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总结、半年总结和季度总结是最常见和通用的。就其内容而言,工作总结就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体检查、总体评价、总体分析和总体研究,分析成果中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总结的文章15篇 ,欢迎品鉴!
【篇1】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总结
一、开展情况:
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是周一至周五在班内完成作业,这部分占大多数;另一部分是参加兴趣班,这部分学生偏少,我们开设了武术、合唱、太极、足球、口才等兴趣班。
二、主要措施
1.学校组成由张春萍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从任课,教室安排、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盘的考虑,让课后延时服务有序的进行。
2.坚持自愿原则,学校按照学生自愿、家长委托、学校统筹的原则,由学生及家长向学校申请课后服务,学校并与家长签订《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协议书》。
3.每个班级有两名任课教师进行看班,以本班教师为主,一来方便管理,老师根据本班教学情况,对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辅导;二来符合家长和学生的意愿。
4结合学校各兴趣班时间安排,灵活机动进行类似走班制的课后延时服务,有兴趣小组活动的同学去参加兴趣小组,当天兴趣小组没有活动的回到班级参加课后延时服务。
5.课后服务以学生完成作业为主,兴趣班为辅,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延时服务期间,学校安排中层领导巡视,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1.课程较为单一:看护教师均为本校教师,具有各项特长的专任教师非常少,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大部分以辅导作业为主,除了专职教师外,大部分学科开展兴趣小组的意愿不大。
2.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参加做作业的课后延时服务,反而对于免费的兴趣班,家长报名意愿并不强烈。
【篇2】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总结
一、开展情况:
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是周一至周五在班内完成作业,这部分占大多数;另一部分是参加兴趣班,这部分学生偏少,我们开设了武术、合唱、太极、足球、口才等兴趣班。
二、主要措施
1.学校组成由张春萍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从任课,教室安排、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盘的考虑,让课后延时服务有序的进行。
2.坚持自愿原则,学校按照学生自愿、家长委托、学校统筹的原则,由学生及家长向学校申请课后服务,学校并与家长签订《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协议书》。
3.每个班级有两名任课教师进行看班,以本班教师为主,一来方便管理,老师根据本班教学情况,对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辅导;二来符合家长和学生的意愿。
4结合学校各兴趣班时间安排,灵活机动进行类似走班制的课后延时服务,有兴趣小组活动的同学去参加兴趣小组,当天兴趣小组没有活动的回到班级参加课后延时服务。
5.课后服务以学生完成作业为主,兴趣班为辅,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延时服务期间,学校安排中层领导巡视,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1.课程较为单一:看护教师均为本校教师,具有各项特长的专任教师非常少,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大部分以辅导作业为主,除了专职教师外,大部分学科开展兴趣小组的意愿不大。
2.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参加做作业的课后延时服务,反而对于免费的兴趣班,家长报名意愿并不强烈。
【篇3】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总结
近几年来,学校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确立了“以人为本,注重校本,为教师成功搭台,为学生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发扬“自主文明博学创新”的精神,大力加强德育工作,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学质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回顾这些年的工作,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规范管理
(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
首先,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价值观和人才观。坚持以人为本,打破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的教育体系,构建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教育体系,以促进人格发展、认识发展和身体发展;坚持“五育”并举,各科教学一起抓,好、中、差生一起抓,真正实现“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坚持开辟课内外两个课堂,实践“减负增效”,以培养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
其次,坚持依法治校,以德治教,民主办学,按制度办事。学校以《教育法》、《教师法》、《九年义务教育法》及教育主管部门颁布的教育行政法规和文件为依据,规范教育行为。
(二)健全制度,完善体系
学校建立了校长负责下的德育、教学一体化的层级管理网络,明确各处室、教研组、备课组的职责。建立和健全各处室之间的例会和联系制度,构建以学校章程为主线的评价体系,形成了“两条线、三途径”的层级管理网络系统。“两条线”:一条线为“教务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其核心一环为教研组。各学科每周固定时间、地点开展活动,通过传帮与相互交流引领教师提高课堂质量,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另一条线为“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学生”,班主任居于重要地位,并更多地从学习的目的、意义、方式、习惯、个体差异等方面对学生作出正确的引导。“三途径”:一是学校领导与骨干老师组成“督导团”进行的随堂听课。二是多渠道了解家长和学生的意见。三是各处室之间的例会和联系制度。一是行政例会制,每周一第一节课进行一次行政例会,学习上级文件精神、汇报各块情况、安排后期工作、商讨解决实际问题;二是政治、业务学习例会制,每周一放学后为政治学习时间;三是教研组例会制,六大教研组长每周定时召集该组成员针对本组内出现的教育教学问题进行讨论,寻求解决的办法,研讨本组的教研课题,月末教师集中学习制,针对一个月的工作,总结经验,查找问题,及时通报、整改,突出实效。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首先,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教师职业道德是师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以《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为内容利用教职工会议,教研组会议组织开展学习、讨论、撰写学习心得。以“师德高,师风正,师纪严,师表端”作为师训,来鞭策全体教师。广大教职工能以师德规范为准则,无违法违纪行为。全体教师坚守岗位,以校为家,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形成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良好教风。
