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三农工作总结(优选18篇)

工作总结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0-06 08:22:09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法院三农工作总结1

1、石滩水库建设

(1)、农综项目建设情况

农综项目1-6月完成洞挖石方9636m、明挖土石方2200m、浆砌条石2064m、浆砌拱石562m、隧洞修凿300m,砼浇筑20XXm,完成投资410万元。

(2)、枢纽除险加固项目建设情况

枢纽除险加固工程1-6月完成工程投资142万元。各标段完成的主要工程量为:

A标段:完成干砌条石1200m、土石方开挖702m、土方回填478m、c15砼浇筑245m、石碴碾压回填179m、砂卵石垫层369m,完成投资72万元。

B标段:完成溢洪道石方开挖190m,土石方开挖178m,浆砌条石154m,C25混凝土159m,钢筋制安4T,完成投资70万元。

2、重点项目(农田水利建设)

(1)人饮安全建设。全年规划解决农村7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其中水利部门落实解决4万人,扶贫部门落实解决万人,以工代赈办落实解决1万人,国土部门落实解决万人(国土部门红层找水打井应完成4065口,由国土部门单独组织实施)。目前已解决万户,万人的饮水困难,占年度目标任务的106%(不包含国土红层找水解决人口)。

(2)病险水库整治。全市应动工完成1座小(一)型水库、11座小(二)型水库的病害整治工作,实际已开工建设病险水库整治工程15座,完成挖填土石方万立方米,砌石万立方米,浇筑混凝土面板2860平方米,完成投资1860余万元,占年度目标任务的81%。

(3)其它农田水利建设。新增旱浇地保收面积万亩,对6个旱山村集雨节灌项目资料进行了报审,全面完成了牛鼻梁、庙子岩、界牌村3个旱山村集雨节灌项目建设,新增灌面万亩。

3、地方电力。自发电量万度,比去年同期增加19%;供电量8237万度,比去年同期增加;调度电量8412,比去年同期增加;销售总收入5331万元,比去年增加16%;上缴税金663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1%;实现利润80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77%;工业增加值5910万元,比

去年同期增加84%;综合线损率比年同期下降。

4、水土保持。完成水保方案审批3起;征收水保规费2万元;完成20XX年水保工作验收资料准备;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平方公里;争取水土保持项目资金110万元。

5、水产工作。在扶农等地大力推广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积极运用科技手段推进渔业发展,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万吨,总产值亿元,征收渔业规费5万元。

6、水政水资源工作。征收水资源费36万元,启动52万元的节水改造项目。

7、防汛抗旱工作。继续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分级负责制、部门负责制、技术人员负责制、防汛岗位负责制为主要内容的防汛工作责任制;修订和完善城区防汛应急预案、防汛抗旱应急预案、山地灾害防御预案、水库电站防洪应急预案。落实专人防汛24小时防汛值班,加强了各型水库监管力度。抗旱打人工机井5口,建集中供水站2处,指导群众修建引水沟渠15公里。

8、、帮扶工作。联系帮扶沙溪办事处,建集中供水站1处,计生三结合帮扶10户,指导42户地震后毁损严重的民房重建工作。

9、招商引资。引进2个水产养殖项目,共计投资600万元,目前已到位资金350万元。

10、其他工作。

(1)升钟水库治污工作。截止4月6日,全面完成升钟水库取缔网箱养鱼工作,对收购的万斤鱼种按照“一售三养”进行了处理,此项工作已全面完成。

(2)后扶工作。兑现后扶资金万元;完成(向省水利厅)100万元水库移民安全饮水项目的资料编制和上报工作,到位资金50万元。

(3)地震灾后重建工作。“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我局所有涉农重点项目工程建设未因震而停工下马,同时对水利灾情和灾后重建规划及时进行了编制和申报工作;对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和排除,水利工程运行安全,防止了次生灾害的发生。目前已对因地震灾害造成老观场万人饮水告急工程进行了整改;对凉水乡“红花水库”等6处因地震导致滑坡、坍塌、漏水等存在病险进行整治,对老观“红旗”水库等存在不安全度汛隐患的水利工程进行放水减载,制定了整改措施。对200余处农村饮水工程因地震造成的病害进行了及时整治。

法院三农工作总结2

新疆银监局:

20xx年8月16日,以原市联社、米东区联社合并设立的天山农商银行率先开业,拉开了新疆地方金融改革的序幕,吹响了自治区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发展的号角。为全面推进和完善新疆地方金融服务体系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天山农商银行自成立以来,依照《公司法》要求和自身业务发展需求专门成立了三农信贷部为涉农企业提供服务。20xx年在上级监管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在总行党委及零售银行部

的正确领导下,三农信贷部各项业务取得了健康而快速的发展,现将一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三农”机构设置及业务基本情况

天山农商银行涉及农业贷款的支行共9个,涵盖了乌鲁木齐市除乌鲁木齐县以外的各行政区域,主要以农户联保、小额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合作社担保及授信等为贷款形式,支持地方传统及特色种植、养殖业等农业生产活动,尤其近几年扶持的雪菊、枸杞、反季节大棚蔬菜等特色种植,鹌鹑、稻田蟹、珍珠鸡、雪兔等特色养殖业,取得了很高的经济附加值,为农户增收、地区发展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为体现天山农商银行立足本地经济,明确市场定位,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的宗旨,积极发挥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作用,设立了针对农牧区服务的专业机构三农信贷部,主要承接原乌市联社和米东区联社的涉农业务。

截止20xx年末,全行发放涉农贷款355,万元,农林牧渔业148,万元,农户贷款万元,农村企业及各类组织贷款194,万元,城市企业及各类组织涉农贷款28,万元。

二、“三农”业务开展情况

三农信贷部自成立以来,为发挥其作用与优势,一是摸清目前的涉农业务的具体情况,一方面通过天山农商银行的业务系统和会计报表,准确掌握涉农贷款的增减变化;另一方面积极主动到基层支行,实地了解涉农贷款的基本情况,

与农户面对面交谈了解农业产品的实际需求及问题等。二是对天山农商银行各类涉农贷款的制度及相关的业务流程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利用自治区联社农贷部涉农贷款培训学习的机会,对我行尚未开办过的信贷业务与其他地州的同行进行沟通交流,学习他们在支农方面好的做法和经验。通过网络媒体了解全国各商业银行、农商银行、信用社在涉农业务上的亮点和具体措施。及时掌握国家及各地农业产品的相关政策等,为各级领导的决策提供依据。三是根据各支行的业务发展情况及所处地理环境、结合地区经济发展,与当地村委会及我行驻各区金融办的工作人员交流,结合业务开展情况,积极与村委会及当地政府联系,多次去实地调研,共同研究解决当地农牧业发展的瓶颈。

20xx年天山农商银行涉农贷款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但也有个别区域的贷款余额和户数较上年有所下降,主要体现在沙依巴克区支行、水磨沟区支行和天山区支行。其下降的主要原因是104团农户的生产资金由连队自行解决,减少了信贷需求,而辖区内的长胜大队因征迁补偿,农户对生产生活中的资金需求得到了补充,减少了对贷款的依赖,以至于20xx年没有发放联保贷款。水磨沟区支行则是因为行政区域的调整撤村建居,撤并后的几个村处于新的规划实践中,各项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风险把控和信贷需求的矛盾较为突出,致使增量有所下降。天山区支行是因乌拉泊村的`农牧户大多从事养殖,周期长、规模小,贷款需求不大。其他几个

区域的涉农贷款都有所增长,但各区由于生产经营不同也呈现出了各自的特点。米东区支行主要是合作社的自身需求和合作社担保的入股社员养殖需求增大而呈现户数和余额的增加。新市区支行主要是根据乌市总体的“南控北扩”的城市规划,土地征迁巨大的利益促进了辖区居民的建设资金需求增加。开发区支行余额虽有增长,但总户数较上年有所下降,一方面是由于市场的需求增加,农户养殖的规模及成本成倍增加,导致贷款需求加大;另一方面是其好中选优,淘汰了一些信用相对较差的农户,使农户数有所下降。芦草沟支行的农贷是由于土地征收后,农户转行经营运输的需求增多,达坂城区支行除了农户的日常增长外,发放给涉农企业吐鲁番丰源农业公司2,800万元贷款资金,使地区的户均贷款达到万元。

