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服务总结报告

职业工作总结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06 15:13:05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篇一:《技术服务工作总结报告》

“PP覆面胶合板模板制造技术与产业化”项目

技术服务工作总结报告

1前期调研工作

2023年7月19-21日项目联系人王伟宏教授带领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2名成员对徐州飞亚木业有限公司的生产基地(邳州市陈楼镇工业园区)进行了实地调研,对企业的生产规模、设备情况、员工数量等进行了了解,考察了该企业的生产能力及经营状况。通过与企业负责人的详细交流,明确了企业对新产品的定位、主要性能的预期目标及生产成本的预算等细节问题。 2 项目立项

2023年10月徐州飞亚木业有限公司与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合作确立了“PP覆面胶合板模板制造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开发内容,并签订了技术开发合同。本项目以东北林业大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成果为技术基础,结合木塑复合材料和传统胶合板模板各自的优点,开发一种新型胶合板模板制造技术,其使用寿命、脱模质量、物理力学性能、性价比都远远优于传统胶合板模板。 3 技术服务承担的主要工作

根据项目合同要求,本实验室承担的主要工作如下:

1) 开发PP塑料覆面材料与木质胶合板之间牢固黏合的工艺技

术;

2) 开发物理力学性能指标符合相关约定要求的PP覆面胶合板

模板加工工艺; 3) 完成实验室小试;

4) 设计生产工艺流程,完成设备选型,协助建立所开发产品的

生产加工线。

4项目实施计划及具体实施情况

表1项目实施计划及具体实施情况

图1技术路线

合作过程中,先后6次10余人次到企业进行制胶、压板工艺、设备制造、贴面工艺方面指导、开发探讨和实验,目前基本完成产品技术开发工作,所申请专利于2023年获得批准。 5新技术对对现有技术、产品或发展的影响

本项目研究以木材加工剩余物、废旧木材、农作物秸秆等木质纤

维材料和废旧热塑性塑料、胶合板及胶黏剂为主要原料,经熔融复合挤出木塑薄板后热压胶合制备高强度木塑复合材贴面胶合板模板。该产品与现有的钢制模板、木制模板、竹制模板相比,优点在于制造成本低廉,使用寿命长,抗水性好,耐腐不锈,表面光洁平整,施工方便。而且该产品充分利用废旧塑料,拓宽了回收塑料循环利用的渠道,具有较大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利用木塑复合板材作为贴面材料制备建筑用胶合板模板,其技术先进性在于解决了如下问题:

新产品的研发生产将提丰富现有产品序列,大幅度提高产品使用寿命和档次,推动模板制造技术的升级换代,并带动企业引进人才、更新设备,提高研发与创新能力。

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总结报告

第一部分 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项目总结报告

一、科研开发与技术服务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一)项目建设目标

三年内申请专利4项,承担对外技术服务项目15项以上,到位技术服务费93万元。

(二)项目建设内容和任务

发挥专业技术与师资智力等资源优势,积极利用校内研究所及校内实训基地资源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承接企业委托产品开发,对合作企业进行技术指导、新产品开发与推广、新技术应用与咨询等方面服务。三年内申请专利4项,为企业开展科技服务15项,到位经费93万元。

(三)项目预算

(四)项目组织与管理

1、组织保障

项目责任人:董传民

课程建设负责人:韩德红

师资建设负责人:孙清荣

实习实训条件建设负责人:卜雪峰

项目建设事务协调人:任庚清

2、制度保障

为保证建设项目的顺利进行,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根据建设方案要求,制定相关监督和管理制度,责任到人,从制度上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和运行。

二、建设目标完成情况

(一)预算执行情况

(二)建设任务完成情况

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0人次,完成“无毒稀土符合热稳定剂的研究”等2项应用研究,申报国家专利4项。

三、建设成效、特色与创新

按照校企双方共赢的原则,与潍坊滨海经济开发区山东海化、潍坊天德化工等企业、共同建设潍坊市化工人才培训基地,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22人次,完成“环保型无毒稀土复合热稳定剂的研究”等2项项目研究,申报国家专利4项,为区域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显著贡献。

四、提高与改进

(一)存在不足

1、产学研各方结合动力不足,项目合作深度不够;

