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教育工作总结1
“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一个地方教育事业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
26岁的马秀琳是临夏州上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中的一员,20_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的她,现已成为临夏市五中的一名历史老师。“我是公费师范生,学的是历史专业,这项政策给了我一个机会和平台,让我在为回报家乡的同时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马秀琳激动地说。
像马秀琳这样的老师还有很多,这些新引进的教师,在有效改善临夏州学校师资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的同时,也为临夏州教育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就是教育的源头活水。去年以来,临夏州各级教育部门针对乡村学校学科教师紧缺的现状,招聘了848名特岗教师,补充到乡村义务教育阶段薄弱学校任教;临夏州共调整209名教师到乡村薄弱学校任教,通过对口帮扶交流 、支教 、走教等创新帮扶形式,共选派1557名教师充实到乡村学校任教,着力解决了乡村学校学科教师短缺的问题。
同时,重视高层次人才引进,临夏州教育系统第一批引进高层次60名人才、第二批引进80名,面向教育系统的第五批计划引进139名,切实解决高层次人才紧缺的问题。重点加大对骨干教师、乡村教师的培训力度,使边远山区的一线教师零距离、面对面接受名校名师的培养和指导,有效提升了临夏州教师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抓特色品牌 校园文化建设内涵丰富
临夏州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全力推进学校标准化建设进程的着力点,把打造书香校园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切入点来抓,按照“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五年根本变”的校园文化建设思路,一校一品牌、校校有特色,使每个学校的校园面貌得到了彻底改观,成为了很多地方最醒目的标志性建筑。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各校因地制宜、充分利用校园墙壁、楼道走廊、教室宿舍餐厅内外等空闲地带墙面,张贴了名人名言、励志故事等精美匾牌,用喷绘和绘画等方式制作了以中华美德和中华名人故事为内容的励志墙,以三字经、百家姓为内容的国学经典墙,以文明礼仪、中小学学生行为规守则为内容的行为习惯墙,以不安全示例为内容的安全警示墙等各类文化墙,绝大部分学校还通过绘制精美的壁画长廊、专门修建文化长廊、开放图示阅览室、开办校园广播、开通校园网、电子屏幕、创办校园文学社编印校刊校报、利用功能室开展兴趣小组活动等形式,充分发挥了校园环境的整体育人功能。功夫不负有心人,永靖县刘家峡川北小学创建为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积石山县民族中学荣获第八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称号。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教育强则临夏强,教育兴则临夏兴!在振兴临夏教育的征程中,有困难、有险阻、有挑战,但只要我们勠力同心、众志成城,就可以让人民群众从教育中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临夏教育工作总结2
临夏市着力加强全市教育系统基层组织体系和制度机制建设,推动各级党组织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20_年7月,_临夏市教育工作委员会成立。十年来,全市教育系统党组织由20_年的20个党支部,发展到20_年的5个党总支、71个党支部,党员由20_年的286人发展到20_年的1226人。先后举办各类培训170余期,打牢了教育队伍干事创业的理论功底。
十年来,全市各校园面向学生开展各类宣讲580余场,聆听师生达万人次,让学习、宣传、贯彻、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走实走深走心。全市教育系统各校园以构建中小幼思政课一体化工作体系为牵引,积极发挥好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坚持以思政课、升旗仪式、团队活动等为载体,同时充分挖掘临夏本土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实践研学活动,引领广大师生坚定不移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和推动加快全市教育改革发展。
幼儿园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读绘本
过去十年,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数量从103所增加到153所,增长了;在校生数量由40207人增长到68478人,增长了;教职工数量由2066人增长到3739人,增长了;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惠及农村义务教育学校41所,受益学生累计达万人次,中央财政累计安排营养膳食补助资金12742万元;发放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从435万元增长到1849万元,受益学生从838人增长到2280人。
临夏教育工作总结3
