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的殷切嘱托、中央和省委作出的重大决策,更是我们推动跨越发展、全面振兴的“金钥匙”。同时,也要深刻认识到,作风问题和环境问题的顽固性和复杂性,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艰巨性和长期性,牢固树立打攻坚战、歼灭战、持久战的思想,保持工作的韧劲和狠劲,杜绝松口气、歇歇脚的思想,以过硬作风和持久耐力营造良好环境、推动黑河振兴。下面,我讲五点意见。

  第一,要以永远在路上的执着和韧劲,旗帜鲜明地反对、态度坚决地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大力整治“四风”,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基本刹住,但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仍然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甚至出现隐形变种。今年,要把整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作为一项政治任务,采取强有力措施,坚决抓实抓好。

  一要坚决整治“吃、拿、卡、要”的问题。这是群众最深恶痛绝的问题之一。近年来,我们查处了不少这样的典型,有的在负责泥草(危)房改造项目申请和补贴发放时收受群众好处费,有的以需要“打点”为由违规领取他人五保金,有的利用工作便利违规为亲属办理低保、社保,有的甚至骗取新农合资金、扶贫项目资金。去年通过严查严惩,这种“吃、拿、卡、要”问题明显减少,但也不能忽视,要继续加大力度,以让群众“办事不求人”为目标,聚焦民生、扶贫等重点领域,集中开展大整治。突出问题要组建专班重点攻坚,确保尽快明显好转。违纪违法问题要严惩快惩、绝不姑息。

  二要坚决整治不作为、慢作为的问题。我在解放思想推进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从“旧、怕、平、懒”四个方面讲了不少这方面问题。现在看,有的部门本本主义、教条主义问题还存在,只看到这么办“不行”,不研究怎么办“能行”;有的领导干部乐于当“二传手”,不钻研工作,事事推给下属,只想当官不想干事。这种作风,怎么能够实现跨越,怎么能够实现振兴?各地各部门要结合开展解放思想推动高质量发展大讨论,从思想入手解决好这些问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努力带出一支敢担当、善作为的队伍。各级党组织今后要把敢担当、能担当作为一条选人用人的硬标准,让不担当、不作为的人没有市场、没有位子。要认真落实“三个区分开来”要求,给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坚决避免“干事多出错多、不干事不出事”的逆向惩罚。

  三要坚决整治工作责任心不强的问题。我们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实不细、“跑粗”现象,很多都不是能力不足的问题,而是工作责任心不强的问题。有的地方贫困人口识别、档案信息采集等最基础的工作,回回查回回有问题;有的乡镇出现“人死了还领低保”的怪现象;有的县133份农村泥草房维修房屋结构安全验收鉴定,其中41份是在家中无人、室内情况不明的情况下作出的。这些,不都是责任心不强造成的吗?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干部必须有责任重于泰山的意识。各级干部都要争做有责任心的好干部,以“五个要细”为基本要求,凡事对照去做。各地各部门要深入查摆责任心不强的突出问题,挂图抓好整改。市纪委监委和作风整顿办公室要抓一批典型公开曝光,强化警示和震慑作用。

  四要坚决整治效率不高、节奏不快的问题。任何一项工作,没有效率、节奏不快,就谈不上质量。对黑河来说,要尽快补齐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短板,实现跨越发展、全面振兴,就必须拿出比别人更高的效率、更快的节奏。现在看,我们有些领导干部还没有紧张起来,有的工作推进较慢,没有按要求落实到位;有的工作出工不出活,热热闹闹就是没有进展;有的工作虎头蛇尾,抓来抓去抓没了。下一步,要从市级抓起,切实解决好这个问题。大力倡导雷厉风行、“马上就办”的作风,对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决定,拿出“事不过夜”的劲头抓部署抓落实,做到今日事今日毕。要以“不干则已,干就最好”的精神对待每项工作,做到快而不乱,有效率更有质量。

  第二,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采取综合措施着力推动营商环境更加优化。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只有建设好投资、营商等软环境,才能有效遏制东北地区资本、人才流失状况”的重要嘱托,对标我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外地经验打好组合拳,着力营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一要继续简政放权。近年来,我们在简政放权上做了不少工作,但与发达地区特别是江浙一带比还有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公布的事项没人家多,办理的速度没人家快,甚至有的地方都提出“一次不跑”改革了,我们还在研究少跑几次。如果不快步赶上,营商环境差的窘境就难以破解。我们要坚持眼光朝外、刀刃向内,民有所呼、我有所为,聚焦企业发展的痛点、群众办事的难点,重点围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不动产登记、审批中介服务等领域,进一步加大简政放权力度,凡是中省取消的一律取消,中省下放的全部承接,协同推动关联的行政许可事项依法“全链条”取消或下放,让权力“瘦身”再“瘦身”。

  二要不断优化流程。流程优化再造,是提高服务效能的重中之重。近年来,我们全力打造“环节少、流程短、成本低、效率高、服务优”的政务服务体系,但由于条件制约,还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目标。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简化审批服务流程,实施行政审批事项目录管理办法,大胆学习借鉴“容缺受理、双向承诺”“一枚印章管审批”等新模式。要全面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服务模式,让群众和企业“办事少跑腿”。窗口决定不了的事项,相关部门要随时召开局务会、主任办公会研究解决。要大力推进服务大厅、网上办事平台和手机客户端深度融合,为优化再造流程创造更加有利条件。进一步推进各类事项办理标准化、规范化,增强办事的透明度。

  三要坚决清理奇葩证明。这证明那证明,很多都是推卸责任的借口。但往往就是这些证明,让群众跑了很多腿,甚至导致事情办不成。有的街道(社区)同志反映,很多事情他们根本不清楚,却让群众到他们那去开五花八门的证明。清理规范各类证明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是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迫切需要。各地各部门要集中开展一次“减证便民”专项行动,特别是窗口单位要结合优化工作流程,对企业和群众在办事过程中需要提供的证明进行一次全面清理,对那些“不必要的证明”“无法证明的证明”“重复循环的证明”“无法查证的证明”坚决清理到位。这项清理工作,由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牵头,对入驻办事大厅窗口单位的证明进行逐一清理。

