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是指没有从基础高等教育和职业高等教育毕业或者已经从高等教育毕业进入社会的群体。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形势与政策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的文章12篇 ,欢迎品鉴!
【篇一】形势与政策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论文摘要:自建国以来,6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为我们中华民族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奠定了新的基础。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大学生是青年中具有特殊优势的群体,新的世纪是我们中华民族复兴的世纪,生长在这个伟大时代的大学生,幸逢盛世,既是无限幸福,值得羡慕的一代,又是责任重大、任务艰巨的一代。我们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大学生践行社会核心价值观,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将浅谈我对当代大学生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引言
大学生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生力军和接班人,承担着推动我国走向世界强国之林的历史使命。但随着社会的转型,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和目标追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他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意识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差:既崇尚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又在利益问题上趋于急功近利;他们往往只注重专业学习,缺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的基本常识,也就不能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正确而远大的理想。面对这些挑战,大学生必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正文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代大学生所面临的社会大环境需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其价值观的塑造。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此,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以下几个方面: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当代自己。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才能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和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代大学生一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
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我们只有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切实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灵魂、社会主义意识大厦基石的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应该从身边做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变我们现在经济还不发达,科学技术还比较落后,人民的生活水平还比较低的现状。要把握好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个人理想,为社会大理想做贡献,用个人理想来促进社会大理想。同时,我们既要严格要求好自身,也要带动周围的同学朋友一起坚定这一伟大的理想。
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文明、和谐的力量源泉。作为一名大学生,我们更是要知道如何去爱国,爱国不是要我们在发生中日矛盾时举着旗帜到处游行,到处砸人家的丰田汽车;爱国也不是一大帮大学生在新浪网上叫嚣着要爱国,却发现自己的英语四级还没有过;爱国更不是学校早上升国旗奏国歌的时候,操场上一片叽叽喳喳的声音。我们可以从尊重国旗,尊重国歌做起,来体现我们的爱国之情;我们可以像周恩来总理那样“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来表达我们的爱我之情。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需要我们这些时代的接班人来发扬光大。同时,大学生还应该积极主动的去了解社会动态,国际新闻,了解社会的发展方向,积极思考创新,对社会现象提出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我们大学生要接受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情操。并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勇于指证他人的错误、不规范行为,为创建良好的社会风气而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总结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一定要牢记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融入到我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为了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篇二】形势与政策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要】目前,在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中,还存在教师授课话语霸权惯性、学生课程重要性认识缺位、学校课堂互动氛围寡淡等问题;同时,也蕴藏着师生互动的诸多优势。本文基于教学实践,提出解决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形势政策课;课堂互动;路径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还存在教师课堂话语霸权惯性[1],教师课堂独白,学生课堂失语问题;还存在学生对形势政策课的认识缺位,课堂互动氛围不浓,课堂互动被制约等问题。与此同时,形势与政策课的铸魂工程[2]优势,宏观问题优势与最新动态信息优势,也为课堂互动提供了实现的可能。
1.1教师话语霸权惯性,冷却了学生课堂互动热情。由于传统讲授法灌输的惯性,教师习惯了课堂独白。教师课堂独白冷却了学生的课堂话语表达热情,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阻滞了师生的课堂互动。对此问题,高校在教学改革中已经醒觉。但是,要克服传统的灌输教育形成了的教师话语霸权的弊病,改革还不能一步到位。究其原因:
1.1.1受传统讲授法的惯性力推动,教师话语霸权自控力不足。传统讲授法的优势,体现在信息不发达的社会。在信息阻塞的农耕社会,知识只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多数人期望改变知识贫乏状况,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因知识贫乏的多数人对知识拥有的少数人顶礼膜拜,使知识拥有者雄踞知识垄断的优势地位,以居高临下的心态对受众灌输。垄断知识者的赠予和居高临下心态,滋润了教师的话语霸权。尽管当今社会话语霸权受到媒体众多,话语分权,信息三维空间覆盖,信息高频率冲击的挑战,失却了绝对的优势;但教师受传统话语霸权的惯性力牵制,自制力还不足以与惯性力抗衡,还残留课堂话语霸权。
1.1.2教师对大学生水平低估,助长了自己的话语霸权。由于媒体的多样化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知识信息充盈,为学生自学提供了丰富的知识资源和摄取知识的捷径,学生掌握的某方面的知识未必不如教师。一些教师没有清醒认识学生的特点和优势,妄自尊大,助长了自己的课堂话语霸权。教师课堂话语霸权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思维和个性表达,张扬了人的工具属性,扼杀了人的精神属性,把学生误导到只当知识存贮器的歧途,冻结了学生的课堂自主创新思维和精神构建力,阻滞了创新人才的培养。
1.1.3教师创新力不足,沿袭守旧教学,不经意维持了课堂话语霸权。教师在缺乏创新思维的场景下,无法在一堂课中将教材系统准确、生动地转化为教学系统,无法充分挖掘教材的潜在信息,无法将社会实践与教材理论紧密联系,只好沿袭传统的教法,做课本的复印机;而课堂话语霸权,正是维持课本复印机的软件。
1.2大学生认识缺位,自我冷却课堂热情。大学生普遍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功能认识不足,以即时生效的工具理性来理解形势与政策课课程功能。形势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内在规律的客观反映,是对社会状况、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态势的研究;政策是对社会现状和发展趋势的科学判断前提下的战略安排。故此,形势政策课是教会学生站在社会的高端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做战略决策,是一门气势恢宏的、培养统揽全局能力的重要课程。对于这一点,形势与政策课教师往往忽视了课程的重要性。学生得不到对该课程的正确认识,认为该课程没有即时生效的功能,不能马上教会我做什么,做好什么,产生对该课程是额外负担的想法,影响了课程学习和课堂思考与互动。
1.3高校课堂互动氛围不足,压抑了形势与政策课课堂互动。高校课堂互动氛围不足的原因:
1.3.1部分校领导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课堂教学互动对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校风、教风、学风的营造有实实在在的好处;思想守旧,固守传统的教学方法,停滞在教师课堂独白的现状。
1.3.2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课堂互动教学所产生的积极效应,不理解课堂互动给给学生带来的学习激情、头脑风暴、快乐学习;给教师带来的成就感、幸福感和教师职业荣誉感。
1.3.3学生还缺乏强烈的参与意识,存在等待教师灌输的思想。学生课前无准备,课中无思索,课后无反思,没有将被动的“上学”提升到主动的“求学”。
1.3.4课堂互动教学方法的超前与教学效果考核制度滞后的不相匹配,课堂互动教学效果未能在传统考试模式中客观体现,造成课堂互动教学成绩在传统考试中判断失真。
1.3.5还没有寻找到课堂互动的有效方式,并形成示范意义的优质课程。凡此种种,使课堂互动难以形成共识,使形势与政策课课堂互动独木难支。
