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文【三篇】

其他论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cx

更新时间:2023-06-01 15:21:37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意识是人脑对大脑内部和外部表征的意识。生理学上,意识脑区是指意识脑区前额叶周围,可以从其他脑区获取信息。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文的文章3篇 ,欢迎品鉴!

第1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文

  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考察时指出:“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的生命所在、力量所在、希望所在,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一个民族都不能少,各族人民要心手相牵、团结奋进,共创中华民族的美好未来,共享民族复兴的伟大荣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1]。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要从形式上认可我国领土的完整性与政权的合法性,更要在实质上形成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性认知、心理认同、情感依赖、态度肯定、积极评价,厘清内外之别。对内亲如手足,各族人民按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平等享有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对外团结一致,不卑不亢,自觉维护中华民族共同的利益,彰显大国风范。
  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题中应有之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国家富强。中华民族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预设了主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是政治共同体、文化共同体、利益共同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将个人、民族和国家融为一体,寻求最大公约数,要求个人利益、民族利益、国家利益三者的高度一致。我们每个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个人的努力汇聚成强大的合力,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充分调动全社会积极因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包容性秩序,使创造社会财富的力量充分涌现,使消极因素尽可能被化解,盲动因素得到正确引导。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民族振兴。民族振兴包含三层含义:一是核心价值观振兴。“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2]共同价值观与现代化的日常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相匹配,通过书写中华民族共同的历史文化记忆,形成稳定的文化共同体,为中华民族信仰振兴明确了奋斗目标;二是经济振兴。深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利益共同体关系,充分发挥市场的整合功能,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才能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全面发展;三是文化振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奉行“文明冲突论”、“历史终结论”、“民主和平论”和“软权力论”,驱动其在输出代表西方价值的政治和大众文化过程中蛊惑大众意识形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树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自信,才能把人民期盼、民族向往、国家追求三者融为一体。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实现人民幸福。一方面,实现社会幸福和个体幸福的辩证统一需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指引进行动态心理调试。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民生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仍将长期存在。在发展过程中不可能做到绝对平均,绝对平均也不等同于公平,但差异性可能导致心理落差,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凝聚,才能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发展中的不平衡问题,先进带动后进,共同砥砺前行。另一方面,实现物质幸福和精神幸福的辩证统一,需要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驱动力。物质需求的满足是实现人民幸福的前提和基础,精神幸福则更为高尚持久。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兼容并蓄,蕴含着五千年厚重的历史积淀,凝聚着强烈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形成了共同行动的原生内驱力。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创造的,仍在不断鼎故革新、与时俱进,在新时代亦将发挥继发内驱力的作用,集聚更强大的合力,激励更多的人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
  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是中华文明几千年历史赋予的国家禀赋。中华民族是一个多元一体的大家庭,这是中国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起点和归宿。在我国辽阔的疆域内,让14亿人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需要秉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消除发展起点不一致及自然、社会的偶然因素造成的影响,保障社会公平,促进平等。因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走中国道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弘扬中国精神,弘扬中国精神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一方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中华民族是我国各民族相互认同而形成的共同体,是“大一统”思想的文化载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植于中华民族的传统基因之中,“大一统”思想在人民心中高于一切、根深蒂固。鸦片战争以后,随着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在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下,各族人民共同抗击共同的敌人、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国家,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各民族人民合作共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创造了必要的条件。另一方面,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时代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改革开放精神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通过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总结出来,同时被实践反复证明是正确的。这种“改革开放精神”,是中华民族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对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实践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凝聚中国力量,凝聚中国力量必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国力量是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是党领导下中华民族全体成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力量。历史实践有力证明,团结一致是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繁荣、发展的法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各族人民共同利益之所在,关系到每个中国人的命运。伟大征程不可能一帆风顺,会遭遇各种艰难险阻,需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精神支撑,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促进共同体内部成员相互帮助、不分彼此、共同发展,保证“两个一百年”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坚定不移地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重要作用。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空前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发挥党组织与党员作用,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纽带和桥梁,让每一名党员成为共同历史文化记忆的书写者、实现共同理想使命的领路人和践行者。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推动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改善群众生活,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发展质量效益,创新驱动发展。同时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五个认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差异背后隐藏的是人民群众的发展诉求。国家意志、民族意识根植于人民理性选择之中,具有建构性、动态性的特征。而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一方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坚持系统观念,鼓励东部地区带动和帮助中西部地区发展,扩大发达地区对欠发达地区和民族地区的对口援助,形成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另一方面,继续完善民族地区的经济政策。包括:增加民族地区的基础建设资金投入,完善转移支付力度财政政策;发展现代工业,加快民族地区产业协调发展政策;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统筹协调、促进西部地区的区域政策;支持贫困民族地区发展的差别化扶贫政策;兴边富民行动,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专项规划的扶助政策;贯穿我国大部分民族地区的“一带一路”战略涉及的经济政策;经济发达地区对口支援民族地区的政策等。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家园,巩固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支撑,是照亮民族复兴征程的精神之光。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学习教育,将个人的前途命运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融为一体;坚定文自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构筑当代中国人共有精神家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血脉,明确当代中国发展诉求;促进文化交流交融,强化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吸引力。

