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一黄金周工作总结(通用3篇)

个人工作总结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5-31 17:40:5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工作总结是对一段时间内的工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体检查、总体评价、总体分析和总体研究,分析成果中存在的不足,总结经验教训。摘要是一种应用性写作,是对已完成工作的理性反思。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一黄金周工作总结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一黄金周工作总结

  按照市政府办《关于做好XX年国庆节假日旅游工作的通知》和玉溪市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迎接云南省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对XX年“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安全和接待工作进行联合检查的通知》,以及江政办发(XX)120号、江食安委办(XX)1号文的要求,经局领导研究决定,于9月22日我局召集各星级饭店、a级旅游景区和旅行社主要负责人,在县游客接待中心学习领会文件精神,对消防安全及设施设备、特种设备、景区用电安全、游路游道的安全性、公共安全、卫生食品安全、娱乐场所安全、防艾、可能发生的地质灾害、危险路段和水上娱乐安全等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各企业按照工作要求开展了自检自查,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在此基础上,我局组成检查组,开展安全检查工作。
  9月23—24日在玉溪市旅游局的支持下,我局迎接、配合由省旅游局副局长徐光佑任组长,省旅游局执法总队、省交警总队、省工商局等部门组成的云南省假日办联合检查组,重点对我县阳光海岸酒店、明星鱼洞景区、金山游船公司,仙湖锦绣项目,以及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等进行了安全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我局和有关企业对全县旅游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进行了详细的汇报。
  玉溪市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于24日下午向省检查组汇报了玉溪市整体工作情况,并认真听取了省检查组的反馈意见和工作建议:
  一、对玉溪市工作评价主要有:
  1、高度重视工作。市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及时下发了文件通知,启动了假日旅游协调机制,开展了安全检查工作和旅游市场秩序整治;
  2、假日旅游协调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各级各部门统筹协调好;
  3、落实了“一岗双责”,健全了安全管理制度;
  4、旅游市场秩序得到整治。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交通安全方面。交通道路路况复杂,主要体现在江通路小白坡段、澄川路、玉江路;客运车辆驾驶员安全意识不强、运输部门管理不严,车辆卫生状况较差、超载现象突出;
  2、一些旅游企业安全生产认识不到位、安全意识不强;
  3、低星级酒店、小旅馆、小餐馆饮食卫生有待加强,安全生产投入不足。
  三、对玉溪各级假日旅游协调机构建议
  1、扎实开展旅游安全生产工作。建议公安、交警、交通管理部门加强客运车辆运输管理,加强驾驶人员和管理人员安全教育;加强道路巡查,加强货车载客和客车小板凳、小草墩载人的整治力度,严禁超载、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违法行为;加强旅游车辆的教育、管理,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游客生命安全;
  2、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工作,加强市场食品管理,要求各服务机构要完善制度、增强意识,严格把好质量关;
  3、加强景区点的安全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管理、加强安全巡逻;加强娱乐设施设备的质量管理;完善危险路段和危险区域的监管,严防因天气变化等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的发生;完善抚仙湖水上救援体制;加强旅游天气、交通等信息的公开;妥善处理游客投诉;
  4、加强各部门值班和应急处置工作。
  下一步我局将根据省检查组提出的意见和市假日旅游协调领导小组的工作要求,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抓住薄弱环节,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结合严厉打击“四黑四害”等专项行动,切实做好旅游安全工作,保障广大游客和人民群众的安全。