2.形势与政策课课堂互动的优势
2.1形势与政策课具有铸魂工程的主阵地优势。首先,形势与政策课具有德育课程地位优势。该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明确了高等学校培养人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育建设者和接班人要以德为先,以德为魂。
其次,形势与政策课具有铸魂工程的内容优势。形势与政策课研究的是国际国内形势、国内政策等宏观问题,内容涉及社会生产力发展观、人民群众创造历史观、社会制度更替观、人民群众利益观、实事求是观、政策生命观、与时俱进观等[3]。形势与政策课丰富的内容为造就具有科学马克思主义灵魂的建设者打下良好的基础。
再次,从中央到各高等学校都重视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工作,教育部规定了形势与政策课为必修课程,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意识;各高等学校都把形势与政策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由校级领导直接抓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教学工作。
2.2形势与政策课的宏观问题研究的资源优势。形势与政策课研究的是大空间、大地域和大事件,涉及到全球、国家、地区的历史、当下和未来。其涉及的资源有三维空间优势,时间轴优势,人类智慧成果优势,人类失败经验优势。教师在与学生讲授世界格局的时候,就涉及到全球的主要国家,涉及到国家的能源战略,进而涉及到地下资源开发战略、海洋战略和太空战略。这些问题涉及到以地球为圆心的三维大空间的信息。教师在讲授党的代表大会精神,解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精神的时候,不可避免地涉及到党的发展史乃至国家民族的发展史,在中华民族有记载的五千年发展时间轴上,有无数的信息资源可供教师挖掘。形势与政策课研究的是大课题,是民族乃至人类的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在无边界的三维空间和无始无终的时间轴上,有无尽的信息资源供教师挖掘。故此,形势与政策课宏观问题的研究,为课堂互动打下信息资源优势。
2.3形势与政策课具有信息快捷优势,为课堂互动打下鲜活信息共鸣优势。
形势与政策课研究的是国内外新近发生的大事,并且从已经发生的大事研究中,得出基本的判断,指出全局管理和社会运行中的问题和教训,提出防止问题和教训发生或者消解问题的对策,为社会管理层在建章立制过程中做参考。对最新问题的剖析和研究,为青年学生提供了鲜活的信息,契合了青年学生求新求异的心理,容易在学生知识体系中产生共振,容易入脑入心,因新的共鸣产生认同感和表达欲,为形势与政策课互动打下与教师共鸣的优势。
3.形势与政策课课堂互动的路径
要在形势与政策课课堂教学中实现良好的互动,课任教师就要努力做到宏大叙事与日常小事分析结合,寻找课堂教学蝴蝶效应的切入点,以感性生命叙事来诠释理性逻辑,以通俗解析为着力点嵌入重点深奥问题。同时,教师还要以激情释放激发学生的学习潜意识,以影像资料迎合读图时代的青年人特点,以实现课堂互动。
3.1授课过程要注意将宏大叙事与日常小事分析相结合。我们知道,形势与政策课讨论的是当下已经发生的大事。大到地区、国家乃至世界。世界级的大事,可谓宏大,但宏大叙事,容易拉开了与小事的距离。人们最关心的,还是日常的小事,身边的小事,更加看重的是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小事。如何把世界级的大事化解成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小事,要凭借教师的解读能力、延伸和链接能力。在我校最近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题材的形势与政策课中,引导学生把国家的科学发展与个人的成长成才结合起来思考,把国家发展的宏大叙事与学生当前的求学修身结合起来,把为祖国富强做贡献与脚踏实地充实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结合起来,使课堂教学取得较好的互动效果。
要做到宏大的叙事与日常小事分析相结合,还要讲明大事与小事的逻辑关系,任何大事都是由无数个小事组成,只有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应该做的小事,才能完成国家部署的大事。还要告诉青年学生,任何小事的作为,都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到都要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修身养性。
3.2寻找课堂教学蝴蝶效应的切入点。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期望的蝴蝶效应,是通过一条信息的传达或者一个议题的切入,将在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参与课程知识吸收、思考消化、语言表达而形成课堂互动。
教师在讲授形势与政策课的过程中,要善于寻找能够引起蝴蝶效应的切入点,让学生在课堂上引起共鸣,促进课堂教学互动。首先,教师要有寻找发现“蝴蝶”的能力。教师必须学会在丰富的课程信息中,找准一条能够引起学生关注,进入课堂互动的信息。其次要善于将“蝴蝶”引入。教师即使找到那条可以引起蝴蝶效应的信息,如果引入的方式方法不妥,也不能引起互动效应。通常的引入方式有:悬念、设问、设错纠错等方法。再次是要求教师对可以产生蝴蝶效应的事件有较强的叙事力,做到事件描述逻辑性强,语言有张力,语言有魅力。学生一旦全部身心投入到课堂互动中之后,就会忘记时间、忘记烦恼,收获的是知识吸收的快乐。
3.3以感性的生命叙事来诠释理性逻辑。课程理论采取生命叙事[4]来诠释,具有理论通俗、事件真实、入脑如心的特点。生命叙事的内容可以选择:古名人的成长叙事;今英模人物的成长叙事;教师的成长历程叙事;学生成长叙事。我国古今的名人及英雄人物,其成长过程对当今学生有样板效应、激励效应和参照系效应。学生通过对古今英雄成长历程的认识,激励自己成长的愿望,以愿望驱使行动;把古今英雄做自己的楷模,作为成长目标的参照系以设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对本校教师、学生的成长历程的诠释,也可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现实的成功样板,一个具有实现可能的参照目标,一件课堂讨论最为直接的素材。课堂互动在生命叙事的牵引下拓展,扩大了教学资源,增加了学生吸纳的信息量和综合知识。
3.4以通俗解析为着力点嵌入重点深奥问题。形势与政策课的大课题、广覆盖、深探讨的特性,经常涉及到深奥问题。如涉及世界能源战略,必然要接触到太空能源、生物能源和地球蕴藏能源,必然接触到较深奥的理论,如宇宙、黑洞、反物质等。教师的职责,就是在自己刻苦学习充实知识的前提下,把深奥问题浅显化,引导学生用简单的道理来理解深奥问题;用通俗的叙事来解释冷僻的问题,用形象思维来诠释理论思维问题。通过以通俗嵌入深奥问题的诠释,可以从知识生长点,知识转换点,知识耦合点进行多维度多方位的知识延伸,实现课堂教学知识创新,进而取得知识交流与互动的效果。
3.5教师以激情释放激发学生学习潜意识。激情是情绪的激烈反映。情绪有工具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和手段功能。教师的情绪通过组织功能和手段功能唤起或者暗示学生的学习潜意识。教师的激动情绪具有强烈传染性和鼓动性,形成教师的魅力。没有教师的激情,互动不可能产生。故此,教师上课,必须充分酝酿和表达激情,方能引领学生对课程学习理解的互动。要做到课堂有激情,首先要对形势与政策课怀着崇高使命感,充分认识到教师从事的是崇高的育人灵魂工程。具有崇高使命感,授课激情便油然而生;其次是对课程的潜心研究,课程信息烂熟于心并内化为意识流,可以随机抽取,迅速涌流;再次是要对学生有爱心和充分关注。
3.6以影像资料迎合读图时代的青年人特点,提高课堂互动效果。我们知道。现在的大学生都是80年后出生的。80后青年人的成长历程,与读图密切相关。学生从幼儿园始,就以图像为主要信息接受的方式进行学习。到了小学、中学,也离不开电子游戏机、卡通和电脑、电视。故此,图像成为80后的知识蛋糕,成为80后吸收文化科技原料的原始奶汁。这种初始形成的学习方式,与母语一样的根深蒂固。所以,教师必须迎合青年学生的学习方式惯性,充分发挥图像的视觉冲击力、形象思维力、图像信息大载体的优势,来充实课堂教学。通过多媒体和其他平面、立体媒体为教学载体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入课堂的互动。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多媒体,发挥读图的优势,引领学生进行图像或影视资料观赏,组织学生对图像或影视资料传达信息的组合、排列,与学生共同进行图像寓意分析,图像社会背景分析等。
4.结语
一方面,由于大学的形势与政策课中存在教师课堂话语霸权惯性,大学生对形势政策课重要性认识缺位,学校没有普遍形成课堂互动的氛围,使高校的形势与政策课课堂互动还存在困难。另一方面,这门课程有地位高、课程覆盖面广、课程资源丰富、课程信息新,对学生有吸引力的等优势,为课程互动提供了可创新的条件。教师在政治责任感驱动,在扎实的理论功底的铺垫,在掌握充分信息支持下,注意在课堂中教学中采取宏大叙事与日常小事分析相结合,寻找课堂蝴蝶效应的切入点,以感性生命叙事来诠释理性逻辑,以通俗解析为着力点嵌入重点深奥问题,以教师的激情释放牵引学生的学习潜意识,以影像资料迎合读图时代的青年人特点等措施,就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
同时在课堂互动中,也要防止教师心中无数盲目互动,以互动替代讲授,互动背离教学大纲,互动无中心议题,不负责任地放任学生互动等问题。参考文献
[1]罗生全,靳玉乐.《课堂文化扩散与交流:形式、原则与路径》
[J].天津市教育科学院学报20_年第4期P23-26
[2]刘云杉.《人类灵魂工程师考辨》
[J].京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_年第一期P19-32
[3]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指导委员会副主任郑永廷教授审定,教育部重点课题组编著的《形势与政策概论》
[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_年8月
[4]刘洁.《从“生活史”的角度看教师教育》
[J].太原教育理论与实践20_年第三期P49-52
【篇三】形势与政策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一.中国对外政策的调整与中国对日政策的发展
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时刻,在这一时期作出了改革开放和把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与进行现代化改革开放相适应,中国对外政策包括对日本的政策进行了调整
中国的改革开放与对外政策的调整有利于中日关系的发展,日本是经济大国,资源小国,对海外资源的依赖性和依赖程度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大,加上国际局势动荡,对日本影响很大。因此,日本需要分散原料,燃料的供应,就近取材来满足其国内经济的飞速发展。本在国际上的影响仍十分有限,它既无法同美,俄那种政治影响力遍及全球的超级大国相比,也无法与英法相比,因此,它力图在最有前途的亚太地区扩大政治影响,亚太地区既是日本的主要资源供应地,又是日本重要的商品市场。日本企图从政治上“担负起稳定亚太地区的使命”。从这一指导思想出发,日本加强了亚太外交,积极在这一地区发挥作用施加影响。在国际重大问题上,积极参与,尤其在经济上大大增加对亚太“热点”地区的投资。加强经济合作。
二.中日在政治经济等领域双边关系的发展
中国奉行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和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为中日两国友好关系注入了新活力,中日官方和民间的互访增多,中日经济贸易迅速增长,经济合作的加强。文化的交流等都促进了中日关系的良好发展。
