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公民素质的工作规划”教育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 会员上传

更新时间:2022-10-14 16:50:1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大力普及科学技术,推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尤其是年月启动科普示范城创建工作以来,科普事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形成了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普及提高、协调发展”工作格局,打造了富有地方特色的科普工作品牌,全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有了较大的发展。

但是与建设创新型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市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仍有较大差距。表示在公民对基本科学知识了解程度较低,科学精神、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等方面更为欠缺;大多数公民缺少接受终身教育的机会;科普长效运行机制尚未建立起来;科普网络不够健全,队伍不够稳定,科普覆盖面不够宽;科普工作和科普事业的投入缺乏,科普社会化的途径亟待开辟。

为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全市公民科学素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和《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结合我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目标

㈠指导思想: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依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方针,以提高公民科学素质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任务,大力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建议科学方法、传达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江西崛起、 率先”奋斗目标打下雄厚的人力资源基础。

㈡目标: 年,科学技术教育、传达与普及有长足发展,形成比较完善的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组织实施、基础设施、条件保证、监测评估等体系,公民科学素质在整体上有大幅度的提高,进入全国设区市先进行列。 年,科学技术教育、传达与普及有较大发展,公民科学素质明显提高,达到全省先进、全国中上等水平。围绕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最关键的问题,实现以下目标:

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全社会的树立和落实。重点宣传普及节约资源、维护生态、改善环境、平安生产、应急避险、健康生活、合理消费、循环经济等观念和知识,建议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

以重点人群科学素质行动带动全民科学素质的整体提高。未成年人对科学的兴趣明显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有较大增强;农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的科学素质有显著提高,城乡居民科学素质水平差别逐步缩小;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科学素质在各类职业人群中位居前列。

科学教育与培训、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达能力、科普基础设施、科普组织服务能力等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基础得到加强,公民提高自身科学素质的机会与途径明显增多。

二、主要行动

根据指导思想和目标,重点实施以下行动:

㈠强化组织建设,完善科普网络

进一步完善全市科普组织网络。要以市、县(区)乡(镇、街道办)村(社区)四级科协组织为主体,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普志愿者队伍为补充,以学会和企业科协为两翼,健全基层科普组织机构,空虚人员力量,明确各自职责,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科普网络,将科普网络覆盖到城区与农村的每个角落,确保科普工作在全市各地经常性开展。

要把人才队伍建设作为提高科普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内容,采取多种途径提高专(兼)职科普工作者的思想水平、业务能力和职业修养。适应新时期科普发展的要求,以“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和行为规范,大力发展科普志愿者队伍,形成市、县(区)科普志愿者队伍与基层科普志愿者队伍互为补充的格局。

㈡加强青少年科普教育,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

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宣传我国人口众多、资源有限、人均占有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基本国情,使未成年人从小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提高学校科学教育质量,完善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使中小学生掌握必要和基本的科学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与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增强未成年人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活动和社会实践。初步认识科学的实质以及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以及交流合作、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推动城乡青少年科普互动。开展城乡青少年科普教育结对行动,发挥城区青少年科普工作对农村青少年科普工作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城乡青少年科普工作共同发展。

㈢开展农村科普工作,服务新农村建设

面向农民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开展维护生态环境、节约水资源、维护耕地、防灾减灾,建议健康卫生、移风易俗和反对愚昧迷信、陈规陋习等内容的宣传教育,促进在广大农村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风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围绕高效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构建科普服务平台。建立以农村技术推广人员、农村科技致富能手和农村专(兼)职科普工作者为主体,以农业专家服务团为依托,以农技推广站、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与农村科普示范基地为载体的农业科普服务平台。开展科技效果转化、实用技术推广,配合农业科技项目和农业产业化项目的实施,开展相关的科普活动。

围绕科学生产和增效增收,激发广大农民参与科学素质建设的积极性,增强科技意识,提高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和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并将推广实用技术与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结合起来,着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积极开展农村“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以农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员队伍建设为重点,强化基层科普教育功能。有条件的乡镇发展农村远程教育,协助基层干部和农民通过网络等现代化手段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实现终身教育,继续提高。

㈣推进社区科普工作,建议健康文明生活

广大社区宣传科学发展观,重点建议和普及节约资源、维护环境、文明卫生、节能降耗、平安生产、健康生活等观念和知识,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科学文明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

以学习能力、职业技能和技术创新能力为重点,围绕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需求。提高第二、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科学素质,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和自身发展的要求。

围绕全民守业,面向社区居民开展科普活动。要利用科普教育的多种形式、多种手段、多种渠道、多种阵地,社区有劳动能力的普通人群中开展生产技能、生活技能、岗位资质等内容的培训,提高他吸收科学知识的能力和依靠知识的发展意识,适应就业结构的变化和创新创业的需要。

