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区域协调发展的历程、成就与启示

其他论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更新时间:2023-01-21 17:17:44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内容提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立足各地发展环境条件和国家区域战略定位,河南在均衡发展和首位度战略两种区域发展模式之外逐渐找到和深化了协调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对我国中西部同类地区立足实际,努力走出适合自己的区域发展道路的几点有益启示。

关键词:区域协调;历程;成就;启示;河南

纵观国内外区域发展,各地经济基础和环境条件不同,走均衡发展道路可能会造成区域停滞发展;而首位度战略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国家区域战略支持,只凭借自身努力难以实现。这促使河南只能走共同发展,相互扶持,合理分工的协调发展之路。河南是中国的缩影,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全面总结河南区域协调发展的探索与演进脉络,对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以及促进中西部同类地区的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一、河南区域协调发展的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河南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大致经历了摸索时期、萌芽时期、形成时期、全域时期和深化时期五个阶段。与国家区域协调发展轨迹相比,河南的区域协调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和特殊性。但在这个过程中,河南始终紧跟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步伐,朝着不断缩小区域差距的方向前进。

(一)摸索时期(1949―1978年)

这一时期,河南基本按照国家计划实施以重点项目布局为主的发展路径,重要城市和新兴工业城市多散布在京广、陇海铁路线,形成区域发展中“十”字形非均衡架构,这对以后河南区域发展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为改变沿海地区工业过度集中畸形布局,开始向内陆布置重工业。河南凭借其重要的自然区位、优越的资源禀赋成为重点建设地区之一。为支援国家在河南的重点建设工程,1954年,制定了《河南省支援洛阳工业基本建设方案》,发出《关于动员全党支援国家141项工业建设的指示》(后又增加15项,统称国家156项重点项目)。其中,河南有9项重点项目入选。1957年,继续贯彻执行中央“保证重点,适当收缩”的方针。郑州、洛阳等地区也因此初步形成以能源、原材料为基础的重工业基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据先天优势,奠定了河南生产力布局和区域发展的基本格局。

区域发展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走过一些弯路。“二五”期间,除继续完成“一五”时期安排的续建项目外,受全国“大跃进”的影响,基建规模过快,河南国民经济重大比例关系失调。随后三年调整时期和十年“文革”时期,区域发展困难重重,基本停滞不前。此间,伴随全国范围内展开的“三线建设”高潮,大批沿海工业企业内迁,南阳等欠发达地区迎来短暂的发展机遇。

(二)萌芽时期(1979―1990年)

这一时期,河南产生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促进横向经济联合进而形成经济技术协作区的区域协调发展思想萌芽。

改革开放后,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资源要素在各区域之间的流动也由纵向的调拨转为以需求和效率为导向的横向直接流动。河南区域经济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1983年,开始调整行政区划,推行市带县体制。1984年,省第四次党代会提出城市综合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城市的中心作用;建立多层次的经济联合,冲破地区、城乡分割的状态。1985年,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指出城市必须实行开放政策,放手发展多层次的横向联系;同时加强城乡结合,支援农村,促进城乡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共同繁荣与发展。“六五”期间,市场经济规律开始在河南区域经济中发挥作用,工农及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关系趋于合理。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初期,河南区域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处在由旧模式向新模式转变的关键时期。为此,“七五”计划要求围绕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国家的重要基地建设,形成一级经济技术协作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企业经济联合为核心,形成二级经济技术协作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的共性和特殊性,以历史形成的区域联系为基础,建立省际毗邻经济技术协作区,河南的区域协调思想由此萌发。

(三)形成时期(1991―1997年)

这一时期,河南把中心城市带动和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统领区域发展全局的两大战略决策,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概念得到明确。

20世纪90年代以来,河南对外开放迈出较大步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进入快速增长时期。“八五”、“九五”提出构建以郑州为中心的中原城市群的设想以及进一步统一规划中原城市群的重大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城镇体系和生态环境建设。1996年,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要求加快中原城市群的发展步伐,在全省经济发展中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在河南区域协调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河南清醒地认识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原崛起,重点、难点都集中在县域经济。为此,省委五届五次全会决定对巩义等综合实力排名靠前的18位的县(市)进行特别试点,扩大县的审批权,拉开了县域经济发展的帷幕。此后又提出一手抓综合改革试点县(市),一手抓贫困县的“两头抓,带中间”的区域发展思路,积极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

(四)全域时期(1998―2005年)

这一时期,河南正式提出“中原城市群”战略,通过并出台《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开启了全域层面的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十五”期间,根据发展实际,将平顶山和许昌两市纳入中原城市群的框架,并借助推进全省小康社会建设的时机,加强与漯河和济源两市的联系,旨在确立中原城市群核心区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空间轮廓。2003年,提出“中原城市群”战略,要求完善建设城际轨道交通。2005年,制定《中原城市群总体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形成以郑州为中心的大“十”字形核心区,区域内任意两座城市间2小时内通达的经济圈的发展目标。中原城市群在河南区域发展战略的主导地位得到明确。 面对河南区域经济差距过大的现实,省委七届五次全会制定《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将18个省辖市划分为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豫西南和黄淮四大经济区,并对其发展提出明确目标。中原城市群以郑州为中心,包括洛阳、开封、新乡、焦作、许昌、平顶山、漯河、济源;豫北由安阳、鹤壁、濮阳三市组成;豫西豫西南包括三门峡和南阳,黄淮包括驻马店、商丘、周口和信阳。这一积极探索对后来中原经济区建设奠定了基础。