三、新的历史条件下潜在不利于中日友好的倾向
中日两国友好合作关系有了显著发展,总体来看,主流是好的,正常的,发展是顺利的,都给双方带来了好处,但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摩擦,这些问题主要包括经济和政治两方面。
政治上,主要上是日本如何对待过去的军国主义发动的侵略战争以及如何处理与台湾的关系这是中日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
经济上,大多是业务问题:一是两国由于体制的不同,在契约的观念,市场开放程度,交涉权限等方面产生的差异,二是随着歼击机往来的扩大,引起的贸易不平衡。三是在技术合作方面,日本企业严密控制先进技术的出口和转让,采取卖产品不卖设备,卖设备不卖技术的做法,这不能满足中国在技术引进方面的要求。
【篇四】形势与政策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历史责任、以前感觉这个东西离自己太遥远。感觉自己只是一个平凡的普通人,只是一个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学生。经过形式与政策这个课程的学习之后,我们应该有对国家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我们是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满腔的热血应该为祖国挥洒。
或许每个时代的使命都不同。在以前抗战时期,外来入侵,祖国有危险。人们有救亡图存的使命和责任,而在当今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的主题的时代,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不再是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但这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历史责任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肩负的责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过这样一个使命,似乎不切实际,和我们的生活不太贴近。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抑或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责任。
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负的责任。我们也应该对自己负责。人活着,虽然活着不全是为了自己,却有着对自己的责任,那责任是别人任何人也取代不了的。对自己负责,就是要做一个无悔无愧的人。短暂几十年,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成名成家,也不是成名成家就是人生的全部意义。所以,对自己负责,远不是成名成家那样简单,而是要活得充实,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实现自己的价值。而价值何在,也许只存在于自己的心中,也许在别人的评价中。总而言之,不能让自己委屈,也不能让自己遗憾。
我们作为一个家里的一员,有着一份不可推卸的对家庭的责任。尽管家庭不会刻意要求。而正是因为以前对家庭尽到的责任太少,成为大学生后,就更应该增强责任心。家是一个一出生就有的小环境,是一个永远的归处。都说“当你失意时,第一个想到要回去的地方就是家”。家也是我们的避风港。在家里,我们的关系式很单纯的,不会参杂着任何利益观念,是都甘愿为其它家庭成员奉献的。父母对我们就是如此,不求回报的付出。所以,尽一个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既是对生我养我的父母的报达,也是给予自己心灵的反馈。
作为国家的人民,作为未来的接班人,我们无法也无须逃避我们的使命。只要能够坚持着自己的方向,所有的人一道努力,就不会有无法实现的目标。而社会主义中国,才是我们奋斗的热土,才是我们永远的向往。或许,我们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一点一滴的力量凝聚起来就是大力量。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的贡献出来,威慑推,为国家做贡献。
以上就是查字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形势与政策心得体会20_精选3篇,希望能给你提供些许帮助。更多模板作文请继续关注查字典范文网。
【篇五】形势与政策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要:如今中国的国际地位步步提高,于今年六月七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与美国总统奥巴马的会晤也成为了全世界关注的话题,中美关系发展的影响的已经不仅仅是中美两个国家,还影响着整个世界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而作为中美关系谈话中,台湾问题一直是其中的焦点问题,从建国以来,台湾问题的起起伏伏不断影响着两国关系,本篇文章将以讲述这几次起伏的过程和分析这几次起伏的原因切入点分析新中国时期中美关系中的台湾问题。
关键词:中美关系台湾问题中美三次联合公报《共同防御条约》《与台湾关系法》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逃至台湾,为大陆与台湾的分裂埋下伏笔。对于想要“重返亚洲”和迫切希望制约苏联的美国来说,台湾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但当蒋介石败退,美国国务远东会议上得出中共的军队将攻占台湾的结论,使美国对台湾的态度发生的转变。在1949年12月23日,美国国务院声称“美国对台湾没有承当义务”、“美国不会卷入台湾[1]”,1950年1月,杜鲁门发表《关于台湾的声明》声称:“美国及其他盟国承认中国对该岛行使主权,美国对台湾或中国其他领土从无掠夺之心。”这表明了美国是“无意在台湾获取特权权利或建立军事基地,亦无意使用武装部队干预现在的局势,亦不拟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国卷入中国内争中的途径”[2]台湾被美国列为了“不管区”。对于这此美国放弃台湾,有着诸多的原因:第一,代价的考虑,在蒋介石政府即将被打败时,美国其实主要面临就是出不出兵的问题。出兵,就免不了与中共的军队进行正面的冲突和对抗,且长期卷入到中国的内战中,而如果要保证胜利的概率,就要投入大量的军援并且要动用到美国的军队,而这样大量的投资是美国不愿意的,在美国国务卿艾奇逊会见军方代表时表示:“还没有人会认为台湾在战略上重要到如果一旦丧失,真的会打断美国队的防线。所以美国不值得为台湾这么高的代价。”[3]第二,配合新亚洲政策。该政策的核心在于,争取与除中国外的亚洲国家,特别是要加强日本和菲律宾为首的国家防务,用来抵制共产主义在亚洲地区的蔓延。美国为了保证想要局势,首先,就不能过多的染指台湾问题,这种行为会造成亚太地区小国对于美国的不信任;其次,在新中国成立,蒋介石的国民党政权被逐出大陆后,国民党政府的形象大为下跌,如果这是的美国支持国民党政府的话,于美国来说不利。第三,苏联问题,中苏交好是美国不愿意看到的,这对美国的全球化战略有着重大的威胁。艾奇逊也提出国关于分离中苏的看法:“美国应该利用苏联在满洲和新疆因其的中国人民的“领土首付主义”情绪,在这种时候,美国最需要避免的是把中国人民的“民族情绪”从苏联引向美国,美国应该在台湾问题上作出一点高姿态。”这些都促使美国“弃台”。
但《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打破了美国幻想,加之台湾海峡的气候使中共军队不能及时的对台湾进行军事行动。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的第七舰队进驻了台湾海峡,粗暴干涉中国的内政,随后“放蒋出笼”、《共同防御条约》,都显示美国对于台湾的重拾。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朝鲜战争爆发后,迫使了美国美国重新对远东战略进行考虑,加之社会主义“铁幕”的出现,促使美国制定了以苏联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主要战场的全球战略。[4]第二点,“不沉的航空母舰”论指出:只要台湾落入中共之手,那么台湾一定会成为苏联海军和空军基地,这显然对美国极为不利。第三点,在朝鲜战争的拖延,使美国进退两难,这促使“放蒋出笼”政策的出台。但实际上这种“放蒋出笼”政策位的不是要蒋介石反攻,而是“以攻为守”,确保台湾。第四点,《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的签订,是美国不得不重新规划对于苏联的牵制方式,美国希望台湾与菲律宾、日本、韩国等国家一道,成为西太平洋上的防线,《共同防御条约》应运而生。
20世纪70年代,中美破冰。破冰有着多方面的因素:两极格局的逐渐打破和多极格局的发展;美国对中国的遏制和孤立的失败;中苏分裂;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泥沼;美国经济的发展出现衰疲。这些都促使着美国不得不放弃之前的政策,于是就有了三个联合公报,分别是:1972年2月28日的《上海公报》、1979年1月1日的《中美建交公报》和1982年8月17日的《八一七公报》。在上海公报中强调,只有一个中国,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在是唯一合法的政府,解放台湾是中国的内政,他国不得干预,要求美国撤走全部武装力量和军事设施。在《中美建国公报》中,中方要求美国停止出售武器给台湾,美方则希望保持同台湾的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交往。而在《八一七公报》中再次强调了“一个中国”的问题,也就美国对台出售武器的问题进行相关规定。而在这一时期,台湾就被美国“冷落”了不少,“毁约”、“断交”、“撤军”、在联合国被驱逐。而最大的目的就是想“以台制中,以华制苏”[5]可以说这些公报,特别《八一七公报》就是冷战的产物。但在三个月后的《与台湾关系法》中,台湾再次被美国拾起,台湾问题逐渐尖锐,接下来的克林顿总统的对台调整政策、李登辉访美和布什总统的“中国威胁论”,美台的关系都一直加强。主要原因如下:一,全球化战略的考虑。中国改革开放后,中国迅速崛起,一方面美国当心中国会迅速的占据亚洲市场,另一方面,美国则是霸权主义的施行者,而中国以反霸权主义为外交的政策;二,“安全因素”的考虑,中国的快速发展使美国感到了恐慌,于是想利用台湾和中国周围对中国进行限制:用日本牵制中国,用台湾牵制中国大陆,用东盟牵制中国南海。三、美国长期的对台投资,使台湾成为了资本主义经济该体系中得重要组成部分,台湾作为一个很好的市场和亚洲的立足点,使美国爱不释手。
如今的中美关系友好促进的双方的发展,台湾问题的悬而未决一支是所有中华民族的心头的一个坎儿。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当今中国无论是经济实力,国际地位都是在蒸蒸日上,而台湾问题也会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而步步的到解决,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而台湾始终是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所有作为的“一中一台”不顺应历史潮流,定会被扼杀,统一则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参考文献:
[1]杨福昌,主编.中国当代外交史1949—20_[M].中国青年出版社,74.
[2]黄安余,著.新中国外交史[M].人民出版社,105.
[3]沈骏,主编.当代台湾[M].安徽人民出版社,48.
