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农村公厕工作总结体会(合集8篇)

工作总结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9-27 19:10:4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建立农村公厕工作总结体会1

碧安乡20_年卫生厕所改造项目

实施情况汇报材料

碧安乡人民政府副乡长纪光辉

20_年7月14日

尊敬的市爱卫办、县疾控中心的各位领导:

感谢你们到碧安检查指导工作,下面我就全乡基本情况及20_年卫生厕所改造项目实施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基本情况

碧安乡距景谷县城123公里,是全县最远的乡,全乡总面积平方公里,辖16个村民委员会,204个村民小组。20_年末,全乡有5762户,23312人,其中农村劳动力13696人,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4人。杂居着汉、彝、傣、回、布朗等12种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是一个集老、少、边、穷为一体的贫困山区乡,曾是全省506个扶贫攻坚乡之一。从地理位置来看,碧安乡位于景谷县西南部,东面与益智乡接壤,南面与普洱市思茅区云仙乡隔小黑江相望,相距40多公里;西面与勐班乡、澜沧县山水相依,北面与永平镇相接。最高海拔1984米、最低599米,平均海拔米。主要有热区、森林、矿产等优势资源,有林业用地万亩,森林覆盖率。全乡工农业总产值

5832万元,农村经济总收入331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74元,人均有粮310公斤。

二、历史概况

碧安集镇开发历史悠久,四十年代初,勐主街共有300多户人家,城墙高筑,壁垒森严,各种商行、摊贩星罗棋布,各路马帮络绎不绝;夜间气灯、马灯、煤油灯彻夜通明,非常繁华、热闹。是东出思茅、宁洱,北上镇沅、景谷,西到澜沧、缅宁,南下车佛南的交通要道,也是滇南与缅甸、泰国通商的重要商埠之一。至今还保留有较完好的古城门、古桥、古井、古寺,古镇风貌浓郁。教育事业较为发达,有碧岭小学和碧光中学,附近六顺、澜沧、缅宁许多学子均到这里求学,其繁华富庶在思普区所罕见,被誉为迤南的 “小昆明”。

碧安是原思普区地下党和革命武装斗争的主要根据地之一。1947年_地下党派何宏年到达勐主开展地下工作,1948年6月景谷勐主成立_思普特支碧光分支,同年9月成立_勐主支部,11月2日_归侨党组第一批回国人员到达勐主,与勐主支部共同领导开辟景澜六一带地区革命工作,创办《五日消息》,训练培养军政干部,组建普光部队,形成在黑暗中指引和指挥澜沧江两岸各族人民推翻反动统治的坚强领导核心和战斗指挥部。到1949年将部队编入二纵队建制,圆满地完成了迎接主力部队的到来和配合全国解放的伟大使命。

当时被称为思普地区的“延安”。

三、20_年卫生厕所改造项目实施情况

在县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县爱卫办的指导,乡党委、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20_年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厕和水质监测项目实施方案》和《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20_年农村卫生厕所改造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加快农村改厕无害化进程,提高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改善农村环境卫生,减少肠道传染疾病的发生流行,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碧安作为全县项目建设重点乡,在任务下达后,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由于改厕项目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为保证完成任务,我们采取了以下主要做法。

一是加强领导,层层落实。乡上成立了以分管领导任组长的改厕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制定计划,深入村组实地查看,并通过发宣传单、召开群众代表会、进村入户走访等形式来宣传和推动改厕工作,结合实际制定分配方案,把全乡680座改厕任务分解到16个村,再由各村分解到各个村民小组和农户,并要求实施卫生改厕的农户签字按手印,做到了各级明确任务,层层落实责任。

二是摸清底数,广泛宣传。各村迅速对公厕、农户厕所现状进行摸底调查、造册登记,做到了底数清、情况明。按

照卫生改厕的要求,通过张贴改厕宣传挂图,介绍卫生常识,大力宣传改厕项目在改变农民传统生活方式、改善农村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等方面的重大意义,以及中央和各级政府对改厕项目的补贴政策,努力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通过广泛宣传,充分发挥广大群众在改厕项目中的主体作用,积极鼓励群众出钱出物,投资投劳,有效化解了改厕项目资金不足、劳力短缺等问题。