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从20_年起,临夏市不断加大幼儿园建设力度,启动实施了三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形成了“以省级示范幼儿园和省级一类园为示范、市属公办幼儿园和镇村幼儿园为主体、民办幼儿园为补充”的学前教育发展格局。创新机制体制,将所有镇中心幼儿园从原小学学区分离出来,并积极推广“老园带新园、城园扶乡园、名园帮弱园”工作机制,发挥“传、帮、带”作用,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覆盖面。近年来,在厦门市和济南市的帮扶下,先后有30所幼儿园与厦门和济南市幼儿园签订帮扶协议,加强交流沟通、互学互帮,不断实践完善“10+4+N”教育协作机制,促进全市学前教育的内涵发展和质量提升。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十年来,全市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稳步迈进,教研工作坚持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实施素质教育,创新教研方式,深化课程改革,强化质量管理,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以课堂教学改革为重点,以打造名校、培养名师为目标,以“两支队伍”建设为抓手,加强教学常规管理工作,提升学校规范化、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教师培训工作,提升教师职业道德和教学业务素质,加强教学研究,提高薄弱学科教师教学水平和薄弱学校教学质量;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学科教学质量检测,整体提升全市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努力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跨越发展。
全面加强教师队伍
“国将兴,必尊师而重傅。”一个地方教育事业的振兴和发展,离不开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师德优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十年来,市上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基础工作来抓,市委市政府强师惠师,社会各界尊师重教,全市广大教师坚守教育初心,担当育人使命,奋力开创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新局面。
西北师范大学“援教顶岗”教师助力临夏市教育
这十年,市上大力实施师资补充和培养计划,教师队伍不断扩大。20_年以来,共招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教师592人;统筹事业单位教师招聘计划,20_-20_年共择优录用了912名紧缺学科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学校任教;实施紧缺学科教育人才补充计划,20_-20_年引进公费师范生24人,从20_起引进基层紧缺急需教育人才165人;20_年3月招聘“同工同酬”学前教育教师198人;从20_年起,临夏市实施甘肃省教师教育联盟对口临夏州援教顶岗项目,三年来,共有来自西北师范大学、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派出的1205名优秀师范类实习大学生到临夏市中小学幼儿园顶岗支教;主动与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对接,签订联合办学协议,20_年成立河州中学教育集团,引进6名专家团队统一管理学校。充分依托新一轮东西部协作平台,协调引进济南市中区教育教学团队共12人,整体接管市上4所优质校园。
十年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人民满意是办好教育的最高标准,在新的赶考路上,临夏市教育人将落实好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加强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为统领,深入推进振兴临夏教育“十大行动”,全面实施教育“1683工程”,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临夏教育高质量发展和打造“宜学”城市打下坚实基础。
临夏教育工作总结4
时下,走进临夏州城乡校园,随处可见美丽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现代化的实验楼、干净整洁的塑胶跑道,师生们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中工作学习……
过去的一年,临夏州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积极克服疫情带来的影响,加大督促推进力度,全力加快教育项目建设进度,不断改善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条件。
临夏州先后实施义务教育薄弱学校能力提升项目和“两州一县”教育扶贫项目,完成了151所小规模学校和26所寄宿制学校建设任务,新建改扩建幼儿园30所,去年投入中小学“温暖工程”资金3630万元, 在3个深度贫困县实施81 所农村中小学“温暖工程”项目,所有学校冬季供暖时正常供暖。
条件改善了,学校布局更合理,优质教育资源得以不断扩大。在临夏大地上越来越多的学校,如雨后春笋般建起来了。在东乡县沿洮河经济带新建改扩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6所,新建独立高中1所、职业学校1所、幼儿园1所;临夏市新建改扩建小学7所、初中2所、高中1所、幼儿园15所等。联想集团和西北师范大学依托技术和资源优势,在临夏州投入近2000万元,打造全国领先的民族地区人工智能创新教育示范区,推动临夏州基础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
除了校舍变化,教学设备更是不断更新换代,全面完成了“临夏州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各县市同步建设县级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了州县校信息化平台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各类优质资源,促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实施中小学校联网攻坚行动计划,全面实现中小学网络教学环境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