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文风
一、公文写作的构思方法
构思是在动笔起草之前对文章的全局进行设计和安排,做到“胸有成竹”。构思的结果,应是理出文章的主题、标题、观点(论点)及论证观点的事实和道理(论据)。简要地说,构思可以遵循四个步骤展开:
第一步:确定主题。文章由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构成。内容是文章的主题和表现主题的客观事实和道理等材料;形式就是文章的结构。公文写作首先要确定主题,然后才能依据主题选材用材,布局成篇。确定机关政务文章的主题,首先要正确,即符合客观实际,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相一致,与党中央、国务院在政治上保持高度一致;其次要有新意,即要避免老生常谈,要有所发现,要总结新的实践,要进行新的分析,要得出新的观点,要提出新的思路;第三要集中,即一篇文章的主题只能有一个,如果内容比较多,包括的范围比较广,就需要在更高的层次上确定主题,以达到主题集中的目的。
第二步:由主题确定标题。在机关公文写作中,文章的标题与主题密切相关,文章的标题是主题的概括,是为主题服务的,标题是为了引导主题。古人云:题好文半,意思是说:标题起得好就相当于文章写好了一半,这虽然是夸张的说法,但说明了标题在文章写作中的重要性。在一些全国性的报社,就有专门的编辑人员专门给报道的内容起标题,报纸标题很吸引人,读了标题大家都想看个究竟。标题是为主题服务的,确定标题时要考虑三个方面:①标题要与主题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思想感情相适应,确切适宜地体现主题,比如,严肃的主题就必须起个严肃的标题,这样才能达到为主题服务的目的;②标题的文字要简洁明白,含意清楚,一目了然;③标题要醒目,有新鲜感,有吸引力,激发人们阅读的欲望。
怎样确定标题,常用的有四种方式:①一是直接提示主题,如《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②间接地暗示主题,如《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③引导读者关注主题,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谁是最可爱的人》等;④表明主题的范围,如《政府工作报告》《目前的形势和任务》等。
第三步:由标题确立观点(论点)。主题、标题不等于文章的内容,而是作者通过具体材料的叙述和论述要告诉读者的思想观点的核心。因此,有了主题和标题之后,还要确立能够表现主题思想的材料和观点。一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是从回答“为什么”的角度出发确立观点(论点),把“为什么”的原因分析清楚了,文章也就写好了。这种常见于理论文章、领导讲话材料。二是从回答“怎么样”的角度出发确立观点(论点),把“怎么样”的情况叙说清楚了,文章也就写好了。这种常见于工作报告、调研(查)报告、经济形势分析报告、述职报告等以记叙为主的文章。三是从回答“怎么办”的角度出发确立观点(论点),把“怎么办”的思路论述清楚了,文章也就写好了。这种常见于理论文章、工作报告、调查报告、领导讲话、述职报告等文章的后半部分,即政策建议和工作思路的论述部分。以上所说的由标题确立观点的三种方式,仅仅是我个人在写作实践中的一点体会,不一定完全准确。
第四步:由观点(论点)选择材料。一般需要考虑四个因素:一是有用,能够为叙述和论证观点(论点)服务。不能为叙述和论证观点(论点)服务的材料,必须舍弃。二是真实,真材实料,不能使用虚假的材料,引经据典也要有出处。三是新颖,富有吸引力,使用最新的事实、数据、经验、理论。四是典型,有代表性,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主流和发展规律,能够证明观点(论点)的正确性、科学性。
二、公文写作的谋篇方法
经过主题——标题——观点(论点)——材料(论据)的构思之后,文章的主体部分就基本上形成了。在此基础上,加上文章的开头、结尾,进行结构布局,安排观点(论点)的次序,拟出一个写作提纲,“篇”就基本上“谋成”了。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文章的主体部分基本形成之后,拟出写作提纲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提纲是公文写作的“纲要”,它的重要性和实用性就像大型建筑建造前的“蓝图”一样。“蓝图”设计得合理、科学、美观,建筑就能“立”起来,就能拔地而起。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公文提纲的拟写。写出了成功的公文提纲,公文也就成功的一大半,剩下的工作就是往提纲里装材料和修改了。
三、公文的行文起草
行文起草、快速成篇是公文写作的最终目的。虽然说经过构思谋篇,确定了主题,有了写作思路和写作提纲,依照提纲行文起草不会太困难,但是在具体的行文起草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障碍,还会有思考不太周全的方面,还会有些不容易表达的地方。总之一句话,还需要在行文起草、语言表达、材料运用、修改定稿等方面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些方法和技巧可以借鉴运用。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位置要摆正,语言要得体。公务文稿既有政治性、政策性的特点,又有作者的社会身份、政治地位的特点。因此,起笔之时,首先要摆正文章作者的位置,行文过程中要写出与文章作者的身份地位相符合的语言,如果说的话与作者的身份地位和职责不一致,不但达不到效果,而且会适得其反,引起非议。
二是确定段落内容,依据段意用材。由于构思谋篇是从文章的全局整体考虑的,写作提纲一般也只是列到“段”,还不能深入到“段”的内部。行文起草时不能想一句写一句,对整“段”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从哪些方面入手进行表达,使用哪些事实数字、讲哪些道理观点,都要事先想好,安排好表达“段意”的内部结构,依内部结构的顺序写出完整的“段落”,然后一段一段地往下写,并注意每段的思想观点完整,段与段之间的衔接自然,以及全篇文章脉络的贯通。
