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我们的距离是1米。
两个六七岁的女孩子,一样的单纯和羞怯,在新环境里十分自然地日渐熟悉,直至形影不离。从每天清晨打着哈欠在街角碰面,到课堂上不经意抬头与相隔一米的对方四目相对,到课间手拉手在两棵老木棉荫蔽着的操场上疯跑,到暮色中挥手告别约定着第二天的相见……我们天真无邪如童话般的童年因有彼此而五彩斑斓。
炎夏未去的时节里,仿佛永远长不大的我们终于不再是当年的小不点,十岁的我们面临第一次小小的分别。分班了,你在走廊东头,我在西头。
我们的距离,不长不短的20米。
奇怪的是,尽管看到分班名单时笑着说:“不在一个班也可以经常见面啊”,尽管两人的教室在同一条走廊,但那两年我们在校园内偶遇的次数居然寥寥无几。有几次我抱着一叠试卷匆匆走出老师办公室,迎面撞上捧着一堆作业走来的同样匆忙的你。一愣,一笑,擦肩而过。连一句询问近况的话都没有。你大概和我一样,在擦肩之后有几秒钟的怅然,但那一丝惆怅马上被喧嚣的洪流淹没——我们都在忙于探索新的生活。
一次,在操场上远远看见你——和你的新同学手拉着手,有说有笑。你身边的那个位置已被替代,这再正常不过。我终究还是没有走上前去。有一瞬间我感觉你也看到了我,却没有进一步的动作。我们都明白彼此已有了自己的小圈子,有了新的伙伴和新的话题。而我们又都是那么敏感,害怕那份无话可说的尴尬、渐行渐远的距离。
20米的距离原来可以这么长。
也许是失去之后才更懂得珍惜,两年后重新被分到一个班时,我们比从前走得更近,总有说不完的话,一根火腿肠也要掰成两半共享。
我们成了前后桌,距离0.5米。
那一年我们相互鼓励着走过了暗无天日的刷题的日子,走过了六月。十二岁的我们小学毕业,毕业照上我们站在一起,笑得灿烂。
后来,是意料之中的再次分开。
这一次,我们的距离是八十公里,从山中的小县城到省会城市,从十二岁到十五岁。
最初我们电话不断,后来由于忙于学业,仅剩下极少的qq交流。我们又像十岁那年一样了吧,比那年离得更远,比那年疏远得更为彻底?我很快和新同学打成一片,也不缺少形影不离的朋友,但我还是时常想起你。你对我的意义那么特别,旁人无法取代。我回去过一次,回到那个我们一起长大的小县城,发现两年多的时光并未改变你。一样干净清爽的齐耳短发,一样孩子气的俏皮笑容,一样单纯而善解人意,一样开朗而不失幽默。你像从前一样与我对坐,时而絮絮地说着新学校里的见闻,时而认真地附和着我对作业的抱怨,时而开着玩笑逗我开心。我笑了,笑容里带有松了一口气的味道——不知你看到我是否也有同样的感觉?
那次重逢之后再想联系你时,我关掉电脑,摊开信纸,像小学时代那样,傻傻地给你写一封信诉说种种鸡毛蒜皮。我知道,那个牛皮信封会跨越一条条盘山公路到达你手中,将我们的距离从八十公里缩短为零。
已经相伴走过近十年的我们尽管不能朝夕相处,尽管选择了不同的道路,但我们从未退出彼此的人生。有人说:“一个人可以有许多朋友,但交心的,一两个足矣。”那么,你就是我“交心”的那一个。
各自的人生道路上,不管我们的距离有多远,两颗心的距离永远很近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