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营商环境活动总结汇报一
(一)注重作风整治,加强队伍建设。
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警“五查整顿专项行动”,在全市司法行政系统内开展问题大查摆活动,深挖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梳理出队伍建设、工作程序、业务延伸、服务能力等四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并针对问题,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进一步解决理想信念、纪律作风、责任担当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推动形成正风肃纪长效机制,努力建立一支信念坚定、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新时代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提升群众安全感和政法队伍满意度,为我市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
(二)创新法制宣传,助推优化营商。
一是将优化营商环境纳入“七五”普法内容,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
二是积极推进法治进机关创建,充分发挥政府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的优势作用,健全领导干部学法用法机制,用良好的行政环境和法治环境吸引外来投资,邀请了广西君望律师事务所律师为全市26乡镇分管法制宣传领导、依法治市成员单位分管领导授课,内容包括《监察法》和新修订《宪法》。
三是积极推进“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围绕工业园区建设、招商引资、利企惠民政策,聚焦影响市场营商环境的突出问题,开展“法律进企业、进园区”活动,深化法治园区、法治企业创建活动,提高各类市场主体的法治化建设水平。
四是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好环保专项法治宣传,增强企业和群众法治环保意识,促进企业绿色发展、低碳发展。截止目前,共印发各类宣传资料8000多份,发放法律书籍4000多册,接受宣传教育的群众达8000人次,开展各类法制宣传活动6场次。
(三)拓宽服务方式,推动企业发展。
一是组织律师为我市企业开展送法活动,目前已开展活动4次。
三是降低法律援助门槛,扩大法律援助覆盖面,对农民工讨薪或企业纠纷开辟“绿色通道”,坚持优先受理、优先指派,截止目前,已办理各类农民工讨薪案115件。为我优化营商环境建设提供了良好法治保障。
为贯彻落实好营商环境“加速度”要求,为我市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根据本局实际,对照改进作风要求,我局及时梳理本单位在提高服务效率,降低成本方面的突出问题。
(一)服务窗口人员服务意识得到提高。加强对本单位服务窗口人员服务意识培训,增强为民办事的责任感,坚决杜绝“门难进、脸难看”,群众投诉率已降低96%。
(二)落实“一次性告知制”,群众办事效率得到提高。优化法律援助便民服务,制定细化办事一次告知(限时办结)清单,将审批依据、办理形式、办结时限、申请材料、审查方式及标准、办理流程等与群众密切相关的事项。法律援助办结事项从原来法定的5个工作日,到现在承若时限3个工作日,不断缩短群众办事时限,降低群众维权成本。
(三)制定完善“一事通办”事项八统一成果表。及时完善了xx市司法行政系统“一事通办”成果表,确保了本级与上级部门事项统一,不断提高司法行政部门群众满意度。
今年7月份在xx市木乐工业园区内成立了法律服务工作站,并指派律师轮流值班,无偿为园区内企业及员工解决各类法律问题,受到了企业及员工的高度赞扬,截止目前,共接受各类法律问题咨询1354人次,为企业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一是组织律师开展法律服务面对面进企业活动,主动走访相关企业,切实为他们解决在发展上遇到的法律纠纷,及时了解需求,有针对性开展服务活动,为项目落地xx提供法律保障。让企业“走得进、稳得下、做得久”,不断促进xx市经济健康发展。
二是及时解决企业欠薪引发的职工讨薪事件,切实维稳社会稳定,如贵通新能源事件、华盛酒店、超市等大规模的员工讨薪案,市司法局优先受理、优先指派律师参与,及时稳控,确保社会稳定,企业正常健康发展。
一是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有待完善,目前,我市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尚未成熟,运用互联网+网上服务平台进行法律服务还不到位,下一步,我局将补齐短板,不断创新法律服务模式。
二是服务意识有待提高,个别干部对营商环境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
三是协调各方,为开展服务创造好的社会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活动总结汇报二
近日,郑城镇为贯彻学习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十三条措施》和侯市长讲话精神,优化该镇企业的发展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招商氛围,采取四项措施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工作。
6月30日,召开了由班子成员、镇各站所负责人、企业主要负责人、正村级干部等参加的庆祝建党95周年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会上,传达了县委县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十三条措施》的相关的文件精神及侯市长在全县优化营商环境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下发了《郑城镇优化营商环境实施方案》,要求广大职工进一步强化责任、立足本职,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我镇企业的营商环境营造良好氛围。
各部门要围绕县里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对照我镇优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方案,对工作进行认真梳理,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和方案,明确目标、责任人及推进时间,做到每项工作有人负责,同时领导小组分工负责实现每一项工作都有成员挂钩,真正做到人人身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责任,切实履行好职责,形成良好的工作格局。
充分发挥好纪检监察部门的职能作用,严格落实督查机制,实行营商环境建设违规举报、有案必查,使监督检查常态化。对违反《十三条措施》的工作人员,直接纳入个人年度考核内容,将工作的落实情况与干部任用、评先树优挂钩,增强广大职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的紧迫感和积极性。
充分借助网络、报刊、电视等媒体,大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有关政策和措施。广泛宣传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大意义、工作举措和取得的成效,宣传先进典型,曝光典型案件,努力营造良好社会舆论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活动总结汇报三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三篇)
(篇一)
为了营造有利于营商环境建设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全面推动风景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开展,依照相关文件要求,风景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景区工作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精神,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结合景区工作实际,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风景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全面开展景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创造良好工作氛围,提高广大职工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加强监督教育工作,提升全局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视度和积极性。立足群众需求,提升本单位的机关工作水平,注重政务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及时向有关载体主管部门提供信息更新,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时获取相关政务信息,认真落实营商环境建设要求,及时完成风景局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推行。
认真准备5.15公开日活动及5月16日的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周活动。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我局信息主动公开机制、信息发布制度,规范公开程序,明确公开标准,积极准备活动宣传内容及单位展台、展板,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及政务公开宣传工作。风景局把景区相关情况做为本次
政务公开及营商环境宣传周活动的宣传重点,于5月15日、16日两天分别按照文件统一要求在环保局和工人文化宫门前,设置“真正解决群众办事难,打造发展环境最优景区”标语的大型展板及定点宣传展台,展台上配设有“咨询接待”和“投诉受理”桌牌,并由负责领导带队,组成4人小组参加活动。工作人员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咨询,在活动现场对广大市民发放宣传图册,讲解景区具体情况,加强市民对凤凰山景区情况了解,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完善风景局工作机制,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风景局设立有经营科专门负责景区内经营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每年初,风景局经营科都会组织全体景区经营业户召开专项会议,传达景区全年经营工作的具体事项,并签订有正式合同及食品安全责任状。保证景区内商品的安全、卫生。凤凰山景区内所有经营网点均有合法营业执照,营业人员穿着统一服饰佩戴工作证件,所有商品全部实行明码标价,并以公示板的形式公开公示,坚决杜绝恶意载客、黑商、黑户行为及随口要价、加价等问题。风景局制定有经营管理制度,实行经济处罚模式,对违反规定出现扰乱景区营商环境的经营业户,视情况给予100—1000元不等的经济处罚,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经发现,立刻取消其在景区内的经营资格。景区内索道、观光车等营运公司,所有票价均按照物价局规定收取,不存在增加收费、胡乱收费、无故收费等情况,同时各项收费均按照物价部门要求,制作公开展
示板向广大游客公示,保护游客知情权,绝不欺客、宰客。