其次,加强教师业务培养。
学校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制定并实施了“136910”工程,即一年入门,三年达标,六年骨干,九年拔尖,十年成为一方名师。第一,珍惜每一次培训的机会,组织部分教师去参加培训学习,组织青年教师参加各学科教学观摩课、听课,积极开展组织校本培训等等。第二,每学期初都组织全体教师参加以学校为培训点的全员培训,以骨干教师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为主,以上课,听课、议课、观看教学录象、写心得体会等培训形式,提高了培训工作的水平。第三,在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中,组织教师开发课程资源、整合教师资源,通过撰写符合当地教育资源的校本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趋灵活多样。每节课教学后,全体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都能进行反思,提出改进的办法,并在学校教育教学研讨活动上交流研讨,大大提高了培训的实效性。
二、狠抓常规
教学是素质教育最基本的实施途径,如果离开或忽视教学这个主渠道,素质教育就不可能落到实处。因此,推行素质教育必须把改革的触角延伸到教学领域,打一场教学内部的“攻坚战”。我校以教育科研为先导,整合教育资源,改革课堂教学,培养有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
(一)抓好一个网络建设,确立教改特色
学校领导深入教育科研第一线,积极参与和指导教改实验,校长及中层干部都承担和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形成由校长领导——教务处、教科室管理——教研组、课题组落实的教科研管理网络。把着眼点放在课堂教学中,把创新教育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的,提出以激发学习动机为前提,以知识结构为基础,以思维训练为中心,以多向信息传递和多种器官协调活动为过程的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思想,并同时将其作为衡量一堂好课的标准。初步形成主体性教学特色。
(二)做到两个落实,完善制度
一是校本教研活动落实。为了使教科研工作扎实有效,学校制定了《教研活动制度》,每周一次教研例会,每次教研活动要做到“两有”(有活动计划,有研究课题或专题),“三学”(学先进教育理论,学先进教学方法,学各地先进经验),“四定”(教研活动或集体备课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定记录人),“五研究”(研究课程标准,研究学生、学法和教法,研究教材重点与难点,研究教学目标与分层作业设计,研究考试质量分析)从而使教研活动落到实处。二是个人措施落实。要求每个课题组成员加强理论学习,做好“三个一”工程,即:备好一节优秀素质教育教学设计,上好一节素质教育示范课(公开课),撰写一篇高质量的素质教育论文,每学期进行一次展评。
(三)采取三项措施,深化教学改革
1、研究学生学习方法,注重学生学习过程。
我们积极落实教育教学常规,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落实“三讲、三不讲”,就是: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漏、易混的知识点;学生已经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讲也学不会的不讲。探讨教学环节设计的科学性,突出方法、联系、思路的研究,构建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新模式,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时间设计上,坚持“三压一挤”的做法,即压缩讲课时间、压缩作业量、压试题难度,挤出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加强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抓好阅读、朗诵、作文,开展学习常规大比武活动。
2、严格教学管理
我们认真贯彻素质教育方针,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足课程课时,规范“两课两操”,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对各类学生因材施教,建立了后进生教育帮扶制度,并设置了教育帮扶卡,将每个后进生承包给教师个人(此为教师工作量化考核内容之一)。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学生到校时间和学生在校时间;严格控制作业量;严格按规定选用教材,订购教材、教辅用书、学具等,教师不得擅自为学生订购其它教学资料;节假日、双休日不组织学生集体上课、补课。
3、开展实践活动
广泛成立兴趣小组,有鼓号队、文艺、体育、绘画、英语、信息、手工等多项兴趣小组,星期二、四第七节课开展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兴趣与特长,课内外教育紧密结合,促进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文体活动,拓宽学生展示的舞台,让学生通过活动激发了兴趣,培养了个性,发展了特长,在广大群众中得到好评。每年“六一”节,学校表彰品德优秀、学业优良的学生,实行德育“百人奖”,营造出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坚持国旗下的讲话,弘扬爱国主义旋律;突出班队主题活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打造书香校园,利用好图书,组织学生借阅,利用电脑建成校园铃声系统;组织观看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在纪念日、重大节日开展形势教育;通过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和高尚人格,在潜移默化中养成学生文明行为习惯,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提高教学质量,关键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组织对课堂教学的研究,是学校教研工作的永恒主题。“自主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品质,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意志,自主、自觉地调控学习情绪和学习策略、学习方法和学习技术,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些科学探索知识的方法,从而促使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健康发展。通过反复实践和试验,将初步形成“自主预习——自定目标——自主探究——自学反馈——课堂检测”的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的实施,必将更大限度的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实现其自主地、主动地学习与发展。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载体,是课题实验的主阵地。几年来,我们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深入研究,积极探索,努力构建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课前、课堂、课后三个环节提出指导意见,通过不断总结、反思,求得教学创新和获得最佳效益。
