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专业实习报告(精选3篇)
汉语言专业实习报告 篇1院系: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
姓名:实习单位:《信息报》
一、实习动机
由于对新闻写作、报刊编辑有较深的兴趣,通过自学对新闻的定义、基本要求、写作及出版流程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想通过实习将这些理论与实际的应用相结合,在报纸出版的实践中感受和提高自己的能力,特别是新闻写作方面总体把握的能力。
二、实习目的
学习新闻写作的采编流程、实地了解报纸出版的过程,对其进行分析,并结合所掌握的理论达到提高自己对新闻认识的目的。
三、实习任务
学习报纸上已发表的新闻作品、实地采访并撰写新闻稿件。
四、报社概况
1、基本情况:位于昆明市东风西路119号
2、报社简介:《云南信息报》创刊于1985年,既算一份老报纸,也算是一份年轻的报纸。因为从去年下半年与南方报业集团整合之后,全新改版到现在还不到一年时间,报社采用南方报业集团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在版面布局、版式设计、新闻采编、思想内容上都有了很大提高。“昆明往事?旧闻”、“老房子”等系列的推出,引起了较大反响。作为一份综合性都市类报纸,“站得更高,看得更远”使《云南信息报》成为一份品味较高的都市类白领读物。
五、实习情况
本人于20xx年4月至6月在云南信息报社时政部参加了为期三个月的实习工作。
本人为时政部实习生,主要跟随本部门记者对昆明市发生的时事新闻进行采写工作。在实习之初,对于新闻采访能力和新闻稿的写作能力均感不足。报社老师让我比较同一天出版的《春城晚报》、《都市时报》、《生活新报》和《云南信息报》。哪些有价值的新闻他们做了,我们遗漏;哪些新闻他们没有做,我们做了;哪些新闻,大家都做了,但又是哪家报纸做得好,好在什么地方。通过这样的比较,感性认识新闻报道,直观地学习新闻写作。
在报社学习观摩了一段时间之后,4月26日,我接到第一个采访任务,跟随报社一位见习记者李德(南开大学XX年级毕业生)一同前往昆明海贝中英文小学采访“昆明首届儿童读书节”。由于活动分两个地点进行,我们也是分头行动,最终圆满完成采访工作。并在28日发表《引导孩子阅读高雅经典作品》新闻稿。在练习撰写新闻稿的过程中,得到了报社张晓青老师、吴珊老师、凌剑伊老师的点拨与指导。由于本人是汉语言文学专业,虽然学习过一般新闻稿、应用文的撰写,但由于缺乏实践锻炼,因此在写作过程中,常常会采用抒情、议论等手法,此与新闻强调真实客观的原则向左,受到了老师批评、指导。导语的设置、标题的拟定以及结构上也有不规范的地方,这些在向报社老师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纠正,新闻写作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提高。在此及基础上独立发表了《云大创业计划大赛决出金奖》、《“为劳动者歌唱”》等新闻稿。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几次记忆犹新的采访经历。
5月27日下午7时许,我在学校接到报社吴珊老师的电话,得知当晚8点昆明市官渡区一场以“为劳动者歌唱”为题的文艺汇演在前卫镇福德社区大礼堂举行,吴老师要我前往采访。接到采访任务之后,我与06新闻一位同学带上采访本和相机立即赶赴现场。由于不熟悉路线,加上中途转车,到达福德社区的时候已经是8点过半了。在与现场组织者接上头之后,我们马上分头行动,她负责照相,我负责采访记录。据活动组织者——昆明携手互助社工作者张绍东介绍,本次活动由世界宣明会昆明携手互助社和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共同举办。北京打工青年艺术团是一支由打工者自行发起创办,以文艺的形式为打工群体提供社会公益性演出的民间艺术团体。他们利用工作之余开展各种文艺演出和权益宣传活动,受到广大工友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此次来昆巡演是他们第二张专辑《为劳动者歌唱》全国巡演的最后一站。整个礼堂之中座无虚席,台上台下气氛热烈。“我们进城来打工,谁也不比谁高贵……”打工艺术团青年歌手许多吼响了《打工号子》,强劲的打击乐至今会令我浮现出当时的情景。大约9点半之后,终于结束了采访工作。当时报社是这样规定的:下午5点报题,包括标题、篇幅,是否配图;晚上8点就要上传编辑。另外我也担心赶不上末班公交,于是先联系了报社编辑,编辑说明天来不及发稿,只有后天发。这就不必急着赶稿,于是我们马上去赶公交,希望能在宿舍关门之前赶回学校。
