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报告1
省文化和旅游厅:
根据《吉林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开展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吉文旅发〔2023〕61号)文件精神,东丰县拟申报创建吉林省全域旅游示范区。
东丰县地处吉林省中南部,全县幅员面积2522平方公里,总人口41万人,目前有旅行社8家,国家3A级旅游景区6个,国家级森林公园一座,省级森林公园两座,省级水利风景区一处,吉林省3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4个,吉林省2A级乡村旅游经营单位1个,农家乐山庄发展到45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主要特点如下:
一、东丰县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劳动、繁衍、生息。境内有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保单位100余处。市级文保单位城址山山城遗址周长1980米,保存基本完整,城墙、城门、戍卒址、跑马道、石棺墓等清晰可见,经专家论证属于高句丽、扶余时期文化遗址,可将东丰县的建城史前推1500年左右。东丰县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置县,清代被辟为“盛京围场”,史称“皇家鹿苑”,为全国人工养驯养梅花鹿的发源地,市级文保单位“皇家鹿苑”遗址还留存清朝工人青砖住房和割茸房,现在东丰县已成为全国最知名梅花鹿和鹿产品的原产地、集散地,马记鹿茸是出口免检产品、鹿茸轧制技艺是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丰农民画享誉海内外,位居“全国十大农民画乡”之首,东丰农民画构图饱满、色彩艳丽、鹿乡生活气息浓厚,是吉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东丰县是开国少将、双料少将解方的家乡,境内有解家祖墓、解方将军投资建设的大俱乐部等遗迹,解方将军纪念馆被评为省级党性教育基地、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东丰县还是自行车奥运冠军宫金杰的家乡,连续两年承办吉林省青少年公路自行车赛。东丰县还是国际钢琴巨星郎朗的祖籍地,2023年郎朗回到家乡举办广场钢琴音乐会,为市民奉献一场国际顶级的音乐盛宴。
二、东丰县生态良好、山水怡人。东丰县地处长白山分支哈达岭余脉,有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县域内森林覆盖率42.07%,最早跻身“全国林业百强县”。国家级森林公园寒葱顶子,以盛产清宫贡品寒葱而闻名天下;南照山省级森林公园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基础设施齐全,配套设施完备,被誉为县城内的森林氧吧;省级森林公园江城森林植物园景区风景如诗如画、物种丰富,被誉为大小兴安岭、长白山脉植被的橱窗和缩影。境内还有还有以杜鹃花和红叶闻名的大顶子山、钟灵毓秀的五朵莲花山、陡峭挺拔的白云山等山林资源,龙头水库、蚂蚁水库、高龙水库等水利资源都极具旅游开发价值。东丰县属于东部季风区中温带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夏天历年平均温度21.3℃,是消夏避暑的好地方,冬季历年平均温度-13.8℃,优质的粉雪资源、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是南方游客体验冰雪旅游的绝佳选择。
三、东丰县民俗浓郁,别具特色。东丰是满族的发祥地之一,300年的养鹿传统,近百年的农民画艺术传承,浓郁的关东风情,滋养了东丰独特的鹿乡文化。扎兰芬围民俗文化园依托寒葱顶子优质生态旅游资源,凸显“盛京围场、满族文化、关东风情”文化特色,开发建设关东大车店、关东古村落、地主大院等旅游景点,被确定为“长影农村题材影视拍摄基地”,公司先后拍摄制作了《男左女右》、《七彩田野》等几十部影视作品。东丰农民画是一项国际级的文旅资源,2023年曾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展出,400余件农民画作品被联合国和世界知名美术馆收藏。目前东丰县拥有参加人数最多的艺术课吉尼斯世界记录。东丰农民画馆建筑风格蕴含关东风情,彰显鹿乡特色,馆内集中展示了东丰县农民画精品力作一千余幅,更有范曾、沈鹏、彭祖述、李巍等艺术大师真迹展出,是吉林省独具特色的文化旅游景区。东丰县的餐饮文化也是别具特色,烤全羊、大锅炖、小烧烤等远近闻名。以鹿茸、鹿鞭、鹿肉等为代表的梅花鹿产品,以小四平大煎饼、干豆腐,合兴村小杂粮、手拍粉等为代表的特色农产品已成为最受游客喜爱的旅游商品。