三是立“三性”破“四话”,文风要独具一格。良好的文风表现为文章的“三性”:即准确性、鲜明性和生动性,也表现为没有“四话”:即假话、大话、空话、套话。所谓准确性,就是公文写作所运用的事实和道理要准确,引用经典论述要准确,不错用词语,不用那些类似“据说”、“也许”、“大致”一类的含义不确切的词语;鲜明性,就是公文写作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要态度鲜明、毫不含糊;生动性,就是公务文稿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所运用的事实、道理,要形象生动,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富有感染力。
四是快速进入情境,力争一气呵成。写作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而思维又受周围环境的影响。人在特定的环境中往往会获得或强化某种特殊的技能,或产生某种特殊的智慧,即所谓的“情急智生”。因此,在行文起草时要集中时间和精力,创造一种写作的特别情境,把思维快速地引入其中,进入写作思维状态。这样,思想上没有其他干扰,精力高度集中、思维积极活跃、思路顺畅,文字表述的准确性、条理性增强,写作速度加快、效率提高、效果更好,在此情境下,力争一气呵成,不要间断停止,即使有些障碍也要暂且放过,以最快的速度先拟出完整的初稿,以保持思维的连贯和文章的完整。在行文起草过程中,可能还会产生出一些新的思想“火花”、新的观点、新的表达方式,要及时记录下来,吸收到文章中去。这种在写作过程中闪现的思想“火花”是非常珍贵的,是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由多种信息的排列、组合、匹配、增值而产生出的新信息,这种新信息只有在创造性的写作劳动中才能产生出来,而且往往会成为文章中的最精彩、最富有创新意义的部分。
四、公文的修改方法
修改定稿是公文写作的最后一道工序。从写作的实践看,会写文章的人,历史上的文章大师,都很重视文章的修改,修改的方法和步骤可以归结为读、审、查、拔四个字。
一是读,就是朗读。修改稿子不光要“看”,还要“念”。就是把全篇稿子有声地读出来,疏忽的地方自然会发现。
二是审,就是审视文章的内容和形式。内容方面主要是审阅文章的政治性、政策性,看是否有不妥的方面。审视文章的主题是否突出,观点(论点)是否准确,论据材料是否充分,是否能论证观点,事实和道理是否真实可信等。形式方面主要是审阅文章的结构,也就是开头、主体、结尾,各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否符合逻辑,过渡、照应是否顺畅自然等。
三是查,就是检查文句表达方面的毛病。要检查和改正语言文字不准确、不规范、不通顺的地方。没有表达清楚的概念、意思,要增加文字表达清楚,将一些惯用的陈言套话改写成新颖生动、形象感人的新话,将一些可有可无的文字、句子、段落要大胆删减。
四是拔,就是提拔文章的思想高度,深化文章的主题。这是对修改文章的更进一步的要求。要再一次循着构思谋篇的思路,把文章所要表达的思想内容再理一遍,通过局部的个别的修改,选择推敲运用一些“点睛之笔”,增强文章的气势,深化文章的主题,提拔文章的思想高度。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文风
公文写作是公务员遴选考试的常考必考内容,公文写作所占分值比重较大,各位备考各地遴选公务员考试的考生朋友们务必认真学习准备各类型的公文写作方法及格式要求。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的《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三条明确指出:“党政机关公文是党政机关实施领导、履行职能、处理公务的具有特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公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通报和交流情况等的重要工具。”公文的独特性决定了公文的语体不同于文艺语体和科技语体,而是一种特殊的事务语体,它以记述为特征,以实用为目的。这就要求公文要在讲究实用性的前提下追求可读性,以美的语言体现公文深刻的思想,构造公文独特的美学风格。概括起来,公文语言的美学风格主要表现为消极修辞的朴素美、音节匀称的语音美、恰到好处的模糊美和信息传递的准确美。
一、消极修辞的朴素美
公文语言旨在记载和传递公务信息,务求客观朴实,这尤其体现在对修辞方式的选择上。文学语言中的修辞以积极修辞为主,而公文语言中的修辞多为消极修辞。积极修辞通过利用丰富的辞格,达到语言精致优美、增加艺术表现力的目的。消极修辞是以明确、通顺、平匀、稳密为标准的修辞方法,注重使用规范词语,力避怪词僻句,以语义表达的严谨准确确保政令畅通。
公文语言对辞格的运用数量非常有限,其中比喻是最常见的一种。像“雁过拔毛”、“老虎苍蝇” “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顶层设计”“摸着石头过河”等词语,形象生动,含义为人所共知,妙用至公文语言中,使表达更为凝练。除借喻之外,其他常用的还有排比、引用等。如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80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等文中引用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就是借以强调兴趣是激励学习最好的方法,把学习当作一种发自内心的爱好与追求,做到好学乐学。有了学习的浓厚兴趣,就可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学一阵”为“学一生”。公文语言的修辞因为其庄重性和严肃性决定了公文即使使用某种辞格,其目的也是为更好地表达内容服务,而不可喧宾夺主,形式压过内容。如有的文件提出“在改革再出发之际,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这两种方式要形成良性互动:“摸石头”要在顶层设计观照之下,不能瞎摸;同时,顶层设计也不能闭门造车,而是要吸纳“摸石头”过程中的经验与反思的成果。”可以看出,修辞的实用效果完全是在自然简洁的表述中实现的,并没有因刻意追求新奇效果和审美渲染而天马行空地肆意展开想象。即便是非常体现艺术手法的辞格选择,在公文中也总是围绕内容的清晰阐释和本质的深刻揭示等实用目的。公文语言对辞格运用的前提是适度、为我所用,不影响公文的庄重性与严肃性,如果一味滥用辞格而淡化甚至无视其服务内容的实际意义,就会以文害质,更遑论朴素美学了。