三、“三农”业务开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采取的措施

涉农贷款贷后管理是贷款管理的重要环节,我行在贷后管理中虽做出了一定工作,但也存在一些不足。米东区支行由于客户经理人员有限,管理的笔数较多且地域分散,涉及面广,不能严格按照贷后管理制度对每一笔贷款进行贷后检查回访,虽制定了相关制度检查内容,但因人员少,审查量大,只能按季进行抽查。天山区支行20xx年出现的两笔不良,经与乌拉泊牧场沟通,由牧场将这两笔贷款还清。达坂城区等支行的贷后管理由分管领导主抓,贷款到期前按周询问清收进度,由于贷款农户较多,无法实现全面按季检查,

贷后管理主要侧重于欠息农户,支行分管领导按月询问欠息农户家庭情况,督促客户经理上门做贷款检查,规避潜在风险,与各村领导均保持良好的关系,对发生风险的农户均能第一时间掌握情况尽快处理。从各支行的贷后管理情况来看,农户贷款虽然个别存在重放轻管理的现象,但大多涉农贷款支行贷后管理相对而言做的较好,主要是领导比较重视,采取的措施得当,能第一时间掌握农户贷款的风险隐患,将其化解在萌芽状态,有效地防范了农户贷款风险。农户贷款由于金额小,户数多,在贷款管理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同时也为提高地区经济发展,增加农牧户收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为此,我行在今后的农户贷款管理中,既要在贷款发放过程中加强管理,同时也要高度重视农户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结合本行的客户经理资源,统筹安排,严格执行贷后管理制度,做好涉农贷款的贷后管理工作,使天山农商银行的涉农贷款管理再上新的台阶。四、20xx年“三农”工作开展计划

农户贷款是天山农商银行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采用的主要贷款形式是农户联保贷款和信用贷款。由于信用贷款额度较低,所以大多农户主要以联保贷款为主,这已不能满足农牧民多种经营的贷款需求。因此三农信贷部向零售银行部提出了两项拟开展特色农贷产品的申请。一是针对首府周边农家乐火爆的特点,以及水区支行辖内农家乐经营者融资困难的现状,我部门多次与水区支行客

户经理去实地调研辖区内农家乐经营情况,与农家乐所在地村委会领导积极沟通交流,与当地村政府负责景区开发的相关部门领导共同协商,向部门提出了拟开办“农家乐”贷款的申请。二是天山农商银行的涉农贷款大多以乌鲁木齐地区为主,在周边兵团地区没有全面推开,而兵团拥有大量的土地资源,随着国家支农政策的倾斜,兵团涉农业务有着广阔的前景,根据这一情况,三农信贷部与零售银行部刘成总经理同惠泽农业发展公司总经理陈克平一起对兵团的金融服务现状进行了实地调研,与当地农团场的领导进行了沟通,了解当地的生产经营状况及涉农企业的发展情况,同时对我行与团场业务合作的可能性进行了充分的交流,经向主管领导及部门领导汇报,向总行零售银行部提出开展兵团农工贷款的申请,以上两项上报的申请正在按程序审批中。

20xx年天山农商银行将秉持支农之传统,履行好支农的社会责任,结合各涉农区域的特点,积极有序的开展涉农贷款的发放工作,为支持地区经济发展、农牧民增收做出新的贡献。

二○xx年一月二十六日

法院三农工作总结3

解决“三农”问题要有长效机制

当前,我国“三农”问题得到高度重视,出现可喜变化。但由于农民基数庞大,人均拥有土地资源和其他农业资源很少,加上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障碍,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农民受教育条件差和人均受教育程度低等,要根本解决“三农”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必须从长计议,更多地考虑一些治本之策,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一、客观估价当前“三农”形势

,在政策好、粮价高、人努力、天帮忙的多种因素促动下,我国“三农”实现“三突破”:一是粮食生产突破4550亿公斤的预期目标,达到4695亿公斤,增长9,扭转了以来连续5年下降的局面。二是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突破5的预期目标,达到2936元,增长,是以来农民收入增长最多的一年,农民仅售粮收入就增加600多亿元。三是农业效益取得新的突破,粮食亩产比上年提高19公斤,实现增产增收。与此同时,农村市场活跃,农村面貌得到进一步改善。

展望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进一步强调,各项支农措施的力度只能加大,不能减弱,已经实行的政策不能改变,已经给农民的实惠不能减,随着国家财力物力的增加,还要逐步加大支农力度。主要包括大力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全面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加大农业税免征减征力度,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力度,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科技进步的支持力度等。接着,中央一号文件从九个方面提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可以预期,随着这些政策的贯彻落实,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将会保持下去。

但必须清醒地看到,目前农民收入的增长还只是恢复性的,下一步如果没有新的思路和对策,不仅农民收入难以进一步提高,而且“三农”问题也难以根本解决。从长远看,影响“三农”发展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粮价和减免税收余地有限。过去农民收入的增加主要得益于粮食价格的提高和政府减轻农民税费负担,今后这个方面的情况将有所变化。其一,粮食价格上涨幅度有限。20上半年粮食价格逐月上涨,与12月比较,上半年累计稻谷、大豆、小麦和玉米价格分别上涨、、和。但粮食价格是受国际粮食市场制约的,年5月以来,国际粮食市场现货价格持续走低,目前国内批发价格与进口价格相比,只有玉米每吨低300元左右,小麦价格与进口价基本持平,大米每吨还高出进口价格100元,随着国内粮食产量继续增加,粮食价格将保持平稳,即使上涨,幅度也不会很大。其二,减免税收余地有限。20,全国农业税338亿元,占当年全国税收总额不到2。无论是沿海发达地区,还是农业大省,农业税在税收总额中都已不占重要地位,有的地区如浙江一些地方,虽然名义上保留农业税,但实际上都是集体代交了,农民已没有多少农业税负担。20_年初以来,不仅沿海发达地区都宣布取消农业税,就连许多中西部地区如重庆、河南、陕西、安徽、内蒙古、贵州、宁夏等也纷纷宣布取消农业税,目前有25个省市区将全部免除农业税。取消农业税对当地财政影响多大呢,多的河南影响10亿元,少的贵州影响亿元,而浙江只涉及6000多万元。换句话说,即使全国都免除农业税,农民也只能相对增加300多亿元的收入,按9亿多农民计算,人均不过30多元。

第二,农民基数庞大和人均农业资源严重匮乏。20_年1月6日,我国大陆人口达到13亿。在这13亿人口中,如果按照“五普”口径有亿农民,按照户籍口径有亿农民。可以说人口过多尤其是农村人口过多,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也是困扰“三农”问题解决的最大问题。我在读小学的时候,课本就说我国是个地大物博的国家,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但现在看来,由于人口增长过快,按人均一分,地也不大,物也不博。目前全国人均耕地只有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40,若按照亿农村人口算也只有亩,相应的草原、湖泊、森林、矿产资源等人均占有量也很少。不仅如此,随着人口增加和工业用地、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人均资源还会减少。如到20_年,7年间全国耕地减少1亿亩,有多万农民失去土地。另据有关部门分析,从到2030年,全国计划占用耕地将超过5450万亩,将有1亿多农民失去土地。这些失地农民的出路如何,需要早作研究。

第三,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阻碍着农民有序流动。20世纪50年代制定的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尤其是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许多对农民的限制性甚至歧视性政策,如就学、就业、参军退伍安置、住房、医疗、社会保障等,城乡居民都有很大差异,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政府补贴,而农民则基本没有。这种状况至今没有根本转变。不仅如此,新

的无形壁垒正在悄然强化,如现在大学毕业后要自谋职业,堵死了农村子弟通过上大学改变身份的天然通道,再如现在城市商品房价格奇高,每平方米售价少则几千元多则上万元,加上城市消费价格水平高,打工农民难以在城市立足定居,只能成为来往于城市和农村的流民,延续中国特有的“民工潮”。

第四,农村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发展速度是惊人的,但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是惊人的,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呈扩大趋势。现在的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建设档次也比较高,甚至比欧美发达国家也不逊色。但广大的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海岛,道路泥泞,校舍破烂不堪,农民缺医少药,住房难以遮风避雨等,也不是个别现象。如果不加解决,很可能会出现“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的情况。

第五,农民受教育条件差,人均受教育程度低。我国实行9年制义务教育,但农民受教育年限不足7年,亿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和文盲半文盲占,初中文化程度占,高中以上文化程度仅占,大专以上只有。由于缺少文化,多数农民固守传统的农业耕作经营方式,不会使用农药、化肥和新品种、新技术,外出打工也只能干些劳动密集型的工种。更值得重视的是,由于城市和农村的教育设施、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教学内容、信息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加上上大学的成本越来越高,将造成农村子弟受教育的条件和发展机会不如城市子弟,这个问题如不加以解决,城乡间的差距还可能在下一代延续。