(五)重视体育卫生工作,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学校认真贯彻执行《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增强法规意识,按照课程标准开足体育课,确保学生每天一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完善两课两操制度、学生体育竞赛制度、体锻达标评估制度等。继续抓好乒乓、篮球、象棋等传统项目的教学与训练,不断发展;开好运动会,组织好群众性跳踢、拔河、广播操评比活动,抓好训练点。坚持课堂教学与业余训练相结合,提高训练质量。学校卫生工作做到领导重视,组织落实。每年一次的体检工作,做好以保护视力、预防近视为重点的学生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工作。有计划开展急性、慢性传染病的防治和控制,切实履行对学生健康监测的职责,使学生增长了卫生知识,养成了卫生习惯,净化了校园环境。
三、拓宽德育渠道
我校始终注重德育工作,通过“三线一围”德育工作网络,全方位抓好德育工作。“三线”即德育工作的三个组织者:德育处、班主任、少先队大队部;“一围”即营造育人氛围。
德育处作为学校的一个职能处室,肩负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是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在学生教育方面,德育处抓好德育序列主题教育,月有主线,周有侧重点,对学生多角度地进行品德教育。二是负责班主任的培训和管理工作。我们对这支队伍建设十分重视,学校通过学习培训、定期组织主题班会观摩、召开班主任会议,加强了班级间工作经验交流,促进了班级工作整体提高。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也是学生品德教育的责任者,更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力量。班主任主要通过晨会、班会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还定期与问题学生谈心,走进学生心灵,倡导“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实现心与心的沟通,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整合,人格与个性日趋完美。
少先队以少年儿童中的先进分子来影响和带动全体少年儿童共同进步。大队部开办“红领巾广播站”,精心策划每周的国旗下演讲,融合理想前途教育、爱国守法教育、诚实守信教育,使之变成教育学生的大课堂;有计划有针对性地组织策划主题鲜明的班会;借助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品德教育;开展“滴滴清泉滋润心田”活动,号召学生读名人传记、讲名人故事、唱校园歌曲,树立正气。
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和环境建设,注重校园文化的熏陶感染作用,发挥环境育人功能。整修装饰校园,建造了草坪花坛,校园整洁干净,花草树木茂盛,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绿树环绕的操场、洁净的校园、朗朗的读书声、充满人文气息的板报、橱窗设计以及走廊标语、名言警句名人画像醒目高悬,学校每一块地方都是育人的场所,形成了健康文明的育人氛围。
在实施素质教育中,我校做了大量工作,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可。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老师对素质教育内涵仍未理解,素质教育观念仍未转变,教学方法依然比较落后;课堂教学个案研究还不规范,教学反思需进一步完善;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探索,更新观念,提高认识,立足校本教研,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教师教学过程的研究,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4】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总结
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重点民生实事工作,满足学生和家长对课后服务的需求,减轻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本期我校开展了课后服务。截止现在,进行了整整一个月,现总结如下:
一、制定和优化方案
在实施课后服务之前,我校召开了三次会议,收集多方面的意见,认证商讨,制定方案。
1.7月15日,肖校长进行线上召开行政会、监委会和管委会,传达上级的文件精神。商议课后服务的前期准备、具体分工和草拟课后服务方案。
2.7月18日,利用线上召开全体班主任及任课老师会议,让班主任与家长一对一进行沟通,任课老师辅助答疑。宣讲政策、讲清为什么开展课后服务,课后服务的收费标准,我校将怎样进行课后服务。同时,教导处统计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学生人数。
3.7月19日-7月27日,分管副校长牵头,教导处具体负责拟定课后服务方案,结合学校的实际和前期的反馈,反复修改,反复优化共6次。
二、正面宣传
1.暑假,班主任对家长进行一对一进行宣传。
2.9月1日,召开家长会,分管副校长具体解读上级的相关文件精神和我校课后服务具体实施方案。向全校家长发放《致家长的一封信》等相关材料,组织家长填写《自愿参加课后服务申请表》。
3.学校宣传栏张贴关于五项管理和课后服务宣传展板。
三、课后服务开展的情况
1.结合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上级文件要求,精心设计课后服务内容、时间和人员安排。
2.坚持作业不出校门,不进家门的原则,精心设计作业,按照学校学生的层次,作业分为基础类、综合类、拓展类三大类,基础类为必做题,综合类和拓展类为选做题。
3.制定考勤表,由行政值周每天进行考勤,巡查课后服务开展情况,收集课后服务中遇到的困难,反馈给教导处。同时,对参与服务老师的出勤、服务内容、安全管理、工作态度、服务质量进行监督。考核结果直接与课后服务费挂钩。
四、存在的问题和和解决的办法
(一)存在的问题
1.时间冲突,冬天天黑的比较早,山区地方学生回家路途崎岖,大部分学生是老年人照顾,回家途中存在安全隐患。
2.人数较少,课后服务分成两组进行,教师需要跨年级进行辅导,工作量比较大。
3.辅导老师不知道每位学生的作业,任课教师不知道学生学习的效果。
(二)解决办法
1.针对时间问题,学校适当调整作息时间,保证学生天黑之前返回家中。
2.任课老师提前准备好作业答案提供给辅导老师;留校的值周老师和行政领导共同承担课后服务辅导,减轻辅导老师的工作量
3.学生作业每天由任课老师提供给班主任,班主任统筹安排,转告给当天的辅导老师。辅导老师把每天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拍照发给相应的任课老师。
【篇5】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总结
我校以“学生开心、家长放心”为服务理念和目标,扎实推进放学后延时服务,丰富延时服务课程,构建起“1+3+X”课程模型,完善校本课程体系,融入延时服务课程。
学校逐步建立起了“学校组织——学生参与”,“自主组建——聘请教师——选择参加——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
一、自主学习课程与社团活动课程相融合
1.自主学习课程:低年级开设故事课程(讲故事、编故事、画故事),对故事进行二次创作;各年级学生开展诗词吟诵、书写练习、全学科阅读、学科知识梳理和其他趣味比赛等课程。
2.社团课程。学校对社团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构建起了丰富可选择的校本“育人课程超市”,为学生提供菜单式服务,由学生自主选择社团和指导教师。
学校在每周三、周五的下午延时服务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全校师生全员参与,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了丰富而广阔的空间。目前已开设书法(软笔、硬笔)、美术(泥塑、剪纸、国画、)、舞蹈、器乐(电子琴、架子鼓、竖笛)、体育(羽毛球、篮球、排球、跳绳)、创客、诵读等10多个社团。
3.劳动课程。学校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学科生活化教学,同时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真知。
学校设立劳动日,利用每周一下午的延时服务时间组织开展劳动活动:划分区域,明确劳动目标和责任,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和美化。
