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戏作文 看戏作文600字
时间要回溯到1998年的夏天。
那一年我七岁,读小学一年级。放暑假后闲着无事,便到住在郑公的叔叔家去做客。郑公是老区公所的所在地,常住人口上千,算得上是一个历史颇为悠久的农村集镇了,虽然不大,却很繁荣。
在我的记忆里,那年似乎是我第一次到郑公,什么都觉得稀奇。一天在集镇街道转悠转悠,听见一座门匾上写着“郑公剧院”的大楼房里传来锣鼓声和咿咿呀呀的唱腔。吃饭时告诉了奶奶,奶奶说:“哦,那是来了个楚剧团,在我们剧院演十几场呢。晚上我们看戏去!”我要马上就去。奶奶说:“这时他们已经演完了,要等到天黑了又会再演一场。”
于是我便急切的盼着夜幕降临,不时的出屋去看街道上的路灯亮了没有。终于,当各家各户的灯光依次亮起来的时候,奶奶带着兴高采烈的我走出了家门。
走进剧院。嗬,剧院好大!里面到处都是人,说笑的,叫卖的,人声鼎沸。我感兴趣的是热闹,还可以吃瓜子。不多时,一阵锣鼓声响起,整个剧院顿时安静下来,像一只无形的巨手指挥着似的,人们停住了一切活动,目光集中处,幕布缓缓拉开,几个古装的人物在台上红红绿绿的动。奶奶说:“今儿演的是《杨四郎探亲》,就是那个杨家将的故事。”那时杨家将的事我不懂,我纳闷的是:夏天我们已经恨不得打赤膊了,古人穿这么多的衣服不嫌热呀?而且,像他们那样有话不好好说,还有什么锣啊鼓的叮叮咚咚吵闹不休,唱的也不如说的听得清楚啊……
那场戏的具体情节我并不很懂现在也大多记不得了,只知道当时一切都那么的新鲜:铿锵的锣鼓、悠扬的唱腔、古典的服饰、长长的水袖,在我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可惜后来很少能在舞台上看到戏曲表演了。只有有时候,偶尔可以在电视里面看见一点,听他们咿咿呀呀的唱……
看戏作文 看戏作文600字
小时候,我在外婆家居住,在外公外婆的影响下,我从小就接触了京剧,并对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俗话说的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他们的依依呀呀之中,我也学会了几句,并且学得还是那么回事。
但我始终想亲眼看看京剧,现场感受一下中华艺术的魅力。直到七岁那年,机会终于来了。听说有个戏班子要到曹家湾唱戏,但具体是什么时候不太清楚。于是,刚吃过午饭,表哥就骑着家里唯一的自行车,把我和表弟都带着,向曹家湾进发。远处连绵起伏的群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的向着车尾跑去了,但我还以为车慢。过了很长时间,我们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可是,他们已经演完了,要等到天黑以后才演一场。
于是,我们都急切地盼望着夜幕降临。我觉得时间过得很慢,连一分钟都这么漫长。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戏剧开演的锣声。家家户户的电灯亮了起来,但只有戏台上的灯光显得最为耀眼,因为这里闪耀着民族艺术之中最为璀璨的明珠,那就是人人喜爱的京剧。
幕布缓缓拉开,只见台上有一个武生,一张脸犹如火一般红,胸前挂着长长地胡须,背后插着四张白旗,手里紧握着一支长枪,怒视着对面的一群黑衣蒙面人。那些恶人个个都是手持大刀的彪形大汉,先是讨要买路钱,那个武生不从,便打了起来。嘴里依依呀呀地唱着,锣鼓声咚咚锵锵吵闹个不休,谁也听不清他们唱的是什么,就算听清楚了也不懂,因为他们只是喜欢那个曲调,或者纯粹是为了看热闹。
那场戏所讲述的故事我并不是很懂,但我看得很认真,记得很清楚,觉得一切都那么精彩,那么新鲜。可自从那次以后,就很少能看到在舞台上的戏曲表演,只是偶尔在电视上看到几次。但我还是很庆幸,毕竟我欣赏到了国粹。
看戏作文 看戏作文600字
今天是五月四日,黄岩要唱大戏了。于是,我买了一些食品,早早吃过晚饭,跟着爸爸妈妈一起来到戏场。
戏场外早已停了不少车子。走进戏场,平时空无一人的戏场已经万象更新:台上铺上了地毯,放上了桌椅,拉上了幕布;台下人山人海,男的、女的、老的、少的,说笑的、叫卖的,热闹极了!场子旁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小摊。“咚咚咚……”锣鼓敲响了,人们像听到命令似的,从四面八方聚拢来,喧闹声也知趣的小了许多。幕布缓缓拉开了,几个穿着古装的演员甩着长长的水袖,在台上有声有色地舞动。一会儿又出来一个黑头发的叔叔,他肩上扛着一个大袋子,里面装满了糖果。要分糖果了,我们都在台前挤来挤去。叔叔把糖果从袋子里取了出来,向四面八方撒去,天空马上下起糖果雨。我踮着脚,伸着手,叫:“这边,这边……”叔叔听到了,把几颗五颜六色的糖扔向我。
戏演的很热闹。小旦在悠扬的二胡声中扭着动着婀娜的姿态出场了,他那如哭如泣的演唱不时地引来了台下的一片叹息,有时还会赢得几把眼泪;武生在“呯呯呯”的鼓掌声中连翻了十几个筋斗,博得一阵阵喝彩;丑角那可笑的打扮和滑稽的动作引起了观众的哄堂大笑。小孩子看戏享口福,年轻人看戏起热闹,或许只有老人才看得懂戏。正如台上的那幅对联:“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君臣父子均是梨园弟子;哭装哭,笑装笑,打装打,闹装闹,哭笑打闹上下一片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