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科技培训工作总结(通用3篇)

职业工作总结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1-24 11:47:32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苹果科技培训工作总结1

苹果产业建设工作总结范文

一、抓组织领导,确保责任落实到位

乡党委、政府对发展苹果产业高度重视,制定出台双河乡《苹果产业五年发展规划》和《发展苹果产业扶持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激励果农发展苹果产业。成立了由党委书记任组长,乡长、主管农业副乡长任副组长,各包片领导为成员的苹果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对全乡苹果产业发展的指导和规划。各行政村也分别成立了以支部书记任组长的苹果产业发展小组,形成了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二、抓宣传教育,确保思想认识到位

全乡上下牢固树立打造农民持续增收第一支柱产业的思想,不断加大宣传、教育和培训力度,充分调动群众发展山地苹果产业的积极性。按照“全方位、深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思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培训办法,全面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多次组织本乡其它村农民到南洼、李家湾村观摩苹果产业,学习先进经验和技术,通过算账对比、现身说法等形式教育农民,提高发展苹果产业的积极性。同时,积极联系市、县各级技术部门,争取科技人员经常深入村组向果农传授苹果园栽培管理知识,多形式、深层次的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了果农的科技意识和经营水平。邀请日本苹果专家盐崎三郎对全乡果农进行了技术培训;先后成功地召开了苹果春季管理、苹果幼园灭鼠、苹果夏季管理、苹果冬季修剪等4次县级苹果产业现场培训会。

三、抓技术指导,确保科学管理到位

通过典型带动,样板示范,全乡在南岭的李家湾、南洼的基础上,带动辐射全面工作,涌现出了大批的苹果园典型,特别是吴家湾的樊山,大庄科的陈庄科,白杨树湾的蒋家畔等村,为全乡的果农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引导果农坚定信念,发展苹果产业,达到“一业致富”的目的。

在老园管理上,一是实施大改形。去冬今春以来,按照“落头开心、去裙提干、疏枝清层、拉枝开角”的方法完成大改形3030亩,实现了“枝枝见光、叶叶见光、果果见光”的修剪目标。二是强拉枝、巧施肥。按时限、按要求完成拉枝3065亩、疏果3043亩;加大肥料投入,果农自行调运农家肥144吨,完成施肥3375亩;乡上免费发放化肥吨,对亩“三长办点”示范园进行了全面施肥。三是推行无公害。以少用农药和化肥为目标,积极推行无公害果品生产技术,调运诱虫板9000块、诱虫带4万条,完成病虫害防治3445亩。四是加大基础设施配套。投资3万元,维修果园生产道路3公里。五是大力实施优果工程。全面推行苹果套袋技术,使用苹果套袋1177万个;调运统一定制的苹果包装箱万个,力争打响叫亮双河南岭苹果品牌。

在幼园抚育上,着重推行整形修剪、土肥水管理、灭鼠防虫、合理间作“四项技术”。一是调运化肥吨、地膜吨,对13461亩苹果幼园进行了施肥、覆膜工作;二是按照技术标准,对20XX年新建的1521亩幼园进行规范放苗、覆膜和套袋。三是在留足营养带的基础上,完成了13461亩苹果幼园黄豆间作套种。四是积极组织农民开展果园灭鼠,全乡共捕杀中华鼢鼠1450只,向农民兑现奖励资金14500元。五是协调县乡苹果技术人员,完成了07、08、09年栽植的11940亩幼园摘心、拉枝、涂白以及埋土防寒工作。六是完成了13461亩苹果幼园补植工作。

在新建园栽植上,严格按照“三种人”、“三类地”不栽的原则,对全乡今年建园户进行了逐人逐地核实,确保栽植任务落得下,完得成。开展优质示范园建设活动,严格按照“十个一”(即一块好地形、一个标准坑、一株优质苗、一捆垫底草、一筐农家肥、一盖防鼠药、一桶栽植水、一堆防寒土、一块保墒膜、一个保温袋)标准进行栽植,完成了2688亩秋季苹果新建园任务。

四、抓机制建设,确保综合服务到位

充分发挥南岭苹果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协调组织作用,摈弃果农单打独斗的营销方式,积极和延安、西安等地果业公司接洽,组织果农进行统一销售,增加果农收入。同时,鼓励果农参加农高会,推销自己的苹果,打响叫亮双河南岭山地苹果品牌。另外,我们着眼于苹果产业“站得稳、走得远”的目标,全面启动了“六大体系”(技术服务体系、信息服务体系、龙头带动体系、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重大自然灾害防御体系、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推动苹果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基础。

关于司川村苹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工作总结半年以来,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稳玉米、扩洋芋、种药材、兴杂粮、増 果菜”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和镇上“一园两养三种四 抓”的工......

