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夏菜工作总结1
(一)总体情况
以高原夏菜主产区甘肃省为例,截至20_年,甘肃省58个贫困县中,高原夏菜产业覆盖52个,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中高原夏菜产业占比26%,带动农民增收成效显著。
(二)主要经验做法
1.加强组织领导,创新补贴办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甘肃省部分贫困县出台了蔬菜产业发展实施方案,采取生产资料、科技服务、技术培训等多种创新帮扶形式,加大蔬菜产业扶贫重点项目的资金投入,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
2.创新扶贫机制。甘肃省部分贫困县推广“党支部+合作社”的“党社联建”模式,发展合作制、股份制、托管制和订单农业等多利益联结方式,采取“产业园区+贫困村”“家庭农场+贫困户”“电商+贫困户”等多种扶贫模式,扶贫成效显著。
(三)典型案例分析
1.发挥龙头企业作用,带动产业发展。兰州榆中县通过政府引导打造兰州高原夏菜产业化联盟,吸纳龙头企业和合作社,辐射产供销一体化农民合作社623家,带动6万名农户参与,高原夏菜种植面积万亩,总产量56万吨,实现总产值亿元。
2.政府统筹规划,助力蔬菜产业扶贫。会宁县把蔬菜产业作为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以贫困村和贫困户为重点,大力发展高原夏菜种植,对接蔬菜批发市场,积极发展订单种植,为贫困群众稳定脱贫、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高原夏菜工作总结2
近年来,省农业农村厅以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为抓手,重点围绕“菜果药”特色优势产业,强化技术支撑,推动质量提升、规模扩大、效益倍增,抓点示范,推广新优品种、水肥一体、绿色、防控、节本增效等技术,发展高原夏菜产业取得成效。
20_年,省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印发《春季露地蔬菜、日光温室、塑料大棚蔬菜生产管理技术指南》,指导甘州区建成设施蔬菜、露地蔬菜、供粤港澳大湾区3个千亩以上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指导天祝县开展了蔬菜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推广了娃娃菜、甘蓝、生菜等新优品种和集约化育苗、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等技术,并成功总结了高原蔬菜绿色发展新模式……
8月25日,国家大宗蔬菜产业技术体系服务县域经济发展重点县——榆中县联合技术协作组观摩研讨会举行,来自全国蔬菜产业体系的专家针对榆中县高原夏菜育苗技术提升、连作障碍克服、病虫害防控等亟须解决的技术瓶颈,群策群力建言献策,支撑榆中县高原夏菜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十年来,我省蔬菜产业已形成河西灌区、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两江一水”流域五大优势产区,是我国“西菜东调”“北菜南运”的五大商品蔬菜基地之一。同时,也是农业农村部列入规划的“黄土高原夏秋冷凉型蔬菜”和“西北内陆出口型蔬菜重点生产基地”,西北温带干旱及青藏高寒区设施蔬菜重点区域。20_年,全省蔬菜面积达955万亩,产量2900万吨,产值600亿元;设施蔬菜面积220万亩(其中日光温室88万亩、塑料拱棚132万亩),产量900万吨,产值280亿元。
从甘肃走向世界
十年来,我省高原夏菜产业贮藏、加工、包装及市场体系建设发展较快,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发展,覆盖了生产、加工、物流、销售等全产业链。
兰州定远、酒泉春光、武威昊天、天水瀛池、武山洛门、北方菜业等批发市场,有力推动了我省蔬菜外销。20_年底蔬菜产业龙头企业达380个,全省农产品批发市场约60余家,年平均交易额超过300亿元。
我省已建立比较成熟的蔬菜生产技术体系,作为全国三大出口型蔬菜重点区域和出口蔬菜生产基地,在稳步扩大长三角、珠三角和粤港澳大湾区等市场份额的同时,抓住“一带一路”与向西开放机遇,推动蔬菜“走出去”,年调出量在1000万吨以上。
在兰州高原夏菜康源绿色蔬菜配送中心冷库前,来自外省拉菜的卡车排起了队,车水马龙。
我省做大高原夏菜品牌的同时,采取走出去、办会展推介特色农产品,有效拓宽了销售渠道。为助力高原夏菜抢“鲜”出口,严把质量关,20_年建成全省首个质量兴农“云平台”。榆中县160家经营企业全面实现了电子台账管理。
在兰州国际高原夏菜交易中心,“高原夏菜从这里走向世界”的广告牌格外醒目。
20_年,兰州高原蔬菜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经过近十年的发展,静态储藏量达到5万吨,年吞吐量超过100万吨,年产值达到150亿元。