2、政府缺乏支持产学研结合的有效手段和方式。

(二)改进措施

1、提升教师自身水平,鼓励教师下企业锻炼,甚至扎根企业,加深与企业合作关系,为企业生存和发展考虑,增加合作项目;

2、校企合作不能仅凭老师与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这需要学院主管部门和领导的协调组织,形成促进产学研结合的合力。

第二部分 支撑材料

(一)度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服务人次汇总表

(二)年度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服务项目统计明细表

(三)教师开展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服务项目协议书、结题报告等佐证材料

(四)年度申报与授权专利明细表、专利证书复印件等佐证材料

(五)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项目到位经费统计明细表、财务开据到位证明等材料

(六)科研、应用研究与技术开发、专利申报等台账

(七)相关管理与考核文件目录及相应材料

现场技术服务申请&报告

服务投诉电话:0731-********

我的技术服务总结

2023年**县畜牧局成立“畜牧局技术服务团”,我作为**县畜牧技术工作者,有幸成为该团的一名团员,主要负责***养殖场和该村5个养殖户的畜牧兽医技术指导工作。一年来,按照“***畜牧局畜牧业技术服务团一对一包场到户实施方案”的要求,通过自己的积极努力,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水平。积极参加**县畜牧局组织的畜牧技术培训活动,利用工作之余,全面地学习畜禽养殖管理技术和动物疫病防控技术,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增强自己指导的深度和广度。平时注意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水平,多搜集相关专业技术资料,促进知识更新积累。

二、制定年度工作计划,及时了解**养殖场和该村5个散养户的养殖习惯,根据他们的需要和县畜牧局的要求,结合本人的实际,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确立了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年度目标,落实了工作措施。为全面更好的做好“一对一包场到户”技术指导工作奠定了基础。

三、开展多种形式指导服务工作。一是入户与养殖场户面对面进行技术指导服务。每个月到养殖场户开展技术指导不少于4次, “手把手”、“面对面”的帮助养殖户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二是积极利用现代通讯工具,开展电话咨询和发送短消息等形式开展技术指导服务,为示范户提供及时便捷、高效的技术指导;三是广泛开展技术资料发放工作,根据不同季节,做好各类疫苗的发放和注射,防止各类疫病的传播。使他们的损失降低到最低。

四、培育养殖典型户、促成以点带面的格局。通过对自

己所指导的**养殖场带动自然村中接受能力好,相信科学的5个散养户,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在平时的入户过程中,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起到以点带面的作用。

五、大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首先在该场实施生猪人工授精技术,改良下一代生猪的品质,同时通过县局宏繁养殖场购进长大二元母猪30头,为该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为该村的养殖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

六、经验和教训

(一)提高了学习认知能力。通过与养殖场户零距离的技术指导,提高了他们学习技术的兴趣,不但主动问各种家畜的疫病的预防,早期的诊断,以及如何治疗,用药的禁忌,还有后期的护理。再就是认识到防疫的重要性。而且提出的问题逐步加深,还提出了其他作物、农产品加工等农民关注、实用的技术问题。

(二)提高了自我发展能力。通过技术指导的范围不断拓宽,养殖场户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这些技术人员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否则就会赶不上时代的发展和养殖户的要求。

(三)养殖场尤其是散养户传统养殖观念一时难已改变,生产积极性不高,生产关键技术掌握不够,素质有待提高。同时自身的技术也不全面,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加强学习,特别是注重加强自身业务的学习,提升自身科技素质,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

2023年12月23日

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报告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有限公司 杨小丽{技术服务总结报告}.

杨小丽,女,中共党员,1965年生11月出生,广东揭阳人,1996年7月由广州市牛奶公司调入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工作,2004年起担任社出版部主任。期间,分别在广东工业大学(1992年9月至1995年7月)和暨南大学(2000年9月至2003年7月)学习、深造,分别获得计算机专业大专文凭和会计学本科文凭(学士学位)。2001年,通过华南理工大学专业技术人员职务评审小组评审,被评为出版专业一级校对(中级)技术人员,获得中级职称至今已满9年。2002年,我又参加了全国出版专业资格考试,获得了出版专业责任编辑资格证书。2023年通过了全国职称外语考试(英语A级)。

