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动物词汇看汉英文化的差异大全

英文作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更新时间:2023-02-27 10:31:46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为了方便研究工作的细化和系统化,语言研究者会对语言中的词汇进行系统地分类,从而使杂乱无章的词汇呈现其范畴属性,以达到细化研究的目的。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从动物词汇看汉英文化的差异,供大家参考。

  从动物词汇看汉英文化的差异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外在体现。而词汇又是语言的组成部分,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对词汇的含义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从词汇的不同含义就可以看出不一样的民族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很多动物从为人类服务到成为人们的宠物,由此说明动物在人类心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已经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英语和汉语中有许多关于动物的词汇,人们逐渐把他们的一些情感与动物联系起来。许多动物已经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有某种象征意义,并体现在语言当中。本文通过一些动物词汇的对比,探讨引起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动物词;文化差异;差异原因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化。语言和文化的关系,是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关系,二者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一些社会学家认为: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通过该民族的语言,可以了解该民族的全部文化,该语言揭示了该民族文化的一切内容。文化又是语言赖以生存的基础,一个民族的文化直接影响着该民族的语言特征。文化制约着语言,语言反映着文化。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一切文化都是独特的,互不相同,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文化。因此要掌握一种语言就要熟悉其背后的文化。在世界各国语言中,有很多以动物名词反映文化差异的。由于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文化习俗和社会现实,因此动物名词被烙上了不同的文化色彩,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内涵。所以动物名词除了其固有的字面意义外,还暗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

  

一、英汉语中的动物词汇的比较

  1、dog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狗”是卑贱的动物,常常受到人们的诅骂和鞭打,凡是与“狗”有关的词语里大都有贬义。因而在中国,“狗”往往使人联想到令人厌恶的东西,其形象自然不受人尊敬。如:战争时期,称出卖国家的人为“走狗”“狗汉奸”;称那些坏良心的人为“狼心狗肺”;称那些只顾和你吃吃喝喝,整天花天酒地,对你毫无帮助的朋友,为“狐朋狗友”;称那些拥有大量土地,剥削农民的地主为“狗财主”;还有“狗东西”“狗急跳墙”“狗改不了吃屎”“死狗不咬人”等等。

  但是在西方,“dog”被视为人们的宠物与伙伴,西方人对“dog”的感情就像中国人对熊猫的感情一样。在英语中,有关“dog”的词组及谚语众多。例如 “Every dog has its day”意思是“人人皆有得意时”,激励那些落魄的人奋发图强,总会有出头之日;“A son never thinks his mother ugly, and a dog never shuns its owner’s home however shabby it is”“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由此看出把狗视为“忠实的伴侣”,甚至“儿子(女儿)”的做法一点也不为过;“Love me, love my dog”意思是“爱屋及乌”,分析此句“me”和 “dog”都是名词,在句子中的地位一样,由此可以看出英国民族对狗的喜爱程度是如此之深。

  在以上句子,“dog”多是褒义,其本身并没有贬义。“dog”是“家伙”的意思。因修饰语,语境不同,意义就不同。例如 “Dead dogs bite not” “死狗不咬人”;“Scornful dogs will eat dirty puddings” “狗再傲慢就会吃脏布丁”。“dog”作名词时常用来指无赖,坏蛋,废物,不受欢迎的人。“dog”一词作贬义用时,含义就往往与中文不同,因此翻译时切勿望文生义,生硬直翻。如:“Don’t be a dog(lying) in the manger” “莫学狗占着马槽不吃草”,其实此句的意思相当于咱们日常口语中的 “不要占着茅坑不拉屎”;“All are not thieves dogs bark at” “狗见了叫的不一定是贼”。相当于“不要以貌取人”。

  近些年随着中西文化的不断交流及相互影响,中国人对狗的态度也慢慢改变,不再像以前那么的反感,越来越多的人把狗当作宠物,与此同时宠物商店在中国越来越常见。

  2、horse

  在中国,有关“马”的习词大多与军事,象棋有关。例如:马首是瞻、马到成功、马后炮、马前卒等。在西方,有关“horse”的习语有:“a willing horse”译为“俯首甘为孺子牛”;“You can take a horse to the water but you cannot make him drink”译为“牛不喝水强按头”。在以上的两个例子中,马翻译为牛,这一种翻译是有历史根源的。早期西方人用马耕田,而中国人则用牛帮助做农活。如:中国人表扬一个人努力、默默工作的人,就会说“他像老黄牛一样干活”。失去马对中国人来说并无大碍,说不定还会带来好运,所以又“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说法。而在英语里面认为马失不得,如:“Better lose the saddle than the horse”译为 “宁可是鞍,不可失马”。

  同样,有关“horse”的习语、谚语在译为汉语时,一定要注意中西文化差异所带来的影响。如:Hair by hair you will pull out the horse’s tail可译为“水滴石穿”;Don’t ride the high horse译为“无摆架子”;eat like a horse译为“大吃大喝,狼吞虎咽”。

