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融合发展工作总结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之路,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大力培养高素质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根据学校发展规划,通过这一年的工作,我们成立了产学研结合教育的组织,建立了产学研结合教育基地,完善了产学研结合教育的设施,拓展了与实际工作部门的联系,开展了多项产学研合作教育工作,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好评,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完成的主要工作包括如下方面:
一、坚持正确的指导思想
以_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学院党委领导下,认真落实了学院20xx年行政工作要点,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律,为顺利实施学院“十一·五”规划开好局、起好步。
二、实现了工作目标
建立了院系两级科研管理体系,注重科研教师队伍的培养,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鼓励教师积极投身科研工作,实现中级以上职称教师每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1篇以上学术论文,每个教研室有1-2项科研课题的目标,逐步实现科研强校,努力办出健雄学院特色。
三、主要任务落实情况:
1.扎实做好创建迎评工作
2.顺利召开产学研工作会议
3.实现了院内科研立项
4.产学研基地建设
5.学术交流
6.双元制办学模式
7.科研档案建设
8.形成系部产学研评价体系
9.科技创新活动
为了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职的教育规律,为学院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经验,提升学院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造就一支高水平的教育科研队伍, 各教学部门积极组织广大教师参加河南省“十一·五”课题申报工作。此项工作的落实程度,不仅关系到学院的整体形象,而且还直接影响到学院的可持续发展。每个教学部门至少申报一项,把此项工作当做一项政治任务来完成,实现了抓紧并且抓好。
产学研融合发展工作总结2
一产学研合作的意义
职业技术教育最基本特征是:职业性与技术性。职业教育从它诞生的那天起,就注定了与基础教育的显著区别和特定的指向性:承载提高人们基本素质的教育功能,承担社会广泛就业的职业技能培养职责。它的培养对象指向人,培养主体指向学校,培养目标指向企业(岗位)。它的出现是生产力发展到工业化阶段的必然要求。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开始走上历史的舞台。美国是当今世界高等职业教育搞得最为出色的国家之一。早在1906年,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就在美国产生,只是受当时的条件所限,一直未受重视,发展缓慢。直到1958年,在福特基金会的资助下,美国对产学合作培养模式开展研究,并形成了第一份关于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评估报告。正是这份评估报告对美国后来的产学合作教育起到了巨大的推进作用。随着产学合作教育的普及与深化,又造就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辉煌业绩成为当今美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和助推器。单从对美国社会发展的贡献看,和哈佛、麻省理工等高教巨星相比,美国的高职教育毫不逊色,堪称美式教育最为炫目的两大亮点。
产学合作之所以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根本就在于合作教育为各高职院校的成功举办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条件,提供了保障。“产学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已成为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的共识。
产学合作对高职教育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的价值定位和功能确定。众多高职院校沿袭传统的学术型办学模式,习惯于闭门造车,尤其从中专刚刚升格上来的院校,埋头“补课”,力争“达标”,对所培养的学生是否符合社会和企业的要求,或关注不够,或力不从心。产学合作一事,尚在起步探索阶段。通过产学合作,企业对人才的规格、要求等信息可以明确地传递给学校,引导学校科学而准确地确定自身的“角色”和功能,转变办学思路和理念,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职业人才。
(二)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完善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的特色所在,也是高职区别于普通高教的本质特征。高职教育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实践教育环节的成败得失。通过产学合作,由企业提供最先进的操作设备、仿真环境、科学的.管理理念和敬业精神,学生所学,正是现实所用,这样培养出的毕业生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高级技工”。
(三)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靠单纯引进和学校自我培养是不行的,产学合作是解决这一瓶颈的最有效途径。企业选派优秀技术专家、操作能手来指导学生,学校选派教师去企业实习,合作过程既是“双师型”教师的培养过程,也往往是学校科研项目和企业技改项目的“孵化期”。