三是突出重点,全面推广。农村改厕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量大,在改厕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点带面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法,为打消群众的各种疑虑,充分发挥村干部和广大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在村干部和党员家中率先建起了卫生厕所,并组织群众参观学习,对照实物现场讲解厕所的卫生原理,回答群众的各种提问,解决了群众的后顾之忧,进一步坚定了农户改厕的决心和信心。通过扎实工作,全乡680座改厕任务,目前已完成643座,剩余37座可在规定时间内建成。

四是强化督导,严格检查。乡上安排专人负责改厕项目的日常督导和检查验收工作,按照厕所施工图纸和建造要求,对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定期对项目施工中使用的水泥、沙子、砖等建筑材料定期进行检查,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入场、不下地、不上墙,确保建一个、成一

个,让老百姓得到真真正正的实惠。

五是加强管理,保证效果。协助各村完善《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制度,建立健全村卫生管理办法和长效卫生保洁机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治理“五乱”现象,规定村组近期打扫环境卫生。同时,大力加强农村卫生宣教工作,逐步引导广大农民确立科学的生活方式,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正确管理使用卫生厕所,确保达到无蝇、无臭、粪便无害化的预期效果,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脏、乱、差的村庄面貌以及农民落后的生活方式和不良生活习惯。

四、存在的困难、不足及今后的打算

一是宣传力度不够,大部分农村群众卫生保健意识较差,对改厕的积极性不高,受旧的卫生习俗影响,对卫生保健知识、疾病传播途径和预防知识也了解不够,因而对改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缺乏认识。

二是受经济条件的制约,大多数农民生活水平低,经济不宽裕,乡上对此项工作的资金投入也有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改厕的进程。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的思想认识,改变落后观念。围绕农村卫生改厕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卫生效益,通过各种宣传形式,促使农民能够彻底改变旧观念、旧习惯,提高农民参与改厕的积

极性和主动性。同时,加强对农村改厕的领导,加大资金支持力度,把这项工作纳入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协调各方,督促检查,解决好农村卫生改厕工作中的实际问题,真正让卫生厕所造福于民。

建立农村公厕工作总结体会2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分管领导为组长、乡村振兴服务中心、综合执法办为成员的厕所革命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全镇“厕所革命”工作的统筹协调推进,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扎实推进工作。为确保项目推进力度,按时完成上级在四个村下达任务数,领导小组要求项目村每周报送两次项目进度,组织人员到项目村实地检查督导,随时掌握工作动态,收集项目推进中存在的问题,能够解决的问题及时协调相关职能部门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问题向农业农村局报告,寻求技术指导,确保工作稳步推进。

(三)强化工作督导。按照目标任务和建设要求,我镇细化项目进度,对推进迟缓的项目村进行技术指导,协调处理相关问题;对不符合建设标准的,严格按照要求限期整改,做到规范建设,安全施工、文明施工。

(四)规范验收程序。按照上级要求,严格按照验收程序,对施工情况进行验收,由村级初验后,上报镇领导小组,由镇级相关部门进行复验,镇级验收后向县农业农村局申请复验。

(五)取得的成绩。在“厕所革命”实施的4个村中,工作总体推进有力,取得了显著成效。群众都对该项目积极支持,截止目前,我镇已完成个3个示范村改厕任务,其余正在有序推进,此项工作的推进,极大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

建立农村公厕工作总结体会3

我镇农村的改厕工作做到党政领导直接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建立了7人组成的农村改厕领导小组。由分管副镇长担任组长抓改厕工作。各村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 1-2名村级干部专人抓改厕工作,各村民小组配备了1名改厕专管员负责指导督促各农户的改厕工作,从上到下建立了农村改厕一条线领导管理体系,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改厕工作,及时解决具体问题,领导经常下村现场办公督促指导,特别是西片的xx等村,他们经济比较薄弱,但村级领导非常重视,也能自己克服改厕资金不足的困难,把改厕工作搞上去,不拖全镇的后腿。

建立农村公厕工作总结体会4

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实施方案

一、目标任务

修建农村无害化卫生户厕2000座。其中:新坝乡670座,巷道乡500 座,南华镇150座,宣化镇210座,合黎乡210座,城关镇70座,骆驼城乡80座,罗城乡50座,黑泉乡60座。

