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文化调研报告1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了解红色文化传承现状,在红色文化保护方面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同样,重视红色文化建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建设和谐文化,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在党的建设、思想道德和经济建设等方面的功用。发掘和利用红色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不仅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性,还对打造具有中国特色和世界影响的红色文化产业新品牌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几十年来,革命先烈的奉献精神己深入人心,这种奉献精神体现了中华儿女.的精神风貌和革命斗志,我们在烈士墓前鞠了躬,那不是普普通通的一鞠躬,那是充满敬意的充满情感的一个弯腰。我们献了花,那是凝聚着我们无限情感的一束鲜花,或许先烈们也在看着我们,这样一代新中国的中华儿女,如何来完成他们未完的使命。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生命更崇高的意义在于为人民付出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烈士永生、浩气长存!我曾怀疑过人的永生,但当乐观豁达,坚定的信念无私的奉献精神汇聚到一个人或一群人身上时,那便是永生。烈士们已经离开了我们,解读他们,只能通过一块块碑文,一座座坟墓。从他们附近走过,仿佛接受了人生的洗礼。此次学习升华了我们的精神世界,我们真切的感受到革命先烈们的英雄气概,深切体验到今天生活的来之不易。无数的革命先烈们一一您好!我们在向您们真诚的瞻仰,我们更会永远地向您们一一学习致敬!
红色文化调研报告2
近代土地革命时期,于都这片土地上的红色文化独树一帜,尤其是党在廉政建设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这对于新时期传承红色基因,加强廉政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总体情况及主要成效
今年11月21日—12月23日,县志办职工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贯彻落实“大学习、大调研、大攻坚活动”精神,对表对标,加强组织领导,通过深入我县图书馆、党史办、县城邱氏祠堂(中共于都支部干事会旧址)、利村乡下垅村(中共于都县委旧址)、段屋乡围上村(红一军团团部旧址驻地)等地,开展调研活动,查阅了相关书籍,并进行实地走访,收获了一些成果。
(一)我县古代地方志记载的廉政文化现状。以方志记载廉政文化,是一门永恒的课题。在《雩都县志(清同治版)》中,全面详细记载了明清时期许多有廉政事迹的于都藉官吏。比如郭端、严銶、李涞、袁庆祥、宋昌恂、宋昌芹、管登等人。但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于都本地记录这方面的情况就比较少了。
(二)我县拥有丰富而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土地革命时期,于都作为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深厚的革命传统。早在1926年11月,就成立了中共于都支部干事会。从1926年11月至1934年10月,于都开展了如火如荼的革命斗争,赣南“三个第一”广为人知。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特色的红色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陈毅在报告中称于都是“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和“群众斗争的代表”。
(三)新中国以来我县县志地情等书籍记载于都红色廉政情况。《中国共产党江西省于都县党史》第一卷(1926-1949),第八章,第95页—104页,记载了“于都事件”,以及党进行严肃处理,加强廉政建设的情况。此外,还有一些零散的记录,比如于都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兼县赤卫大队党代表张文焕铁面无私处理自己三哥贪污十来块银洋的事情,等等。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方面,于都做了许多工作,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
(1)目前于都出版的一些红色廉政书籍数量上还远远不够。
(2)缺乏一批质量上乘、彰显本土特色的系列红色廉政志书。
(3)由于人、财、物等原因,宣传于都本土红色廉政文化的各类活动,在内容上、形式上尚不多。
三、对策建议
中国共产党建党已近百年,百年光阴弹指即逝,但是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却打赢了一次又一次的反腐败斗争,带领中国人民战胜了无数艰难险阻,带领中华民族迈向了全新的时代。在新时期,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复杂严峻,“新松恨不高千尺,恶竹应须斩万竿!”如何筑牢党员干部防腐拒变、廉政奉公的思想根基,永葆红色不褪色?这是一个值得深刻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从土地革命时期于都的反腐败斗争中能够得到有益的启示。
一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要做好以红色文化为载体的教化、育人的文章。通过红色基因的教化育人,将重心转移到宣传群众、服务群众、凝聚群众上,使广大群众传承与弘扬红色廉政文化,从内心向上向善。
作为地方志部门,结合实际,就是要不断发掘、记录、整理、出版发行各种本土的红色廉政文化资料。要打造红色廉政文化精品,就要打造一批质量上乘、彰显本土特色的系列红色志书。同时,打造我县红色廉政文化品牌,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飞入寻常百姓家”,推动红色廉政基因在更广泛地根植在人民群众心中,更好地发挥于都红色廉政文化品牌宣传效应。
二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要积极发挥德治的先导作用,不断挖掘儒家传统文化的优势资源,将传统文化始终融入基层组织中。首先,要传承弘扬传统的地方廉政文化,就要做好记载记录、编史修志。这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具有存史、资政、教化、育人的功能,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于都县素有编史修志传统,自南宋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癸酉年)至民国时期,先后组织过15次编修县志,其中南宋2次、明代5次、清代7次、民国1次,共有14次成书。于都县志办自1984年成立以来,进行了一系列志书、年鉴的编纂工作。虽然单位小、人员少,但扮演着“史官”的重要角色。
其次,要传承弘扬传统的地方廉政文化,就要通过抓好传统村庄、古村落的整治和打造,恢复古道、古井、古祠堂等一些古建筑,做好“修旧如旧”,完善基础设施,体现古韵厚重的传统文化。同时,积极做好一些古村落、传统村庄的村志、乡志的编纂,深入挖掘红色文化廉政基因。