关于司川村苹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工作总结半年以来,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稳玉米、扩洋芋、种药材、兴杂粮、増果菜”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和镇上“一园两养三种四抓”的工作思路......

苹果科技培训工作总结2

关于司川村苹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工作总结

半年以来,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稳玉米、扩洋芋、种药材、兴杂粮、増果菜”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和镇上“一园两养三种四抓”的工作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打造一村一品的原则,以项目为支撑,以科技为依托,将苹果产业作为全村特色优势产业来抓,作为今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落实。全村完成新栽植苹果1100亩,涉及全村13个社333余户,栽植品种以长富2号为主,株行距为3*4,亩栽植果树50-55棵。总规划面积1000亩,完成栽植面积1100亩;今年,引进静宁、辽宁苹果品种和技术。在司川村大力打造千亩苹果基地建设项目。坚持行政推动、科技引导与典型带动相合,以适地适树为原则,实行品种优良化,栽植规模化,整社、整区域规划。至目前,;栽植品种主要为富士系列,盛果期平均亩产4000-6000公斤,产值在万元之间;产品主要销往江西、广东、河南、内蒙等省市。

一、及早宣传抓规划。为确保1000亩苹果种植面积落到实处,我们坚持早宣传、早规划,去年底就开展摸底调查、宣传动员、地块界定、签订协议等工作,今春立即组织村组干部多次进村入户,召开群众会议等形式。采用干部守地头、蹲炕头,从嘴里说服老百姓、心里感化老百姓使他们积极参与。司川村打造千亩苹果种植示范基地的工作思路、要求陈坪、三角城、方地片带建设等进行再宣的,动员群众合理间作套种,主要种植洋芋、蔬菜、豆类、党参等低杆植物,提高种植效益,保证树体健康成长。

四是完善措施抓落实。为确保1亩不欠完成栽植任务,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林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并确定一名副镇长带队,从全镇抽调了精干力量组成工作组,专门负责林果基地建设工作;为有效解决部分家庭劳力不足的问题,加快工作进度,镇上筹措资金购买打孔机2台,专门用于营养坑的开挖,以社为单位组建苹果栽植互助组5个,开展巡回作业,镇上筹措资金,对种植大户和困难家庭给予一定的劳务用工补贴;为确保物资供应,镇上积极与供销社协商设立化肥供应点1处,发放地膜4余吨,从物资上保证了栽植任务的全面完成。

五是存在问题及展望

在苹果标准化基地建设中,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全镇果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但是与全县果品产业发展起步早、基础好的果产区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果品生产者素质普遍较低,对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认识不足,积极主动性不够。二是资金短缺,果农生产扶持资金不足,宣传培训经费困难,手段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标准化生产区建设的顺利进行,无法在大型媒体上进行宣传推介,造成“鸡川苹果”品牌知名度不高。三是果品加工企业少,产业化程度低。四是果品质量检测人员缺乏,监控不力。五是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市场占有率低。

在今后的果业生产中,我们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标准化生

苹果科技培训工作总结3

关于司川村苹果种植示范基地建设 工作总结

半年以来,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稳玉米、扩洋芋、种药材、兴杂粮、増 果菜”的种植业结构调整思路和镇上“一园两养三种四 抓”的工作思路,坚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打造一村一品的原则, 以项目为支撑,以科技为依托,将苹果产业作为全村特色优势产业 来抓,作为今年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狠抓落实。全村完成新栽植 苹果 1100亩,涉及全村 13个社 333余户,栽植品种以长富 2号为 主,株行距为 3*4,亩栽植果树 50-55棵。总规划面积 1000亩,完 成栽植面积 1100亩;今年,引进静宁、辽宁苹果品种和技术。在司 川村大力打造千亩苹果基地建设项目。坚持行政推动、科技引导与 典型带动相合, 以适地适树为原则, 实行品种优良化, 栽植规模化, 整社、整区域规划。至目前,;栽植品种主要为富士系列,盛果期平 均亩产 4000-6000公斤,产值在 万元之间;产品主要销往江 西、广东、河南、内蒙等省市。