[4]黄安余,著.新中国外交史[M].人民出版社,105-106.
[5]黄安余,著.新中国外交史[M].人民出版社,108.
【篇六】形势与政策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要: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政问题,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问题是中华民族的问题,是中国人的民族责任和义务,在解决台湾问题上中国共产党人进行了多方面的努力和探索,从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中国共产党取得了一些突破。从“炮击金门”到“一国两制”再到“经贸互通”“政治互信”“外交斗争”,中国共产党的爱国统一战线,从内政和外交两方面入手推进台海关系的进一步缓解,在发展自身经济的同时加强与台湾地区的经济交往,并审时度势深化政治互信,文化互通,加强两岸政治互动和交往奠定了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方向。两岸最终实现统一是历史潮流更是民心所向,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大陆地区人民的愿望,更是台湾地区人民实现和平统一绝不改变的方针。
关键词:台湾问题;政治互信;一国两制;和平统一;一个中国原则
台湾问题是内战时期的遗留问题,解决台湾问题实现民族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心愿,为推进祖国统一,历代领导集体用不同的方式践行“一个中国”的原则,从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其中心都是以实现“一个中国”原则为出发点。促进并推动台湾问题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不断前进的动力,更是推动政治互信的基础。发展两岸关系,完成统一构想,由浅入深逐步从台湾历史、现行政策、两岸关系构建方面入手逐步了解历史、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中华民族统一的历史进程,进而推动祖国统一大业的实现。
一、台湾问题的形成
台湾问题的演变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台湾问题本身,台湾问题是内战遗留问题,是大国间相互抗衡的一枚棋子,其牵扯到多方利益集团的政治、经济利益。台湾问题的形成主要是内战结束蒋介石集团退守台湾,在解决台湾问题中又遇到朝鲜战争和美国干预解放台湾而遗留下来的“政治问题”。
1.台湾问题的历史沿革
1894年甲午中日战争爆发,清政府在甲午海战中退败,被迫同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及其所属的澎湖列岛归日本所有,台湾成为日本的殖民地。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反法西斯战争最终胜利,包括日本在内的法西斯国家无条件投降,在签署了《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后,于同年10月25日被奴役了50年之久的台湾最终回到祖国怀抱。蒋介石集团在内战中退守台湾,为了最终实现统一,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做了大量的战略储备,准备攻打台湾。然而,朝鲜战争的爆发延迟了大陆攻打台湾的计划,中国共产党的战略重心由东南战场迅速转移到东北战场,这一战略重心的转移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暂时放弃解放台湾的主张。
2.影响台湾问题的新因素
影响台湾问题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地缘政治、经济文化、外国势力的干预等等。台湾问题原本是中国内政问题,美国企图干涉中国内政其实质是阻止中国拓展利益维护其自身的大国利益。在意识形态上美国和中国的政体不同,美国奉行资本主义制度,中国是社会主义制度,两个意识形态之间本身是对立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导致两个意识形态层面的自身的激战。更重要的一点是中国的利益拓展点在沿海地区,冲出第一岛链是中国的现实目标,美国想要阻止中国在太平洋上获得利益,就必须紧紧抓住台湾问题,使中国利益无法拓宽和延伸,也为自己在太平洋上谋取经济利益做打算。美国的霸权主义思想直接严重的干预中国内政,抑制中国的发展阻碍中国崛起,其真实意图是控制亚太地区防线的需要。
影响台湾问题的解决不仅有美国对台湾问题的干涉,还有日本对台湾问题的干预。虽然二战日本战败,将台湾归还中国,但仍然有一些人勾结“台独势力”企图分裂中国。至此,日本的干预也是中国解决台湾问题面临的症结所在。从地缘政治上来说,日本是岛国其想要向亚洲大陆地区延伸,就必须依靠台湾。日本的对外依赖性很强,台湾作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其战略意义是可想而知的。日本企图干涉台湾问题,是为日本经济的安全考虑,如果台湾回归中国,中国对日本的制约力必然会加大,这就会造成日本被动的接受中国给日本施加的压力,呈现出国际外交的紧张局势。
台湾问题的形成是受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国际国内各种势力以其自身利益为由干涉台湾回归祖国,我们不允许“台独”势力的存在,也不允许任何国家和个人企图分裂中国。
二、从武力解放台湾到和平解放台湾
台湾问题六十多年一直未得到解决,在这六十多年中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一直致力于解决台湾,在不同历史阶段,采用了不同的战略解决台湾问题。
毛泽东时期,主要以武力解决台湾问题为主,提出“中国人民一定要解放台湾”的口号,做出攻打金门的战略决策,最终攻打金门失利,其事实证明只靠单一陆军作战而无海军、空军的配合无法与美国支持下的台湾抗衡。武力解决台湾问题在没有建立好足够完整的军队配备下是不可行的。1949年―1955年国内经济也发生了重大变化。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内陆地区需要和平安定的内部环境发展经济,为了能够尽快解决台湾问题进一步争取国际舆论的支持,1955年5月17日的《人民日报》上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第一次向全世界公开提出“和平解放台湾”的方针,以一个中国为核心的“一目四纲”的对台政策,最终成为邓小平“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思想渊源。
邓小平时期,从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毛泽东、周恩来关于和平解放台湾思想的基础上提出并确立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邓小平以实际为原则,以新的语言、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新的境界为导向,为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一个最佳政策选择,为中国的和平统一发展提供了更好的现实路径,在解决战争遗留问题上找到了新的落脚点,这是中国共产党和平统一政策的重大发展。
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奉行“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八项主张”“四点意见”“四不”原则,一脉相承的继承并发扬了“一个中国”的主张,促进两岸和谈,共谋两岸人民福祉,加强两岸经贸往来,体现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一贯性和坚定性。刚柔并进地应对外国势力干涉中国内政,打击企图分裂中国的“台独”势力的坚决性和彻底性。为中国共产党在主张和平,加强中美合作,稳定台海局势,维持亚洲乃至世界和平做出重要贡献。
台湾问题在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进一步解决,在奉行“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向更高领域迈进,中国共产党人要在解决台湾问题上高瞻远瞩,谋求中国和台湾地区未来的良好发展。
三、解决台湾问题大陆政策的新特点
大陆与台湾地区关系经历了几十年风风雨雨的考验,以和平发展的态势面临更多的阻碍,但这种阻碍历史证实,已不会太久,在人民大会堂接见宋楚瑜一行时指出“我们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政策不会改变,促进两岸交流合作、互利共赢的务实举措不会放弃,团结台湾同胞共同奋斗的真诚热情不会减弱,制止‘台独’分裂图谋的坚强意志不会动摇。我们真诚希望台湾社会安定、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台湾同胞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
首先,缩短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表。两岸长期存在的政治分歧问题终归要逐步解决,不能将这些问题一代一代传下去,我们将解决台湾问题的时间表划定在2030―2035年之间,这一时间的确定,是大陆政治经济稳定时期,也是收复台湾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的确定表明不再继续容忍“台独”势力玩阴谋,也表明在解决台湾问题中不反对以武力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在对台湾的一次讲话中,充分突出了时间概念,也在讲话中等同于设定了路线图――突破搁置争议、先经济后政治的思维模式,将解决台湾问题放在一切问题的首位。
其次,充分考虑基层民众的现实需求。曾经在解决台湾问题的过程中,上层的政治需求和利益往来占有很大的优势。那么此次,将台湾民众尤其是基层民众的现实需求作为关注点,照顾弱势群体,关注台湾民众的现实需求,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使更多台湾民众在两岸经济交流合作中受益作为最终目的,充分扩大了两岸社会各界各阶层民众的接触面,也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争取了民众支持。
最后,向台湾人民表达心声,切入民族情感,促进多交流,多来往。从民族情怀谈起,在理解台湾历史过程中发展两岸关系,增进台、中友好交流,将民族情感融入台湾历史之中,充分尊重台湾人民的选择,将民族情感作为纽带化解台湾人民同大陆之间的矛盾,鼓励青少年多来往、多交流,使其感悟到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潮流,感悟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趋势,以促进两岸互信,增强凝聚力。
四、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建议
过去的六十多年两岸关系经历了不少波折,但总体形势向好的方向发展。当前,两岸关系进入新的历史时期,总体上机遇大于挑战。坚持“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两岸和平发展的前提,也是维持两岸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可靠保证。关于发展两岸关系的建议主要从民族情感、共同打击外部势力,以及将大陆政策惠及台湾民众等措施来真诚交流,促进两岸交流互通更顺畅。
1.促进文化互通,为两岸关系发展注入情感推力
要解决台湾问题,首先从民众的情感归宿入手,只有台湾民众的认可,血脉贯通,祖国统一才有希望。增强民族的、和谐的、大众的情感纽带才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有效途径。
2.共同打击外部势力,反对外部势力干涉台湾问题
打击外部势力的分裂活动,是两岸人民的共同责任。我们不允许任何分裂、敌对势力干涉中国内政,不允许危及两岸关系健康发展和关系两岸民众切身利益的行为来干扰中国民族大业的发展,实现两岸人民的双赢。
3.将大陆政策惠及台湾民众,了解台湾民众的现实需求
大陆对台的惠民政策,能够给两岸的发展增添动力,为两岸发展增温,继而争取台湾大多数民意的支持。为争取更多民意支持,祖国能够尽快统一,大陆和台湾签署了有关两岸经济、民生、社会等十二项协议,实现了两岸民生方面的直接对接,使两岸迈入了和平发展的新时期。
五、结语
随着两岸关系发展进入深水区,两岸关系的维系将会进入新的领域,不论是政治,经济,文化,或者是其他领域,需要克服的困难和挑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大陆也应尽快完善时间表,落实现有工作,促进交流、沟通和政策的制定,将政策惠及民生等到更多民众的支持。
参考文献:
[1]黄丽芬.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对台政策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_.