  第三,要聚焦让依法办事成为日常行为习惯,着力打造更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我们要把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根本,从群众和企业最反感的有法不依、司法不公等问题抓起改起,努力推动依法办事在黑河蔚然成风。

  一是领导干部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当前,我市领导干部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上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着个别领导干部法治意识淡漠,以权压法、以权乱法等问题。近年来,我们查处的张守锋、顾杰等典型案件,他们从领导干部走上违法犯罪之路,除理想信念丧失外,同法律意识、法制观念淡薄也有很大关系。各级领导干部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带头遵守法律、执行法律,谋划工作要运用法治思维,处理问题要运用法治方式,干什么事都要先考虑一下是不是合法。

  二是执法人员要做秉公执法、依法办事的模范。执法人员手中的权力是用来为人民服务的。但现实中,有的人却随意执法、滥用权力,甚至把公权力变成了部门或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有的交通部门堵着企业门口执法,有的地方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擅自收取建筑垃圾处置运输保证金,有的民警在办理居民身份证补领、户口迁移业务时向群众超标准收费,等等。这些现象,败坏了党风政风,亵渎了手中的权力。各地各部门要深化综合执法改革,加快转变执法理念和方式,严格按法律规定用权,做到“法无授权即禁止”。执法人员要正确认识自己手中的权力,把用权与服务有机统一起来,寓用权于服务之中,绝不能任性执法、随意执法、选择执法、粗放执法。

  三是司法人员要做忠于法律、公平公正的模范。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近年来,我市没有发生有重大影响的办人情案、关系案、金钱案的典型案例,这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全市司法人员要再接再厉,自觉信仰法治、坚守法治,认真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项执法活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大力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绝不能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要深挖黑恶势力保护伞,加大对黑恶势力的打击力度,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获得感幸福感。

  四是广大企业家要做爱国敬业、守法经营的模范。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企业只有守法经营,才是长远发展之道。广大企业家要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依法开展经营活动,自觉走“亲”“清”政商关系的正道,遇事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有效规避法律风险特别是刑事法律风险。各地各相关部门也要切实保护企业合法权益,对强买强卖等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和制售假冒伪劣、价格欺诈等扰乱市场秩序的恶劣行为,要严查重处、绝不放过,真正让广大投资者感受到在黑河市场有秩序、社会有正义。

  第四,要进一步强化规则意识和契约精神,切实把黑河信守承诺、讲求诚信的良好形象树立起来。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更是一个地方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理念,把诚信守约作为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夯实市场秩序的强大基石。

  一方面,要着力打造诚信政府。近些年,通过媒体经常看到,有的地方政府部门在招商引资中承诺多,落实少;有些承诺属于越权承诺,存在违法违规现象,实际上根本办不到;有的政府换届或官员变动后,新官不理旧账;还有一些地方,以各种优惠条件诱使客商投资,然后“割韭菜”“宰肥羊”,肆意侵害投资者利益,等等。这些行为,必然给其他潜在投资者带来阻吓效应,“伤害一人,吓退一群”。对此,各地各部门要高度警醒,深入查找自身是否存在类似问题,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抓好整改。无论是招商引资,还是处理其他问题,凡是承诺都要审慎考虑,想一想是否合法合理、合乎国家政策,绝不能随意乱承诺。特别是土地出让价格、项目优惠政策等,要由职能部门根据市场情况去谈判、去博弈,充分体现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政府要少承诺,达不到的坚决不承诺。同时,要切实做到言必行、行必果,承诺的就要严格遵守、积极兑现,新官也要理旧账。

  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动全社会讲诚信守约定。信任危机,是一个社会最大的危机。从我市查处的不讲诚信案件看,商业欺诈、制假售假、企业不信守承诺等问题依然存在;从“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工作看,不讲诚信的“老懒”还不少;甚至老人摔倒不敢扶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可以说,捍卫诚信已经成为社会治理的重要课题。我们要以打造“诚信黑河”为总抓手,加快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健全完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制定出台惩戒“老赖”和发布企业“红黑榜”、健全企业家诚信经营机制等硬举措,通过制度力量唤起诚信意识。要采取褒奖先进、严惩后进等措施,引导全社会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价值观,倡导讲信义、尊法治的社会风尚,形成“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的社会环境。

  第五,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重在抓长,不断健全完善促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的制度机制。制度是管根本、管长远的。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不是“吹吹风”,更不是“一阵风”,必须形成制度机制、常抓不懈。我们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始终,坚持正向激励和刚性约束并举,加快形成一套科学有效、治本管长的制度机制。

  一要压实责任传导机制,切实把责任落到实处。市委整顿作风领导小组要切实发挥牵头抓总作用,议大事、抓大事,为全市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把舵定向。各专项小组、牵头单位和职能部门要扛起打通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的主体责任,按照任务分工扎实抓好有关工作落实。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市营商环境建设监督局要统筹协调、具体推进,认真抓好督促检查。各地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各部门“一把手”,要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责任,所有领导干部都要肩负起直接责任人责任。在这项工作中没有局外人,如果不尽责,就要坚决追责。

  二要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各级领导干部绝不能因为怕有事,就不敢和企业、投资者来往。要按照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厘清边界、各司其职、相向而行,坦荡真诚地同民营企业接触交往,关系要清白纯洁,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搞权钱交易,更不能向人家伸手要钱、要好处。要按照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规定的方式方法,积极听取有关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意见建议,特别是在企业遇到困难和问题时,要设身处地为企业着想,积极为企业解所难、排所忧,促进企业更好地发展。

  三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全面调动干部积极性。要将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纳入各级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作为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选拔干部的重要依据,发挥好“指挥棒”“风向标”和“助推器”的作用。要健全与考核评价体系相配套的责任追究机制,在考核评价中发现的对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不重视、不落实,或者发生重大影响事件的要严肃追责问责,情节严重的要进行组织处理或纪律处分。在这方面,不光要追究直接责任人责任,还要追究领导责任。