围绕和谐社区建设,发明性开展科普工作。发挥科普在建设和谐社区中的综合功能作用,将科普与和谐社区各项建设有机结合,用科学精神、科学思想营造博爱诚信、容纳开放、谅解宽容、团结互助的社区人文环境。积极探索科普在社区民主政治建设中的作用,提高社区居民明辨是非的议事能力,增强社区居民民主参与社区事务的意识,促进社区工作倾听民声、疏通民意,使科普工作成为构建和谐社区的重要社会力量。

㈤加大干部科普教育力度,优化干部队伍知识结构

面向领导干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的同时,突出传达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倡科学态度,讲究科学方法,增强领导干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科学决策的能力。

优化干部知识结构,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学习型机关。加强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结合,提高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增强终身学习、不时提高自身素质的自觉性。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宣传部门、党校、干部学校要把提高干部科学素质列入教学、培训计划,经常举办科普讲座、演讲会、编辑出版相关的科普读物,向领导干部和公务员介绍现代科技知识及发展趋势。

㈥抓好企业科普,推进企业技术创新

企业广泛开展科普宣传、技能培训和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职工等活动,着力加强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教育,提高职工的科学文化素质。鼓励群众性技术创新和发明活动。充分发挥企业科协、职工技协、研发中心等组织和机构的作用。

把企业科普同职工岗位培训、职工技术提高、知识产权意识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等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广大职工适应现代化生产的能力。突出抓好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高技能技艺普及工作。

有条件的企业要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支持社会公益性科普事业、参与社会科普活动;要充分利用有关实验室、产品摆设室等条件,使其成为企业面向社会的科普宣传阵地。

㈦创建科普示范城,全面提升科普工作水平

以创建科普示范城为载体,凝聚各方力量,服务科学发展,努力构建学习型城市、创新型社会,打造富有 特色的科普工作品牌。

依照“政府推动、社会参与、普及提高、协调发展”创建工作思路,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优势,切实履行相关职责,建立创建工作责任制,形成一个群策群力、齐抓共建的局面。

通过5-10年努力,使我市科普工作制度化、群众化、社会化、经常化,科普设施不时完善,科普手段先进,科普队伍壮大,组织网络健全,科普效果显著,各级领导干部科学管理、科学决策水平明显提高,驾驭市场经济能力明显增强,科技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大幅度上升,科学技术普及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

三、基础工程

㈠科普示范工程

继续抓好市政府和省科协共建科普示范城的工作,争创全国科普示范城。

督促县(区)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区)创建工作,切实加强县(区)乡(镇、街道办)基层科普工作各项基础建设。

积极开展科普示范单位的创建活动,评选一批科普示范乡镇、科普示范村、科普示范社区、科普示范学校、科普示范基地、科普示范楼院、科技示范户和精品农技协,突出示范效应,全面提升我市科普工作水平。

㈡科普基金工程

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科普事业。设立 市科学技术普及基金会,主要用于奖励在为我市经济建设、科学技术普及工作中取得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

㈢科技工作者之家建设工程

搭建网络服务平台。进一步加强各级学会的组织建设,改善办公条件,提高服务能力,增强学会的凝聚力,打造一批精品学会。

建立科学技术人才库。建好全市自然科学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和各学会会员人才库、有突出贡献及学科带头人专家库、当地归国科技工作者和在境外从事科研工作人才库。

建立科技工作者施展才气的平台。组织开展学会的学术交流,提高科技人员的学术水平;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难点和热点,组织跨学科的大型学术研讨和提合理化建议活动,促进我市经济社会继续发展。

建立科技工作者的维权服务热线,维护科技人员的合法权益。

㈣科普基础设施工程

建设 市科技馆。科技馆是普及科学技术的重要阵地,青少年素质教育的重要场所,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也是市文明乡村建设的必要条件。要把 市科技馆建设成集科普展览、科技培训、青少年科普实验、科普演讲、学术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科技馆。

建设电子科普显示屏。城区主要公共活动场所,建成4-6块高规格的全新电子科普显示屏,拓宽科普宣传手段。

完善运用网络进行远程科普宣传教育的终端设备等设施。

科普画廊及社区科普图书阅览室。城区主要公共活动场所,建成8条科普画廊;80%以上社区、50%行政村建成10米以上科普画廊、藏书1000册以上的科普图书阅览室。

㈤科普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

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科技下乡和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科普活动。深入开展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科技活动周、全国科普日、科普之春(夏、秋、冬)科普大使进社区等活动。

创建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有条件的社区中创建10个青少年科学工作室,丰富青少年的课外科技活动,使之与学校教育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组建一支稳定的科普大使和科技辅导员队伍。发挥老科技工作者协会等组织的作用,组建一支100人的相对稳定的科普大使和科技辅导员队伍,鼓励和组织他积极参与社区科普和学校科普活动。