(四)产学合作有利于高职院校提高办学效益。“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及学校为企业提供的在岗培训,必将引发学校日常教学管理的深刻变革,使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教材选择等一系列教学过程都具针对性,减少了盲目性。同时,有助于企业职工的在岗、转岗、上岗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弥补了高职院校非学历教育的空白,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功能和办学效益。
二本年度计算机系软件技术专业产学工作简况
(一)加强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购置了先进的实训仪器设备,完善学生实训环境。
(二)经过各方的联系和学院的支持,在20xx年产学合作的基础上,我们与多家企业签订了实习基地协议。这些基地的建设,为我们的学生实习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三)召开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会议,共同修改了05级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包括更新课程设置、讨论实践课程课时的设置、教学方法的改进。也共同制定了06级软件技术专业的教学计划。
(四)经过多方联系,在20xx年12月成功地与上海新浩艺软件有限公司达成了产学合作意向,公司给我专业3个软件测试员在20xx年为期半年的实习工作岗位,公司录用新员工时将优先考虑这些学生。
(五)20xx年11月,经过公开考核和综合评议,我专业决定选派罗芳芳、陈静、刘德伟等3名同学作为实习测试员进入亿阳通信有限公司工作实习,公司录用新员工时将优先考虑这三名学生。
(六)为了让学生了解本专业的发展方向,以便学生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聘请了北京阿博泰克北大青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大中华区总裁林欣给本专业学生就软件技术的发展做了专题讲座。
经过一年的工作,我专业成功地与一些企业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专业建设、课程设置以及学生毕业后去向方面都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我专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产学研融合发展工作总结3
产学研合作是实施技术创新的重要环节,对我们手牌这样一个处于发展期的企业,产学研合作显得尤为重要,近几年的发展更加说明只有走产学研合作之路,实行拿来消化,企业才能持续快速发展。
一、产学研合作概况
公司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展开了广泛的技术合作,现已与太原科技大学建立长期稳定的技术合作关系,形成产学研一体化,聘请资深教授、专家为公司技术顾问,参与公司科研技术项目的论证和景仰谋划,提高公司核心竞争力。另外,与美国IR公司合作,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开发新产品。
二、通过产学研合作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情况
产学研合作的关键是成果转化。公司在与高校技术合作上取得一定的成绩,20xx年起共申报专利10件,已授权9件。
三、通过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中心情况
公司与太原科技大学共建成立太原科大浙江手牌起重机械联合研究开发中心,由公司技术人员和太原科技大学机电学院教授、专家组成,工作中带内是新产品研发、技术攻关和技术服务。中心每年参与技术项目4只以上。
四、通过产学研合作人才培训,培养情况
太原科技大学是国内机电名校,在起重机械领域具有权威地位,我们在合作中同样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培训,每年组织有关学术、技术交流。现在校委托培养起重机械专业人才1名。
总之,手牌在产学研合作中找准了方向,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手牌的`自主创新加快了步伐,大大增强公司的技术实力,确保开发的新产品科技含量高、技术性能新颖,促进公司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二ОО九年四月三十日
产学研融合发展工作总结4
为适应职业教育发展,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学院本着人才培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不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以专业改革和专业建设为出发点,从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培训、实训基地建设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加强校企合作力度,使产学研结合有较大的成果。
一、现状分析
1、企业需求
传统产业建筑类企业,其自身的科研能力通常较弱,或者不具备科研能力。同时,囿于自身规模所限,他们对于重大的技术改造或者新产品问世,往往是有心无力。因此他们在实际生产中,所面临的问题都是一些技术型生产难题,其所需的技术难度并不很大,而投入也不能太多。对于真正意义的产学研而言,他们的兴趣不大,或者是有心无力。
另一类小型企业是从事新领域新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由于处在创业阶段或者发展起步,规模较小。这类企业的研发方向一般来说比较专一,这个专一的研发方向也往往就是他们公司的主要业务方向。
建筑企业对于技术有着天生的兴趣,但是由于企业规模所限,他们的需求可能比较狭窄,同时需要更多的资金支持。针对企业的现状,我们明确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发展目标是专而强。
2、团队发展
建筑学院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自20xx年10月建立至今,主要与市墙革节能管理办公室,共同开展建筑节能新材料、新工艺推广方面的产学研合作。主要负责施工员、造价员的培训。统计市市场上各种建筑节能公司、建筑节能工艺、建筑节能材料,编制建筑节能名录,提供给各建筑设计院、建筑公司技术人员学习、参考。