第2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文

  对多民族国家来说,民族团结是一个关系国家命运的重大问题。我们党自成立起,就将实现各民族之间的真正平等和团结,作为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
  新中国成立后,党中央多次强调“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要求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定不移地维护民族团结。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各族人民亲如一家,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定要实现的根本保证。”这一重要论述,站在党的历史使命的高度,深刻阐明了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极端重要性,指明了新时代民族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战略任务,意义重大而深远。
  纵观历史,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
  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国力强盛、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时期,无一不是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时期。西汉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清代康乾盛世都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反之,历史上发生过数不清的战乱和纷争,使国家和人民都饱受动荡之苦。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消除了民族歧视和压迫的总根源,从根本上奠定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基础。70多年来,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决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防范和化解国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提供了坚强保证。
  当前,我国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来更加光明的前景。
  放眼世界,民族宗教问题历来是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当前,一些国家因为民族矛盾、种族仇恨、宗教纷争、领土争端,导致战乱频仍、民不聊生,甚至国家解体、民族分裂、经济衰退、满目疮痍。民族宗教问题成为影响世界格局演变的重要因素。
  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列强船坚炮利和挑拨离间,中华民族陷入四分五裂、亡国灭种的空前危机。当时的西方人普遍认为,中国肯定会像奥匈帝国等多民族国家一样,分裂为无数个单一民族国家。但是,他们的预言失败了。中华民族不仅没有分裂,反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空前地团结起来,“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浴血奋战、浴火重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各民族在反对共同敌人的斗争中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一个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新中国成立以来,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敌对势力利用民族宗教问题对我渗透、破坏、颠覆的图谋从未停止、愈演愈烈。美国参众两院出台直接涉华法案、决议共37项,大多是这类议题。他们以“人权”之名行“霸权”之实,执意炮制涉港、涉台、涉藏、涉疆等法案,粗暴干涉中国内政、遏制中国发展的图谋昭然若揭。国内外敌对势力越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我们就越是要推动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不断筑牢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统一的人心防线。
  面向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56个民族共同的梦,归根到底要靠56个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我国近14亿人口中,少数民族有1亿多,都是我们党紧紧依靠的对象;960多万平方公里陆地国土面积中,155个民族自治地方占64%,都是我们党领导下的地方。
  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在党的领导下,都作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从“彝海结盟”“牦牛革命”“山山金达莱、村村烈士碑”,到“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一家三代为国戍边”,再到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北煤南运,例子不胜枚举。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打赢脱贫攻坚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各族人民手足相亲、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大团结的力量。
  当前,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上升,必将迎来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这些都需要我们进一步把各族群众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断巩固和发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良好局面。

第3篇: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文

  摘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关系到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对于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建立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有着重大意义。

   关键词:新时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_)27-0063-02

   一、对大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1.培养、塑造人生观、价值观的传统文学作品。文学作品,无论是古代作品还是近现代作品,都融合了古今文人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感悟,尤其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更是体现了法治精神、伦理道德、个人志趣等内容,成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理想信念的重要教育方法。

   2.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与创新。(1)中国画、书法。中国画是中国的传统绘画形式,是用毛笔蘸水、墨、彩作画于绢或纸上。工具和材料有毛笔、墨、国画颜料、宣纸、绢等,题材可分人物、山水、花鸟等,技法可分具象和写意。书法是写字技巧上有很多创造或独具一格的,我们称之为书法艺术。我国的书法是一种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艺术,它伴随着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一直延续到今天,经过历代书法名家的熔炼和创新,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宝贵遗产。(2)中国传统音乐、戏曲、曲艺。中国传统音乐是指中国人运用本民族固有方法、采取本民族固有形式创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态特征的音乐,不仅包括在历史上产生、流传至今的古代作品,还包括当代作品。传统音乐与新音乐的区别并不在于创作时间的先后,而是在于其表现形式及风格特征。中国戏曲、曲艺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的戏曲与曲艺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以及以评书、相声、快板、鼓曲類为代表的曲艺派别。(3)中国古典建筑。中国悠久的历史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而古建筑便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代涌现出许多建筑大师和建筑杰作,营造了许许多多传世的宫殿、陵墓、庙宇、园林、民宅。中国古代建筑不仅是我国现代建筑设计的借鉴,而且早已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成为举世瞩目的文化遗产。欣赏中国古建筑,就好比翻开一部沉甸甸的史书。那洪荒远古的传说,秦皇汉武的丰功,大唐帝国的气概,明清宫禁的烟云,还有史书上找不到记载的千千万万劳动者的聪明才智,都一一被它形象地记录了下来。(4)中国传统服饰、礼仪。汉服是中国传统服饰的代表,是中国“衣冠上国”、“礼仪之邦”、“锦绣中华”的体现,承载了汉族的染织绣等杰出工艺和美学,传承了30多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受保护的中国工艺美术。汉服包含了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穿着汉服使人神态举止有含蓄内敛、端庄稳重、潇洒脱俗的气质与美感。中国礼仪经过发展已经形成了以“五礼”为核心的中国传统礼仪,即通俗认为的生、冠、婚、丧四种人生礼仪。