第2篇: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一黄金周工作总结

  "十一"黄金周,在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下,**旅游紧张有序、运行良好、服务提升、亮点频现,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主要特点
  (一)旅游带动作用凸显,旅游收入实现新突破。
  今年"十一",我市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收入再创历史新高。黄金周七**市共接待游客40.61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7560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9.18%(全国纳入监测的125个直报旅游城市和景区,接待游客人数和收入同比分别增长6.8%和10.33%)。其中,红旗渠核心景区共接待游客3.56万人次,门票收入312.7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8.9%和16.9%;太行大峡谷核心景区共接待游客3.01万人次,门票收入314.97万元,同比分别增长33.76%和45.17%(假日期间执行发改委规定,门票价格下调20%)。假日期间,旅游带动作用凸显,全市星级饭店、社会宾馆、农家乐、零售商业、休闲娱乐等场所消费需求旺盛,呈现出繁荣的节日景象。乡村旅游更成为热点,石板岩乡民俗村、农家乐门庭若市,游人如织。赏峡谷山水、吃农家饭、住农家院,成为游客节日休闲的首选。据统计,假日期间全市星级饭店和主要社会宾馆日平均入住率达到85%以上,农家乐日平均入住率达到90%以上。
  (二)假日旅游运转协调,旅游服务实现新突破。
  "十一"前,我市领导及旅游产业指挥部,未雨绸缪,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围绕来林游客需求,印发了《**市20XX年"十一"假日旅游工作方案》,对黄金周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合理安排;旅游产业指挥部充分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组织协调各部门落实各项具体工作,制定假日旅游应急预案,印制"十一"假日旅游值班手册,方便及时处理应急事件。节日期间,相关部门多策并举、密切配合,竭力为游客提供一个便捷、优质、满意的旅游环境。公安、交通、公路等部门相互协作,暂停道路施工,清理路面渣土,增设安全设施和引导标志,在重点路段、关键路口、主要景区适时增派警力,确保了道路畅通和景区秩序;卫生、工商、物价、税务等部门密切配合,对景区餐饮、副食、宾馆、饭店进行拉网式大排查和不定期检查,确保游客食宿干净卫生、舒适安全;风管委、广电、旅游、交警等部门相互配合,开播了"**旅游交通栏目",实时发布路况快报。安林高速市区出口旅游咨询中心投入使用,为游客及时提供旅游资讯和反馈游客需求,并征询游客意见3000多条;旅游部门搞好假日旅游统计,及时处理游客投诉,认真解答游客咨询,深入景区发放游客满意度调查表500份,并针对有关问题及时督促改进。
  (三)散客旅游成为主流,游客构成实现新突破。
  今年"十一",从游客构成分析,河南、**、山东、山西为主要客源市场,占游客总数的86%以上;北京、天津、江苏、**等地游客达到新的拓展;海外游客2850余人,呈明显上升趋势。从出游方式分析,自驾游、自助游等散客旅游方式成为主流,占到85%以上。从景区客流量分析,游客多集中在红旗渠、太行大峡谷两个主景区,游客人数同比分别增长8.9%和31.8%。综合来讲,全市旅游接待明显呈现出散客多、团队少,短途多、长线少,自驾多、大巴少的"三多三少"特点。
  (四)重点项目投入使用,旅游秩序实现新突破。
  随着林长高速、红旗渠迎宾大道和观光大道拓宽改造以及东南公路市区至分水岭段建成通车,游客进入**和景区更加便捷,主要交通干道假日期间比较畅通,未发生拥堵。红旗渠景区青年洞主入口廊桥建成并投入使用,使青年洞景区游线延长至4公里,使游客在游览过程中更加体验修渠的艰辛和红旗渠景色的壮美,同时,延长了游览线路,扩大了景区游客容量。太行大峡谷景区随着桃花谷景区的升级改造和"太行天路"服务设施的进一步完善,使游客更加体验到俯瞰峡谷的无限乐趣,特别是通桃花洞景区漫水桥的投入使用,有效地分流了游客,极大缓解了交通压力。同时景区采取措施增加观光中巴数量,共投入135辆中巴车运送游客,实现了景区内旅游交通畅通,景区内旅游秩序总体稳中有升。中原通用航空旅游有关项目的投入运行,也为**旅游增添了新的活力。万泉湖景区的升级改造,为水上旅游增添了乐趣,吸引了大批外地游客,徜徉碧湖,品尝鱼味,成为"十一"旅游的新亮点。
  二、存在不足