  四要健全舆论引导机制,营造促进发展的浓厚氛围。要充分发挥各类新闻媒体主渠道作用,积极宣传我市的政策、法治、服务、市场、人文、投资良好环境,大力推介到我市投资创业和发展的成功典型,唱响“你投资、我服务,你发财、我发展”的时代强音,吸引更多的有志之士到黑河投资兴业。要发挥好各类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对破坏发展环境的要点名道姓进行曝光,让广大党员干部受到震慑、得到警醒,让破坏经济发展环境的人和事在黑河无藏身之处、无立锥之地。

  同志们,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不进则退,唯有解放思想,拿出改革开放再出发的决心和勇气,才能赢得主动权。我们今天在座的每一位同志,都应该是优良作风的实践者,都应该是优良环境的创造者,我们对黑河的发展都有一份期待、都有一份责任,也都应该有一份作为。我们要坚决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部署,按照省委要求,不断把深化机关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引向纵深,以过硬的作风和优良的环境推动黑河高质量发展和全面振兴,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在全市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会议上的总结讲话2篇

  同志们:

  我们召开这次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精神,坚决打好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春节后上班第一天,省委就召开了全省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会议,从抓作风、优环境入手,开篇布局,充分体现了省委坚决打好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全市党员干部要切实提高认识,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在推进七台河转型发展全面振兴的实践中,树立新作风、展现新形象、实现新作为。

  为了落实好省委的要求,开好这次会议,市委组织相关部门通过民心恳谈、发放调查问卷、召开座谈会、现场调研等方式,分别征求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省直单位、部分企业负责人、政法系统服务对象、党代表、基层党务工作者等不同层面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市委又召开了常委会,对全市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进行了充分讨论。从梳理的意见建议看,全市在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成效比较明显,企业和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与中央和省委加强作风建设的要求和部署相比,与七台河转型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相比,与企业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相比,我们在思想上、工作上、作风上还有很大的差距。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征程要有新作风。我们要紧紧围绕打造“五个好作风”,聚焦解决突出问题,推动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取得实质性突破。下面,我讲四点意见:

  一、坚持解放思想,深刻认识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意义

  发展是硬道理,作风是硬条件。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极端重要性,以永远在路上的坚韧和定力抓好作风建设,努力打造优良的发展环境。

  第一,深化作风整顿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党的作风关系党的形象,关系人心向背,关系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工作作风上的问题绝对不是小事,如果不坚决纠正不良风气,任其发展下去,就会像一座无形的墙把我们党和人民群众隔开,我们党就会失去根基、失去血脉、失去力量。去年我市查处了违法违纪党员干部412人,有的干部不知道政策红线,挪用串用专项资金;有的任意妄为,一门心思谋取私利;有的严重违反财经纪律,集体资金坐收坐支,等等。究其原因,这些干部都是从思想放松、作风散漫开始,一步步走上违法违纪道路。打铁必须自身硬。各级各部门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进一步纠正“四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增强抓好作风整顿的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统一思想,迅速行动,对作风之弊、行为之垢再次进行大排查、大检修、大扫除,着力构建作风建设长效机制,齐心协力把作风建设这一打基础利长远的大事抓紧抓好。

  第二,深化作风整顿是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功实践。民营经济的活跃程度和发展质量,是经济发展活力的真实体现。我市民营经济能够成为立市经济,得益于几届班子持续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从七台河发展的历程看,什么时候党员干部作风扎实、发展环境好,企业家和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性就调动的好,经济社会发展形势就好。虽然我们在推进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在新一轮发展的大潮中已经落后于其他地区,特别是与江浙、广东等发达地区比较,差距更大。去年9月,国家发改委、全国工商联开展东北地区民营发展环境评估时,反馈了我市发展环境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优化发展环境的大氛围基本形成,但局部“小气候”还有待改善;表面问题初步解决,但深层次问题根深蒂固,等等。作风问题“新十种表现”在我市不难发现。当前,正是七台河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必须以作风整顿破题开路,以硬措施改善软环境,坚决搬走阻碍发展的绊脚石,抓住东北地区民营经济发展改革试点市的机遇,传承拓展优秀传统基因,迅速兴起新一轮民营经济发展热潮。

  第三,深化作风整顿是推进转型振兴发展的重要保证。毛泽东同志说过,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性因素。转型振兴发展是摆在全市各级领导干部面前的首要任务。转型发展既包括产业转型、思路转型,也包括精神状态的转变。没有优良的作风保证,没有良好的营商环境,再好的思路最终也只能停留在纸面上。省委、市委的转型发展思路需要各级干部以饱满的精气神、优良的作风抓好落实。开展作风整顿,就是要使各级班子、各级干部在思想、工作、作风上与七台河承担的转型发展、深化改革、改善民生等艰巨任务相适应。各级各部门要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扎扎实实地抓作风、抓环境、抓落实,确保高质量完成今年各项目标任务,以优良的作风为实现转型发展全面振兴提供保证。

  二、增强“四种意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作风是外在表现,根子在思想。作风和环境上的问题,根本上还是思想观念的问题。从征求的意见看,群众对干部“思想僵化”有反映的占32%,我们必须紧紧扭住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为解决作风和环境问题打牢思想基础。