二、正确把握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阶段转变

根本解决“三农”问题要有大战略。20_年12月初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我国现在总体上已经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我们应当顺应这一趋势,更加自觉地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更加积极地支持“三农”发展。这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科学判断,是根本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是对_同志“两个大局”思想的丰富和发展,这对根本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十分深远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进行工业化和城市化,不得不依靠农业积累,实行以农补工,以乡补城的政策,农民为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功不可没。现在经过50多年的发展,情况已经完全不同,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条件和时机已经成熟。一是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集中更多的精力、物力和财力,促进“三农”发展,这是实现新的发展阶段目标的内在要求。二是生产力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拥有了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20_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万亿元,人均1200美元左右,入库税款25718亿元(不含关税和农业税),其中当年新增税收入就达到5256亿元,工业化向中期阶段迈进,正加快成为“世界工厂”(实际上是重要的加工制造重心),这说明我们有能力支持“三农”发展。三是城市化水平已达到,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城市对农村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将会进一步增强,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将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这说明解决农村人口过多问题有了出路。

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是一个重大的阶段转变,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变革,要认真分析和把握与这一转变相关的趋势和特点,不断探索创新解决“三农”问题的新路子。具体说,就是适应五个结构性变化,走五条发展路子。

第一,从产业结构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虽然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0下降到目前的14,这一比重以后还会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丝毫没有下降,以后也不会下降。现在的趋势是,农业与二、三产业之间发展的关联度加大,一二三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农业的发展越来越离不开二、三产业的支持。农业的发展必须跳出就农业论农业,走以工促农、以商活农、贸工农一体化发展的路子。

第二,从城乡结构看,近年来,城市经济和城市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城市日趋成为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同时也对农副产品供应和开拓农村市场提出新的需求,这表明城乡间发展的关联度加大,城乡联动发展的趋势已经形成。农村的发展必须跳出就农村论农村,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协调发展的路子。

第三,从就业结构看,目前全国约有亿进城务工农民,务工收入约有1万亿元,以后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经商的还会增多,劳动力跨区域流动还会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镇就业规模扩大的关联度也会加大,城乡分割的就业格局将被打破。农村劳动力就业必须跳出“离乡不离土”、“离土不离乡”,走以培训促转移、以改革就业制度促转移、城乡统筹就业的路子。

第四,从社会结构看,经济与社会是紧密联系的,农村贫困表面是经济不发达,实际是基础设施和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滞后造成的,随着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和社会事业的发展,城市文明迅速向农村辐射,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关联度会进一步加大。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跳出就经济论经济,走经济社会协调、城乡社会事业统筹的发展路子。

第五,从体制结构看,农村改革从包产到户到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再到依法稳定并完善以联产承包责任制为基础的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粮食市场从管制到放开,农民从在家务农到外出打工等,农村自身改革已全面展开,与城市改革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现在打破城乡二元体制已成为加快农业农村发展的关键环节,这也是整个改革的关键问题。消除城乡分割的体制必须跳出城乡改革分割推进的格局,走城乡改革配套互动、协调推进的路子。

三、建立解决“三农”问题的长效机制

根本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从长远考虑要研究制定一些治本之策。

第一,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统筹城乡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和新举措。统筹城乡发展从制度建设上说,就是把城市和农村作为一个整体考虑,整体推进城乡配套改革,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和政策,消除城乡之间人口流动的体制性障碍,使农民有权利有机会转化为市民,建立城乡一体化的新体制。

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核心是取消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的身份登记,建立以居住地为主的新型户籍登记制度,并消除依附于户籍之上的城乡居民不平等待遇。为此,一是加快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敞开城门,降低城镇准入门槛,对有稳定职业和住所的进城农民允许其选择城镇落户,并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户籍登记管理制度,取消附加在户籍上的不合理政策。二是加快推进劳动就业制度改革,建立完善城乡统一、竞争有序的劳动力市场和城乡统一的就业、失业登记制度,使城乡居民享有同等的劳动就业权利和机会。三是加快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加大对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农村教育设施,实现国家法定的9年制义务教育,确保进城农民子女与城市居民子女享受同等的受教育权利。四是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农民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在不断提高城乡社会保险覆盖面的基础上,逐步缩小城乡社会保障水平的差距。五是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增加经济适用房供给,全面推行廉租房制度,改善城镇居民尤其是低收入家庭的居住条件。六是加快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和土地征用制度改革,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有序流转的办法,完善土地征用程序和补偿机制,严格区分公益性用地和经营性用地,明确界定政府土地征用权和征用范围,维护和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第二,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广泛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仅靠农业增效是远远不够的,关键还是要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拓宽农民增收的新渠道。浙江农民收入之所以居全国省区第一(不包括上海、北京),20_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6000元,比全国平均水平翻一番多,主要得益于二三产业的发展,因为农民收入中80以上来自非农收入。就全国而言,农民增收也主要依靠非农产业,有调查表明,目前农民收入构成中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已经接近一半,工资性收入比重占到30左右,工资性收入对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率已达到80左右。可见,要增加农民收入,关键是要强化这80的贡献率。

要提高农民收入来自非农产业的比重和贡献率,前提是发展二三产业。当前,我国工业正在由轻型加工业向高加工度工业和重化工业发展,加上科技进步和信息化进程加快,资本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工业吸纳劳动力有减弱的趋势。但是,我国是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发展不平衡的大国,各方面回旋余地比较大。所以在政策选择上,我国工业化道路不能走传统工业化国家的老路,而是要把产业升级与充分就业结合起来,走“全方位、立体式”的工业化道路。这就是说,我国既要发展重化工业,又要保持轻工业的优势;既要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又要发展壮大和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既要加快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又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既要培育跨国公司,又要大力发展中小企业。通过前者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通过后者广泛吸纳劳动力就业尤其是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对发展服务业也是如此,既要加快发展需要较高文化才能胜任的金融保险、现代物流、旅游会展、信息咨询等现代服务业,又要大力发展经过简单培训就能从事的商贸流通、建筑安装、宾馆餐饮、家政服务等服务业,尤其是通过后者吸纳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就业。

第三,加快推进城市化,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解决“三农”问题从根本上说就是减少农民。只有农民减少了,农民人均耕地和其他农业资源才能增多,农业才能实现规模经营,少量农民才能从农业获取更多的收入。而减少农民的唯一道路就是城市化,城市化过程实际上就是变农民为市民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与工业化过程是同步推进的。当前,我国城市化正进入加速发展的重要时期,以20城市化水平为基数,按照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计算,到城市化水平将达到56以上,如果考虑城市化加速的因素,届时城市化水平将达到60左右,这意味着今后将有3亿多农民转化为市民。

为了顺应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趋势,我们应积极研究和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一是在城镇体系构成上,积极发展大城市,突出发展中等城市,重点发展小城市和中心镇,充分发挥小城市和中心镇连接城乡、繁荣农村、服务农业、集聚农民的载体作用,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市化道路。二是在城镇布局和功能培育上,坚持扩大城镇规模与增强城镇功能并举,充分考虑资源节约和环境承载能力,改变城镇布局小散乱的格局,实施下山移民和生态移民工程,促进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向规划重点城镇集聚,走集中型城市化道路。三是在城市化动力上,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民间资本活跃的优势,走政府主导和民间自主相结合的城市化道路。四是在城市化产业支撑上,按照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实行二三产业联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内涵型城市化道路。五是在城市化目标上,通过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生产力布局、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深化配套改革等,促进城市与农村紧密融合,走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城市化道路。

第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多渠道增加对“三农”的投入。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国家财力增加很快,但用于农业的支出比重却不断下降。1978年国家农业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以后持续下降,到20_年这一比重仅为,下降了近一半,是25年来的最低点。因此,尽快调整公共财政分配格局,扭转支农财政比重持续下降局面,让公共财政的阳光普照农村并向农村倾斜,是一项迫切任务。

法院三农工作总结4

一、1—9月份“三农”的主要工作:

