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村关于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情况的报告三篇

述职报告 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更新时间:2023-03-14 14:32:3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环境卫生,按国际著名公益组织君友会的解释是指人类身体活动周围的所有环境内,控制一切妨碍或影响健康的因素。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镇**村关于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情况的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镇**村关于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情况的报告1

  近年来,国家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高度重视农村环境卫生建设,把环境治理摆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近期,我镇组织专班,对农村环境状况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中发现,农村环境卫生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要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需下大气力,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一、目前现状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环境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存在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农村垃圾越来越多,没有配套的处理处置办法。尤其是近年来农村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村垃圾还出现了毒害化的新趋势。过去,农村垃圾主要是一些易腐烂变质的剩菜剩饭、瓜皮菜叶、秸杆等生活类废品,现在又增加了塑料袋、废电池、农用膜、农药瓶、灯管、破衣烂鞋、生活污水、建筑垃圾等有毒有害垃圾混合体,特别是大量使用的塑料袋,随手乱丢,一旦刮风就会满天乱飞,五顔六色,一片狼籍。同时,由于农村养殖业的发展,批量产生的禽畜粪便以及宰杀后的废弃物无法消化,也成了有害垃圾,对农村环境造成极大危害。农村垃圾问题,已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污点”。

  通过调查发现,造成农村环境卫生状况恶化的主要原因在于对垃圾的处理方式采取直接露天集中堆放或简易填埋,不仅严重影响了村容村貌,更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即时和潜在的危害。随意堆放的垃圾侵占了大量土地,对农田破坏严重,垃圾腐-败过程中产生的有害气体和渗漏液也污染了空气和地下水,严重影响了村民的生产生活。

  二、存在的问题的原因

  虽然近年来我镇农村环境卫生治理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农村环境卫生总体状况仍然形势严峻,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垃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1、现如今,农民群众越来越富,用于农业生产的农家肥料被化学肥料所代替。原先的垃圾多数是一些容易沤烂的生活垃圾,积攒一年的垃圾都会在春耕的时候运送到地里当肥料,现在种田都用化肥,很少有人使用农家肥,垃圾就越来越多。

  2、在农村,家家门前都有个垃圾堆或者一个露天化粪池,里面的垃圾成份复杂(包括:传统的厨房垃圾;金属、塑料、纸板等包装废弃物;建房、装修、旧村改造等产生的建筑垃圾;废旧电池、光盘等电子垃圾;农药瓶、医疗废弃物等),它们随意地堆放着,不仅占地面积大,而且容易滋生蚊蝇,特别是在雨季,污水到处乱流,上面漂浮着塑料袋、泡沫板甚至还有小动物的尸体等,臭气熏天,不仅影响了村容村貌,而且还威胁着村民的身体健康。

  3、以前,农村做饭一般用灶,而现在大部分用电或液化汽,也有不少农户用上了沼气,所以许多桔杆和柴草都被闲置,这一堆那一垛,时间久了到处都是;还有就是化纤类的破衣烂鞋随意乱扔,到处是一片狼籍。

  4、畜禽养殖排出的粪便及农家厕所的随意排放,大部分污水挥发、渗透,直至形成沉积,加之衣物洗涤废水,如果不进行适当处理,势必对周边的水源、土壤、空气和作物等造成严重污染,成为畜禽疫病、寄生虫病和人畜共患病的传染源,对农民生存环境造成极大威胁。

  (二)缺乏良好的卫生习惯,导致各种传染病时有发生。农民群众的个体素质参差不齐,相当一部分群体缺乏自我保健意识,沿袭一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甚至保留一些生活上的陈规陋习等,使不少农民群众易发生疟疾、皮肤病、肠炎等传染性疾病,特别是近期由于高温干燥、不良的卫生习惯等因素造成大面积手足口病流行,对少年儿童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三)城镇建设加快,配套建设滞后。

