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数教学反思一
《实数》一节,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的范围扩充到实数的范围。以下是“实数的教学反思”,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生:通过计算探究,发现这些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生:无限循环小数、有限小数······(意见明显不一致)
师:为什么?
生:因为它等于1.428571428,不循环。
噢,我明白了:计算器上最多只能显示出9位小数,是个近似值。
于是,我赶紧让学生将计算器的小数位数设定为5位,再看看结果是什么?
生:1.42857
师:可见,计算器上的值是10/7的真实值吗?
生:······
师:自己用除式笔算一下。
生:循环小数。(大家终于心服口服了)
接着,我让学生用计算器探究√2用小数形式表示为多少?
部分生:1.414213562,也为有限小数。(这是我预料之中的)
师:请将你的计算器的小数位数设为3位、5位,看结果如何?
生:1.414,1.41421
生:······
过了一会,有一生突然说:“都不等”。
师:为什么?
该生:将这些数平方后都不等于2,根据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可以得出。
我有点惊讶,连我也没有这样去想。
······
课堂仍在继续。
实数教学反思二
证明
(根据班级情况)。紧接着再举几个无理数的例子:(面积为3、5、6、7、8、10的正方形边长及圆周率π为例),说明无理数普遍存在,拓展思维。在此基础上,引进无理数,归纳得到实数的概念,体验数的扩充的过程和必要性。
(1)动手操作和问题讨论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的现实意义,并认识到用已有的有理数不能准确表示这一线段长度,因而需要寻找一种新的数来解决问题;同时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积极性,帮助学生体验无理数的产生过程,引导学生用发展的眼光认识数。本节中“”的出现先于定义,暂只作为一个记号,其含义待下一节课详述。
(2)考虑到学生层次的差异性,教学中以为例,学生猜测,并说明理由,教师证明,同时根据班级情况;在作业布置中进行了分层作业,证明是无理数。
(3)把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是与有理数的意义进行比较后,通过理性思考得到的,无需做更多地解释。无理数的相反数的概念在“实数运算”一节有定义,这里只对特殊的数作说明。
(4)实数的分类办法,建议与有理数分类方法进行比较。实数的分类能帮助学生更好认识实数,构建数系知识结构,应予重视。在此要帮助学生领会数的分类应遵循的规则,领会分类思想。
总结
实数的另一种分类办法。
(6)创设多向性交流环境,让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同时进一步强调:
①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无理数,一定要依据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这一本质属性去判断,开方开不尽的数,如等都是无理数,但无理数还包括这类数:如π是无理数,而它不是由开方得到的。
②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实数的相反数及绝对值的意义与有理数完全相同,任何实数的绝对值都是一个非负数,若a表示实数,则|a|≥0。
③对实数进行分类,要先选定分类的标准,不同的分类标准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分类后要注意所有的数不能重复和遗漏。
实数教学反思三
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并会进行实数分类,会判断一个数是有理数还是无理数。
从有理数到实数,这是数的范围的一次重要扩充,对今后学习数学有重要的意义。本节是在数的开方的基础上引进无理数的概念,并将数从有理数范围扩充到实数。实数的理论比较深,本节只要求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意义,并会简单的识别就可以了。
本节的引入是一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把几个具体的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并分析这些小数的共同特征,从而得出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形式。
为了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加深印象,通过更多的例子使规律更明显和具有说服力,在教学设计中,我特意设计了让每个学生另找5个不同分数化为小数的预习作业。在交流活动中有学生提出不是所有分数都能化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并例举出分数 。我当堂让学生用计算器验证,结果为0.123595505617978,没有出现循环。
由于计算器显示屏位置有限,后面的数位无法显现,它究竟是否无限循环暂时无法验证,怎么办?有学生建议用电脑计算,可以讲小数点后数位取100或更多。由于课堂时间问题,我将这个验算作为作业要求学生课后完成。
对于提出问题的`蒋逸文同学,给予大力表扬,鼓励其他同学也要向他学习,不迷信书本,对发现的问题想办法解决,说不定推翻前人的结论,将来在我们的同学中出现数学家。同学们的热情高涨。课后几个同学想办法计算 ,发现用电脑也不行,于是和老师一起想了很多办法,终于算到,在小数点后第48位才出现循环,循环节有47位。我们又验证了其他一些分数,发现还有好多分数是在计算器中找不到循环节的,但最终通过计算也能证明他们是循环小数。
通过这个例子,我很感慨,在平时的教学中,很多东西我们直接灌输给学生,没有给他们探究思考的空间,多数学生也只好被动接受,印象不深刻,很难灵活运用。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应多讲知识形成发展的过程展示给学生,多给他们探究归纳的空间。
在学习无理数概念时,我为他们介绍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典故,介绍了毕氏门徒西帕索斯为为真理而献身的故事,介绍了数的产生及随着生产生活的需要而不断扩充的过程。这些典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最好在课前作为预习作业让学生自己去搜索相关知识,在课堂上交流成果,这样效果会更好。
实数教学反思四
“例题千万道,解后抛九霄”难以达到提高解题能力、发展思维的目的。善于作解题后的反思、方法的归类、规律的小结和技巧的揣摩,再进一步作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一题多解,挖掘例题的深度和广度,扩大例题的辐射面,无疑对能力的提高和思维的发展是大有裨益的。通过例题的层层变式,培养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例题解法多变的教学则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思维定势,而又打破思维定势;有利于培养思维的变通性和灵活性。
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往往和成人不同,而其表达方式可能又不准确,这就难免有“错”。例题教学若能从此切入,进行解后反思,则往往能找到“病根”,进而对症下药,常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计算常出现哪些方面的错误?
(2)出现这些错误的原因有哪些?
(3)怎样克服这些错误呢?可让同学们各抒己见,针对各种“病因”开出有效的“方子”。实践证明,这样的例题教学是成功的,学生在计算的`准确率、以及速度两个方面都有极大的提高。
因为整个的解题过程并非仅仅只是一个知识运用、技能训练的过程,而是一个伴随着交往、创造、追求的综合过程,是学生整个内心世界的参与。其间他既品尝了失败的苦涩,又收获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他可能是独立思考所得,也有可能是通过合作协同解决,既体现了个人努力的价值,又无不折射出集体智慧的光芒。在此处引导学生进行解后反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学习动机;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学习的热情,变被动学习为自主探究学习;还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学习毅力和意志品格。同时,在此过程中,学生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均能得到很好的培养。
推荐阅读:
2024年小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 小学期末教学工作总结及反思(4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