二、资金筹措

计划投资320万元,国家和省上补助80万元,县财政配套10万元,不足资金由受益乡村补贴和受益农户自筹。

三、进度要求

3-4月,培训乡、村、社管理和技术骨干,下发健康教育宣传材料;5-6月,各乡镇按计划建设农村卫生厕所,并开展农村改厕健康教育活动,县爱卫办开展项目督导;10月,县项目办提交验收申请,市上组织验收,并上报验收评估报告。

四、保障措施

1、健全机构,明确责任。县卫生局成立高台县农村改厕项目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组织、协调、监督等工作。

组 长:赵国林 县卫生局局长 副组长:王延明 县财政局副局长

邢 彬 县卫生局副局长

成 员:陈 睿 县卫生局副局长、疾控中心主任

吴 燕 县卫生局纪检员

闫作万 县爱卫办副主任

王培义 县爱卫办副主任 雷光锋 县疾控中心副主任 殷长有 县财政局社保股股长

李玉珍 县卫生局财务股干部

康中北 县疾控中心地病科科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爱卫会办公室,闫作万同志任办公室主任。

2、科学管理,保证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项目实施计划,签定目标管理责任书,严格项目管理,规范施工,靠实责任,确保项目保质保量顺利完成。

3、严格资金管理,确保规范运行。设立基建项目专户,建立资金使用管理制度,严格项目资金管理,按工程进度拨付项目经费,确保专款专用。

4、加强项目管理,确保工程质量。项目实施要严格执行项目招投标制,严格按照项目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规范实施,严把项目建设质量关,以质量求效益,使项目建设达到中央专项资金项目建设的各项要求和标准。

五、质量要求和检查验收

按照《20_年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项目农村改水改厕项目张掖市技术方案》和《甘肃省农村改厕管理办法》及《甘肃省农村改厕项目考核验收评分表(试行)》实施。

六、工作责任

挂项领导:_忠 县政府副县长 牵头单位及负责人:县卫生局 赵国林 配合单位:县财政局 实施单位:各乡镇人民政府

建立农村公厕工作总结体会5

有时工作标准不够高,要求不够严,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组织管理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协调能力和文字言语表达能力等,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向上级领导和镇主要领导请示汇报较少;在平常的工作中较少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一)抓组织领导,农村改厕工作的组织保障进一步加强。

一是面对改厕工作数量大、技术高、时间紧等实际,迅速建立了以分管书记为首,镇科教文办为主体,镇卫生所、建管站、水利站等部门全力配合的全镇农村改厕工作领导小组。各街道、村居建立调整了由丰富工作经验同志组成的领导班子,并落实专人负责,加大了领导力度;二是建立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联系村制度,明确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职责分工,进一步加强了对改厕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二)抓宣传教育,农村改厕工作的认识程度进一步提高。

一是结合创建卫生村工作,切实有效地开展多形式、多层次、深入持久的改厕宣传教育活动。各街道、村居通过有线电视、广播专题播出健康卫生知识;向每家每户发放公开信,宣传改厕的重要性。同时利用横幅、标语、黑板报等形式,大力宣传,建立强大的群众基础。二是坚持以各村(居)为依托,通过派员蹲点、卫生宣传日等方式到村居入门入户宣传,变“要我改厕”为“我要改厕”,自觉投入改厕工作。

(三)抓政策配套,农村改厕工作的政策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加大投入力度,健全激励机制。经费不足是改厕的一大难题,为进一步推动全镇农村改厕工作的顺利实施,采取“上级政府补一点、镇政府贴一点,村集体配一点”的办法,保证资金投入。全镇共投入资金400多万元,保证了改厕的顺利实施。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增强改厕技术力量。以村居为单位举办多次改厕技术培训,确保各村居有熟练技术的改厕专业人员。镇领导多次到各村指导、督促改厕工作,有力保证了改厕工作的顺利推进。

(四)抓督查考核,农村改厕工作的进度进一步提速。

为确保改厕任务保质保量的推进,镇政府建立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在改厕过程中,镇政府与具体实施改厕工作的村签订了责任状,要求村领导负责做好村民思想工作,协调现场矛盾,限期推进改厕任务,并将工作实绩与工资、奖金挂钩。通过各村自查、镇级督查、市级验收等方式督促改厕工作的进程。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提出整改措施,做到改厕质量与进度同步。

