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以“春来草自青”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②自定立意。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
试题评析
2017年山东卷作文题目继续为话题作文,这说明该省的作文严格遵循高考“稳中有变,只求小变”的平稳过渡的命题原则。说“不变”,2017年与2017年相比同为话题作文;说“变化”了,今年的话题作文在话题内涵和命题要求上确实有所改变。2017年“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的话题,其中“时间”“记忆”“风化”三个名词,加上一个否定性质的“不会”和“使”组成了一个能愿合成短语。只要围绕“记忆”,书写过去的有价值和有意义的历史人物、事件就审清了话题的含义了。而今年的“春来草自青”话题含义,比起2017年的“时间不会使记忆风化”的话题含义,明显增加了难度。其二,写作要求由2017年的三点增加到四点,即增加了其中的“②自定立意”一项;同时,将2017年“自选文体”变成“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这样,一增一减,实行了“微调”。增加了“自定立意”的目的,是告诉考生,此话题可以实行开放,立意多元化;同时,限制了文体“除诗歌外”,又封闭了其中的诗歌体裁。如何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下面逐一读解分析。
先来理解“春来草自青”的话题内涵。
话题“春来草自青”出自佛语,是一首阐释佛教教义的诗《乐道歌》中的名句,为唐朝天宝年间诗人明瓒(懒残和尚)所作,其末句为“兀然无事坐,春来草自青”,后被黄庭坚抄录,取名《法言》。后人传抄、口述中有所变化,现在既有“静坐无所为,春来草自青”的流水对,也有“秋来黄叶落,春来草自青”流传于世。佛语中,此句有置身自然,领悟自然,豁然开朗,随缘入化的意思。由此生发开去,必须明白“春来”和“草青”之间的因与果的辩证关系。从这一点来讲,小到个人、大到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曲折、困境、灾难总是难免的,也是一定会好转、变化的,就像自然界的“枯”和“荣”一样,冬去春来,自然更替。在揭示规律时,云卷云舒,笔墨不离希望与美好。当然,在流传的过程中,其意义也不乏已经有所改变,或已成为多元的理解。
这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文题。该话题的核心事物是“春”与“草”二者之间形成的对应关系,“春来”与“草自青”的这种对应关系,又构成了前因与后果的关系。所以,要真正确切地理解题意,要从下列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可以从正、反两面立意。“春来草自青”的正命题,可以理解为顺应自然规律,服从事物本性,反对人为强行,反对主观臆断,克服强求、勉强做事等,采用这些内容作为诠释这句话的内涵、注脚,属于正面立意。如有位考生这样写:“量子力学之父普朗克提出量子力学假说因太过悖逆牛顿经典力学而广遭非议。他并不是一遭打击就举白旗投降之人,却为此屏气敛声,等待时机的到来。当年轻的爱因斯坦揭竿而起的时候,他明白自己的机会来了,便再次广泛传播自己的学说。最终时间证明了他等待的价值,量子力学和相对论构建起当今物理学的基石,更构筑了现代电子行业的大厦。”作者通过这些事实,充分证明等待也是一种智慧的正面立意。当然,也可以从反面来思考。将“春来草自青”反其意而为之,即“春来草未必青”。只要言之成理、言之有理,采用反弹琵琶——从反面立意,也是作文创新的方法之一。
第二,抓住话题中的关键字“自”,发掘深刻的含义。这里的“自”,是自然、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等意思。而“自”与“来”相呼应。“自”是“来”的必然结果,“来”是“自”的必然条件。由此,我们应该想到“欲速则不达,功到自然成”“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水到渠成”“瓜熟蒂落”“不从忧患始,难望事业成”“只要工夫深,铁杵磨成针”“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揠苗助长要不得”“面包会有的,一切都会好的”“万事皆从忙里错,一心须向静中安”“心急吃不得热豆腐”等。符合题意,写时就得心应手了。如有人发现已裂开一条缝的茧,一只蝴蝶正在痛苦地挣扎。那人于心不忍,便拿起剪子把茧剪开,帮助蝴蝶脱茧而出。可是这只蝴蝶却因身体臃肿,翅膀干瘪,根本飞不起来,不久便死去了。这个例子说明好心反而帮了倒忙。可见,蝴蝶必先在痛苦中挣扎,直到把翅膀磨炼强壮了,再破茧而出,才能飞得起来,省去了过程看似为其免除了痛苦,但结果却是适得其反。因此,生物圈中的这一现象符合“春来草自青”的道理。
总之,在把握了基本含义后,还应该由此生发开去,揭示出其中的象征义。由实及虚、由此及彼、托物言志。将“春”抽象理解为外部客观的事物,而把“草”看成主体事物,即人的主观能动性。这种因果关系是双向的互动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个话题采用抒情散文的体裁比较好写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