在综合能力得到提升之后,也面临了一项重要的采访任务,这就是20xx年“高考进行时”系列报道。在本部门的内部会议上,领导作了工作部署:
6月6日,考点探营。即对昆明16个考点情况摸底。
执行:徐琪艳(西山区)、季婷婷(盘龙区)、徐东明(五华区)、曹胜婷(官渡区)
本人被安排对五华区6个考点进行“探营”。下午2:30许,到达了昆三十中,这是一个三校生考点,我重点了解了一下它的考场安排,安全医护情况。随即又马不停蹄的赶到了云大附中、云师大附中、昆八中等学校。由于道路不是很熟悉,加上转乘公交又遇堵车,到下午6时许我离开师大实验中学,整个熟悉考场的时间已经接近尾声,五华区还有昆一中没有到达。而然时间已经不允许我在过去。我只得立马回去赶稿子。于是直接回到学校,写完稿子之后再传给报社老师。6月7日,考点监控。我的目标是海口云光中学。
早晨6点起床,早早赶到报社,因为已经事先联系,报社派车送我到海口镇云光中学。从8点半开始直到第一科考试结束,考生陆续走出考场为止,我一直坚守自己的岗位,及时捕捉考生与送考家长的细节。并且主动采访了几位一直在云光中学门前守候的家长。并作了如下采访记录:
高考第一天
上午8:00,记者来到昆明西山区云光中学考点。公安、交警以及医护人员均已抵达。陆续有考生与家长到达考场,考场只凭考生学生证和身份证进入校园。其余非考试人员均不得入内。
8:40,一位考生从摩托车后坐下来后,他父亲说:“去吧,放松点。”儿子对父亲说你:“回去吧,我自己晓得!”说着话匆匆奔入大门。
大门外几位妈妈目送自己的孩子进入校园,便凑在一块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也不在意别人在说些什么,自己又在说些什么。有一位妈妈紧锁眉头,用略带焦虑的眼神看者自己孩子的背影。另外一位妈妈麻利的翻着自己的拎包,忽然把儿子叫了回来,将手中的手表塞入儿子手中,并催促他快去。记者在她身后招呼了两声,她才反应过来,但表示并不愿意接受采访。
8:52,考场内外都显得十分安静,一切井然有序的进行。偶尔有几位家长站在一旁议论今年的高考,议论全国和云南省的招考比例,分析的头头是道,俨然一副“高考专家”的模样。
随着考试开始,许多家长陆续回家,只有少数还留在校门外陪考。
快到11:00的时候,天空漂起了雨丝,渐渐变大,成了雨点。可是在校门的家长撑起雨伞继续等待。
11:10,有一位母亲对马路对面的父亲喊道:“你不要在这里看着了。买好了白菜,我买好了鱼……都放在冰箱里头,你赶快回去做了,我在这里等着!”可是老爸似乎并不放心,在校门对面徘徊了几遍,终于向家走去。
又过了片刻,雨停了。雨后的海口,空气变得格外清新,家长们相互点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把这股清爽之风带入考场,考出一个好成绩。
11:45,大门打开,考生们一起出来。
没有哭泣,也没有欢呼。没有跌宕起伏的场面,挂在考生脸上的只是淡淡的笑容,互相的问候和打趣。这边一个爸爸轻声问左顾右盼的妈妈:“各看见我们家娃娃?”妈妈说:“没有。是不是在前头了?”另外两位家长相互告诫:“出来了,啥都不要问他。他要说自己会说……”
王同学的父母和哥哥都站门口等候。据了解,他的哥哥已经在昆明某事业单位工作,乘着端午节小长假过来为他弟弟助阵。看来,端午节期间的高考,还是透出了几分温情。
11:55,随着工作人员的撤离,整个考场变得相对的冷清。等待考生的是下午的数学科考试。
…………
草草吃过午饭,随即找了一家网吧埋头进去,写完稿子传给报社老师。由于报社不派车来接我,只好自己乘坐巴士回昆明。回到学校时,已经是下午7点了。
六、实习体会
从我第一次跟随记者进行采访到后来能够独立担当采访任务,令我体会颇深。
1、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做新闻宣传工作是一项对政治思想素质要求极高的职业。特别是采编人员,需要随时了解和掌握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变化,以及当前首要的政治任务等问题,把这些东西消化,变化自己的新闻内容登在报纸上。
2、要多接触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人打交道。我们在学校接触的主要是同学,关系比较单纯,交往起来也很简单。参加社会实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在社会适应能力上有所提高。在实习中就要接触各种各样的人员,接触各种各样的事件,从而增加自己的阅历。
3、实习不是被动的学习,在实习岗位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同时也要注意创造性的发挥,和实习单位多多交流,成功转换角色的方法。报社里很多人并非新闻专业出身,例如张晓青老师毕业于云南大学生化专业,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做新闻、做记者也同样优秀,记者与编辑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但是社会知识与经验显得尤为重要。