  污水不能集中排放、净化处理;生活垃圾不能集中填埋、焚烧,环境治理措施滞后。

  三、建议及对策

  (一)规范新农村建设,创新农村垃圾处理处置模式。

  1、大力推进农村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工作。全面清除陈年垃圾,通过开展全面“大扫除”活动,采取评级措施,有效促进“清洁工程”的整体平衡推进。积极推行散居农户自建垃圾填埋坑,集中居住区域实行固定垃圾桶,逐步建立村庄环境卫生“门前三包、分区包干、定责定薪、联合考核”的长效保洁机制。雨、污水有序排放,雨水就近流入自然水体,污水排入化粪池或沼气池。

  2、推进农村改厕。全面消除农村露天粪坑茅厕。根据农户无卫生厕所的具体情况,指导帮助农户建造能有效处理粪便的卫生厕所,通过改厕,力争农户卫生厕所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确保每个村都实现卫生室建设标准化。

  3、治理农村河道池塘水沟。全面治理农村河道和池塘水沟,做好池塘水沟清淤,清除水面有害漂浮物,恢复河道基本功能,使村域内水面得到较好保护,水质基本达标。

  4、提高村庄绿化水平。以绿化美化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把村庄周围和农家庭院绿化紧密结合,扎实抓好村林、行道树、庭院绿化美化工程建设。做到村旁、宅旁、水旁充分绿化。

  (二)制定工作措施,加大垃圾治理资金的投入力度。垃圾处理长期被视为一项公益事业,其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和地方财政。随着垃圾产量的增加和环保要求的提高,政府对垃圾处理的投入虽然有所增加,但只能满足垃圾的一般处理要求。目前,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尚处于缺失状态,首先要建立起垃圾收集转运的管理队伍;其次,解决无固定的垃圾收集点,无垃圾清运工具、无处理垃圾专用场地等所有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资金的铺垫,建议各级政府引起重视,加大此项工作经费的投入,同时对拾荒者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扩大其回收的范围,旧灯管、灯泡等有害垃圾也让其以低价从农民手中收集,再由政府收购统一处理;最后由村建立垃圾集中处理场,对垃圾进行填埋、堆肥或焚烧,要求每村每户对日常生活中产生的各种垃圾进行分类,不可回收的全部运送到集中处理场进行处理。

  (三)提高城乡人民的环境意识,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好农村环境卫生保护工作需要广大农村居民的积极参与和配合,因此,普及环保知识,加强环境意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充分发挥现有广播、板报、标语的作用,让村民熟悉和掌握一些环境保护常识,充分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了解不同性质的污染物会给周围环境造成不同的危害以及常用的处理方法,并在日常工作中引导村民从自身做起,人人参与环保活动,养成不随意丢弃垃圾的好习惯,共同把农村垃圾处理好。另一方面,可以在农村的中小学加强环境意识方面的教育,使易接受新事物的学生成为农村家庭中的环保先行军,潜移默化地改变整个家庭的卫生习惯,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四)积极开展四害孶生地治理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

  大力开展除“四害”活动。除“四害”是爱国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为卫生防病作出积极贡献。

  要巩固除“四害”成果,春秋两季统一开展城乡灭鼠、灭蟑螂活动。

  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实现中央提出的“村容整洁”要求,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长期以来,由于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涉及面广、动态性强、反复性大,这一问题始终是农村工作的一个难点,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各级组织的共同努力,提高对农村垃圾问题的认识,加大投入,同时引导农民群众增强环保意识,最终建起覆盖农村的良好环境管理体系。

  **镇**村关于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情况的报告2

  近年来,我镇村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抓住红色旅游景区建设这一契机,以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为抓手,大力推进爱国卫生工作,在环境卫生整治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村概况

  村是特级英雄黄的故乡,是省级“环境优美示范村”。该村位于我镇东南部,距场镇9.9公里,幅员面积2.6平方公里,下辖9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331户、878人,农民年均纯收入6358元。现已建成村道3.5公里,其中硬化里程达2.5公里;现有垃圾收集池12个,垃圾收集桶9个;建有集中供水站一座,全村饮用安全卫生水人口达92.9%;使用改良无烟灶户数比例达80.4%,使用无害化厕所的农户比例达68%。

  二、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情况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一是思路定位准确。为改善人居环境,推动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村两委结合实际提出了“完善、优化、提升、示范”的八字整治方针,全力建设“绿色、兴旺、和谐、美丽”的新村。