另外,与相关企业合作完成的主要项目有:与市节能办合作开展节能推广,主要承担建筑节能新技术、新材料的推广;与惠尔节能技术有限公司合作,进行建筑节能设计、变更和检测工作;与广益投资咨询公司联合进行大型工程项目建筑节能经济指标分析;与湖北省区域内新型建筑节能材料企业合作,开展新型建筑材料研制、开发与推广。
团队成员完成了《广电大厦》项目获市优秀勘察设计二等奖,《小区住宅楼》项目获省建筑节能一等奖,《教委幼儿园》项目获市优秀勘察设计三等奖。
二、经验与总结
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成立的时间虽不长,但在整个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直在探寻如何将产学研工作开展好。团队的成员经常性的召开会议,相互交流。有时还邀请企业相关人员一起探讨相互讨论项目开发问题,分析如何将产学研工作落到实处,让学校和企业充满活力,同时使学生受益。对此,我们团队总结了以下经验:
1、以产学研项目为依托,开辟新专业
建筑学院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成员利用暑期和双休日的业余时间进行企业调研,通过与用人单位交流、收取名片、互留联系方式等形式,积极行动起来,建立校企联系网,在寻求合作项目的同时,利用这次机会,对建筑学院的专业进行市场调研,为开发新专业、改造老专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调研过程中明确了市场发展的.趋势,并根据根据社会需求,20xx年开设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
2、产学研结合,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市场需求,通过综合和具体的职业技术实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突出职业教育的特色,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通过企业调研、专家座谈以及团队人员在项目实践中的总结,在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有以下特色:
(1)核心技能采用模块式教学方式与手段
以注重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为宗旨,兼学必要的理论知识为目的教学方法,一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二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三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综合职业素质;四是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匹配。
(2)进行大力整合打破三段式教育模式
各专业理论课程设置以岗位需求为目的进行精简整合,将原计划20多门课程精简为每个专业不到20门,增加许多先进技术,如建筑节能检测、建筑材料等。专业理论与实践课程前置,彻底打破三段式教育模式,体现出突出技能训练为目的职业教育特色。
3、抓好就业工作,带动产学结合
在建筑行业一片看好的情况下,不但要提高就业率,更重要的要提高就业质量,要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真正成为“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技能人才,用优秀就业能力拉动优质就业率。校企合作是实现就业的主要渠道,应多方面实施“资源共享,互惠互利”战略,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合作共建,共促发展。积极探索“订单”教育,上学期与公司洽谈接受至少100名建工专业学生。
三、问题与建议
一方面产学研项目开发任务繁重。要完成产学研合作工作,面向全市几十家规模以上建筑企业产学研合作开展,任务也过于繁重,信息量过大。要从纷繁的信息中寻找合适的对接,已经是比较困难的。而对产生合作的项目继续保持长期跟踪关注,更需要大量的精力。
另一方面教师教学任务重,每周承担的课时量过大,为保证教学质量,很多教师都是高负荷运转,只能在业余时间挤压出时间进行项目研发。
再者,研究项目多数是教师在做,学生在看,由于受时间和知识层次的限制,学生在项目研究过程中参与较少。为此,团队有以下建议:
1.注重师资培养
继续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走“产教”结合之路,以抓好“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为主线,以“外引内培”等形式,努力提高中、青年教师的技术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将没课的教师派往企业进行技术服务。
(1)进行多项培训,扩大“双师型”教师比例
经过对现有教师进行分析,制定了“双师”培训计划,在两年内完成培训任务。使本系教师全部都拿到“双师”证书(除刚毕业教师)。
(2)以开展对外服务,提高师资水平
1.团队成员亲自到企业走访有关领导、技术人员和企业普通员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培训方案,实现从理论到实践生产的一次新突破,逐步解决企业生产上的一些关键问题,走出一条教学与生产相结合的技术服务的新路。
2.关注学生创业目前,国家和高校都将学生创业作为解决大学生创业的一个途径,大力鼓励大学生创业。目前大学生创业多集中在装饰等固定成本小,门槛相对低的行业。作为选择参加创业比赛的项目,这些课题具有更强的可转化性和应用前景。同时,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创业团队已经完成了一部分转化的工作。因而这些项目的实际应用和转化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总之,经过一年多的发展,建筑学院产学研合作创新团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团队的全体成员将团结创新,一步步走好产学研的发展道路,为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