自调入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工作14年以来,本人遵纪守法,刻苦钻研业务技能,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通过自己的努力,我对图书的校对、版面设计、印制和发行等有了全面的认识,特别在技术编辑技能和图书印制业务方面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经验,得到了同事的认同。现将9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技术编辑、图书印制等专业技术工作方面

本人自2004年起任出版部主任,全面负责出版部的统筹和协调管理工作以及技术编辑工作。在任本职的9年间,本人出色地完成了本职工作,担任技术编辑的图书达200多种,获各项奖励的图书有16种,其中包括2种“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多种省级以上重点图书。此外,本人担任责任印制获奖的图书有100多种。

1. 工作耐心细致,尽心为编辑服务

出版部不仅是一个技术部门,更是一个服务部门,出版社每一种图书的排版、校对、印制等流程都需要经过出版部的协调,工作内容繁重而关键。要做好该项工作,需要一定的职业技能和主动、细致、热忱的服务态度。只有既懂得专业技术知识,又细心服务的人才能胜任该项工作。为此,我平时在工作中注意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理解和尊重责任编辑的工作,工作细致、耐心,技术过硬,成绩也比较显著,如本人承担责任印制获奖的图书有100多种,为保证我社图书的质量作出了的贡献。同时,我耐心细致地指导了3名新来员工从事出版印制等技术层面的工作。社领导、编辑对我的工作态度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对我的业务能力也很赞赏。

2. 利用专业知识,做好技术编辑工作

在工作中刻苦钻研业务,提高业务水平,强化技术服务能力,做一名称职的技术编辑,是我对自己工作的基本要求。作为出版部的主任,我在认真做好繁重的日常出版事务工作的同时,还认真从事一名技术编辑的工作,从图书版式的设计、插图的排放、绘图、书眉的制作、字体字号的选择到图书纸张的选择等等,都认真对待。

此外,我还注意利用新技术,以降低图书成本。如:对于我社重印率几乎为零的彩色图书,我要求采用CTP直接制版印刷,省去了输出胶片、打样、拼版环节,不仅缩短了出书周

期,而且节约了成本,提高了质量。

3.根据市场价格变化,规范价格管理。

随着图书出版市场的竞争激烈,图书出版流程成本的不断增加,各出版社都在保证图书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图书的生产成本,其中最主要的就是图书的排版成本和印制成本,肩负这个重任的就是出版部。本人从2004年接手出版部工作开始,首先着手规范出版流程,重新选择印制工厂及电脑排版公司,从承印厂的规模、印制质量到印刷价格都进行比较、筛选,选择适合本社的承印厂,第一年就为本社节约了成本约80万元。其次,随时掌控印刷行业价格的变动情况,及时向社主管领导汇报,以尽可能降低图书的印制成本。第三,逐步实现出版环节成本公开、透明,让每个编辑了解每种图书的成本,受到了广大编辑的欢迎。

4.理顺工作流程,实现数字化管理

出版部虽然是出版社图书出版流程中的中间环节,却是图书成书前的最后关键环节,是做好图书各种信息记录的可靠源头。以前出版部的图书信息以手工记录,查询起来费时、费力。为提高工作效率,本人把出版工作流程进行规范化管理,将每种图书的内容信息,包括作者信息、图书的开本、字数、出版的版次、出版时间、收书时间、印刷册数、定价等基本信息都详细地记录在计算机上,使图书信息查询起来准确又快捷。现在,本社其他部门都以本部门所记录的图书信息为依据。

二、拓展自己的编辑、选题策划、营销技能,促进本职工作的开展

担任中级技术职务的9年来,本人除了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做好技术编辑、印制管理等出版工作之外,还努力学习和探索编辑、选题策划、发行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以全面提高自己。利用业余时间先后策划了《ISO14001和清洁生产的同步实施》等多种图书,担任《知识守护生命》等书的责任编辑。本人还从图书合同的签订、三审、三校以及封面、版式、定价、印制等方面对这些图书做了全程的跟踪。通过这些工作的锻炼,我对图书的整个出版流程有了更深入的体验,也学到了不少专业技能,并因此促进了技术编辑能力的提高。{技术服务总结报告}.{技术服务总结报告}.