四、东丰县区位交通便捷,宜游宜业。东丰县毗邻两省六市县,县域交通四通八达,旅游交通通达性和旅游景区可入性强。距长春龙嘉机场158公里,距沈阳桃仙机场268公里,已融入长春一小时经济圈和沈阳两小时经济圈。多条公路纵横交错,303国道与四梅铁路平行通过境内,长梅高速公路、吉沈高速公路交汇东丰境内。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利用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深入挖掘文化内涵,创新丰富旅游产品。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强力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形象美誉度不断攀升。加大软环境建设力度,部门服务发展意识强烈,政策优惠,“一站式”、“保姆式”服务到位,吸引了众多企业到东丰投资兴业,几年来累计建设文旅项目8个,投资6.5亿元,梅花鹿国际创投产业园、沙河影视小镇等产业集聚区项目正在有序推进,东丰县鹿乡游、画乡游的全域旅游格局基本形成。
现将申报相关材料汇总上报,恳请省文化和旅游厅予以支持。
妥否,请批示。
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报告2
为全面推进州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扎实推动我县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近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全域旅游发展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支柱性战略产业,立足特色和优势,围绕“环机场旅游经济圈核心区”的思路和“三地两心一时代”发展目标,紧扣全域、全时、多元理念,按照“一城、一带、两线、四大综合体”旅游空间布局,做强做大核心景区,强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创响音乐+旅游知名品牌雅克音乐节,做优做靓“红色草原、江河之源、牦牛家园、自驾乐园”旅游品牌,现将县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是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原,1960年由周恩来总理命名建县。地处长江、黄河上游重点生态功能区,幅员面积8400平方公里,辖6镇4乡,4.9万人,藏族占84%,农牧民占78%,平均海拔3600米,年平均气温1.4℃,是州海拔最高的纯畜牧业县,是农业部确定的全国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区,是省政府确定的现代草原畜牧业试点示范县和湿地保护试点县。有“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全国最佳自驾游目的地”“中国最佳生态旅游目的地”等多项荣誉称号。全县拥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3家,国家AAA级旅游景区1家;省级旅游扶贫示范村5个;宾馆酒店114家、牧家乐75家;旅行社2家,涉旅从业人数3100余人,游客接待量由2023年的154万人次增长到2023年的192.6万人次,同比增长25%;旅游收入由2023年的12.9万元增长到2023年的15.6亿元,同比增长21%。
二、主要做法
(一)创新体制机制,党政统筹全域旅游
一是建立党政统筹的领导机制。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双组长的全域旅游发展领导小组,配套建立目标责任分解和考核体系,为创建工作提供党政统筹、部门联动的最强保障。二是成立全域旅游管理机构。县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两次专题会议,对旅游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同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统筹协调各相关部门,推进实施“旅游+”战略,促进旅游业与各行业融合发展,形成旅游产业发展合力,促进全县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三是建全旅游综合监管体系。组建成立“1+3+N”旅游综合执法机构,创新旅游综合执法机制,实现全领域、全方位、全时候、无缝隙联合监管执法工作,切实解决景区景点涉法问题。强化组织领导和整体推进,建立健全“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主体负责、社会全面参与”的旅游综合管理体系。
(二)完善政策体系,全面保障全域旅游
2023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先后印发《县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奖励实施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关于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实施意见》,形成了有效的全域旅游政策保障网。
