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岁时就开始背诗,这当然是被大人强迫的,小时候不识字,只能死记硬背,因而十分怕背诗。上学后,识字了,老师也叫了些诗,但仅限于解释诗意。直到升入初中,我才算与诗歌欣赏结识了。很多诗都只有一个平凡的故事,有时小到不足挂齿,但诗人却能把他它写成千古名句,广为流传,这就是诗歌的魅力。
诗有很多派别,有豪放派,婉约派……,不同派别的诗有着各自独特的一面。
李白很多诗属于与豪放派。有“飞流直下三千丈,疑似银河落九天”的大气,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志得意满,有“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的自信,也有“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山”的抑郁和“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的迷茫,更有“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对权贵的蔑视和傲然……
李白的诗是多样的,精彩的,每首诗的感情基调都与诗人的经历有关。当他没被重用时他有的是自信;当他位居高位时,他意得自满,豪迈大气;当他看见朝廷的丑恶之面时,他有的是伟岸的性格,蔑视权贵;当他因而遭人排挤而离开时,他也会抑郁、迷茫。
想要品味诗就必须了解诗人生平际遇乃至社会背景。想看懂它并不难,但只会得到一些肤浅的东西,毫无深意。当你真正去了解它,感受它,理解它时,得到的是无穷的感悟,是真谛。你甚至可以感到自己正在和诗人同呼吸,同悲欢,你理解他的感受,乃至会有想去安慰他的冲动。我们在欣赏诗,也在欣赏诗人,更亦在欣赏社会,我们乐在其中。
在读《蜀道难》时,我深深地被吸引住了。诗人那变化莫测的笔法,淋漓尽致地刻画了蜀道之难,艺术地展现了古老蜀道逶迤、峥嵘、高峻、崎岖的面貌,描绘了一幅色彩绚丽的山水画卷,令人入迷。
我被他天马行空般的驰骋想象所深深吸引,他给我创造了一个博大浩渺的艺术境界,再加上它的浪漫色彩,使我如痴如醉。
想要真切地欣赏一个类别的诗,就必须同时欣赏其他派别的佳妙。
杜浦的《春望》会让人忧伤,战争让人们与至亲分离,背井离乡。孟郊的《游子吟》让人回想起母亲昔日的关怀,一阵暖意涌入心头……
每一次欣赏都能有不同的感悟和悸动。
这就是诗的魅力所在,我愿陶醉于这诗的魅力之中!
很小很小的时候,老师就带领我们“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老师一句,我们一句,朗朗书声,余音缭绕。不是说我们书读得有多好,而是诗歌确实有一种意境。
再后来,从“小时不识月”到“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一句句优美的诗歌,一句句豪言壮语,陪我走到后来,同学们也都长大了,学会了篡改,爱唠叨:“春天不洗澡,处处蚊子咬。夜来巴掌声,蚊子死多少。”听到这些,我总会说,让开让开,再做一个bye—bye的手势。对于诗歌,我情有独钟,壮志豪情,思念家乡,思念亲人。陆游在《元日》中写道:“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于谦也在石灰吟中写到:“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还有杜牧的“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也表达了他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这抒发的是源自内心的纯真感情,能洗净我们心中的污点,陶冶情操。
人与动物,尤其是与冷血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是有感情的,无论是谁。有人说曹操,他屠过城,没有感情,可他在《短歌行》中写道,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龟虽寿》中的:老骏伏枥,志在千里。都抒发了曹操的豪言壮志,一口气否决了前面的说法。
一带武将张飞喝酒时,也拿漫天大雪作过比喻:若是玉皇盖金店,师石灰啊师石灰。乞丐朱元璋在登基的时候,曾作诗道:“鸡叫一声噘一声,鸡叫两声噘两声,三声唤醒扶桑日,扫退星尘与残月。”妙绝!前两句也许不成诗,但拉通全文,才知道原来是为了给后文作铺垫,不 愧为乞丐皇帝。
生活中不缺少诗歌,而是缺少发现诗歌。“书到用时方恨少”谈吐时诗歌能增加你的魅力。不要说没有适当的是个,而是你在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