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王舍牛的历史典故

400字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更新时间:2022-12-15 21:21:5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齐王舍牛:讲述孟子以牛为例,游说齐宣王的故事。后来,“齐王舍牛”这一典故,用来表示帝王对臣民的恻隐之情。今天就给大家具体分享一下齐王舍牛的历史典故,希望读者喜欢。

  齐王舍牛

  孟子曾经游历齐、宋、滕、魏等国,一度曾经担任齐宣王的客卿。有一次,齐宣王要孟子跟自己谈谈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历史。孟子一向主张“民贵君轻”,主张“王道”,反对“霸道”,便推说自己不太清楚。如果要谈,他可以谈谈王道的事。齐宣王听了,便问:

  “那么你说说看,一个国君要具备怎样的品德,才能称王天下呢?”

  孟子说:“我认为,一个国君,只要他能安抚人民,保护人民,那么他就可以称王天下。”

  “那么,像我是不是可以做到这一点呢?”齐宣王问。

  “可以。”孟子点点头说。

  齐宣王听了,又问道:“你怎么知道我可以呢?”

  “我是从大王的近臣和我说起过的一件事上推测的,我感到大王很有仁爱之心。”孟子说。

  “什么事?”齐宣王又问。

  孟子讲了以前的一件事:

  有一天,齐宣王坐在朝堂上,有一个差役牵着一头牛从堂下经过。大王见了,问:“喂!你把牛牵到哪儿去?”

  差役回答道:“牵去杀了,用它的血涂在祭祀用的钟上,用它的肉作为祭礼。”

  大王看到那头牛似乎在发抖,很怜悯它,说:

  “放了它吧!我不忍心看到它那恐惧颤抖的可怜样子,就好像一个没有罪过的人,被无辜地押上刑场一样。”

  差役听了,问:“好吧!我放了它!那么是不是不要再用牲畜的血涂在祭祀的钟上了呢?祭礼要不要举行了呢?”

  大王说:“祭礼怎么能废除呢?用只羊来换下这头牛吧!”

  孟子说完了这件事,最后说:“大王,你连杀一头牛都不忍心,那么对老百姓一定是很仁爱的了。有了这种仁心,你一定可以称王天下的!”

  齐王虽然认为孟子讲得很有道理,但他并没有采纳孟子实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过了不久,孟子也便离开了齐国,到别国去游说了。

  后来,“齐王舍牛”这一典故,用来表示帝王对臣民的恻隐之情。

  典出《孟子·梁惠王上》。

推荐阅读:

望梅止渴的历史典故

2022幼儿园小班五一劳动节活动教案

有关鲍君神的历史典故

国庆中秋节假日加班

新版列车运行图今日启用(热点)

少年正是读书时手抄报内容

标签: 历史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