(五)深化时期(2006―至今)

这一时期,河南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关键时期。各经济区之间、经济区内部和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环节。

在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时提出,豫北要促进安阳、鹤壁、濮阳联动发展,凸显在晋冀鲁豫毗邻地区的优势,成为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衔接联系的前沿;豫西的三门峡融入“郑洛三工业走廊”,成为重要经济区核心增长板块的紧密外缘,强化洛阳、三门峡、济源、焦作协同发展;南阳融入黄淮四市一体化发展,增强在豫皖鄂陕毗邻地区和淮海经济协作区中的影响力;最终构建放射状、网络化、板块式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河南经济区之间协调发展的思路日益深化。

先后实施针对性的次区域发展战略和相应细化、差别化的政策,区域协调深度进一步拓展。省第九次党代会指出促进中原城市群的融合发展,打造中原经济区核心增长板块。这表明“中原城市群”战略已经成为全省上下的共识。2007年,《关于加快黄淮四市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提出把黄淮四市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和以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加工制造业基地,补长河南区域协调发展的“短腿”。2011年,出台《关于支持南阳市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的若干意见》支持南阳建设河南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豫鄂陕省际区域性中心城市,推动南阳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2013年,《河南省深化省直管县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提出对巩义等10个县(市)全面实行由省直接管理的体制,优化行政层级和行政区划。2014年,国家批复《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规划》,标志三门峡在扩大对外区域影响、区域性金融流通水平等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这些都是河南立足服从与服务于国家粮食安全大局和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双重要求所做出的重大决策。

贯彻一系列统筹城乡发展的政策,城乡一体化取得突破性成果。2006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推进城乡一体化要以缩小城乡差距和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为目标,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同时,确定对鹤壁等7市开展城乡一体化试点。2007年,为推动城乡一体化试点的健康发展,又出台《关于2007年城乡一体化试点重点改革工作的意见》,要求试点市全面推进户籍登记制度改革等重点工作,组织实施部分试点市开展专项改革试点。这些为全省推进城乡一体化所做的探索,为统筹河南城乡协调发展提供了有益经验。

二、河南区域协调发展的成就

进入新世纪,河南持续把重点发展中原城市群作为引领区域发展的基本途径,把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作为中原崛起的基石支撑,并将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线贯彻到区域经济发展的每个环节;区域发展呈现出良性互动、生机勃发的局面。

(一)区域竞相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随着河南将协调视为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改变偏重区域发展,忽视区域协调的做法,充分认识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的紧迫性、重要性,及时地进行了职能转变,四大经济区发展逐渐趋于协调。2003―2013年,中原城市群GDP由15077.2亿元增加到18961.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23.2%,占全省比重由55.4%上升至58.0%。豫北GDP由2687.2亿元增加到3 436.3亿元,年平均增长率24.9%。黄淮GDP由5 016.1亿元增加到6452.1亿元,年平均增长率25.5%;GDP所占比重仅次于中原城市群。豫西豫西南GDP由2754.7亿元增加到3703.4亿元,年平均增长率34.4%;GDP所占比重高于豫北。支撑区域内生发展的财政经济规模和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服务设施也实现稳步增长(见表1)。但也应该看到,虽然对中原城市群各城市发展战略定位做出部署,但相关规划过于宏观,缺乏现实操作性。建立在行政协议基础上的协调机制没有相应的法律责任制度作保障,导致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无法形成,难以打破部门和地方政府阻碍资源要素自由流动的束缚,以及约束跨地区经济合作的违约行为,造成中原城市群发育程度不足,缺乏对资源要素的集聚力和区域的带动力。

(二)县域经济活力达到新高度

河南不断推进改革开放,先后出台一系列具有前瞻性的政策措施,县域经济综合实力不断增强,进入提质增速的新阶段。2003年,28个县(市)的人均GDP超过10000元,高出全省人均水平的35%左右;48个县(市)人均GDP高出全省平均水平,61个县(市)的人均GDP超过5000元。到2013年,21个县(市)的人均GDP超过50000元,高出全省人均水平的50%左右;44个县(市)人均GDP高出全省平均水平,56个县(市)的人均GDP超过30000元,占全省县(市)的近一半(见表2)。同时,中原城市群和豫北的县域经济普遍好于黄淮四市也是不争的事实。这是因为在许多涉及地区发展的政策中,河南把中原城市群、豫北作为优先发展地区,长期以来加大了县(市)间的差距。而且,随着政策面临收益递减规律的约束,政策的因素逐步减弱,市场配置的力量逐渐增强,中原城市群、豫北最初凭借非均衡路径的政策导向,县域经济率先走向了市场主导下的优化配置路径,这也进一步加大了市场发育滞后地区发展的难度。

