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公园驱虫工作总结(实用5篇)

工作总结范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0-22 20:10:0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春季公园驱虫工作总结1

除四害是爱国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创卫工作的重要一环。通过化学、物理等方法灭杀四害,控制四害孽生,对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有重要意义。春季是灭除四害的最佳时期,我局按照县爱卫会统一部署,开展了春季除四害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广泛动员

我局领导高度重视除四害工作,成立了除四害工作小组,具体负责消灭四害工作,周密安排、细心组织,规定专人负责,保证了该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认真组织,统一行动

组织各股室集中学习除四害基本常识,并对学习情况进行了考核,同时对除四害专职人员进行单位卫生、厕所卫生、除四害防护设施基本要求及除四害标准培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按照计划要求的时间、方法统一行动,做到任务明确,工作落实。专门购置了喷壶、灭害药等消杀用具,通过化学手段,科学合理用药,对办公区定期投放、喷洒灭害药物。共喷洒药物、投放毒饵10次,从根本上消灭鼠、蚊、蝇、蟑螂。经多次密度检测,灭害后蚊密度为1只/灯每小时,无鼠迹、苍蝇、蟑螂为零。经多次组织检查,卫生保洁制度执行良好,地面、门窗、墙壁、灯具、洗手盆池干净整洁,墙面无乱刻乱画;厕所无蝇蛆,基本无臭;下水道及排水沟通畅保洁,无卫生死角,垃圾日产日清。

三、资料完整,记录齐全

根据县爱卫办要求,我局将卫生管理制度、职责及投放、灭害药品投放时间、地点、数量、种类分别登记造册,以备检查。

春季公园驱虫工作总结2

为及时准确掌握杨树病虫害发生动态,确保20xx年不出现大的疫情,切实做好为农增收增效工作,我站暨6月中旬两次普查以来,近日对我县不同类型的杨树地开展了第三次调查。

一、基本情况

入夏以来,我县杨树食叶害虫危害严重,局部地方已经暴发成灾,形势非常严峻。今年食叶害虫发生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害虫种类增加。往年6、7月份,主要是杨树食叶害虫危害,虫种较单一,今年出现了二尾舟蛾、柳蓝叶甲等新虫种。二是虫口密度高,蔓延速度快。今年食叶害虫来势较猛,虫口密度和有虫株率均较罕见。三是发生面积广,且在局部地区暴发成灾。造成今年食叶害虫大发生的原因:一是气候异常所致。今年的高温高湿气候给食叶害虫提供了适宜的繁殖条件。二是食叶害虫世代重叠,繁衍速度快,现有的防治器械、防治能力还不能完全控制其严重发生局面;三是防治组织困难,防治效率不高。由于林主过于分散,难以组织统一防治,往往是此防彼不防,东防西起,导致虫情扩散蔓延。

二、情况分析

1、现状

长期以来,杨树一直是我县植树造林的主要树种,占面积的xxx以上,大面积纯林,极易爆发虫灾。因此各级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都很重视病虫害的防治工作,每年防治率一般稳定在xxxx左右。全县推广塑料薄膜带阻隔蚧类等害虫、树干注射防治杨舟蛾等害虫、利用灌水、截干等措施减轻溃疡病的危害等,全县防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由于生态、经济等原因,其病虫害没有得到更有效的遏制。近年来杨树病虫害呈蔓延扩散态势,吃花甚至吃光屡有发生,形势十分严峻,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2、原因

①树种单一,林相单纯,近年来全县每年杨树栽植数占当年造林总株数的8xx-xx以上。大面积纯林高速发展,树种单一,难以形成一个稳定的森林生物群落,不能发挥自身潜能抵御病虫害的为害,一旦发生病虫害,就极易爆发成灾。

②管理粗放,树势衰弱,容易孳生病虫。一些经营者不顾“三分栽、七分管”的技术要求,特别是幼龄林和中龄林,不能及时加强抚育管理,做到合理修枝、追肥等,造成树势较弱,病虫加重。

③部分经营者防治工作重视不够。杨树生长周期长,经济效益来得慢,特别是病虫害防治,往往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因此,常使病虫害防治工作摆不上应有的位置,除非病虫害严重到相当程度时才引起重视,而此时适期已过,防治起来相当困难,甚至难以奏效。

④病虫害防治管理薄弱。全县所有的农技服务中心都有一名林业技术人员,但基础条件薄弱,跟不上防治工作发展需要。

⑤防治资金严重短缺。每年几乎没有病虫害防治专项经费,一旦发生病虫害,四处告急,延误时机,影响了防治效果。另外“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难以落实,尚待时日。