各班级通过认领绿植和学生自带绿植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打造“绿色教室”。学校积极探索校园劳动元素,逐步普及校园种植,现已建设“小花圃”“责任田”,并开展小型养殖,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园绿色小生态环境。
二、延时服务与成长导师相融合
针对疫情防控下的返校学习,部分学生存在知识掌握较差的现象,学校建立三级导师制,即“老师、组长、小先生三位一体”的合作学习模式。
主要措施为:
1.构建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小师傅、小先生)组成的三级导师团队。
2.制定导师职责。包括:班主任职责,任课教师职责及学生代表职责。
3.开辟网络专栏,特别开设校长论坛为教师的导师作用的提升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4.课内外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5.关爱特殊学生群体,设立“悄悄话”工作室,成为学生的心灵港湾。
6.建立三位一体化的教育管理体系和评价制度,确保各级导师履行职责。
三级导师制的实施有机融入到延时服务当中,在自主学习课程当中,师生共同对后进生进行精准帮扶,既锻炼了“小师傅”又让“小徒弟”得到提升,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逐步树立起了自信,在阳光下茁壮地成长。
三、延时服务与“微德育”相融合
我校开展思维导图指导下的整本书阅读工程、书法提升工程、经典诵读以及各项读书活动,为探索学校延时服务中的微德育有效路径提供保证。
1.发挥学科育人主渠道作用。“部编本”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从小树立文化自信。延时服务阅读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元素,引导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2.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作用。学校在微德育校本课程《诗词诵读》《东栾学子礼仪册》《艺海拾贝》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微古文”课程,在延时服务经典诵读课上,我们结合学生熟悉的中国古代寓言和神话,学习微古文,对学生进行文言启蒙,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发挥优秀书籍的育人作用。我们提供条件,给出方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涵养学生的品行。
(1)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和好书自由对话。为了进行个性化阅读,学校的阅览室实行开架阅读,校园处处都是阅览区。为了最大限度促进“读书漂流”,我校利用延时服务时间组织全校的“读书跳蚤市场”活动,学生们自己创设摊点广告、变身店长、会计。学生们在实践中培养了动手、交流创造的能力。
(2)分层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低年级以绘本为主,阅读童话、儿童故事等儿童文学整本书;中年级阅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动物故事等儿童文学整本书;高年级阅读儿童小说、动物小说、幻想小说等儿童文学。
学校借助思维导图,实现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使各个阶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构建师生同读和亲子阅读网
学校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和十月份“读书季”上,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集体观看优秀影片;进行经典诵读、讲故事、美文诵读及课本剧表演等各种比赛活动;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等,调动起师生及家长的阅读兴趣,有效地推进了阅读活动的进行。学校进行优秀读书推荐卡、整本书交流手抄报、诗配画优秀作品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4.家庭微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学校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建立家庭图书角,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每天例用微信打卡就能看到家长微信群里学生读书活动的身影。
5.发挥网络空间育人作用。
延时服务时间,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中华德育故事》《疫情防控专项报道》;开展党史课进校园、“童心向党”家校诵读活动、“做新时代的小雷锋”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教育。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加强节约教育、垃圾分类教育、生态环境教育。
【篇6】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总结
我校以“学生开心、家长放心”为服务理念和目标,扎实推进放学后延时服务,丰富延时服务课程,构建起“1+3+X”课程模型,完善校本课程体系,融入延时服务课程。
学校逐步建立起了“学校组织——学生参与”,“自主组建——聘请教师——选择参加——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
一、自主学习课程与社团活动课程相融合
1.自主学习课程:低年级开设故事课程(讲故事、编故事、画故事),对故事进行二次创作;各年级学生开展诗词吟诵、书写练习、全学科阅读、学科知识梳理和其他趣味比赛等课程。
2.社团课程。学校对社团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构建起了丰富可选择的校本“育人课程超市”,为学生提供菜单式服务,由学生自主选择社团和指导教师。
学校在每周三、周五的下午延时服务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全校师生全员参与,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了丰富而广阔的空间。目前已开设书法(软笔、硬笔)、美术(泥塑、剪纸、国画、)、舞蹈、器乐(电子琴、架子鼓、竖笛)、体育(羽毛球、篮球、排球、跳绳)、创客、诵读等10多个社团。
3.劳动课程。学校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学科生活化教学,同时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真知。
学校设立劳动日,利用每周一下午的延时服务时间组织开展劳动活动:划分区域,明确劳动目标和责任,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和美化。
各班级通过认领绿植和学生自带绿植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打造“绿色教室”。学校积极探索校园劳动元素,逐步普及校园种植,现已建设“小花圃”“责任田”,并开展小型养殖,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园绿色小生态环境。
二、延时服务与成长导师相融合
针对疫情防控下的返校学习,部分学生存在知识掌握较差的现象,学校建立三级导师制,即“老师、组长、小先生三位一体”的合作学习模式。
主要措施为:
1.构建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小师傅、小先生)组成的三级导师团队。
2.制定导师职责。包括:班主任职责,任课教师职责及学生代表职责。
3.开辟网络专栏,特别开设校长论坛为教师的导师作用的提升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4.课内外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5.关爱特殊学生群体,设立“悄悄话”工作室,成为学生的心灵港湾。
6.建立三位一体化的教育管理体系和评价制度,确保各级导师履行职责。
三级导师制的实施有机融入到延时服务当中,在自主学习课程当中,师生共同对后进生进行精准帮扶,既锻炼了“小师傅”又让“小徒弟”得到提升,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逐步树立起了自信,在阳光下茁壮地成长。