[2]齐向东.“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D].济南:山东大学,20_.
[3]李刚.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变化[D].苏州:苏州大学,20_.
[4]朱芳金.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演进的历史追述与启示[D].武汉:中共湖北省委党校,20_.
[5]薛立波.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新发展研究[D].长沙:湖南科技大学,20_.
[6]任惠兰.试论中国共产党对台政策的演变[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_.
[7]王在希.论台湾问题与中华复兴[M].北京:九州出版社,20_.
[8]韩春霞.台湾问题中的美国因素[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_.
【篇七】形势与政策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要: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生态形势压力也与日俱增,水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大问题,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严重落后,城市生活污染物未得到有效控制,工业污染源未得到严格治理,农业污染日益突出,部分河段水质受污染严重,河水发黑发臭,完全失去水质功能。本文主要对城市水环境治理及污染防治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城市规划;水环境质量;污染防治;对策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宜居水平评价和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作为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水环境对生态环境的治理和改善有着重要的影响。受传统经济发展理念的影响,我国城市水环境污染情况不容乐观。而且在城市扩建过程中还造成了大量周边湿地的消失,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水环境的进一步恶化。针对这样的情况,我国近年来加大了城市生态环境治理力度。从城市规划与发展的角度出发,恢复城市周边湿地环境、改善城市水环境与生态环境。
一、城市水环境的基本特点
1、城市用水的特点
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是城市用水的主要类型,由于城市人员密集、工业化生产程度高,所以,城市用水需要较高的质量、较大的供水量、稳定的供给,这对城市采水、供水和用水来说有着不同于农村的特点。
2、城市用水的依赖性强
城市由于用水量大、供水要求高,所以,单纯依靠城市区域的供给和开采往往难于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大众城市往往需要从城区周边或外地调水来满足城市的用水需要,“引滦入津”、“南水北调”就是这样的举措。
3、城市水环境脆弱
在我国北方,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大都在简单处理或未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环境之中,在日积月累的大量污染的影响下,城市水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并且这一现象有蔓延和恶化的趋势,造成水环境的脆弱和生态的破坏,影响城市深入地发展。
4、城市地下水环境恶化
城市地下水环境恶化来源有两个,一是,城市生产和生活中大量污染源渗入地下,造成对地下水资源和水环境的破坏;二是,城市地表硬化导致城市地面下渗量的减少,在大量开采地下水的同时,没有必要的补充,出现水环境的恶化。
二、城市水环境综合治理方法
1、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第一点,把群众最关心、最直接和现实的水环境保护问题为重点,转变发展观念,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社会,走科学发展道路。
2、优先保护饮用水源
合格的安全饮用水源是人民生活的必需品,水环境治理应突出重点,优先保护饮用水源,确保群众饮水安全。
3、强化节能减排、效益原则
与区县减排工作挂钩,把COD削减量考核指标纳入到区县水环境治理目标体系中,明确各区县污水处理率、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等量化指标。切实保障三个达标,即污水处理率必须达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率必须达标、COD的减排必须达标。合理安排资金,对节能减排效果明显,有一定经济基础,技术条件成熟,符合国家和行业产业政策的项目优先考虑。
4、治本方针
突出截污治污。河道沿线村镇、企业密集,污染来源复杂。为此,河道治理将坚持“先截污、后清淤、先治理、后换水”的原则,周密排查河道沿线污染来源,大力实施清淤、截污、生态护坡、河岸绿化等措施,加强河道水体自净和生态修复功能;在突出截污治理的同时,各区县还将坚持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同步建设,大力提升现有污水处理厂运行负荷率,妥善解决污水出路,切实提高河道水环境质量。
5、加强协作,落实责任
市水务局于去年成立了河道水环境考核办公室,将清水工程已治理河道纳入考核范围,各区县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在本辖区内建立水环境管理机构和相关管理机制,有效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果。此外,目前市政府已正式批准本市河道水环境实施“河长制”管理意见,即将公布全市主要河道“河长”名单,构建完善的河道水环境管理长效机制,为今后本市水环境由加强治理向强化管理转变打好基础。
三、城市河流水防治和改善技术的应用
1、底泥疏浚和河床微生态系统修复
在河流洪水、蓄洪功能上,底泥疏浚主要体现在河流利用水面变化增加行洪、蓄洪能力。作为沉积物沉积,有的湖泊水的深度可以被调整,从而减少其调节和存储功能。增加城市河湖疏浚河道水容量后,以确保顺利排出这些河流洪水,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也避免了洪涝灾害。底泥疏浚是水环境综合整治的一项重要措施,滇池、巢湖、太湖等水环境综合整治已被广泛使用。可见,合理的疏浚清除污染物,对于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人工增氧技术
人工增氧技术是基于城市河流水污染后缺氧的现象,人工的向水体中注入空气或氧气,从而加速水体复氧的进程,提高水体的溶解氧水平,恢复和提高在水中好氧微生物的活力,使河流水的污染物净化,从而改善河流的水质。河流氧气一般使用固定和移动站充氧平台两种形式。河道人工增氧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得水质不同时期达到消除黑臭、减少水体污染负荷、促进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的目的。
3、调水引流水质改善技术
贯穿城市的内河河网水系,因为控制结构的限制,使得河流水不能够连接到外部的水体,造成水处于静止的状态,当天气炎热的时候,溶解在水中的氧气浓度就会降低,容易导致水质变坏。通过改进水域水动力条件,提高水体污染物的稀释能力,增强局部水体的自净能力,许多城市在水资源利用和部署中,通过跨流域调水工程,解决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
4、植物修复技术
对于河道河流自然恢复应采取生态化措施,主要是通过恢复河岸植被、恢复天然湿地,在河岸种植芦苇、浮萍、睡莲、水生植物和其他湿地植物,以提高水体的净化能力。种植水生植物的城市河流水,一方面能够通过植物的根系的吸收,从而降低和遏制富营养化趋势;另一方面通过种植水生植物,可以也起到美化水体环境,提高城市的景观的效果。
5、生物净化技术
生物净化技术是充分利用天然水体自净的功能,采用人工措施,创造更有利的环境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并培养出大量的微生物从而增强水体净化能力,以提高纳污水体氧化降解有机物能力的一种净化方法。目前国内外最常用的生物净化技术是曝气技术、生物膜技术与投菌技术。生物净化技术,其成本低,对环境的影响小,能够有效降解污染物,是水体污染处理的最佳选择之一。生物净化技术及产品的开发,特别是分解菌株的培养也将被筛选到河流水污染控制技术之中,是未来城市水污染防治和治理的发展趋势。将具有特殊分解能力的菌种添加到河边,能够将水体中有毒有害物质分解为无毒无害的物质,从而加速有毒物质的分解、转化,不仅可以提高河流的净化能力,而且也实现了河流的生态修复。生物产品的运用将成为人工增氧、底泥疏浚等现有防治技术的有益补充。
结束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城市河流和湖泊污染情况是非常严重的,城市河流水有不同程度的富营养化问题。目前,在城市河流污染环境下,需要完善城市管线网络,并建设污水处理厂,具体的水污染防治技术措施有:底泥疏浚、人工增加氧气、引水排水水质改善、植物修复、湿地水净化技术等河流强化净化技术。能够应对不同的城市的污水状况,使得城市河流水污染的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促进城市河流的健康发展。
【篇八】形势与政策论文形势与政策论文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全球供应链出现断裂现象。尤其是防疫物资运不进疫区等敏感问题,敦促各国反思供应链的再配置以及公共危机应急保障产业的全供应链本土布局。毫无疑问,疫情背景下有逆全球化特征的供应链再配置正在悄悄进行,客观上在改变世界。本文从经济、价值和规则三个视角深入分析全球化的运行逻辑,考察中国现阶段的供应链配置情况,认为引导供应链的布局要务实和切中要害,注重构建有主题的工业园区形成供应链的集聚,以综合成本优势吸引更多的国际资本,重金投入数字产业的研发和创新,并紧密结合结构性改革中的机制优化,注重以资本优势升级中国的数字产业以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疫情;全球化;逆全球化;供应链
作者简介:欧纯智,贵州师范学院商学院特聘教授,华夏新供给经济学50人论坛特约研究员(贵州550018);贾康,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北京10006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下的城镇化质量提升与消费结构优化耦合研究”(14BJL070)
DOI编码:10.19667/j.cnki.cn23-1070/c.20_.04.002
引言
20_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华大地,3月起疫情在世界各国蔓延传播,各国纷纷闭关锁国,生产停滞,全球供应链几近处于断裂边缘,失业率飙升,经济遭受重创,新冠疫情创造出一个不再那么开放繁荣和自由的世界。①针对此种情况,20_年4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提出保持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和竞争力,促进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达产,紧扣“六保”的首要任务——“保就业”。
有关全球化和供应链的课题,学界已经积累丰硕成果。全球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过程实践和谈判的结果。①虽然经济收益是全球布局供应链的首要考量,但意识形态也会影响全球化的配置以及全球化下社会和制度结构的转变。②对逆全球化不要轻易尝试,闭关锁国有可能导致一国内部产生过度竞争,社会分层和不平等等问题。③常态下有关供应链配置标准的问题④也是众说纷纭,环境可持续性、⑤成本、⑥效率质量利润、⑦客户满意度,⑧都会影响供应链的全球配置。然而在非常情势下,供应链有中断的风险,比如本次疫情,應该有提前建立的预案和应急应变体系。⑨此外,在工业4.0的大背景下,高科技能够影响全球供应链的配置布局,比如知识技术的转让创新。⑩
从表象上看,主导全球化、供应链配置布局的因素很多,但认真对其梳理,我们可以发现,潜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逻辑一直在支配全球化运行。
一、全球化的深层运行逻辑
疫情造成的全球供应链断裂迹象,敦促各国反思供应链的再配置问题,掀起逆全球化浪潮。实际上,以美国为首的逆全球化现象早在特朗普上任之初就已经出现,只是疫情加剧了这一现象。有关未来全球经贸的发展趋势,(11)近期内取决于对疫情的防控,而长期看,还要取决于各国在政治、经济、制度诸方面的综合应对。疫情背景下,大国关系可能调整甚至重组,国际协调应急合作机制并重新建构的可能,全球供应链配置也可能进行结构性调整。全球化将何去何从?
