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第一篇
浅谈电能表校验相关问题
摘要: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当下,许多先进设备运用到了电力系统中,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的整体运行水平。随着电力企业发展脚步的不断加快,电能计量表计需要承担的功能也越来越多,传统的机械电能表明显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发展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电子式电能表凭借着自身诸多优势在电力企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通过对电子式电能表的校验方法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校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改善措施,从而将电子式电能表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
关键词:电子式电能表;校验问题;改善措施
0前言
在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情况下,电力计量也变得更加的复杂,传统的计量装置设备已经不能够很好地完成计量工作,而电子式计量装置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受到广泛的运用。为了能够将电子式电能表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加强电子式电能表的校验工作是不容忽视的。目前,在电子式电能表校验工作中,仍然还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问题,工作人员应该对此采取相应的措施,从而将问题有效解决,提高电子式电能表的应用价值。
1电能表及其校验中存在的问题
电能表概述
电子式电能表是通过对用户供电电压和电流实时采样,采用专用的电能表集成电路,对采样电压和电流信号进行处理并相乘转换成与电能成正比的脉冲输出,通过计度器或数字显示器显示。其中,分频计数器原理框图和脉冲波形如图1所示。
(a)框图 (b)脉冲波形
图1 分频计数器原理框图和脉冲波形
虽然电子式电能表在电力系统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其在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主要是不了解电子式电能表的工作原理(电子式电能表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以及不注重操作造成的。电子式电能表在电力系统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了解电能表的检定方法,从而对电能表进行正确检定,是确保电能表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常见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图2 电子式电能表工作原理框图
电能表校验中存在的问题
电能测量基本误差问题
电能表测量误差是电能表使用过程中所面临的一项最主要的问题。我国目前在确定电能测量基本误差方面,所采用标准表高频脉冲预置法。在电能表使用过程中,由于其内部某些部件会受到电压和电流的程量影响,从而导致相关的标准表的常数不是一个固定的量,而是随着程量的变化而变化的。然而在实际计算的过程中,对于电能测量基本误差的计算也存在一个电流比。比如说被检电能表的电流为,而装置自动切换到相近的档位5A,标准表常数为5A时的常数,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没有互感器的接入,但是我们仍然需要对电流的比值进行必要的考虑。
试验时间的计算及范围问题
电子式电能表启动时电流一般能达到。当前国内的相关规程未明确规定电能表启动试验的启动时间。鉴于此,在计算电能表的启动试验时间时,如果测试时间和计算时间tQ=60×1000/C×PQ存在误差,如何正确判断电能表是否合格已经成为了启动试验时间的计算及范围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建议规程中应该对启动时间范围做出明确,这样不仅能够在电能表超过限定范围时,准确判定电能表存在误差,同时也可以检验电能表的质量。
日计时误差问题
通常,外界温度变化会影响电子式电能表的温控时间开关,使电能表计时出现误差。生产厂家对本场出产的电能表内部温度的补偿方式各不相同,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应该根据电子式电能表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其内部温度的补偿方式。此外,为了能够采取有效措施将电能表运行中产生的误差降到最低,对确定电能表计时准确度时,不仅要测量温控振荡器频率,同时要测量不同温度和通电、断电时计时的误差,由此全面掌握在各种情况下电能表计时所导致的误差情况。
时段投切误差问题
时段投切误差指的是在任意一个时间段内,起止时间与实际时间之前存在的差值。时段投切误差也成为了目前电能表使用中所面临的一个问题。在使用相关规定中明确说明,电子式电能表的时段投切误差不能够大于5分钟,这5分钟主要包括的日计时误差和时间预置误差两个方面。但是就目前电能表所具备的功能来看,其记录时间一般都不会超过1分钟。可见,5分钟的误差值明显大很多。由此得出结论,电子式电能表时段投切误差不应超过1min,这样才能准确判断电能表时段投切的质量。
最大需量示值误差问题
电子式电能表最大需量主要包括总最大需量和分时段最大需量。一般切换时段时,总需量的示值一般不会受到影响,需要进行切换的只有分时段最大需量。上一个费率时段最大需量为储存器保存的最大需量值,时段切换后的费率时段的最大需量。在一个需量周期后与原来的最大需量相比较。以确定该时段的最大需量值,因此,在进行需量检验的时候还应该对费率时段转换时总需量及分时最大需量的示值误差进行必要的测试。
事件记录问题
事件记录是电子式电能表的一个主要功能,其主要记录的是与电能表运行相关的变成和清零事件,还包括对电能表运行影响较大的事件。失压记录应涵盖相别、失压次数、失压累计时间、失压开始时间、失压结束时间、失压累计电量、全失压以及失压条件的判断,这几项内容缺一不可。就我国目前电能表事件记录的现状来看,记录的只有失压时间,或者虽有失压电量却没有失压时的实际电压数据,只能按断相来计算追补电量,这样显然不合理。从而导致电能表的正常运行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重视电能表运行中的管理工作
加强电子式电能表运行中的管理工作,不仅能够保证电能表示值的准确性,而且还能够从根本上减少问题发生的频率,从而将电能表的优势更好的发挥出来,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支持。
合理安装电子式电能表
由于电能表在使用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要求较高,在温度达到50℃的时候,电子式电能表就会出现误差值,而且误差值还会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因此,安装人员电能表安装的时候,应该避免其受到太阳直射,最好将其安装在表箱内。同时,在夏季温度较高的时候,应该适当将表箱打开通风降温,以此来避免由于温度过高而导致的电能表寿命缩短的问题发生。
强化巡视检查
从我国目前电力企业所采用的电子式电能表的类型来看,其显示数据的方式大多数都是通过LCD或LED显示器来实现的,由于外界环境中所存在的一些干扰信号,对电能表的正常运行也会带来影响,比如说电池失效、电表通信不正确以及电路屏蔽不良,加大干扰效果等。这些都会给电能表的正常运行带来影响,一旦发生故障便很容易导致电能表中的数据丢失。为了将此类问题解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对电能表的检查力度,一般来说,检查的时间应该控制在每月一次,以避免造成损失。
建立健全电能表运行档案
在对电能表的运行进行管理过程中,建立健全电能表运行档案是非常有必要的,档案所起到的作用并不仅仅是对电能表运行情况的记录,而且还是对故障处理的重要参考依据。因此,建立电能表运行档案,并对其进行不断完善已经成为了目前对电子式电能表运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建立健全的档案,除了要具备电能表相关的表号、规格、厂家、装置地点以及检测记录之外,还应该包括电能表的运行记录、故障发生的次数、故障发生的原因以及对故障处理所采取的措施等。只有将电能表的这些相关信息做到全面掌握,才能够从根本上实现对电能表运行的有效管理,从而提高电子式电能表的准确度和稳定性。
及时上报电能表运行状况
一般来说,对于电能表运行情况的统计和分析应该控制在每季度一次,在统计和分析的过程中,要将电能表运行过程中所出现的正常情况和不正常情况分门别类进行统计,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并画出分析曲线。最后,将统计和分析结果中显示出来的问题进行整理,并附上相应的改进措施,上报给相关部门。
结束语
在电力系统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电子式电能表的运用也会更加的广泛,而对其校验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电能表校验工作人员应该积极学习理论知识,在此基础上不断积累自己的工作经验,及时发现电能表校验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我国电能表的校验水平,为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唐霞.谈电能表误差的调整方法[J].计量管理,20_.