“高原夏菜中心”被甘肃省发改委纳入“一带一路项目库储备项目”。其辐射西北5省区蔬菜的一级物流和集散中心,辐射白银、天水、武威等市州以及临近的陕西、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市,9家蔬菜出口经销商主要出口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日本、韩国、吉尔吉斯斯坦等10余个国家,形成了夏秋季节“集西北、卖全国、出东盟”的高原夏菜供应链。(新甘肃·甘肃经济日报记者 俞树红)
高原夏菜工作总结3
(一)生产现状分析
1.种植区域不断扩大,主产区种植面积逐年递增。高原夏菜产地由最初的甘肃兰州及周边区域,已扩展至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从近五年发展趋势看,主产区高原夏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20_-20_年主产区种植面积(见图1)。其它产区种植面积波动不大(见图2)。
图1 高原夏菜主产区种植面积
图2 高原夏菜其它产区种植面积
2.产量逐年递增,主产区增幅较大,其它产区相对稳定。20_-20_年,高原夏菜主产区产量逐年递增,其中20_年增幅最大(见图3);其它产区产量略有增长,产量相对稳定(见图4)。
图3 高原夏菜主产区产量
图4 高原夏菜其它产区产量
3.种植区域分布相对集中。主产区核心种植区主要集中在甘肃省河西走廊、沿黄灌区、泾河流域、渭河流域和徽成盆地五大蔬菜优势产区(见图5)。宁夏主要集中在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中卫市等。青海主要集中在东部农业区的湟水流域、黄河谷地和柴达木绿洲农业区。
图5 高原夏菜主产区核心种植区分布
高原夏菜工作总结4
(一)国内需求稳定增长,国际需求前景广阔。近年来,高原夏菜消费需求稳定增长,呈逐年增长态势。“一带一路”、中新互联互通南向通道以及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流通体系建设的推进,都将给高原夏菜产业带来更多需求。
(二)品牌建设成效逐渐凸显。高原夏菜主产区通过实施“名牌战略”,引导一批高原夏菜专业合作组织创建品牌,催生了“金昌高原夏菜”“金张掖高原夏菜”等地方知名品牌,以及“宁夏菜心”“永昌胡萝卜”等区域特色品牌,品牌建设成效逐渐凸显。
(三)市场流通体系逐步健全,产业链条渐趋完善。高原夏菜市场流通体系建设不断强化,完善冷链贮运体系,并依托龙头企业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建立集生产、冷链、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集群,形成了“市场牵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高原夏菜产业化格局,产业链条渐趋完善。
高原夏菜工作总结5
(一)提升品牌影响力,拓宽销售渠道。立足品牌建设,从品种筛选、种苗繁育入手,逐步建设高原夏菜标准化种植园,重点发展无公害、绿色和生态有机产品,提升品牌内涵。线上线下结合,拓宽销售渠道,扩大销售范围。
(二)加强宏观调控,提高精深加工能力。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积极扶持市场带动力强、发展前景好、效益突出的龙头加工企业,积极发展蔬菜汁饮料、蔬菜粉、蔬菜罐头等加工制品,丰富加工种类,提高加工比例,提升高原夏菜产品附加值。
(三)加强科技支撑力度,提高尾菜利用率。加强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研发的市场需求导向意识,加大科技支撑力度,从尾菜饲料化、肥料化、基质化、原料化和能源化等方面入手,制定不同种类、分级及来源的尾菜循环利用方式,提高尾菜利用率。
高原夏菜工作总结6
(一)主要问题
1.产业集约化、组织化程度低。现阶段高原夏菜多以分散经营为主,蔬菜产品竞争力不足,而从事高原夏菜经营的龙头企业规模小、实力弱、风险承受力低,制约了高原夏菜产业的发展。
2.蔬菜加工能力不足,精深加工比例不高。由于自然资源、销售市场、冷藏物流及收储加工技术等客观条件限制,高原夏菜加工产业链条短、加工品种数量少、加工率与加工层次低,严重影响了产业竞争力。
3.尾菜利用率低,资源浪费严重。高原夏菜在采收、加工、运输、销售等环节产生大量蔬菜垃圾,腐烂变质,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尾菜回收利用不足已成为高原夏菜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
4.质量安全监管有待加强。种植户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蔬菜产品质量追溯制度未建立,投入品监管力度不够,农残超标现象时有发生,质量安全监管有待加强。
(二)风险分析
1.同质化竞争严重,可持续发展风险大。高原夏菜受云贵等高纬度地区冷凉菜的竞争冲击,同质化现象严重,直接影响高原夏菜产业从业者的切身利益,影响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蔬菜连作种植,产量和质量受损风险大。蔬菜连作种植,土壤有害微生物增加,土传病害加重,土壤理化性状恶化,严重影响蔬菜产量和品质。
3.上市品种和时间过于集中,抗市场风险能力弱。由于高原夏菜产业缺乏整体布局规划,农民种植存在盲目性,加之种植户对市场需求把握不准,易导致上市品种和时间过于集中,市场风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