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震时是跑还是躲:目前多数专家认为震时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的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因为震时预警时间短,人又往往无法自主行动,加之门窗变形等,从室内跑出十分困难;如果是在高楼里,更不易跑出来。但若在平房里,发现预警现象早,室外空旷安全,力争跑出避震。
2.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a.趴下,降低身体重心,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抓住身边牢固的物体,以防身体移位,暴露在坚实物体外而受伤。b.保护头颈部(低头,用手护住头部和后颈;有可能时,用身边的物品,如枕头、被褥等顶在头上。c.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d.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
3.什么是室内的避震空间:室内房屋倒塌后所形成的三角空间,可称其为避震空间。主要是指大块倒塌体与支撑物构成的空间。室内易于形成避震空间的地方:床、炕沿下,结实牢固的家具附近;内墙(特别是承重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储藏室等开间小、有管道支撑的地方。室内最不宜避震的地方:附近没有支撑物的床、炕上;周围无支撑物的地板上;外墙边、窗户旁。
4.公共场所避震要点:a.在影剧院、体育场馆,观众可趴在座椅旁、舞台脚下,震后在工作人员组织下有秩序地疏散;b.在商场、饭店等处,要选择结实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避开玻璃门窗、橱窗和柜台;避开高大不稳和摆放重物、易碎品的货架;避开广告牌、吊灯等高耸或悬挂物;c.避震时用双手、书包或其他物品保护头部;d.震后疏散要听从现场工作人员指挥,不要慌乱拥挤,尽量避开人流;如被挤入人流,要防止摔倒;把双手交叉在胸前保护自己,用肩和背承受外部压力。
5.室外避震注意事项: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构筑物楼房,特别是有玻璃幕墙的建筑;过街桥、立交桥;高烟囱、水塔等。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变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吊车等;砖瓦、木料等物的堆放处。避开其他危险场所狭窄的街道;危旧房屋、危墙;女儿墙、高门脸、雨棚;危险品如易燃、易爆品仓库等。
6.在街上行走时如何避震: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以及广告招牌、霓红灯架等,可能掉下伤人,因此在街上走时,最好将身边的皮包或柔软的物品顶在头上,无物品时也可用手护在头上,尽可能作好自我防御的准备,要镇静,应该迅速离开电线杆和围墙,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
7.野外避震要点:a.避开山边的危险环境。不要在山脚下、陡崖边停留;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也可躲在结实的障碍物下,或蹲在沟坎下;要特别注意保护好头部。b.避开水边的危险环境。河边、湖边、海边,以防河岸坍塌而落水,或上游水库坍塌下游涨水,或出现海啸;水坝、堤坝上,以防垮坝或发生洪水;桥面或桥下,以防桥梁坍塌时受伤。
8.车辆行驶中发生地震如何应对:司机应尽快减速,逐步刹闸,停到空旷处;乘客(特别在火车上)应用手牢牢抓住拉手、柱子或座席等,并注意防止行李从架上掉下伤人,面朝行车方向的人,要将胳膊靠在前坐席的椅垫上,护住面部,身体倾向通道,两手护住头部。
9.自救方法:被阻隔在废墟下时,应想方设法寻找和挖掘出口,尽快脱离险境;被压埋后,如果手能动其他部位不能动,要逐步清除压物,尽量挣脱出来;不能脱险时,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掏出一定空间,保证呼吸;如有可能,注意用湿手巾、衣服或其他布料等捂住口鼻和头部,避免灰尘呛闷发生窒息;如受伤,想办法止血包扎;用砖块、木板、或其他可以挪动的物品等支撑残垣断壁,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注意听外边的动静,伺机呼救。可用喊话、敲击等方法呼救,有条件时利用手机等通讯工具呼救;尽量寻找水源和食物等,节约使用,延长生存时间,耐心等待救援。
10.互救方法:根据房屋居住情况判断,根据家庭、邻里提供信息,采取看、喊、听等方法寻找被埋压者;采用锹、镐、撬杠等工具,结合手扒方法挖掘被埋压者;对挖掘出的伤员进行呼吸、包扎、止血、镇痛等急救措施后迅速送医院;对暂时无力救出的伤员,要使废墟下面的空间保持通风,递送水和食品,寻求帮助再行营救;救人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方法不当和余震或次生灾害造成新的伤亡;挖掘时要分清哪些是支撑物,哪些是压埋阻挡物,应保护和增设必要的支撑物,清除压埋阻挡物;不要轻易触动倒塌物,不要站在倒塌物上;挖掘接近人体时,最好用手一点点拨,不可用利器刨挖;应首先找到被压埋者的头部,并采取清理口腔、呼吸道异物等措施,并依次按胸、腹、腿的顺序将被压埋者挖出来;对不能自行出来的伤员,不得强拉硬拽,查明伤情,采取措施后,再行搬动;对营救出的伤员可给点水,但不能多喝;对长期处在黑暗中的伤员要注意保护眼睛;根据伤员的伤情采取正确的搬运方法。考虑伤员可能有脊柱骨折的情况,搬运要小心,防止脊柱弯曲和扭转。要用硬板担架搬运,严禁人架方式,以免加重骨折或损伤脊髓,造成终身瘫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