一、及早宣传抓规划。为确保 1000亩苹果种植面积落到实处, 我们坚持早宣传、早规划,去年底就开展摸底调查、宣传动员、地 块界定、签订协议等工作,今春立即组织村组干部多次进村入户, 召开群众会议等形式。采用干部守地头、蹲炕头,从嘴里说服老百 姓、心里感化老百姓使他们积极参与。司川村打造千亩苹果种植示 范基地的工作思路、要求陈坪、三角城、方地片带建设等进行再宣

传、再部署,要求群众提早谋划,合理安排耕作,留足地块,留足 面积。

二、加强培训抓提升。搞好千亩标准化苹果基地建设工作,技 术是关健,培训是保障,为此我们积极邀请甘肃省农科院专家、县 林业局技术人员于 2月下旬开始,多次来我镇就果树修剪,病虫害 防治、配方施肥等知识进行专题培训,并深入果园现场示范讲解, 通过理论授课与现场指导相结合,提高了果农的生产管理水平。同 时,技术能人、科技_等 8人组成的科技培训小分队,采取定 区域、定任务、定考核的办法,深入农家院落、田间地头,广泛开 展技术培训,进一步扩大培训的广度和深度,提高果树栽植的科技 含量。对基地果农和经纪人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分散培训与集 中培训相结合、普及培训与提高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形式,以“幼树 早果丰

产栽培技术” ,丰产园以树体改良,铺砂、覆草、果园生草等 地面覆盖技术,无公害农药使用,配方施肥,果实套袋,铺反光膜 等一系列现代提质增效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了系统培训。通过果业 科技培训和经纪人培训,要培养出一大批“务果能手”和果品营销 队伍,果农的科技文化水平普遍提高,果业营销市场逐渐趋于规范 化,林果产业整体效益显著提高。

三是科学种植抓间作。对新栽植果园全面落实营养坑开挖、树 上顶杆、套袋,树下浇水、覆膜,合理施肥等标准化管理措施,确 保苗木成活率。对丰产园管理方面, 落实果树套袋保暖、整形修剪、拉枝 800余亩, 除草 600余亩, 套袋 1100亩、政府免费提供地膜覆 膜、政府投资浇水 1100亩、病虫害防治 400余亩。以提高效益为目的,动员群众合理间作套种,主要种植洋芋、蔬菜、豆类、党参等 低杆植物,提高种植效益,保证树体健康成长。

四是完善措施抓落实。为确保 1亩不欠完成栽植任务,把实事 办好,好事办实,成立了由镇长任组长的林果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并确定一名副镇长带队,从全镇抽调了精干力量组成工作组,专门 负责林果基地建设工作;为有效解决部分家庭劳力不足的问题,加 快工作进度,镇上筹措资金购买打孔机 2台,专门用于营养坑的开 挖,以社为单位组建苹果栽植互助组 5个,开展巡回作业,镇上筹 措资金,对种植大户和困难家庭给予一定的劳务用工补贴;为确保 物资供应,镇上积极与供销社协商设立化肥供应点 1处,发放地膜 4余吨,从物资上保证了栽植任务的全面完成。

五是存在问题及展望

在苹果标准化基地建设中,我们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为全镇果 品产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示范带动作用。但是与全县果品产业发 展起步早、基础好的果产区相比,我们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 表现在:一是果品生产者素质普遍较低,对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认识 不足,积极主动性不够。二是资金短缺,果农生产扶持资金不足, 宣传培训经费困难,手段落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标准化生产区 建设的顺利进行,无法在大型媒体上进行宣传推介,造成“鸡川苹 果”品牌知名度不高。三是果品加工企业少,产业化程度低。四是 果品质量检测人员缺乏,监控不力。五是市场营销体系不健全,市 场占有率低。

在今后的果业生产中,我们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标准化生

推荐阅读:

分课堂培训工作总结(优选11篇)

非油品培训工作总结(共38篇)

培训机构做账工作总结(汇总21篇)

师德专项培训工作总结(必备35篇)

文件培训工作总结怎么写(推荐34篇)

少儿体育培训工作总结(共30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