  一要增强市场意识。我市民营经济发展较早,干部群众市场意识普遍较强,但在一些干部群众身上还存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惯性。有的包分配、铁饭碗的传统就业思想严重,习惯于靠国家吃饭,宁肯开最低工资,也不愿意外出闯市场;有的领导干部市场意识不强,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本该交给市场的事大包大揽,靠行政手段解决问题;有的市场主体信奉权力至上,不主动适应市场规律,不找市场找市长,靠拉关系、找门路寻求发展;有的缺乏合作精神,不会用现代资本运营手段,不愿直接上市融资,满足于家族管理,不善于选聘专业人才,等等。要教育引导干部群众主动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知识,加快从计划经济的思想观念中解放出来,积极学习借鉴江门等发达地区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充分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市场规律,善于运用市场化手段抓经济、谋发展。要通过市场机制做好新常态下的经济工作,凡是市场能做的事要放给市场去做,需要社会中介组织承担的要交给中介组织,切实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二要增强改革意识。庆伟书记指出,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实质是一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近年来,全市各部门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中省直单位做了许多突破性的工作。比如,金融部门创新投放过桥贷款和扶贫再贷款,供电公司推行大用户直供电,等等,有力地支持了地方发展。虽然我们在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实事求是地讲,同先进地区相比,在理念上、体制上、管理上、服务上都存在较大差距。一些改革还停留在上行下效阶段,真正触及关键要害的少,有的措施出台了,执行时做法照旧,有的换汤不换药,形式主义严重;一些改革政策在某些部门还存在“空转”,改革措施迟迟落不到位;有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有的领导干部能讲一些新名词、新口号,但在思想上还不接受新生事物,墨守成规,不想不敢也不愿求新求变。我们要以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坚持刀刃向内,勇于自我革命,以改革创新精神解决作风和环境问题。要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全力深化“放管服”改革,认真学习借鉴浙江省“最多跑一次”的经验做法,以“互联网+政务”为重点,着力推进“四减两提升”活动,即减事项、减次数、减材料、减时间,提升效率、提升满意度,继续推进流程再造和“四零”创建,重点解决行政审批和中介服务存在的环节多、耗时长、利益关联等突出问题。要积极推进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改革,按照省委的部署,进一步理顺职责关系,统筹结构设计,推动职能相近的党政机关合并设立或合署办公,全面压缩事业单位现有规模,大力精简机构数量。

  三要增强法治意识。市场经济本质上是法治经济。法治是影响一个地方营商环境的重要因素。我们一直在努力解决法治意识淡薄这个突出的症结问题,一些单位和部门也采取了一些创新措施。比如,市检察院在科技创新企业、产业园区等设立服务非公经济发展“检察联络室”,保障民营企业权利、机会、规则“三个平等”,在提高企业和群众法治意识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我们的有些党员干部法治意识淡薄,不学法、不懂法、不尊法、不用法;有的不按政策和规定办事,不规范执法,习惯于“摆平”“搞定”,习惯于以行政手段和行政命令代替依法行政;有的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过大,执法随意性强,甚至滥用执法权、越权执法。一些企业反映的招商引资承诺兑现和实际有差距,就是一些干部在招商引资时随意许诺优惠条件,许诺不兑现,新官不理旧账。如果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缺乏法治意识,必然上行下效,群众信权不信法、信访不信法。春节期间出租车随意涨价,过去还出现了行业协会抵制“加加打车”等行为。还有酒驾的问题,从去年12月23日到今年3月19日,交警部门共查处酒驾148人、醉驾10人,还有1人一个月内2次酒驾,说明了法治意识淡薄、法治观念不强的问题还很突出。要按照省委法治建设年的要求,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公职人员等群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树立“研究问题先学法,决策问题遵循法,解决问题依据法,言论行动符合法”的法治意识,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

  四要增强服务意识。庆伟书记指出,影响我省服务质效的因素很多,既有政策和体制机制问题,也有态度和作风问题,而后者往往更关键。近年来,各窗口单位主动作为,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比如,国地税积极探索联合办公“一窗一人一机”等办税模式,市煤炭局完成了行政审批流程再造,审批事项时限压缩了75%,服务效率大幅提高。但现在仍然有单位在搞行政审批“前店后厂”“体外循环”,有的部门一直和中介机构保持利益关系;有的部门“衙门”习气严重,办事找不到人,办事人员不在岗无请假无告知无替岗;一些窗口单位的在岗人员工作的专注度很差,工作时间玩手机、炒股、聊天;有的窗口工作人员对领导、熟人或者请托人“事好办”,对不熟悉的企业或群众以种种理由拖拉,或机械死抠条文,不是积极想方设法帮助服务对象把事办成;有的部门和窗口单位不落实首问负责、限时办结、服务承诺等制度,明通暗卡。调查显示,45%的群众认为我市网上办事不便捷,政务服务不充分,不满意比例很高,反映出在为企业和群众的服务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全市党员干部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牢固树立宗旨意识、服务意识,围绕转型发展需要,当好联络员、信息员、战斗员和服务员,真正做到亲商、敬商、重商、安商、爱商。中省直单位和市直部门要形成联动,从群众和企业最欢迎的事情做起、从最不满意的问题改起、从最受益的事情抓起,形成服务发展的强大合力,用辛苦服务换取群众和企业的“满意指数”。

  三、提升“五种能力”,着力解决制约发展的问题

  能力本领是做好工作的基础,也是改进作风的必然要求。我们要抓住苦练内功这个关键,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强化学习实践,提升能力素质。

  一要提升专业能力。目前,我们党员干部的学习进取氛围还不够浓厚,一些领导干部不注重政治学习、业务学习,有的学习态度不端正,在这次省委政治生态考核中发现,有些干部连“四个意识”“四个全面”等最基本的应知应会知识都没有掌握;有的想努力把工作干好,但缺乏专业知识和素养,不懂得规律,摸不到门道,做了许多工作,但却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有的对自己分管的工作情况不明、底数不清,仍以老经验应对新任务,用老办法解决新问题,遇事拿惯例当依据,指导和推动工作拿不出新思路新举措,工作打不开局面;有的工作脱离实际,完全没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有些干部工作低标准,习惯于“差不多”“大其概”,缺乏“工匠精神”,工作“跑粗”。要形成大学习的良好氛围,按照“全党来一次大学习”的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带头,在学习上下一番真功夫,主动放下架子、舍下面子,有甘当小学生的胸怀和见识,主动学习先进经验和做法,对适合本地需要的,敢于拿过来就用。各地各部门要拿出一些题目来考察干部,争取用最短的时间使干部能力得到明显提高。要提高专业素养和能力,坚持“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加强对相关领域理论、新知识和新技能学习,努力成为本行业本领域的行家里手。各级组织部门要针对不同群体,开展精准化的理论、政策、科技、法规等方面知识培训,不断提高领导发展的专业能力。要倡导精细化工作态度,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掌握情况要细,分析问题要细,制定方案要细,配套措施要细,工作落实要细”的要求,把“工匠精神”融入到每一项工作之中,真正做到情况清、底数明,细到位、严到底。要认真研究上级要求,摸准基本情况,找出内在规律,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推动措施落实和问题解决,坚决杜绝“跑粗”。