[2]叶发新.电子式电能表校验问题分析及改善措施[J].广东科技,20_(16).
[3]王金刚,欧朝龙,陈福胜,万全.基于调感式串联谐振的电压互感器现场校验方法[J].湖南电力,20_(04).
科学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第二篇
1、概况
随着模具工业的快速发展,模具企业装备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对先进的模具加工设备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模具加工模式的不断推广和深入,数字化加工已成为模具加工发展的方向。采用数字化技术的模具加工设备也成了模具企业提高其装备水平的首选。同时,多功能复合加工能有效提高模具加工效率,也受到模具制造商的关注。由于将来多数模具还是由钢以及铸铁制造的,因此硬加工越来越重要。这也可以解释为何在模具加工设备中,数控金切机床的比例不断增长;但是随着放电加工机床功能的不断完善并向高速化、数字化发展,电加工机床将在其专长的领域发挥更好的作用。我国企业拥有的数控设备比例很低,机床行业仅4%左右。模具加工行业的状况可能会好一些,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这也直接导致我国模具制造水平档次较低。随着发达国家的模具工业逐步向我国转移,我国模具工业较发达的广东、浙江地区的部分大型模具加工企业已经实现了技术升级和技术改造。以下我们将围绕模具加工设备中几个关键的产品:加工中心、数控车床及数控电加工机床,对目前模具加工设备的现状及趋势进行分析。
2、现状
(1)加工中心
由于用户对加工高效率的需求,加工中心是目前金属切削机床中发展最快的品种,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国产加工中心的市场占有率非常低的。另外,国内外同类产品的差距主要在机床的高速高效化和精密化上。对于高速加工中心,国外机床在进给驱动方面:滚珠丝杠驱动的加工中心,快速进给大多在40m/min以上,最高已达到90m/min,直线电机驱动的加工中心已实用化,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快速进给最高达到120m/min;而国内加工中心快速进给大多在30m/min左右,个别达到60m/min,直线电机驱动的加工中心仅试制出样品;国外高速加工中心主轴转速一般都在120_~25000r/min,最高已达到70000r/min,在结构上都采用适应于高速加工要求的独特箱中箱结构或龙门式结构。在加工精度上,国外卧式加工中心都装有机床精度温度补偿系统,加工精度比较稳定,而国内尚在研发中;国外加工中心定位精度基本上按德国标准VDI344l验收,行程l000mm以下,定位精度可控制在0.006~0.01mm以内,而国内定位精度相对较低。另外,为适应未来加工精度提高的要求,国外不少公司还都开发了坐标镗精度级的加工中心。五轴加工中心,在国外不仅应用于模具加工上,而且已广泛应用于一般零件加工,进行五面加工和复杂零件加工,国外各大公司都开发生产了应用于不同范围的各种类型的五轴加工机。我国虽然在多次机床展和CIM120_国际机床展上展出了十多台五轴加工机,但大多数没有售出,没有经过生产考验,仅少数投入生产使用。高速铣削中心主要应用于中小型型腔模具加工,德国Roders公司和Hermle公司、瑞士Mikron公司都生产此种产品,而我国尚待开发。
(2)数控车床
从各类数控金切机床消费结构来看,我国消费最多的品种是数控车床,约占41%。国产数控机床的市场占有率按金额为51%。按台数为73%。从占有率看,国产数控车床是国产数控金切机床中占有率最高的类别,但这并不意味着国产数控车床在品种上、性能上和可靠性上已经能够满足用户的需求。国产的数控车床大多为经济型,约占总数的80%左右,多功能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生产量较少;而国外生产的基本上是多功能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国外车削中心具有双主轴、双刀塔、Y轴、C轴,甚至还装有日轴,功能多,可供用户选择。国外数控车床的主轴转速和主轴功率一般都高于国产数控车床;另外还能生产提供适合于高强度耐热合金加工和钛合金加工大功率、高刚度的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以及以车代磨的精密数控车床和车削中心,而此类产品国内基本处于空白。
(3)数控电加工机床我国电加工机床的市场总容量不是很大,估计只占我国机床工具总量的5%左右。同时,还受到数控铣、高速铣、加工中心的挑战。但是数控电加工机床在数控金切机床消费结构中,其消费量比重却达到%,仅次于数控车床;进口量比重为12%,低于数控车床、加工中心和数控铣床。可见,提高数控化率和加工精度是放电加工机床对抗各方挑战的唯一出路。在数控金切机床市场占有率方面,国产数控电加工机床按台数达到了%,仅次于数控车床;但金额占有率仅为15%,这就意味着高端市场依旧被国外产品占据。现状是,对于一般精度要求的加工,国产数控电加工机床可以满足用户需要;而高端的精密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和精密电火花成形机,大多数依靠进口。随着模具对表面质量、精度及效率要求的不断提高,精密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市场需求越来越大。由于其技术含量高,模仿难度大,国内这部分市场基本被日本、瑞士的电加工设备生产企业所占领,国内企业在技术上目前还不具备优势,仅合资企业苏州沙迪克特种机电有限公司生产的AQ360L、AQ550L型精密慢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达到了同类产品的国际水平。
3、总体发展趋势
加工中心、数控车床和数控电加工机床都属于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其发展的趋势与当今数控机床发展的趋势是相同的,即:高速、复合、智能、环保。
(1)高速加工
提高加工效率的方法之一就是提高加工机床的加工速度,包括加减速度和进给速度。目前,高速加工的诸多关键技术的研究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高速电主轴的最高转速及功率、扭矩普遍提高,并采用了传感技术的振动监测和诊断;进给系统不仅结构进一步轻量化,而且普遍采用直线电机和力矩电机的直接驱动方式,机床的3个直线坐标运动多数由刀具主轴部件实现。机床的基本结构普遍具有高承载能力、高刚性、热稳定性和抗振性。特别重视耐冲击性,最大加速度由允许的最大冲击力决定,而不仅仅取决于驱动系统及其伺服单元的能力。高速加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材料去除率和良好的加工表面质量来提高生产效率,为此必须防止切削颤振。于是颤振预测软件应运而生。对于高速干切削机床,为了使其及时顺利排出大量热切屑,排屑槽采用绝热材料制造。
(2)复合加工
复合加工在保持工序集中和消除(或减少)工件重新安装定位的总的发展趋势中,使更多的不同加工过程复合在一台机床上,不仅是用户的追求(可以减少占地面积,减少零件传送和库存,保证加工精度等),而且也适应了现代社会的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
科学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第三篇
生态环境与科学技术的变迁
摘要:人类与自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一个生生不息的有机整体。自然生态系统和科学技术作为人类生存及发展的两大主题,对人类世界的存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自然先于人类而存在,但人类的活动在某些方面改变了自然发展的过程。工业革命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加快了发展的脚步。一、生态文明和科学技术的冲突
(一)生态文明与科学技术的关系