三、防治建议

杨树病虫害防治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工程,必须有自上而下比较全的组织机构和一套科学的技术措施,且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并在财力、物力等方面给予保证,在此基础上,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1、科学造林,提高林木的抗灾能力。要积极引进抗病虫优良杨树新品种;建立无检疫对象苗圃;加强检疫,禁止使用带有危险性病虫害的种苗进行种苗或造林;造林时要注意品种合理搭配,设置乡土树种组成病虫隔离带;加强幼龄林和中龄林的抚育管护,及时间伐,合理修枝,增强其抗病虫能力,变被动防治为主动预防,逐步控制病虫害。

2、搞好测报,认真做好病虫监测。我们要重点抓好监测和预报工作,定期发布全县病虫短期、中期预报,为及时制定防治方案提供依据。乡站在做好本地病虫害监测预报的同时,一方面做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另一方面要积极配合县站做好指导工作。

3、合理用药,实行联防联治。认真筛选,应用高效低毒农药,进一步强化环境意识,逐步提高生物防治的比例。建立病虫害防治专业队伍,实行群防群治,联防联治,提高防治效果。

4、拓宽渠道,建立病虫害防治资金。要执行“谁经营,谁防治”的责任制度和“谁收益,谁出钱”的合理负担原则,建立病虫害防治资金,以便及时做好防治工作,真正做到有虫不成灾。

春季公园驱虫工作总结3

20xx年的苗圃工作还是有我们继续坚持,做好苗圃的工作就是为城市的发展打好了基础,城市的绿化都是靠我们苗圃的树苗、花苗供给,所以我们一定不能出现任何的工作失误,特别是在苗圃的害虫防治工作上。

今年以来,为响应全县除四害的工作方针,从源头进行治理,我们坚持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方针,各项环境治理措施完善,四害孳生地得到有效控制,为发扬成绩,巩固除四害工作成果,现对本年度除四害情况总结如下:

一、 加强领导,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单位领导把这项工作纳入工作日程,亲自挂帅,精心组织,安排扎实有效的措施,做好各项工作,真正把除四害防疫工作提高到职工全体健康,提高到生产力的高度来抓。

2、落实任务、明确责任,层层把关,确保了今年除四害工作高标准、严要求、高质量完成。

3、强化监督,严格检查。单位除四害领导组定期对各部门除四害工作的落实情况、工作情况及工作效果进行检查、督促,对工作进行督察,确保除四害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

二、 加大培训力度,保证全年工作安全有效

安全措施、除四害技术是尤为重要的.。因此,我们加大对除四害专兼职人员的岗前工作培训,聘请专业人员现场培训指导,使其掌握除四害工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使本年度我单位除四害工作扎实有效安全地开展。

三、 加强了防治措施,确保除四害工作取得实效

灭蚊方面,我们因地制宜、集中人力。物力对相关区域进行彻底消杀,采用喷雾机药物消杀方法,药物统一采购,专人管理,统一时间对暖气沟、通风管道、防空洞、地下室、污水管道及温度超过18度温暖潮湿地工作室进行消杀;灭鼠工作本年度统一组织、统一时间、统一投药、统一清理掩埋火焚烧死鼠。同时,在全单位范围内清除内外环境杂物、堆放物,封堵了房前、屋后、垃圾道周围、上下水井周围的鼠洞,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杜绝老鼠的食源、水源。对食堂、仓库等重点场所,加大投药和预防力度,专人、定时、定量进行药物投放,加强防护措施,防治污染环境及药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灭蝇工作本年度我们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橱窗、黑板报等多渠道,发动职工共同参与,真抓实干,将任务落实到人头,重点抓好环境清理,控制好坑塘、积水容器;灭蟑螂工作今年重点对食堂、仓库等地方进行整治,采取了自行投药和专业消杀相结合的方法,使阳性房间不超过2%。

苗圃其实很好管理,只要有专人及时的给花圃浇水,施肥,再有人及时的将花圃的除四害工作做好,那么花圃树苗的成长没有任何的问题。关键就是人的问题了,只要人的工作做好了,那么花圃的成长问题就没有任何的问题了,所以我们就就需要做人的问题上下足功夫,做好我们的工作!

