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在现实生活中商业集群现象随处可见:从农村的农贸市场到城市的商业街、商务中心区(CBD),再到风靡全国的奥特莱斯购物中心和花样繁多的Shopping Mall;从伦敦的牛津大街、查令十字路,到日本的新宿大街,再到美国的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等,这些都形成了世界闻名遐迩的商业集群
但长期以来,人们更多地将集群研究的重点放在制造业,对商业集群的研究却很少。随着服务型社会的发展,商业在地理空间上的集聚趋势将会越来越强,商业集群的发展对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也会越来越大,一些学者也开始将研究的视角转向商业集群问题
本文拟从商业集群研究的起源、商业集群的定义、商业集群形成的原因以及商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系统梳理商业集群在经济学说史上的发展历程,为商业集群的发展提供理论借鉴和现实启示
商业集群的起源
对商业集群研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杜能在其管理自己大片土地的过程中,根据自身的经验撰写出了《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一书,并于1826年出版在这本书中,杜能的本意是想说明不同产业因为运输费用的不同而如何去决定一个孤立国家的土地和地租的。为此,杜能根据运输费用的大小而提出了被后人称之为杜能圈的理论,即孤立国最终会形成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由内向外依次分布着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以及畜牧业的同心圆结构。实际上,杜能圈就是一个以城市为中心的商业集群,在这个商业集群中聚集了蔬菜、牛奶、木材以及猪牛等商品的供给者和需求者。因此,也可以说杜能是最早研究商业集群起源现象的经济学家了。
1890年,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一书的出版,标志着新古典经济学的正式成立。局部均衡是马歇尔新古典经济学分析的中心,前提假设是其他条件不变,这一假设使得有可能单独考虑经济的一个片段同时忽视它与其他片段的联系,新古典经济学采用了一种极端的处理市场交易的方式让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见而,通过一个假设的拍卖人,让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就商品买卖达成协议。在新古典经济学的意识中,市场不是空间维度中的一个实实在在存在着的交易场所,而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节点。新古典经济学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这与新古典经济学产生的时代分不开的。新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9世纪末期,当时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还比较低下,需求远远大于供给,人们信奉的是供给创造自身的需求的所谓萨伊定律。因此,新古典经济学忽视对空间流通的研究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没有了空间维度的概念,商业集群自然也就无从谈起。由于新古典经济学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直居于主流经济学的地位。因此,直到今天,西方主流经济学仍然继承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传统,对于空间流通问题基本上抱着不屑一顾的态度,基本上不谈商业集群问题。空间维度一直被主流经济学家所歧视,究其原因无非是一提到空间维度就令他们联想到仍然处于描述和绘图研究阶段的地理学而已,有着社会科学皇冠上的明珠关誉的经济学怎么可能和碌碌无为的地理学为伍呢。
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伴随着区位理论的产生,商业集群问题的研究又出现了转机。1933年,德国经济学家克里斯特勒以德国南部城镇的空间分布为研究对象,在一系列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克里斯特勒构建了一个包括三级商品、市场和城市中心在内的空间经济,形成了一系列彼此重叠的六边形市场范围,即商业集群,克里斯特勒得出的结论是城市中心即商业集群的数量和该地区提供的商品种类负相关,中心地具有向周围地区提供中心商品的职能。另一位德国经济学家阿格斯特廖什则试图根据基本原则寻找到经济体从事经济活动的最有效分布,并且根据假设,经济体最有效的分布是由完全竞争的经济自发形成的,即这些经济体都倾向于出现集中的空间分布模式,形成商业集群,产生集聚经济效应
1929年Hotelling率先在《竞争的稳定性》一文中给出了一个简单商业集群模型:Hotelling通过一系列假定,最终得出了在一个有限的线性市场中,依靠价格和定位进行竞争的两个商家,均衡时他们会集聚在线性市场的中点处形成商业集群这一结论,即最小差异化原则