三、延时服务与“微德育”相融合
我校开展思维导图指导下的整本书阅读工程、书法提升工程、经典诵读以及各项读书活动,为探索学校延时服务中的微德育有效路径提供保证。
1.发挥学科育人主渠道作用。“部编本”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从小树立文化自信。延时服务阅读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元素,引导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2.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作用。学校在微德育校本课程《诗词诵读》《东栾学子礼仪册》《艺海拾贝》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微古文”课程,在延时服务经典诵读课上,我们结合学生熟悉的中国古代寓言和神话,学习微古文,对学生进行文言启蒙,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发挥优秀书籍的育人作用。我们提供条件,给出方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涵养学生的品行。
(1)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和好书自由对话。为了进行个性化阅读,学校的阅览室实行开架阅读,校园处处都是阅览区。为了最大限度促进“读书漂流”,我校利用延时服务时间组织全校的“读书跳蚤市场”活动,学生们自己创设摊点广告、变身店长、会计。学生们在实践中培养了动手、交流创造的能力。
(2)分层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低年级以绘本为主,阅读童话、儿童故事等儿童文学整本书;中年级阅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动物故事等儿童文学整本书;高年级阅读儿童小说、动物小说、幻想小说等儿童文学。
学校借助思维导图,实现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使各个阶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构建师生同读和亲子阅读网
学校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和十月份“读书季”上,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集体观看优秀影片;进行经典诵读、讲故事、美文诵读及课本剧表演等各种比赛活动;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等,调动起师生及家长的阅读兴趣,有效地推进了阅读活动的进行。学校进行优秀读书推荐卡、整本书交流手抄报、诗配画优秀作品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4.家庭微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学校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建立家庭图书角,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每天例用微信打卡就能看到家长微信群里学生读书活动的身影。
5.发挥网络空间育人作用。
延时服务时间,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中华德育故事》《疫情防控专项报道》;开展党史课进校园、“童心向党”家校诵读活动、“做新时代的小雷锋”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教育。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加强节约教育、垃圾分类教育、生态环境教育。
【篇7】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总结
一、健全的课后延时服务制度
课后延时分班分科到人,学校教师全体参与,每天中午延时五十分钟,下午放学延时七十分钟,值班领导一节课两次对教师的辅导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及时在工作群中进行公布。
二、明确的课后延时服务目标
在延时服务课上,教师们尽心尽力,值班领导检查到位。教师分学科,分时段进行辅导,争取做到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课堂内容的丰富化,力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
三、多样化的课后延时服务形式
在课后延时服务形式方面,它不同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比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灵活,它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延伸和补充,它服务于教学,却超越于教学。每节课中教师延时服务的内容要求不能只让学生一味的写作业,
每节课要教师辅导的痕迹,针对学生的某一方面进行个别辅导,面对面辅导,以及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采用多样化的课后延时服务形式,降低课后延时服务的枯燥性、停滞性。
四、丰富的课后延时服务内容
在课后延时服务内容方面,学校除了开展语数外三门课为延时辅导的主要内容啊外,各任课教师还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说:席老师班级的“汉字猜猜猜”,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汉字的认识。
李老师班级进行的“心灵碰碰碰”,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史老师班级的击鼓传花,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和兴趣。还有阅读或日记,以及课外游戏活动,使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提升在学校的幸福度。
五、加强师生和家校之间沟通
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进一步加强了师生和家校之间的沟通,教师不再是只管上课的甩手掌柜,而是从学生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能力培养、兴趣提高和成绩提升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引导。
【篇8】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总结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姚校长的带领下,以及全体教师努力和全体家长的信任、支持下,我们姬磨小学本学期的课后延时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一、健全的课后延时服务制度
课后延时分班分科到人,学校教师全体参与,每天中午延时五十分钟,下午放学延时七十分钟,值班领导一节课两次对教师的辅导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及时在工作群中进行公布。
二、明确的课后延时服务目标
在延时服务课上,教师们尽心尽力,值班领导检查到位。教师分学科,分时段进行辅导,争取做到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课堂内容的丰富化,力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
三、多样化的课后延时服务形式
在课后延时服务形式方面,它不同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比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灵活,它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延伸和补充,它服务于教学,却超越于教学。每节课中教师延时服务的内容要求不能只让学生一味的写作业,每节课要教师辅导的痕迹,针对学生的某一方面进行个别辅导,面对面辅导,以及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采用多样化的课后延时服务形式,降低课后延时服务的枯燥性、停滞性。