(一)全球化会结束吗?
全球化是人类从各个彼此隔绝的地域、国家和民族走向全球性社会的变迁过程。回顾世界历史,人类社会至少经历过六次全球化发展进程:
第一次:公元前1600-1500年,古埃及第17、18王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头号强国,国王雅赫摩斯以及后继者通过不断对外扩张形成了以地中海东部为中心的区域大分工和远程贸易,世界史上第一个帝国(埃及帝国)主导的全球化雏形基本形成。第一次全球化随着埃及帝国的衰落而结束。
第二次:继埃及人、希腊人之后,罗马人登上了地中海的历史舞台,建立起地跨欧亚非的罗马帝国,在其主导下贸易分工体系逐渐形成,与东方的汉帝国并称为当时世界的两极。然而,罗马帝国的扩张遭遇瓶颈,发展停滞,继而崩溃,这直接导致第二次全球化结束。
第三次:13世纪,毛纺织业欧洲逐渐在弗兰德地区兴起。地域上,分工体系将地中海、西欧、中东地区链接在一起,自发地形成地中海贸易区。产业上,意大利从对英格兰和荷兰布匹和呢线加工起步并逐步进入发展高峰期,资金、原料、劳动力紧紧依赖世界市场。然而,蒙古帝国西征带来黑死病,终结了第三次全球化。
第四次:15世纪末地理大发现,世界贸易在地域上得到进一步拓展,交通运输网也在逐步形成。欧亚非与美洲新大陆因贸易而连接在一起,空前繁盛。17世纪末,欧洲的小冰河期造成粮食歉收,进一步加剧饥荒和各国对资源的争夺,席卷欧洲30年的战争使整个欧洲笼罩在死亡威胁下,第四次全球化落下帷幕。
第五次:1688年,英国光荣革命为其带来君主立宪制,并建立资本主义国家体制,积极开拓海外殖民地成为“日不落帝国”,加之工业革命为资本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厚实的政治、经济和科技基础。然而20世纪上半叶的两次世界大战大大削弱了英国的实力,美国适时地从英国手里接过全球化盟主的地位,开启第六次全球化,大英帝国主导的第五次全球化宣告结束。
第六次:也就是当下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化,与既往的形式相比,已然发生变化。世界正在颠覆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传统贸易形态,以供应链的全球分工合作代替传统的完整供应链(或产成品)的地域竞争,由竞争导向逐渐转变为合作导向。供应链牵一发而动全身。本次疫情导致世界性的停产停工就是链条的某一环节突然断裂,而断裂的链条此起彼伏、不同频。因此,某一国家作为供应链条的一环单独复工却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复产问题。世界被供应链连接或者说捆绑在一起,密不可分,乃至成为命运共同体。
纵观人类历史上的六次全球化,前五次都有殖民扩张的痕迹,非宗主国都是在被动全球化;本次全球化由于内核本质发生改变,各国纷纷积极加入,是在主动全球化。历史上任何一次因外力而受挫的全球化,最终都会以更迅猛的方式强势回潮,规模一次比一次浩大。已可在全局、长期视野内明确地认清:在人类社会进化、进步的历史长河里,全球化是大势所趋,逆全球化只是利益格局的格式化洗牌,是短暂调整。当前,以美国主导的逆全球化,其目的不是各国闭关锁国、各自发展,而是结盟打击异己,旨在削弱拥有综合竞争实力并有对其发起挑战潜在可能的经济体,并在经济上从别国薅更多的羊毛,将全球化运行调整到更有利于自己的方向上。 毋庸置疑,全球化涉及参与国经济利益,这也是当前各国积极融人全球化的重要原因。然而逆全球化会削弱相关国家利益,所以逆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总盘子来说不是好事。当然,对于某些发起逆全球化的国家来说,如果能够以“伤敌一千自伤八百”的方式重新调整利益格局,那么虽然世界经济总盘子有可能变小,但是其自身可能会获得更大的份额,从这一角度再来审视逆全球化行为就显得更为理性。这是个体理性导致群体非理性在实践中的真实写照。
全球化也会给国家主权带来挑战:一是跨国界合作,比如全球供应链、环境污染、瘟疫大流行、跨国犯罪等问题需要国际组织协调合作,这种合作也有可能削弱传统国家主权;二是价值同化,通常以“润物细无声”的价值输出方式搞价值同化,当一国的价值不被他国认同,可能会受到来自他国的干涉和压力;三是规则冲突.东道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或多或少会因冲突做出改变以适应合作,这种体制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对东道国主权构成挑战。
(二)影响全球化进程的主流因素
我们知道,事物的发展往往不是由一个因素决定的,而是众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就如同各种外力的矢量和。外力有方向,作用有大小。因此,能够影响全球化进程的因素很多,不仅有供应链配置与盈利等因素,还会或多或少地掺杂有关价值、规则层面的因素。从当前的全球化特征来看,有三个主流因素決定着全球化的发展态势:
经济体系的全球化——资本、劳动、技术等要素的市场化自发流动,将全球最具竞争力的供应链条连接到一起,共同发展。产业链上的分工协作使各国经济互相依赖、互相融合的程度更好、生产效率更高、成本更低。既往一国建立全产业链面临技术门槛、资本门槛,当前,只要能够完成全供应链的某一环节任务即可参与全球化。这极大地带动了新兴发展国家的工业化之路。
价值体系的全球化——社会共同体成员通过共有信仰和分享情感的方式维系内在凝聚力,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将其称为“集体意识”和“共同意识”。①理想中,在全球化形势下,不同意识形态、不同文化习俗的成员在不断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中形成“共同意识”。但这个过程漫长而艰难,世界未必能融合成一个整体,有时甚至可能产生各种文明冲突,战争随之而来。
规则体系的全球化——由“头羊”带头制定共同规则,全面建立协调机制以确保共同规则有序运行。②共同规则的制定更有利于与“头羊国家”信仰同一价值体系的国家,所以规则体系具有鲜明的价值同化作用,他国会在规则体系上无限靠近“头羊国家”。从政体到司法,从法律编订到实施,法制前进的每一步都会受到共同规则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这是全球化不可避免的结果。③
从学理上讲,统治的权威来源于被统治者的同意,这是合法性的最重要来源。全球化的主导国向全世界输出一套能够被广泛接受的经济体系、价值体系和规则体系,这些需要强大的军事、科技、资本、劳动力、秩序维护等硬实力做基础,也需要公信力、感召力等软实力因素的支撑。
18世纪英法争霸,战争需要大量的金钱。皇权专制的法国因无法取消贵族的税务特权,而无法筹集到足够的战争资金,只能发债,后续不但对公共债务余额进行大规模违约,还以高通胀的方式消化掉法国旧王朝遗留的债务。英国的发展轨迹与之截然不同,不搞税收掠夺而是决定无限制地借款,其用了整整一个世纪的财政盈余才把国债还完。英国在19世纪的公共债务处理,属于教科书般的经典案例。英法争霸中,与其说是英国战胜了法国,不如说是民主制度战胜了皇权专制。皇权专制不能给资本带来安全预期,是资本选择了英国,为英国源源不断地贡献战争资金。④
我们看到18世纪英法的价值体系、规则体系截然不同,也看到这种不同导致的各国发展进程。国际资本对专制制度和民主制度的理解,比我们深刻得多,英国光荣革命和法国大革命是他们祖先含着泪走过的路。精英共和、市场自由、权力制衡已经深入西方世界的观念骨髓,成为共识。随着一战二战爆发,资本与人才逐步离开战火纷飞的欧洲,涌向远离战火的美国,使美国成为更安全稳定的资本乐土,进而形成20世纪以美国为主导的第六次全球化。资本逐利更逐安全,是亘古不变的真理。不同价值体系的国家进行合作会导致合作冲突,不同规则体系的国家进行合作会导致合作无序。因此,可以说价值体系、规则体系的不同而产生的分歧会削弱全球化。而全球化的初衷不就是为了更高效、更低成本地获得产品吗?