风景局领导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认真落实相关文件要求,研究制定宣传材料内容及制作展板。按照提高效率、简明清晰、方便办事的原则,深化和规划机关工作的流程和程序,使我局的政务工作更加公开化、透明化、简洁化,保证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让公众了解,让群众监督,让百姓受益。并按便民原则,通过网站、报刊、数字电视、行政办公室、信息公告栏等多种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确切做好工作信息载体的建设。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做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加强领导、加大推动力度,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织机构体系。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使我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篇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根据区委、区政府**年度工作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我区全面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方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对标国际、对标上海,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实现我区营商环境东北最优区的战略目标不懈努力,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落实情况
总结如下:
一、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一)深化审批改革,推进“三集中三到位”,事项办理提质增效1.大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努力打造“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改革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破解难题,消除阻力,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中心把营商环境建设和便民利企的重点确定在应进必进、大厅之外无审批和“公开、透明、高效”目标上来,致力打造“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两办”下发了《关于向普兰店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选派行政审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通知》(普委办发[**]26号),对人员、事项进驻做出了明确规定,我们据此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原则,从源头上确保了所有涉企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大厅;所有窗口工作人员必须符合硬性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大厅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和和更严格要求。这个文件的出台,开创了我区公共行政服务管理工作崭新局面。截至目前,大厅进驻18个部门中,17家区直和垂管单位的一把手与本部门行政审批科负责人签订了授权委托书,进驻事项276项,基本实现了“应进必进”。其中,72项审批事项可以即时办结,办件即时办结量达到75%,提前办结率95%,上半年,大厅办件12473件,无一例超时办结。
2.优化流程、压缩时限、全面提速,优化服务见真招。所有进厅办理的审批事项,按照规定不需要采取现场核查的,全部即
时办结;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的承诺办结时限全部压缩在法定时限的30%以内,比大连市提出的目标提高了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多项制度得到了全面有效贯彻,审批效率大幅度提升,事好办、好办事、办事快局面正形成。区市场监管局窗口不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和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推进“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工作,企业注册在5证合一基础上,已经实现了26证合一;开通了网上名称预先核准,做到零见面审批(电子出照)。区林水局在与审批科负责人签订授权委托书的同时,率先启用审批专用章,并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工作,明确要求本部门相关业务科室围绕行政审批高效开展现场勘查,且把现场勘查时限同步压缩到法定时限的30%以内。区卫计局12项不需现场勘验的审批事项实现即时办结、立等可取,并做出现场勘查“最多去一次”的承诺。
(二)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加强培训,典型教育,工作作风转变明显见效1.完善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重新修改和完善了《普兰店区公共行政服务工作管理考核办法》,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中心根据《考核办法》制定对进驻单位和工作人员的量化考核评分标准和配套10项管理制度,建立起1+2+10的管理体系,加强了制度管理运用力度,推行日巡查、日统计、季通报管理机制,形成了制度管人管事管权
的良好局面。
2.建立制度,制定计划,强化学习培训。每月月末周五下午15时--17时为大厅工作人员理论学习时间。中心制定年度学习计划,系统学习《**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权责清单管理办法》和上级的相关政策规定及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业务动态,提高工作人员为民服务本领。
3.深入开展“文明大讲堂”系列培训活动。提高效率、强化服务、提升形象,有效解决好办事的问题,人是最根本和最关键的因素。为了进一步增强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服务理念、职业道德素质,中心延续深入开展了“文明大讲堂”系列讲座,聘请专家教授对大厅工作人员进行市场经济理论、公务文明礼仪知识和行政审批法律知识讲座,丰富知识结构,拓展服务视野。同时,为了提高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的心理调整能力,中心还增开了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大讲堂活动,为窗口工作人员保持健康心态,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打好心理基础。
4.深入开展“向120、110先进集体学习”等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学楷模、做标兵、立足本职岗位争先创优活动,弘扬“120”“110”先进集体优良作风,评选“巾帼文明岗”“文明服务标兵”把学习先进与岗位职责有机结合,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在本职岗位上展示新作为,树立大厅为民服务良好形象。开展“莲城-廉诚”廉洁自律承诺活动。引导大家洁身自爱,亲清有度。
(三)强化服务措施,拓展方式方法,解决“办事难”大有成效在加强办事难专项整治、推进营商环境改善、打造营商环境东北最优区进程中,中心坚持秉承“处处是营商环境、人人是营商环境、事事是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无小事”的管理服务理念,始终聚焦创建“一流环境、一流队伍、一流效率、一流作风、一流形象”的目标导向,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办事难专项整治方案部署要求和区委作风建设大会、区纪委廉政会议精神,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致力加强窗口队伍建设管理,积极推进审批服务提质增效,真抓实管向“办事难”宣战,为提升审批服务效率、助推企经神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是依托**省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将每个审批事项102个要素公开。二是解决“中梗阻”问题。在政府网站上公布了进大厅的审批科长姓名、电话和工作分工。有效整合资源,推动信息共享、数据共享。三是开设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专区、设立纵横联办窗口,将所有的投资建设项目通纵横同步、上下联动、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一窗出证。变企业跑路为窗口人员跑腿,在38个工作日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四是增设多证联办窗口。对四个单位留个事项实行“一窗受理、全程帮办、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发证”。五是开通了“双休日”无休窗口,做到双休日无差异对外办公服务,落实了领导带班制度。六是开通查询功能通过自助服务电脑和触摸屏,实时发布进厅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及样书样表,使办事企业能第一时间掌握申请材料填报标准和办
事流程,有效解决了办事企业因对政策法规掌握不清不明而导致审批效率不高的问题。七是开放停车场,免费对社会提供停车位。八是部门驱动创新。区国地税窗口公布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区商务局、教文体局、卫计局6项审批事项纳入我区《首批实行“告知承诺”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区交通局推行“容缺受理”;区林水局为大连中耀木材交易市场提供定制服务;提速增效、又好又快的审批服务新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今年以来,企业和群众多次来电、来信、赠送锦旗感谢。人民网、腾讯网、**日报、大连日报和普兰店发布等多家媒体先后十多次宣传报道了我们的先进事迹和工作经验。
(四)加大投入,升级改造,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档对标“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方向,不断推进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标准化、智能化、网络化建设,中心加大软硬件资金投入,有效解决网络和技术方面难题。一是加大网络设备硬件投入和进行审批平台系统升级改造。依托大连市政务服务网,整合和再造审批流程,打破信息孤岛,推进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同时,加大审批系统运营维护力度,保障网络硬件系统夯实可靠、软件系统安全稳定。完善触摸查询系统的便民服务功能,启动内网审批系统预警提醒功能设计,确保审批事项录入不超期、不超时。二是开通运行中心微信公众号,打造中心文化活动宣传主阵地。设计开通运行普兰店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共计发布文章22篇。主要功能为宣传党中央重大活
动、国家政策法规、向群众公布中心丰富多彩的工作动态和工作写照,先进典型事例等宣传功能。不断扩大对外宣传影响力。同时,探索并推行微信咨询、投诉、评价、查询等功能,真正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满意服务。
(篇三)
按照市委、市政府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新任务、新要求,陈仓区区委、区政府坚持优化提升投资发展环境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的理念,工作紧扣“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这一主线,以降成本、优服务为方向,努力做强促进投资发展的“硬环境”,同时着力做优保障投资的“软环境”,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举措