四、丰富的课后延时服务内容
在课后延时服务内容方面,学校除了开展语数外三门课为延时辅导的主要内容啊外,各任课教师还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说:席老师班级的“汉字猜猜猜”,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汉字的认识。李老师班级进行的“心灵碰碰碰”,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史老师班级的击鼓传花,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和兴趣。还有阅读或日记,以及课外游戏活动,使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提升在学校的幸福度。
五、加强师生和家校之间沟通
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进一步加强了师生和家校之间的沟通,教师不再是只管上课的甩手掌柜,而是从学生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能力培养、兴趣提高和成绩提升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引导。
六、进一步完善课后延时服务
从课后延时服务的制度、形式和内容,以及师生和家校方面,我们的课后延时服务还不够成熟,还有许多有待改进和提高的方面,但在课后延时服务之中,我们教师追求做到最好的自己,成就最好的学生。
从心开始,以爱出发,课后延时服务路漫漫。今后,姬小全体家人将继续努力,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进一步提高我校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提升我校课后延时服务的品质。
【篇9】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总结
我校以“学生开心、家长放心”为服务理念和目标,扎实推进放学后延时服务,丰富延时服务课程,构建起“1+3+X”课程模型,完善校本课程体系,融入延时服务课程。
学校逐步建立起了“学校组织——学生参与”,“自主组建——聘请教师——选择参加——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
一、自主学习课程与社团活动课程相融合
1.自主学习课程:低年级开设故事课程(讲故事、编故事、画故事),对故事进行二次创作;各年级学生开展诗词吟诵、书写练习、全学科阅读、学科知识梳理和其他趣味比赛等课程。
2.社团课程。学校对社团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构建起了丰富可选择的校本“育人课程超市”,为学生提供菜单式服务,由学生自主选择社团和指导教师。
学校在每周三、周五的下午延时服务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全校师生全员参与,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了丰富而广阔的空间。目前已开设书法(软笔、硬笔)、美术(泥塑、剪纸、国画、)、舞蹈、器乐(电子琴、架子鼓、竖笛)、体育(羽毛球、篮球、排球、跳绳)、创客、诵读等10多个社团。
3.劳动课程。学校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学科生活化教学,同时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真知。
学校设立劳动日,利用每周一下午的延时服务时间组织开展劳动活动:划分区域,明确劳动目标和责任,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和美化。
各班级通过认领绿植和学生自带绿植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打造“绿色教室”。学校积极探索校园劳动元素,逐步普及校园种植,现已建设“小花圃”“责任田”,并开展小型养殖,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园绿色小生态环境。
二、延时服务与成长导师相融合
针对疫情防控下的返校学习,部分学生存在知识掌握较差的现象,学校建立三级导师制,即“老师、组长、小先生三位一体”的合作学习模式。
主要措施为:
1.构建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小师傅、小先生)组成的三级导师团队。
2.制定导师职责。包括:班主任职责,任课教师职责及学生代表职责。
3.开辟网络专栏,特别开设校长论坛为教师的导师作用的提升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4.课内外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5.关爱特殊学生群体,设立“悄悄话”工作室,成为学生的心灵港湾。
6.建立三位一体化的教育管理体系和评价制度,确保各级导师履行职责。
三级导师制的实施有机融入到延时服务当中,在自主学习课程当中,师生共同对后进生进行精准帮扶,既锻炼了“小师傅”又让“小徒弟”得到提升,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逐步树立起了自信,在阳光下茁壮地成长。
三、延时服务与“微德育”相融合
我校开展思维导图指导下的整本书阅读工程、书法提升工程、经典诵读以及各项读书活动,为探索学校延时服务中的微德育有效路径提供保证。
1.发挥学科育人主渠道作用。“部编本”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从小树立文化自信。延时服务阅读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元素,引导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2.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作用。学校在微德育校本课程《诗词诵读》《东栾学子礼仪册》《艺海拾贝》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微古文”课程,在延时服务经典诵读课上,我们结合学生熟悉的中国古代寓言和神话,学习微古文,对学生进行文言启蒙,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发挥优秀书籍的育人作用。我们提供条件,给出方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涵养学生的品行。
(1)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和好书自由对话。为了进行个性化阅读,学校的阅览室实行开架阅读,校园处处都是阅览区。为了最大限度促进“读书漂流”,我校利用延时服务时间组织全校的“读书跳蚤市场”活动,学生们自己创设摊点广告、变身店长、会计。学生们在实践中培养了动手、交流创造的能力。
(2)分层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低年级以绘本为主,阅读童话、儿童故事等儿童文学整本书;中年级阅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动物故事等儿童文学整本书;高年级阅读儿童小说、动物小说、幻想小说等儿童文学。
学校借助思维导图,实现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使各个阶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构建师生同读和亲子阅读网
学校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和十月份“读书季”上,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集体观看优秀影片;进行经典诵读、讲故事、美文诵读及课本剧表演等各种比赛活动;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等,调动起师生及家长的阅读兴趣,有效地推进了阅读活动的进行。学校进行优秀读书推荐卡、整本书交流手抄报、诗配画优秀作品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4.家庭微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学校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建立家庭图书角,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每天例用微信打卡就能看到家长微信群里学生读书活动的身影。