二、音节匀称的语音美
双音节词占优势是现代汉语构词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汉语词汇发展的必然趋势。公文语言同样讲究运用双音节词来增加语句形式和韵律的美感。公文虽不像诗词歌赋那样特别强调合辙押韵的音乐美,但是在行文必要的时候,可以适当地将非双音节词修改为双音节词,以增强公文语言整齐匀称的语音美。例如“胜”与“胜利”“司”与“公司”“复”与“答复”三组词语,每组两个词语虽有单音节和双音节之分,但理性意义基本相同,这就为我们调整音节提供了必要条件。在行文中我们可根据不同的需要灵活选择,从而使公文语言音节匀称。例如把“赢得胜利”修改为“获胜”,把“我们公司”修改为““我司”,把“特此答复”修改为“此复”,达到语义不变而用词精炼的效果。其次增删助词和压缩词语也是调整音节的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例如把“新任务”修改为“新的任务”,“长征路”修改为“长征之路”;“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紧缩为“两学一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紧缩为“一带一路”等。此外,还可以运用双声词和叠韵词。双声叠韵是汉语的一种声韵现象,在对联和诗歌中比较常见。双声指两个汉字的声母相同,叠韵指两个汉字的韵母或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在公文中恰当地使用双声叠韵词对增强语音美感能够起到积极作用。例如“极大地鼓舞全省青年以振奋的精神、昂扬的斗志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去”。其中,“振奋”“昂扬”两个叠韵词的秒用,使语句读来更富声律美和整齐美。
三、恰到好处的模糊美
公文实际写作过程中,在表述时使用了不少模糊语言。模糊语言,指的是意思清楚但概念外延不明确的弹性语言。如属于时间范畴的“近日”、“ 下一步”,属于数量范畴的“绝大多数”“个别部门”,属于程度范畴的“较好”“略有”,属于频率范畴的“接连”“往往”等。公文里的模糊语言不等同于表意含混、范围不定、语句歧义,而是高度概括、灵活伸缩和礼貌委婉,在实际运用中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公文语言表达务求准确严谨,但又需要恰到好处的模糊语言,有其内在原因。
首先,词语是对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射。客观世界是复杂而充满变化的,词语意义映射客观世界时,产生内涵不明、界限不清的问题是正常的情况,主要体现为语义范畴分界的模糊性。德国哲学家伊曼纽尔·康德曾经有过论述:“人类生活中不能缺少模糊语言,因为无法处处用精确语言代替模糊语言。”公文语言在表达程度等内容的时候,虽然可以用不同等级的词语来指代,但离精确的标准仍存在较大差距,如果使用模糊语言却能让人把握住一定的准确性,使公文表达具有高度的概括性,留有余地。例如“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法治化,鼓励某些有条件的地方先行出台法规。”其中“某些”“有条件”都是模糊语言,这在操作上就有回旋的灵活度,对于执行者来说,既明确了原则和方向,又能因实制宜,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正是模糊语言带来的积极作用。其次,公文中反映的某些事物和现象存在线性特征,无法断定其界线,也较难用语言精准阐释,而借用模糊语言,可恰到好处地反映这类事物和现象。例如日常工作活动中有的时间、数量很难或者不方便用精确的词语表述,所以“近段时间”“长期以来”“适当时候”等模糊语言在公文中随处可见,表示数量的模糊语言如“部分”“多次”“不断”等也常常出现在公文中,有效地处理了这个矛盾。另外,公文语言要求简明扼要,所以公文用语多用派生词、缩略词、新热词,而这些词语反映的事物和现象本身就具有不同程度的模糊性。如“申遗热”“浮夸风”等派生词,“供给侧”“获得感”等缩略词,“动辄则咎”“滚石上山”等新热词。这些词语不仅增加了公文语言的表现力,而且充实丰富了公文的内涵。
四、信息传递的准确美
俗语说:“一字入公文,九牛拔不出。”准确是公文语言的核心和关键。失去语言的准确性,不仅影响公文施政管理的作用,更为严重者可能造成原则性错误。因此,信息传递的准确同样是公文语言美学风格的呈现,包括词义表达的严谨和避免病句、歧义句等方面。
要做到用词准确,首先要认真推敲,精选最恰当的词语准确地表达行为状态。例如“阻止、劝阻、严禁”为一组近义词, 但是在实行方式和轻重程度方面存有差别。比较以下3种用法:1.阻止贩卖假冒伪劣商品;2.劝阻贩卖假冒伪劣商品;3.严禁贩卖假冒伪劣商品。如把上述例句放在某条例中使用, 例1措施不明;例2语气过轻;只有例3的方式才准确符合语境。其次要仔细辨析,特别要区分容易混淆的词在含义和用法上的差别。例如“截至”和“截止”虽只有一字之差,词义及用法却是完全不同,实际使用中经常发生混淆。“截至”是“到什么时候”的意思,表示时间的词语一般出现在“截至”之后;“截止”是停止的意思,表示时间的词语一般出现在“截止”之前。试比较两个例句:1.这项美丽乡村的重点工程进展顺利,截至6月底,已完成年计划的80% 。2.职工运动会的报名时间10月31日截止。再如,“招聘启事”经常误写为“招聘启示”,原因在于没有准确理解“启”的含义。“启”有两种意义,一为“启发”,二为“告诉”,“启示”和“启事”中的“启”就分别使用了这两种不同意义,所谓“招聘启事”就是指“告诉有招聘这个事情”,久而久之,“启事”两字连用固化为告知类文书的名称。再次是避免病句和歧义句。公文语句表达规范与严谨,事关党政机关形象。就病句来说,不产生病句,不仅要熟悉基本的汉语语法知识,还需要遵循事物的内在客观联系来安排语序,形成正确的语言逻辑关系。就歧义句而言,引起歧义是指在公文语言中由于语句有两种以上的语义,有不能让阅读者确定是哪一种语义,而影响信息的正确表达。要消除歧义句,必须了解歧义产生的原因、类型,掌握消除歧义的方法,确保公文语言表意准确严谨的美感。
目前,党政公文语言规律的研究尚属起步阶段,行之有效的规范理论还未形成,因而党政公文语言的美学原则及运用规律存在较为广阔的提升空间。我们应保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态度和方法,使其在汲取了更多优秀公文营养的基础上更快地走向公文语言真正意义上的成熟和规范。