4、要给自己定好位。在态度上要把自己当成学生,虚心请教;在做新闻采访时,把自己当成一个工作人员,爱岗敬业,严于律己,争取多写新闻,多发新闻,维护新闻的客观、公正。
5、要多动手写。做记者必须腿勤,嘴勤,笔勤,一个新闻要跑上大半天,和不同的人打交道,然后组织稿件。同时自己要主动动键盘写稿。加班撰写稿件,不仅锻炼了我的写作能力,还让我学会了如何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何准确地抓住新闻点;做实习编辑,学习了如何编辑稿件,如何取标题,记得有一次为了一篇稿子的标题,我修改了不下四五遍,还是没有令报社的老师满意。
七、总结陈词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记者生活并非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浪漫,记者不仅是无冕,更是一个肩负重大使命的职业群体。
通过这样的实习经历来拓展自己的知识面,使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新闻需要接触社会的方方面面,光有书本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要求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多想,多读,多学。要求自己的写作水平一定要过硬。
在实践中不断对自己所学的知识进行更新,进行补充。通过实习帮助我们修改自己的职业规划,通过实习来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合适的岗位工种,从而制定出更为实际可行的职业规划。
汉语言专业实习报告 篇220xx年新春伊始,我在xx大汉语文化学院参加了为期4个月的对外汉语教学实习。虽说先前也曾有过一些零星的中小学文史课、暑期国际班汉语课的教学尝试,但完全独立承担大学本科留学生的一门课程——102级会话课,却还是第一次。对外汉语汉语教学侧重于二语语言点的运用和操练,不同于国内语文课堂上文学分析鉴赏能力的培养,这对于本科汉文专业出身的我,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新年过后,伴着料峭春寒,留学生们便陆续从异国他乡来到北京。2月下旬我略带忐忑地走上讲台,见到了我们102-6班的19名学生,开始了第一次的会话课。第一次课前的准备时间不是很充足,但我还是花了不少功夫,把课文全部录入PPT,又把PPT精心修改了一番。课后,室友问我的感受。我很含糊,答曰“没什么好的感觉,也没什么坏的感觉,反正是稀里糊涂撑下来了”。我想这也许是大多新手教师初登讲台的感觉吧,一切都在一种未知的迷茫中尝试着,摸索着,不仅仅是教学内容和方法,还包括学生的性格、汉语水平、偏好等等。
而后的日子里,我大体保持着最初的教学思路和方式,但是随着集体备课时老师耐心的指导、纠正,以及对学生各方面了解的深入,在教学细节上我时有变换,一直没有停止摸索和尝试。常常觉得这班可怜的留学生就这样无辜地充当了我教学实验的牺牲品,负罪感油然而生。好在这班来自日、韩、印尼的学生们不约而同地保持了亚洲国家“尊师重教”的传统美德,一直对我十分友好,课上也非常配合。光阴在不知不觉中淌过,曾经以为很漫长的三四个月实习期就这样在寒去暑来中悄然流逝,细细回首着自己作为一名年轻教师的成长历程,不禁感慨万千。当然,在整个实习过程中,我所收获的,除了感性方面的快乐,更多的,应该是理性方面的反思、经验、教训以及成长。
一、教学效能感及其变化
培养和提高教学效能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项重要技能,对教学过程推进和教学效果都有重要影响。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会影响教师对学生的期待、对学生的指导等行为,从而影响教师的工作效率。于是我告诉自己,树立自信心是做好教学工作的第一步。
我们班上的19名学生均来自亚洲国家,以韩国、日本居多,还有两名印度尼西亚学生。大家的汉语水平大体相当,属于初级偏上等,但在这个班级内也略呈好、中、差不等的差异。一般来说,亚洲国家的学生不如欧美学生那么活跃、善谈,少有积极踊跃回答问题的,口语能力往往略次于书写及书面表达能力。而我担任的恰好是以说练为主的会话课,于是,怎样活跃课堂氛围成了我的一大难题。