5.发挥网络空间育人作用。
延时服务时间,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中华德育故事》《疫情防控专项报道》;开展党史课进校园、“童心向党”家校诵读活动、“做新时代的小雷锋”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教育。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加强节约教育、垃圾分类教育、生态环境教育。
【篇10】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总结
一、开展情况:
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是周一至周五在班内完成作业,这部分占大多数;另一部分是参加兴趣班,这部分学生偏少,我们开设了武术、合唱、太极、足球、口才等兴趣班。
二、主要措施
1.学校组成由张春萍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从任课,教室安排、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盘的考虑,让课后延时服务有序的进行。
2.坚持自愿原则,学校按照学生自愿、家长委托、学校统筹的原则,由学生及家长向学校申请课后服务,学校并与家长签订《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协议书》。
3.每个班级有两名任课教师进行看班,以本班教师为主,一来方便管理,老师根据本班教学情况,对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辅导;二来符合家长和学生的意愿。
4结合学校各兴趣班时间安排,灵活机动进行类似走班制的课后延时服务,有兴趣小组活动的同学去参加兴趣小组,当天兴趣小组没有活动的回到班级参加课后延时服务。
5.课后服务以学生完成作业为主,兴趣班为辅,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延时服务期间,学校安排中层领导巡视,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1.课程较为单一:看护教师均为本校教师,具有各项特长的专任教师非常少,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大部分以辅导作业为主,除了专职教师外,大部分学科开展兴趣小组的意愿不大。
2.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参加做作业的课后延时服务,反而对于免费的兴趣班,家长报名意愿并不强烈。
【篇11】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总结
一、发展情况:
参加课后延迟服务的学生分为两部分。一些学生从周一到周五在课堂上完成大多数;另一部分是参加兴趣班。这些学生很少。我们开设了武术、合唱、太极、足球、口才等兴趣班。
二、主要措施
1. 学校由张春平校长组成领导小组,从课堂安排、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使课后延迟服务有序进行。
2. 坚持自愿原则,学校按照学生自愿、家长委托、学校协调的原则,向学校申请课外服务,学校与家长签订课外服务协议。
3.每个班有两个老师看课,主要是这个班的老师。一是管理方便,老师可以根据这个班的教学情况给学生有针对性的辅导;二是符合家长和学生的意愿。
4.结合学校各兴趣班的时间安排,灵活开展类似班级制度的课后延迟服务。对小组活动感兴趣的学生将参加兴趣小组。如果兴趣小组当天没有活动,他们将返回班级参加课后延迟服务。
5.课后服务主要是学生完成作业,辅以兴趣班,不集中辅导,不增加学生的作业负担。在延迟服务期间,学校安排中层领导进行检查,有效确保学生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1.课程较为单一:看护教师均为本校教师,具有各项特长的专任教师非常少,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大部分以辅导作业为主,除了专职教师外,大部分学科开展兴趣小组的意愿不大。
2.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参加做作业的课后延时服务,反而对于免费的兴趣班,家长报名意愿并不强烈。
【篇12】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总结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姚校长的带领下,以及全体教师努力和全体家长的信任、支持下,我们姬磨小学本学期的课后延时服务工作顺利开展。
一、健全的课后延时服务制度
课后延时分班分科到人,学校教师全体参与,每天中午延时五十分钟,下午放学延时七十分钟,值班领导一节课两次对教师的辅导情况,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并及时在工作群中进行公布。
二、明确的课后延时服务目标
在延时服务课上,教师们尽心尽力,值班领导检查到位。教师分学科,分时段进行辅导,争取做到课堂形式的多样化和课堂内容的丰富化,力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养。
三、多样化的课后延时服务形式
在课后延时服务形式方面,它不同于我们的课堂教学,比课堂教学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灵活,它是课堂教学的巩固,延伸和补充,它服务于教学,却超越于教学。每节课中教师延时服务的内容要求不能只让学生一味的写作业,每节课要教师辅导的痕迹,针对学生的某一方面进行个别辅导,面对面辅导,以及对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进行及时批改和反馈。采用多样化的课后延时服务形式,降低课后延时服务的枯燥性、停滞性。
四、丰富的课后延时服务内容
在课后延时服务内容方面,学校除了开展语数外三门课为延时辅导的主要内容啊外,各任课教师还根据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进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说:席老师班级的“汉字猜猜猜”,提高了学生对学习汉字的认识。李老师班级进行的“心灵碰碰碰”,进一步促进了师生关系。史老师班级的击鼓传花,提高了学生学习英语的能力和兴趣。还有阅读或日记,以及课外游戏活动,使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提升在学校的幸福度。
五、加强师生和家校之间沟通
学校课后延时服务,进一步加强了师生和家校之间的沟通,教师不再是只管上课的甩手掌柜,而是从学生的身心健康、习惯养成、能力培养、兴趣提高和成绩提升等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教育和引导。
六、进一步完善课后延时服务
从课后延时服务的制度、形式和内容,以及师生和家校方面,我们的课后延时服务还不够成熟,还有许多有待改进和提高的方面,但在课后延时服务之中,我们教师追求做到最好的自己,成就最好的学生。
从心开始,以爱出发,课后延时服务路漫漫。今后,姬小全体家人将继续努力,不忘教育初心,牢记育人使命,进一步提高我校课后延时服务的质量,提升我校课后延时服务的品质。
【篇13】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总结
一、开展情况:
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学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学生是周一至周五在班内完成作业,这部分占大多数;另一部分是参加兴趣班,这部分学生偏少,我们开设了武术、合唱、太极、足球、口才等兴趣班。
二、主要措施
1.学校组成由张春萍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从任课,教室安排、卫生、安全等方面进行全盘的考虑,让课后延时服务有序的进行。
2.坚持自愿原则,学校按照学生自愿、家长委托、学校统筹的原则,由学生及家长向学校申请课后服务,学校并与家长签订《自愿参加课后服务协议书》。
3.每个班级有两名任课教师进行看班,以本班教师为主,一来方便管理,老师根据本班教学情况,对学生可以进行有针对性辅导;二来符合家长和学生的意愿。
4结合学校各兴趣班时间安排,灵活机动进行类似走班制的课后延时服务,有兴趣小组活动的同学去参加兴趣小组,当天兴趣小组没有活动的回到班级参加课后延时服务。