三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现在是新时代新时期,网络媒体信息发达,为了更好地传承与弘扬于都本土红色廉政文化,在宣传方式与开展活动的手段上还要更加“接地气”,接近群众,必须要与时俱进,跟上潮流,充分利用新媒体,以“影像”的方式大力开展许多群众文化活动,留下许多关于于都本土红色廉政文化的印象记录,这既是传承也是弘扬。比如开展“抖音说红色廉政故事”“‘红色廉政印象’摄影大赛”等等。这可以更加有效地拓展新渠道,也更容易受到群众的欢迎和好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模式,线上与线下同步开展工作,譬如,开展红色山歌、红色歌谣的收集整理、廉政故事演讲比赛;又如组织本地“网红”分享红色廉政经典等等,将红色文化渗透进每一名于都人的心间,有效传承红色廉政精神,广泛凝聚社会力量。
四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要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中国共产党之所以是中国最先进的政党,不仅是因为她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绝大多数的党员都具有优良的品质和较高的政治觉悟,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任何时候发展党员都不能随意,马虎了事,必须严把“入口关”,坚决不能让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土地革命时期,于都党组织自建立起就严格执行党章党规,坚持标准发展党员。据史料记载,当时新分子入党的基本条件有五条:政治观念没有错误(包括阶级觉悟);没有发洋财的观念;忠实;有牺牲精神,能积极工作;不吃鸦片,不赌博。新党员入党时必须严格履行入党手续等。这些条件从思想上、身体上等进行了严格的要求。反腐败斗争事件之后,于都的党组织发展党员更是从严要求。那时候,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就已经有了严把“入口关”的正确理念。现在中国共产党已经成为全球第一大党,治大党如烹小鲜,必须严把“入口关”,才能保证中国共产党的优良品质不变质,不让“东郭先生”有机可趁。严把“入口关”就是要严格按照党员的标准,真正地考察、审核、检验一个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为上符不符合党员的标准。如果不符合,宁缺勿滥,坚决杜绝滥竽充数的现象。
五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要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一个人腐败堕落,先是从思想上滑坡堕落的。土地革命时期发生的“于都事件”,就是因为领导干部思想放松腐化,经受不住“糖衣炮弹”的诱惑,从而导致行动上腐败堕落。这就给全体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道德建设刻不容缓。新时期新形势,就必须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学习党章党规,提高思想觉悟,努力向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的标准看齐。同时,加强思想政治理论的学习,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让他们自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扎扎实实地提高个人党性修养和道德水平,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只有不断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才能经受住“糖衣炮弹”的袭击,中国共产党才会永葆生机、兴旺发达。
六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必须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的作风建设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任何个人入了党以后并不意味着高人一等,可以凌驾于组织之上,作为一名党员还必须严格服从组织安排,时刻加强作风建设。土地革命时期,党在处理于都、胜利两县领导干部腐败事件之后,便着重加强了作风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整顿作风与教育工作。比如,党组织进行了“支部改造运动”,即组织发动支部全体党员对支部工作进行总结检查,发现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同时洗刷不称职的党员、干部。从而有效加强了作风建设。新时代,党面临的国内外形势更加严峻,腐败和歪风邪气彻底根除不易。因此,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这一优良的传统必须要大力传承与弘扬。作为执政党,打铁还须自身硬,党员干部必须从思想、学风、工作、纪律、生活等方面大力加强自身建设。
七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必须“刮骨疗毒”下足“猛药治病”。从“于都事件”中,可以发现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处理贪污腐败,违法违纪的党员领导干部的态度是异常坚决的,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那时期,党对于犯有错误的党员干部个人会给予指责警告、撤销党内工作、留党察看一定时间和开除党籍等处分。党组织执行纪律十分严肃认真,并且坚持把纪律教育贯穿于一般的日常生活中。对违纪案件的处理严格按程序办理。反腐败斗争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老虎要打,苍蝇也要拍。新时期,腐败堕落的土壤依然湿润,一些领导干部经受不住各种诱惑,从人人可敬的领导干部变成了人人可恨的阶下囚。对于这一部分违法乱纪的人,必须实事求是,采用铁腕手段,从重从严从快处理。这才能够起到刮骨疗毒、猛药治病的效果,才能够有效地震慑人心,刹住违法犯罪的风气。
八是传承红色文化、加强廉政建设,就要必须加大警示教育力度。“于都事件”之后,苏区中央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专门撰写了《于都事件的教训》,发表在《红色中华》上。《红色中华》以大篇幅披露“于都事件”,这为苏区开展反腐倡廉教育,提供了深刻的警示材料。中共于都县委也以此为反面教材,在全县党员中开展了遵纪守法、廉政奉公教育活动,起到了良好的教育作用。新时期,更要将反腐斗争作为一项长期的政治任务,以违法违纪的党员干部为典型反面教材,经常教育广大领导干部。要让所有的领导干部都知道,中国共产党的底线和规矩是什么,触碰了底线,破坏了规矩会受到什么样的惩处。
毋庸置疑,传承红色基因、彰显红色廉政文化,对加强党的建设乃至推动于都经济社会的发展将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新时代,于都只要干字当头,说干就干、干就干好,用心作为、大力作为,在破解反腐败难题、完善廉政体系方面,深入融合红色文化元素,必将成为廉政建设的重要支撑力量
红色文化调研报告3
摘要:中国的红色文化,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酝酿,到新中国成立时已历经长达28年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和内容。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占有极高的地位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大潮大浪,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极大丰富,红色文化的未来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关键词:红色文化,中国共产党,红色文化产业,红色旅游,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正文