  二要提升担当干事能力。领导干部只有心中有责,才能尽职尽责。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反“四风”转作风的大形势下,有些领导干部不敢担当、不愿担当。调查显示,超过40%的群众认为我市比较突出的作风问题是“不担当、不作为,当‘太平官’,做‘老好人’”。有的干部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遇到问题躲,碰到矛盾绕,工作上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有的怕得罪人不敢担当,有的能力不足不会担当,有的缺乏责任心不想担当,这些问题实质是“四风”问题的新变异。我市信访问题存量多,增量压力大,“两会”期间表现很突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还是一些干部的作风问题,不敢担当,本来是群众反映的小事,但由于长时间得不到解决,拖成了信访问题;有的是新官不理旧账,对过去的问题不清楚、不过问、不解决;有的是问题复杂,涉及多个部门,相互之间推诿扯皮。提高各级干部担当干事能力,是改进作风的首要问题。要坚持以上率下,从各级党组织书记做起,从各部门一把手做起,把担当作为一种精神状态、一种党性观念,切实把责任扛在肩上,勇于挑最重的担子,敢于啃最硬的骨头,善于接最烫的山芋,带领党员干部主动把握机遇,积极应对挑战,把中央和省市委的工作部署落到实处,把转方式调结构、深化改革、安全生产、改善民生等任务抓在手上,做到问题面前不回避,困难面前不推脱,不达目的不罢休。要树立正确导向,按照省委的要求,组织部门要拿出推进干部能上能下的具体措施和办法,特别是对不敢担当、干不成事的,要及时进行组织调整,对能力强、敢担当、作风硬的要大胆使用,市委要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干事者撑腰,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敢担当、善作为的优秀干部选出来、用起来。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把调查研究作为提升领导水平的基本功,改进工作作风的突破口,围绕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省市委的决策部署,创新开展“深化市情认识、破解发展难题”系列调研活动,通过调查研究真正发现问题,找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不断完善做好工作的新思路、新办法、新机制。

  三要提升创新能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抓住了牵动全局发展的“牛鼻子”。从总体上讲,我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还不强。贷款资金门槛高、信贷成本大、融资渠道少等许多制约问题没有突破;各类市场主体对创新认识不够、创新能力不足,不愿投入资金设立研发部门,不主动对接全省高校、科研院所,承接科技成果,导致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高,等等。调查显示,“思想解放不够、思维方式守旧、传统路径依赖”仍然是比较突出的作风问题,占比41%。当前,我们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迫切需要通过创新解决发展中的难点、热点问题,找准发展的着力点,找准实现既定目标的结合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加强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合作,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动力转换,推进生物、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要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创新发展,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推进知识、技术、信息、数据等新生产要素与传统产业融合,支持企业研发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创造新业态,努力构建支撑转型发展的新经济体系。要营造更加浓厚的创新氛围,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完善对创业失败人员的保障机制,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误、允许试错、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吸引更多的高科技高素质人才参与到创业创新中来。

  四要提升依法办事能力。法治化环境最能聚人聚财、最有利于发展。调查中有群众反映,我市政法系统个别干警不作为、慢作为,办案推拖,长时间不给明确答复和结果。今年的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必须聚焦法治化建设,着力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徇私枉法等问题,努力打造优良的法治环境。要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各级各部门要严格依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把合不合法、合不合规作为想问题、办事情、作决策的前置条件,明确履职责任和权力边界,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要坚持秉公执法,结合党政机构和事业单位改革,规范执法主体,整合执法队伍,推进城市管理等领域跨部门、跨行业综合执法,着力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多部门执法的问题。要提升司法公信力,从严教育管理政法干警队伍,持续改进作风,提高整体素质,坚决清除害群之马。要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对以权压法、插手干预司法机关办案的要给予党政纪处分,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责任。

  五要提升狠抓落实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如果不沉下心来抓落实,再好的目标,再好的蓝图,也只是镜中花、水中月”。抓落实是一种本领,更是一种责任,抓落实的能力关乎作风整顿和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效。现实中不少工作轰轰烈烈开头,无声无息结束,其根子就在“不重落实”“落不实”“没落实”上。有的对上级部署的工作相互推拖,工作不在状态,甚至工作期间唱“空城计”。幸福生活是奋斗出来的,不是喊出来的。要增强抓落实的自觉,紧紧围绕省委、市委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把落实成果作为检验工作的标准,坚持干字当头,大力倡导马上就办、雷厉风行的作风,克服“运动式落实”“选择性落实”“变通式落实”,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要提高抓落实的本领,坚持说实话、谋实事、出实招、求实效,对中央和省市委作出的决策部署,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落实,一个步骤一个步骤地推进,对看准的事一抓到底,直至抓出成效。要强化抓落实的措施,每一项工作任务确定后,相关部门都要认真研究,拿出具体推进的措施,制定检查考核的办法,保证实用、管用,符合实际,能够有效推动工作。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出台了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一系列“黄金十条”,一定要扎扎实实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在抓好内在软环境的同时,还要抓好外在的硬环境建设。我们要立足国家园林城市,打造大美七台河,用群众和企业看得见的成效体现作风整顿成果。虽然我们在城市管理上做了很多工作,但现在城市管理细节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私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还没得到有效解决;车辆乱停乱放,部分时段交通拥堵;道路上残余冰雪清理不及时,污水横流;一些弃管小区脏乱差的问题还很严重,背街小巷还有死角等等,群众反映还比较强烈。要在全市深入开展一次环境大整治大扫除活动,下大力气整治市容市貌和交通秩序存在的问题,三区一县、各单位各部门、社区要迅速行动,齐抓共管,并形成清扫保洁长效机制,共同建设清洁、美丽七台河,增强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让群众生活的舒心,每天都有一个好心情,给外来的企业一个好印象、好感觉,愿意到七台河投资兴业。

  四、强化组织领导,全力保障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取得实效

  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市委的总体安排,扎实开展,有序推进,坚决不能走形式、走过场,务求有突破、见成效。