本人虽然未直接参与图书的发行工作,但出于对出版工作的热爱,多年来,我一直在了解和思索对图书的营销、发行模式和出路,也经常阅读有关发行营销方面的杂志、报纸,如《出版发行研究》、《中国图书商报》等,使我对图书发行市场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如:我根据自己对图书发行的体会,撰写了论文《出版体制改革下发行人员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并发表在《出版科学》(核心期刊)2023年第2期上。

三、成果积累方面

通过自己不懈的学习、实践和总结,在出版社领导和同事的支持和关心下,我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也得以升华,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成绩。

1. 工作业绩

在图书的印制方面,由本人负责的图书多次荣获 “署优产品”、“优质产品”。如:《城市建筑美学》等6种图书获2004年度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印制“优质产品”; 《Auto CAD2000

工程绘图》等6种图书被认定为2006年新闻处版总署出版物印制“署优产品”;2003—2023年共约有90种图书被广东省新闻出版局评为年度书刊印制质量优质产品。

在本人担任技术编辑的图书方面,有16种图书荣获各种奖励或荣誉称号。如:

(1)《机械制造工程训练》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被中国书刊发行协会评为“2007年度全行业优秀畅销品种”(科技类);

(2)《金工实习教材》被评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技术服务总结报告}.

(3)《罗香林研究》、《廖安祥研究》、《地域族群与客家文化研究》、《粤东客家生态与民俗研究》4种图书获2007—2008年度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学术著作一等奖;

(4)《Pro/E实训指导》、《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工程力学》、《电工技术》、《模具制造工艺》、《机械制造技术》6种图书获2007—2008年度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一等奖;

(5)《新编基础会计学》获2007—2008年度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畅销书奖;

(6)《解读中国古代建筑》、《岭南风云》、《2023高考备考指南——历史分册》3种获全省2023年度书刊产品印制质量“优质产品”。

以上成绩的取得,既有编辑的辛劳,同时也与本人的技术编辑工作和出版部的印制工作分不开,作为责任技术编辑的我感到成果来之不易,更感到未来的责任和压力。

2. 论文发表

多年来,本人除了在技术编辑、图书印制业务等方面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外,在理论知识上也不断总结和提高,先后在全国多种学术刊物,如《科技与出版》、《中国出版》等发表文章9篇,阐述自己的观点和工作思路,其中核心论文5篇。具体如下:

(1)《线形图、单色图、彩色图的排版处理技巧》。《科技与出版》,2023年第2期;

(2)《技术编辑在出版中的作用新探》。《出版发行研究》,2023年11期;

(3)《论出版体制改革下的选题项目负责制》。《中国出版》,2023年2月总第237期下;

(4)《出版体制改革下发行人员面临的挑战和应对措施》。《出版科学》,2023年第2期;

(5)《从高校教材选用、建设和管理中挖掘出版资源》。《编辑之友》,2023年8期(总第166期);

(6)《谈图书制作成本控制》。《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7年第27卷第8期;

(7)《重视高职教材建设 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教材体系》。《聚紫熙熙——广东省出版科研论文集》,2023年8月;

(8)《看岭南风云变幻 知广东近代沧桑》。《图书商报》,2023年12月第1614期;

(9)《GSM无线网络信号优化的实用工具》。《图书商报》,2023年5月第1654期。

根据以上总结,结合“广东省出版专业副编审资格条件 [2000]”的要求,我认为自己已经具备申报技术副编审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特提出申请,敬请专家们审核。谢谢!

关于2023年XX县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

总结的报告

市安监局:

2023年,我中心的职业卫生工作,在各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市级专家的关心指导以及相关业务部门支持配合下,团结协作,开拓进取,紧紧围绕“擦亮服务窗口,提升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能力”为目标,以开展“躬身践行,服务发展”为契机,积极谋划,加强领导, 明确责任,加大投入,着力质量管理,强化业务学习,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力做好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开展职业卫生工作的总体情况

(一)加强领导,责任落实,为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提供了组织保障

中心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以中心主任XXX任组长的丰都县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在中心工作人员不足的情况下,仍抽调了业务水平高、

责任心强的工作人员承担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落实了具体工作要求及实施办法,并把职业卫生工作纳入了2023年疾控综合目标管理,进行重点管理、重点考核。{技术服务总结报告}.