5.课后服务以学生完成作业为主,兴趣班为辅,不集中辅导,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延时服务期间,学校安排中层领导巡视,切实保障学生的安全,和服务质量。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问题:
1.课程较为单一:看护教师均为本校教师,具有各项特长的专任教师非常少,课后延时服务的课程内容较为单一,大部分以辅导作业为主,除了专职教师外,大部分学科开展兴趣小组的意愿不大。
2.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参加做作业的课后延时服务,反而对于免费的兴趣班,家长报名意愿并不强烈。
【篇14】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总结
我校以“学生开心、家长放心”为服务理念和目标,扎实推进放学后延时服务,丰富延时服务课程,构建起“1+3+X”课程模型,完善校本课程体系,融入延时服务课程。
学校逐步建立起了“学校组织——学生参与”,“自主组建——聘请教师——选择参加——自主管理”的运行机制。
一、自主学习课程与社团活动课程相融合
1.自主学习课程:低年级开设故事课程(讲故事、编故事、画故事),对故事进行二次创作;各年级学生开展诗词吟诵、书写练习、全学科阅读、学科知识梳理和其他趣味比赛等课程。
2.社团课程。学校对社团课程进行整体设计,构建起了丰富可选择的校本“育人课程超市”,为学生提供菜单式服务,由学生自主选择社团和指导教师。
学校在每周三、周五的下午延时服务时间开展社团活动。全校师生全员参与,形式多样的社团活动为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了丰富而广阔的空间。目前已开设书法(软笔、硬笔)、美术(泥塑、剪纸、国画、)、舞蹈、器乐(电子琴、架子鼓、竖笛)、体育(羽毛球、篮球、排球、跳绳)、创客、诵读等10多个社团。
3.劳动课程。学校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学科生活化教学,同时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真知。
学校设立劳动日,利用每周一下午的延时服务时间组织开展劳动活动:划分区域,明确劳动目标和责任,引导学生参与校园卫生保洁、绿化和美化。
各班级通过认领绿植和学生自带绿植相结合的方式,积极打造“绿色教室”。学校积极探索校园劳动元素,逐步普及校园种植,现已建设“小花圃”“责任田”,并开展小型养殖,逐步建立和完善校园绿色小生态环境。
二、延时服务与成长导师相融合
针对疫情防控下的返校学习,部分学生存在知识掌握较差的现象,学校建立三级导师制,即“老师、组长、小先生三位一体”的合作学习模式。
主要措施为:
1.构建以班主任、任课教师和学生代表(小师傅、小先生)组成的三级导师团队。
2.制定导师职责。包括:班主任职责,任课教师职责及学生代表职责。
3.开辟网络专栏,特别开设校长论坛为教师的导师作用的提升提供学习、交流的平台。
4.课内外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健康成长。
5.关爱特殊学生群体,设立“悄悄话”工作室,成为学生的心灵港湾。
6.建立三位一体化的教育管理体系和评价制度,确保各级导师履行职责。
三级导师制的实施有机融入到延时服务当中,在自主学习课程当中,师生共同对后进生进行精准帮扶,既锻炼了“小师傅”又让“小徒弟”得到提升,让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逐步树立起了自信,在阳光下茁壮地成长。
三、延时服务与“微德育”相融合
我校开展思维导图指导下的整本书阅读工程、书法提升工程、经典诵读以及各项读书活动,为探索学校延时服务中的微德育有效路径提供保证。
1.发挥学科育人主渠道作用。“部编本”传统文化,是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从小树立文化自信。延时服务阅读中,教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元素,引导学生感受优秀传统文化。
2.发挥校本课程的育人作用。学校在微德育校本课程《诗词诵读》《东栾学子礼仪册》《艺海拾贝》的基础之上,又增加了“微古文”课程,在延时服务经典诵读课上,我们结合学生熟悉的中国古代寓言和神话,学习微古文,对学生进行文言启蒙,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3.发挥优秀书籍的育人作用。我们提供条件,给出方法,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涵养学生的品行。
(1)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和好书自由对话。为了进行个性化阅读,学校的阅览室实行开架阅读,校园处处都是阅览区。为了最大限度促进“读书漂流”,我校利用延时服务时间组织全校的“读书跳蚤市场”活动,学生们自己创设摊点广告、变身店长、会计。学生们在实践中培养了动手、交流创造的能力。
(2)分层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我们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低年级以绘本为主,阅读童话、儿童故事等儿童文学整本书;中年级阅读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动物故事等儿童文学整本书;高年级阅读儿童小说、动物小说、幻想小说等儿童文学。
学校借助思维导图,实现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使各个阶段相互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
3.构建师生同读和亲子阅读网
学校在每年的四五月份和十月份“读书季”上,开展师生共读、亲子共读活动;集体观看优秀影片;进行经典诵读、讲故事、美文诵读及课本剧表演等各种比赛活动;评选书香班级、书香少年、书香家庭等,调动起师生及家长的阅读兴趣,有效地推进了阅读活动的进行。学校进行优秀读书推荐卡、整本书交流手抄报、诗配画优秀作品评选等丰富多彩的活动。
4.家庭微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学校鼓励家长在家庭中建立家庭图书角,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每天例用微信打卡就能看到家长微信群里学生读书活动的身影。
5.发挥网络空间育人作用。
延时服务时间,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中华德育故事》《疫情防控专项报道》;开展党史课进校园、“童心向党”家校诵读活动、“做新时代的小雷锋”等活动。对学生进行崇尚英雄、捍卫英雄、关爱英雄的教育。积极响应上级要求,加强节约教育、垃圾分类教育、生态环境教育。
【篇15】小学课后延时服务总结
2023年秋季开学,学校严格按照市发改委、市教育局文件精神,七年级新生除部分寄宿生外,其余学生在综合考虑广大家长意见与要求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按照自愿的原则,本着服务每一位学生的宗旨,实行课后服务管理。2023级初一学生共计1096名,经统计,自愿参加校内课后服务学生人数为507名。
开学初,学校将课后服务相关方案交送教育局审批。经过一个星期的准备与协调安排,结合学校的作息时间安排和学校实际情况,从9月9日起,初一年级正式进行课后服务托管,即从周一至周四正常放学后,每天提供总计三节课的课后服务。按每25人/班配置一名辅导老师。1.以走班的形式,开展篮球、足球、舞蹈、书法、魔方、创意制作、桥牌、机器人等近30门7+1课程,以丰富孩子们课余生活。每周一固定开设阅读写字课程;另外穿插名师课堂等培优辅潜学习活动,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2.安排学科老师进行作业辅导,解答疑问,结束后由辅导老师护送学生安全离开校园。
经每天巡查统计,课后服务进行的四周时间里,老师们按时到班,根据学生需要对学生进行个辅或方法指导,家长反映良好。部分家长反映课后服务托管前学生磨磨蹭蹭做作业,经常要到十点以后才能完成,严重影响了孩子的休息时间与学习效率。在学校参与课后服务以后,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明显提前了,效率提高了,并且晚上回家后还可以有针对性地查漏补缺。
课后服务方案实行了一个月,已经渐入正轨。但在期间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需整改、完善。学校处于基建维修阶段,一定要加强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