  一要压实责任。作风建设关键在人,关键在领导干部,关键在在座的各位。各级各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要以上率下,亲自部署、靠前指挥,既要当好指挥员,又要作好战斗员,坚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转变作风。班子成员要落实“一岗双责”,抓好分管战线的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责任担起来,把压力传下去,把任务落到位。要加强调查研究,找准问题症结,制定针对性强、实效性强的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任务书、路线图、责任人,确保抓出成效。作风办要定期召开会议,听取进展情况、及时研究解决突出问题。要强化统筹协调,坚持一个标准改进作风,一把尺子推动整改,形成上下联动、同频共振、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

  二要健全机制。影响作风和营商环境的因素纷繁复杂,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必须形成长效机制,持续推进、久久为功。深入开展省委部署的“政府失信违诺、机构编制”两个专项清理,“司法环境、不作为乱作为、公职人员勾结‘黑中介’”三个专项整治活动,抓好“保险赔偿偏颇”“黑油槽车”等反映较为强烈问题的治理,在打造诚信政府、维护司法公平、整治懒政怠政、规范行政执法等方面,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各级各部门要结合各自职能特点,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并向群众公开公示。要健全服务群众制度,完善窗口单位办事制度,进一步明确办事程序、责任主体、办结时限等具体内容。要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程序和形式,确保群众知情权。要切实提高制度的执行力,认真抓好各项制度宣传、贯彻,党员干部要带头按规矩办事、按制度用权,确保各项制度落地生根、运行有效。

  三要强化督查问责。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畅通举报渠道,设立作风整顿专项举报电话并在全市公开,依托“行风热线”,开通“治顽疾、转作风、提效能”作风整顿线索征集平台,有效运用大数据等现代化信息技术精准发现问题。集中时间、集中力量,开展领导干部作风及“三率”等专项检查。重点围绕供水、供热、市容环境卫生、城市管理等群众关心、关注和期盼的热点问题开展督查,督促相关单位抓早抓小,发现问题不等不拖,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要发挥巡察利剑作用,重点发现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窗口单位流程不优、服务不佳,职能部门侵商害商、劳民伤民以及党员干部不讲规矩、纪律松弛等突出问题,对查实的问题要点名道姓通报,公开在媒体上曝光,对问题多发频发,影响大的地方和单位要严肃追究领导责任。

  四要形成舆论声势。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多形式宣传、多角度报道、多频次推送,大力宣传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精神、决策部署、进展成效和经验做法,形成强大舆论声势。要深入挖掘作风方面的典型,树立先进标杆,让大家学有榜样、赶有目标,推动积极向上的新风尚,在全市迅速形成褒扬先进、创先争优、争先晋位、比学赶超的竞争意识,牢固树立小市也有大作为的理念,努力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要以查处作风环境的典型案件为反面教材,适时开展警示教育大会。行风热线等栏目要把重点放在查摆作风整顿方面的问题上,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改进作风、优化环境的责任意识。要创新宣传方式,及时反映全市整顿作风优化营商环境的成果和积极变化,在全社会树立“作风环境无小事”“优化营商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同志们,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按照省委的部署,坚定信心、真抓实干,坚决打好整顿作风和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为推动转型发展全面振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在全市深化作风整顿优化营商环境会议上的总结讲话3篇

  同志们:

  今天下午,我们接连召开全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和深化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充分表明了市委、市政府对做强工业、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和决心。自治区党委、政府决定从今年至2023年,深入开展为期3年的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我市结合实际,对标先进,对表要求,聚焦追赶超越,自我提标加码,制定了“1+12”政策文件,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措施、更严的要求提升发展软实力。刚才,桂寿书记对深化改革优化全市营商环境作了讲话,强调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坚持问题导向,认认真真干、踏踏实实做,全力打好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可以说,这是思想解放的大会,改革创新的大会,真抓实干的大会,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全力以赴推动落实。下面,我再讲两个方面的意见。

  一、直面问题,找准优化营商环境的突破口

  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发现问题是前提,直面问题是态度,切实解决问题才能取得实效。今年1月以来,我市启动优化营商环境大行动,开展大调研、大查摆和暗访行动,梳理出一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群众办事碰到“四大烦恼”。群众对政府机构窗口服务存在怨言,对某些操心事、烦心事反映强烈。一烦办证手续繁琐,材料多。要求出具的证明材料过多过滥,人口、法人、社会信用等基础信息库没有实现互联互通,群众办一件事需要跑很多部门才能搞定,反复提交材料的现象比较普遍。二烦不够人性化,办事不便利。部分办事指南描述不清晰具体,咨询电话总是占线或无人应答;部分政务大厅不提供复印机,事前没准备复印件的办事群众需要重复排队;政府网站内容不实用,群众想要的信息找不到;一些基层窗口单位不够人性化,节假日休息,群众办事只能向单位请假,节假日有时间但是没有办事窗口。三烦审批不集中,办事满城跑。一些部门单位进驻政务大厅的事项“含金量”低,或者没有把所有审批事项完全集中到服务大厅,或者对服务大厅窗口的授权不到位,导致审批办件服务出现“体外循环”,申请材料仍需拿回原单位审批,群众时间成本并未实质性降低。四烦办事窗口少,等待时间长。一些政务服务大厅由于硬件设施不完善、服务窗口设置偏少、服务人员业务水平不高、缺乏真正意义的综合窗口、纸质申报材料处理效率低等问题,导致群众排队时间过长。