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念的理论研究出发,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人类社会的生态问题越来越呈现多样化的姿态。科学技术的异化造成了人们心态的变化,人们只能看到眼前的发展利益,而忽视了对于资源消耗、环境破坏造成的恶劣影响。科学技术并不是生态问题产生的唯一原因,但是科学技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却是我们不容忽视的。生态危机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矛盾作用下的产物,相对与资本主义社会,人类文明虽然达到了更高的层次,但是环境问题始终是困扰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生态文明对科学技术发展的现实要求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享受科学技术成果的时候,也在承受着科学技术异化的产物。20_年,柴静的一部《穹顶之下》以真实的数据呈现了雾霾对于人类社会造成的恶劣影响,究其根源是科学技术发展下人类社会对于环境的肆意破坏。生态环境建设刻不容缓,以生态辩证法的角度来看,从单一现代性走向多元现代性是现代性自我否定的结果,也是构建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不同的生态参与主体产生了不同的环境问题,由环境问题衍生的道德问题、健康卫生问题等呈现了多种的问题形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成为了关系到我们生存发展的主要问题。尊重自然资源的保护,以科学的理念和健康的生活模式作为指导,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模式下,保留我们最为传统的民族文化,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可以生存的空间。
二、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途径
(一)创新驱动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统一
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必然选择,科学技术的创新驱动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动力。通过科学技术的有效指导实现对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有效提升,咱满足生产生活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实践带来更多的生产力发展的可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下,将科学技术作为提升我国社会生产力和综合竞争力的和总要因素,在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发展方向的基础上,实现对我国利益的维护。科学技术创新是在继承和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对于传统的生产经验和技术特色我们更应该继承和发扬,不断的挖掘技术创新点,在总体规划和部署的基础上,推动科学技术创新的稳步发展。同时科学技术创新应该善于学习和借鉴,通过对国外先进的技术人才进行有力的吸收,在不断的摸索发现的过程中实现科学技术的创新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创造更多的科技成果。
(二)生态文明理念与理论建设的统一
在技术上实现创新,在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上也要实现科学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看到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经济的快节奏发展让人们迷失在利益和欲望的追逐之中。最根本的还是需要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上提升人们的思维模式,通过形成生态文明的建设理念,促进人类社会思维方式、生产和生活方式的科学发展。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念的理性把握,确立科学的科学技术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思维模式,树立大众普遍的生态文明建设的观念,倡导多元化、健康化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构建合理的生态文明建设途径。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辩证法为生态文明与多元现代性的实现提供了哲学基础,实现技术成果和理论成果的丰富统一,促进人类社会文明不断的发展。
三、结论
综上所述,现代化生产实践下,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同生态文明建设保持一致性。生态文敏建设作为重要的时代话题将会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更加具体化、多样化的表现形式。而科学技术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存在的矛盾也并非不可调和的,从技术上、理念上实现不断的更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以生态文明这一建设理念作为总体的发展方向,实现对现代化建设的保驾护航,促进现代化建设向着更长远的方向发展。在享受现代化带来的科技成果的同时,实现积极有效的生态文明的建设。
科学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第四篇
节水灌溉技术对于优化水资源配置,降低水资源耗费,提升农产品效益非常有利,可以有效地保障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结合节水灌溉工艺的自身特点,对其实用性充分了解,才能更加科学合理的制定出节水灌溉的应用策略,为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近年來,随着大自然气候的变化,如:干旱、冰雹、内涝等灾害性天气越来越多,对农业造成重要影响。为了减灾,提高农业收益,就需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节水灌溉工程是有助于减灾、防范干旱,提高农业产量的重要基础,也是必备条件。
我国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方的降雨量多而北方的降雨量少。在广大农村,人们的节水意识还很淡薄,浪费水现象很严重。这就需要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大力推广节水灌溉工程,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以实现节约用水,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作用。
由于地理条件、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有差别,特别是干旱地区更需要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工程,既可以改善水资源紧缺,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有效的保护生态资源。
农田水利工程灌溉过程中,水体输送环节最为关键,其中要注意防渗保护,也就是要集中控制水资源传输中的下渗与损失,确保灌溉水体足数抵达农田,这其中渠道防渗材料的选配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农田水利灌溉渠道多由砌筑石块、防渗材料等构筑而成,或者采用混凝土护面、预制面等来控制水体下渗与蒸发,砌筑石料能够控制70~80%的下渗量,对于混凝土渠道应该首选U型渠,一方面能够扩大渠道传输水量,另一方面也能缩小过水断面,从而提高灌溉效率。
步行式灌溉技术与喷灌式灌溉技术有着相同的特点,即他们的运用都需要采用一定的机器设备才能实现,而步行式灌溉技术较喷灌技术而言其灌溉的效果更好,同时运用起来更加方便。这种灌溉技术所采用的设备较喷灌技术所用的设备成本更为低廉,可以利用拖拉机进行有效的灌溉,设备的成本有了很大的下降。与微灌技术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这种灌溉技术也是通过滴灌的方式来实现节水这一目的的,但是步行式灌溉技术的滴灌效率要大大超过微灌技术,灌溉过程效率较高,而灌溉的成本也较喷灌技术更为低廉,可以被广泛的应用到日常灌溉当中。