作为一名新手教师,我的语言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还比较欠缺,外加我的性格不是很外向,不属于那种特别活泼幽默的老师,对自己的灵活应变能力和组织能力也缺乏信心。因此,虽然我在课前做了较为充分的备课工作,但登上讲台时还是显得有些底气不足。不过我相信自己终能以一贯的沉稳、踏实和足够的耐心、热情来打动我的学生。
教学效能感的确定主要受三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是教师的性格和主观判断能力,二是教师实际的教学能力,三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能力的评价。我知道,乐观积极的教师会以饱满的热情、认真负责的心态开展教学工作,适时总结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能力的提高,对教学内容的传达、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学生的学习思考、作业水平及运用能力都满怀信心,推动教与学两种行为的完美结合和相互促进,即使在教学过程中遇到困难和挫折,都能及时合理地进行处理,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我深知自己和如此优秀的教师还相去甚远,成长之路漫漫其修远兮,但我认为,只要多向优秀的老师们学习、交流,认真备课并适时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让每堂课都能比前一堂进步一点点,那么这次实习工作之于我的意义也便凸显出来了。
好的教学效能感有利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正如信心和判断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教学效能感是随着教学实践的推进而变化的。在这4个月的教学实习过程中,我渐渐地感觉到自己教学效能感的变化。通过一次次集体备课时老师对我的指导,通过自己不断的反思与调整,随着和学生们交流了解的深入,我从最初登台的底气不足、生硬死板到后来的从容自然、灵活应变,从最初的不善于组织学生发言讨论到后来的经常组织讨论、表演,课堂气氛也从最初的沉闷呆板变成了后来的积极活跃、言笑晏晏。这些变化虽然未必那么明显,但却是真实地存在着。于是我渐渐地对自己的教学有了信心,觉得自己较先前更能够胜任这份工作了,上起课来也越来越灵活自如了。
二、教学意识及其变化
教学意识是教师教学过程中感觉、思维等各种心理过程的总和,包括课堂意识、情境意识、互动意识、问题意识、反思意识等几个方面。课堂教学不是一个机械活动,教师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和树立正确的教学意识,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活动。而缺乏教学意识的教师,即使掌握了很多专业基础知识,也难以成为优秀的教师。
课堂意识表现为教师应有明确清晰的教学计划,能够综合把握主次、详略,能在课堂上合理分配、充分利用时间。在实习的前几节课,我常常难以把握主次、详略,常会在一些不必要的问题上浪费时间,重点问题上却也并未完全让学生弄明白。整个课堂进度上也稍显滞后。在与老师、同学交流之后,我渐渐注意到了这些问题,在自己备课的过程中标清主次,有时还看着时间做些试讲、演练,在实际讲课过程中不断提醒自己要更好地控制整个课堂进度,在一些问题上须收放自如,切忌浪费宝贵时间。
情境意识表现为教师应善于设定各种情境,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让学生通过提示自己进行思考。我曾在对外汉语教学法课上学到过一些设计情境的例子,觉得那些例子都巧妙无比,但自己实际操作起来却十分困难,常常绞尽脑汁却依然无法设计出很好的处理语言点的方式。在培养教学情境意识方面,集体备课时老师的建议和PPT上的例子给了我很多示范,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和帮助。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推进,我渐渐地丢掉了最初的死板、拘谨,多了些灵活善变。不仅是挖掘生活中的见闻来设计情境,就是不大的教室里的每个人、每张桌椅、窗外的一草一木,都可以成为教学中的道具,来帮助学生理解。