1.“五合一”推进,全方位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坚持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目标,将“放管服”改革、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四项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五合一”推进,设立“五合一”工作秘书处,统筹安排五项工作,细化
工作任务,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协调解决五项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区上下形成合力,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区政府及工作部门多次组织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研究部署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
想,提高认识,夯实责任,切实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制定印发了《陈仓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3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措施和责任。成立了8个专项办公室和4个工作组,把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干部集中在工作一线,对具体行动方案再次进行细化分解,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效。
3.优化企业开办审批流程,压缩办结时限。
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打开创业“路障”,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一季度以来,全区新发展市场主体918户,较去年同期增长68%,累计在册市场主体达15594户。一是积极推进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改革。去年8月,全市首张微信电子营业执照在我区成功颁发。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了企业名称申请与核准、市场主体申请、受理、核准、发照、公示等各个环节全程网上办理,申请人足不出户即可通过微信办理登记注册,把过去8小时服务延伸为24小时不间断服务。二是全面普及“政银通”业务。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增长迅速,我区切实把准服务企业新路径,充分利用银行网点多、覆盖面广、“互联网+”应用优
势,与区内四大银行联手,签署“政银通”合作协议。群众、企业可就近选择银行网点,由其免费进行网上登记申请,实现了“信息申报、登记审批、代理发照、开户结算、综合金融”的一站式服务。三是建立健全信息查阅机制。依法保障投资者、企业
享有的咨询、查阅、复制等获取相关信用信息的权利,设置档案查询“三个一”时限,即书式档案查询1个小时内办结,电子档案查询1刻钟内办结,机读档案查询1分钟内办结。
4.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聚焦行政审批体制创新,着力推动相对集中许可试点改革,一是规范行政许可事项。按照省市统一规范县(区)行政许可项目的要求,印发《区审改办关于调整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汇总目录和权责清单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宝陈审改办发〔**〕1号)文件,组织18个区级部门,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对照《陕西省市县(区)行政许可通用目录》,对所承担的许可权开展修订,为集中许可打好坚实基础。二是规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实行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清单管理,严格依据法律法规设定,清理规范中介服务环节,印发《宝鸡市陈仓区区级部门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确定中介服务事项27项,并清理中介服务事项5项。三是探索行政审批体制创新。主动承担省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任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深入结合我区区情实际,研究制定《宝鸡市陈仓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组建机构、充实人员,统筹推进改革试点相关事宜,着力构建审管分离的新机制,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的集中审批。
5.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以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优化流程,改进服务,切实推进服务群众新举措。一是梳理公布事项清单。按照
“全面梳理、分批公布”的工作思路,从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和事项入手,着力突破一批难点、打通一批堵点、去除一批痛点,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健全政务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区、镇(街)政务服务大厅和村(社区)便民综合服务站,构建“横向整合、纵向到底、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集中办理政府所有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探索全程代办、易地办理等新模式,最终实现“办千件事、进一扇门”。三是拓展服务方式。在“五证合一”改革中,开通电话热线,提供全程指导服务,减少企业因程序不明而来回跑路的负担;在健康证办理中,充分调研、审慎论证,推出“谁体检谁发证”,既落实责任,又让群众少跑路,极大缩短了发证时间。
二、工作成效
一是跑一次就解决问题。继续梳理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第一批公开区级117项、镇街23项“最多跑一次”清单,目前正在梳理第二批“最多跑一次”事项,通过代办、网络、邮递、上门等方式,持续改进群众企业办事体验,服务对象表示满意。
二是政务中心一窗式办结。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高标准完成了政务大厅建设,6月20日区级部门进驻,实现“一窗式”集成受理,极大地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目前区政务服务中心共进驻区级部门11个(发改、教育、民
政、市场监管、农业、林业、水利、住建、环保、国土、卫
计),承担办理许可事项152项。同时,按照《陕西省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方案》要求,在全市率先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印章刻制窗口,减少了中间环节,压缩了刻制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是干部登门服务解决难题。积极动员全区联企干部主动作为,切实做好项目陪跑、手续陪办等工作,先后为企业办理实事、难事70多件,协助66个重点项目、18户涉农企业对接融资需求,将30户企业列入规模企业培育行列。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加强对收费清单的动态管理,调整公布《陈仓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清单》,确定保留项目34项,严格执行“照单”收费,切实规范收费行为,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企业很满意。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区将按照大方案及“10+3”行动方案,全面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手段,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目的,以缩短时间、简化手续、提高服务质量为抓手,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放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简化各项审批流程,竭力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是抓好常规政务服务。按照时间表、线路图稳步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10+3”行动方案全面落实,建立健全计划报告、督查考评、座谈走访、定期通报、信息报送、工作联
络等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点评工作进展,推动工作落实,着力构建营商环境建设长效机制。
二是积极为企业和投资者排忧解难。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拓宽企业反馈、交流问题渠道,结合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定期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座谈,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听取意见建议,建立跟踪问效机制,主动调整工作方向,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经营面临的实际困难,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三是精简审批程序和时间。抓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探索决策、审批、监管分离又协调的改革新路径,协调指导审批职能移交、审批标准规范、审批流程优化等工作。扩大“最多跑一次”覆盖面,在群众、企业最渴望解决、最难办的事情上寻求新突破,分批次梳理并公布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清单,最终实现覆盖全部权力和服务事项90%目标,不断增强企业和群众的改革获得感。
四是推动行政审批公开透明。积极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政务公开试点工作,完成行政审批服务局挂牌,加强与市政务服务中心沟通,加快推进网上审批系统和网上办事大厅建设,以“五公开”为重点,全力推进政务公开试点,以公开促服务、以服务促发展,努力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相关热词搜索:;优化营商环境活动总结汇报四