1、推进农业园区建设。XX年我镇结合新市镇规划,对我们的农业园区规划进行了调整和修编。着重规划了金桥村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和滨江村高效特色农业园区,其中金桥村的现代观光农业产业园聘请江苏省农科院进行规划编制,已经在乡镇评审修改2稿,在市里评审1次,正在定稿。规划面积2750亩,分四个功能板块,有设施农业区、大田作物区、水上娱乐区和农业科普展示区,旨在打造“蒋巷村”模式,实现农业向规模集中,发展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滨江村高效特色农业园区规划面积3500亩,旨在利用长江资源和特色农产品,打造以长江为品牌特色的高效农业、特种农业园区,紧紧依托中国淡水渔业中心的'科技和项目支持,打造成为省级或者国家级的高效渔业特色园区。今天上午刚刚市里与中国淡水渔业中心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镇作为其中一个产业基地,专家领导去了现场做了初步规划和指导,随后就进行园区规划和设计,一些基础工程设施年底可以建设。

2、抓好粮食高产创建工作。我镇农田面积8000余亩,为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我镇与后巷镇合作万亩粮食高产创建,创建了3个千亩片,5个百亩方,高产目标700公斤。

3、做好高效农业大文章。1—9月份,我镇完成了高效农业面积2420亩,设施农业面积1600亩,高效渔业面积152亩。在我镇2个农业园区的引领下,高效农业面积还将进一步延伸和扩展。

4、加大土地流转,扩大适度规模面积。今年,我镇通过宣传和引进,进一步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在金桥村流转农田面积1200亩,由原先19个村民小组600多农户分散种植,现在交给2名会种田、有技术、懂经营的人种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同步体现。

5、推广机插秧,抓好秸秆禁烧,提高秸秆利用水平。我镇在机插秧

推进中,一方面依靠本镇农机手,另一方面通过跨区机插秧来服务,加快机插秧的推进。今年完成机插秧面积6500亩,完成比例81%。同时,我们抓好一年两季的秸秆禁烧工作,推广秸秆还田和秸秆气化。

6、农业保险扩面,提高高效农业在大农业的保险比重。我镇三年来农业保险参保、投保率100%,小麦水稻两熟农业保险资金一次_清。在大棚蔬菜、设施农业保险上我镇也是第一个参保和投保。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镇在“三农”工作中,与其他乡镇一样还存在一些共性、个性的困难和问题:

1、土地流转价格偏高。随着物价上涨,有些村已经到了800元/亩,有些村甚至更高,土地流转工作难度很大。

2、有些指标下达任务较重:如机插秧面积、绿化造林面积。我镇农田只有8000多亩,下达任务有8000亩,几乎98%的比例;绿化造林我镇森林覆盖率26%,道路、河沟、村庄绿化程度较高,绿化造林的潜力不大,因此任务完成比较困难。

3、在高效农业以及农业园区建设中有部分土地要整理、沟渠水系要调整、房屋设施要搬迁,还有一定的困难,希望有政策和项目的支持。

三、完成目标任务,还要继续努力:

新桥镇要实现农民人均收入增幅15%,达到23000元,农业增加值达到7500万元,对照其它各项农业指标,有的已经完成,有的还有一点尾巴。我镇将在以下几方面推进:

1、农业园区建设中,镇政府将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采取蹲点、对接、协调等措施和方式,强势推进。

2、继续扩大农业招商的面,吸引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农业领域;紧密联系科研院所,加大农业技术的转化和引进,充分对接、跟进,促进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升级。

3、挖掘潜力,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努力完成农业的其他各项工作。

法院三农工作总结5

20xx年,我镇政务中心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与镇党委政府和区政务中心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为进一步搞好中心建设,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为优化我镇经济发展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政务中心20xx年计划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继续做好项目调整和扩充工作。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要求,依据上级有关项目调整的意见,继续做好项目的调整和完善,并通过积极协调,扩充中心的服务项目。

二、进一步优化审批程序。按照区政务中心要求,通过对入驻项目的逐项审核,进一步精简审批手续、优化审批程序、缩短审批时间,增加即办件比例,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三、做好联动部门的管理工作。积极做好联动部门行政审批和服务项目的摸底工作,逐步把联动部门纳入政务中心的监督和管理。

四、进一步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继续加强机关的.内部管理,强化业务办理的日常监督检查、不定期联合监督检查和专项检查,坚决杜绝两头受理、办事推委和让群众两头跑办等违规违纪现象,确保中心规范运行。

五、努力加快政府信息化建设。做好镇政府维护和更新工作,把政府建成展示企沙镇优越的经济发展环境和可喜发展变化的网络平台,同时为企业和旅游开发提供宣传服务。

六、继续搞好机关效能建设。继续加强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和业务能力培训,不断增强工作人员的为民服务意识,努力打造一流的干部职工队伍;丰富中心工作人员的文化生活;不断改善中心办公条件,为工作人员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增强整体凝聚力和战斗力。

一、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健身意识

体育是社会发展与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体育事业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经济越发展,社会越进步,人们强身健体的意识就越强烈,体育的地位就越重要,作用就越显著。

因此,我们把开展群众性的文化体育活动列入重要议题,确定一名副镇长分管日常工作,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管理,以街道为龙头,各单位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形成网络化管理,做到年初有计划、每月有活动、年终有总结。各单位有专项经费,有专人负责。真正使体育作为一项群众性活动落到实处,并健康有序地开展下去,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需求。

我们严格按照上级的活动安排,制定活动方案,并投资在辖区内重要路段树永久性标语,印发宣传材料到各社区(村)发放,普及体育科学知识,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营造出全民健身的健康氛围。

二、充分利用资源,构建服务体系

各村(居)设有文体活动广场,社区和单位资源共享,经常开展体育活动,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普遍开展。各学校都认真实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提高体育教育质量,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街道建立了社区体育活动中心,内有全套健身器材,等,为街道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他们不但帮助出主意、想办法,更在活动场所、运动教练、裁判等方面给予了大力帮助。

今年初,辖区各相关村积极主动选了一批思想品质好,组织能力强,善于联系群众,热爱社区工作的文体活动积极分子,各组成了一支文体体育活动队伍。政府投入、单位支持、社区协调,构建了我们群体活动较为完善的服务体系,为我们广泛深入地组织开展活动提供了保障。

三、形式多种多样,活动卓有成效

体育作为一种群众广泛参与的社会活动,不仅可以增强人民体质,也有助于培养人们勇敢顽强的精神,迎接挑战的意志和承担风险的能力。各村居充分利用文体活动广场,组织开展拔河、游泳、登山、钓鱼、球赛等各类体育活动,使社区居民相认、相识、相知、相助,身体力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形成平等友爱,良好和谐的社会风尚,邻里互助,团结进步的人际关系,传播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观念,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辖区各机关团体每年都定期举办职工球类、游泳等比赛,提高了机关干部职工的体育水平。每逢周末,他们中大多是自发结伴,也有社区和单位组织的登山比赛,熙熙攘攘的登山人群,构建出秀美茂林的又一道亮丽风景。

几年来的实践,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体育工作不能照搬以前的老方式和老作法,只有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改进和更新才能充满生机,才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我们虽然做了一些工作,但离上级部门的要求还有一定的距离,我们将再接再励,满怀信心,开拓进取,与时俱进,认真持久地将我街全民健身活动开展下去,争取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精神文明再结新硕果。

法院三农工作总结6

20xx年,我镇的农业农村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始终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一系列文件和会议精神,高度重视推进农业产业化工作,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不断强化农业基础地位,抓科技示范带动,抓农业生产基地建设,抓产业结构优化,抓农业专业协会组建,将一家一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以农业产业化带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带动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了农民的增收。20xx年我镇农村经济总收入47526万元,同比增长,农民人均纯收入12660元,同比增长。

(一)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工作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服务咨询,推行农村产权长久不变工作;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主体,加快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规模化经营、种植,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

1、积极完善农村产权服务体系,完成产权变更登记22宗,咨询服务60宗;继续推行农村产权“长久不变工作”,引导支持农民群众经过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会议自主、自愿、规范签订“长久不变”决议。

2、积极培育农村市场主体,组织20余人参加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现有农业职业经理人20余人,加快生产要素自由流动,促进规模化经营、种植面积约6000亩,其中规模化种植牡丹1500亩、猕猴桃约500亩、核桃200亩、常年蔬菜种植800余亩、藕200余亩、草莓300余亩、西瓜500余亩,其它2000余亩。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新建“xx县泓盛家庭农场”、“xx县成芳家庭农场”二个,推荐“xx县泓盛家庭农场”为县级示范家庭农场。