(三)城乡居民收入同步持续增长

近年来,河南十分重视城乡一体化发展,城乡关系进入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的新阶段。对城市,选择具备条件的县(市)作为城乡一体化的试点区。对农村,执行“少取、多予、放活”等方针,落实一系列如取消农业税,实行对农业“四项补贴”、“四项基本保障”等优惠政策。2003―2013年,中原城市群、豫北、豫西豫西南和黄淮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8%、12.8%、13.1%、13.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4.9%、14.5%、15.3%、14.3%。此外,四大经济区人均GDP也实现稳步增长(图1)。这主要得益于国家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导向以及河南人力、财力的不断增强,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打破以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和徘徊的态势,农民收入结构也相应发生积极变化,家庭经营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四)区域差距维系合理区间

虽然在一定时期内,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是客观规律,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必须要适度可控。2003―2013年,全省基尼系数的总体趋势略带波动缓慢上升;2004―2007年,虽然出现一定幅度上升,但仍维持较低水平,近三年一直维持在合理的区间。区域整体经济空间差异处于相对平均状态,处在可接受的地区差距范围内(见图2)。这是由于,河南充分发挥城市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进行了比较合理的区域分工,并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重视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引导作用与带动作用;重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交通网络,公路网的通达深度、通畅程度明显提高,增强了全省区域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三、河南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

河南区域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他同类地区并不能简单地照搬,必须立足当地实际正视问题,积极借鉴有益经验,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区域协调发展之路。

(一)确定模式,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

中心城市不仅是主导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引擎,而且在国内区域之间的竞争中也处于主体地位。中心城市不仅能够形成产业的聚集效应推动工业化,更重要的是能够转移农村大量的富余劳动力,带动农村经济的繁荣,从根本上改变一些地区的落后面貌。中心城市带动其实是发挥增长极模式的一体化的空间调整机制来协调区域内部的差距,增加彼此溢出效应。实践表明: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将有限的财政资金重点投放到核心区域,尤其是大都市圈以及中心城市组成的城市群,会对区域发展产生明显的引导作用和带动作用,成为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奠定支撑,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县域经济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本单元,是整个区域发展的重要经济基础,对区域协调发展的贡献不可替代。这主要是由县域本身规模适中,经济社会功能较为健全的特性所决定的。中西部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差距,不是中心城市而是县域经济。为此,实施县域经济发展突破战略,推进特别试点,扩大县在经济发展中的审批权,强县扩权,享有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和社会管理权限,全面实行由省直接管理体制等一系列改革,增强县域经济发展活力,已经成为加快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三)立足基础,科学合理划分经济区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前提是依据自然基础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划分经济区,进而形成建立在各自优势基础上的分工协作,并为实现各自优势进行合作的发展合力。早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欧美国家就以区位论为理论依据,强调经济区划的作用。科学划分经济区会促使社会劳动地域合理分工,实现各地区与城市间联系的畅通快捷,重大基础设施的共享以及基础产业和重大项目的优化布局,避免各经济区内部重复建设,增强区域的综合实力,这也是当前我国中西部地区在区域发展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

(四)正视差距,注重次区域及城乡协调发展

区域协调发展不仅是各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也是区域内部和城乡之间的协调发展。我国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最大的差距并不是区域之间,而是区域内部和城乡之间的差距”J。因此,一方面实施次级区域规划,注重次级区域在经济区发展中的战略支点作用;缩小政策单元,提高区域政策精准性,针对不同类型区域建立相应的区域政策体系。一方面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作用,建立整合城乡要素资源的协调机制,形成大中小城市与城镇的协同发展格局。

(五)加强联系,建立省际边界区合作机制

省际边界区是计划经济政府投资的边缘区,也是市场经济外商投资的边缘区,这造成边界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协调发展面临诸多困难。三门峡的跨区域合作发展模式值得借鉴,黄河金三角既维持了行政区划的现状,又取得了平等共赢的合作成效。这说明区域横向联合而非通过行政区划的调整,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解决行政区经济的内耗问题。因此,在行政区划没有广泛科学论证,缺乏成本效益权衡分析之前,建立省际边界区合作机制为调适区域发展和行政区划关系,树立了区域公共管理的新思维,改变了过去把行政区划改革当作是解决区域发展矛盾的做法。

四、展望

随着国际经济增长乏力,国际贸易恢复缓慢和我国区域经济出现从集聚到扩散的新变化,我国开始形成以国家级经济带建设为重点的区域发展新思路,把培育新的区域经济带作为推动区域发展的战略支撑点。河南正在抓住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这一重大历史机遇,用交通带动物流,发挥郑州航空港和郑欧班列的引领作用;用物流带动城市,发展郑州、洛阳等中心城市,提高丝绸之路经济带东段的支撑力;用城市带动整个河南经济,增强区域协调与内部联系;以求积极成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重要战略支点,从中原腹地走向中亚、走向欧洲,在全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推荐阅读:

在新能源开发中时间与速度的重要性分析

对循环经济与和谐发展的研究

浅谈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与对策

试析新时期煤炭工业经济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当代市场社会主义六大特征

从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看我国就业促进战略

标签: 中国经济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