党政机关公文写作文风
1.进入机关后主要从事文字工作。除了舞文弄墨别无长处,平时也偶尔网上搜搜如何写好机关公文之类的文章,比起其他的内容更熟悉,也有那么一丁点体会可讲。
2.公文写作是机关的一项常态工作,也非常重要,但机关公文写作整体水平还有待提高。尤其是我自己写了4年多,还停留在网上抄抄、复制黏贴拼凑剪切整合的初级阶段,还没真正动起手来写,还像小孩断不了奶一样离不开百度搜狗。这次选这个题目、讲这个课,正是一次自我学习充电的极佳过程,既逼自己工作之余去学,又逼自己鼓起勇气上台讲,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今天我主要从公文写作准备、公文写作能力培养等两大块向各位汇报:
一、公文写作准备
(一)公文写作的重要性
1.是世界性现象。在欧美、日本这些科学发达的国家,所有大学,包括理工科大学,都十分重视写作训练。哈佛大学写作水平达不到规定要求即需照章补课;普林斯顿大学8组课程,第一组就是语文和写作。在日本,考学校、找工作、谋生计,不论干什么,都要考作文,在他们那里,会不会写文章,是谋生竞争中胜败的一个重要条件。在我国也是如此,现在无论考公务员、考事业单位、考银行,等等,都要考申论,都要考写文章。
2.是最有用的能力。在工作中,不外乎需要三种才能,一是办事能力,二是写作能力,三是口头表达能力,而写作能力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最有作用、最能持久和最快见效的基本能力。写作能力具有穿透性、公共性、普遍性。写不出或写不好毕业论文,要想获得学士、硕士、博士文凭那是不可能的;工作之后,没有一定数量及水平的科研论文,要想定职称那是不可能的;甚至谈恋爱、写说说、发微博、朋友圈,都需要写作能力。在机关更是,没有一定的公文写作能力,那就等着挨批、等着文章反反复复修来改去。
3.是敲门砖。学而优则仕,古代入仕考为上。很多秀才因为文章好而被皇帝直接甄选进中央,职务安排得也很高,比如翰林编修之类的官。则仕之后,写作能力更是其进一步晋升的决定性因素。过去“山高皇帝远”,上级要了解下级官员很不容易,只能从官员定期奉呈的奏折来掌握情况、认知官员。写奏折成为一个重要的汇报请示方式和联络升迁渠道。曾国藩认为“奏议乃人臣最紧要之事也”,他将“屡战屡败”改为“屡败屡战”从而挽救了其政治生命的传说更是为后人津津乐道,奉为范例。我们党也非常重视写作,尤其重视理论型干部的培养,延安时期,一大批干部正是因为突出的写作能力而被选拔到秘书岗位。新中国成立后,很多领导干部因为写作被发现并获得重用。我们身边也有多镇街的村官、老师因为文字功底好而被选拔到机关工作并获重用。
4.是领导力。我们建立新中国靠的是“两杆子”,如果不是“打倒土豪劣绅,分田分地到户”此类的口号,焉能迅速动员起手无寸铁、目不识丁的劳苦大众?“不懂得用笔杆子,这个领导本身就是很有缺陷的。”富有经验的领导都有体会,注意通过文字方式来总结经验是干好工作的重要方式。这类领导往往水平能力高,进步提拔快。
(二)公文写作的历史性
我国公文写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自有文字开始,就自然产生了公文。从目前发掘的史料和学术界的定论看,公文写作的历史至少有3000年以上,可以分成萌芽期、成型期、稳定期、变革期、发展期五个阶段。
萌芽期(甲骨文时代—夏商周时期)。主要体现于甲骨文和《尚书》的记载。
甲骨文所记的大部分是当时的公事文书。如《求雨卜辞):“癸卯下,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
《尚书》被文学史家称为我国最早的散文总集,但其中绝大部分却属于官府处理国家大事的公务文书。唐人孔颖达编撰的《尚书正义》将其内容分为十体,而公文类的典、谟、训、诰、誓、命就占了六体。
先秦时期还出现了檄、移、玺、章、表、策、诏等文体,公文开始使用年月日、签名和印章,也开始有了公文颁发呈送等初步制度。
成型期(秦王朝—隋代)。秦王朝统一中国后,文字也得到统一。为了发布命令,以诏天下,秦王朝颁布了一系列公文的用语和文种。《秦始皇本纪》中记载有“臣等昧死上尊号,王曰‘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曰‘朕’。帝曰:‘去泰' ,‘著皇’,采上帝位号,号曰:‘皇帝’”。同时规定了“奏”“章”“表”“驳论”等四种文种。
汉代公文进一步规范化, 主要表现在体裁、 格式、递送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规定,上行、平行和下行公文清晰明确,军要专用公文另立成类。
三国时代,因为战乱,公文基本承汉而用。到魏晋南北朝及隋代时期,是公文的形成期。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曹操和曹丕父子对公文发展贡献很大。
稳定期(唐宋朝至元明清)。唐宋时期,公文制度化更完善,有避讳制度、抬头制度、用印制度、审核制度、保密制度、用纸制度、封装制度、编号制度等,而且名篇迭出,公文写作理论也有一定的发展,涌现出许多擅写公文的高手。如唐代的陆贽,草拟诏令时“思如泉注,初若不经思虑,既成之后,莫不曲尽事情。同舍皆伏其能”。同是唐朝的韩愈曾担任皇帝秘书(中书舍人),写下了许多诏诰制敕类公文。宋人苏轼,一生写过 800多道诏命,官为中书舍人和翰林学士。
元明清时期,文种进一步增多, 但也较杂。但主体没变,格式及语言要求也没什么变化。
变革期(民国时期)。
发展期(建党以后)。
(三)公文写作的综合性
公文写作看似简单、刻板,然而它牵涉的面很宽,使用范围很广,是一门跨学科兼容性十分强的综合性学科。
1.从定义看,文种较多。公文包含两类。一类是《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中所规定的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和纪要等通用公文。一类是公务电报、会议材料、条例、规定、办法、章程、计划、总结、提案、建议、贺信、调查报告、倡议书、责任状、讲话稿等经常使用的各种文书。特别是党代会报告、党委全会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航标灯”、“启明星”式的文种。
2.从它的使用范围看,覆盖面很宽。举凡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及社会团体等都经常运用它,社会生活中也处处存在。