3、坚持市场化手段实施土地综合整治,正在与包装公司、县国土局对接完善4。20增减挂钩项目包装材料、申报材料。

(二)做好民生工作,确保民生安全

1、完成了动物春秋两季防疫并接受了检查组的抽查。完成了狂犬病防治,接受市狂犬病防治检查组的'检查。

2、落实惠农政策,粮食直补及综合补贴等已全部补贴到户。

3、完成了20xx年度村组道路建设7公里的民生目标。

4、做好农业技术知识,秸杆焚烧、农业保险、农机购机补贴政策宣传。帮助7位购买了社保且符合补贴条件的农业职业经理人申请了20xx年1—10月的社保补贴。

(三)统筹城乡发展,抓好新农村建设

1、完善已建小区总平工程和配套设施建设:完成双福堰小区三期总平建设;正在实施双福堰小区四期总平;正在实施已建双福堰小区、九洞桥小区、同心小区、石虎小区配套设施建设。

2、抓好幸福美丽新村规划编制,完成了新场镇头堰村村规划初步编制方案。

3、制定了《新场镇关于推进“小规模、组团式、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推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用,引进孺子牛生态农业项目,拟流转集体建设用地31亩,耕地500亩,建设集休闲、观光、养老为一体的特色项目。目前已完成农户45户搬迁,正在完善相关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工作。

(四)抓好都市农业发展,创新农业经营模式

继续积极推进和服务好成都汇益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有机作物种植基地建设、四川嘉好投资有限公司“溪山晴翠项目”建设和新场古镇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清源半岛项目”建设等。抓好都市农业发展工作,组织20余人参加农业职业经理人培训,促进现代农业基地建设。清源农业、汇益阳光农场、江荣蔬菜、远洲果蔬、浩斌果蔬、康荣果蔬等合作社(农场)常年种植蔬菜800余亩。粮菜轮作1662亩。创新农业经营模式,新发展家庭农场二个。

1、清源半岛项目地址在新场镇文昌社区23、24组,目前已完成150亩生态观光农业建设、特色乡村酒店、酒吧一条街以及旅游业态调整。

2、溪山晴翠建设项目在新场镇文昌社区1、17组征地面积为112亩,总投额30000万元预计20xx年4月全面竣工,是打造以旅游公寓、休闲度假为一体的旅游地产项目。截止20xx年12月中旬,已投资6000万元完成87亩旅游地产主体工程和外观风貌建设等,总平、管网、绿化建设已完成。

3、扇子场旅游特色商业街区打造流转集体建设用地20余亩,农户申请自愿腾退宅基地,搬迁农户40余户。

4、天府牡丹园建设完成已流转1500余亩土地的协调及地上附着物赔付、600余座坟墓的搬迁工作。目前正在做园区总体规划及三个村的村规划编制工作。该项目已流转土地1500余亩,并且完成了1100亩牡丹种植,举行了门景系统、接待中心和道路等修建的开工奠基仪式,截止20xx年12月,已投入投资10000万元。

5、四川喜玛高科农业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对“爱尚农业产业园”进行提档升级,投入资金80余万元改造园区大门、建钢架大棚26亩。

6、汇益。阳光有机农场已建成120亩有机作物种植基地、完成会议接待中心建设。

7、逸轩草莓采摘园流转20余亩土地的经营权,投入资金30万元种植冬草莓,现草莓已红了在陆续采摘中。

8、现正在与成都鑫鸿烨农业有限公司对接200余亩的猕猴桃采摘园规划事宜,目前已签成农用地经营权流转合同,完成了整地、垒地工作。

(五)其它工作

完成20xx扶贫工作、农经统计、林业工作、面源污染整治等相关工作。完成了29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目标。

法院三农工作总结7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_中央、_《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大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结合总院《十一五规划》中“三农”服务体系建设工程的精神,北苑分院充分挖掘自身优势,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努力进行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现将北苑分院20__年度三农服务工作总结如下:

一、学习领会文件精神计划部署工作

今年以来,分院领导多次召开科以上干部会议,组织学习总院《十一五规划》与<>,认真领会文件精神。通过学习讨论,大家都重新认识新三农、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的根本方针,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伟大实践,对促进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总院作为北京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从事高等农业职业教育的综合性院校,非常适时的将此项工作列入了《十一五规划》,北苑分院作为总院一分子,也充分认识到了此项工作的重要意义,准备积极投身到这项工作中。

为了使为三农服务工作落到实处,北苑分院成立了“三农”服务领导小组,由宋晓光院长任组长,张淑华书记任副组长,主要由培训学校拟定工作计划并承担具体工作,其他部门配合工作。

二、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北苑分院为三农服务的主攻方向 为了更好的服务“三农”,以宋晓光院长为首的领导小组会同培训学校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多次开会讨论研究,根据总院对北苑分院的整体定位,以及北苑分院的资源优势,确定北苑分院三农服务主要方向为大力开展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就业前培训,加强各类农村实用型人才的培养,帮助乡村建立文化站和文化大院。

三、在先期调研的基础上,扎实开展工作

今年,分院继续与平谷区大华山镇泉水峪村为北苑分院支援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地。宋晓光院长先后四次亲自带队下乡与镇、乡、村各级代表进行座谈,了解农村形势,掌握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力所能及地帮助解决,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

1、以北苑培训学校为具体实施部门,先后在平谷、顺义、昌平等地面向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展建筑岗位和特殊工种(高、低压电工)的就业前培训共计500人次,解决了部分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难题。

2、北苑分院组织家政培训班。经过前期调研、立项、招生到家政培训班开办历时半年左右的时间,共举办家政培训班三期,培训200余人次。生源主要来自平谷、延庆、昌平、朝阳等地农村妇女,通过保洁、护理、花卉知识的培训掌握了家政服务技能,拿到了北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颁发的北京市职业技能培训结业证书,增强了能力与自信,找到家政服务岗位工作,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间接地为首都建设贡献力量。

3、积极响应总院推出的“挂职锻炼,服务三农”活动,分院先后召开科以上干部动员会和全校职工动员大会。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了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报名踊跃,有十几位教职工主动报名,积极表示愿意投身此项工作,为总院服务“三农”贡献力量。

四、存在的不足

1、由于人力、财力所限,北苑分院在做这项工作时明显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今后需要更多的积累经验。

2、工作思路需要进一步扩展,找到更多的突破口,深入开展工作。

五、20__年的工作设想

1、分院上下继续加强学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深理解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性、重要性和必要性。

2、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建立第二个帮扶基地。与帮扶基地建立联系制度,定期与不定期地深入乡下,深入了解农村在加快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有哪些迫切需求,分院自己能解决的不遗余力,不能解决的,及时反馈总院,寻求总院支持。

3、继续加大培训学校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岗前培训,以满足更多乡镇的需求。

4、分院党总支在全体党员中号召建立扶贫基金,以解决一些乡村家庭生活困难和子女上学难的现实问题。

六、几点请求

1、虽然北苑分院对这项工作报有极大的热情,但是客观条件所限,摊子不能铺得太大,力争把好事办实、实事办好,请总院领导理解。

2、工作中如遇困难需总院帮助时,恳请总院相关部系能给以支持,再次表示感谢。

法院三农工作总结8

1、做好水利工程、堤防工程、乡村供水设施、灌溉排涝设施、农村水电设施、水土保持设施等方面地震灾后重建工作和帮扶乡镇民房毁损灾后重建工作。

2、优化产业结构,培育优良品种,以助农增收为目标,走渔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大力发展绿色无公害水产养殖。

3、加快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完成石滩水库农综项目和大坝除险加固建设任务。

4、搞好人饮安全建设的扫尾工作和完善相关软件资料。

5、做好防汛抗旱有关工作。

6、注重质量,加快进度,尽快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作。

7、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用于发展农村经济的水利、水产等项目开发和建设。

三农工作总结(9)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历来是我国革命和建设的主要问题,持续保持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点和难点,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方面,是维护好、实现好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具体体现。“十五”期间阜宁县的三农工作势头良好,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农业增效成果显著,农村社会大局稳定,同时还存在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我们就此进行了专门调研,现形成报告如下:

一、十五期间三农工作的主要成效

1、农民增收取得历史性突破。预计_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4250元,比九五期末增长965元,年递增。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主要得益于四个方面。一是国家政策性扶持。自_年全面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来,中央、省、市、县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措施来扶持农业、反哺农民,使农民得到了实惠。农民负担逐年减轻,农民承担的费用及劳务由_年的亿元(人平240元)减少到_年亿元(人平56元)。累计发放三项补贴5101万元,其中种粮补贴4021万元、良种补贴700万元、农机补贴380万元。二是种植业增势明显。_年种植业产值亿元(_年不变价),比_年增13%。三是农村劳动力外出劳务收入增长较快。“十五”期间全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的组织协调机制初步建立、技能培训不断增强、职业中介服务成效显著。新增劳务输出48031人次,新增劳务收入约亿元。至十五期末全县已转移农村劳动力万人,农民外出劳务收入亿元。四是林牧渔业量效双增。全县_年林牧渔业总产值达25亿元,农民来自林牧渔业的人均收入达1200元。

