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烹饪实习工作总结1
x月xx号,我们环服系成功举办了首届美食节之烹饪大赛。经过全体团学成员的共同努力,以及辅导员与志愿者的帮助下,经历了前期准备,现场比赛,赛后总结。每个环节都还历历在目。这里有团学各负责人的辛苦努力,参赛选手的精心准备。我们的工作总算在不足中完成了。为了今后开展活动积累经验,在此就这次比赛进行总结。
一、取得的成效
1、我们得到了赞助方积极的资助。这与负责赞助方面的同学的努力密不可分。
2、我们比赛所用的厨具进行了有效的资源整合。利用外系的厨具资源,有效降低了比赛的成本。
3、系部全体团学成员与志愿者在辅导员的指导下参与此次活动,这对烹饪大赛的影响力有着很大的提高。并且,让环服系营养配餐的理念得到广泛的传播。
4、系部团学各部门之间相互配合的能力得到了锻炼。让彼此加强了交流,为以后更好的合作打下基础。
5、活动邀请了各领导及各大系的老师参与教师组的大比拼,加强了老师之间的交流,增加了活动的趣味性,加大了此活动的宣传力度及影响力。
6、活动邀请了老师做为评委。老师做评委加强了比赛的公正性,可信性,正规性,提高校方对此次比赛的重视程度。
二、需要改善的地方
1、没有一个相对完善的策划书。结果导致比赛计分与颁奖环节出现混乱。还有策划书上对比赛经费没有成功的预算。但是,我们都知道,写策划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我们不用完全的否定自己,我们正在进步。
2、各部门的协调配合没有统一的观点。主要负责此次比赛的部门通知其他部门他们的工作,此时,其他部门的身份是什么,是前来帮忙,还是这就是自身的责任,对于这个问题没有统筹好。
3、个别组存在分工不和协的情况,组员们互相不协调,缺乏沟通,各做各,使得分工衔接不上,同样的工作两个人同时做了。不仅得不到好效果,反而浪费了多一倍时间。
4、此次活动出现了天气等突发情况,对于突发状况的处理各部门协调得不够好,没有做好随机应变的准备,应急方案没有做好及时更新与细分。
5、物资准备的不够齐全,造成比赛时出现物资缺乏的现象。
以上是本活动的活动总结,希望经过这次比赛,我们能学到更多。在以后的比赛中可以借鉴以往的经验,不断取长补短。
中餐烹饪实习工作总结2
我是XX级烹饪专业(1)班学生,在去年10月份的考取中级中式烹调师的证书结束后,于20xx年X月X日进入XX市XX宾馆进行实习。
在长达8个月的实习期结束将至,写此实习报告,来讲述我在实习期间的工作、生活情况。
去年的X月X日,我先是去到XX的酒店进行实习,后由于种种原因,仅仅进行了4天的`实习便回到了XX。当时,个人认为这会将是我人生的一个败笔。自己心里也是有许多的不舒服。自己也是认为在丢学校的脸。但是自己觉得在一个自己不喜欢的地方工作,很难将自己的实力展现出来,于是便回到XX。此前工作的XX宾馆厨师长得知消息后,向我抛出了橄榄枝,表示欢迎我回到XX工作。于是,我便回到了XX宾馆工作。
回去XX之前,厨师长说要把我安排在重要岗位,这仅仅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之前在XX的工作是一名切配厨师。回来后,厨师长把我安排进了冷菜间。在别人眼里,冷菜间或许是一个天堂吧。但是,我时刻告诫自己,来冷菜间不是来享受的,而是来学习的。一定要虚心的向冷菜间的其他比我们年长的师傅请教。这也是我们班主任老师在实习之前告诫我们的。来到了冷菜间,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下,我时刻的在学习着。从一个最底层的学徒慢慢成长。
讲讲我在冷菜间最开始的故事。那时进入冷菜间,我可以说是两眼一抹黑,什么都不会。但是一切都是可以学习的,这也的确如此。比如说,这个菜该用什么盘子装,这个要怎么点缀,我可以说是都不会。耐心的学习。一点一滴的去学。带我的师傅呢,他其实再过一个月就要离开XX到其他地方工作了。所以,我自然也就成了他的“接班人”。
冷菜间,女生的比例可谓是多的。这或许就是一个特色了吧。当时去,也是不怎么熟悉,只知道她们是我们楼下那个班级的同学。但是彼此之间都是不认识的。每次认真的学习,把每一步的要领都记在心里,一些调料的配方,脑子记不住,我便写了一张小字条,随时携带。因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吧!这也是的确如此。时间过得十分的快,一个月的时间到了,那位师傅走了,我便接替了他的工作。在别人眼里,我就是一名未来班长的接班人。
有一次,餐饮部的经理X师傅,和我们的关系也是挺不错的。便和我说:XX,你知道吗?把你安排在冷菜间,我们是有考虑的。女生在冷菜间可能体现不出来,但是一个男生在冷菜间就能体现出来。不仅是菜肴的质量,还有各个方面的点点滴滴,必须要细致。可以说是,你既要有男人的那种狠劲,也要有女生那种细致劲。那时刻,其实我觉得身上背的不仅仅是一名实习生那么简单了,而是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厨师,一名合格的厨师。这也就成了我为之奋斗的目标之一了!当然了,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厨师,绝非简单之事,这是值得肯定的。就像我冷菜班组的班长,他担任班长职务有近两年了。他也是从最基本的学徒做起,一步一步做到这个地位的。不过,他也的确是有真实的本事。