(一)“一件事一次办”改革稳步推进。一是积极配合做好复工复产政策兑现“一件事一次办”和“智慧xx”app推广应用工作。组织各部门全面梳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政策兑现事项,在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设立3个政策兑现窗口,将20项支持企业复工复产的政策兑现事项全面纳入专窗实行“一件事一次办”。截止6月底,共办理支持企业复工复产业务193件,惠及企业110家,减免税费392万余元。配合市局,在全县各级政务大厅、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大力推广“智慧xx”app,将公布的“一件事一次办”事项逐步纳入“智慧xx”app推行“掌上办事”。二是“一件事一次办”专窗管理逐步规范。在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二楼开设“一件事一次办”综合窗口两个,安排专人在窗口负责多部门联办事项的办件受理、派件流转、办结汇总、资料归档、改革难点堵点问题情况收集等工作,搭建线下综合受理服务平台。在云阳市场监督管理所设立“一件事一次办”专窗一个,推行跨部门联办事项多点可办改革试点。截止目前,综合窗口受理数已达216件,居全市第六位,其中6月份受理数达147件,较以前大幅增加。三是已公布事项全面落实。出台《“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实施方案》,督促各相关单位围绕“一次告知、一次表单、一次联办、一次办好”的要求,对20_年度公布的287项“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按照“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和“一次办”的要求,逐项再造办事流程。对93项多部门联办事项,流程再造后,固化到“智慧xx”系统,通过综合窗口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模式进行办理;对单部门承办的194项事项,逐月收集办件情况,通过调查问卷、实行“一月一统计、一月一通报”等方式,督促各单位抓好改革落实。四是积极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出台《全面推行“一件事一次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方案》,按照便民、精简、规范、高效的原则,调整优化实行“1+7+2”的大厅窗口布局(即一个综合服务区、7个专业服务区、2个辅助服务区),在政务服务大厅全面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实现政务服务从“传统设点摆摊式”向“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全程电子监察”的模式转变,让企业和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快捷,同时降低行政成本。
(二)工程建设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推进。在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完成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综合窗口设置,按阶段设置了立项规划用地许可、工程建设许可、施工许可、竣工验收四个窗口,配置设置了水电气通讯报装一体化窗口,明确了窗口工作人员、工作职责和管理方式。建立受理通知单制度,对各部门审批环节进行全程跟踪督办。联合优化营商环境事务中心、政府督查室、工改办对各部门推进工改情况进行了全面督查。督促各单位按要求完成了办事指南、申请表单、申报材料清单以及审批流程图的编制工作,同步推行前台综合受理、全程跟踪督办,后台联合踏勘、联合审图、联合验收、多测合一,实现一张蓝图统筹项目实施、一个窗口提供综合服务、一张表单整合申报材料、一套机制规范审批运行,压缩审批时限一半以上。
(三)商事登记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一是开办时间最短。坚持对标先进地区,按照便利化、可预期的目标要求,聚焦企业开办,推进流程再造。5月,首次试点“线上即来即办和线下即来即办”双通道办理模式,企业从递交材料到通过审批,拿证和公章刻制用时不到3小时,成为企业开办速度最快、环节最少、费用最低的县。截止6月底,全县共有商事主体约2、6万户,其中1―6月新增企业主体565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9%。二是服务企业最优。疫情期间,为确保群众、企业仍能顺畅办事、办得成事,创新工作方式,通过网上办、预约办、立即办的“三办”服务,全面提升服务质量。工伤保险征缴窗口开通线上办理人员异动的渠道,每次只要通过网络发送电子模板到窗口工作人员,便可网通办”,线下办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当好企业的“店小二”,做好群众的“服务员”,不断增强企业、群众的改革获得感和满意度。三是营商成本最低。新开办企业实行政府买单、费用全免,统一对新办企业免费发放一套3枚印章;实行园区企业建设减租降费政策,实现“一票制”收费,即所有园区企业报建费用由80元/平方,降为25元/平方,厂房建设由50元/平方降为10元/平方。每年预计为企业减免费用100万元。
(四)基层便民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推进。一是制定工作方案。下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的工作方案》,按照“统一机构人员、统一场所标识、统一流程内容、统一信息系统、统一经费保障”等“五个统一”的要求,加强乡镇(街道)、村(社区)便民服务平台建设。二是实行分片指导。分成三个工作组,对7个乡镇(街道)的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工作进行现场调研指导。同时确定3个乡镇(街道)作为基层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试点乡镇,各明确一组人员负责一对一指导对接。三是接通服务网络。将乡镇(街道)、村(社区)的电子政务外网接入和维护工作打包给专业公司承接,督促第三方维护公司为乡镇(街道)、村(社区)接入电子政务外网,并配备专用设备,实现了县、乡(镇)、村三级电子政务外网的全覆盖。四是精心梳理确定事项。组织相关人员,以省、市公共服务事项清单为基础,精心梳理确定乡镇(街道)高频服务事项共122项,村(社区)“一门式”便民服务事项52项,按照“减环节、减时限、减材料”的要求,逐项编制办事指南,印成合订本免费配发到各乡镇(街道)、村(社区)。事项清单已在各村便民服务站上墙公示。五是组织了业务培训。召开推进基层便民服务中心“一门式”服务全覆盖工作培训会,组织人社、医保、卫健、自然资源等部门专业人员对乡镇(街道)、村(社区)业务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培训,确保事项下放后能有序运行,确保改革取得实效。
(五)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的管理不断加强。一是全面实行窗口情况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制度。制定《政务服务中心办事大厅入驻单位和工作人员考核办法》,对各单位派驻人员实行一月一考核,考核情况向各入驻单位通报,有效加强了政务大厅的管理。二是调整了窗口考核奖的发放方式。将过去由政务服务中心出考核结果并发放窗口考核奖的方式,改为政务服务中心出考核结果,各入驻单位根据考核结果兑现窗口考核奖,此举既分散了财政供养的压力,又提高了各单位对窗口人员日常表现情况的知晓度,有效约束了窗口工作人员的日常行为。三是探索推行了窗口情况简报制。将各单位每月办件情况、服务评价情况、工作动态等形成《窗口情况简报》,发至所有相关领导、各入驻单位主要领导、各单位首席代表,有效提高了窗口工作情况的关注度,进而推动了窗口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总体而言,政务服务改革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与上级要求和群众期盼相比,仍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三集中三到位”改革有待进一步推进;二是“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推行进度较慢;三是基层便民服务中心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快;四是工程建设审批改革个别部门工作相对延迟等等。
(一)继续做好乡镇(街道)、村(社区)公共服务(一门式)全覆盖工作。督促指导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做好乡镇(街道)和村(社区)两级便民服务中心(站)场地、标牌等硬件建设工作,完善窗口设置和人员、设备配备,完善窗口工作制度的制定;督促各乡镇(街道)结合实际做好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编制、流程优化等工作;督促各乡镇(街道)组织辖区内相关业务经办人员进行业务学习,确保业务能尽快正常办理。大力督促各乡镇(街道)、村(社区)完成事项网上填报工作,推进线上办理。
(二)持续抓好“一件事一次办”“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改革工作。启动人员选聘及后续培训工作;适时组织开展窗口优化调整工作;组织人员参考周边先进地区做法,建立健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相关配套机制,并启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模式试运行工作。
(三)继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有关工作。积极配合工改办做好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有关工作,实时掌握相关工作进度,不断调整和完善窗口运行机制;继续推行行政审批服务结果邮政快递政府购买服务工作;继续推行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工作。
优化营商环境活动总结汇报五
;优化营商环境调研报告总结汇报 一、我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基本情况。一是全面动员部署,完善营商环境制度和工作措施。区人民政府召开了x年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对全区作风建设,特别是优化为民服务与营商“两个环境”有关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制定印发了《关于全面落实全区作风建设年活动重点任务的工作安排》等一系列文件,对我区各部门、各单位加强作风建设、优化营商环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任务,以确保“两个环境”建设取得实效。
二是出台优惠政策,全面推动项目签约落地。制定出台了《x区投资促进优惠政策》、《x区项目招商落地引荐人奖励办法》,进一步完善了《x区招商工作、争取资金、扶持服务企业培植税源收入任务考核办法》,确保优质项目在x区引得进、落得下、发展好。
三是开展专项整治,着力提高行政审批效能。制定了《改进工作优化“两个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针对进驻区政务服务大厅的x个部门,x个窗口开展为期x个月的专项整治活动,对窗口部门违反工作纪律的个人进行通报公示,并与进驻部门审批科长签订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承诺书》,通过制度约束,营造“两个环境”良好氛围。
对x项行政审批事项和x项公共服务事项进行了流程、要件、时限的再梳理,同时编制了《办事指南》和《制度汇编》手册,进一步方便办事企业和群众。逐步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立横向并联审批和纵向联动审批服务机制,充分利用“x自治区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督管理平台”,同时建设微信公共服务平台,通过线上线下融合,全面推行服务事项网上办理。
四是主动跟进服务,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着力加强项目审批服务工作,开辟服务重点项目绿色通道,加快重点项目审批速度。积极主动服务企业,与上级审批部门沟通对接,了解政策最新信息;
与企业主动联系,收集审批过程中需要市直部门协调解决的问题,邀请市政务服务中心有关领导召开项目审批推进会,进行审批科长“面对面、一对一”答疑解惑。全力加快铝业园区项目审批异地受理点建设,目前大厅建设、管理制度、事项汇编等正在开展前期工作,拟于近期有关部门入驻铝业园区大厅。
二、我区营商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一)重视程度不够。从办事企业和群众的需求看,我区营商环境建设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区人民政府在重视程度、政策帮助、资金支持等方面做的还不到位,例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奖励的落实及时性不强,人社、教育、科技、房管等部门在营商软环境工作上还需发力。
