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产业链的重构(1)论文

经济论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更新时间:2023-02-04 08:58:5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论文摘要】 “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业面临新的贸易壁垒,来自印度和东盟的挑战也不容忽视。在产业链方面,存在着上游研发投入不足,中游技术装备落后,下游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滞后等不足。

必须利用地方产业集群优势,整合区域内供应链;构筑纺织产学研战略联盟,构筑广泛的良性动态产业链;以信息化技术带动我国纺织工业产业升级,切实推进物流与电子商务等配套服务与纺织产业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宗旨;充分发挥纺织展会功能。构筑利益共享、各环节共赢的纺织产业链。

【论文关键词】 “后配额时代” 纺织产业链 重构 根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以下简称ATC协议),从2005年1月1日开始WTO成员国正式取消全部纺织品配额限制,标志着纺织品服装行业进入自由贸易时代,“后配额时代”来临。随着配额制的取消,中国纺织服装企业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在国际竞争中得到了更公平的待遇。

但是,伴随着出口征税、人民币升值、能源及劳动力成本上升,中国目前的劳动成本已超过许多东南亚国家。世界纺织贸易格局呈现出全新态势,国际化分工发展趋势更加明确。

中国在纺织行业的垄断地位正在逐步消失。我国纺织业发展形势严峻,前景不容乐观。

一、“后配额时代”中国纺织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1.外国势力设障,高筑贸易壁垒,遏制中国纺织产品出口。美欧等国家为了保护本国的纺织行业,会制造一些其他形式的贸易壁垒来取代配额制,包括工厂在工资待遇、医疗保险、环境卫生等方面是否符合要求等。

生态纺织品标准认证、国际环保标签、保护劳动者标准,将是今后贸易壁垒的重点。 2.我国纺织工业自身存在不足。

我国纺织行业规模大,经济主体多元化突出,市场竞争力表现差异较大,无论是在技术、管理、创新还是国际化水平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经济转型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矛盾和问题依然很多。同时,预警机制与行业自律体系不完善,没有建立起良好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市场秩序,行业标准、技术法规等尚未完全与国际接轨,企业社会责任体系尚不健全。

3.我国纺织品出口面临新兴纺织国家的挑战主要来自东盟国家和印度。近年来,东南亚国家在国际纺织品市场上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份额。

东盟大部分会员国如越南和柬埔寨,都是纺织品服装生产国,但没有建立自己的纺织工厂。东盟自由贸易协定使泰国纺织业的重要性大幅提高。

2005年印度政府采取了引进先进技术、更新纺织设备和提高生产效率等措施,推行优先发展成衣、针织品和毛织类产品的政策,还推出了“综合纺织园区计划”和“纺织品技术更新基金项目”。据一项研究透露,在2009年~2010年,印度的服装出口可能达到150亿美元,以18%~20%的年增长率增长。

二、我国纺织品产业链现状 所谓产业链,是指在产业群落内形成的一个合理的分工链条,“链”上的每个环都有各自专注的领域,合起来才能形成整体优势。我国纺织产业链总体状况是上游发展滞后、下游较为混乱,有待整合。

1.从纺织产业链源头看,自主创新能力薄弱。研发能力和研发资金投入的不足阻碍了纺织工业产品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利用高新技术及生物资源开发研制的化纤品种和规模化生产企业数量不多,高技术含量的特种纤维如芳纶、碳纤维的开发虽取得阶段性成果,但尚未实现大规模产业化生产,仍需进口;纺织工业对纤维回收利用和循环技术还需进一步开发和推广。目前环境治理基本还是以“末端”环节处理为主。

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 2.从纺织产业链中游看,整体技术装备水平尚需进一步提高。

纺机装备制造业的机电一体化和智能化水平亟待提高;新型大容量生产技术和设备仍依赖进口;印染行业装备的质量稳定性差、耗水量和废水排放量较大的问题依然突出。 3.从纺织产业链增值方式看,粗放型增长方式依然存在。

在棉纺能力的成倍增长中,代表棉纺织产品水平的“三无一精”产品的比重却没有得到较大改善,因低水平、粗加工能力快速增长,加剧了棉纺产品市场的无序竞争,造成有限资源的浪费。 4.从纺织产业链下游看,自主品牌和营销网络建设滞后。

国内高档纺织品服装市场大多被国际知名品牌和二线品牌所占据。纺织品服装出口是以贴牌加工为主,自主品牌产品的比重很低,尤其是还没有知名国际品牌,缺乏对出口营销渠道的控制力。

三、“后配额时代”我国纺织产业链的重构 就我国纺织业来说,在产业链方面,应从以下方面入手: 1.利用地方产业集群优势,整合区域内供应链。产业链集群发展,是整个纺织集中发展区选择的重点发展方向;是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捷径;是中小企业以区域聚集取代企业规模,从而达到规模效应的一种重要区域发展方式。

2.构筑纺织产学研战略联盟,构筑广泛的良性动态产业链。2006年7月,我国第一家以产业自主创新为目的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绍兴纺织产学研战略联盟宣告成立,标志着纺织产业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3.以信息化技术带动我国纺织工业产业升级,切实推进物流与电子商务等配套服务与纺织产业紧密结合、共同发展的宗旨。 4.充分发挥纺织展会功能,打通纺织产业链各环节。

参考文献: 王建坤:《新型服用纺织纤维及其产品开发》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年05月第一版 (美)迈克尔·科索马罗理查德·塞尔比:《微软的秘密》, 北京大学出版社

推荐阅读:

美国原产地规则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的影响(1)论文

人民币稳步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影响的分析(1)论文

中国加工贸易顺差探析(1)论文

中国企业应对美国反倾销措施研究(1)论文

浅析沃尔玛在中国低成本策略的坎坷之路(1)论文

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业的影响及思考(1)论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