(五)抓典型示范,农村改厕工作的经验进一步推广。

建立“全镇有示范村、各村有示范户”的工作模式,树立典型,以点带面,推广好的做法与经验,调动村民向好意识,全面铺开改厕工作。城南村、许庄村落实专人组织改厕班子,在通过对村民走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村民住户相对集中的原则选址,统一采用“三格式”新建公厕,在新建处配备灰箱,便于村民堆放生活垃圾,同时落实公厕专人保洁。新建公厕交付使用后,原村民旱厕全部拆除,此举得到村民赞同,并在全镇得到推广。

建立“一把手工程”工作责任机制,按照“市指导、县为主、乡村实施”的模式,新(改)建户用厕所项目原则上不招投标,由村委会、农户和施工方签订三方协议,加强理事会、议事会、农户三方监管,并张榜公示。

通过强化措施,湘潭市农村厕所革命取得显著成效:

下一步,湘潭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厕所革命现场会议精神和^v^副总理胡春华的重要讲话要求,按照本次农村改厕会议要求,积极谋划、群策群力,

农村厕所革命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紧抓实,不断提升改厕质量和水平,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农村厕所革命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系统工程来抓。以农村厕所革命为抓手,统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七项重点任务,实现整体推进。

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民心工程来抓。把农村厕所革命实事做实、好事做好,切实增强群众对改厕的认同感、参与度和满意度。

农村厕所革命作为民生实事的放心工程来抓。严格资金使用和监管,严把建设质量关,扣紧安全生产弦,确保如期高标准完成建设任务。

为更好更快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湘潭市建议:生态环境部门要在居民相对集中区配套开展农村改厕终端污水处理;建议中央财政提高农村厕所革命专项资金奖补标准。

学习能力是一个人发展的底层能力之一,这个世界发展变化太快,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跟得上这个时代的步伐。

学习的意义之一就是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让自己少犯错误,用尽可能短的时间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我们固然应该尊重过去流血的经验,但是还应该尊重自己流血的经验。这些经验都可能是花费了很多资源、时间和金钱总结出来的,是把厕所革命的总目标和各地具体实际情况相结合摸索出来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

回想刚来报到时的自己,同现在的我比起来判若两人。一样的是我的满怀xx,不一样的是多了几分成熟;一样的是规划整洁的村庄,不一样的是多了几分熟悉;一样的是勤劳朴实奋发向上的村民,不一样的是认可了我的存在。但是那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奉献自已的心未变,那全身心的投身于农村基层工作当中的心不移。

这一年中,我在镇党委与村党支部村委会的关心、培养下,静下心思工作,坚持以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加强理论学习,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努力提高理论知识和业务工作水平。遵纪守法,努力开展工作,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在同志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思想、学习和工作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步。在农村这样广阔的天地为有志青年发挥才能、施展才华提供了舞台,而我要在这个舞台上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不断的去学习、锻炼、充实、提升。从实践中吸取经验,从基层工作中了解民情,从优秀干部身上学习领导艺术。以服务农民、服务农业、服务农村的思想为宗旨,不断摸索农村工作的特点,不断提升为人处事的能力,不断创新服务群众的载体。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全身心的投身于农村基层工作当中。现将这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请组织和领导给予批评指正。

建立农村公厕工作总结体会6

人员到位,职责分明是农村改厕工作顺利进行的有力保证。因此我们在改厕工作中做到了行动快、措施实,从镇到村民小组实行三级管理,建立了一支强有力的改厕施工管理队伍。我们根据年初制订的“农村改厕目标管理责任制”的要求,下达改厕任务,定期组织验收、考核,并把改厕工作列入年终评比的条件之一。因此,近几年来我镇农村改厕工作不断深化,无害化卫生户厕不断增加,质量标准不断提高,成效显著,改厕普及率从xx年的xx%提高到现有的xx%,增加了xx%。

我镇的改厕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对照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特别是卫生户厕配套还未达到100%,有的质量标准还达不到所规定的要求,还有少部分农户化粪得不到无害化处理,各村的改厕面还不够平衡。因此,我们要以农村改厕验收考核标准,对全镇各村进行一次检查考核,对一部分村组未达到改厕普及面的,质量未达到标准的,限期改变,扎扎实实地把农村改厕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为巩固提高国家卫生镇、文明镇的创建成果作出新贡献。