全球供应链条布局现状(经济体系的全球化)、共同价值(价值体系的全球化)以及支撑全球化运行秩序的配套因素(规则体系的全球化)是国际资本全球投资布局决策时需要权衡取舍的三个关键因素,决策的过程艰难而复杂。在其他前提条件一致的情况下,供应链条越完整的地域,资本的盈利性越好;东道国与国际资本属于相同价值体系的国家,合作更安全可期;东道国与国际资本属于相同规则体系的国家,合作更顺畅。所以,当前有关供应链再配置问题的讨论,如果只谈经济全球化,避而不谈价值全球化以及规则全球化,则有可能导致我们对全球化走势和供应链再配置发生误判;如果过于强调“美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等阴谋论的论调,无视当前中国供应链布局所具有的强大规模优势和成本优势,则不利于我们找准问题症结,扬长补短,进而影响国际资本对于中国市场的青睐。
全球化就是为了寻求共赢,以往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合作伙伴的利益诉求。由于文化差异对合作伙伴的价值观念缺乏充分的理解和认同,对合作伙伴的规则也很难做到兼包并蓄,合作之路难免磕磕绊绊。必须承认,这并不是共赢合作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痛定思痛,未来我们要在这三个方面进行更多的思考和改善,积极融人全球化浪潮,并积极步人世界舞台的中央。所以,我们不应简单、机械地研判美国逆全球化战略,而应透过现象看本质,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以更宽广的视角认明和厘清全球化的深层运行逻辑,有的放矢地积极精准应对风云迭变的世界形势。
(三)美国为什么要在全球供应链上“去中国化”?
美国对中国近年来不断增长的经济与军事实力感到担忧,下决心发起“去中国化”的逆全球化行为,不但强行推动中美高科技和知识产权脱钩,还试图迫使其盟国仿效。此外,国际资本长期面对着不断加码的碳减排目标造成的社会和政治压力,加之被疫情切断的供应链,促使其反思对长距离跨国供应链依赖可能导致的后果。所以说,新冠肺炎疫情可能是压垮经济全球化的“最后一根稻草”,迫使政府、企业和社会提升长期应对经济孤立的能力,某些去中国化、逆全球化、供应链重组因素或正在悄悄改变这个世界。疫情将不但加剧中美关系的持续恶化,还会加速欧洲一体化的衰退。在这样的背景下,世界几乎不可能回到21世纪初那种互利共赢的状态。全球化的未来,取决于国际资本是否对美国主导构建的经济体系、价值体系和规则体系的认同、接受和融人。目前看,美国经济虽然深受本次疫情重击,但主导地位依然稳固,继续向全世界的羊毛挥动大剪刀,纾困本土。 全球化一直由西方世界主导,将想融人全球化的他国纳入主导国的经济、价值、规则体系。中国作为全球化的非主导国家,在大势上只能积极融人,但是如何避免削足适履,也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在此先侧重于如何融人的讨论。所谓积极融人是主观态度,在客观上是否被接纳不是由主观态度决定的。中国未来能否不被全球供应链边缘化,不仅仅是表象上的经济问题,更是深层的政治问题。即便中国拥有国际资本竞相追逐的投资盈利前景,还拥有任何资本都不忍放弃的庞大消费市场,但中国在全球化的路上依然受制于美国,无法绕过。做个形象些的比喻,欧美之间是“人民内部矛盾”,是可调和的经济分歧;我们与欧美之间是“阶级矛盾”,是很难调和的有关价值和规则的分歧。没有中国在场,欧美会因为利益而互掐;有中国在场,欧美会站在一起暂时放下分歧共同对付不同文化、不同颜色、不同规则的中国。因此,从这一角度分析,这种由不同价值体系、规则体系导致的终极对抗,说到底就是要瓦解中国的“举全国之力”体制。欧美单一的利益集团或者利益集团联盟在中国的整个体制面前不堪一击,碎片化的利益集团和利益集团联盟终将被中国体制逐一击破,这是斗争的残酷性。发达经济体面對的是一个动不动就可以“举全国之力”、供应链集聚且产能巨大的中国,他们认为不对等,受到了不公正待遇。当中国经济总量超过其2/3时,美国不再淡定,要先发制人,这是利益之战。
认真研究美国历史,尤其是近半个世纪的历史我们发现,在美国政治中有一个一以贯之的主旋律——保守主义兴盛不衰,落实到经济体系和规则体系上是主张最大市场自由的新自由主义,落实到价值体系上是与极权制度抗衡的新保守主义,立足于犹太基督教神学的实用主义。①疫情为美国“去中国化”提供了新的借口,美国以价值体系的全球化为名积极寻找盟友共同边缘化中国,以规则体系的全球化为抓手不断挑衅中国,但却低估了经济体系全球化的力量。疫情初始阶段,美国和盟国可能更倾向于民族主义,但从长远来看,民主国家会逐渐摆脱困境,找到一种新的实用主义和保护性的国际主义。这是由于本次全球化已经不再是传统上各国同类产品的竞争,国与国均被产品的前后工序或者供应链的上下游连接在世界范围内的大经济体系里,而全球供应链条布局的瓦解与重建并非一日之功。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中国企业融人全球供应链的广度和深度使得美国的“去中国化”之路步履维艰。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即便如此,也定有一些国际资本趁着疫情供应链断裂撤离中国。
二、中国国内供应链配置布局问题
经济体系全球化的本质在于全供应链上下游有序分工协作,各国凭借自身要素禀赋优势做自己相对更擅长的事情,进而成为全球供应链中的某一(些)环节。只有极少数实力强的国家才会构建完整的供应链条。
(一)中国当前已经深嵌入全球供应链中
全球化下,能够主导全球供应链配置布局的龙头企业负责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品牌;非龙头企业依托自己的资源能力按照龙头企业要求加入分工合作,负责零部件生产或者产品组装。①
中国是近30年全球供应链繁荣发展的最大获益者,自20_年加人世贸组织以后,积极融人全球供应链。大批中国企业在此过程中获得资本积累、品牌影响、技术升级、产品革新以及全球市场带来的批发和零售网络溢出效应。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企业不必迈出国门就已经成功打人国际市场,创造中国出口业绩,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20_年中国进出口顺差是1865亿元人民币,20_年进出口顺差已经是29180亿元人民币,加人世贸19年间共累计进出口顺差是314151亿元人民币。从数据上看,出口为中国经济发展腾飞做出巨大贡献。当前,作为“世界工厂”,中国拥有世界上规模最大、门类最全、配套最完备的制造业供应链体系,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全球第一;作为世界市场,中国拥有庞大消费群体,不断升级的个性化消费需求,让国际资本“难以放弃”;作为制造业大国,20年高考扩招为中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程师和成熟的产业技术工人。这些优势吸引国际资本不断集聚中国呈现马太效应,供应链的上下游链条在越聚集的地方越会吸引更长的链条。20_年3月,中国美商协会发布了20_年《中国商务环境调查报告》,报告指出,63%的受访企业有意扩大20_年在华投资。近两年中美关系动辄剑拔弩张的氛围中,特斯拉和美孚先后大手笔投资中国内地,建设超大规模单体工厂,是很有代表性的案例。
当前,中国已经走出单纯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优势的阶段,逐步从高端供应链的下游升级到中游。据统计,20_年中国在全球供应链更长、附加值更高环节上的比重已提高到接近60%,凭借对自主品牌的研发创新,②中国正在向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高端供应链攀爬,在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电力、光伏、通信、医疗器械等领域均有不俗表现。需要审视的是,即便中国供应链布局配置呈现欣欣向荣态势,但依然不容盲目乐观。工信部部长苗圩在对《中国制造2025》进行全面解读时指出,当前全球制造业基本形成四级梯队发展格局,而中国排在第三级,且近期内还很难升级到第二梯队。
(二)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角色分工
中国经过近30年的不懈努力,积极参与全球供应链分工,目前既拥有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供应链(以下简称低端供应链)全产业链,同时也参与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高端供应链(以下简称高端供应链)的元器件生产(中游参与)以及组装(下游参与)。