春季公园驱虫工作总结4

为深入宣传贯彻《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普及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知识,依法推进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我市于20xx年7月1日至31日在全市范围内积极组织开展了以“公共植保、绿色植保、法治植保”为主题的《条例》宣传月活动。

一、专题培训宣传

7月23—24日组织举办了全市《条例》暨植物检疫月宣传培训班,特邀省植保检疫和农药管理总站、省农科院专家,以《条例》、《红火蚁监测及防控新技术》和《草地贪夜蛾的识别及防治技术》为重点进行了专题培训。各区、县(市)也结合当前病虫发生情况,举办了植保信息技术培训、草地贪夜蛾现场会等多种形式的培训班。宣传月期间,全市共开展培训班8期,参加人员1279名。

二、主题集中宣传

三、重点区域宣传

依托“三联三送三落实”活动走访,突出种子种苗繁育基地、花卉市场、农资经营门店等重点区域的区位优势,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摆放展板、专家答疑等多种形式,向群众宣传《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法律法规,普及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治、农药安全使用等技术,现场解答群众问题。宣传月期间,全市组织现场咨询活动7次,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提高了全社会对《条例》及植保检疫工作的认知度。

四、特色活动纷呈

各地创新活动形式,集成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各具特色的活动。富阳区组织开展“926工匠日”杯植保工职业技能竞赛,旨在选拔农业高技能人才,通过推动科学防控、绿色防治,更好地推进植保人才队伍建设。萧山区植检人员结合产地检疫和种子种苗执法检查开展上门宣传,走访了杭州郑氏蔬菜专业合作社、介丰园艺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等农业基地,检查植物疫情,发放《条例》手册及挂图。

春季公园驱虫工作总结5

一、重点抓好近阶段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

往年进入10月份后,常见的病虫如刺蛾、杨树舟蛾大多进入结茧、化蛹阶段,但由于今年10月上旬温度仍偏高,落叶迟后,造成虫害食源充足,使为害重阳木的食叶性害虫重阳木锦斑蛾在我县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为害。10月8日上午,在水源涵养林港西镇双津村段重阳木上首次发现该虫危害现场,经县站技术人员确认,系重阳木锦斑蛾为害,此虫暴发在××地区尚属首次发现。下午站业务科即迅速向全县各乡镇林业养护社及有关单位下发了“林果病虫简报”。根据面上发生情况,10月10日下午,县农委林业科会同县林业站,召开了由各乡镇农办和有关单位参加的“重阳木锦斑蛾发生与防治”专题会议,会上布置各乡镇立即对本地区生态林内的重阳木进行调查,要求发现虫害及时防治,并将调查、防治情况以书面形式报县林业站。之后,我站业务科每天安排两辆车,分两组对全县重点区域生态林内重阳木上锦斑蛾的发生情况进行全面踏查,并及时督促各养护社及施工单位采取防治措施。

截至到10月16日,全县共调查重阳木面积4280亩,其中发生面积为2120亩,药剂防治面积达2680亩,防治效果90%以上。事后在我站业务人员踏田检查中,仍发现有部分田块防治效果不佳,有大量活虫的情况,于是,在10月19日又对全县有关单位发了“进一步加强重阳木锦斑蛾防治工作”的通知,经过全县上下齐心协力采取防治工作,目前已基本控制了重阳木锦斑蛾的进一步为害。据报道,今年10月份发生重阳木锦斑蛾不尽在我县,上海其它地方也出现了该虫大暴发的情况。

从10月17日开始,根据各乡镇及有关单位的书面汇总情况,县林业站站长率领业务科、执法中队主要成员,会同县公益林办公室负责人,分别对港东生态片林、庙镇种种生态片林、明珠湖水源涵养林、沿海防护林施翘河段至西滩湿地段、东平林场、竖新镇新征村水源涵养林、陈家镇入岛通道林等重点生态林区域内的病虫害防治工作情况进行了跟踪检查,并对全县各病虫测报点设施配套、日常运作、林木生长、病虫害发生等一系列情况进行了详细检查。检查证明,我县绝大部分测报点运作正常。

二、全面加强全县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

回顾今年的森林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我站从今年3月至10月,根据病虫的发生时段,基本上每天派技术人员到全县重点生态林,进行巡回监测,并在病虫高发的6至8月,有时每天分两组巡回对全县生态公益林进行病虫监测,并将每天巡查情况做好台帐记录工作。至目前为止,我站有针对性地下发了14期“林果病虫简报”。面对全县10多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如何做到测报网络的全覆盖,在测报点建设上,我们利用有限的财政资金,并通过自筹资金,从20xx年的7个测报点增加到现有的50个病虫测报及监测点,大部分配备了测报灯或诱虫灯,并与每个点测报人员签订了“病虫测报责任书”,明确各自的权利和义务。为了使我县测报人员的业务素质有进一步的提高,我站在今年7月26、27日两天,又对50个监测点的病虫监测员进行了“林木病虫害识别与防治”的培训,专门聘请市农校和市站教授、专家进行讲课,并对防治机械的使用做现场操作指导。