2、农业增效成果显著。首先,农业经济持续增长。_年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60万亩,总产近71万吨,比_年增,单产440公斤,比_年增;棉花栽植面积近8万亩,单产皮棉82公斤,比_年增;油料播种面积19万亩,总产近万吨;疏菜特经复种面积发展到35万亩,是_年的倍。农业结构不断优化。在粮食结构调整上扩大了小麦、水稻的种植面积,缩小了小杂粮的面积,优质高产小麦、水稻的品种应用比例达86%,_年被农业部表彰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农业生产的区域特色逐步形。全县形成了河南片优质粮油生产,城郊及沿线棚室蔬菜生产,沿河、沿荡水面立体种养,阜益沿线加工蔬菜,渠北旱粮及优质果品等各具特色的专业化生产区域。农作物品种利用不断更新。全县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由“九五”期末的95%上升到目前的99%。科教兴农步伐加快,新型实用技术得到普及。水稻、三麦、棉花、油菜、玉米高效配套栽培技术年平均应用面积在100万亩以上,水稻育秧实现了旱育化,棉花生产做到双膜育苗、覆盖栽培;保护地栽培在多种作物上得到应用,累计推广面积近45万亩次;秸草还田和平衡配套施肥年推广面积均达80万亩次;全县病虫草综合防治率达95%以上,为九五期末的倍,三麦、水稻后期病虫及棉花棉铃虫统防统绐率达90%。农业示范工程辐射功能不断增强。先后建立了县镇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村级农业科技示范方,累计建设面积超过12万亩。其次,林牧渔业有了长足发展。林业生产上的防护林体系建设日趋完善,生态防护能力进一步增强;林业结构得到调整,经济效益不断提高;林业基地建设初具规模,资源总量不断扩张;林权制度改革有了新的突破。全县现有成片林万亩、四旁树木5000多万株、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林木覆盖率、农田林网控制面积110万亩、建成绿色通道公里,“十五”期间先后被确定为省级杨树产业基地县、国家生态公益林建设试点县和生态防护林工程项目县。_-_年连续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绿化先进县,_年获全国绿化模范县光荣称号。畜牧业上的优势生猪、家禽稳定发展。生猪年饲养量达240万头、年出栏商品猪150万头、苗猪饲养量达220万头、家禽饲养量达3600万只。羊、兔、鹅为主的食草家禽养殖有了明显增加,畜禽生产规模化、区域特点明显,生猪规模养殖达30%,家禽达70%,全县形成了四大产业带即:沿渠苗猪产业带、河南商品猪产业带、沿射阳河家禽产业带、沿荡水禽产业带。良种畜禽全面普及。全县良种二元母猪、三元商品猪比例逐年增高,达55%。良种蛋鸡、肉鸡、草鸡比例达85%。渔业上的综合生产能力大幅度提高,产业规模迅速壮大。“十五”期末全县水产养殖总面积达万亩,_年可实现水产品总产量5万吨以上,可实现渔业产值亿元,林牧渔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著成效,林牧渔业占农业的比重不断增加,达;林牧渔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品牌林牧渔业发展势头较好。“十五”期间全县有9个产品获得中国农业博览会产品、三个获省产品、7个产品被认定为无公害产品、16个无公害基地。休闲林牧渔业初露头角,林牧渔业外向化程度不断提高。羊寨的桃花园、公兴的垂钓中心已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林牧渔业产品的年出口创汇达_多万美元。第三,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雏形。全县形成了由众多龙头牵引的蔬菜产业化、稻米产业化、棉花产业化三条产业链。全县拥有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规模龙头加工企业70家、年经营额超千万元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22家、年实现经(运)销额超10万元的农民经纪运销人万人。12个农产品获省市名优产品、无公害农产品产地54个、获得国家认定的无公害农产品31个、绿色食品1个。第四,农业综合开发成效明显。“十五”期间全县先后实施并完成农业综合开发第五期、第六期土地治理项目、农业综合开发多种经营项目3个和世行二期项目,累计改造中低产田万亩,完成投资亿元,通过农业资源开发项目的实施改善了农田基本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了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提升了项目区种植水平。第五、水利工作得到强化。以防洪保安为主,重点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水利工程配套建设。“十五”期间,全县共做土方5600万方、疏浚大中沟渠4132条、加修圩堤840公里、新建改造闸站桥梁1137座,凿井24眼,增加供水人口25万人,发展防渗渠道132公里。第六,农业机械程度化水平大幅度提高。大中型拖拉机由九五期末的397台猛增至865台、联合收割机由450台增至920台、农田排灌动力机械由9622台增至15179台,特别是插秧机在县内试验示范取得成功,在全县迅速推广251台。

3、农村社会大局基本稳定。为了保持农村社会大局的稳定,着重做好农民负担的监控、农民土地承包权益的维护、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健全落实、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的管理等工作。严格控制和减轻农民负担。坚决执行农民负担监督卡制度、预决算制度。对涉农税收、价格和收费实行“公示制”,对经营收费和服务性收费进行专项治理,对涉及农民负担方面的群众信访和举报做到及时接待、及时调查、及时处理、及时反馈,对农民负担方面的基础数据和资料实行微机化管理,定期开展农民负担执法检查。坚决维护农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集中进行了土地承包法实施前的培训和宣传贯彻,全县共培训760多人次,印发宣传材料5600份,对土地二轮承包工作进行了后续完善,累计补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9万份,累计签订土地承包合同209652份。基本做到“三到户”即:“田块分配到户、土地承包合同签订到户、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放到户”。对土地流转行为进行规范,接待并处理土地承包方面的矛盾纠纷209人次。健全并完善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相应的工作班子特别是村级的二组一会(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民主理财小组、村民代表会议)初步建立并正常开展工作,村务财务按季进行理财公开,重大的村务、财务事项都通过村民代表及时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强化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全县普遍实行村账镇代理,按季进行结账记账,定期进行财务审计,村级三项资金由县统一进行预算审批、集中统一审核拨付,村级债务化解取得初步成效,净化解村级债务6000万元。

二、当前三农工作面监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1、农民增收面临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一是落后的农业生产经营方式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市场需要,加大了农民增收的风险;二是错位的农村产业结构不能适应农村发展新形势的需要,限制了农民增收的空间;三是低下的农业科技水平不能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延缓了农民增收的速度。农业科研投入严重不足制约了农民增收的速度。农业科研体制的不畅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关键。农业科技发展的不足限制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四是扭曲的农村方针政策不能适应日益深化的农村改革需要,影响了农民增收的环境。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的增收,都需要有一个宽松的外部政策环境,而目前的政策环境却存在各种缺陷与不足。宏观政策的偏差使农民增收面临不利的政策环境。由重工轻农宏观政策导向的惯性作用而导致的农业资源流失及农业投入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瓶颈”因素。国民收入再分配存在明显非农偏好。尽管国家对农业投入的绝对额不断增长,但增长幅度远远低于财政支出的增长,无论是财政支农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农业基建投资占基建投资的比重,还是农业投资比重都呈下降趋势。部分微观政策不到位直接影响农民收入的增长。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和优质优价的政策因多种原因未能很好地贯彻执行,存在限收拒收,压级压价和给农民打“白条”的现象。由于一些地方政府对农民进入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收取高额城市增容费的歧视性户籍政策等使农民进入城市的难度加大,使城市化和城镇化进程步履维艰,形成不利于农民增收的就业结构。五是萎缩的农外就业途径不能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的需要,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渠道。六是薄弱的农业基础设施制约了农民增收的潜力。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更是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根本保障。然而,我县农业的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却难以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薄弱的农业基础设施使农民增收的基础不牢。由于农业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基本农田保护不力,土地肥力递减,效率低下;多数水利设施老化失修,闲置浪费,甚至破坏严重,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公路发展滞后,交通不便,流通受阻;邮政通讯网络不健全,信息闭塞,交通不畅;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低下。

