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节日风俗及文化内涵(精选3篇)
中秋节节日风俗及文化内涵 篇1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汉族的四大节日。根据我国历法,一年分为四季,每个季度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阶段。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被称为仲秋,八月十五为仲秋之中,故称为中秋。另外,民间也有人将中秋节称为“八月节”或“八月半”。自古以来,中秋节的月亮都是团圆的象征。故而,中秋节又名“月节”“团圆节”“玩月节”等。
中秋词最早出自《周礼》。古代的帝王有“春祭日、秋拜月”的习俗,即在春季时祭拜太阳,冬季时祭拜月亮。后来,文人骚客们也争相效仿,观月赏月,寄托情思。这种风俗在唐朝时期最盛行中秋之夜的月亮,一年之中最圆、最明亮,也诗意。这样一个富有诗意的节日,自然也少不了美丽的神话传说民间广为流传的是嫦娥奔月的传说。
中秋节节日风俗及文化内涵 篇2据说,嫦娥和后羿是远古时期的一对恩爱夫妻。嫦娥是一个善良、温柔、美丽的妻子。后羿在一次外出涉猎时,得到一包王母娘娘的不死药。他将不死药交给嫦娥保管。不久之后,心术不正的连蒙混进嫦娥的家里,逼着嫦娥交出不死药。嫦娥情急之下一口吞了不死药,而后升天成仙,因不舍丈夫,停在离人间最近的月亮上。后来的人们得知此事,纷纷在月圆之夜摆设香案,拜月求吉祥。
月圆中秋,从古至今都寄托着人们思乡的情怀和盼团圆的愿望。这种对月亮的崇拜,不仅表现在一个个美丽的传说中,还表现在历代传承的节日习俗中。从文人赏月、民间拜月到吃月饼、玩花灯,中秋节的活动喜庆热闹,欢乐吉祥
中秋节节日风俗及文化内涵 篇3中秋祭月
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赏月的风俗
来源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魏晋时期,但未成习。到了唐代,中秋赏月、玩月颇为盛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待到宋时,形成了以赏月活动为中心的中秋民俗节日,正式定为中秋节。与唐人不同,宋人赏月更多的是感物伤怀,常以阴晴圆缺,喻人情事态,即使中秋之夜,明月的清光也掩饰不住宋人的伤感。但对宋人来说,中秋还有另外一种形态,即中秋是世俗欢愉的节日:“中秋节前,诸店皆卖新酒,贵家结饰台榭,民家争占酒楼玩月,笙歌远闻千里,嬉戏连坐至晓”(《东京梦华录》)。宋代的中秋夜是不眠之夜,夜市通宵营业,玩月游人,达旦不绝。明清之后,因时代的关系,社会生活中的现实功利因素突出,岁时节日中世俗的情趣俞益浓厚,以“赏月”为中心的抒情性与神话性的文人传统减弱,功利性的祭拜、祈求与世俗的情感、愿望构成普通民众中秋节俗的主要形态。因此,“民间拜月”成为人们渴望团聚、康乐和幸福;以月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