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院感自查报告

述职报告 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更新时间:2023-03-15 19:01:3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报告使用范围很广。按照上级部署或工作计划,每完成一项任务,一般都要向上级写报告,反映工作中的基本情况、工作中取得的经验教训、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工作设想等,以取得上级领导部门的指导。本站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儿科院感自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儿科院感自查报告

  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认真查找医疗机构在院内感染管理,报告和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增强医院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院领导高度重视,院长亲自组织,抓好落实,从建立组织,完善制度 ,职责,到一线督察,有重点,有部位,有措施,全面规范科学的开展了院内感染管理,自查自纠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院成立了院内感染管理小组,在以一把院长为首的院感组负责全院的控制工作,并对下级科室进行指导。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院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并向医院领导小组汇报。各临床科室有专人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按时向院感组汇报有关情况。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院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通过几天的自查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

  (1)职工院内感染知识与控制意识浅薄。

  (2)部分科室消毒硬件配备不全。

  (3)院内感染控制制度不全面。

  (4)院内感染控制细节做得不够。

  (5)院内感染登记不全。

  针对我院存在的问题院内感染管理小组逐一进行分析,想办法,找措施,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1)建立组织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2)健全完善制度约束人。

  (3)安装紫外线灯管,配置消毒液等。

  (4)制定院内感染培训计划,提高职工思想意识。

  (5)开展室内室外卫生大清扫。

  (6)做好院内感染相关活动的登记工作等。

  三、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 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制定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了院内感染管理、各科室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报告、危重急死亡病例讨论,特殊病例转诊,污水污物处理等制度。来规范医院有关人员的行为。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 ,并认真贯彻执行,对于提高防范意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充分发挥制度的约束作用,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四、加强了消毒室的消毒管理工作。

  医院领导非常重视消毒室的建设,为改善消毒条件,在医院资金紧张的情况下,又购置一台高压蒸汽灭菌器。后勤科经常检查室内墙面、天花板,保持光滑,无裂缝、不落尘。消毒室的安排合理,坚持做到“三区”、“三分开”。三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三分开:污物回收物与发放净物分开。

  初洗与精洗分开。

  未灭菌与已灭菌物品分开。

  在压力蒸汽灭菌时,坚持在包外使用指示胶带、包内使用指示卡进行自我监测,保证了消毒灭菌质量。

  五、继续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1、根据《传染病防治法》、《消毒管理办法》、《院内感染的规定》等,医院加强了对各临床科室的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每半月检查一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发现传染病人,要及时登记报告疫情。有毒有害和有传染性的污水污物必须经过消毒处理。除对查重复使用的物品严格按要求消毒外,增加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使用率,大大降低了院内感染的可能性。在全年的消毒液更换及器械浸泡检查中,除有的科室偶有漏记录或记录不全外,器械浸泡及消毒液的配制、更换时间均符合要求。

  2、对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手表面、物表面、空气、消毒剂、紫外线的强度、高压灭菌包等的监测。

  3、院领导小组每天到科室了解有无院内感染病例,有无漏报、错报等。各科对发现的院内感染病例,及时进行登记并上报院办,并进行相应处理。

  4、医院应认真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卫生、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加强对病人的卫生宣传教育,为病人创造一个整洁、肃静、舒适、安全的医疗环境。

  六、管好一次性用品,保证病员的医疗安全及防止社会污染。

  在今年的一次性用品购进中,院领导更加强了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严格查证、检查质量。院领导与库房保管负责对购进的一次性用品进行检查、登记,把好一次性用品、消毒药械购进关口,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我院。在本年度中,我院购进的一次性用品无一样不合格产品。加强了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贮存管理,按要求离地离墙存放。院内每季度对库房及各科室存放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检查一次,护理人员在使用前严格查对,以防将过期、失效等的一次性用品给病人使用。由于严格把关,无一例病人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对使用过的一次性用品,各科一直坚持毁形、消毒并记录,对抽查所发现的个别未毁形现象,给予严厉批评,并立即补做。因此,我院的一次性空针、输液器、尿袋等的毁形、消毒率达100%。

  七、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全院职工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结合本院实际,院感委员会组织开展了预防院内感染的专题讲座和学术交流,如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消毒、安全知识培训,输血有关法律、法规及输血知识学习等,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增强大家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意识。提高我院预防、控制医院感染水平。但由于我院的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起步晚,还存在有不足的地方,如院内感染发病病例的诊断、报告、统计等方面做得不到位,有待今后不断完善和提高。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 、虚心学习,我们将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儿科院感自查报告

  按照上级指示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认真查找医疗机构在院内感染管理,报告和处置方面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疾病原体,耐药菌,条件致病菌及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增强医院防治能力,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我村卫生室特别重视,抓好落实,从建立组织,完善制度,职责,到一线督察,有重点,有部位,有措施,全面规范科学的发展了院内感染管理,自查自纠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村卫生室成立了院内感染管理小组。

  在以卫生室负责人为首,全体医务人员参与;负责卫生室的控制工作,并对村组进行指导,认真抓好日常工作,定期,不定期对各科室院内感染控制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对全村的相关数据进行收集,统计,并向镇卫生院汇报。各科室人负责本科室的监控工作,按时向卫生室负责人汇报有关情况。由于工作层层落实,保证了我村卫生室院内感染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认真开展自查自纠

  通过几天的自查我们还存在诸多问题:

  (1)医务人员院内感染知识与控制意识浅薄。

  (2)注射室及病室消毒记录不全,消毒不及时。

  (3)院内感染控制制度不全面。

  (4)院内感染控制细节做得不够。

  (5)院内感染登记不全。

  针对我村卫生室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工作会逐一进行分析,想办法,找措施,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

  (1)建立组织明确职责,责任到人。

  (2)健全完善制度约束人。

  (3)制定院内感染培训计划,提高职工思想意思。

  (4)开展室内室外卫生大清扫。

  (5)做好院内感染相关活动的登记工作等。

  三、进一步完善管理制度并贯彻落实。

  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是搞好医院感染的基础和重要保证。

  制定一整套科学实用的管理制度,健全完善了院内感染管理,各科室消毒,隔离,院内感染报告,特殊病例转诊,污水污物处理管制度,来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加强制度的建设和学习,并认真贯彻执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极为重要,使各项工作落实到实处。

  四、加强了注射室的消毒管理工作。

  会上,大家一致认为要特别重视注射室的建设,经常检查室内墙面,天花板,保持光滑,无裂缝,不落尘,注射室的安排合理,坚持做到“三区”,“三分开”

  三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

  三分开:污物回收物与发放净物分开,初洗与精洗分开,未灭菌与已灭菌物品分开。

  五、继续抓好临床各科室消毒隔离,感染监控工作。

  1、根据《传染和防治法》《消毒管理法》《院内感染的规定》等,每半月检查一次,对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对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手表面,物表面,空气,消毒剂,光外线的强度,高压灭菌包等的监测。

  3、每天晨会了解有关院内感染病例,有关漏报,错报等,各科对发现院内感染病例及时登记并上报防保科,进行相应处理。

  4、认真搞好环境卫生,室内卫生,个人卫生和饮食卫生。

  六、管好一次性用品,保证病员的医疗安全及防止社会污染。

  在以后的一次性用品购进中,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工作,严格查证,检查质量,库房保管对购进一次性用品进行检查,登记,把好一次性用品消毒药械购进关口,严防不合格产品进入。加强了一次灭菌医疗用品储存管理,按要求离地离墙存放。由于管理严格无一例病人使用不合格的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我院的一次性空针,输液器,的毁形消毒率100%。

  七、加强院感知识培训,提高安全隐患医务人员控制院内感染意识。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虚心学习,我们将把院内感染控制工作做得更好。

  儿科院感自查报告

  根据上级下发的《关于开展医院感染管理专项检查的通知》有关内容,我院组织人员对上述各项工作进行了认真的自查,现总结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贯彻落实《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及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标准、规范。

  我院成立了以院长为组长的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体系,制订了各层级院感监控人员的岗位职责,责任明确。院感科负责全院的感控工作,并及时对科室相关工作予以正确指导,认真抓好感控日常工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对各科室的感控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强调各科室感控小组的职责,加强对感控小组成员的培训,定期检查相关制度、规范的落实情况,使各科室对感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逐步增强。

  二、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要求,做好感染监控工作。

  1、加强对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技术的学习,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和无菌技术规程。紫外线灯消毒登记具体到每一支灯管,准确登记消毒时数、更换时间、每周95%酒精擦拭时间,每半年测试紫外线灯管的照射强度,保证消毒的有效性,并作好详细记录。

  三、结合抗菌药物专项治理工作及“三好一满意”活动,加强科室间的合作及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工作方案》对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由黄居斌副院长每月调取门诊处方、住院病历详细了解院内抗菌药物应用情况,对不合理的用药、不合理的处方予以警示、处罚。

  四、加强对消毒药械、一次性无菌物品的管理。库房严格检查购入产品的证件是否齐全,包装及质量是否过关,把好关口,购进后对相关物品按照要求进行贮存管理。严格防止将不合格的消毒产品、一次性无

  菌物品使用到病人身上,保证医疗安全。

  五、加强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从而使临床医务人员自发参与到院感管理工作中。对临床医生、护士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培训,使每个人了解自己必须掌握的重点内容。

  六、认真落实《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明确各类人员职责,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并定期进行督促检查。要求各科室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目录进行收集、归类,严禁医疗垃圾与生活垃圾混放。医疗废物专人回收交接、运送至暂存点,避免造成泄漏、流失等不良情况。

  七、加强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的管理,保障员工安全。强化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规范锐器的处置流程,要求每人掌握锐器伤后的处理流程,尽量减少职业暴露造成的危害。对已发生职业暴露的人员按暴露源的种类进行追踪监测及指导,保证医务人员的安全。

  八、存在的问题

  部门医务人员医院感染意识仍有待加强,相关知识仍有所欠缺,手卫生执行力度需进一步提升,部分医务人员对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掌握不够,消毒隔离措施方面有些细节仍需加强;还未能开展细菌的培养与监测以及院感病例或疑似病例的监管;未设有医疗废物焚烧炉,重点部门的布局与流程有待进一步规范。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还需加强等。

  九、整改措施

  1按计划对医务人员进行院感知识的培训,熟悉掌握职业暴露后的处理流程.

  2派人到上级医院进修,争取把必要的未能开展的培养及监测开展起来.

  3申请设置医疗废物焚烧炉.

  4加强医院污水处理系统的管理.

  那良中心卫生院感控管理科

  二0一三年四月十一日

推荐阅读:

党支部组织生活会整改落实情况报告党支部查摆问题及整改措施3篇

2023年度乡镇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6篇

2023年度基层党建工作述职报告三篇

疫情风险排查情况报告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6篇

街道2023年第一季度工作情况报告3篇

标签: 报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