(二)政务服务质量不高。区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在与企业的协调沟通方面做的还不够,企业在审批、建设、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不能及时帮助解决,政府及职能部门的服务理念及态度还需提高。企业项目落地、产业升级、新旧动能转换方面所需要的基础配套设施,例如水、电、气等基础保障方面,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细化的不具体、解决的力度不强,服务的方式、水平、质量、效率有待进一步增强,高效、便捷的政务办理还没有充分体现出来。
(三)政务服务政策宣传不到位。区人民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没有及时对当前有关营商建设相关的政策进行分析研究,也没有对国家及地区的优惠政策进行全方位的宣传,在企业手续办理、项目引进落地、要素保障协调方面都存在服务不到位、政策不明确的问题。例如对我区的百年老店,自治区、市级的名优产品,非遗项目内容,商务、文化等部门没有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积极广泛宣传,以提高我区传统优秀品牌在全市、自治区乃至全国的知名度。
(四)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力度不强。并联审批和网上审批工作进展不平衡,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建设进展缓慢,虽然建立了网上和app政务服务平台,但是功能不健全,只能查询办理程序,政务审批系统使用率低,没有真正实现网上审批。
(五)简政放权的程度不高。有些涉及多个部门、多个环节的审批事项,权限下放的不配套、不同步,各种审批“要件”、程序和环节仍显繁多,例如规划和国土等部门,每次企业审批不止跑一两趟,造成企业上下奔波。同时,审批和监管流程界限不明,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不到位,造成审批困难,影响了企业发展的积极性。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我区营商环境建设的建议。(一)加强组织领导,科学统筹安排。区人民政府要从我区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提高对营商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和分析营商环境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的提出和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从清明的政治环境、有序的市场环境、良好的社会环境、大气的文化环境等方面,全方位的进行科学规划。要学习和借鉴一些经济发达城市的经验,加大我区营商环境建设力度,提升城市竞争力,促进我区经济和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提高服务水平,强化保障能力。区人民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要深入研究分析我区企业的现状,在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和水平上下功夫,要抓住招商引资新项目与现有企业的需求重点,转变服务理念和态度,积极想办法解决我区企业发展遇到的瓶颈,通过定期协调上级部门,进行现场办公等措施,有针性地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推进引进项目的快速落地和现有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业升级。要努力搭建科研院所、高等院校与企业对接的平台,帮助企业第一时间获取科技信息,引导企业引进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和优秀人才,在科技成果与经济发展有效融合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不断推动企业成功转型升级,向高质量发展迈进。
要加大城市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投入,特别是要解决好铝业园区水、电、气、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健全完善商业综合体、职工公寓、文化体育、学校、医院、交通等社会化服务体系,切实提升营商公共服务能力,帮助企业及职工解决后顾之忧,让企业安心落户,让人才踏实创业。要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融资多样化需求,积极协调银行机构与税务部门,让企业纳税信用、纳税贡献转化为有价值的融资条件,获得银行资金的支持,为企业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三)理顺管理机制,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区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对我区营商环境有关的政策、制度、流程,进行全面的梳理,适应当前发展的形势要进行完善,不适应新形势的应予以修改或者废除。要在政策宣传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进行全方面的宣传,让企业和群众深入了解国家及地方的优惠政策、服务政策、审批政策等内容,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氛围。各职能部门间要充分发挥好各自的作用,加强沟通,推进信息、数据对接,形成工作合力,为企业的引进和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升服务综合效能。区人民政府要对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社保大厅等综合政务服务中心的政府部门及职能进行认真梳理,确保把一般性审批事项在窗口直接办结,逐步实现入驻数量最多、办理事项最全、办理效率最高、办理质量最好的服务大厅,真正做到“一个窗口受理、一站式审批、一条龙服务、一个窗口收费”的运行模式。要紧紧围绕市场主体和社会公众需求,推进网上大厅业务事项延伸服务,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事项电子化和网络化发展,对企业注册登记、资质认定、商标专利等密切相关的服务事项,积极推行网上办理,最大程度提高行政效率,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五)深化简政放权,优化服务管理制度。区人民政府要以简化办事流程目标为牵引,建立完善的行政审批动态评估、管理和调整机制,用有力的“放”和有效的“管”,进一步提高放权的协同性、联动性,对拟设定的行政审批事项,建立合法性审查制度。拓宽简政放权程度,特别是国土和规划等重要审批环节,要明确审批和监管的界限,要确定先审批后监管的流程制度,主要帮助企业解决遇到的难题,杜绝“门好进、脸好看、事难办”现象的发生,在监管中严格强化管理措施,把事前监管的重点转移到事中和事后监管,通过制度的优化,服务的跟进,在推动企业引进来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优化营商环境活动总结汇报六
;经济开发区工商分局改善营商环境总结20_年初以来,经济开发区分局以企业所需为导向,按照政府所想,工商所能的原则,做好重点企业服务发展工作。
一、积极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一方面,经济开发区分局对“辽宁大唐国际葫芦岛热电有限公司”、“葫芦岛海洋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葫芦岛北龙港口有限公司”、“葫芦岛龙源采油配套设备有限公司”、“葫芦岛汇中石化产品有限公司”等五家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建设企业实施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登记原则,提供高效、及时、便捷的登记服务。对组建企业集团“葫芦岛海洋投资集团”提供政策支持和登记服务,安排业务骨干力量,做到提前介入,做好全程指导和跟踪服务工作。另一方面,经济开发区分局认真贯彻落实《辽宁省市场驱动发展战略实施方案》,积极协助经济开发区创建小微企业孵化园、扩大企业生产经营规模等工作,为开发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二、加强窗口建设,推进企业名称登记制度改革,深入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改革工作落实。
1、加强登记窗口建设,打造优质的市场准入平台,20_年年初以来,经济开发区分局不断创新工作思想,按政府所想、企业所需、工商所能的原则,全面加强窗口建设。一是在窗口推行岗位责任制、岗位代理制、限时办结制、绿色通道制、责任追究制。推行“一字工作法”,即“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办公、一条龙服务、指南一本清、告知一口清、登记一次结”。在窗口设立登记示范文本,实施书式指
导;窗口设立咨询服务台,实施面对面指导;在窗口设立咨询服务电话,实施远程指导。对开发区招商引资企业、重点企业实行急事急办、特事特办,提前介入、上门服务、现场办公,并可以通过窗口咨询电话实现预约服务等优质服务。
2、认真学习和落实好《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提高企业名称审核智能化水平。全面贯彻落实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和新《公司法》,巩固和深化“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和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等级制度改革成果,落实省局《关于加快推进存量企业换领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工作的通知》工作部署。截至目前,辖区内换领加载“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工作已完成271户,剩余29户未换。全面实施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实现企业简易注销改革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持续推进“先照后证”改革,严格落实“双告知、一承诺”制度。
3、今年初至今,经济开发区分局新设立企业30户(其中集团1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户),受理变更登记 130户,证照管理38户,各类市场主体存量300户。分局通过优化窗口服务、树立服务经营者就是服务发展的意识,把为经营者服务当作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最直接的方式和主要途径,依法降低门槛,深入企业帮扶。搭建预约登记服务平台,实行窗口前移。大大节约企业办事成本,提高企业办事效率,极大地激发了企业投资创业的积极性。
三、帮扶企业拓宽融资渠道,搭建银企对接平台。
经济开发区分局以服务企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拓宽服务领
域,畅通服务渠道,延伸服务链条,在帮助企业融资方面下足功夫,为企业和银行之间牵线搭桥,为企业排扰解难,截止目前,经济开发区分局已成功为企业办理动产抵押6笔,被担保债券数额9428万元,股权出质登记3笔,被担保债券数额22572.7万元。通过办理股权质押和动产抵押,成功为企业扩大规模、盘活资金提供了保障。
四、抓好商标培育工作,积极推进商标品牌战略。
鼓励、引导有条件的企业争创驰、著名商标,让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夺取有利的市场竞争地位,真正达到“打造一个商标、带动一个产业,搞活一方经济”的目的,目前辖区内省著名商标梯队企业一户,开展外向型企业商标国际注册调研3户,新增一户市著名商标梯队企业。
五、全面推动开发区信用体系建设,推动“守合同重信用”持续开展。
增强企业诚信意识,树立诚实守信的企业形象,规范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组织相关企业参加守重企业培训班,以此推动辖区各类企业“守合同重信用”活动的健康发展,提高企业的合同法律意识。组织开展20_-20_年度“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公示工作,开发区共有4户企业参加了本次公示,目前均取得了守重证书。