1.保障旅游用地供给。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规划的前提下,根据项目建设需要安排旅游业发展用地,对使用荒山、荒地、荒滩建设的旅游项目和生态旅游、乡村旅游、自驾车房车营地、文化、研学等旅游新业态,优先安排新增建设用地指标。
2.完善旅游规划体系。2023年按照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全力做好规划与规划之间的衔接,积极探索以旅游规划为统领的多规合一工作,先后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完成《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县7个精品乡村旅游示范村规划》《县5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点规划》《县江茸乡和查尔玛乡核心旅游景区规划》等乡村旅游扶贫规划。
3.完善奖励扶持政策。对旅游重点项目、特色乡镇(村)、特色业态、经营户予以资金奖励。
(1)支持旅游景区品牌打造。对评为国家AAAAA级、AAAA级、AAA级的旅游景区,分别给予一次性奖励创建项目经费200万元、100万元、50万元。
(2)促进旅游饭店上档升级。对评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的旅游饭店,分别一次性奖励10万元、5万元、2万元。
(3)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评为国家级、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一次性给予创建经费补助10万元、5万元;对评为五星级、四星级、三星级乡村酒店(农牧家乐),分别给予5万元、3万元、2万元奖励;对评为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特色品牌的乡(镇),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元、3万元补助;对评为国家级、省级乡村旅游特色品牌的村、农牧家乐、特色业态的,分别一次性给予2万元、1万元补助。
(4)支持开发地方特色旅游商品。对开发的旅游商品被评为国家级、省级优秀旅游商品的旅游企业,分别一次性给予1万元、0.5万元奖励。
(三)完善公共服务、高效便捷全域旅游
1.加快“行”的建设。积极融入大九寨国际旅游环线,做好G248和S301线等旅游干线环境风貌整治提升工程,完善九黄机场至机场落地自驾示范段项目建设;机场2023年正式通航,现已开通至温州、成都、重庆和拉萨航线,正筹划开通深圳、杭州等航线,着力打造“畅通旅游”。
2.提高“厕”的颜值。通过实施“旅游厕所革命”,新建旅游厕所26座,改扩建11座,计划采购生态环保型厕所3座,完善以建成旅游厕所日常管理办法和操作规范,进一步提高厕所颜值。
(四)丰富供给体系,承载发展全域旅游
1.丰富“游”的内涵。成功创建了俄么塘花海、月亮湾、日干乔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虎头山安多部落民俗风情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加快创建达格则AAA级旅游景区,进一步完善各景区内停车场、栈道、旅游购物点、生态厕所、游客中心等建设。
2.提升“住”的品位。加快推进澜峰酒店、隐丛野奢酒店等新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牧家乐管理办法,编制完善《县牧家乐管理办法》,有效提升农牧家乐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3.突出“吃”的特色。大力弘扬以藏餐为特色的饮食文化,成立餐饮行业协会,加快星级牧家乐和藏家乐建设,进一步开发特色餐饮和麦洼牦牛等,着力打造特色餐饮品牌。
4.改善“购”的环境。大力开发藏香、唐卡画、藏式家具、藏毯等藏族特色纪念品;加快特色商品街、景区购物点以及特色购物中心建设,切实满足游客旅游购物需求。
5.培育“娱”的活力。被业界评价为展示国内一流、水平、美丽和特色的音乐文化盛会“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节”活动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同时充分挖掘文博资源、非遗资源,推动文旅相融发展。
(五)强化市场治理,安全保障全域旅游
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行业分类监管、部门联动、齐抓共管”原则,坚持整治与规范并重,治标与治本并举,建立旅游行业失信联合惩戒机制,健全旅游信用信息公示制度。通过旅游市场综合整治监管机制“1+3+N”模式,依法严厉打击诱导、欺客、宰客行为,坚决遏制“不合理低价游”和涉旅购物市场高额回扣等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问题。坚决查处旅游市场中存在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保障合法,打击违法。积极培育旅游市场主体,努力实现“法律各项规定有落地、旅游市场秩序有好转、行业自律能力有提升、旅游执法队伍有加强、广大游客满意度有提高”的目标。
(六)加强环境保护,优化扮靓全域旅游
