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爷爷小学生作文
是谁,在田间辛勤工作;是谁,忙于工作,以实验田为家;是谁,解救人民的饮食问题……种种疑问指向一位伟大国士——袁隆平。
望着面前热气腾腾的米饭,一位辛劳的身影渐渐浮现在我的眼前……他在田地埋头苦干,一次次实验造福于民,您的功名被人传颂,您的身影永存于人们的心中!您虽已是高龄老人,但您不辞辛劳,一直在田间穿梭,一直为人民服务;您整天潜心实验,但您丝毫不古板,爽朗的声音回荡在我们的心中,您的发明成就,也成为人们暂无绝口的美食,成为了人们的福音,解决了人们的饮食问题。像这样的伟人、国士,被所有人所赞颂。
可是,就在昨天,您却远离了我们,远离了世界,远离了您的实验成果……当您的遗体在驶过长沙街道时,许多人追随着您,大声呼喊——“袁爷爷,一路走好!”话音刚落,许多人泣不成声。
关于粮食,你们这样说:“一粒粮食能够拯救一个国家,也能绊倒一个国家。上世纪六十年代,饥荒饿死人,大家都吃不饱饭,我都亲眼见过。”当记者问:“您还担心这种现象会发生吗?他释然的回答:“不可能了。”说完,他松了一口气。
关于工作,他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二是杂交水稻覆盖全国的梦。“我毕生追求的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他这样说。
5月23日,袁爷爷去世后,长沙天降暴雨,群众冒雨为袁爷爷送行。
回过神来,面对着白米饭,我竟泪眼朦胧,怀着最高的崇敬与怀念,对袁爷爷说一声:“袁爷爷,一路走好,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您!”
袁爷爷小学生作文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盘古开天辟地,人类就为摆脱饥饿,奋力生存而努力着。
在21世纪的今天,仍有8亿人处于饥饿状态!然而,在中国这片广袤无垠的国度,有一个人将水稻亩产从300公斤提到了800公斤,并推广2.3亿多亩,使之增产200多亿公斤,他先后获得“国家特等发明奖”、“世界粮食奖”等十多项国际大奖。他——就是袁隆平。而这一切的获得得益于袁爷爷的亲力亲为和善于思考与研究。
有一回,他带着四十多名农校学生参加生产劳动。
一天,房东冒着雨挑着一担稻谷回来,闲聊中袁爷爷得知,这是他从另一个村子换来的稻种。
“为什么要换稻种呢?”袁隆平爷爷问
“那里是高坡敞阳田,谷粒饱满,产量高。施肥不如勤换种啊!去年我们用了那里换来的稻种,产量提高了,今年就没有吃国家的返销粮。”
就是这些话,给了袁爷爷很大的启发:改良品种,提高产量,对于战胜饥饿有重大意义。他决定在农业科研上做出些成绩来,为老百姓培育出高产量的好种子。于是,他开始研究,潜心改良水稻品种。
经过袁爷爷地不懈努力,最终研究出了杂交水稻,每年增加的粮食就可以多养活1亿多人。从此,袁爷爷就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了,江泽民主席亲自将500万人民币奖励给他,而他又拿出其中的好多钱款继续搞研究。
这次阅读《我的祖国》,不仅拓宽了我的知识面,还了解了袁爷爷的光荣事迹。在这里,我要对袁爷爷衷心地说一声:“谢谢”。
同时,他的事迹也引起了我的思考:袁爷爷的成功是因不断创新、不断争取而得来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如果大家都能效仿,并加上勤奋与智慧,那么,中国成为世界超级大国的日期还很远吗?
袁爷爷小学生作文
真是出乎意料,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爷爷于今天13:07离我们而去。
记得今天中午,大家都已经昏昏欲睡时,有同学放出一个重磅消息“袁老去世了!”这一听,可不得了,我们一个个“鲤鱼打挺”般从床上翻起来,异口同声地说“真的?”“信息可靠吗?”“不可能吧!”有同学摆了摆手说,“可能吧,但是后面有人辟谣说袁老还在医院治疗中……”没了下文。
我的心忐忑不安起来,怎么也睡不着。无眠的我终于等到午休铃响后立即奔向教室,迫不及待地想确认这个信息的真假,就连忙向班主任询问,但没有得到确切的信息。我失望地回到座位上,等待着上课老师的到来。
好不容易熬到下午放学,回家后一打开手机微博,映入眼帘的就是人民日报发表的#民众高喊袁爷爷一路走好#,微博还附上了一个视频。怀着一颗沉重的心,我吃力地挪动着仿佛有千般重的手指点开这个视频。#市民夹道送别袁隆平院士灵车#,高声齐喊,“袁爷爷一路走好!”
引用《十里长街送总理》的描写:“灵车缓缓地前进,牵动着千万人的心。许多人在人行道上追着灵车奔跑。人们多么希望车子能停下来,希望时间能停下来!可是灵车渐渐地远去了,最后消失在苍茫的夜色中。人们还是面向灵车开去的方向,静静地站着,站着,好像在等待总理回来。”
看完视频,我总算可以理解祖父母那一辈人送别周总理的感觉。那是十里长街,是无比悲痛的人潮满怀着敬意和感恩陪伴他老人家最后一程。
想起《生物》(必修二)的目录后面的科学家访谈——《毕生追求的“禾下乘凉梦”—与袁隆平院士一席话》,书上附了一张袁爷爷年轻时的照片。每次上生物课,我都会不由自主地先翻到那一页,总会盯着这位伟大的国士看一会儿,幻想着终有一日我也可以和袁爷爷见面,向他请教禾稻的事。可是,就在今天,袁爷爷便只能活在图片和视频里,更活在我们的心里。
永垂不朽,我的脑海蹦出这个词语,他老人家配得上岁月风霜,恒久如斯。可惜的是,袁爷爷自己说他还有三个任务没完成,一是超高产,二是他的海水稻研发中心,三是他的第三代杂交水稻。
袁爷爷数十年如一日坚持研究杂交水稻,他不仅在实验室搞探索,更是奔忙于田间地头,置身于农民、农业、农村的广阔事业中去。相比于光鲜娱乐和追名逐利,他非但一点也不显得高大上,甚至还低到“尘埃”里,要挽起裤脚、手摸泥巴地搞研究,这怎能不令人动容呢?
我有一个梦叫“禾下乘凉梦”,
我们的水稻有高粱那么高,
穗子有扫帚那么长,
籽粒有花生那么大。
我看着好高兴,
坐到稻穗下乘凉。
国士担当,风流人物;巨星陨落,山川悲鸣。再次回味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我心有敬佩,却也很难受很难过。也真是巧合,今天的英语作业有道语法填空题,涉及的内容就是他的海水稻项目。我做完了题,他老人家别了,这道题也该有痛楚吧。
91岁的袁隆平爷爷和我们永别了,他的长梦留岁月,我们少年志担当。禾下凉梦,国士依旧,当我有幸欣赏沃土稻浪时,我想那稻浪声声就是袁爷爷永远的梦中歌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