六、推进信用信息平台建设,开展专项检查。
完善辖区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平台建设,着力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保障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积极推进企业年报工作,经济开发区分局应参加20_年年报企业247户,已参加年报的企业243户,年报率
98.4%。分局严格执行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企业公示信息抽检制度,年报信息定向抽查3户,对其中不合格的两户已经敦促改正。开展清理整顿三无船舶专项行动,出动执法人员18人次,检查船舶修造企业6户,建立监管台账。
七、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开展三亮三公开活动。
推进三亮三公开活动开展,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树立党员队伍新形象,激发党员活力,争先创优促提升为目标,组织支部党员群众认真学习理论,立足本职岗位,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到服务监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监管作风明显改进、服务监管效能明显提高、服务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
八、开展“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清风”行动
以市委市政府打造东北果业强市、完善泳装产业集群等工作为有力依托,围绕 20_ 年全市工商系统“双打”工作重点,结合各类市场专项整治、“红盾网剑”等各项工作,集中开展专项整治。
(一)以建材、汽配等为重点,严厉打击仿冒知名商品特有名称包装装潢违法行为。
(二)以高知名度商标、涉外商标、地理标志和农产品商标为重点,严厉打击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违法行为。以大型展会、交易会等为重点,指导主办方开展企业商标准入核查工作。
(三)以企业对外宣传网站为重点监管对象,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虚假宣传、冒用合格主体网站进行欺诈经营等违法行为。
九、搭建政企沟通交流平台,建立帮扶解困机制。
为深入做好园区企业岗位支持工作,更好地服务企业长远发展。经济开发区分局积极筹措,与辽宁省工程技术大学等市内各大院校搭建校企对接平台,推动学院与企业的对接协作,为大学生创业就业搭建了平台,也为企业选择合适人才提供了便利。辽工大师生多次在分局协调组织下,到辖区内多家重点企业参观实践,6月份,分局带领辖区内4户企业,分别是葫芦岛市恒源封头设备有限公司,葫芦岛市鑫源环境资源有限责任公司,葫芦岛启华铁路装备制造有限公司,葫芦岛北龙集团实业发展有限公司走进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百企千岗现场招聘会,促进了毕业生与企业之间的双向选择。
20_年工作计划
一、做好重点企业服务发展工作。
按照政府所想、企业所需、工商所能原则,做好重点企业服务发展工作。对招商引资、国企改制、重大项目建设、行业代表性、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后的企业等实施特定内资市场主体点对点保姆式登记服务,提供及时、高效、便捷登记服务。
二、夯实基础性工作,为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提供保障
强化业务指导,加强内资业务培训。利用葫芦岛登记业务微信群交流、电话沟通、现场指导、集中座谈、举办培训班等各种手段和形式,加强对登记业务的研究探索,及时解决工作实践中遇到的矛盾和问题,提高业务水平和实践能力。着眼深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提高
登记服务水平,针对重大商事制度改革新举措,结合业务建设实际,年内举办一至两期改革部署推进暨登记业务培训班。加强内资登记窗口建设。努力加强登记窗口人员能力建设和登记窗口设施建设。综合日常检查和年度考核情况,将此项工作纳入年度绩效考评范畴。
三、继续做好本职服务工作,强化过硬工作作风,持续为辖区内企业提供良好的营商环境。
继续推进三亮三公开活动开展,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以树立党员队伍新形象,激发党员活力,争先创优促提升为目标,组织支部党员群众认真学习理论,立足本职岗位,解决好联系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做到服务监管意识明显增强、服务监管作风明显改进、服务监管效能明显提高、服务监管能力明显提升,充分发挥基层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将此次活动成果转化为服务群众、服务企业的战斗力落实到“末梢神经”。
(四)做好考核评比工作。
完善分局各类制度并严格实施,贯彻落实好市局各项工作部署,将各项工作完成情况记入个人平时考评和年终考评,持续推动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效能整体提升。
今后五年的工作安排
一、持续做好登记窗口建设工作,打造优质的市场准入平台。实行提前介入,全程指导,快速办结制度,对重点招商企业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的原则,上门服务,现场办公。
二、继续搭建银企对接平台。不断拓宽服务领域,畅通服务渠道。
通过办理动产抵押、股权出质成功为企业融资贷款,解决企业融资困难。
三、不断做好商标服务。积极帮扶企业申办弛著名商标,创建品牌企业,使葫芦岛品牌效应享誉全国。
四、继续积极开展“守合同重信用”企业评定活动,指导企业签订重大合同,规避合同风险,为企业平稳发展提供支撑帮助,指导企业签订经济合同。
五、将加强建设校企对接平台工作作为改善辖区营商环境的重要举措持续开展,帮助解决企业用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问题。
六、做好辖区监管工作,严格执法,坚决打击流通领域违法行为,维护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七:持续做好对企业的行政指导工作,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培训,让企业执法懂法,从源头上预防企业违法违规现象的发生,对已经发生违法违规行为的企业实施行政告诫,非涉及国计民生的违法案件免于行政处罚,扶持企业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优化营商环境活动总结汇报七
有关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
截至20_年底,园区内含有福建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大元沙土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福建大元兴荣食品有限公司和福建大元汇隆食品有限公司等45家企业进驻,较去年同期增长137%,总投资额约18亿元人民币,总注册资本约135万元人民币,企业从业人员约5000人,用工满员达到90%以上。外资企业有两家,包括福建越香园乳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中越合资股份制企业)、香港祥业集团有限公司;其余均为内资企业的有限责任公司。为充分发挥集聚效应,抱团取暖,降低用地成本,有6家企业签订协议租用大元-福满贸易加工区东区标准厂房,2家企业租用西区标准厂房进行生产建设,4家企业租用园区内丰源肥业公司厂房进行生产建设,主要生产体育用品、纺织服装、门锁执手等产品。
二、我园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主要创新性做法及突出成效
(一)创新服务,推行“代办”制度。大元边合区不断加强园区企业服务,创新下好“先手棋”,打好“组合拳”,在园区内大力实施企业、项目“代办制”,在企业备案、签约、注册、入园审批等方面提供“一条龙”服务,推进供电、供水、供气、通讯等的公共服务事项,以优质的服务吸引企业入驻,例如,在引进兴荣食品加工项目和汇隆食品加工项目时,大元边合区落实专门人员前往工商部门办理相关入园审批备案手续,办理企业注册登记,总计为企业办理手续5项,节省50%的人力,大大降低了时间成本。
(二)抢抓机遇,推动企业与精准扶贫相结合。充分利用大元市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并结合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的强烈心理,进一步深化就业扶贫协作,帮助更多当地贫困户就业增加收入实现脱贫,企业在招工用工方面优先录用当地符合用工条件的贫困户,招聘的岗位涵盖了普工、厨工、保安、保洁员等20多个工种,提供的就业岗位近20个,月薪均在20_-3000元左右,且多为包吃包住,大大减轻了应聘人员的生活负担。例如,福建盐津铺子食品有限公司成功招聘3名贫困户普工,福建大元安派农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功招聘5名贫困户普工,八人均为中石户口。其他企业也在招录当地贫困户,预计有30名贫困户在园区内务工。
制品项目中,面临着产品销售淡季、产品积压的问题,大元边合区通过建立微信、qq群,拓宽网上销售渠道及朋友圈,传达销售信息,积极调动一切能调动的资源,推动了公司销量大幅增长。
(四)积极探索,协助缓解企业用工紧缺问题。充分用好用足跨境务工管理等相关办法,借助市本级和各县(市、区)设立的境外边民务工管理服务中心等平台优势,探索为园区内企业聘用境外边民务工提供入境务工业务“一站式”服务,边民出入境证、中国临时居住证、务工证等证件办理。截止20_年底,已累计为园区办理跨境务工手续300多人次,为园区口岸加工企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资源,缓解了当地用工紧缺问题。
三、我园区优化营商环境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一)用地指标存在不足问题
20_年以来,园区以实施项目建设落地年为号角,大打产业转型升级攻坚战,一批重大项目已经陆续开工建设,但目前存在着建设用地和林地指标受到限制等问题。由于大元、福满建设用地存量少,城市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范围内可供项目建设用地指标非常有限,严重制约项目推进。另外,有些项目建设用地还涉及基本农田问题以及耕地占补平衡问题,土地指标缺乏仍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制约园区扩大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园区产业优势不明显
为红木加工园区,受市场因素影响大量红木加工厂房因无力继续开发而导致闲臵,目前闲臵的红木厂房23家,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此外,一些从事农副产品初加工的企业仅停留在仓储、分选、包装等粗加工,产品附加值不高,加工业效应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无大型或支柱工业支撑,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仍需加快。
二是边贸加工业规模小。通道经济特点较为突出,本地加工制造发展明显滞后,进出口商品落地加工能力较弱,加工贸易对经济社会发展带动能力亟待提高。截止20_年底,我园区积极推进的边贸加工业项目共13家,其中仅4家已建成投产。受整个经济形势影响,园区现有的工业企业扩大生产的不多,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中,鹏源食品、金正食品、果然美项目在开工建设后迟迟不能竣工投产,大元-福满贸易加工区西区红木加工项目大部分已建好厂房闲臵多年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新开业的福建越香园乳制品股份有限公司因技术及设备调试问题,于9月初才正式投产。兴荣坚果加工、汇隆坚果加工、山东沙土坚果加工、恒标变性淀粉加工等项目投产时间推后,影响工业指标对当地经济发展贡献。
(三)发展环境不够优化。
向专注点存在差异,出现政策多却不适用的状况。
二是厂房竣工验收手续繁杂。厂房竣工验收所需资料和手续过于繁琐,厂区企业有时因不了解相关办证手续问题,重复工作,耽误太多时间,影响企业投入生产,需要进一步优化和改进。