互动意识和问题意识方面我做得尤其不好,常常自顾自地讲课、说解,而忽略了和学生的交流;提问时常常机械地注视着PPT大屏幕,而忽略了这是和学生的对话;常常是我提问题请同学来回答,而忽略了让他们发挥积极主动性,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我想,起初课堂气氛无比沉闷的原因便在于此。我反思了自己的性格、态度、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也去听了老师的课,通过对比寻找自己的失误点。我也尝试着用眼神、动作和全班同学交流,设置更多的引导性问题,尽量抽时间组织学生讨论和表演,也经常鼓励他们思考、发问,偶尔还加进几句和课堂内容有关的俏皮话或幽默例子。实习到后半学期,我的课堂气氛终于活跃了起来,学生们也对我更友好、亲切了。
作为一名教师,你的统观全局能力、控制时间能力、设计教学能力、交际表达能力,甚至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将对学生产生影响。短期内这些影响也许是很微妙、难于察觉的,但时间久了,便会在不知不觉中构成教师持久的教学风格甚至人格魅力。在树立教学意识方面我需要做的努力还很多,还应该多向优秀的老师们请教、学习。
三、课文生词,句子,课文处理方式
由于会话课是以操练句型和语段表达为主,故而从第一次课开始,我便把大部分课堂时间用在了句子和课文的处理上,并未给生词过多的处理时间。
通常一课结束的时候,我会把预习生词作为作业布置给学生。下次新课开始的时候,或者我领着学生一起读两遍生词和重要词组,或者挑学生先读,每人读一个生词,读对的话大家跟着齐读一遍,读错了我会先纠正发音,再领读一遍,之后便开始处理课文。在单词发音方面,我们班学生大多数表现还是不错的,但也有不少同学对于“四声”和“舌尖前音、舌尖后音”把握不准,尤其是印尼学生,他们最靠近中国的南方方言区,分辨这些音成了他们的一大难题。因此我特别注意纠正学生的错误发音,课下他们找我练习时我也很耐心地帮忙。
这样的处理单词方式的确节省了不少课堂时间,帮助学生正音后他们的发音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但同时也造成了一些问题。其中的问题是,很多学生在课下不把预习当作业,新课前对单词的意思仍不明所以,直到领读时才开始查电子词典,手忙脚乱,顾此失彼。于是后来的课上,我把所有的生词都作为一个语言点放在课文里,和重要句型一起处理,以便加深学生的记忆。在课文中讲解生词时,我觉得图片解释法和例句解释法都很有效,前者一目了然,适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的讲解,后者便于领会意义及用法,以便举一反三、灵活运用,适用于副词、介词、量词等的讲解。
每次备课整理PPT时,我把所有的课文都打在PPT上,把课文分成若干部分,分别在每部分的课文中圈出重要句型、语言点及生词,略修改超链接,使得每一个语言点对应一个讲解,课上根据课文内容设置若干问题,一边通过提问来串讲课文,一边操练句型、语言点和生词。串讲完一部分之后,再添加一个复述课文的超链接,点同学来填空,时间充裕的话大家再一起填空,复习课文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
对于重点句型和语言点的处理,最初缺乏经验的我总是试图用一大段话来解释其意义和用法。然而从学生迷茫的眼神里,我知道自己长篇大论的解释是多么的令人费解,接下来的操练过程中,学生仍然错误百出,有些错误甚至让人忍俊不禁,例如将“早晚非感冒不可”理解成“早上和晚上都会感冒”。为此我颇感失落。亓老师听课之后的一番点评与建议点醒了我。会话课应该尽可能把开口说话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不能像对中国学生那样拼命解释词义和用法,因为长篇解释对外国学生来说非但难起作用,反而徒增负担。之后,我便听从老师的建议,一点点改掉自己长篇解释的习惯,尝试通过设计提问或者给出较多例句来引导学生自己领会语言点的意义,然后再进行操练。语言点操练的方式大致包括:造出例句挖空重点词让学生填空、给出前半句让学生造出后半句、给出图片或设计提问让学生利用语言点来回答,等等,其难度依次递增。这些方法都是很有效的,只是有时因为我的例句或问题设计不当导致学生难以回答。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要再三斟酌,根据学生的汉语水平和思维方式,设计简明易懂的例句和问题来引导课堂的操练。
全部课文和重点练习题处理完之后,倘若时间富余,那么根据课文内容组织一些小的即兴讨论或表演,不仅引导了学生继续操练新词和语言点,还有利于加深其对课文内容和中国文化的理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不过我只尝试过三四次即兴表演,大多数时候由于未能很好地控制课堂时间而不得已放弃组织这些活动。通过本次实习,我明白了科学合理地控制课堂时间也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重要素质,自己还需要在更多的教学实践中去练习。