20XX年的7月份我到村里报道,到村里担任后备干部,到现在,不知不觉已经有半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有各位领导的重视关怀和悉心教导,有前辈的言传身教,无私奉献,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到了很多东西,提高了自己的工作能力,同时也得到了同事和群众的支持和认可。但也存在很多不足,有待进一步的学习和改正,半年来的工作汇报如下:

建立农村公厕工作总结体会7

为确保农村改厕项目工程建设的质量和数量,我县构建了严格的监管机制。

一是配强技术骨干。县政府成立以分管领导任组长,县爱卫办、县城乡规划管理局、县农能局、县疾控中心等爱卫会成员单位主要负责人任副组长的县农村改厕技术指导小组,并建立技术指导小组办公室,抽调三名技术骨干人员,专门负责全县农村改厕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二是强化技术宣传。为确保改厕技术管理和指导到位,专门制发《县集中成片实施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运作管理规程》、《关于严格执行农村改厕项目相关规定的通知》、《关于快速高质量推进农村改厕项目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农村户厕改造工作管理的通知》等文件,对改厕项目的运作、质量要求、验收办法、经费拨付作出严格界定。

三是严格方案审查。在项目的筹划安排上实现“三个转变”,即:在组织形式上由散在改厕向集中成片实施转变,在区域安排上由普遍安排向涪江河、梓江河、沈水河等县内重大水域为重点转变,在建设模式上由卫生厕所、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向生态化卫生厕所改造转变,使改厕工作建立坚实的群众基础,发挥最佳的自身潜能,展示最好的社会效果。

四是严格后续管理。农村改厕项目是一项民生工程,为确保该项目能够更加长远的发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办专门制发了《关于加强农村改厕后续工作管理的通知》文件,对已实施了的农村改厕项目,特别是集中成片实施农村改厕项目的后续管理和维护作出要求。

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全县农村改厕达到了认识统一、标准统一、质量统一,从县到乡(镇)至村的管理体系和质量监督体系基本形成,确保了整个改厕工程的高质量、高效率。

为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全面改善人居环境。今年以来,XX镇狠抓农村“厕所革命”,在全镇范围内积极开展农村公厕改造工作,通过改造提升农村公厕64座,大力推进公厕“大整容”,着力提升政府公共服务水平,补齐民生短板,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树立魅力XX新形象。

一是统筹谋划,深入一线全面排摸。制定《XX镇20_年度农村公共厕所改造工作实施方案》、《XX镇20_年度农村公共厕所工作考核办法》,成立XX镇公厕改造提升领导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召开XX镇20_年度农村公厕改造提升动员会及推进会,层层落实责任到人,逐个明确改造时间节点,倒排时间计划,实施挂图作战,确保11月底完工。同时,配强人员力量,并安排镇、村两级干部深入一线,对全镇26个行政村公厕存量进行走访和排查,共排查出存量公厕64座,真正做到心中有数。

二是分类施策,自加压力统筹推进。对照《浙江省农村公厕建设改造和管理服务规范》《龙游县公共厕所建设指南》《龙游县20_年农村公共厕所改造工作实施方案》等标准规范,各行政村因地制宜,立足本村实际产业特色和环境要求,准确分类实施改造,最终明确全镇对标改造61座,新建补缺建设3座。始终坚持自我加压,由镇分管领导牵头每周一督查,每月一通报,并实行XX镇小城镇综合整治办、四边三化办和社会事务办等协调配合服务制度,帮助解决各公厕涉及到的设计、政策处理等一系列问题。同时,按照补助标准,管好用好财政资金,把钱花在刀刃上。

三是完善机制,建档立章巩固成效。根据农村公厕改造前后工作,建立“一厕一档一表一案”台帐,由镇“厕所革命”办公室安排专门人员对每个公厕从开工、施工到完工的每一个阶段相关照片及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分类整理统计,真正做到每个公厕表格清楚、照片清晰、情况了解。同时,制定《XX镇公厕卫生服务管理及保洁制度》,明确每个公厕所长及保洁员,规定镇级所长每月巡查不少于一次,站级所长每周不少于一次,村级所长每日不少于一次,做到每个公厕有人管、有人清,实现公厕长效规范管护。