2、农业增效后劲不足。农业生产上主要存在市场化生产不足,农业增产与增效矛盾突出。大宗农产品市场总量饱和,积压卖难;同时优质农产品明显市场供给不足。农业增产不增效、增量不增收现象比较普遍。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劳动报酬率偏低。现有农机具结构不适应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农机具技术档次低、农机服务产业化程度低、农机服务体系因设施、手段不健全面服务功能差。林牧渔业增效潜力不大。全县森林资源总量较少、林业内部结构不尽合理、树种单一、木材加工业发展滞后,大径材加工规模偏小、加工层次低、附加值不高。畜牧良种率不高、集约化程度低、标准化生产差,水产上的苗种质量不高、养殖基地不配套塘口老化、水产产业链不够完整,畜牧水产的检测、检疫体系不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步伐不快且组织化程度偏低。现有龙头企业偏少、偏小,龙头企业与农户及农产品基地利益联结不够紧密,产销关系不稳定;农业生产的产业特色不明显,基地建设滞后;各类农民经纪人和合作经济组织作用不突出,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偏低。农业资源开发项目区不够集中连片,不能发挥规模效益;存在重建轻管现象;项目投入不足,招引“三资”办法不多。

3、农村社会不稳定的一些隐患依然存在。农民负担方面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的收取使用同政策规定出入较大,资金大部分被镇级占用,卡外乱收费现象仍然存在,服务性收费不够规范且随意性较大,因收取税费组织小分队到农户家中扒粮抬物在少数地方仍然存在。农村土地承包方面侵害农民土地承包合法权益的问题比较突出。少数村组土地承包30年不变的政策迟迟落实不到位,随意调整或收回农户承包地、强迫农民流转土地、随意违法截留土地流转收益、不尊重农民意愿违法强行征占用农户承包地在少数村组仍有发生。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方面少数村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组织的建立不够民主、村务财务公开的时间不够及时、内容不够真实全面详细、重大村务财务事项的民主决策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尚未落实到位。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方面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健全和适用,现有的制度没有完全执行到位,部分村组的财务结报和核算不够及时规范,村级收支普遍存在缺口,村级债务负担较重,个别村组干部存在着贪污、侵占、挪用、挥霍集体财物问题。

三、“十一五”期间三农工作的目标定位及主要推进措施

1、全方位、多渠道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农民增收问题解决不好不仅影响农民生活水平提高,而且影响粮食生产和农产品供给;不仅制约农村经济发展,而且制约全县经济增长;不仅关系农村社会进步,而且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促进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是三农工作的ZUI终目标,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农村稳定三者之间,农民增收是中心,农业增效是实现农民增收的经济基础,农村稳定是实现农民增收的前提和保障。“十一五”期间农民增收的目标定位应考虑到我县处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欠发达县份、农业大县的实际情况。将农民人均纯收入年递增率确定在4%至6%之间为宜。同时要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强烈推进。一是因地制宜,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因地制宜地立足自身优势,通过市场规律的研究,以市场为导向。把提高科技含量、增加附加值作为发展特色产业的重要取向;把劳动密集型与科技密集型产业有机结合起来,尤其是带动地方产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更要依靠科技,打造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努力占领技术的制高点,提高产品附加值;尽量避免重复建设,避免产业雷同现象的发生。县镇政府通过政策引导来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快农产品基地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着力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实力、辐射面广、技术含量高、带动能力强、能及时根据市场状况引导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带领广大农民共同致富的龙头企业。提倡和引导龙头企业通过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保护价格收购,按农户出售产品数量返还部分利润等方式,与农民建立稳定合理的利益分配关系。按照市场需求和资源优势原则,选择主攻方向,培育主导产业,围绕主导产业,开发建设农副产品的原料生产基地,逐步形成特色鲜明的区域经济格局,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奠定基础。三是努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主动适应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新趋向,把鼓励自主创业和实现充分就业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主攻方向,加快推进农民非农化进程。狠抓劳务经济发展,大力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进程。健全市场导向的流动就业机制,通过强化职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四是强化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力度,营造有利于农民增收的良好环境。政府和有关方面应当提高对农业的支持力度,扎扎实实按农民需求解决农民发展所面临的困难。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建立性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价格、生产、库存以及气候等方面的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和经营。积极发展中介服务组织,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发展各种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的自我服务能力。加强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切实体现对农业的优惠和支持政策。特别是要严格按照《农业法》的有关规定,确保财政支农资金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切实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及农业科技的研发、推广和应用,为农业产业化的健康发展与农业结构调整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2、多行业、多环节促进农业增效。农业生产上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种植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和农业综合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途径,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业,全面促进农业产业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一是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加快农业科技化进程。着力构建五大农业技术体系:“良种繁育供技术体系,省工、节本、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无公害农产品以及绿色有机食品生产技术体系,设施农业栽培技术体系,农业防灾抗灾技术体系。二是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切实控制和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保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扩大绿肥使用,增施有机肥,控制化肥的使用,提高耕地的质量。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体系建设,尽快形成主要农产品品种、生产、加工全过程质量标准体系,全面推行农业标准化进程,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三是重点抓好标准化粮田建设、外向型农业建设、升级农业技术体系建设、农产品质量建设。建设稻麦两熟标准粮田4万亩,秸草还田、有机肥施用和平衡施肥技术在全县160万亩粮田推广。建成外向型农产品生产基地10万亩左右,出口创汇农产品比重达20%以上。每年引进新品种30个以上,推广10个以上,主要农作物品种更新两次;积极推广农作物优质、高产、高效、低耗种植技术,病虫草害综合防治技术,节水灌溉技术、农业质量控制与标准化生产技术,资源高效利用可持续发展技术;大力推广设施农业配套技术,积极开发应用农业高新技术,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5%。林牧渔方面着力抓好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围绕生猪、家禽、意杨、水产打造四个“十亿元”产业,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积极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农业综合开发以改造中低产田、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根本任务。“十一五”期间计划争取各类开发项目投资亿元,改造中低产田万亩,新增灌溉面积万亩,新增排涝面积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新增农田林网防护面积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780万公斤。农业机械方面围绕全县主要农作物生产实现机械化产业化为目标,加快农机装备结构战略性调整和适应性调整,推动农机装备结构的优化和技术升级,加大新式农机具推广力度,重点实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产业化工程、三麦精少量播种工程、特种经济作物生产和多种经营机械化工程、农产品低温烘干、保鲜、深加工机械化工程。

3、全力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农民负担方面进一步加强监督管理的制度建设,切实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资金的收取使用,强化对违规违纪行为的督办查处,有效防止农民负担反弹,逐步建立减轻农民负担的长效机制。农村土地承包管理方面县镇成立农村土地承包纠纷促裁机构,及时搞好土地承包矛盾的处理工作;提高结办纠纷的执法手段,提高结办率,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进一步加大《农村土地承包法》的宣传力度,使之达到家喻户晓。切实加强土地承包的微机化管理。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方面进一步强化制度组织建设,定期规范地进行村务财务公开,组织群众对村级重大村务财务事项及时进行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和民主管理,定期组织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检查和督查,不断提高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的经常化、规范化水平。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方面按照财政部新颁发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切实规范村账镇代理的运作程序。定期进行财务审计和农村财务管理薄弱村清理整顿,及时对财务信访问题进行调查处理。按照“制止新债、摸清底数、明确责任、分类处理、逐步化解”的要求积极稳妥地做好村级债务化解。

三农工作总结(10)

为切实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三农”服务质量和水平,扎实做好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工作,确保完成试点工作任务,我乡根据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法院三农工作总结9

为切实加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三农”服务质量和水平,扎实做好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工作,确保完成试点工作任务,我乡根据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实施,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措施

(一)加强领导,配强骨干,明确目标。

我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成立了由乡主要领导和所站等负责人为成员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班子,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制定试点工作方案和工作计划,明确指导思想、目标要求和具体措施、协调解决人员、机构、经费、场所及具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保证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二)整合资源,优化组合,形成合力。

我乡把试点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现有服务资源的优化组合上,通过对已有的农村经济技术服务资源和政务服务资源进行有机整合,建立了一个上联县公共服务机构,下触企业、种养大户、科技示范户、致富能手,农村“六大员”队伍等基层组织的服务网络。变分散服务为集中服务,变各自为阵为协同互动,形成服务“三农”的合力,构建起面向“三农”的综合性公共服务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全方位服务。

(三)构建平台,建设服务办公场所。

构建服务平台是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我乡在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工作中,通过设置统一的办公场所,建立工作制度,添置电脑设施,链接互联网,设立服务窗口,规范工作程序等进行运作,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一体动作的服务体系。