  二是组织机构健全。村两委高度重视,成立了以村党支部书记任组长、村主任和驻村干部为副组长、各社社长为成员的领导小组,负责示范工程的指导和组织协调工作。

  三是责任落实到位。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督办制度,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研究工作、部署任务。制定了示范村实施方案,明确了相关人员职责,齐抓共管,相互协作。村、社把责任分解落实,确保了各项工作全面完成。

  (二)广泛宣传,深入发动

  一是发放宣传资料到每家每户,做到人人知晓,个个遵守。二是悬挂张贴宣传标语,营造浓厚的治理氛围,做到时时提醒、刻刻执行。三是坚持召开党员、社员和广播会议,做到广泛宣传、人人监督。通过宣传教育,大力推行新的`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不断提高广大村民的卫生和环境保护观念,引导村民破除陋习,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三)精心组织,有力推进

  一是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资金,不断完善道路、水利、农业、环境、能源、文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村道路3.5公里、黑化道路以目2.5公里。修建集中供水站1座、沼气池35口,栽种林280亩,建成活动广场一个、标准停车场一个。完成园林绿化280㎡,建成垃圾收集池12个,全村实现了光纤全覆盖。

  二是加强环境卫生日常管理。以治理五乱为重点,组织开展了重点时段、重点区域的集中整治,消除了环境卫生死角。建立了保洁队伍,分片、分段落实了保洁责任,坚持每天对村道进行保洁。落实了专人定期对垃圾池的垃圾进行清理。加强督促检查,对环境卫生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居民点、院落整洁,房前屋后物料堆放整齐,禽畜实行了圈养,村内河沟、堰塘无漂浮垃圾。

  三是狠抓卫生除害防病工作。根据镇政府的统一部署,开展了统一灭鼠活动,全村未发生明显鼠害和鼠传疾病流行。加强对蚊蝇孳生场所的治理,蚊蝇密度显著下降。组织开展了灭蟑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认真落实《食品安全法》,加强了食品安全管理;认真落实了传染病防治措施,近年来全村未了生传染性疾病。

  三、存在问题

  一是因经济条件限制,群众自筹资金有限,部分村道没有硬化。二是仍有部分农户未完成改厨、改厕工作。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查漏补缺,进一步争取上级支持,结合村情实际建立长效机制,努力把村建设成为整洁有序、环境优美的文明示范村。一是坚持宣传教育不放松,不断提高群众文明素质。二是继续抓好环境卫生管理,保持村容村貌整治。三是积极争取项目,进一步完善各业基础设施。

  **镇**村关于环境卫生整治开展情况的报告3

  2月28日,陕坝镇镇党委副书记、镇长李国平带队,组织各村支部书记,相关部门分管领导、站办所负责人,对城郊结合部环境卫生及连接线两侧土地综合治理工作进行实地调研督查。

  调研组先后到红星村、红柳地村、交通村、大顺城村进行实地调研。现场检查了各村春节期间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方案,对连接线两侧土地整理、产业规划进行了具体安排部署。

  李国平强调,2023年底整治乱占耕地工作初见成效,今后我们更应牢牢守住耕地红线,坚决遏制乱占耕地行为;城郊村流动人口多,个别地段存在垃圾清扫收运不及时现象,城郊部垃圾收运管理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城郊村环卫配套设施不够,镇环保环卫站要加大垃圾箱、垃圾桶等配套设施的更新和补充,提升环卫服务承载力;陕坝镇东出口、西出口周边乱堆、乱放,垃圾乱倒等环境卫生问题仍然存在,各村应高度重视,继续做好综合治理与常态化管理。

  通过调研走访,各村支部书记、相关站办所负责人纷纷表示,下一步要将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和产业发展协调安排,统筹谋划,为下一步实现乡村振兴奠定良好基础。

推荐阅读:

纪律检查委员会2023年上半年工作报告

评选优秀教师年度述职报告

2023年落实党管武装工作述职报告三篇

党员干部政治素质自查报告

党史工作自查报告及存在主要问题和不足集合6篇

关于开展作风建设自查自纠情况报告三篇

标签: 情况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