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40年代,奶奶生活在江宁上坊的一个小村子里。乡下人家,住的多是茅草房,土做的砖坯,莫说院墙,能避风遮雨,已经满心欢喜了。房前屋后,支着长长的木棍,生怕刮风下雨的时候房屋倒塌。青黄不接的日子,连榆树皮也被啃光了。人,还是吃不饱啊,饿得浮肿晕眩,只有草木,不管不顾,泼辣地生长着。“你爸爸刚生下来时,才3斤多重,瘦得皮包骨头。”这个故事,我常听奶奶讲起。在我看来,故事中的情景,遥远而又陌生,感觉恍学若习隔网世。
“这不是讲故事呢。”奶奶看了看睁大眼睛的我,接着说:“那个时候,就是两间土坯房,一间住人,一间烧饭。哪有院墙啊,家家户户,都是篱笆做的门,临出门时,用铁丝胡乱缠一下,也就是防君子不挡小人。像这样厚实的铁门,想都不敢想啊。”奶奶管防盗门从来都叫铁门。不分功效,仅仅从材质上来区分。
“不怕小偷吗?”我有些不解。“那年头,家家穷得揭不开锅,连个老鼠都养不活,哪还有东西让人偷噢。你哑巴二叔,就是拉了痢疾,两个月,没钱看病,只有眼睁睁地看着他去了!”奶奶神情悲戚,目光似乎穿透了绵延的岁月。“那个时候,就是 [ 本_资_料_来_源_于_贵_州_学_习_网 gzu521.com )盼吧,一天盼一天,指着有好日子过呢。”奶奶瘪陷的嘴里,牙已经掉得差不多了。我一次次慨叹:居然,在那个年代,有着那样的一群人,在过着那样的生活。
奶奶讲的第二扇门,是改革开放后的故事——“你10岁那年,家里翻盖了红砖瓦房,前后两进,还砌了院墙,门是请木工打制的实木门。上梁那天,你爸爸骑着摩托车,带你跑到几里外的集镇,买回了大盘的鞭炮。从不喝酒的你爸爸,第一次喝得面红耳赤,找不着北。那天,你脖子上拴了家门的钥匙。瞧你,当时蹦蹦跳跳的高兴劲儿!”讲到这里,奶奶饱经风霜的脸上渐渐有了笑意。
“接下来的日子,越发好过了。前几年,你爷爷,颤颤巍巍,打开那个早被磨光了棱角的木盒,取出了存折。不消多时,我们就住进了这个四合院,木门也换成了铁门。”这个故事,不需要奶奶讲,我自己就知道。如今,日子越过越红火。爸爸的摩托车早已落伍,我每天开着轿车接送10岁的儿子。但我还是喜欢听奶奶在夕阳的余晖下,不厌其烦地讲关于这三扇门、六十年弹指一挥间的故事,尤其,是我不知道的往昔。所以,对于后两扇门,奶奶也总是一带而过。每次,奶奶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表情总是由悲到喜,我也在奶奶的絮絮叨叨中,深深感受到今与昔那种强烈的对比。这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或许,从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做梦也不会想到,会过上今天这样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