   中国传统文化艺术不仅包括上述方面,此外还包括如:民间剪纸艺术、传统美食、中华武术、年画、传统节日、民间神话传说等。以上所述中国传统艺术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粹。研究和学习这些传统艺术对于研究中国历史,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大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也有无可比拟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应该关注当前社会上对于传统文化创新的新形式。

   目前,社会上针对中国传统文化创新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追根溯源,通过更加深入地研究各类艺术形成的历史性、社会性、地理性原因,不断探索艺术的新内容,挖掘所包含的新内涵。二是由国家、高校、社会团体将传统艺术内容进行加工,使其成为更加通俗易懂、易于为大众接受的具有普世性的作品。三是社会自发地对传统艺术形式进行的创新,这些创新内容新颖,易于被大学生所接受,也在无形中推动了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二、高校环境下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实践

   1.立足校园,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1)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大学生的必修公共课。大学应该拓宽人文社会学科的教学范围,开设传统文化经典、中国哲学史等有关科目。传统文化科目不应该是小众研究,而是应该广泛地作用于全体大学生,把中国传统文化定为公共必修课,系统地对大学生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普及教育。通过细分科目类别,在不同领域开设不同课程,发掘引导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真正地使传统文化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2)建设一支思想先进、道德高尚、理论知识扎实的教师队伍。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教师素质是一个具有决定性的因素。教师素质包含方方面面,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服务于传统文化教学,在内容至上的年代,对教师的要求也要对应去提高。但是我们往往看到有些教师只是对着PPT念稿,更有甚者连续数年没有更新教学理论,不仅学生感到上课无用,没有学到东西,而且也违背了教育工作者的原则。因此,教师应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提高内容储备。将自有的知识转移到学生身上,同时也能避免课堂枯燥无趣或者教学流于形式。(3)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教育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兴趣,只有学生感兴趣,教学工作才能顺利进行,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对此,高校应从自身的师资力量出发,依靠现有资源,开展符合自身条件的校园活动,同时与社会力量展开合作,大力开展以“传统文化进校园”为题的多种多样的主题教育实践活动。①定期邀请著名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②继续坚持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相关活动,举办文化月、文艺表演、电影节等实践活动。(4)多渠道营造隐性宣传环境。①举办传统文化教育主题日、传统经典诵读日。②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主体餐厅,增加传统文化风采,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③加快图书馆建设、创新图书流动方式。④注重挖掘身边小事,评选标兵进行示范引领。⑤重视挖掘传统节日和礼仪等非物质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节庆和礼俗,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等,发挥它们在教育和移风易俗方面的功能。

   2.走出校园,让大学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大学生要依托大学的优势,结合自己的知识和特长与大学所在地的风土民情相结合,组成传统文化宣传队,用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丰富当地的传统节日、开业庆典等活动,用优秀的传统文化引导、熏陶、感染广大群众。这也是新时代大学生肩负的使命和义务。

   三、建立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传统文化教育传播网络

   传统文化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学校、社会应该互相配合、共同努力、形成对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的合力。

   家庭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基础阵地。学生家长要引导孩子接触、欣赏、实践传统文化,在与子女的交流中要有意识地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认识,日常生活中家长应起到模范性的“身教”作用。

   学校是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阵地。一方面学校教育要目的明确、组织系统、计划周密详细;另一方面,要创新教育方法,利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通过诙谐幽默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确定了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良好社会氛围对大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在全民弘扬传统文化的大潮中,要给予大学生群体足够的重视,倾听和采纳大学生群体的意见,为学生群体发声提供有效渠道。

   大学教育要在新时期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探索对在校大学生进行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途径,完善教育机制。使传统文化中的优秀的经典的核心的东西融入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之中,成为其相对稳定的内在质量,以此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从而保证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有效性、传承性、时代性。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罗序明,夏人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政教育路径探究[J].中外企业家,20_,(07):141.

   [2]党圣元.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J].中国文化研究,20_,(03):30-35.

推荐阅读:

致我们简单的青春初三议论文集合3篇

传承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论文13篇

学党史论文十七篇

毕业设计论文对导师的致谢词范文(通用3篇)

毛概结课论文范文(通用3篇)

新冠疫情论文范文十一篇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