建立社区科普学校。充分挖掘社区各类教育资源,普遍建立社区科普学校和科普活动室,有计划地开展培训、讲座和相关互动教育活动,使每个社区有居民接受终身学习的平台。

加强和改进农函大工作。发挥农函大在农村实用技术培训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农函大的领导,改善农函大的办学方式,不时探索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体制和机制。

㈥科技咨询工程

积极配合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工作,开展重大课题的调研论证及社会招标;发挥人才荟萃、学科齐全的优势,组织省内外专家学者围绕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问题,加强决策咨询,积极建言献策,努力提出有影响、可操作的建议和对策,努力把科协系统建成 市的科技智囊库”

着眼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加强科技效果转化服务平台建设,培育技术服务市场,积极组建各种形式的科技中介组织,广泛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活动,促进科技效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智力支持作用,鼓励科技工作者发挥专长,服务社会,开展有偿科技服务活动。允许科技人员以知识、技术、效果、专利、管理等要素入股参与收益分配,允许科技人员兼职兼薪,开展有偿服务。鼓励科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从事技术承包、技术报务。

㈦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促进原创性科普作品的创作。制定优惠政策和相关规范,加大对优秀原创科普作品的扶持、奖励力度,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作品创作,培养一支专兼结合、素质优良的科普创作队伍。

集成国内外现有科普图书、期刊、挂图、音像制品、展教品、文艺作品以及图片、科普志愿者等各类科普信息,建成数字化科普信息资源库和共享交流平台,通过互联网为社会和公众提供资源支持和公共科普服务。

整合校外科学教育资源,建立校外科技活动场所与学校科学课程相衔接的有效机制。利用科技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科普教育基地、科普示范基地、社区青少年科学工作室、科研单位开放实验室的教育资源,为提高未成年人科学素质服务。

加强合作与交流。大力推进政府和民间对外的科普合作,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科普交流活动。积极开展优秀科普作品的推介、展演、展映、展播和展示活动,扩大科普信息资源的共享范围。

㈧大众传媒科技传达能力建设工程

做大做强“ 科普网”发挥互联网等新型媒体的科技传达功能,使之成为网上科技馆、博物馆,进入全国知名科普网站行列。

打造科技传达媒体品牌。进一步加强与传播媒体的合作与互动, 日报要进一步办好科普专版,市广播电台继续开办科普专栏,市电视台要充分发挥优势,推出优秀科普栏目、科技专题节目,使公众在欣赏文化艺术中获得科学知识,受到科学熏陶,形成 科普文化特色。

四、保证措施

㈠组织领导

市政府负责《科学素质实施纲要》实施工作,成立实施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统一动员部署和检查监督。各有关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依照《科学素质实施纲要》要求,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充分履行相关工作职责,发挥各自优势,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切实推进公民科学素质建设。

市、县(区)人民政府应将《科学素质实施纲要》纳入外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列上政府和各有关部门的议事日程,纳入业绩考核。

建立和完善科普工作的工作机制。市科学技术协会是市科普工作的主要社会力量,负责组织开展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科普活动,支持有关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开展科普活动,协助政府制定科普工作规划,为政府科普工作决策提供建议。本纲要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 市科学技术协会,承担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汇报。

建立公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科学素质实施纲要》实施的监测指标体系,并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指标体系。

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委托有关监测评估机构对公民科学素质状况和《科学素质实施纲要》实施情况进行监测评估。>

㈡经费保障

采取多种措施,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为科普工作的组织实施提供资金保证。

落实各相关部门实施经费。各有关党政部门、事业单位和人民团体根据承当的任务,依照财政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统筹安排和落实科普工作所需经费。

鼓励捐赠,广辟社会资金投入渠道。进一步完善捐赠公益性科普事业个人所得税减免政策和相关实施方法,广泛吸纳境内外机构、个人的资金支持科普事业。

㈢队伍建设

培养专业化人才,发掘兼职人才,建立志愿者队伍,加强理论研究,为我市科普工作提供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撑。

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和进修活动,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升在职科学技术教育、传达与普及人员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

建立有效机制和相应激励措施,充分调动在职科技工作者、大学生、研究生和离退休科技、教育、传媒工作者等各界人士参与科学技术普及,发挥他专业和技术特长,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素质较高的兼职人才队伍和志愿者队伍。对在科普工作中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组织予以惩办和奖励。

增强科技界的责任感,支持科技专家主动参与科学教育、传达与普及,促进科学前沿知识的传达。

开展科普工作理论研究,培养科普理论人才,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掌握基本规律和发展趋势,为科普工作的实践提供指导,推进科普工作与时俱进。

推荐阅读:

“乡村学校办学资金管理工作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教育局总结及下年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教育部门政务公开规划”教育工作计划

“教育局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2012年中学物理复习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教育局安全计划”教育工作计划

标签: 工作计划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