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古籍普查工作总结(共3篇)

工作总结报告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11-02 10:40:4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藏文古籍普查工作总结1

XX年是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田野工作的第二年,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年。在刚刚过去的上半年里,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市第二文物普查小组的工作进展迅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绩。现将前一阶段工作做一简要总结。

新年伊始,**市_的领导就及时组织召开了全市文物普查专项工作会议,对XX年的普查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和安排。针对各县区XX年的工作,市局领导对偃师市等前一年工作先进的县市进行了表扬,对进度缓慢县区进行了督导要求,要求各县区在XX年中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普查精神,认真、按时完成各自的普查任务,为全市普查工作的全面胜利打好基础。会议掀起了全市新一轮的普查高潮,各县区的工作再一次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

第二文物普查小组继续采取逐县督促指导的方法,对负责的5县2区的工作进行指导。第一站来到了伊川县,在这里,我们发现了明南京御史王良辰的家族墓地,墓地共有7座墓葬,分布规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其后,又分别对宜阳县、偃师市、洛宁县、嵩县、涧西区、高新区的普查工作进行督导调查,发现了一大批重要的文物点。如宜阳县的丰李公社旧址、福胜寺,洛宁县的马陵道、结义庙,偃师市的麦秸坪蓄水池、邙山陵墓群的古墓调查,嵩县的车村合作社旧址、供销社旧址,涧西区的工业街坊,高新区的孙盛家族墓地等,都是普查中的重要新发现。

5月11—17日,**省_资源处王瑞琴副处长一行亲临**各县区普查一线指导工作,我们二组成员全程陪同检查了5县的普查工作。通过检查,我们看到了自己在资料简介等项目填写中的长处,也认识了在绘制平面图等方面的不足。在检查过程中,我们与省里专家认真交流,精心探讨,明确了野外调查和资料填写过程中许多应该注意的细节问题。通过一星期的检查,我们肯定了成绩,看到了不足,而省里专家的指导性意见也将成为我们下一步工作中的努力方向。

涧西区的工业遗产是此次文物普查的重要对象之一。在**市中州西路与景华路之间,自西向东依次分布有30余个街坊,每个街坊中均有数十幢建筑。这些均是上世纪50年代与涧西几大厂矿配套建设的生活居住设施,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我们利用在县区指导工作的间隙,抽空对这些街坊建筑逐座进行登记、绘图、照相,目前已完成了一大批的普查任务。

文物普查是一项庞杂、艰巨而又细致的工作,我们必须对人们在各个时期使用、居住过的典型的文物进行全面登记,不留遗漏,才能真实地反映当时人们真实的生活状况。文物普查仅剩半年时间,我们的工作任务还很重,压力还很大,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我们第二普查小组会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大普查力度,将5县2区的普查工作进行到底,向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藏文古籍普查工作总结2

随着今年4月25日内乡县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在我县也全面拉开了帷幕。截止目前,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同志们头顶烈日、翻山越岭,走乡窜户,顺利完成了城镇、湍东、乍岖、余关、赵店、夏馆六个乡镇的文物普查工作,通过对这些乡镇的实地调查,已复查认定文物保护单位32处,新发现13处,消失4处,基本上摸清了分布在这些乡镇的文物保护单位和地面不可移动文物所处的历史地理、自然、人文环境和保护现状。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

一、建立队伍,明确职责。

二、加强培训,夯实基础。

利用县文化工作会议的召开,我们按照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标准、要求,对全县各乡镇文物普查专干、文化中心主任进行培训。其次,为了便于各乡镇更好地开展工作,我们把有关文物普查的文件、要求、标准、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和现已掌握的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分别下发到各乡镇。同时,我们还组织有关人员对各乡镇的文物普查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在工作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

三、锻炼队伍,培养人才。

由于我县的文物工作当前正处于青黄不接和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把这次文物普查工作做为我们培养人才,锻炼队伍的首要目标。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每个同志负责2-3个乡镇的普查工作,负责所分管乡镇的复查认定和新发现文物的所有文字资料,并且要求每个同志增强责任意识,坚持高质量高标准来完成。目前,全县16个乡镇的普查工作任务已全部分解到每个同志。