  (二)企业生产经营面临“四大掣肘”。成本高、负担重、融资难、人才流失等“老大难”问题仍然突出。一是要素成本高。用地方面,项目用地落实难,土地指标不足、征拆难、建设滞后、使用效率低下、定价不规范等。抽样调查显示,67%的企业表示土地价格高,30%的企业表示厂房租金较高。广西睿奕新能源公司反映,所在园区虽有空地也有其他企业结业空出厂房,但就是拿不到新增用地,由于缺乏物料堆放场地,多上几条生产线计划也就落空。电力方面,电费偏高,如云浮市工业电价仅为0.45-0.5元/度,比我市工业电价低0.15元/度。用气方面,我市在供气方面多出了管网公司输送这一环节,收取0.36元/方的管输费,增加了企业用气成本。物流方面,如港口货柜装卸费云浮港仅为170元/柜,梧州港为350元/柜,每个货柜物流费用均比广东佛山、肇庆等地区高1700至2500元。二是费用负担重。不少企业反映,我市企业的各种费用负担偏重。调查显示,企业实际缴纳的法定税费占企业税前利润的比例,50%的企业达到20%至40%,16%的企业超过40%。我市社保最低缴费基数由2023年的2379元提高至2023年的2835元,虽然全市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企业缴纳比例从20%降到19%,仍难以抵消缴纳基数上涨增加的费用。相比之下,广东省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缴费基数均比我市低。三是融资难融资贵。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贷款投放规模逐年减少,多数企业在办理信用担保手续时需要支付的手续费、担保费较高,办理时间也很长。调查显示,46%的企业反映不动产交易中心办理房地产抵押贷款手续耗时过长,31%的中小民营企业反映银行贷款利率上浮幅度达到30%-50%。四是招工难。一方面,由于工资水平低、就业机会少、子女就学就医难等原因,难以吸引大量劳力聚集,高学历的技术型人才留不住;另一方面,全市职业学院毕业生大部分外流,不能支撑当地企业发展。如某园区一企业反映用工最多时高达1338人,最少时只有990人,用工荒时时打断企业正常生产。岑溪市优耐电子公司反映,企业缺工时常保持在250人以上。

  (三)政务服务存在“四大梗阻”。群众办事烦,企业生产经营有痛点,折射出我市政务服务深层问题。一是信息化建设滞后。全市统一的一体化网上政务服务信息平台没有真正建立,信息孤岛问题突出,政务服务“多套系统、多个流程、反复登录、反复录入”让人很揪心。比如,我市公民基本信息由公安部门管理,企业基本信息由工商部门管理,事业单位基本信息由事业单位登记管理部门管理,社会组织基本信息由民政部门管理,这些听来都烦,更何况去办事。二是简政放权不到位。一些部门审批权限下放不统一、不同步、不配套,多部门、多事项、跨层级的并联审批制度没有真正建立,各层级、跨部门的审批权责清单、审批流程不统一,导致审批耗时长、环节多。有园区反映,从项目落户到投产,有时需要花费近20个月的时间来办理近50项各种项目前期和报建报批等手续。还有少数审批事项只是在形式上集中到了政务服务中心办理,但审批权还在原单位,窗口成为“收发室”,窗口工作人员充当“传声筒”。比如动物及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核发以及国内异地引进水产苗种检疫事项,市行政审批局受理后仍要移交到市农委进行检疫出证。三是政策落实“空转”。很多企业反映,一些单位对上级政策照搬照抄,缺乏针对性、操作性、申办流程,加上深入企业指导业务方式简单,企业对政策只能望“政”兴叹。如我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重点项目补助资金,去年12月底国家就拨付到地方,但由于有关单位指导不到位,方案考虑不周全,导致企业要反复报送材料,补助资金至今还没有落实到企业。一些部门只关注了政策“有没有”,没有更多关注政策“落不落地”,导致失去了政策适用的最佳时机,削弱了政策的红利。如税务部门尚未针对电商业务制定相关标准及优惠政策,企业对电商税费标准及相关优惠政策不明晰,电子商务业态发展缺乏政策支撑。四是干部不敢担当。优化营商环境说到底是考验各级干部的务实担当,近来年干部作风转变的“大环境”虽已形成,但“小气候”依然存在,为政不为、纪律涣散、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衙门恶习仍然存在,新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层出不穷。调查发现,67%的企业至少遇到过一次相关部门对审批事项预先不提供一次性告知,或提供的告知不清晰、不完整的情况;22%的企业经历过政府未兑现或拖延兑现优惠政策的情况。一些干部言行不一,承诺不兑现,企业苦不堪言。如我市某民营医疗机构反映,当时某城区盲目追求速度,在报批报建问题上承诺可以“先上车后补票”,然而企业上“车”了,但是“票”却补不来,企业正常投资变成违法建设,企业主心急如焚,透心地凉。有的政府“新官不理旧账”,遇到难题绕道走,碰到责任卸肩膀。如原苍梧县部分商品房因调整容积率问题,导致购房人无法办理不动产登记,群众意见非常大,纷纷通过集体上访、网络问政等方式表达不满。但是有关单位以区划调整为由,你推我、我推你,市委主要领导批示了,分管领导也亲自协调,但就是办不下来。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面对群众的“烦恼”,企业经营的“掣肘”,服务的“梗阻”,我们必须直面正视、刀刃向内、自我革命,以群众“答不答应、满不满意”为检验标准,采取更大的力度、更实的措施,推动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对标先进,突出重点,大力突破优化营商环境“最后一公里”

  在优化全市营商环境大行动中,我市要对标自治区提出的“一年重点突破、两年全面提升、三年争创一流”的目标,狠抓贯彻落实。今年要全面推行“354560”审批改革,“容缺受理”基本建立,80%以上的事项“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机制基本建立,企业要素成本明显降低,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综合业务覆盖率超过70%,办税时限压缩三分之一以上。2023年,要实现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投资项目审批等审批时限压缩一半,90%以上的事项“最多跑一次”,全面实行政务服务“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工作机制,全面实现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综合业务覆盖率超过90%。2023年,要实现企业开办、不动产登记、投资项目审批等时限再压缩一半,80%以上的事项“一次不用跑”,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综合业务实现全覆盖,力争全市营商环境综合水平达全区先进行列。对表目标任务,各级各部门要一条一条地认真领会,一条一条去推动落实,推动全市营商环境全面优化。