抵押管道输水灌溉技术是建立相应的灌溉管道。这种地下的灌溉管道可以将水通过低压的作用传送到需要用水的农田当中,减少了水资源运输的成本和浪费。这种灌溉技术的应用需要有一定的压水工具,构建一种低压的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水资源的运输,从而降低水资源发生不必要的渗漏和浪费。这种灌溉方式可以有效的减少水资源的蒸发流失,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也对水资源进行了合理的保护。不同类型的节水灌溉技术可以结合农作物的特点和农田水利建设的过程进行应用,在进行合理科学的选择之后对水资源进行合理的控制和保护,从而降低在农田灌溉中水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农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要达到两大目标:①最大程度地滋养农田作物;②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达到节水节能的目标。对此喷灌技术不失为农田灌溉系统中最为理想、最为高效的技术之一,从目前来看,喷灌技术已经成为农田水利工程灌溉最为重要、应用最广泛的技术。喷灌主要是借助水泵、动力设备等向水体施加压力,再将喷灌设备置于规定的高度,水体抵达喷灌装置,在自然力的作用下,水体透过细密的喷头以线状、丝形落向地面,滋润所要灌溉的植物,最大范围上滋养农田。水体以细密的水流喷向地面农田,一方面有效节省了水资源、控制了水体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让所喷出的水分充分流向农田植物,充分发挥了其灌溉功能,达到了灌溉目标。同时,也正因为是细密的喷灌,才使得灌溉分布更为均匀、合理,农作物得到了彻底的滋养。农田喷灌技术具有一定的自然性、灵活性,主要的喷灌技术包括:固定喷灌、半固定喷灌、移动喷灌等,每一种喷灌方式都具有自身的优势与优点,适用于不同的农田环境。例如:固定式喷灌通常适合小范围农田,由于喷灌设备位置固定,水体喷洒的范围相对有限;移动式喷灌技术则适合大范围、大面积的农田范围,由于面积过大、需要灌溉的范围较广,就必须让喷灌设备能够转移阵地、变动位置,从而达到全方位灌溉的目标。对于地形条件复杂的丘陵、山地、盆地农田,则适合选择移动式喷灌技术,通过移动喷灌设备机动灌溉、灵活调整,确保任何一种地形条件下,每一个角落的农田植物都能得到充足的水分滋养。最主要的是移动式喷灌能够灵活控制灌溉量,从而节省水资源。
所谓滴灌技术,就是根据作物自身所需要的水量,在根部土壤中将水通过低压管道系统及毛管处安装的灌水器缓慢且均匀地滴入。滴灌系统包括有首部枢纽、管道和滴头三个部分。滴灌技术具有灌水量少、灌注时间长、灌注周期短等特点,而且能够对灌水量进行准确的把握,避免浪费情况的出现,通过自动化的方式对滴灌进行有效管理,相比于喷灌而言,滴灌节水增产的效果更加突出,同时能够提升一倍以上的肥效。滴灌系统具有两种,一种是固定式,另一种是半固定式。
总之,要客观地面对水资源比较匮乏的现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采取必要措施来提高农田灌溉用水的效率,保证农田节水灌溉工程发挥应有的效能,为建设新农村做出应有的贡献。
科学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第五篇
【内容摘要】
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具有重要意义和紧迫性,优势和劣势同在,机遇和挑战并存。通过对广州市建设基础条件的分析,提出了其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发展目标、建设原则和总体战略;进而提出搭建创新平台、支持创新机构、集聚创新资源、完善创新机制、优化创新环境、强化创新服务的六大实施方案框架,并建议采用“四轮驱动”的推进模式;可为广州市打造“国际科技创新枢纽”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创新发展战略;创新型城市
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创新能力已成为城市竞争的核心战略资源。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创新驱动发展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形势下,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突破珠三角区域发展瓶颈的必由之路,而转型升级必须依托创新驱动发展。广州是珠三角的核心城市,广州的创新驱动发展对珠三角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决定性作用和重要意义。当前,粤港澳大湾区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珠三角打造成为世界级城市群的目标都离不开创新能力的提升,广州自然成为该区域综合创新能力提升的发动机。在此背景下,广州在准确把握自身科技创新实力的基础上,提出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城市发展战略,与“国际航运枢纽”、“国际航空枢纽”共同构成广州的“三大枢纽”战略。广州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发展目标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是带动华南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核心区的现实需要,是提升广州国家中心城市地位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州抢占新一轮发展制高点的重要部署。如何更好更快地将广州建设成为“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因而,有必要对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基础条件、总体目标、基本原则、发展战略、实施方案、驱动模式等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一、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基本条件
(一)优势与机遇
(二)不足和挑战。
第一,广州在资源、环境、土地、人力成本等方面依然存在瓶颈约束。同时,广州在创新投入、创新动力、成果转化、核心技术、领军人才等方面或多或少与国内外先进城市存在差距,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制约因素;第二,当今全球各个国家对技术、信息、人才、资金等要素的争夺加剧。发达国家力图维持和强化其创新资源的垄断优势,发展中国家力图进一步追赶和争夺全球创新市场,这对我国和广州的创新发展带来挑战;第三,国内的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其他同类城市也加紧实施国际性创新城市建设的发展战略,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广州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形成竞争性挑战。
二、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总体目标和发展战略
(一)发展目标和建设原则。
从创新活动的创造、技术、服务三要素出发,本文建议将广州定位为“全球原始创新策源地”、“全球技术创新引擎”、“全球创新服务中心”。将其作为广州市建设“国际科技创新枢纽”的总体发展目标。在创新枢纽的建设过程中应遵循坚持自主创新和价值创造、坚持全球视野和开发合作、坚持基础培育和环境建设、坚持重点突破和循序渐进的四项原则,以保障其建设目标的顺利实施。
(二)发展战略。
科学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第六篇
大自然最玄妙的存在莫过于生命体的存在,总是引发了我们的无限的思考。到底生命是怎么诞生,生命的本质到底是怎么被塑造,在生命的进化的历程中又是什么在起着莫大的作用,在进化论的背后是不是有着不一样的秘密?