中国的红色文化,从中国共产党诞生之日起就开始酝酿,到新中国成立时已历经长达28年的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和内容。这是一份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它不仅在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如今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依然是鼓舞、激励人们继续奋斗的强大推动力。
一、红色文化的内容和由来
红色文化的内容很丰富,其中最主要的则是两点:一是爱国主义情怀;二是艰苦奋斗精神。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受屈辱的历史,外国侵略者屡次踏入这块土地胡作非为,特别是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无尽的苦难。但中国人民酷爱自己的家园,奋起反抗,在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进行8年的抗日战争,终于赢得了胜利。何以如此?就在于中国人的爱国主义情怀使然。
再来看艰苦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在中国革命历史上表现得十分突出。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面对缺吃少衣的条件,中国人没有畏惧,没有屈服,而是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克服了重重困难,战而胜之。正是这种精神的力量,使革命队伍从小到大、由弱变强,不仅荡涤了旧社会的污泥浊水,还创建了一个充满无限光明的新中国。
爱国主义、艰苦奋斗,是中国红色文化的精髓。我们寻访前辈人的足迹,缅怀他们的战斗历程,就是要将这两种精神继续发扬下去,永葆其强大的推动力量。
也许有人说,这种精神好是好,可在今天形势下它的作用究竟能有多大?不错,现在我们已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实施,出现了不同的的利益诉求,电子邮件:
在精神方面也出现了异彩纷呈的局面。但笔者以为,作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最重要的莫过于精神的信仰。有无这个信仰,情况是大不一样的。在我们中国,精神信仰是什么呢?无疑是爱国主义和艰苦奋斗。这两种精神信仰是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战胜一切困难、冲破一切艰难险阻的强大力量。
无庸讳言,我们现在确实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和问题,如经济转型、贫富差距、食品安全、生态平衡、人才流失、社会管理等等。这些问题和困难的出现,有些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必然,有些则是由种种因素酿成。面对这种情况,是怨天忧人、自暴自弃,抑或横加指责?还是坚持爱国主义情怀、弘扬艰苦奋斗的精神,自立自强?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要看到,十个指头不一般齐,时下就有那么一些人拜倒在外国的“中国论”中,以“洋先生”似是而非的看法为转移;也有那么一些人把眼下的情况看成“一团糟”,没有一点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行动。这些人如同过去战争年代出现的“软骨病人”一般,没有自己的追求与信仰,更没有中国人应有的骨气和风姿,实在是要不得。
由此也可以看出,我们在今天形势下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能说这些是“过去的东西”,更不能说其“已经过时”。红色文化是在中国地面上生长出来的,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心中,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尽管与过去相比,所处的环境有异、条件不同,但其精神、原则和内容,在任何情况下都适用。就眼下我们所面临的情况来看,尤有弘扬之必要,因为它对于克服困难、继续前进具有巨大的积极意义。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红色文化
谈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们不得不谈谈它的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教育科学文化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现代化建设的智力支持问题。这两个方面密不可分,缺一不可。
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有巨大的能动作用。思想道德建设解决的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问题。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是: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理想建设、道德建设和纪律建设三个方面。其中,理想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道德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主体内容;纪律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保证。
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方面,它既是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人民群众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条件。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主要是指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视、卫生体育、图书馆、博
物馆等各项文化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包括健康、愉快、生动活泼、丰富多采的群众性娱乐活动。