3.从它涉及学科看,范围十分广泛。公文与语言是密不可分的,与文章学的关系也十分紧密。例如,人民代表报上的一篇理论文章,大标题是: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须当好“五种人”,小标题分别是:坚持学习,当好人大工作的“带头人”;坚持调查研究,当好人民群众的“代言人”;坚持全程参会,当好会议审议的“剧中人”;坚持联系代表,当好接受代表监督的“老实人”;坚持以身作则,当好公道正派、有人格魅力的“高尚人”。公文写作还吸收了自然科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控制科学、行为科学、心理科学、逻辑科学等大量科学知识。甚至数学里的排列组合、医学里的望闻问切“四诊法”和公文写作有密切关系。个人认为,一个人五官漂亮是基因、细胞排列得好,而一个人的文章漂亮,那是字词句段排列得好!这就是数学和排列组合的关系。比如,我写了一篇关于纪委信访工作的信息,题目叫“五招”化解信访疑难杂症,哪五招呢?就是医学里的望闻问切治。
4.从它的写作过程看,是综合性劳动。公文写作是在工作实践和学习、阅读中所获得的思想、生活经验、知识、技巧、文字等方面修养的一个综合运用过程,是一个人的观察力、想象力、理解力和表现力的综合表现。例如,写一篇学习关于党的政治建设的讲话精神发言时,我就把观察到的开车的经验放了进去,虽然我还没拿到驾照。我列了四个一级小标题,分别是:握紧工作“方向盘”,始终把准正确政治方向;瞄准发展“快车道”,始终坚持党的政治领导;踩好民生改善“油门”,不断夯实政治根基。系好自律“安全带”,持续涵政治生态。
二、公文写作能力培养
写出好的公文,有什么奥秘?奥秘是没有的,不外乎在传统方法上下功夫,博学、苦练、多思。
(一)博学
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可能的有的人会说,理论大而空,为什么要学?因为我们公文作者处在领导身边,又介于领导和群众之间,会碰到大量的新事、急事、难事和要事,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素养,就会缺乏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历史思维、战略思维、法治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和精准思维等8种思维,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大打折扣,就很难发挥以文辅政、参谋助手的作用。理论知识学什么呢?我个人的体会是学哲学和领袖、领导人的著作。“学点哲学,终身受益。”“哲学是明白学、智慧学,学懂了哲学,脑子就灵,眼睛就亮,办法就多;不管什么时候,干什么工作都会给你方向、给你思路、给你办法。”我个人也比较喜欢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刚毕业那几年准备了两次文学、两次哲学专业研究生考试,虽然都没考上,但学习哲学成了一种习惯,我就把师院当作我的研究生院,工作之余、一般晚上我就到师院图书馆看看,陈先达、孙伯鍨、孙正聿(玉)、杨耕、李泽厚等名家就是我的哲学导师,《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文本导读》、《问题中的哲学》、《哲学纲要》等书就是我的研究生教材。通过学习哲学,我感觉对公文写作能力提升大有帮助,尤其是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五大范畴(现象和本质、原因和结果、内容和形式、必然性和偶然性、可能性和现实性)、三个观点(发展的、联系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对公文写作大有裨益。在纪委工作的时候,我写过一篇理论文章《论党员权利和义务的辩证法》,发表在上饶日报,用的就是唯物辩证法三大规律来阐述。
除了哲学,我还看一些领导人的著作,比如《摆脱贫困》《之江新语》,《讲话实录》《上海讲话实录》,《学哲学 用哲学》。这些书我都是在新华书店站着看完的!看完之后,自我感觉进步还是很大的,对国家事务、社会事务的看法观点会有很大的转变,视野更开阔,格局会变大。有些语录到现在还记忆犹新,比如,“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迷可以信,但不能迷信。”“我们总结经验,就是要将繁杂、零散的材料掰开了、揉碎了、摆正了、捋顺了。要分好类、排好队、归好堆、论好辈,不断地分,来回地分,边分边合,分分合合。”后面这句话对写作很有帮助。
要注重政策业务的学习。政策业务不熟,就很难保证“服务领导、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或者说“服务发展、服务决策、服务落实”的“三服务”水平,写出来的公文就会出现行外话,甚至闹笑话。比如,错误的认为人大常委会就是人大常委会会议,其实人大常委会是人大的常设机关,而非会议。又比如,对《地方组织法》不熟,“任免”、“决定任免”、“批准任免”可能会混用。怎么学习政策业务知识呢?个人的体会是不懂的就百度,直到弄懂为止;多浏览与政策业务有关的官方网站;平时认真学习党报党刊和业务报刊。在平时写稿的时候,百度就相当于我的政策业务字典词典,为了写好一篇文章,那是要参考十几篇甚至几十篇文章;全国各地的人大网站我也会经常浏览。党报党刊之类的我喜欢看看《人民日报》《求是》《半月谈》,特别是《人民日报》,有空的时候就看看,尤其是头版、四版、理论版和评论版,一天花个半小时,没时间就浏览下标题,省市区党报有时间我也会看下。这样做就能足不出户了解中央省市区时政要闻和决策部署,写起公文来就能与时俱进、游刃有余。
要注重各学科知识的学习,成为通才和杂家。写作公文,仅仅懂理论知识、政策业务还不行,还要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了解,有所掌握才行,而且懂得越多越好。公文写作是一个知识和技能综合运用、全面发挥的工作,这就要求公文作者是通才、杂家,对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文史哲、数理化、农工商等知识即便不能融会贯通,也要有所了解,这样,思维、文路顺,写起公文来才得心应手。M主席读书的范围就十分广泛,从社会科学到自然科学,从马列主义著作到西方资产阶级著作,从古代的到近代的,从中国的到外国的,包括哲学、经济学、政治、军事、文学、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等方面的书籍以及各种杂书。XZSJ也说,“读书已成为我的一种生活方式”,“我年轻时读了不少文学作品,涉猎了当时能找到的各种书籍,不仅其中许多精彩章节、隽永文字至今记忆犹新,而且从中悟出了不少生活真谛。”我自己也会经常去图书馆看点诗歌、文学作品、语言学著作,有时候还会翻翻数学、物理、计算机、管理学、经济学之类的书籍。