四、相关建议
(一)对园区项目建设方面的意见建议
一是协调加快批复土规调整,增加用地指标,同步办理用地预审工作。协调国土、农业等相关部门,解决涉及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调整臵换难题。
二是协调军事部门、供电部门、通信部门等大力支持军事设施、国防光缆、光纤线缆迁改的难题,进一步加快迁改速度、降低迁改费用,确保项目加快落地。
三是指导申报各类专项资金,以拓宽贸易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融资渠道以支持贸易加工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建议国家对边境经济合作区企业在扩大企业投资、项目用地、产业扶持等方面给予更多优惠政策支持,尤其在跨境劳务需求等方面适当给予政策性放宽支持,通过更加优惠政策吸引和留住企业技术工人和管理人才,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建议省优化企业人力资源环境。建议省鼓励企业在与校企合作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以发挥当地职校、院校资源,由针对性的培养技术人员,拓宽用工渠道。
优化营商环境活动总结汇报八
;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总结(三篇)
(篇一)
为了营造有利于营商环境建设发展的社会环境和氛围,全面推动风景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深入开展,依照相关文件要求,风景局按照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结合景区工作实际情况,认真贯彻实施《**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精神,保证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结合景区工作实际,现将具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情况
风景局加强领导,精心组织,狠抓落实。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全面开展景区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创造良好工作氛围,提高广大职工干部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加强监督教育工作,提升全局对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视度和积极性。立足群众需求,提升本单位的机关工作水平,注重政务公开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保证群众的知情权。及时向有关载体主管部门提供信息更新,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及时获取相关政务信息,认真落实营商环境建设要求,及时
完成风景局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推行。
认真准备5.15公开日活动及5月16日的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周活动。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我局信息主动公开机制、信息发布制度,规范公开程序,明确公开标准,积极准备活动宣传内容及单位展台、展板,推进营商环境建设及政务公开宣传工作。风景局把景区相关情况做为本次政务公开及营商环境宣传周活动的宣传重点,于5月15日、16日两天分别按照文件统一要求在环保局和工人文化宫门前,设置“真正解决群众办事难,打造发展环境最优景区”标语的大型展板及定点宣传展台,展台上配设有“咨询接待”和“投诉受理”桌牌,并由负责领导带队,组成4人小组参加活动。工作人员现场解答群众疑问咨询,在活动现场对广大市民发放宣传图册,讲解景区具体情况,加强市民对凤凰山景区情况了解,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完善风景局工作机制,为加快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风景局设立有经营科专门负责景区内经营工作的管理和监督。每年初,风景局经营科都会组织全体景区经营业户召开专项会议,传达景区全年经营工作的具体事项,并签订有正式合同及食品安全责任状。保证景区内商品的安全、卫
生。凤凰山景区内所有经营网点均有合法营业执照,营业人员穿着统一服饰佩戴工作证件,所有商品全部实行明码标价,并以公示板的形式公开公示,坚决杜绝恶意载客、黑商、黑户行为及随口要价、加价等问题。风景局制定有经营管理制度,实行经济处罚模式,对违反规定出现扰乱景区营商环境的经营业户,视情况给予100—1000元不等的经济处罚,情节恶劣造成严重影响的,一经发现,立刻取消其在景区内的经营资格。景区内索道、观光车等营运公司,所有票价均按照物价局规定收取,不存在增加收费、胡乱收费、无故收费等情况,同时各项收费均按照物价部门要求,制作公开展示板向广大游客公示,保护游客知情权,绝不欺客、宰客。
风景局领导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宣传工作,认真落实相关文件要求,研究制定宣传材料内容及制作展板。按照提高效率、简明清晰、方便办事的原则,深化和规划机关工作的流程和程序,使我局的政务工作更加公开化、透明化、简洁化,保证了广大人民的利益,让公众了解,让群众监督,让百姓受益。并按便民原则,通过网站、报刊、数字电视、行政办公室、信息公告栏等多种方式为人民群众提供服务,确切做好工作信息载体的建设。
二、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局将继续把优化营商环境建设工作做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措施、加强领导、加大推动力度,建立健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组织机构体系。并自觉接受人大、政协、新闻舆论和社会公众的监督,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改进工作,使我局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篇二)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加快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根据区委、区政府**年度工作总体目标,认真贯彻落实我区全面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实施方案,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对标国际、对标上海,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为实现我区营商环境东北最优区的战略目标不懈努力,现将上半年工作开展落实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一)深化审批改革,推进“三集中三到位”,事项办理提质增效1.大力推进“三集中三到位”改革,努力打造“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改革是一场深刻的
自我革命,触及方方面面的利益。破解难题,消除阻力,需要勇气,更需要智慧。中心把营商环境建设和便民利企的重点确定在应进必进、大厅之外无审批和“公开、透明、高效”目标上来,致力打造“一窗式受理、一站式办结、一条龙服务”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两办”下发了《关于向普兰店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选派行政审批办公室工作人员的通知》(普委办发[**]26号),对人员、事项进驻做出了明确规定,我们据此落实“三集中、三到位”原则,从源头上确保了所有涉企事项全部进驻行政服务大厅;所有窗口工作人员必须符合硬性条件。在此基础上,对大厅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标准和和更严格要求。这个文件的出台,开创了我区公共行政服务管理工作崭新局面。截至目前,大厅进驻18个部门中,17家区直和垂管单位的一把手与本部门行政审批科负责人签订了授权委托书,进驻事项276项,基本实现了“应进必进”。其中,72项审批事项可以即时办结,办件即时办结量达到75%,提前办结率95%,上半年,大厅办件12473件,无一例超时办结。
2.优化流程、压缩时限、全面提速,优化服务见真招。所有进厅办理的审批事项,按照规定不需要采取现场核查的,全部即时办结;所有的行政审批事项的承诺办结时限全部压缩在法定时限的30%以内,比大连市提出的目标提高了
10个百分点。与此同时,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一次性告知制等多项制度得到了全面有效贯彻,审批效率大幅度提升,事好办、好办事、办事快局面正形成。区市场监管局窗口不断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实行注册资本认缴制,放宽注册资本登记条件和放宽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条件,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不断推进“多证合一”登记制度改革和全程电子化登记工作,企业注册在5证合一基础上,已经实现了26证合一;开通了网上名称预先核准,做到零见面审批(电子出照)。区林水局在与审批科负责人签订授权委托书的同时,率先启用审批专用章,并专门召开会议部署工作,明确要求本部门相关业务科室围绕行政审批高效开展现场勘查,且把现场勘查时限同步压缩到法定时限的30%以内。区卫计局12项不需现场勘验的审批事项实现即时办结、立等可取,并做出现场勘查“最多去一次”的承诺。
(二)健全制度,强化管理,加强培训,典型教育,工作作风转变明显见效1.完善管理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重新修改和完善了《普兰店区公共行政服务工作管理考核办法》,经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并印发;中心根据《考核办法》制定对进驻单位和工作人员的量化考核评分标准和配套10项管理制度,建立起1+2+10的管理体系,加强了制度管理运用力度,推行日巡查、日统计、季通报管
理机制,形成了制度管人管事管权的良好局面。
2.建立制度,制定计划,强化学习培训。每月月末周五下午15时--17时为大厅工作人员理论学习时间。中心制定年度学习计划,系统学习《**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省权责清单管理办法》和上级的相关政策规定及专业知识,及时了解掌握国家的大政方针和业务动态,提高工作人员为民服务本领。
3.深入开展“文明大讲堂”系列培训活动。提高效率、强化服务、提升形象,有效解决好办事的问题,人是最根本和最关键的因素。为了进一步增强中心窗口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服务理念、职业道德素质,中心延续深入开展了“文明大讲堂”系列讲座,聘请专家教授对大厅工作人员进行市场经济理论、公务文明礼仪知识和行政审批法律知识讲座,丰富知识结构,拓展服务视野。同时,为了提高大厅窗口工作人员的心理调整能力,中心还增开了以“快乐工作、健康生活”为主题的心理健康大讲堂活动,为窗口工作人员保持健康心态,端正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打好心理基础。
4.深入开展“向120、110先进集体学习”等系列活动。扎实推进学楷模、做标兵、立足本职岗位争先创优活动,弘
扬“120”“110”先进集体优良作风,评选“巾帼文明岗”“文明服务标兵”把学习先进与岗位职责有机结合,尽职尽责,爱岗敬业,在本职岗位上展示新作为,树立大厅为民服务良好形象。开展“莲城-廉诚”廉洁自律承诺活动。引导大家洁身自爱,亲清有度。