科室管理重在狠抓具体落实,按计划将各项任务分解,把工作责任细化到分管科长,细化到科员。同时,对照计划采取抽查与考核相结合的方法,定期与不定期对各科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检查、评估,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二)加大投入,购置仪器,提供职业卫生服务基础设施设备

2023年中心投入80多万元,新添置了彩色B超、心电图、电测听仪、肺功能仪、大气采样仪、х-γ剂量仪等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所需仪器设备,2023年投资10多万元新购了气相色谱仪、裂隙灯,2023年投资40多万元新购了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甲醛检测仪,为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三)强化业务技能学习,培养一批业务过硬的职业技术服务相适应的团队

中心先后以“请进来,走出去,内部培训,网络自学”的形式参加培训学习。4月邀请重庆市疾控中心职业卫生专家任在呜同志对我中心参与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现场调查、健康体检工作程序以及放射技术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业务技术现场指导。

2023年5月,中心派出了4人参加了重庆市职业技术服务健康监护专业人员业务培训;2023年7月,中心派出了4人参加了重庆市实验室检测与质量控制业务技术培训;7-9月先后派职卫科、检验科及放射科的工作人员5人到市疾控中心、市职业病防治院进修学习职业危害因素监测、尘肺摄片诊断技术。加强内部培训和自学。除了单位统一组织业务学习,平时阅读有关专业期刊和杂志,浏览有关专业网页和网站,平常工作中遇到问题善于与同行交流讨论,理论联系实际,刻苦钻研,不断学习和完善。通过各种培训、进修学习与现场指导,进一步强化了实际工作需求与专业结构相适应的检测队伍,有效推动了各项工作科学、规范开展。

(四)加大职业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力度,普及防护知识,提高作业工人自我防护能力

利用各种形式进行扩大宣传。2023年4月《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我中心在朝华公园广场进行了“《职业病防治法》及职业病防治知识”为主题宣传咨询活动,继续深入宣传、贯彻《职业病防治法》,到企业宣传3次,向社会、企业及工人发放各种有关职业病防治知识宣传单5000余份; 2023年10月16日“服务百姓健康行动”大型义诊活动周,我中心深入企业,对工业园区作业工人进行了“粉尘危害与防护”的健康知识讲座。

(五)严格执行技术标准和工作程序,规范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

根据客户的需要,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标准的要求开展技术服务工作。2023年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未接到企业委托(详见表1和表2);协同卫生监督完成医疗机构医用诊断X射线机防护性能监测22家;接受襄渝铁路民工后续矽肺体检63人;接受企业委托开展职业健康监护11家,从事粉尘噪声作业人员共752人, 应检752人,实检406人,体检率53.99%,查出疑似职业尘肺病人14人,检查结束后及时发出了体检报告书, 建议相关企业及时送职业病诊断机构作进一步检查诊断,同时加强个人防护,进一步改善作业场所条件,减少或杜绝有毒有害因素对工作业人员健康的危害。2023年我中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情况详见表1和表2。

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一)开展实验室资质认定工作,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内容纳入计量认证范畴

自2023年3月取得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后,但由于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内容尚未纳入计量认证中,不具备法律效力。中心高度重视,组织人员完善认证参数表,于2023年11月经市质

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已将职业卫生技术服务72个参数纳入实验室资质认定检验能力表。

(二)完善质量体系,加强质量管理

中心于2023年启动了质量提升活动,一是修订完善了质量体系文件,成立了质量监督小组,在体系文件中明确了质量监督小组职责,质量监督小组根据职责开展了相应的质量监督活动。二是加强设备管理。仪器设备建立了一台一档,制定了总体检定计划及周期检定表。制定了期间核查计划,并实施了期间核查。三是开展了能力比对及能力验证活动,参加市质监局、市疾控中心组织的苯系物、甲醛等能力验证结果满意,中心内部开展人员比对、方法比对、仪器间比对等检测结果质量控制活动,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四是开展了每年一次质量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对管理体系的适宜性、符合性等实施了审核和评审,采取了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确保管理体系文件的不断完善和持续改进。五是查漏补缺组织迎检工作,分别于4月、9月通过了市安监局职业技术服务年检和市卫生局职业健康检查与放射防护检测资质年检工作。

三、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丰都县属农业大县,移民搬迁前工矿企业比较少,致使中心近30未开展职业卫生技术服务工作,随着近年来兴工强县战略