自从那位师傅走了以后,身上的担子也的确重了,领导也是十分的看重我。在一次次的婚宴和会议面前,我们冷菜班组的全体同事共同奋斗,一起顺利的完成了诸多的成功。但是,现在说成功其实也是未免太早了。因为,这仅仅是成功这个过程中的一步。要想成功,还是那句话,绝非易事。
后来时间久了以后,同事们之间彼此也了解了。于是便经常一起出去聚餐,一起出去玩。这或许就是团结的一个方式罢了。
其实,我也承认,我做事有时也是挺自我的。也是很有想法的。比如,有时空闲的时候,会上网找找那些菜肴的围边、点缀之类的。然后加以修改,成为我们的东西。这就是我们自己的想法了。
中餐烹饪实习工作总结3
烹饪是膳食的艺术,讲得通俗一点就是做菜、烧菜家常菜谱,烹饪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虽然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都在做菜、烧菜,但做什么菜,各有特色;怎么做,各有方法;做得怎样,各有味道。话说做菜,也是要讲学问的。在千年的中华传统文化里,说到做菜,不得不提及商朝的伊尹。据典故记载,伊尹初至殷时,为祈求神灵保佑,成汤曾特意为伊尹举行盛大祭典,欢迎伊尹的到来。祭祀完毕之后,成汤虔诚地向伊尹请教关于“治国平天下”的策略。
对此,伊尹并未冠冕堂皇,坐而论道,更未谈高深玄妙的大道理,而是“说汤以至味”,为使自己的言说更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伊尹选择了人世间最为平常,而自己又最为擅长的饮食烹饪来现身说法。于是就有了“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的说法。民以食为天,通过品尝人间美味,伊尹以烹饪中精妙细微的奥秘,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深入浅出地教给了成汤许多治国之道,为汤治国提供了宝贵的经略。事物都是有共通性的,烹饪与法学也不例外。
烹饪与法学都要求具有实践性。理性认识来源于实践,但又对实践活动进行指导。下厨做菜,用什么火候,放什么调料、何时放调料、放多少调料,何时出锅,都需要在多次实践中摸索总结出来。林淡秋在《马逢伯》中说道:“小菜还是平常的小菜……但一经过这位女厨师的神手烹饪,的确有一种不平常的滋味。”是的,小菜还是那样的小菜,但是经过多次下厨实践,熟能生巧,慢慢领会出做菜的奥妙,做出来的菜才美味可口。
作为一种知识,法学也需要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探索和总结出来。法学是司法具体实践的总结和升华。脱离实践的法学,就像是没有放油盐酱醋的菜,苦涩无味,会让人产生排斥,甚至是厌恶,
源于实践的法学,才更具有生命力。近年来,司法机关建立与法学院校双向交流机制,对于总结和提升司法实践的理论层次,加深和促进法学研究的具体应用,实现司法实践与法学理论研究的互动大有裨益。
烹饪(做菜)是家常便饭,法学也应该通俗易懂,成为老百姓的拿手“好菜”。在法学理论著述中,“阳春白雪”当然不可缺少,但“下里巴人”亦是不可或缺。因此,法学应该走出超尘脱俗的“象牙塔”,步入寻常百姓家,让法理在具体生活中运用自如。作为法律人,我们不是生活在纸质的法律之上,而是生活在现实社会里。法律本身是整个社会体系中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法律与社会的良好运行息息相关。
因此,我们不能将法律从社会体系中剥离开来。法律人只有以社会的背景为考量,用社会常识、常理、常情,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法律,进而做出更为准确的判断。民国时期的法学家孙晓楼说:“只有了法律学问而缺少了社会常识,那是满腹不合时宜,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即不能算作法律人才。”用老百姓的话,说老百姓的事,谈老百姓关注的问题,讲老百姓生活中的法理,应该是我们作为法律人的追求。烹饪的灵感、法学的理性都来自老百姓的生活中。好吃的菜和法学理论要用于百姓寻常生活之中,烹饪与法学都需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法学不能只是文人墨客的言说,更应该是寻常百姓口中的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