(二)苦练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公文写作没有个两三年的苦练,很难达到一定水平,哪怕是文学硕士博士,也不一定就写得好公文。所以公文写作
1.需要锲而不舍、持之以恒的精神。我在政府办那半年时间基本不会写公文,写写散文还可以,有一次领导叫我写一篇工作总结,收集了部门的一些资料,但看着十几个单位每个单位五六页的工作总结,真是一头雾水、一筹莫展,当天晚上写到第二天早上五点,最后形成的总结足足有二三十页,最后还是领导自己动手写。由于公文写作水平不够,后来回到学校继续教书。再后来遇到了好领导,在纪委工作了两年多后,又调进了人大。刚进纪委,也还是不太会写,领导就教我借鉴,到网上到处借鉴,一般是整合别人的结构和自己的内容,写出来的东西基本上是组装货。写了两个月,投的稿件杳无音讯、石沉大海,看到别人中纪报、上饶日报轮番地上稿,有时候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写作人生。好在天道酬勤、皇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2023年9月18日那天在上饶日报上了一篇短消息:五招化解信访“疑难杂症”。后来就一发不可收拾,上的比较勤,信江时评、党风政风栏目的评论版都能上,这个栏目的编辑还打电话过来,叫我有稿件就发到他邮箱,再后来头版的消息简讯也能上,尤其是挺纪在前那个栏目,2023我到人大以后,还用了我在纪委投的稿子。再后来《当代江西》也上了两篇评论文章。其中一篇文章是讲公文文风问题的,编辑特地打电话来,叫我把稿件修改下,发给他。他说你的开头引用的陈奕迅的歌曲《与我常在》不太适合我们的刊物,能不能换成较为正统的民族歌曲,还跟我拉了十几分钟下家常。挂了电话,我当晚就回去改,把开头引用的歌词改成石顺义作词的《说句心里话》,加了一大半内容,搞了2000字发给他,题目就叫《文风如曲风,有情才动人》。去年还打电话来叫我把一篇人大的稿子也改一下。
2.需要有任劳任怨、埋头苦干的精神。有的人把写材料的称为“六水干部”——喝墨水,费脑水,流汗水,尿黄水,吐苦水,没油水。有的网友还编出了《写材料之歌》——春眠不觉晓,醒来写材料;举头望明月,低头写材料;夜夜思君不见君,方知君在写材料;洛阳亲友如相问,就说我在写材料;窗含西岭千秋雪,架个炉子写材料。这既道出了写材料的辛苦,也道出了部分人的抱怨。我们不能要有这种思想,而是要有不疯魔不成活的意志,要端正思想观念,领导叫你写,是对你的信任,是给你压担子,是培养你锻炼你,绝不是为难你,而是提升证明自己的机会。不仅不能埋怨,而且要全力以赴、全神贯注地写好每一篇稿子,完成每一次领导交代的任务。比如2023年换届后首次全市县市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座谈会就放在我区召开,我区的发言稿由我来写,由于写作水平有限,且刚到人大不久,领导看了不满意,改了几遍,后来要求推倒重来,当晚写到两点多,按照领导意思修改,分两个部分,一个规定动作,一个自选动作,第二天交给领导,领导高兴地说:“这样就好了很多嘛!”。又比如2023年10月多到人大,年底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就叫我写,一两个月的时间连业务都还不熟,有些工作根本不了解,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顶着压力,查查会议记录,粗略地了解下工作,参照区人大常委会和各地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框架,也马马虎虎完成了任务。
3.需要有极端负责、一丝不苟的精神。写作公文不要出现错字连篇、格式不对、随便网上抄一篇应付了事的现象,也不要拖拖拉拉、消极怠工、不到最后一刻不交稿,教领导催个三四遍。而要有“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态度境界。
在领导们的悉心指导和自身苦练下,在纪委两年三个月的时间,我参与撰写调研材料7个、会议发言讲话稿18个、总结汇报材料23个,参与起草下发转发通知22个,编辑挺纪简报15期、集中整治工作简报18期,撰写新闻信息稿253篇,在中央省市级媒体上稿122篇。
在人大两年不到的时间,参与起草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2篇、常委会工作要点2篇、常委会会议主持词7篇、年度工作总结2篇、全国省市交流会、培训会、座谈会材料10篇、调研报告4篇、实施方案和考核办法7篇,编辑人大刊物6期,起草讲话稿、情况汇报等其他材料26篇。在区脱贫攻坚整改工作督查期间,参与编辑督查专报20期。在各级各类媒体上稿303篇,其中,《人大信访工作情况交流》2篇,人民代表报13篇,领导科学、当代江西、人大研究、时代主人、省人大新闻网共11篇,上饶日报3篇。
(三)多思
就是要把功夫下在钻研公文上,思考公文写作的遣词造句、标点标题、开篇布局、文风文采、写作对象,等等。
1.思考公文的句子。有人根据汉语语句在当代公文中的用途和语气,将公文句子划分为如下6类 30种。6类分别是:性质判别类句式、回顾总结类句式、安排部署类句式、思想认识类句式、规划设想类句式、其他功能类句式。下面简单介绍下前三类。
性质判别类句式
性质判别类句式,是指公文主体在表达褒贬态度和观点立场时使用的能够以此判断语言性质的句子样式。
(1)彰显句。其功能是彰显公文的主题、主旨和分旨,表明公文主体的目的、态度、主张。公文句子绝大多数为彰显句。例如,在总结工作中经常用到的彰显句: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政治大局保持稳定、党的建设切实加强,等等。例如,在阐明工作指导思想中经常用到的彰显句:高举伟大旗帜。例如,在安排部署工作中经常用的彰显句:坚持规划引领,调整经济结构;坚持创新驱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改善民生。
(2)半彰显句。其功能是阐述工作事项的某种推进状态,但不回答推进的实质性结果。例如,转变作风继续推进,立法工作全面加强,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结构调整扎实推进,等等。