四、核实认定原有已知的文物点和在普查中新发现的文物点相结合。

我们这次文物普查工作距上次已有20多年,这20多年正是我县经济建设大发展时期,原有的文物保护单位生存环境也已发生了很大变化。因此,我们借此普查机会,对原有的保护单位逐个进行核查认定,对新发现的文物点,要求每个同志积极搜集有关资料,一是查档案、查县志、查乡志,二是深入乡村,走访离退休老干部、老教师、老村长和名家后代,三是寻访保存下来的石碑上,从石碑上去寻找实物证据。

五、遵循普查标准规范,确保数据采集质量。

在这次普查中,我们采取传统的普查方法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手段,利用上级配备的电脑、gps卫星定位仪、照相机等先进设备,严格遵循普查标准规范,努力提高科技含量,确保数据采集质量。同时,在这次普查中我们还对原有的保护单位进行分类归纳,使其更加规范。过去由于种种原因,像碑刻这样的单体文物就公布为一个独立的保护单位,例如,东符营的符氏祠堂和学校的一对狮子原来公布为两个保护单位,在这次普查中我们发现学校的狮子实际上是祠堂的附属文物,没有祠堂,也就不可能有狮子。因此,类似这种情况我们进行归纳,把祠堂做为一个保护单位认定登记。

六、克服困难,科学规划,确保普查顺利开展。

在这次普查中,由于普查的类别较多,再加上各乡镇的自然环境、地理条件不同、天气较热、气温较高等许多困难,我们严格按照普查实施方案与标准规范,根据各乡镇不同特点,科学制定每天工作计划和普查线路,上午气温低一点,就跑远一些,下午温度高一些,就跑近一点,尽量避免走重复路线。每天都是上午8点出去,晚上8点归来,下午1点才能吃上中午饭,衣服是湿了又干了,干了又湿了,同志们都幽默地说:我们每次下乡都要洗几次“桑拿”。总之,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已在我县扎实、有效、全面推进。

藏文古籍普查工作总结3

实践证明,以开展志愿服务推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实施,是动员和引领社会力量参与国家古籍保护工作的好方法、好抓手。而如何继续打造这一品牌项目,进一步将文化志愿服务融入古籍保护工作大局,扩展和延伸工作成果,实现服务形式的有效衔接和转型,是中国古籍保护协会面对“十四五”规划的开局需要认真思考和谋划的重要工作。对此,刘惠平会长提出了几点建议。

继续配合和支持全国古籍普查总结收官工作,包括:配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民国时期文献保护办公室,拓展民国时期连续出版物和线装书的普查;配合和推动古籍普查登记后续工作的完成,包括:编纂出版《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中华古籍总目》(分省卷),完善“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实现古籍普查数据在全国范围的开放共享。

以“十三五”时期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为基础,转化工作成果,创新工作思路,包括:继续与博物馆、档案馆、文保所、研究所、高校、寺院等古籍存藏机构的沟通协调,完善跨界普查覆盖面,拓展少数民族文字古籍普查、民间古籍存藏调查、本地少数民族语言精通人员调查;对于志愿服务中发现的古籍存藏单位在典籍修复、虫霉防治、装具更新、环境监测、人员培训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争取社会公益支持;围绕古籍保护,拓展工作内容,创新工作思路,探索工作转型。

完善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机制,包括:在上级领导和业界同仁支持下,与高教系统对接,建立古籍保护志愿服务的长效合作机制,争取将古籍保护志愿服务经历正式纳入社会实践学分认定范围,鼓励图书情报学、古典文献学、历史学、少数民族语言等专业的师生积极参与古籍保护志愿服务;为参与古籍保护志愿服务的师生结合自身专业开展研究提供帮助,探索古籍保护实习基地建设,推动古籍保护人才培养;发挥中国古籍保护协会文化志愿者工作委员会和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研究专业委员会的作用,加大志愿服务内容形式、队伍建设、绩效管理研究,理顺管理秩序,创新工作机制,保证工作落地和可持续发展。

推荐阅读:

汽车系统架构工作总结(14篇)

项目部QHSE工作总结(精选17篇)

国安工作总结及谋划(实用6篇)

河南消费扶贫工作总结(必备18篇)

消防驻训工作总结(实用29篇)

涉县德育工作总结(61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