三、目前我县森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预防理念落后。没有将森林保健的思想贯彻到预防林业有害生物的实践中来,往往等到虫害发生后再进行防治,造成防治工作处于灾后救灾的被动局面。此次重阳木锦斑蛾的大发生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它给我们敲了一次警钟。

2、监测预报网络的基础设施建设迟后。虽然我县测报、监测点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仍跟不上生态林建设的步伐,某些点仍缺乏必备的监测仪器,如测报灯、捕虫网、放大镜及做标本的必备工具等。

3、资金投入不足,缺乏专职监测人员。面对全县10多万亩的生态公益林,尽靠县站4名专职植保人员已远远不能满足测报的需要,各乡镇也没有专职测报、监测人员,而且现有各测报点上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也不均衡,技术力量薄弱,经费补贴少,影响了各测报点、监测点工作的正常开展。

4、缺乏必要的防治设备。生态林经过2-3年的管护,林木生长较快,形成树高林密的情况,这就需要高射程、大功率的喷雾器来进行药剂的防治工作,但我县目前只有几家单位有为数不多的中、小型林业用喷雾器,大型喷雾器只有一台,还是市林业总站支持的(现存放在我站仓库中,以备不时之需)。在今次防治重阳木锦斑蛾过程中,有许多施工企业及养护社使用的都是农业用的小型手动喷雾机,将喷头用长竹竿挑着,两人搭档着喷药,远远不能适应大面积防治工作的开展。

5、大面积的生态林中,大部分都没有道路和水系,给有效的防治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一旦发生大面积的虫害,人走不进,水输不进,机运不进,就变得束手无策。

6、防治经费,特别是农药经费严重不足。目前财政拨发的经费是每亩50元(含化肥费),这远远不能满足病虫防治的需要(见“全县生态公益林病虫害防治用药情况表”)。

四、今后森防工作的设想与建议

生态林的大面积建设势必带进许多新的病虫种类;林木的生长使得病虫基数急剧累加;气候的变化使病虫发生规律变化;树种的增加使主要、次要害虫交错更迭;等等,这些不利因素使我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呈现十分严峻的形势,可以说,我县必将暴发大面积的森林病虫害,这次重阳木发生虫害就是对我县森防工作的一个小小的警示。为搞好我县的森防工作,未雨绸缪,现提出以下几点设想与建议:

1、组建一支森林病虫害专职监测队伍。我县现有生态林面积近10万亩,尽靠县站的4名植保人员负责监测全县的病虫害发生情况,非常不现实。因此,今年11月,打算在各乡镇林业养护社人员中选3-4名初中以上文化,责任心强的人员进行培训,后考核筛选出1-2名,作为各养护社病虫监测的专职人员,负责本区域内面广量大的病虫害监测工作,变被动为主动,解决林业发展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2、07年,在现有50个测报点的基础上,根据生态林分布及树种配置情况,再增加30个病虫害监测、测报点,并要求财政投资专项资金配备相应的仪器设备、人员经费等,达到监测、测报网络体系全覆盖。

3、在做好日常监测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预测预报体系。一是根据气象局提供的全年天气预报资料及历年各类病虫害在我县的发生、发展规律,在年前对全年病虫害的发生趋势进行预测,并将预测情况告知全县各有关单位;二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做好前个月对下个月的病虫害发生情况作预测,提前让各养护社及相关单位注意,做好相应的准备;三是加强平时监测巡查及虫害发生信息收集工作,发现病虫害即发布“林果病虫简报”。

4、为有效监督各相关单位在收到“林果病虫简报”后,对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落实情况及喷药后的防治效果,明年开始对全县面上防治情况作跟踪调查,并发布“××森林简报”,通告相关信息。

5、防治药液建议由县公益林办集中采购、分发,一是控制部分单位为减少防治经费而使用禁用(高毒性、高残留)的农药;二是避免经费分散,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防治经费,并建议我县公益林将防治药液经费提高到每亩100元。

6、建议政府为各养护社配备必需的防治设备。

7、建议结合07年公益林的间伐,在大型生态林中开辟一条3米左右宽的通道,便于日后的防火治虫工作开展。

8、根据虫害的生活习性及生理特性,建议在造林设计,上采取纯混交林或小块混交林的模式,以减少大面积暴发病虫害危害的威胁。

推荐阅读:

农村乡镇就业工作总结范文(实用43篇)

阳台防水补漏施工工作总结(实用8篇)

农村蔬菜产业扶贫工作总结(8篇)

网络保洁工作总结范文(优选41篇)

混凝土车队年度工作总结(12篇)

工作总结100字通用范文(精选6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