(四)拓展服务层面,将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和农户。

一是向村级“六大员”延伸。把村级农民技术员、计生管理员、综治协管员、土地城建和环保协管员、文化协管员等“六大员”纳入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进行统一管理,通过职业教育,专业培训、技术讲座等多种形式,加强对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成员的培训教育,扩大其知识和技能,不断拓展服务范围和空间,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是向专业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延伸。积极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加快发展行业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今年来,XX乡通过超大现代农业和一达水产养殖等这些组织为纽带,把信息、生产技术等服务信息传递给农户。

三是向示范户,种养大户,致富能手延伸。加强技术指导,发布市场行情等信息,组织和引导农户发展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管理模式,节约了资源,促进了农业增产增收。

(五)健全制度,强化责任意识。

围绕为农民提供优质高效、方便快捷服务的.工作目标,着眼于增强干部的服务意识和提高服务水平,乡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工作例会制度。服务窗口建立与之配套的首问责任、限时办结、服务承诺等便民制度和岗位责任、目标量化、激励约束等干部绩效考评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

二、工作成效

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的建立和运行,转变了政府职能,提高了政府工作效能,改善了干部群众关系,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得到了群众的肯定。

(一)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有效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成立以来,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利用经济发展优势和农业区位优势,建设节水灌溉示范田,推广杂优水稻、旱薯高产栽培,同时,加强了田间病虫检查测报及防治技

术的推广应用;以农村道路、饮水工程、水利设施、绿化美化等为重点,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点。

(二)提升了农村自我服务自我组织的能力。

自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成立以来,村级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我乡顺利完成了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工作;村级财务会计中心建设不断健全,全乡7个行政村全部实现村财乡管,逐步规范村集体财务票据管理制度、财务会计审计制度、财务公开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三个中心”业务开展已进入规范化。

(三)推进了我乡工作体制和机制创新,促进了政府职能的转变。

我乡便民服务中心(“三农”服务中心)的建立和运行,为农技人员发挥作用搭建了平台,有利于保证农技人员的专业专职服务,稳定了基层农技推广队伍,探索了新形势下开展农业科技信息服务的有效形式。同时,使我乡的工作运行机制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更加贴近群众的现实需求,促进了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实现了各种工作资源的有效整合,解决了过去乡镇机构膨胀、各自为阵、人浮于事的问题,营造了围绕发展、协同配合、搞好服务的良好氛围。

(四)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促进了乡镇机关的效能建设。

我乡一方面通过整合人员,对中心工作人员采取竞聘上岗、严格筛选,优中选优;另一方面通过整合机构,对原有涉农站所进行精简合并、集中办公,较好地提高了中心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增强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机关效能建设,完善了机关管理制度,加强了干部工作实绩考评,有力地推动了乡镇机关效能建设。

(五)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安定稳定。

我乡在试点工作中,以突出发展、突出创新、突出为民、突出务实为指导思想,利用三农服务中心这一平台,使干部和群众的接触更多、交流更频繁、关系更密切。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有效保障了人民安居乐业,促进了社会安定稳定与和谐。

法院三农工作总结10

解决“三农”问题路在何方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问题之一,近年来受到决策层和百姓的广泛关注。要想从根本上找到解决我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办法,就必须首先从认识上找到问题的根源,对“三农”问题作出准确的定位

农业:确立“双轨并行”制度

世界上的农业经营制度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商业性大农经济;另一种是以日本及不少欧洲国家为代表的补贴型小农经济。由于土地资源的制约,我国不可能走单纯的美国式道路;又因国力的制约,也不可能走单纯的欧洲及日本式道路。

从现实出发,我国适宜走的是一条将两种农业经营模式合二为一“双轨并行”的新路:一方面,稳定发展以小农家庭经营为基础、以自给自足为主要特征的小农经济;另一方面,有选择地积极促进以国有(集体)农场、国家专业化种植基地、农业经营公司、种植专业户等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经济(大农经济)。

加入WTO以后,我国农产品市场已成为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一部分。目前我国农业的整体竞争力在国际上是比较低的,这既表现在我国人均农业资源很少―――按全国总人口计算,人均只有亩耕地、2200立方米的水资源,分别只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5%和25%―――这一先天性资源劣势上,也表现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不能为农业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后天劣势上。

惟一的出路在于制度创新。在全球开放经济环境中通过农业制度创新有效地解决两个主要问题:一是在吸取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增强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二是在充分照顾我国基本国情的前提下保持农业的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实现以及保证农村社会基本稳定。

现行的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对于保护农民财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维护以土地为中心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增强农村稳定、有效抵御外来农产品对我国市场的冲击以及提升我国农村人口的生活质量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我国目前的这种家庭制小农经济不宜(至少不宜过快地)走市场化道路,自给自足的经营方式在今后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具有比市场化更大的优越性。因此,我们一定要将这种家庭制的小农经济比较长期地保护好,任何脱离现实的、违反了农民自愿原则的、不利于农村家庭土地承包制度稳定的做法都应予以坚决制止。

当然,要使小农家庭经营的这些优越性都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与体现,我们必须首先做到以下三点:

1.端正对农业的认识:要充分地认识到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会越来越小,其所占GDP的比重会越来越低;对于像我国这样的大国而言,“农业国的工业化”才是我国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我国客观存在的非常紧张的人地关系,加上其大国特征,决定了在相当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家庭制小农经济应该被确定为国家农业发展战略的主要内容。而且,政府应鼓励、提倡、支持家庭制小农经济建立起以自给自足为主的经营结构,而不是把家庭制小农经济主要地、过早地推向市场。

特别是在这最后的一点上,我们千万不能照搬其他国家的模式:美、加、澳因为其地大人少而不得不用机械替代劳动力,通过机械化实现规模经营。又由于规模经营,自产的农产品无法实现完全自我消费,而进入全球市场。并且,由于这些国家有条件实现规模经营,农业劳动生产率水平很高,所以其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很强。自然地,这些国家的农民是很愿意走农业市场化道路的。即使在这样好的条件下,这些国家的政府也要给农民以大量的直接和间接补贴。

对于欧洲一些在人地关系方面与我国相似(仅仅是相似而已,它们的人地关系实际上仍比我国宽松得多)的国家而言,它们的农业发展模式又是与美、加、澳不一样的。总体说来,它们的农业发展模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纯为保护与储备土地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以及营造自然景观而为之的环保型农业;另一种对于农民来说是有经济目的的,农产品通常也进入市场,但政府的补贴要比进口这些农产品的价格还要高。这更多的只具有政治目的―――政治家争取农民阶层的政治选票及重在解决社会公平问题,让农民也能尽可能地分享到整个社会的部分利润。这种农业发展的市场经济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失去了真正的市场经济本身所具有的含义了。

2.调整一些与农业发展相关的重要政策:一是国家的粮食购销政策;二是农业税费政策;三是农村行政管理体制的重构政策。

考虑到本文中提出的有关我国家庭制小农经济发展模式的设想,国家根本上就不需要在以家庭小土地经营为主的农业地区定购粮食和其他农产品。地方性的自由市场或者个体、私人经营者完全可以在市场原则下自主决定其在这方面的购销经营行为。相应地,国家目前在这些地区的粮食或其他农产品收购站完全可以逐步地开始关门转产。

对于农业税费政策而言,尽管目前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农民被迫缴费的问题,但这只解决了问题的一半。政府应进一步设

计农村税费改革方案,将农业税费全部取消,各级政府都不再从农民那里收取任何税费(村民自主决定举办的村内公共事业除外)。

要想真正做到从根子上把农民的负担减下来,需要大刀阔斧地对农村现存的行政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以减少政府目前在农村里的冗员,减轻农民负担。

3.将尽可能多的农业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及非农村地区。这意味着农村家庭的收入来源必须主要来自农业、农村之外,而不仅仅是依靠极其有限的小土地经营。所以,各级政府应千方百计地帮助农民从家庭制小农经济中转移出来,进入非农产业和城镇地区,创造条件把目前具有生存和经营性双重功能的家庭制小农经济转化为具有生存性和休闲性的、以家庭为基础的小农经济。

在创新、发展我

推荐阅读:

参加项目法律工作总结(必备15篇)

吉他音色美化工作总结(推荐16篇)

高级驻监工作总结(汇总27篇)

白银社会治理工作总结(汇总7篇)

大学老师期末工作总结范文(7篇)

实习员工的工作总结(优选9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