1.全面加强环境保护。融合川西北生态经济区的要求,开展恢复治理、湿地保护与建设,大力实施九红草地风光路及干线公路沿线植被恢复、环境美化项目。在促进景区保护性开发的同时,带动牧民群众从事牧家乐、自驾游营地、旅游产品销售、藏文化特色体验等涉旅服务。
2.不断优化社会环境。为了进一步优化全域旅游发展环境,不断做优做靓“红色草原、江河之源、牦牛家园、自驾乐园”旅游名片,切实落实“河湖长制”,深入开展全域无垃圾示范县创建、路域环境整治、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全域旅游综合整治,实行环境卫生月通报制度,对环境问题“零容忍”坚决曝光。
(七)提升品牌形象,打响全域旅游品牌
围绕“红色草原、江河之源、牦牛家园、自驾乐园”的旅游形象定位,结合雅克音乐季全面开展整合营销;加快智慧旅游导览平台建设,加强旅游餐饮、住宿、交通和门票等系统的数字化运营,建立区域联合、政企互动的旅游宣传营销工作机制。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展示丰富的旅游资源和独特的民俗文化,有力地提升了品牌影响力。积极组织参加旅游推介会、旅博会等活动,针对草原观光、自驾越野露营、红军长征“爬雪山过草地”红色文化体验等设计产品线路,进一步丰富了旅游内涵,增加了旅游吸引力。
三、示范意义
1.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省委十一届、州委十一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一州两区三家园”战略目标,发挥“环机场旅游经济圈核心区”龙头作用,做优做靓“红色草原、江河之源、牦牛家园、自驾乐园”旅游品牌,突出“生态、业态、文态”融合,抓好“微景观、微田园、微环境”联动,通过强化景区景点建设,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强化“旅游+”“+旅游”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全域、全时、立体、多元的全域旅游景区,努力建成环境优美、产业发达、功能完善的全域旅游示范区和旅游经济强县。
2.形成全域布局、多级联动、多点发力的全州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支撑,构建全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要素配置完备、市场安全有序、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想旅游发展新格局。
四、创新亮点工作
1.景区+企业+牧户。2023年,县委、县政府引进时运集团投资5亿元打造俄么塘花海AAAA景区,通过整体打造,有效保障了景区通达程度,解决了壤口乡牧民聚集地出行难题,保证了移动通信质量,畅通了外界沟通交流渠道。所在地壤口乡创新“景区+党组织+群众”服务模式,广泛引导周边群众有序自发参与住宿、餐饮、特色产品、向导等旅游服务。贫困群众通过经营服务技能、接待礼仪等培训,采取牧民群众租赁、开办旅游项目、景区务工等方式,带动该乡8户共24人脱贫,实现人均年增收1400余元,同时随着游客的不断增加,景区达到最大承载量时还适时向附近刷经寺镇加当村、龙日坝分流,带动乡村民宿、旅游经营户增收。
2.景区+旅游村庄。安曲镇贫困村下哈拉玛村地处G248线左侧,毗邻月亮湾AAAA景区。该村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发展以独具藏区牧区特色的精品旅游村寨为主,畜牧业为辅进行全面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家庭乡村旅游,扩建自驾游营地,拓展旅游产品发展空间,目前已建成以菜鸟营地,牧星空等自驾游营地及旅游示范户、民宿达标户、藏家乐为主体的旅游综合体。同时,月亮湾景区借助紧邻县城核心的区位优势,形成集游客集散,美食品尝,商业购物、娱乐演艺、文化体验等互为补充的优质景区,带动该村群众从事牧家乐经营、旅游产品销售、乡村民宿、特色藏文化体验等涉旅服务。
3.风情村+牧户。虎头山安多部落民俗风情村占地300亩,是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五星级乡村酒店。其利用自身发展优势,无偿对瓦切镇达峨村、日干村、德香村贫困群众开展草原观光、游牧体验、骑马、美食研发等特色旅游体验服务培训,带动瓦切镇片区建档立卡户参与牧家乐、藏家乐等旅游经营服务。风情村优先采购当地牧民群众生产的奶渣、酥油、牛肉等畜副产品,提升农畜产品附加值,年均为周边牧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40余个。同时,从2023年起,给予9户建档立卡户每年3000元/年的困难补助。