对于消费者来说,他们无法掌握市场中商品的所有信息,这样消费者就无法决定购买什么商品才是自己的最优选择。Wolinsky在1983年将不确定性引入模型,在不确定性条件下,由于搜寻商品需要付出运输成本,为了降低这种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成本,消费者倾向于到商业集群处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
到了20世纪90年代,随着保罗克鲁格曼、藤田昌久、蒂斯、维纳布尔斯等著名经济学家对新经济地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空间维度被纳入到了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借助于Dixit-Stiglitz模型、冰块、演化和计算机,他们研究了经济活动的空间集聚和区域增长集聚的动力。自此开始,可以看成对商业集群的研究开始正式进入了主流经济学的殿堂。街和购物中心。一个由学术人士、业界人士和政策分析人士等共26人组成的会议小组给出的关于商业集群的定义是:商业集群是借助于活跃的商业交易、对话和交流渠道,在地理上相近且相互依赖的商业企业的聚集,它们集体分享共同的商机和商业风险
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多关于商业集群的定义,主要是由于研究者的研究出发点不同导致的比如另一位经济学家D. l. Hufi以研究商圈而著名,他是从预测特定地点的消费者前往某零售店铺购物的概率的角度出发来定义商业集群的,即商业集群是许多相关联的商业企业所形成的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商业供应范围,应包括店铺的规模、交通条件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Hufi模型。
商业集群的定义
到口前为止,学术界对商业集群的概念并没有一个完全统一的定义,世界上有多少个组织在使用商业集群的定义,就会出现多少个定义版本,但这并不影响经济学家各自对商业集群的研究
藤田昌久和雅克-弗朗克斯认为商业集群是出售相似商品(如时尚服装、餐馆、电影院、剧场、古玩等等)的店铺的集聚,或者是提供多种不同职位的劳务中心的集聚。日本学者田村正纪认为,在区域市场中,零售商店铺选址的重要特征就是零售商通常选择相互接近的地点开店,这种选址行为就形成了商业集群;另一位日本学者石原武政认为,商业集群实际上是指若干商业者集中于某个区域的情形,是以顾客的相关购买商品为中心,而所经营的商品品种又有所拓展的专业店的集合,商业集群的代表就是商业 关于商业集群形成的原因,经典的解释是Hotelling模型,该模型假定两个出售完全相同商品的店铺,由于店铺位于不同的空间位置会导致消费者所支付的旅行成本的不同,所以消费者关心的不仅仅是价格,而是价格与旅行成本的二者之和。在假设运费随距离而增加的条件下,两家店铺都会极力寻找市场中人口更为集中的一侧,两家店铺竞争的唯一均衡便是这两家店铺都布局在消费者分布区间的中位数。如果消费者的分布密度是均匀的,那么这两家店铺最终都会集中在市场的中心,即形成商业集群。Hotelling模型说明了商家对市场份额的竞争产生了一种向心力,这种力量使得商家必然会集中到一起进而形成商业集群
商业区位理论也对商业集群的成因进行了分析,StineJ.H(1962)借助于W.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分析了商业集群的形成机制和形成的动态过程,Stine的研究发现,当经济发展使交通条件改善并带动了消费者需求增加的时候,商家的销售线路就会逐渐缩短,商人也最终由行商演变为坐商,这时商业集群就出现了。
也有许多学者从集聚经济的视角出发来研究商业集群的形成机制,认为商家主动追求集聚经济是商业集群形成的主要原因:利润是促使商业集群形成的根本驱动力,出于对成本节约、知识的创新、品牌和社会资本以及风险规避等的考量,最终使商家聚集在一起,从而形成商业集群
美国经济学家P. Bucklin则是从生产者规模的角度来分析商业集群形成的原因的。P.Buckl i n认为,市场是分散还是集中,以至于进一步影响的是直接商流还是间接的商流,很大一方面是由生产者的规模和本地交易中心的规模决定的:如果本地的生产者能够满足交易中心的需求,那么此时的分散交易市场就是经济的;反之,若本地的生产者不能够满足交易中心的需求,那么这时就会形成某种类型的集中市场,即商业集群。当市场交易集中在某一中心形成商业集群时,商家接触到所有潜在购买者所花费的费用相对较少。
消费者行为理论认为消费者的行为特征是商业集群形成的根本动力。在Christaller的中心地理论中,距离是消费者选择商家店铺的唯一决定因素,但Berry则对中心地理论提出了挑战,他们认为商品满足消费者的程度、消费者的购买能力以及消费者出行的方便性都是影响消费者选择商家店铺的重要影响因素,即使规模相同的两个中心地也有可能出现功能上的不同。
藤田昌久和雅克一弗朗克斯蒂斯对寡头竞争条件下的零售商的集聚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了当产品间的差异足够大时,两个商店必须都布局在市场的中心以最大化消费者的剩余的结论。他们的这一结论和Hotelling模型所得出的结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但二者关注的重点显然不同:藤田昌久和雅克-弗朗克斯蒂斯是从消费者剩余的角度来考虑商业集群问题,而Hotelling模型却是从商家利润最大化的角度来考虑商业集群问题。
