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永远比拿愉快,这是我小学五年级时老师让我们写的一篇作文,从那时起就一直记着这句话。
高尔基曾在意大利一个小岛上休养,当时他十岁的儿子来看望他,在院中种满了许多小花,后来儿子就回家了。第二年春天,那些花儿争齐斗艳、竞香开放。高尔基非常高兴的立即给儿子写了封信,大意是:“虽然你走了,但你栽的花却留给我和邻居们美的享受。要是你随时随地都像鲜花一样,留下美好的东西时给人美好的回忆,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那时候,人们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人生境界,也是一种智慧。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丛飞虽然离我们而去了,可他不正是用他的生命演绎着这种“给”的人生哲学,体现出这一人生境界和崇高吗!只是在这物欲横流,物质挤压着精神的今天,能够始终不渝的奉行“给”的人生哲学,并安于这种愉快人生的人,愈来愈少了。
佛家的四宏誓愿说“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如果人人都能这样觉悟人生、奉献人生。那么你的人生就是最彻底究竟圆满的人生了。
厉以宁在他的“社会与经济协调发展”、于丹在她的“《庄子》心得”中都讲了同样一个故事:有一个小孩子在路上走,就看到一个神仙,就问这个神仙了,哎呀,我老听大人说,什么地狱啊,天堂啊,始终没有弄明白,请你告诉我,究竟什么叫地狱什么叫天堂,神仙笑了,这还不好懂啊,你跟我走就懂了,小孩就跟着神仙走了,走到一个大房子左右各一间,咱们到这两间去看看去,先看左面这一间,左面这一间门一打开一看,上面有一个高台,跟这个高台一样,下面摆着长桌子,桌子上放了鸡鸭鱼肉,馒头面包,门口放了筷子,三尺长的筷子,门一打开,进来一批饿汉,到了台上,哎哟,这么好吃的东西,要夹了,筷子有三尺长可以夹到菜,但没法送到自己的嘴里来,吃不着啊,吃不着最后怎么办,就把筷子丢了,一个个坐在地下哭,肚子又饿又这么好吃的东西吃不到,神仙跟小孩说,你看到了吧,这就叫地狱。咱们到另外的一间看去,到另外一间,门一打开,一样的摆设啊,高台,上面是桌子,鸡鸭鱼肉,馒头面包都有,三尺长的筷子,可是来了以后,人都吃得很好,怎么吃得很好呢?我夹菜给你吃,他夹菜给我吃,我要吃什么菜自有人夹给你菜,你要吃什么菜,我夹给你吃,他说你看了吧,这就叫天堂。
当你在用长勺“给”他人喂食物的时候,你不也同样感受到了天堂的幸福和欢畅。
如果我们把给予、奉献的种子无私地播撒他人心田,相信就会有真善美品格的萌发,就会有阳光雨露的滋养感知,人的心灵就会变得充实而崇高。这样我们活着就多一份欣慰,多一份坦然,多一份享受那留有余香的心灵祥和与愉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