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活动的本质、特征和发生、发展规律,以及各种生物之间和生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用于有效地控制生命活动,能动地改造生物界,造福人类生命科学与人类生存、人民健康、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是当今在全球范围内最受关注的基础自然科学。
现代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推进了社会的进步,尤其生命科学领域的进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生命科学与生物技术已经成为当今最为活跃的科技领域之一,人类对生命活动基本规律的认知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其地位和作为是不言而喻的。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正在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在减少人类疾病和动植物病害、改善人类的营养状况,减少环境公害、保护自然资源等方面都产生了巨大的效益。
对于生命科学大家早已不陌生,在高中课本上就讲过很多关于生物制药、基因工程、蛋白质、酶、抗生素等知识。生命科学前沿与人类健康主要研究现在比较前沿的科学,即尚处于研究阶段的科学。现实生活中我们存在很多的无赖,比如:我们眼睁睁的看着亲人朋友的离去却没有任何办法,我们无法摆脱对抗生素的依赖,因此我们就要去寻找更加安全,更加人性化的治疗方法和关键技术的突破!这就是生命科学前沿技术研究要带给人类的。
从宏观角度看,地球上的生物构成了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生物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生态系统与它存在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一个生命赖以生存的,包括地球大气低层空间、陆地表面、岩石圈以及广阔水体的生物圈。生命世界中,数以百万计的不同物种虽然在形态结构和行为活动上表现得千差万别,但生物世界中最本质的东西却是高度一致的。
自古以来,人类就没有停止过对神秘的生命现象孜孜不倦的探索。生命为什么选择地球作为它唯一的家园,并在此生息繁衍进化;海洋是否真如亚特兰蒂斯的传说中那样是起源于海洋;一颗休眠千年的种子缘何可以重新成长成参天大树;一个小小的细胞又怎样演变成复杂而有序的有机体?对万千生命现象的思考与探索贯穿人类五千年历史,成为人类认知世界中最富有魅力的部分。
正是世界上这各种各样些生物物种的存在,使得我们的自然界变得丰富多彩,但是由于人类的快速发展,许多物种面临着灭绝和已灭绝的危机,就拿离我们很近的20世纪来说,大约20多万种的物种从此消失在了地球上,昆士兰毛鼻袋熊,1900灭绝;澳米氏弹鼠,1901年灭绝.;曾经世界上最凶猛的熊--堪查加棕熊,1920年灭绝了;新墨西哥狼,1920年灭绝;中国豚鹿1960年灭绝;台湾云豹1972年灭绝.;西亚虎,1980年后的人是看不见它了;亚欧水貂灭绝时间大概是1995至1999年之间。那么100年后,究竟还会有多少动物走向灭绝,留给地球,留给人类的还能剩些什么?我们人类又能在自然界存活多久呢?天作孽犹可活,自作孽不可活。
生命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任何地方,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生命科学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联系得是如此紧密。现代生物技术生产的产品大量涌入每一个人的家庭和生活。我们要理性地看待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学习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接受生命科学新观念、新技术、新产品。同时,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两面性,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也可以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我们只有掌握好它的知识并且加以运用才能造福人类。
科学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第七篇
摘要: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把创新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大力提倡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与理念。
关键词:科技创新能力 创造性教育 自主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类社会的一切领域正在飞速地改变着面貌。面对世界范围内的现代科技革命,教育更应培养青少年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作为培养未来建设者的教师如何面对历史的挑战?如何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能力,开展发明创造活动?这是每一位教育者应该思考的主要问题。
一、极力发展科技创新教育
科技创新教育是促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为了不断提升学校科技创新教育的品质,巩固学校的科技创新教育成果,创设科技创新教育支持性环境、成就教师事业、奠基学生发展等方面,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加强科技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科技创新教育文化,积极构建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不断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当前,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把创新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把科技创新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大力提倡科技创新教育体系,使整个教育过程被赋予人类科技创新活动的特征,并以此为教育基础,达到培养科技创新人才和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实施科技创新教育就是要从培养科技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教育,培养青少年的创新能力与理念。
创新能力,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我校自创办以来,始终秉承“崇尚科学、追求和谐”的核心价值观,着力构建科技创新教育文化,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联动发展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审美等素质,为学生的终生发展奠基,既体现了科学精神,又充满了人文情怀的学校,在教育行业中走出了一条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突破口的特色办学之路。
二、培育科技创新课程文化
科技创新教育的精髓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孕育人的创造力,这恰恰是学生在未来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品质与能力。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思考、实践、创造。“实施科技创新教育”,能够增强学生参与科技活动、时间创造的信心和兴趣,强化学生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绝大多数学生在科技创新教育中释放了潜能,显露了才华,获得了快乐和成功的体验,奠基了生命的优化成长,大力培育创新型的专业教师。在新世纪教育领域中,进行素质教育综合评价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要实施创新教育,就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必须培育创新型的专业教师。促进科技创新教育不能走依靠个别人才发展的道路。我校在创新教育中注重思想引领,全面建立人才激励、培养机制,通过“内培外引”,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专兼职结合的科技创新教师队伍悄然形成。科技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学。科技创新教育不单在科学、信息技术、综合实践等课上生辉溢彩,还与多种学科交相渗透,有效地丰富了学生的课堂实践,推动了素质教育的进程。