  (一)要在行政效能方面大提速。要加快落实“354560”审批改革,实现企业开办手续3个工作日内完成、不动产登记5个工作日内完成、园区建设项目施工许可45个工作日内完成、其他建设项目施工许可60个工作日内完成。要继续深化并联审批,创新开展“容缺受理”审批新模式,编制并公布“容缺受理”事项和材料清单,提升行政审批效率。要推动重大项目建设“五个优化”和投资项目审批“五个简化”,开通企业重大投资项目绿色通道,加大“多证合一”“多评合一”“多方案合审”“多图联审”应用力度,进一步优化简化我市重点项目建设程序流程,切实提高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审批效率。要全面落实“一事通办”改革,推进行政权力事项全面进驻各级政务服务中心集中办理,实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力争绝大多数行政审批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最多跑一次”,直至“一次不用跑”。要深入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建立统一规范的市、县、乡、村四级保留和取消的证明事项清单,全面清理各类“烦心证明”,解决“办证难、办事难”等问题。要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促进“证照分离”改革扩容提速。要加快网上政府建设,构建政务服务“一张网、一朵云”,打造24小时“不打烊”的网上政府,加快大数据应用,积极推动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实现“统一进出、信息共享、并联办理”,从根本上解决“信息孤岛”问题。要优化政务服务窗口运行模式,建立健全首问负责、限时办结、责任追究、一次性告知、一章办结、公开公示、否定报备等制度,积极推行“一窗口受理、一平台共享、一站式服务”,逐步实现就近能办、同城通办、异地可办。

  (二)要在便利投资方面出实招。充分发挥口岸对梧州外向型经济的促进作用,针对口岸通关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着力改进通关服务,提高效率、降低费用,进一步推进贸易投资便利化。加快构建统一信息系统公共平台,推进“智慧口岸”建设,深化“单一窗口”应用,争取年底标准版综合业务覆盖率超过70%。加强口岸通关流程管理,推行“先进区、后报关”“提前申报、运抵验放”和岸地联动等通关模式,推进“一站式”、无纸化作业,引进第三方查验服务,全面实行“联合查验、一次放行”,压缩通关准备、货物提离时间三分之一。加强口岸通关收费管理,对李家庄码头、紫金村码头、大利口码头、赤水港码头实行“进出港口码头国际标准集装箱(20尺箱、40尺箱)减半收取车辆通行费”,直接免除查验过程中没有问题的外贸企业的吊装、移位、仓储费,全面清理整顿报关、报检、货代、船代、港口服务等中介环节收费。要提升口岸基础设施,完善李家庄码头、赤水作业区口岸查验及配套设施建设,加强监管查验资源共享共用。

  (三)要在降本减费方面见大效。一方面,要进一步降低企业生产要素成本。用地方面,强化用地供给,优化用地办理,降低用地成本;深化工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推行工业用地弹性出让制度和灵活的土地供应方式,推广实行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弹性年限出让,扩大降低土地出让底价政策适用范围;支持企业通过提高工业用地容积率等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清理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集约利用;鼓励对公共设施项目建设采取划拨、出让、租赁方式供地,同时改进土地出让金分期缴纳方式,进一步提升土地开发使用效益。用电方面,加快试验区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大力推进工业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力争峰谷分时电价在全市各工业园区全覆盖。用气、用水方面,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市场供给主体,从源头上为企业提供更多选择。物流方面,除暂时保留东出口收费站外,全面撤销城市出入口路桥收费站,切实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另一方面,进一步减轻企业税费负担。要坚决执行减轻企业税费负担各项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税收负担;暂停征收涉企地方水利建设基金,降低企业职工社会保险缴费比例,严格执行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清单之外一律不得收费。

  (四)要在招才引智方面出好招。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当前,全国各大城市都在开展“抢人大战”,必须高度重视招才引智工作,加快构筑人才小高地。要整合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资源,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一体的协同育人模式,支持企业与职业院校开展订单式培训,提供产业发展所需的中层技术人才。要制定和完善人才引进政策,加大引进人才奖励力度,落实各项激励政策,着力引进一批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对企事业单位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允许其通过“绿色通道”直接申报评审高级职称。要优化用人环境,完善人才配套服务,在住房上采取建设人才公寓、公租房、共有产权房和加大住房补贴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类型人才的住房需求;在教育上对落户我市的急需紧缺和高层次人才,其子女在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阶段可就近就便优先择校入学。要构建低门槛、低成本、便利化、开放式的创业孵化平台,打造充满活力的创业创新环境。

  (五)要在诚实守法重诺方面动真格。各级政府要带头讲诚信,依法兑现承诺,不得随意改变约定,杜绝“开空头支票”“新官不理旧账”等现象,全面清理处置政府违约失信问题。对因政府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造成企业合法权益受损的,要给予合理补偿,让企业投资放心、宽心。强化涉企信用监管,建立诚信“红名单”和失信“黑名单”制度,对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采取限制、惩戒措施。推行“阳光执法”,对涉企检查全面施行“双随机一公开”,合理确定抽查检查频率,减少政府部门对市场主体直接干预。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和全过程记录制度,坚决查处滥用行政权力干涉企业正常经营的行为,对无法定依据或者未经法定程序,不得强制企业停建、停产,不得随意对企业停电、停水、停气。要建立企业问题反馈直通机制,鼓励企业讲真话、谈实情、建诤言,以实际行动解决企业诉求,全面提高政府公信力、企业诚信度和全民诚信水平。

  (六)要在缓解融资难题上见真招。既要注重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又要更多地提高金融的活跃度,缓解当前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进一步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大力推进“引金入梧”战略实施,壮大市场主体,扩大“惠企贷”“政银保”业务覆盖面,创新信贷融资模式,大力发展直接融资,扩大新型政银担合作规模,建立企业转贷应急体系,争取设立我市六堡茶、宝玉石、新能源、健康养生等产业发展基金,不断丰富企业市场化融资手段。要降低融资成本,落实信贷“七不准”和服务收费“四公开”,着力规范金融机构收费和融资中介服务收费行为,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暂停收取本票和银行汇票的手续费、挂失费、工本费等6项收费。要提升融资效率,鼓励金融机构建立针对同一类型小微企业客户的金融信贷专业化分类、批量化营销、标准化审贷、差异化授权机制,探索建立贷款全流程限时制度,实现动产抵押登记“一次办结”,简化续贷办理流程,支持正常经营的小微企业融资周转实现“无缝衔接”,提高重大项目融资实效,帮助企业及时获得资金支持。

  同志们,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这是一项常抓常新的系统工程,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坚决打赢优化营商环境这场硬仗,推动新作为,树立新形象,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推荐阅读:

农村学校留守儿童工作总结3篇

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总结

2023年全区纪检监察工作务虚会总结讲话

2023年度意识形态工作总结范文6篇

干部试用期转正工作总结范文6篇

幼儿园教师个人工作总结6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