(三)强化服务措施,拓展方式方法,解决“办事难”大有成效在加强办事难专项整治、推进营商环境改善、打造营商环境东北最优区进程中,中心坚持秉承“处处是营商环境、人人是营商环境、事事是营商环境,营商环境无小事”的管理服务理念,始终聚焦创建“一流环境、一流队伍、一流效率、一流作风、一流形象”的目标导向,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关于开展办事难专项整治方案部署要求和区委作风建设大会、区纪委廉政会议精神,全面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致力加强窗口队伍建设管理,积极推进审批服务提质增效,真抓实管向“办事难”宣战,为提升审批服务效率、助推企经神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是依托**省网上审批服务平台,将每个审批事项102个要素公开。二是解决“中梗阻”问题。在政府网站上公布了进大厅的审批科长姓名、电话和工作分工。有效整合资源,推动信息共享、数据共享。三是开设建设项目并联审批专区、设立纵横联办窗口,将所有的投资建设项目通纵横同步、上下联动、一窗受理、内部
流转、一窗出证。变企业跑路为窗口人员跑腿,在38个工作日基础上进一步压缩办理时限。四是增设多证联办窗口。对四个单位留个事项实行“一窗受理、全程帮办、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统一发证”。五是开通了“双休日”无休窗口,做到双休日无差异对外办公服务,落实了领导带班制度。六是开通查询功能通过自助服务电脑和触摸屏,实时发布进厅审批事项的办事指南、办事流程及样书样表,使办事企业能第一时间掌握申请材料填报标准和办事流程,有效解决了办事企业因对政策法规掌握不清不明而导致审批效率不高的问题。七是开放停车场,免费对社会提供停车位。八是部门驱动创新。区国地税窗口公布办税事项“最多跑一次”清单;区商务局、教文体局、卫计局6项审批事项纳入我区《首批实行“告知承诺”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区交通局推行“容缺受理”;区林水局为大连中耀木材交易市场提供定制服务;提速增效、又好又快的审批服务新举措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今年以来,企业和群众多次来电、来信、赠送锦旗感谢。人民网、腾讯网、**日报、大连日报和普兰店发布等多家媒体先后十多次宣传报道了我们的先进事迹和工作经验。
(四)加大投入,升级改造,全面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提档对标“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方向,不断推进
行政审批和便民服务标准化、智能化、网络化建设,中心加大软硬件资金投入,有效解决网络和技术方面难题。一是加大网络设备硬件投入和进行审批平台系统升级改造。依托大连市政务服务网,整合和再造审批流程,打破信息孤岛,推进数据共享,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同时,加大审批系统运营维护力度,保障网络硬件系统夯实可靠、软件系统安全稳定。完善触摸查询系统的便民服务功能,启动内网审批系统预警提醒功能设计,确保审批事项录入不超期、不超时。二是开通运行中心微信公众号,打造中心文化活动宣传主阵地。设计开通运行普兰店区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微信公众号,共计发布文章22篇。主要功能为宣传党中央重大活动、国家政策法规、向群众公布中心丰富多彩的工作动态和工作写照,先进典型事例等宣传功能。不断扩大对外宣传影响力。同时,探索并推行微信咨询、投诉、评价、查询等功能,真正为群众提供全方位满意服务。
(篇三)
按照市委、市政府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新任务、新要求,陈仓区区委、区政府坚持优化提升投资发展环境既是生产力又是竞争力的理念,工作紧扣“优化提升营商环境”这一主线,以降成本、优服务为方向,努力做强促进投资发展的“硬
环境”,同时着力做优保障投资的“软环境”,工作扎实有序推进,现将上半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工作举措
1.“五合一”推进,全方位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坚持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为目标,将“放管服”改革、电子政务平台建设、政务公开标准化规范化试点、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四项工作与优化营商环境“五合一”推进,设立“五合一”工作秘书处,统筹安排五项工作,细化
工作任务,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协调解决五项工作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全区上下形成合力,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2.健全完善工作机制。
区政府及工作部门多次组织召开全区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研究部署优化营商环境重点工作,动员全区上下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夯实责任,切实做好优化营商环境各项工作。制定印发了《陈仓区深化“放管服”改革,全面
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10+3行动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措施和责任。成立了8个专项办公室和4个工作组,把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的干部集中在工作一线,对具体行动方案再次进行细化分解,确保各项措施落地生效。
3.优化企业开办审批流程,压缩办结时限。
通过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最大限度打开创业“路障”,市场活力进一步释放。一季度以来,全区新发展市场主体918户,较去年同期增长68%,累计在册市场主体达15594户。一是积极推进全程电子化营业执照改革。去年8月,全市首张微信电子营业执照在我区成功颁发。全程电子化登记,实现了企业名称申请与核准、市场主体申请、受理、核准、发照、公示等各个环节全程网上办理,申请人足不出户即可通过微信办理登记注册,把过去8小时服务延伸为24小时不间断服务。二是全面普及“政银通”业务。随着商事制度改革深入开展,市场主体增长迅速,我区切实把准服务企业新路径,充分利用银行网点多、覆盖面广、“互联网+”应用优
势,与区内四大银行联手,签署“政银通”合作协议。群众、企业可就近选择银行网点,由其免费进行网上登记申
请,实现了“信息申报、登记审批、代理发照、开户结算、综合金融”的一站式服务。三是建立健全信息查阅机制。依法保障投资者、企业享有的咨询、查阅、复制等获取相关信用信息的权利,设置档案查询“三个一”时限,即书式档案查询1个小时内办结,电子档案查询1刻钟内办结,机读档案查询1分钟内办结。
4.持续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聚焦行政审批体制创新,着力推动相对集中许可试点改革,一是规范行政许可事项。按照省市统一规范县(区)行政许可项目的要求,印发《区审改办关于调整完善行政许可事项汇总目录和权责清单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宝陈审改办发〔**〕1号)文件,组织18个区级部门,严格依照法律法规规定,对照《陕西省市县(区)行政许可通用目录》,对所承担的许可权开展修订,为集中许可打好坚实基础。二是规范行政许可中介服务。实行行政许可中介服务清单管理,严格依据法律法规设定,清理规范中介服务环节,印发《宝鸡市陈仓区区级部门行政许可中介服务事项清单》,确定中介服务事项27项,并清理中介服务事项5项。三是探索行政审批体制创新。主动承担省市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任务,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经验,深入结合我区区情实际,研
究制定《宝鸡市陈仓区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组建机构、充实人员,统筹推进改革试点相关事宜,着力构建审管分离的新机制,实现“一颗印章管审批”的集中审批。
5.加快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着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
以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为目标,优化流程,改进服务,切实推进服务群众新举措。一是梳理公布事项清单。按照“全面梳理、分批公布”的工作思路,从与群众和企业生产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和事项入手,着力突破一批难点、打通一批堵点、去除一批痛点,实现“让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二是健全政务服务体系。加快建设区、镇(街)政务服务大厅和村(社区)便民综合服务站,构建“横向整合、纵向到底、上下联动、运行高效”的政务服务体系,集中办理政府所有权力和公共服务事项,探索全程代办、易地办理等新模式,最终实现“办千件事、进一扇门”。三是拓展服务方式。在“五证合一”改革中,开通电话热线,提供全程指导服务,减少企业因程序不明而来回跑路的负担;在健康证办理中,充分调研、审慎论证,推出“谁体检谁发证”,既落实责任,又让群众少跑路,极大缩短了发证时间。
二、工作成效
一是跑一次就解决问题。继续梳理群众企业办事“最多跑一次”事项,第一批公开区级117项、镇街23项“最多跑一次”清单,目前正在梳理第二批“最多跑一次”事项,通过代办、网络、邮递、上门等方式,持续改进群众企业办事体验,服务对象表示满意。
二是政务中心一窗式办结。加快推进政务服务中心建设,高标准完成了政务大厅建设,6月20日区级部门进驻,实现“一窗式”集成受理,极大地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目前区政务服务中心共进驻区级部门11个(发改、教育、民
政、市场监管、农业、林业、水利、住建、环保、国土、卫计),承担办理许可事项152项。同时,按照《陕西省简化企业开办和注销程序行动方案》要求,在全市率先在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置了印章刻制窗口,减少了中间环节,压缩了刻制时间,提高了办事效率。
三是干部登门服务解决难题。积极动员全区联企干部主动作为,切实做好项目陪跑、手续陪办等工作,先后为企业
办理实事、难事70多件,协助66个重点项目、18户涉农企业对接融资需求,将30户企业列入规模企业培育行列。持续清理规范涉企收费项目,加强对收费清单的动态管理,调整公布《陈仓区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专项收入清单》,确定保留项目34项,严格执行“照单”收费,切实规范收费行为,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企业很满意。
三、下一步工作思路
下一步,我区将按照大方案及“10+3”行动方案,全面推进“营商环境提升年”活动,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手段,以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为目的,以缩短时间、简化手续、提高服务质量为抓手,切实把优化营商环境放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位置来抓,进一步简化各项审批流程,竭力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一是抓好常规政务服务。按照时间表、线路图稳步推进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决策部署和“10+3”行动方案全面落实,建立健全计划报告、督查考评、座谈走访、定期通报、信息报送、工作联络等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点评工作进展,推动工作落实,着力构建营商环境建设长效机制。
二是积极为企业和投资者排忧解难。健全政企沟通机制,拓宽企业反馈、交流问题渠道,结合县域营商环境监测评价,定期组织相关部门深入企业开展座谈,了解企业实际困难,听取意见建议,建立跟踪问效机制,主动调整工作方向,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发展经营面临的实际困难,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三是精简审批程序和时间。抓好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探索决策、审批、监管分离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