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对于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这首先是因为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不可缺少的条件,没有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不可能建立起强大的社会主义物质技术基础;其次,就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的关系而言,也都不是孤立的,全社会思想道德的普遍进步,离不开教育科学文化的发展。因此,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都必须坚持把教育科学文化建设的发展放在优先的战略地位。而思想道德建设,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科学理论,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同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主人翁思想和集体主义思想,同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相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和组织纪律观念,为人民服务的献身精神和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等。思想道德建设规定着整个精神文明建设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建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基础之上,不仅为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保证其发展方向。
忽视精神文明建设,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的社会主义性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甚至有使已经取得的社会主义建设成果付诸东流的危险。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用共同理想动员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理想有社会性和阶级性,不同时代、不同阶级的人们具有不同的理想。
三、红色文化现状和面临的问题
红色文化是使我们国家和民族真正有力量的决定性因素,沁润每一位国民的心田,激活每一位国民的思维。是否精心培育、弘扬红色文化,关系到我们是否能继续勇往直前。我们必须在和谐多样的文化环境中,将红色文化放在突出地位,这是一个民族文化自觉、文化眼光的标志,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
近年来,针对红色文化的发展,各地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都作出了相应的举措,比如红色文化旅游,红色电影,红色文化下乡活动,有些学校甚至专门针对党员骨干开设“青年马克思教育计划”。
然而,过度的文化泛滥,必然导致良莠不齐,各地跟风组织,反而造成了人民群众的信息疲劳,一些错误的理解与宣传也在毒害一些尚未接受正规红色文化洗礼的年轻人。
就拿近年来日渐火爆的红色资源来说,红色旅游作为融革命历史资源,自然景观资源为一体的新兴产业,蕴藏着巨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国内著名的红色旅游景点如韶山、井冈山、延安等地,每年吸引了数百万计的海内外游客,推动了住宿,餐饮、交通等产业经
华东交通大学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济的发展。但从全国来看,总体看还普遍存在旅游基础设施薄弱,景点分散,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旅游线路,资源整合度较差。
同样的,对于红色文化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个基础薄弱,“景点”分散的缺点。
红色文化,诞生于区域开放程度低的山区,人们熟知的老一辈人的革命根据地更是、集中在经济落后的老、少、边穷地区,这些地区自身财力弱,相对封闭、落后,文化开发的资金十分短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滞后,而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人人却为生计奋斗,难以顾暇于此,造成有资源的地区难以落实红色文化的传播,没有资源的地区人们心中更难以去追求红色文化。
对于红色文化的宣传,有普遍缺乏专业人才,是红色文化发展中面临的又一大难点。现如今,红色文化产业尚不成熟,人才培养受到很大限制,缺乏人才,使服务水平不高,管理水平难以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红色文化产业资源地目前经济发展滞后,环境和待遇都较差,还导致大量人才流失,这些地区劳动力资源虽然丰富,但观念落后,知识技能素质普遍较差。
鉴于这些原因,并不是短期可以解决的,红色文化虽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占有极高的地位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终究难以大展拳脚,难以深入人们心中,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就无从谈起。
四、红色文化发展与展望
现如今,要发展红色文化,一方面要立足于资源地之外,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普及相关教育,并结合相关契机,相关产业共同推出服务。例如,现在正值建党90周年,一系列红色书籍,红色电影电视,红色主题活动纷纷上马,这就是利用契机,利用普通人的休闲娱乐时间,寓教于乐,充分宣传发展红色文化。
作为政府机关,政府导向,市场运作,把好红色文化产品的质量关,多元投入完善红色文化基础设施就显得至关重要。
红色文化见证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历史,弘扬红色文化有利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红色文化所承载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是开展青少年德育教育的有效载体;把红色文化、生态文化和古迹文化结合起来,寓思想教育于文化娱乐和观光游览中,既有利于传播先进文化,又有利于推动经济发展。
红色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是一个地区发展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凝魂聚气、提神鼓劲,营造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氛围。
中国是一个11亿多人口的多民族国家,要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凝成一股巨大的精神力量,就需要一个共同点,红色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生命力,是具有中国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凝魂聚气、提神鼓劲,营造齐心协力谋发展的氛围。只要集中了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广大劳动者、爱国者的利益和愿望,就保证全体人民在政治上、道义上和精神上团结一致,成为克服各种困难,争取胜利的精神支柱。有了红色文化,就可以使共产党员和非共产党员、马克思主义者和非马克思主义者、无神论者和宗教信仰者、国内同胞和国外侨胞都紧密地团结起来,积极行动起来,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奋斗。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2]《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3]促进红色文化产业可持续发展
[4][新闻]外媒关注中共建党90周年称“红色文化”复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