四、课堂教学语言有效性
课堂教学语言既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离不开的教学工具,又是直接关系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对外汉语课堂有着不同于国内汉语教学课堂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具有解释功能和学习功能的双重性,符合学习者需要的可接受性,语音、词汇、结构、话题、文化等的受限性,等等。
在实习的初始阶段,也许是由于紧张和拘束,我很少使用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外加对学生语言程度不甚了解,大多数情况下我使用的教学语言过于复杂,经常冒出一些让学生费解的生僻词汇,如“哪位同学自告奋勇来回答下这个问题”、“来北京之后你还适应吗”;对语言点的解释也较为繁琐,如“‘哪儿能呢’是反问,实际上表示否定,意思是‘不能’、‘不会’”,“‘可不是嘛’和我们表面看到的意思也不一样,它实际上表示肯定、赞同,有强调‘事实就是这样’的意思”,这样一来学生大都听得云里雾里、不辨东西,做作业的时候还是会造出“-你怎么又在这儿摔倒了?-可不是嘛,我从来没有摔倒过”这样的句子来。
后来,接受了老师的建议之后,我尽可能地提醒自己,在课堂上少说话,把时间和机会更多地交给学生。尽可能地设计简短的具有引导性的问题,来控制学生的思路,使其一步一步地自己领会一些语言点的用法。此外,充分利用丰富形象甚至夸张的语调变换,来引导学生体会语言点所表达的感情色彩,也不失为课堂教学的一个佳策。例如“要说感受嘛,咱多少还是有点的”一句中包含了中国人特有的感情色彩,这种谦虚中略带得意的意味,要给外国人讲明白着实不易,但通过眼神、姿态等的配合,外加夸张的语调来重复几遍,然后再加之以大量的例句操练,学生就会渐渐领悟其中的意味了。类似的还有“不过话又说回来了”、“没什么大不了的”等。此外,手势、动作等肢体语言也会在很多情况下发挥作用,比如讲解“发抖”、“告辞了”、“松了一口气”等语言点的时候。从这个角度来讲,我觉得对外汉语教师还应该收起内向和拘谨,要活泼、自然、放得开,甚至有一些表演天赋。起初也许是因为和学生们还不太熟悉,我显得比较拘谨,在课堂上语调平淡,不太懂得利用对语调的控制来吸引学生、讲解语言点。随着同他们了解的深入,我渐渐地放开了一些,同时也体会到了控制重音、语调、利用肢体语言在推动课堂顺利进行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此外,对外汉语教学课堂,尤其是会话课课堂,教师还应该极力避免说一些无用的“废话”。比如,课前过多的寒暄、语言点啰嗦的解释、长篇大论的讲故事、重复学生的或正确或错误的回答、对学生过繁琐的赞扬或批评等,这些都是忌讳,会严重耽误课堂时间,减少学生实际操练的机会。在力避“废话”精简课堂用语方面,我已经做了一些尝试,有了一些进步,但仍需不断改进。
五、教师的教学反思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都要对教学实践进行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以达到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的目的。
《教育学》讲义上有句话说“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话虽不见得多么正确,却着实给了我不少压力。实习的初始阶段,我明显地感觉到课堂气氛过于沉闷,学生对我的讲解特别迷茫,作业也是问题百出,为此我懊恼极了。老师来听过课之后,也对我提出了不少调整建议。我告诉自己不能气馁,新手教师都有一个成长过程,没有谁一上手就一帆风顺,对我来说最重要的就是及时调整、补救。
上了几次课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教学效果并没有多少长进,于是开始从自己的性格、态度、交际能力,以及教学意识、教学语言、课文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一些反思,并在反思之后及时地做了一些调整和改变。具体的一些反思和调整在之前的几个小节已经分别讲过了,我明白自己所做的还远远不够。但是通过这些简单的反思,我已经体会到了反思在教学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教学实习于我而言也是学习的一种,只有把教学实践和思考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发现问题,通过反思解决问题,再把这些解决方法付诸实践去检验,我们实习生的教学水平才能不断提高。