(3)中性句。虽然表明公文主体的主张、立场,但不表明或不必表明褒贬态度,要么是陈列名词、名词词组、名词性短语、介词短语,要么是陈列某类行为、与某类行为相关的行为等。例如,一份会议通知,6个小标题中的每一个都是中性句:一、关于会议时间;二、关于会议地点;三、关于会议内容;四、关于参会人员;五、关于会议发言准备;六、关于会务工作责任分工。这6个中性句表明的是公文主体的主张即工作安排,不带有褒贬感情色彩。中性句一般多见于法律类公文中。
回顾总结类句式
回顾总结类句式,是指公文主体在回顾总结工作中使用的表述工作已经准备、启动、推进、完成等不同结果状况的句子样式。
(4)切块句。其功能是按时间加内容、空间加内容、事理加内容等结构,将公文划分成几个大的板块但不表明主旨的句子。例如,关于全会以来的工作、关于2023年的经济形势、关于2023年的立法工作。这3个句于都是时间加内容的切块句单句。
(5)动作句。其功能主要是在总结工作中表述公文主体为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目标而采取的具体办法,包括行为动作、方式方法、渠道途径、重要举措、政策措施等。例如,严厉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坚决反对特权。动作句一般为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
(6)结果句。其功能是在总结工作中表述工作的完成结果或者正在推进的状态。例如,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发展基础更加坚实。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执政能力明显提高。
(7)动作结果句。其功能是在总结工作中表述公文主体为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具体办法,包括行为动作、方式方法、渠道途径、重要举措、政策措施等,及其产生的结果。例如,多渠道增加投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在这3个单句组成的动作结果句中,前两句为动作句单句,最后一句为结果句单句,合并称动作结果句;前两句与最后一句存在因果关系。动作结果句一般为一般过去时、过去完成时。
(8)经验体会句。其功能是表述工作经验和心得体会,为今后工作提供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例如,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坚持项目带动不动摇。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动摇。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坚持维稳第一责任不动摇。实现跨越发展,必须坚持从严治党不动摇。
(9)分析问题句。其功能是分析解剖问题,从主观上和客观上查找原因,帮助人们清醒头脑,重视问题和薄弱环节,改进工作,堵塞漏洞,以期取得工作的新进步和事业的新成就。例如,经济结构不合理,产业基础薄弱,抗风险能力低;改革意识不够强,体制机制缺乏活力;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强,工作作风亟待转变。
安排部署类句式
安排部署类句式,是指公文主体在安排部署工作中使用的表述工作目的、工作目标、行为手段、方式方法、方针政策、原则要求等的句子样式。
(22)手段句。
(23)目的句。
(24)手段目的句。
(25 )手段目标句。是以句号为单位的复句,其功能是在安排部 署工作时表述公文主体采取的具体办法,包括行为动作、方式方法渠道途径、重要举措政策措施等以及此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例如,运用现代技术增强文化的表现力,不断创造新的文化样式,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实现题材品种 、风格和载体的极大丰富,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感染力。这个完整句共有5个句子,前3句是手段句单句,后两句是目标句单句,合起来组成了手段目标句。
思想认识类句式
(10)精神状态句。登高望远、居安思危,勇于变革、勇于创新,永不僵化、永不停滞。
(11)陈情句。当前,国内外形势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前景十分光明,挑战也十分严峻。
(12)陈典句。例如,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又例如,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13)陈理句。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14 )陈心句。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把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势和特点充分发挥出来,为人类政治文明进步作出充满中国智慧的贡献!
(15 )陈列句。高铁、公路、桥梁、港口、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天宫、蛟龙、天眼、悟空、墨子、大飞机等重大科技成果相继问世。
(16)陈述句。
规划设想类句式
(17 )指导思想句。
(18)目标句。“八个明确”
(19)原则句。“十四个坚持”
(20)任务句。
(21)要求句。
其他功能类句式
(26)总起句。
(27 )分述句。
(28)议论感叹句。
(29 )判断句。“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创新引领是江西发展的第一动力。”
(30)号召句。比如,为实现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三大历史任务,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继续奋斗!