  一是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随着我市一批重点道路交通项目的完工或即将建成,我市旅游交通状况得到改善,制约旅游发展的进入性瓶颈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可以说**旅游交通的"大动脉"已经打通。与此同时,停车场容量有限、游客服务中心条件不足不能满足游客需求。特别是黄金周期间,红旗渠景区停车难的问题尤为突出,景区现有停车位不足1000个,最高峰时需停车辆近4000辆,车辆沿东南公路停满后,许多游客不得不绕行将车停在络丝潭对岸的**境内,车龙长达300多米。
  二是旅游拉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我市旅游资源丰富,景区景点众多,来林游客对我市红旗渠的举世无双和大峡谷的绿色生态更是啧啧称赞,但美中不足的是,旅游产品种类单一,还是以传统的观光型产品为主,缺乏新型的休闲、度假、参与、体验型产品;景区景点体量较小,大多数只需要半天到一天就转完了,很难能三五天吃住下来消费;城市旅游服务功能不强,产业体系不完善,产业链短,缺乏娱乐、购物等消费场所,不能满足不同类型和高端客人需求。据统计,黄金周期间来林的车辆留下过夜的不足30%,大多数游客成为匆匆过客,虽然赚了人气,应有的经济效应却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旅游创收能力和对三产的带动作用非常有限。
  三是管理服务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总体上看,我市的旅游管理服务处在较低的水平上,应对黄金周和旅游高峰期还只能简单依靠增加人手、全员上阵、严防死守等落后手段,距离现代旅游管理服务技术化、信息化、智能化的要求相去甚远。特别是景区缺乏数字化的景区控制管理系统,如电子门禁、智能监控、车载GPS定位调度、应急智能广播、大屏幕信息发布、网上订票等。我市缺乏一支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队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整体素质偏低,质量、层次及结构不尽合理,二是人员数量不足,流动性太大。以最为突出的导游队伍为例,我市注册持国导证导游只有49人,其中从业的不到一半,绝大部分持有的是**讲解员证(目前为65人),根本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黄金周期间许多单位用导游都是一"导"难求。
  三、面对以上问题和不足,我市旅游在今后的发展中采取的措施:
  加快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步伐。随着国家带薪休假制度的.落实、私家车数量的激增和重大节假日高速免费通行政策的继续施行,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滞后将日益凸显,并最终制约我市旅游的发展。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需要在硬件上下功夫,要红旗渠、大峡谷景区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以适度超前的眼光加大以停车场、景区道路、游客服务中心为代表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满足未来游客需求和旅游业发展趋势。
  创新开发旅游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对旅游资源进行多层次、综合性开发,推出一批新型旅游产品,加快实现由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体验型旅游的升级转型;出台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支持旅游相关行业、企业发展,完善产业体系,拉长产业链条,延长游客在林时间,把旅游对三产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引进和培养并重,完善旅游服务。出台政策引进高端管理人才,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从业人员培训,举办从业人员培训班,实施从业人员星级动态评定和管理机制,出台稳定导游人员队伍的管理办法,努力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旅游人才队伍。针对提出的问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认真分析散客方式为主导的旅游业发展的新特点,着眼于大旅游的综合收入和对三产的带动能力,以创建全省旅游标准化试点市和国家5A级景区为契机,建立规范、完善、高效的全市旅游交通引导标识系统,出版符合散客和自驾车游客需求的旅游交通地图,建设技术化、信息化、智能化的景区数字化管控系统,促进加快城市旅游集散(接待)中心、信息咨询点、公共厕所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为游客提供全面细致的服务,促进我市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