技术总结报告

编号: 版本:第一版 语言:中文

变更记录

填表说明:

1. 日期:2023-9-24 2. 版本:0.1 3. 变更说明:无 4. 作者:张志楠

目录

1.技术框架 .............................................................................................................................................................. 5

1.1整体架构 ................................................................................................................................................... 5 2.技术目录 .............................................................................................................................................................. 6

2.1云操作系统(openstack)相关技术 ...................................................................................................... 6

2.1.1统一认证(Keystone)服务功能描述 ......................................................................................... 6 2.1.2对象存储(Swift)服务功能描述 ................................................................................................ 6 2.1.3计算(Nova)服务功能描述 ........................................................................................................ 7 2.1.4镜像(Glance)服务功能描述 ..................................................................................................... 8 2.1.5网络(Quantum)服务功能描述 ................................................................................................. 9 2.2服务器虚拟化相关技术 ......................................................................................................................... 10

2.2.1 虚拟化管理程序(Kvm)功能描述 .......................................................................................... 10 2.2.2 虚拟化工具(Libvirt)功能描述 ............................................................................................... 12 2.2.3 虚拟化管理程序(Qemu)功能描述 ....................................................................................... 13 2.2.4 虚拟机驱动程序(Virtio)功能描述 ........................................................................................ 14 2.2.5 计划外关机(自启动)功能描述 ............................................................................................. 15 2.2.6 热迁移(动态迁移)功能描述 ................................................................................................. 15 2.2.7 高可用(HA)迁移功能描述 .................................................................................................... 16 2.2.8 负载均衡(Haproxy)功能描述 ................................................................................................ 17 2.3网络虚拟化相关技术 ............................................................................................................................. 18

2.3.1 包过滤系统(Iptables)功能描述 ............................................................................................ 18 2.3.2 虚拟交换机(Openvswitch)功能描述 .................................................................................... 19 2.4存储虚拟化相关技术 ............................................................................................................................. 21

2.4.1 逻辑卷管理(LVM)功能描述 .................................................................................................. 21 2.4.2 网络存储标准(iSCSI)功能描述 ............................................................................................. 22 2.4.3 网络文件系统(NFS)功能描述 ............................................................................................... 23 2.4.4 分布式复制块设备(DRBD)功能描述 .................................................................................... 24 2.4.5 集群管理器(CMAN)功能描述............................................................................................... 27 2.5桌面虚拟化相关技术 ............................................................................................................................. 29

2.5.1系统监控(VNC)功能描述 ....................................................................................................... 29 2.6其他相关技术 ......................................................................................................................................... 30

2.6.1 网络时间协议(NTP)功能描述 .............................................................................................. 30 2.6.2 数据库集群(MySql_Cluster)功能描述 .................................................................................. 30 2.6.3 内存对象缓存系统(Memcached)功能描述 ......................................................................... 31 2.6.4 消息队列(RabbitMQ)服务功能描述 .................................................................................... 32

3.技术研发计划 .................................................................................................................................................... 33

3.1下一阶段研发方式 ................................................................................................................................. 33 3.2 当前各技术掌握程度及下一阶段目标 ................................................................................................ 34 3.3 下一阶段需要调研技术 ........................................................................................................................ 35

3.3.1添加三层功能的新Quantum服务 ............................................................................................. 35

1.技术框架

1.1整体架构

云服务平台可以理解为一个云操作系统,通过数据中心来控制计算、存储和网络等相关资源。云服务平台是建立在开源云操作系统(openstack)基础之上的,采用消息传递机制,组件模式。在云服务平台上主要采用了openstack中的认证服务,对象存储服务,计算服务,镜像服务及网络服务,并添加了监控服务,自启动,动态迁移,高可用迁移,负载均衡,存储容灾等功能,在当前版本中这些模块通过统一的认证系统进行协同工作。

推荐阅读:

工作中始终以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技术创新为导向,不断的进行总结、提炼,将班组创新管理作为工作重点,积极开展六星班组建设。

农业技术员工作总结范文三篇

2023技术经理年终工作总结(通用3篇)

汽车维修技术总结三篇

2023年技术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七篇

技术比武活的总结报告范文(精选5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