2.思考公文的标题。
大标题
公文标题是标明公文内容的简短语句。标题包括大标题、小标题。大标题又称题目,是一篇公文的“总纲绳”,具有纲举目张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小标题又称层次标题,好比是渔网“总纲绳”下的一个个“网眼”,把“总纲绳”一提起来,一一个个“网眼"就张开,具有凸显公文内容层次和公文局部主旨的作用。一篇公文大小标题制作得好,可形成主旨鲜明、分旨澄澈、相互辉映之势。
大标题的类型
(1)党政机关法定公文的大标题制作已有了明确的规范。即大标题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2)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等间接法定公文,大标题制作虽然没有明文规定,但已经约定俗成,就是制作正副复式标题,具体分为四类。
第一类是党代会报告标题,由彰显主题的号召性标题+会议名称和文种副标题组成,另加署报告时间和报告人姓名。
第二类是政府工作报告标题,由报告名称标题+会议时间和会议名称副标题组成,另加署报告人职务全称和姓名。
第三类是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标题,由机关名称+工作报告标题+会议时间和会议名称副标题组成,另加署报告人职务全称和姓名。
第四类是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标题,由机关名称+工作报告标题+会议名称副标题组成,另加署报告时间和报告人姓名。
(3)除了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等法定会议之外,领导人在出席其他会议进行其他公务活动时的报告、讲话和演说等,大标题制作有如下类型(类型连前累计)。
第五类是主题演讲标题,由演讲主旨标题+时间(会议名称)和文种副标题组成,另加署时间(地点)和讲话人(职务)姓名。
第六类是大型会议和重要活动讲话标题,由介词在+会议名称(或活动名称)+讲话组成,另加署时间和讲话人姓名。这类标题在党和国家机关公务活动中使用最多。
第七类是法律法规规章草案修改审议报告标题,由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标题+时间和会议名称副标题组成,另加署讲话人职务全称和姓名。
第八类是专项工作会议和专项活动讲话致辞标题,由领导者(职务)姓名+会议名称(或活动名称)+文种(讲话、致辞等)组成,另加署会议时间。
小标题
按照小标题在公文中阐明的目的、主张、态度,可将小标题划分篇为18类。
(1)彰显性小标题。旗帜鲜明地彰显公文的主题主旨和分旨,立场坚定地表明公文主体的目的、态度、主张。党的机关安排部署工作的公文大多数小标题是彰显性小标题。
(2)半彰显性小标题。这类小标题的功能是阐述公文主体对工作事项的推进状态,但不回答工作是否完成业绩是大是小等实质性问题。例如,“立法工作继续加强”“监督工作扎实推进”“代表工作深人开展”、“自身建设常抓不懈”。
(3)中性小标题。
(4)切块性小标题。这类小标题的功能是按时间加内容、空间加内容、事理加内容等结构把全文划分成几大板块,但不凸显主旨,不表明褒贬态度,属于中性小标题。例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今后五年的形势和任务”。又例如,“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三、2023年的重点工作安排”。这三个一级小标题也属于时间加内容的切块性小标题。
(5)动作性小标题。这类小标题的功能是在总结工作中表述公文主体为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具体办法。 例如,“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和法模定”“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等。
(6)结果性小标题。这类小标题的功能是在总结工作中表米工作的完成结果或者正在推进的状态。例如,结果性小标题:“经济综合实力实现新跨越”、“经济增长方式明显转变”、“ 内外源经济协调发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实现新突破”、“区域合作开创新局面....“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7 )动作结果性小标题。这类小标题一般由2个单句组成,前句表述为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具体办法,后句是: 实施具体办法产生的结果。例如,某省政府工作报告,第一部分的7个二级小标题都是动作结果性小标题:“我们坚持抢抓机遇,同步小康上升为国家战略”、“我们坚持加速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幅提升”、“我们坚持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迈出坚实步伐”“我们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发展条件显著改善”、“我们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发,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我们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改善民生力度持续加大”“我们坚持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谋发展促发展能力得到提高”。动作结果性小标题一般在公文的回顾总结工作部分使用。
(8)经验体会性小标题。
(12)目标性小标题。这类小标题在安排部署工作中用于表述公文主休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例如,5个目标性小标题:“奋力谱写人民幸福关好生活新篇章,就是要通过五年努力,在建设富强上实现新跨越”、“奋力谱写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就是要通过五年努力,在建设幸福上实现新跨越”、“奋力谱写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就是要通过五年努力,在建设文明上实现新跨越”、“奋力谱写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就是要通过五年努力,在建设和谐上实现新跨越”、“奋力谱写人民幸福美好生活新篇章,就是要通过五年努力,在建设大美上实现新跨越”。
(13)手段性小标题。这类小标题在安排部署工作中用于表述为达到某种目的、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具体办法。例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深化文化领域改革开放”、“大力推进社区建设”、“切实化解社会矛盾”等。
(14)手段目标性小标题。这类小标题一般由 2个单句组成,前句表述为实现某一目标而采取的具体办法,后句表述采取这一办法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例如,“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建设创新”、“加快产业优化升级,大力提升产业竞争......“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提高党的制度建设水平”。
(15)任务句性小标题。
(16)手段目的性小标题。
(9)陈情性小标题。
(10)陈理性小标题。
(11)陈列性小标题。
(17 )议论感叹性小标题。
(18 )判断性小标题。
3.思考写作对象。在写作前要想一想,为什么写这篇文稿,是写给谁看的。是写给上级的,还是写给下级的;是写给群众的,还是干部的。写讲话稿就要了解清楚讲给什么人听、会议规模的大小、是什么性质的会议、是指导工作的还是提出建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