1.低端供应链的全产业链。中国虽然排在全球制造业第三梯队,但依然对低端产业链拥有主导地位,以龙头企业合同供应商身份参与服装鞋帽、家具和玩具等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大约有5万家供应商专供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每年出口低价值产品大约500亿美元,是中国出口美国份额的10%。低端供应链的特征是技术含量低、资本门槛低、劳动密集、供应链条短。因为把全供应链做起来相对容易,所以转移搬迁、复制就不会太难,替代性极强。 2.高端供应链的元器件生产(中游参与)。新中国人口红利、高考扩招、职业技术教育普及以及改革开放积累培养了大批技术熟练的工程师和一线产业工人。中国制造业的研发和设计能力不断增强,已经从最初的高端供应链下游参与晋升到中游参与,从最初为外国龙头企业组装产品逐渐升级到为国外龙头企业提供技术附加值较高的元器件。中国6500亿美元的高科技产品出口中,有60%是利用外国核心部件再加工组装,以代工贴牌的方式在海外市场销售。美国是国际制造业唯一一级梯队国家,处在高端供应链上游,一直致力于本土人工智能、量子科学等先进科技对接制造业的研发创新,并给予各种资金补贴、税收优惠和政策扶持,①同时对华限制核心技术出口,遏制中国科技发展。目前看,中国在高端原创领域只能走自主研发的道路,从高端供应链中游向上游升级,比以往更加艰难。如果中国技术停滞不前,这部分产业将会不断萎缩。
3.高端供应链的元器件组装(下游参与)。中国以供应链合作企业身份凭借劳动成本优势参与高端供应链的核心元器件组装,这也是中国参与全球供应链的初级阶段。高端供应链为了成本最小化,将不太重要的元器件组装放在成本洼地。出于技术门槛对一线生产工人的受教育程度要求以及供应链条集聚带来的成本优势,中国有主导性影响的低端供應链的下游产业,短期内在全球难以重新配置。但是,本次疫情使跨国生产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运费高企、运时无限延长以及疫情导致有些环节由于企业破产而产生断裂等问题,敦促各国思考供应链的重新配置布局。重新布局本土全产业链,将会是各国后疫情时代的政策趋向。
作为国际制造业第三梯队成员的中国,总体来说形势不容乐观。中国在链条短、劳动密集、技术低、资本低的低端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拥有龙头企业;而在链条长、技术密集、资本密集的高端供应链中还处于中游、下游位置,受国际资本支配,缺乏主导权,甚至经常被上游企业卡脖子打压。以技术突破带动而大力发展高端供应链上游产业,应该成为我国未来供应链布局的一大战略性发力点。在疫情叠加而造成逆全球化的供应链全球再配置紧迫形势下,供应链必然要经历结构性调整,有转出有转入,挑战与机遇并存。
(三)疫情叠加逆全球化情势下供应链全球再配置对中国的影响
自新冠肺炎疫情全球爆发以来,持续抑制经济活动并加剧国家间的紧张态势,很可能重创全球经济产出能力。这种混乱造成的风险对新兴工业国家及其产业工人来说,影响尤为巨大,并可能导致国家内部和国家间不稳定且广泛的冲突,全球供应链必将重组。
肇始于20_年春的中美贸易摩擦,表象上看是缩小中国对美巨量贸易顺差,但从本质上看是美方在寻求全方位削弱中国发展实力,后续还有可能演变成金融摩擦、科技摩擦等呈现形式,意图引出中国“颜色革命”或去中国化。②前些年美国用温和绥靖的方式处理中美问题,特朗普上台后便开始赤裸裸地去中国化,当前借着疫情对全球经济造成重创的时机,更是试图解构有中国参与的经济全球化,建构相同价值的全球化,输出共同规则的全球化.逐步瓦解中国强大的“举全国之力”体制,遏制中国发展、削弱中国对美国的潜在挑战,企图继续稳稳地保持住其全球化盟主位置。同时,疫情使中国在不少国际场合遭受争议,美国借此拉拢日欧构建反中联盟,共同塑造供应链全球战略协同,变相加速“去中国化”。如果美国得逞,那么欧美日三方联手配置“去中国化”的全球供应链,将会对世界制造业格局造成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也会给资本市场传递强力信号,进而影响乃至改变国际资本的投资或搬迁战略,瓦解我国现有的供应链布局,并对中国经济将产生如下负面影响。
1.低端供应链的全产业链。20_年,美国宣布对价值2500亿美元的中国对美出口商品征收25%关税,这是要将中国产品彻底从沃尔玛连根拔起,关税几乎把中国的成本优势完全抵消掉。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出口美国的产品含有大量的外国进口零部件,这些零部件也要面临25%的关税。因此,这部分产能由于资本与技术门槛低、供应链条短、可替代性强等特点,迁到更具成本优势的地区是大概率事件。这部分产能目前大多集聚在东南沿海,至于是否搬离中国,取决于中外的成本对比考量,要看中国是否有与国外在成本上更具优势的地域。资本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逐利是第一要务,国际资本必然会逐步流向成本洼地,美国的关税加速了低端供给能力流向成本洼地。
2.高端供应链的元器件生产(中游参与)。20_年,特朗普税改将美国公司税率从35%下调到20%,以惠普、英特尔、IBM等为代表的美国高科技企业开始陆续回流美国,其他大型跨国企业如韩国三星、LG,富士康、中国海尔等,也先后决定在美国投资建厂。中美贸易摩擦之后,美国对中国更是频频出手,以“国家安全”为名调查中国高科技企业、向中国高科技企业派驻监管人员、限制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并胁迫欧洲盟友放弃华为SG移动网络发展计划。高端供应链上游比拼的是技术的研发能力、创新能力,能够自发吸引国际资本的主力部队,由此我们说高端供应链上游布局是国际资本的风向标,而我们缺乏高端供应链布局的主导权。也可以这样说,如果完全单纯靠市场自发调节,以我国目前的技术水平无法影响国际高端供应链布局。我们的优势在于体制,国家出手以“举全国之力”投资布局高端供应链,辅之以各种补贴和优惠政策,并加大高端供应链产品的应用,以拉动国际资本对华跟进投资,而这恰恰是我们一直被欧美所诟病的。我们需深刻认识的是,保证国际资本安全稳定是重要因素。资本逐利的天性不是哪个国家能左右的,要有真金白银的投人才会有后续的跟进。
3.高端供应链的元器件组装(下游参与)。成本优势与广大的消费市场是国际资本布局中国的重要原因。20_年,高盛研究报告显示,苹果智能手机在中国的生产成本占总成本的25%-35%,其中15%左右为零部件加工(高端供应链的中游参与)和最终组装(高端供应链的下游参与)所投入的劳动成本。如将苹果智能手机中国的生产与组装全部搬迁到美国,其生产成本将至少提高37%(可见虽然美国20_年降低公司税,但中国依然有成本优势),即使苹果公司用机器替代人工,苹果智能手机成品售价也将上涨15%。由此可见,将苹果智能手机从中国迁移回美国本土缺乏现实可操作性。但是,近期苹果公司宣布已将在华的10%-15%产能转移到东盟国家,可见东盟目前是不太成熟的成本洼地。高端供应链的下游环节,受迁入国成熟技术工人数量和供应链布局现状所限,不会立刻迁走,但会形成逐步搬迁趋势。值得关注的是,东盟已经在分流我们的产业链。 除此之外,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会促使各国重新思考公共危机应急保障产业的全供应链本土布局的相关问题。后续各国可能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甚至强制措施敦促公共危机应急保障产业加速回流本土。至于是全部产能搬回,还是只搬回保障本土消费的部分产能,要看各国补贴后的成本比较,现在难下结论。
三、中国引导供应链布局要务实和切中要害
没有不掺杂政治因素的经济,也没有不掺杂经济因素的政治。国际资本在做投资决策时都会进行综合考虑,既会考虑资本收益也会兼顾合作的安全顺畅,即资本逐利,更逐安全。如前所述,供应链配置现状(经济全球化)、共同价值(价值全球化)以及支撑全球化运行秩序的配套因素(规则体系的全球化)是国际资本投资前需要权衡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在供应链配置、去政治化和全球化运行秩序的配套因素上下足功夫,不但要尽最大可能集聚、延长供应链,还要力求向供应链的上游攀升。
(一)以供应链条集聚的成本优势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投资
全球化使得企业通过参与供应链的方式在全球范围内组织生产,及时将产品投放市场,从而降低仓储成本。企业产品产供销经过周密的市场调研、计划和设计,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疫情影响下,全球实时生产系统遭到破坏,供应链上下游链条因配置分散而被切割甚至被切断,无法同时“转起来”。世界实体经济皆因此受阻,其表现便是“复工不能复产”。在平常时期,资金流、信息流、物流运转得有条不紊,但在非常时期,比如本次疫情期间,空间阻隔完全可以切断供应链,这种现象亟待世界重新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