XX镇20xx年共有改厕任务262户,根据县“__”工作部署要求,在县住建局的大力指导下,我镇高度重视、精心谋划、扎实推进,并于9月下旬全面完成全镇改厕施工和乡镇验收工作。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建立农村公厕工作总结体会8

(一)加强领导,明确工作职责

县政府制发了《来安县20xx年农村改厕工作计划(来政办秘〔20_〕11号》文件,遵循部分乡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优先实施、部分乡镇贫困村常住户优先实施、其余自然村常住户分步实施原则,根据省、市下达我县的3000户改厕任务要求,结合各乡镇上报自愿申请改厕农户情况,确定全县完成自然村4349户常住农户卫生厕所改造。同时,按照县发改委要求,制作完成农村改厕项目立项文书,并在项目投资平台录入。县卫计委、项目镇分别成立了相应的领导组织,明确分管负责人和具体经办人,为项目的有效实施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实施

召集了全县12个乡镇分管负责人,组织召开了20xx年全县农村改厕工作专题会议,建立农村改厕专用QQ群和微信群,安排部署摸底调查工作,按照自愿申请原则,进行旱厕改造。制发了改造申请表、统计表、整治协议书、过程管控表、项目验收表等一系列文书,用于指导乡镇高效规范开展农村改厕工作,并将改厕任务细分到责任人,确保改厕工作有人抓、有人管、落到实处。前往三湾、六郎、石固等9个贫困村,实地查看贫困户厕所情况,并联系相应乡(镇)政府,就做好农村改厕摸底调查工作提出要求。

(三)合理布点,加大财政投入

为确保改厕项目的顺利推进,经广泛调研,便于建设管理,发挥改厕工作的防病效益,确定实施主体为半塔镇和杨郢乡。其中半塔镇实施改厕农户1505户,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330户,贫困村常住户405户,自然村常住户770户;杨郢乡实施全乡推进,改厕农户2844户,包括建档立卡贫困户377户,贫困村常住户631户,自然村常住户1836户。同时,县政府进一步加大财政投入,安排农村改厕项目专项资金,主要用于采购农村改厕所需相关配套设备、地下部分建设和建档立卡贫困户厕屋改造等。

(四)公开招标,确保公平公正

县卫计委负责采公开招标农村改厕所需的装配式三格式化粪池、坐便器、蹲便器、加压水桶等配套设备;杨郢乡、半塔镇负责落实的改厕施工队公开招标工作。

(五)加强培训,现场教学推进

为准确、及时、全面完成全县“三大革命”GIS系统农村改厕信息录入工作,同时做好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工作,7月17日上午,县卫计委组织今年实施农村改厕项目的半塔镇、杨郢乡系统管理员及12个项目村负责人,召开了农村环境“三大革命”GIS系统信息录入暨农村改厕健康教育培训会。

7月25日下午,来安县农村改厕现场推进会在杨郢乡静波村召开。县卫计委分管负责人和股室负责人;半塔镇、杨郢乡政府相关负责人和项目负责人;12个项目村负责人以及半塔镇、杨郢乡中标施工队技术人员参会。与会人员共同前往到静波村孙郢组农村改厕试点农户家中,现场观摩了农村旱厕改造施工工艺,全面了解了装配式三个化粪池规格型号、安装流程、使用须知以及后期维护等各关键环节和全过程。

(六)强化督查,确保标准建设。

为保证建厕质量、进度和标准,全面落实《全国爱卫办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户厕建设的通知》和省住建厅制发的《安徽省农村改厕技术导则(试行)》(20_年修订)精神,6月-12月间,县卫计委数次组织业务人员深入村、组、户,指导农户建厕,在选址、设计、选料、注意事项等方面给予了技术指导,杨郢乡组织各村民理事会主要成员3-5人现场全程监督施工进程,及时改正了改厕过程中发现的各种质量问题,从而保证了改厕项目又好又快地开展。已建成4352座,在建283座。“三大革命”GIS平台系统已录入信息4352条。

推荐阅读:

初中体能社团工作总结(实用15篇)

林草局防火股工作总结(37篇)

项目总结报告格式范文模板(汇总39篇)

上市挂牌后备企业工作总结(3篇)

工业企业台账工作总结(35篇)

社交困难帮扶工作总结(合集9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