以上只是在理论方面对商业集群形成的原因进行的分析,在实证方面, Oppewal以及Timmer运用实证分析方法论证了消费者多目标购买行为与商业集群之间的存在的正相关关系。
从以上对商业集群形成原因的文献中我们可以看出,尽管不同观点研究的角度和重点不同,有的强调消费者的利益主导,如Bucklin的交易中心需求满足说,但过多的是强调商家的利益是形成商业集群的主要原因。在这些学者的心口中,作为供给方的商家在商业集群形成过程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实际上,商业集群的形成原因是消费者和商家双赢导致的:消费者成功地实现了一站式购物,节约了搜寻成本,规避了不确定性所带来的风险,而商家也获取了商业集群所带来的经济利润。
商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关于商业集群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服务业集群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如Dekle和Eaton (1999)利用日本的相关工资和地租数据对制造业和金融服务业的集聚经济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金融服务业的本地化集聚经济要远远大于制造业,而制造业的城市化经济却远远大于金融服务业NareshGary(2003)在分析英国金融服务业集聚强度时对企业经济增长所起的作用时发现,不论在增长模型还是在进入模型中,英国的金融服务业都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上的集群效应MariusNicole (2008)在对欧洲地区的劳动力密集度所引起的集群经济进行分析时,特别指出金融服务业虽然较少依赖于临近的大型市场,但金融部门集群却会产生强大而且积极的生产效应。
在国外文献中,商业集群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实证方面的文章很少,一方面是由于在国外文献中基本上没有将商业集群作为一个专门的领域对其进行研究,而只是作为产业集群的一个附属品而一带而过;另一方面,商业集群对经济增长所起作用方面的数据不容易获取也是影响商业集群实证分析相对较少的一个原因。
简评
商业集群研究的理论重点在于:建立符合商业特性的商业集群理论分析框架体系,通过对商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商业集群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等的研究,深入探究商业集群发展的特征和规律。但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对产业集群的研究,把产业集群的研究范式移植到了商业集群研究上来,忽视了商业集群和产业集群之间的差异性:产业集群的主营业务以制造业的生产为主,执行的是生产职能,而商业集群的主营业务却是以商品经营服务为主,实际上执行的是流通环节的职能。此外,产业集群因核心技术的存在而难以被复制,而商业集群却因不存在核心技术而存在被复制模仿的可能性。因此,不能完全用产业集群的分析方法来分析商业集群,否则就会限制人们对商业集群的认知思维,无法形成一套有别于产业集群的商业集群分析框架。因此,可以考虑从以下几个方面,在对产业集群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对商业集群的研究,从而完善商业集群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首先,商业集群具备产业集群的共性,但也有自身的特殊性。商业集群形成的原因、对经济增长发挥作用的途径等,都应该结合商业自身的性质来加以分析,不能停留在产业集群分析的老路上。
其次,在具体的研究范式上,应该建立商业集群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与模型,并引入空间维度对商业集群进行系统研究,推进商业集群发展,为地方政府制定商业集群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具体措施提供理论基础。
最后,商业集群的研究要与具体的商业表现形式结合起来。现有的理论研究比较偏重于对商业集群这一商业模式的整体性研究,而对于商业集群的具体表现形式,如CBD.商业街、集贸市场、购物中心、产业园区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有何不同并没有做出进一步的说明。由于自然禀赋等因素的不同,每个地区在构建属于自己的商业集群的时候,究竞采取何种商业模式自然也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十分有必要加强对商业集群中具体的商业模式的进一步研究。
但必须说明的是,商业集群的形成、发展没有固定的套路,既有可能是在政府主导下建立起来的商业集群,也有可能是市场主导下形成的商业集群。无论是哪一种形式形成的商业集群,只要是有利于经济增长,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政府都应该大力支持。因此,政府在商业集群中的作用在今后也应该成为商业集群问题研究关注的一个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