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统计是对社会认识以及管理国家的重要工具,而统计信息则是社会经济信息的主体,各个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统计工作的参与,只有在这一工作的支持下才能够将企业的发展顺利进行。统计工作的社会效益则是在统计活动基础上来呈现的,加强这一课题的理论研究就有着其重要性。
二、统计工作社会效益的特性及表现形式分析
1.统计工作的社会效益特性分析
从统计工作社会效益的特性方面来看,其主要体现在综合性以及最终产品性、战略性以及主导性方面。统计工作社会效益的综合性主要是从几个重要层面来反映的,逐级汇总,从层次上来看,是从一级汇总到多级汇总然后再整体汇总,而中观以及到宏观也又具有着综合性。统计所反映的范围大到国家小到基层的企业,这一高度综合性是其他的核算手段不能相比的。另外,在最终产品的特性上,主要表现在,统计是可供社会最终消费及使用的产品,而完整统计工作则要通过统计设计以及调查整理等诸多环节的操作才能够实现,所以统计工作社会效益的获取要将手段和保障性方面的工作加以完善。
2.统计工作社会效益的表现形式分析
从统计工作的社会效益表现形式层面来看,其也体现在多方面。
国家统计部门通过自身特殊性来制定国家标准,并能够直接性地参与到国民经济管理当中,而各级政府部门等将日常管理所需的统计信息进行整理和提供。在决策效用层面,主要就是各级领导对统计机构准确资料及研究成果作为依据,然后做出准确的决策,这样就能够获得经济社会效益。
再者,在科研效果以及监督的效果表现形式上来看,统计在科研上的表现主要是通过向科学研究机构提供统计数据及资料来实现的,同时在统计系统内部有着丰富资料的优势。而在监督效用的表现形式上主要就是统计部门根据统计调查以及分析来整体反映经济社会的科学运行状态,进而促使国民经济能够依照着客观的规律及要求来协调发展,所以在这一方面的社会效益也比较突出。
另外,在教育以及激励的表现形式方面也有着重要的作用发挥,在教育过程中主要是通过将统计数据和资料进行糅合。在实际教学中,对统计资料的运用能够将理论和实践得到有效的结合,从而就能形成科学化的理论成果。而将不同时期的统计资料实施对比过程中也能够发现经济发展的规律并利于经验的总结。
三、统计工作社会效益的优化策略探究
统计工作的社会效益实现要能从多方面进行加强和优化。
第一,要能够对统计领域的改革力度进一步加大,这也是对统计工作社会效益进行提升的重要渠道。尤其是处在当前的改革发展背景下,随着市场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统计工作的改革也会相应地得以实现新的改革,全面的转变其发展的方向。对统计工作的内容上以及指标体系上就需要能遵循政府转变职能,对局限于反映生产劳动过程及转移价值等模式进行积极突破。要能够构建信息全以及渠道广的统计,对工作机制以及保障机制等进行结合实际加以改善。
第二,对统计工作的社会效益进行提升要对法律武器充分地利用,从而才能够将统计数据及时、准确地传递和利用。市场化的发展使得以往的统计工作模式不再适应当前新的发展形势和需求,这就需要积极转变发展的思路,将法律的手段充分利用来保障统计数据的及时准确性。也要能把统计法规学习归入到统计人员业务学习的范畴当中,只有将法律意识得以加强才能够为统计工作的社会效益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这样才有利于统计的健康发展。
第三,对统计工作在政府决策中的作用发挥要能够处理好被动接受以及主动参与的关系,为避免出现既定目标完不成的情况,统计部门要能在此过程中积极主动的参与,将统计部门的信息量大以及方法制度科学的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对计划以及规划的制定工作积极参与,让统计工作能够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发展[4]。另外,要能够处理好事前以及事中和事后之间的关系,同时对统计部门和主管部门的关系也要能够得以妥善处理,如此才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下得到优势发展。
第四,统计工作社会效益的提升还需要在深加工以及精加工等层面进行加强,使统计的整体功能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这就可以经常对反映经济运行态势以及矛盾运动的资料针对性开展专题综合加工整理及定量定性的分析工作。在这一作用下来揭示发展变化规律,还可通过监督、导向经济有序运行的方法对经济运行动态加以监控,只有全面地动用信息的优势才能够将统计工作的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实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对统计工作社会效益的提升要结合实际情况采取措施,处在当前的发展阶段,各个领域对统计工作都要能充分重视,不断地进行改革深化,如此才能够利于统计行业的发展。同时,加强统计工作的规范化要能从多方面进行,将统计队伍的质量以及制度进行完善加强,最大限度发挥人才效益,这也是对统计社会效益得以保障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