第3篇: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十一黄金周工作总结


  今年是我市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重要的一年,此次“十一”黄金周,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的统一指导下,按照“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坚守岗位、全力以赴、狠抓落实”的总体要求,市旅游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及旅游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的密切配合,共同努力,辛勤工作,实现了“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的目标,促进了假日旅游经济的'发展。全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旅游者32.01万人次,同比增长13.27%;全市实现旅游收入4116.77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0.42%;现将主要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 精心组织,周密部署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十一”黄金周旅游工作,做到了早安排、早部署。我市于9月16日召开了泸州市“十一”黄金周假日旅游工作会议。我局局长李恭德对“十一”黄金周作了具体安排和部署,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杨文杰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县区、各涉旅部门要结合今年泸州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实际,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司其职,克尽职守,密切配合,周密布置,认真做好黄金周各项工作,营造一个欢乐、祥和、安全、温馨的旅游大环境,确保实现“健康、安全、秩序、质量”四统一目标。
  二、领导重视,狠抓落实
  9月22日,副市长杨文杰率公安、安监、交通、卫生、城建、旅游等部门对方山、张坝、杨桥、天仙洞等重点景区进行了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大检查,要求各部门、各景区按照各自的职能,加大监管力度,严防死守,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将各种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节日期间,各部门、各县区的主要领导亲临第一线,重点检查了各旅游经营单位的安全工作和服务质量,确保黄金周各项工作落到了实处。
  结合我市今年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市各新闻媒体加大了宣传报道力度,重点对全市主要旅游区(点)以及外出旅游信息等进行报道,积极引导游客旅游消费。通过召集会议、下发有关文件、散发宣传资料和组织旅行社宣传促销等形式,强势营造黄金周旅游氛围。
  针对“十一”黄金周期间可能出现的问题,要求各涉旅单位积极预防,强化管理,提前做好各项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消除厌倦松懈情绪,振奋精神,发扬不怕疲劳和连续作战的工作作风,坚守各自岗位,坚持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市旅游投诉热线“96927”保持24小时畅通,及时受理旅游投诉、咨询,尽力为游客排忧解难。黄金周期间,全市无重大旅游安全事故和重大旅游投诉案件发生,旅游市场秩序正常。
  三、今年我市“十一”黄金周呈现出的主要特点
  (一)结合20xx中国红色旅游年,打好泸州“红色旅游牌”
  今年国家旅游局着重推出红色旅游,我市古蔺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已被国家发改委、国家旅游局规划为全国3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四川省红色旅游“36836”发展格局(即三大板块、六大片区、八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和三十六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把古蔺四渡赤水纳入了发展规划。我局根据泸州市红色旅游特点,分别在四川红色旅游北京宣传月、广西桂林国内旅游交易会上重点推出古蔺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开展了一系列纪念红军四渡赤水胜利60周年纪念活动。由于加大了对红色旅游的宣传力度,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古蔺红军四渡赤水纪念地共计接待游客8800人次,门票收入8.8万元。游客主要来自成都、绵阳、自贡、隆昌、宜宾、赤水、习水、重庆、北京、南京等地。
  (二)星级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明显提高,以婚宴为主的宾馆餐饮业火爆
  “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市各星级宾馆酒店客房出租率均比去年同期有较大提高。各星级宾馆饭店客房平均出租率在65%左右。
  (三)旅行社出团、地接团呈稳步上升势头
  “十一”黄金周期间组团出游团队目的地主要以长线旅游为主,旅游目的地主要是:九寨沟、黄龙、四姑娘山等。今年黄金周期间,外地来泸游客增多,有的景区接到外地游客超过半数以上。
  (四)全市各近郊旅游区(点)接待人数明显增加
  “十一”黄金周期间,我市各近郊旅游区(点)接待游客上万人次的景区有方山景区、张坝景区、杨桥景区、玉龙湖景区、石洞花博园景区等,出游方式仍然是以一日游为主体的休闲旅游。由于2005年旅游宣传促销力度增大,我市一批独具特色的古镇游、红色旅游等精品旅游线路深受游客喜爱。
  (五)出游意识增强,出游方式继续呈现多样化
  节日期间,游客出游意识增强。以家庭为单位,灵活方便的自驾车出游方式仍然是热点和亮点。本次“十一”黄金周,从我市主要景区接待情况看,自驾车出游人数比往年明显增多,而且多数是外地游客。据统计,外地游客主要来自成都、重庆、内江、宜宾、贵州等地。

推荐阅读:

纪检干部个人工作总结范文(通用20篇)

2023党建工作总结(通用10篇)

优化营商环境总结(通用9篇)

高校疫情防控志愿者活动总结【3篇】

党史工作总结(通用19篇)

2023乡村振兴工作总结(通用13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