六、学生的反馈及教学评估对教师的作用
自开始实习以来,我便一直想听听同学们对我讲课时各个方面的看法,只是学生们都相当友好,当面问他们时他们总是笑笑说“挺好”,只有一个印尼学生说希望能在课上多帮助他纠正发音。不过我想,学生的反馈不一定只能通过意见调查反映出来,他们在课上的神情、表现以及课下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对我的教学来说,都是一种有力的反馈。
于是,慢慢地我开始留意观察学生的神情和表现,也开始记录他们在课上及课下作业中出现的错误。一个迷茫懵懂的眼神、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错误,都渐渐地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我没有讲通、没有练明白的语言点。课后我就和
老师、一起实习的同学还有舍友们交流,该怎样把那些语言点讲明白,下次课前通常会进行两三分钟的复习,帮助学生们加深理解。虽然最终我还是没能把所有的难点让所有的学生弄明白,但我一直相信,只要他们今天会的比昨天多,那么不管对于他们还是对于我来说,都是进步。
我相信学生的反馈和教学评估,对一个教师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反馈和评估中好的方面,是对教师劳动成果的肯定,无疑有利于增强教师的自信心,以便在今后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把更多的心血和努力,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来。而反馈和评估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教师以正确的心态去对待,这些问题的作用和价值便更大。它有利于我们去及时地查漏补缺,适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我们教学的进步,有着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因此,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谨记:提意见并不意味着对我们的否定,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这世上没有完美无缺的教师,只有不努力追求进步的教师。
七、集体备课对教师的作用和你的建议
教师集体备课是以教研组为单位,组织教师开展集体研读大纲和教材、分析学情、制定学科教学计划、分解备课任务、审定备课提纲、反馈教学实践信息等系列活动。有了资深教师的指导,有了同事之间的集思广益、取长补短,教师们登上讲台才会更有把握,底气更足,我们的教学过程进行起来才会更加顺利,正如海纳百川方显辽阔浩渺之势。
在我们的集体备课过程中,老师会带着我们统一安排教学进度,一起勾划重要语言点,分析讨论讲解策略,并给予我们许多方面的鼓励与指导。如果没有集体备课,我觉得自己在刚开始准备课程时必定茫无头绪,不知从何下手,初登讲台大概也是手足无措,慌乱没有条理。集体备课清晰地帮我确定了需要重点讲练的语言点,也帮我勾画了大体的教学思路,还有老师精心制作的PPT,也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例句和操练方法,为我们节省了时间。
后来的几次集体备课调整为了试讲,要求我们几个实习教师每人承担一小部分上台演练。演练过程中,老师和其他实习生会及时提出问题和建议,不仅包括单词、句子和课文的处理方面,还包括作为一名教师的仪态、姿势、不当习惯等方面。
说实在的,这样的试讲给了我挺大的压力。以前每次新课前我通常只需自己准备一半内容,调整了集体备课方式之后,我不得不在新课前把一整课的内容全部准备完,修改好PPT,想好全部例句及操练方法,为了试讲不忘词,我还要把大部分例句都密密麻麻地抄在课文的角角落落里。不过一次试讲之后我便很快地发现了这样备课的好处——仔细备完整篇课文后,我脑子里的讲课思路更清晰了,重要的语言点几乎都记在了脑子里,连例句也差不多都记住了,好像不必去看那些先前抄写的密密麻麻的笔记就能讲课了。试讲过程中,老师和同学适时打断,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帮助。如果没有这些指导帮助,我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有习惯重复学生答案的毛病,有忽视和学生眼神交流的问题,也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使用的例句其实很不恰当,这样的操练方法不如那样的操练方法更有效。另外,我们不必去听其他实习教师的课,也有机会了解他们各自不同的讲课风格了。大家一起展示、交流,取长补短,再登上讲台的时候,也多了底气,多了自信,讲起课来也比以前要灵活熟练了。