4.音乐+旅游。大草原夏季雅克音乐季,是省音乐产业领导小组重点工程项目省“春夏秋冬”四季音乐季夏季站,“高规格、高水平、高海拔”的音乐季已连续成功举办四届,探索走出了一条“党政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民众共享”发展路径,将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民族文化、游牧文化、宗教文化、门户文化与旅游、体育、体验全面深度融合,已连续四年呈现高海拔、高品质、高水平的音乐文化盛宴,其文化影响、品牌价值、综合效益在全国十大音乐季中名列前茅。据统计:在第一、二、三、四届雅克音乐季期间,当地分别实现游客接待量10万人次(3天)、12.8万人次(3天)、19.7万人次(7天)、14.9万人次(4天),旅游收入6253万元、9800万元、1.52亿元、1.16亿元。雅克音乐季全程按市场规则和专业化运作,已成为全国少数民族地区规模最大、规格最高、要素最全、专业性最强、特色最鲜明、带动性最强、综合效益最佳,展示、展示、展示水平,跻身国内一流的高品质少数民族原创音乐文化盛会。
创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报告3
2023年12月30日,甘肃省文化和旅游厅正式认定张掖市临泽县、山丹县为甘肃省第二批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近年来,张掖市坚定贯彻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以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为目标,持续推进旅游产业全域发展、旅游核心吸引力全域辐射、旅游服务设施全域配套、旅游生产监管治理全域覆盖、旅游优质发展全域示范,取得了积极成效。临泽县、山丹县被正式认定为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有效的推动了全市的创建步伐,成为全市先行先试的典范。
临泽县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把旅游业放在优先位置发展培育,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支持、市场运作”的全域旅游发展推进机制。编制了《临泽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文件,引导全社会参与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全县服务业注入了旅游要素,激发了旅游活力。形成了各产业向旅游聚焦、各业态向旅游培育、城乡融合用旅游牵引的创新发展局面,主客共享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更加完善。
临泽县秉承“绿带拥城、水系绕城、塞上江南、秀美临泽”绿色发展理念,把“绿”和“水”作为最靓丽的生态特色,把“净”和“美”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共同追求,打造了沙柳路森林氧吧、休闲农业,临平路湿地风光、观光农业,张罗路黑河风光、葡萄瓜果长廊,312国道丝路古道,采摘农业组成的“井”字型旅游廊道。建成了丹霞生态康养谷、流沙河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黑河田园风光区等一系列重点生态旅游项目,水系蜿蜒成线、景观连片成荫,形成了临泽发展全域旅游的强大支撑。
深入实施“旅游+”战略,精心培育文化演艺、影视拍摄、户外运动、低空游览、沙漠探险、研学考察等多种新兴旅游业态。充分发挥丹霞大景区的龙头带动作用,将旅游产业要素向县域辐射,向乡村延伸,乡村旅游、红色旅游快速崛起,星空梦幻气泡酒店、特色民宿、田园综合体星罗棋布,直接和间接带动大批群众致富增收,全面的推动了临泽县三产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
山丹县抢抓“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积极融入省市大旅游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地域优势,通过焉支山和山丹马场的双核带动作用,打造以山丹马场为品牌,以焉支山、大马营为辐射,以城区艾黎精神传承教育基地、城北长城文化公园建设、大佛寺祁店民俗文化产业园为支撑的全域旅游格局。
山丹县充分发挥城市的旅游辐射带动作用,以城带乡,以乡促城,打造全域旅游的新亮点。建成民俗文化古城、乡村影视城、乡村美食街、DIY手工坊、生态旅游示范园、知行农庄采摘体验区等一批乡村旅游示范点。推出佛教文化游、荒漠生态体验游、丝路驿站民俗文化体验游、乡村田园休闲游、户外自驾骑行游等多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以休闲+观光+度假的复合型旅游模式,进一步延长了旅游接待链条,打通了城景链接的最后一公里。
坚持主客共享,持续推进全域旅游服务设施均等化、规范化。实现县乡通、村村通、县城通高速和4A级景区通二级公路目标。全县设置旅游咨询服务点24处、客运站点88个、旅游客运班线43条,投放共享单车640辆,开通了旅游专线车和景区专线公交车、旅游观光小火车,建设生态停车场48处、观景台8处、自驾车营地6处,设置了各类旅游标识牌,新建和改扩建旅游厕所104座。旅游服务设施实现了全域优化和配套。建成城市智慧旅游终端和“一部手机游山丹”智能服务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和旅游服务、管理、营销、体验智能化,为游客提供了无差别的旅游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