如何在学科教育中渗透科技创新教育,把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目标落实在课堂上,教师充分挖掘学科教学内容中科技创新教育的素材,选择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视点,确定渗透科技创新教育的目标,放大设计科技创新教育的教学模块,对学生进行教学干预和课后延伸。同时,把科技创新教育生成的自主、探索、创新学习方式和学习品质运用到学科教学中,改变学生学习方式。学校以创新教育思想为引领,建立教师全员激励机制,转变全员教师的教育观念,改革各学科课堂教学方式,引导每位师生都成为科技创新人才,让科技创新教育的自觉行为丰富素质教育的内涵和品质。
三、创新性学习的基础是创造性教育。
创造性教育在发展人的创造性思维、开发创造性潜力中起着主导作用。创新性学习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学生之所以是创新性学习活动的主体,在于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创新性学习是学习者与某种学习经验、知识、文化相互融通、消化,进而不断验证各种解决问题的假设,获得新颖、独特的解决问题答案的活动。创新性学习是一种全新的大学习观。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创新学习的关键。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先导。只有掌握创新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一定的创造规律,了解科技发展、知识更新的动态,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才能萌生创新意识。只有具备较强的创新意识,不断培养创新能力,才能有效开展创新学习,成为创新型人才。一句话,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创新性学习。
创新能力是来自于不断发问的能力和坚持不懈的精神,创新能力在一定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可以训练出来、启发出来,甚至可以“逼出来”;创新最关键的条件是要解放自己的思想,不拘泥与常规的思维,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不断的突破,做到这样就一定达到创新。
四、成就教师事业,奠基学生发展
教师的价值就在于教育,只有通过教育,教师才能获得自己的人生价值!为了使每个教师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让每个教师立足教学岗位实践科技创新,教师也从中获得了教育思想和方法的启迪,在教学技能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实现了教育人生新的跨越!科技创新教育解放了学生的双手和大脑,让他们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使其潜能获得释放,奠基生命的优化成长。学校把学生社团作为一种校本课程的拓展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促使其不断发现、探究和解决新问题,不断创造新发明,真正成为探究问题、学习知识、实践活动的主人。学校按学生兴趣、特长、爱好组建各类社团,如红领巾发明俱乐部、柳器人俱乐部、创新思维俱乐部、学生点子俱乐部以及科幻画、电子制作、航模、船模、车模等社团,让学生们在相互协作的科技活动中激活创新的火花,聚生创新的点子,生发创造的种子。
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信息时代日新月异,对科学素质的教育尤显重要。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所在,只有热爱科学、关注科技、具有较高科学素质水平的青少年群体,才会形成创新型人才辈出的大好局面,也就拥有了自主创新的源泉和动力。特别是小学阶段,它是孩子们开始朦胧的认识世界,萌发强烈的好奇心,也是人一生学习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时期,还是开发潜能和培养科学素养的时期,更是培养兴趣和爱好的最为关键的时期。
参考文献:
[1]李玉霞.论小学生和幼儿科技教育的现状及原因分析[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周琴,王素,申军红.西部中小学科技教育现状调查研究报告--以云南省新平县为例[J].中国教育学刊
[3]濮宝祥.浅谈绍兴地区科技教育的现状和应对措施[J].教育时空
[4]武夷山.中美最大的差异在中小学科技教育[J].世界科学
[5]张小村,田保状,张安涛.论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科技创新导报
科学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第八篇
[关键词]自动化 科技创新 学科竞赛 实践能力
笔者一直从事自动化专业的课堂教学、课外科技实践的组织与指导工作,在培养社会需要的专业人才方面做了很多思考和实践,深深认识到主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的兴趣、能力和精神有着决定性作用,通过多年的实践不断得到验证与完善,下面介绍一下这些思考与实践及效果。
一、自动化专业特点与创新意义
自动化专业是一门具有很强理论性、实践性的学科,从专业发展过程来看,自动控制科学技术的发展的核心是自动控制理论,是那些伟大的思维创新。而这些思想的有效性必须由实践来检验;自动化程度是决定工业、农业生产力高低的一个关键的因素,也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自动化同我们的生产和生活紧密相连,融为一体。对于即将从事自动化专业工作的学生,大学中创新实践技术能力的培养极大影响着就业、发展和成就的大小;对国家来讲,科技创新型人才不仅关系到整个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质量,也会对建设人才强国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产生重要影响。
自动化科技实践活动的开展是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面向21世纪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的一部分,有助于高等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协作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有助于学生工程实践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针对实际问题进行实际开发的能力;有助于吸引、鼓励广大青年学生踊跃参加课外科技活动,为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创造条件。
因此,自动化专业教学必须依托各种科技实践与创新活动,在各种实际应用中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创新、合作、坚持等优秀品质,使之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创新现状分析
对于自动化专业学生来说,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这些学生毕业之后不能立即投入实际的应用开发工作之中,由于“供过于求”,使得很多自动化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寻求其他行业的工作。而事实上很多企业却在感叹人才难求,逼不得已只好自己培养。大学生们都是过五关斩六将“杀”入高等学府的,本身素质都不低,却年复一年重复此现象,说明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生产”的这一类人才与用人单位的需求脱节,“生产”出来的人才只是“半成品”。其实,包括业界知名的很多专家在内,几乎所有成才的开发工程师都是一边学习、一边实践锻炼出来的,很少有真正的专家是通过课堂教出来的。
如果我们到市场上调查一下,现在已买不到新的8279、8255了,可是有的学生还在课堂上学习这些很早就淘汰了的器件,一个大学本科生读了四年大学连一个可靠的振荡电路都设计不好,那么让其从可靠性设计出发去设计产品就更无从谈起。由此可以看出,我们的教材与教法违背了这门学科人才培养的规律,我们的大学一定要彻底地改变观念,要尽快地从“教育型”的阴影中走出来,迅速地转向“研究实践型”培养人才的正确轨道上来。
可喜的是,各个大专院校已经初步认识到这一点,在人才的培养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明确了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思路。以韶关学院为例,在自动化专业的学生中全面开展了学科竞赛、学生课外兴趣小组、学生课题等实践活动,从已经毕业的学生来看,他们的个人发展情况非常良好。可以预见,对于高校来说,如果培养的人才能够很快胜任工作,其毕业生必然很抢手,进而使更多的学生愿意报考,学校就可以挑选素质更好的学生加以培养,也更容易获得资金、政策的支持,使学校良性发展。