  3、mouse

  中国人自古以来对老鼠就没好印象。老鼠有着一双贼溜溜的眼睛,见人就跑,晚上出来偷吃食物、撕咬衣物等。因此常用老鼠形容那些偷偷摸摸、做坏事、有一双贼眼的人。汉语中以“老鼠”构成的习语大多含有贬义。如:“贼眉鼠眼”、“胆小如鼠”、“过街老鼠,人人喊打”、“鼠目寸光”。西方人对老鼠的感情在习语中常常流落出来,如:It is a poor mouse that has only one hole“狡兔三窑”;A speak of mouse dung will spoil a whole pot of porridge“一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比喻一个恶意的人给集体带来了很坏的后果,说这个人是害群之马。由此看出,“老鼠”在西方文化中,都带有贬义色彩。

  4、cat

  猫给人的印象就是眯着眼睛,卧在那,静静的看着你,时不时冲你叫几声,给人温顺的感觉。晚上替主人赶走那讨厌的老鼠。因此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猫比喻人,常有亲昵的成分。与“猫”有关的习语、谚语多含有吉利、喜气的色彩,例如:猫又九条命――意思就是说这人命大、吉人自有天相。但是在西方文化里,猫被用来比喻心地恶毒的人,如:Cats hide their claws “知人知面不知心”。

 

 二、中西文化的主要差异

  通过以上含有动物名词的英汉习语、谚语、词汇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中西文化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地域性的影响

  任何文化都离不开它所处的地理环境。每种文化都因地域、气候、环境的特点而具有不同的特征。中国自古就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讲究精耕细作。而牛是农耕的主要工具,素有“牛为农之本”的说法,因此“牛”在中国文化中带有褒义,多是勤劳踏实、努力工作的象征,还用来形容体格健壮。身体条件好的人,例如“孺子牛”、“牛劲”、“健壮如牛”、“老黄牛”。而公牛“bull”,在英语中多是笨拙、野蛮、暴力、凶猛、鲁莽的象征。英国古时用“马”代替“牛”完成耕种。因此在英文里“bull”被“horse”所代替,如汉语的“吹牛”,在英语却是吹马talk horse;形容力气大,在汉语中是“力大如牛”,英语是as strong as a horse。英国是一个岛国,四周被海洋围绕,水产品特别丰富,捕鱼业相当发达,与此有关的习语随处可见。如英国人常用fish来形容各色各样的人:big fish(大亨);cold fish(冷酷的、无感情的人);poor fish(愚蠢的人);sky fish (羞涩的人);drink like a fish (比喻喝酒喝的很多);to teach fish to swim(教鱼游泳)与汉语中的“班门弄斧”意思相同。

  2、文化背景

  语言的形成受其民族特色的影响,不同的民族因其所处的文化背景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语言,同一动物词在不一样的文化背景下会产生不同的联想。中国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有着一脉相传的华夏文化,而欧洲文化受古希腊、古罗马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的影响。从一个动物词的不同用法及含义就可以看出不同的民族文化。龙(dragon)是中西文化神话传说中的动物。在中国文化中,龙象征着吉祥、权威、高贵和繁荣,拥有着不可思议的伟大力量。龙在中国人民心中是至高无上的,我们把中国称作“东方巨龙”,把中华民族称作“龙的传人”。在封建社会,龙是帝王的象征,历代皇帝都把自己称为“真龙天子”,皇帝坐的椅子称为“龙椅”,穿的袍子称为“龙袍”,带的帽子上面也绣着龙的图案。由此看出中国人民对龙的喜爱情结。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龙的成语,譬如“龙腾虎跃”、“龙凤吉祥”、“望子成龙”、“龙颜大怒”,都展现了龙在汉文化中的文化内涵。然而在西方文化中,龙代表着凶猛邪恶,是一种狰狞的怪兽,是恶魔的化身。英语里与“dragon”有关的习语,都含有贬义。例如a dragon of woman译为“凶悍的女人”;She was a real dragon译为她是一个凶狠的脾气很坏的老太婆。由于中西文化的差异,在翻译时需要注意,以免引起误解。汉文化中象征着不吉祥的猫头鹰(owl)在西方文化中却是智慧的象征。在西方神话中,owl是智慧女神雅典娜的情人,因而有as wise as owl的说法,常用来形容聪明的人,然而在汉文化中,人们对猫头鹰的印象极为差。如果晚上听见猫头鹰叫,甚至看见猫头鹰,就以为厄运即将到来,不幸的事即将发生。

  当然,也有不同的动物词表达相同的文化内涵。在汉文化中,常用“虎”来比喻“勇猛威武”,如“九牛二虎之力”、“狐假虎威”。但是在西方文化中,常用lion来表示,而不是tiger,如bold as a lion(狮子般勇猛)。在西方人眼中,狮子代表巨大的力量,它的形象是好战勇猛。

  因为东西方有着不同的社会背景和民族文化,所以产生了不同的思维逻辑。而这种不同在语言表达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作为一名英语工作者,熟悉并了解英汉词汇中的语言文化差异是很有必要的,我们要学会从同一词汇或不同词汇中寻找中西方理解上的差别,从而分析出文化的差异,使其有助于教学、翻译,避免误用。

 

 【参考文献】

  [1]陈定安. 英汉比较与翻译[M]. 北京: 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98.

  [2]新汉英词典[M]. 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

  [3]朗文多功能分类词典[M].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4]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词典[M]. 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推荐阅读:

幼儿园安全应急预案4篇

接吻和亲嘴有什么不同|接吻和做爱

勿忘心安作文

真心话大冒险的问题大全最新最新

父亲讣告范文3篇

青春有痛亦有梦 800字 - 优秀作文

标签: 差异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