因此建议老师在今后对实习生的指导中,将这种“压力式”集体备课方式继续进行下去,也请给与实习生们更多的示范和指导。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定期组织实习生一起观看该课型的优秀教学视频,一起探讨、学习。另外,还可以在集体备课时,将更多的学生意见反馈给实习生,不论是赞扬还是批评,相信都会帮助新手教师不断进步,不断成长。
结语
短短几个月的教学实习很快就结束了,在这期间,我得到了亓老师耐心的帮助,收获了许多有用的教学经验,也汲取了不少教训,同时也收获了许多来自外国留学生的友谊和对外汉语教学的乐趣。真心地感谢亓老师在本次实习过程中对我的指导和帮助,这些指导和帮助将使我受益终生。我十分珍惜这次教学实习的经历,这将成为我一生之中弥足珍贵的记忆。
汉语言专业实习报告 篇3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熟悉和掌握与专业有关的知识,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提高专业水平。培养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走向社会,进一步了解社会对当代大学生的要求,为今后的自己的发展制定明确的目标。
二、实习时间
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
三、实习地点
河南xx有限公司
四、实习内容
在xx公司实习的这段时间,我经历了采访、写作、排版、校对的过程,用亲身实践的方式,巩固了课本中的知识。此外,在闲暇时间还会帮办公室同事做一些简单的辅助工作。比如图片的下载与制作、校对等。
五、实习总结
(一)基本概况
我这次的实习单位是xx公司编辑部。实习总指导老师是王主任,实习期每个人都安排有帮带老师,帮带老师安排每天的任务,以及检查任务的完成效果,同时指出不足之处。
最初的一段时间,都处于学习阶段。这种学习,包括对刊物的了解,对刊物运行的了解,对本公司的了解和对编辑的一些基本知识的了解。
我用了三天的时间,阅读本杂志社的刊物。它包括中学版与小学版。在充分了解杂志的内部结构后,老师为我讲解了杂志从约稿到出版发行的所经程序,还有什么是编辑、什么是编辑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编辑的具体工作等问题。
(二)成绩和教训
记得第一次采访是和王主任一起去的,这是我第一次正式去采访。这次和王主任一起去,我知道自己起不了多大作用,但可以肯定自己能够学到很多东西。
到了采访地点,王主任向学校领导做了简单介绍,说到我时,他说这是我们公司的实习编辑。这让我感到很荣幸,别人已把我当成了一名工作者,而非一个不懂事的在校生。采访大概用了三小时的时间。回来后王主任让我写篇简讯。虽然简讯对我这个大学生来说是小事,但当我把稿子交上去的时候还是被批的一无是处。就连最基本的地点也写得不够准确。王主任说别看简讯简单,但想写好也不容易,它对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名称要求要精确,不能出现错误。做编辑,语言一定要严谨。还有,不要相信自己的记忆,不论什么时候都要随手记下你看到的东西。
实习期间也有单独外出采访的机会。其中一次王主任给我们安排任务,让我们每个人去一所学校采访。采、编、写全过程都是自主安排。这对我们来说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检验自己实力的机会。此次采访让我发现了自己存在的很多不足。首先,采访中语言不够流畅,也许是前期准备不足的缘故吧,访问起来问题之间衔接不好。其次,对采访的进度难以把握,不能及时将被采访者的思想锁定在预设问题上。对于时间的把握不是很好。不过整个采访还算顺利完成了。
除了常规的人物访谈采写,我还参加了编辑工作的具体操作。编辑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并不容易。它对排版的要求很严格。一般一个版面要有三幅图片,这也是他们俗称的“三足鼎立”。这样才能撑起一个版面。版面不能太挤,这样读者看起来会觉得吃力。也不能太空,否则会让人觉得没内容。
这次的实习我收获很多,在帮带老师的指导下我所编写的栏目多次直接运用到彩信中,也参与到上级部门彩信的审核过程中,从中了解到更多本行业的有效信息,为以后工作打下了基础。
校对工作是一项细活,校对时一定要细心,还要有耐心,不能漏掉文章中上出现的每一处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