三、科技创新思路与途径
(一)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路
找到一种或多种适合当代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形式;教学中时刻不忘培养学生工程实践的能力和意识;从众多专业方向中找到自己的特色方向;利用各种工具有效提高学生的开发能力;解决遇到的各种现实困难,例如在学校经费有限的情况下,可开展课外科技活动;针对当代学生的特点开展教书育人和工程实践活动;在欠发达地区获得各种专业信息,克服地区局限性;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二)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实施方法
1.建立有利于学习、创新和交流的团体文化氛围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学生的实践基础并不会都很扎实,个人的研究范围有限,要使大家的水平都得到迅速的提高,必须共享知识,必须加强知识和经验的交流。
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专业竞赛,以大赛带动实践活动的展开,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可以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飞思卡尔智能汽车竞赛、机械创新竞赛等;开展了各种面向大学生的群众性科技活动,组织趣味性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投身到专业实践的热情;竞赛指导教师在竞赛中表现出的强烈责任心和旺盛的工作热情,必然感染着学生,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赖,同时也将激励自己不断提高综合素质,在以后的指导过程付出更多,这样,一支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就会逐步形成。
3.为学生提供科技产品开发经验,因为实际的产品必须考虑应用成熟的技术,考虑最可靠的功能实现,所以很多经验要不断摸索,而且要尽量去找一些在实际公司工作的开发人员来介绍经验,开专题讲座。
4.实现学生自我管理。笔者亲自组织了自动化协会,把协会作为一个有效开展工程实践活动的组织,为学生提供一个公平的、有挑战性的、没有偏见的、大家分工协作的工作环境,营造一种有助于不断学习和共享的环境和文化氛围。所以,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科研、自主创新的原则[3]是非常必要的。
四、教师必须具有科技创新意识
科学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第九篇
元培科學技術學院醫務管理系專題報告
中 指導老師:___
○○○題○○○目○○○
學生:○○○、□□□、◎◎◎
學號:___、+++、___
華 民 國 九十四 年 五 月
元 培 科 學 技 術 學 院
醫務管理專題研究審核書
學生:
之專題製作,
題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經本專題教師審查完畢並合格。
口試老師:簽名) 口試老師:簽名) 指導老師:簽名)
系 主 任:
(簽名)
中 華 民 國 年 月
摘 要
誌 謝
在此感謝……..
目 錄
摘 要 ........................................................................................................... 5 誌 謝 ......................................................................................................... 5 目 錄 ........................................................................................................ 5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一章 緒 論 .............................................................................................. 8
研究背景與動機 .......................................................................... 8 研究問題與目的 .......................................................................... 8 論文綱要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9 第四章 研究結果 .......................................................................................... 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9
結論................................................................ 错误!未定义书签。 建議................................................................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參考文獻 ..................................................................................................... 10 附錄一 ......................................................................... 错误!未定义书签。
表目錄
表1-1產品資料表
圖目錄
圖1-1作業流程圖
緒 論(標楷體18號字、粗體)
研究背景與動機(標楷體16號字、粗體)
研究背景(標楷體14號字、粗體) 研究動機
本文(標楷體12號字、最小行距,20點行高、英文字一律用Times New Roman字體)
研究問題與目的(各章節名稱可依研究性質不同自行更改) 論文綱要
文獻探討
研究方法
研究結果
結論與建議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分
1. ___ 2.
二、 英文部分
1. ___ 2.
附錄一
文件五
若只有一個附錄,則不需編號
註:操作手冊的格式,說明的部份一律至於該圖的下方第二行開始,圖的大小要適中,不可過大。以能看清楚內容為原則
11 / 12 .
文件五 93 醫 院 管 理 專 題 研 究 題 目
文件五 元 培 科 醫 學 務 技 管 術 理 學 系 院
科学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第十篇
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发现过某种事物的某些奥妙,在发现的过程中也会有许多经历,当然,连我这个不爱科学的人也会发现事物的奥妙。
那是在一个凉爽的夏天,我和妹妹正在池塘边玩耍。突然,一条红色的小鱼跳了出来,一个优美的海豚式的跳水动作,带着的水珠就像一个顽皮的小孩子一样落在了荷叶上,打了一个滚,翻了一个身,再跳起来,一个完美无缺的跳水动作就这样诞生了。
我想,荷叶一定被水珠大湿了,荷叶又没有毛巾,很容易感冒,而且它又不能吃药。我把它晒干,算是给它一个日光浴的机会吧。于是,我连拽带拖地把荷叶拽出了池塘。用手摸一摸荷叶,嗯,毛茸茸的,质感还不错。再仔细瞧瞧,咦?怎么是干的呢?我不相信,有把荷叶放进池塘里泡了一会儿澡,拿起来一看,还是干的。是不是荷叶太热了,热了就口渴了想喝水。于是,我也不管荷叶感冒不感冒,有让它泡了一会澡。这次我把眼睛瞪得大大的,怀着激动的心情看着,心还不时的“怦怦”地乱跳,生怕错过了水珠被荷叶吃掉的情景。可是,事与愿违,水珠没有被荷叶吃掉,而是像弹珠一样,“弹”进水里了。
“为什么荷叶不沾水呢?”我带着疑问走进书房,翻开《十万个为什么》。一查,哦,原来荷叶表面有一层由纳米构成的纳米薄膜,纳米薄膜铺在荷叶表面上,使荷叶变得光滑犹如给荷叶穿上了一件防水外套。
从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要获得更多的知识,光靠问是不行的,还要多翻阅大量书籍,从中学到更多地知识。
科学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第十一篇
今天我读了《玩转科学》这一本书,书中《神奇的紫甘蓝汁》这个故事我最喜欢!
故事是这样的:一天紫甘蓝汁三兄弟(紫紫哥,甘甘弟,蓝蓝弟)和醋二姐妹(白醋姐,陈醋妹)在去游乐园,在路途中,碰见了苏打妹,苏打妹问:“你们几个要去哪里?”
白醋姐说:“我们去游乐园玩。”
小苏打妹问:“我可以和你们一起去吗?”
白醋姐说:“当然欢迎啦。”
于是6个人兴高采烈地来到了游乐园,游乐园内人山人海,紫紫哥说:“我们一起去玩碰碰车,好吗?”
甘甘弟、蓝蓝弟、醋二姐妹和小苏打妹一起说:“好呀!我们真想玩。”
到底如何分组呢?紫甘蓝汁兄弟很大度,紫紫哥说:“我们是男子汉,应该保护你们姐妹三个,那就一人保护一个。”最后紫紫哥和白醋姐分在一组,甘甘弟和陈醋妹分在一组,蓝蓝弟和小苏打妹分在一组。
大家开着碰碰车高兴地玩起来。突然他们乘坐的碰撞车发生了碰撞,紫紫哥一不小心和陈醋妹撞在了一起!蓝蓝弟和小苏打妹也撞在了一起!紫紫哥变成了粉红色,蓝蓝弟变成了绿色。
白醋姐看到紫紫哥、蓝蓝弟变发颜色,感到十分害怕,紧紧地抱住甘甘弟,甘甘弟也立即变成了粉红色!
你们说他们是不是很不小心?那为什么紫色的紫甘蓝汁和其他溶液混合时会变成粉红色或绿色?
原来醋是酸性溶液,它碰到紫甘蓝汁变成了粉红色;小苏打是碱性溶液它碰到紫甘蓝汁变成了绿色。
神奇的紫甘蓝汁可以帮助我们分辨酸性物体和碱性物体。
科学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第十二篇
摘要:高等学校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要不断加强,科技创新是未来发展的趋势,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为适应国家发展的新形势努力学习、研究,提高社会的竞争能力。学生不但要在学校学习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在导师的引导下,开展科技创新的研究工作,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科技人才。
关键词: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创新实践;创新能力
随着社会现代科学在生产和生活各方面的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是不可等待的,在大学里学习,不但要学习传统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应用新的科技知识和能力创新。高校学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是社会的强大的科技力量,一个国家的强大要靠强大的科技竞争力支撑,科技创新要从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做起。
1、科技创新,培养学生的吃苦精神
如果没有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就谈不上深入研究和探讨,要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更要让学生有肯吃苦、爱钻研的奋斗精神。当今时代的大学生出生在生活比较富裕的年代,独生子女较多,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而科学研究是要有钻研精神,长期坚持,不能想着在短时间内就能有成果,学校科技研究是需要长时间的探索和研究。有些是一届学生没有完成的科研题目,下一届学生继续进行研究,学生在思想上要有所准备,学生应该明确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探索是长期进行的事业,学生不但在学校学习研究,毕业后仍然不能放弃,在学校研究科学是为了走向社会打基础。大学生在学校上课进实验室,特别是理工科类的学生进实验室进行科研创新是非常有必要,且是非常重要的学习环节,从古至今,许多科学家发明的成果都离不开在实验室的研究创造,学校在建设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上也在不断地创造应有的科研条件,为学生提供科研场所。实验研究室或实验研究基地有优秀的科技研究教授及高级实验师对学生进行指导,帮助他们解决科研及科技创新方面的问题,因此,实验室及实验基地的科技创新研究是培养国家未来高科技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学校实验室及实验基地也带领学生与学校外其他科研单位进行合作,以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让学生能与外界进行交流和沟通,以提高学生的科研和科技创新的能力。学生在校的学习、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是为毕业后走向社会打基础的,学生要认真对待在学校的有限时间,充分利用学校的良好环境和资源。学校为培养高水平的科技人员购置了大量的优质设备,一些高端设备价格昂贵,要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下正确使用,对大型昂贵的仪器设备的使用是对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要有动手能力,不能只会从书本上学知识,没有动手能力,就谈不上搞科技创新的研究。作为高等学校,特别是理工科学校的大学生,要明确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能力是影响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因素之一,是衡量一个国家强大地位的重要指标,发展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是建设创新国家,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有力措施,是培育青年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必经之路。学生在进入大学期间,要参加与个人兴趣爱好相符的科技创新组织,参加科技活动,不局限于自己所学的专业,这样就能开阔自己的视野,多学一些相关的内容,为科研和科技创新掌握更多的技能。
2、培养学生自主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科学研究和科技创新是一项长期坚持的任务,在内容上需要从各方面下功夫来寻找突破点,要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就不能有局限性,要积极开展科普教育、传播科普知识,开展学术报告讲座,学校在各学院及图书馆搞科学成果及科技创新展览让学生参观学习。比如,我校轻纺院每年举办学生创作的各种工艺品有陶瓷品、手工缝制的各种书包及文化衫展览。这些都是利用在电脑上设计模型,反复研究设计创新,最后再用手工制作而成。学生们在设计制作过程中既学到了书本上的知识,也掌握了工艺技能,在学中做、在做中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能力;另一方面,也建立了大学生实践机制,成为了一种可行性教学和实践的教育模式,帮助大学生能够完成从象牙塔走向真正的社会。当今的社会及国家需要有知识、有文化、有动手能力的新一代的有创新能力的高科技人才,这个时代是青年人为之努力工作,努力学习新文化,开拓新思想的年代。
3、培养科技人才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开展社会调研和社会科研实践活动,培养学生收集科技信息的能力和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增强思考力和创造力,在科技创新和科学研究的进程中不断获取科技知识。在实践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能力真正地解决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问题,通过实际的社会实践,使学生个人的特长和个人的兴趣得到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使学生的综合知识和综合能力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在科技创新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这使学生不得不重新考虑出现问题的根源,这样反复进行研究,反复实践来达到预期效果。轻纺学院学生在设计创造产品的科研过程中,在材料选取时,无法较好地掌握泥土的配比,在质感和色彩上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就是要求重新分析、研制、制作。成品制作过程中,要进行社会市场调查,了解大众每个人的爱好和兴趣,根据需求对产品进行精确设计,这对科技创新设计就有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就是在旧的原有的东西上创造出更新、更好的产品,是顺应现在社会的需求,顺应国家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开展科技创新,提高大学生科技创新的能力,应该成为社会发展的一面旗帜。要高举科技创新这面旗帜,不仅是高等大学的任务,社会各界要积极创造科技创新的环境,为大学毕业生提供继续研究创新科技项目,企业、研究所、创新基地及科技园都是学生不断进行创新搞科研的重要场所。只有高度重视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才能在科研方面投入更多的人力和物力来支持科技人员的科技创新的研究。现有的科技开发区及科技园区为大学毕业生创造了发挥各自才能的条件,园区设立了不同领域的学科,可以互相交流不同学科的知识,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增强科技创新的意识,不断开阔视野,使科技创新这项工程长期坚持下去。科技人才是国家宝贵财富,一个强大的国家首先要在科学领域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在航空技术、造车技术、造船技术等方面,都要求科学技术含量很高,有些高科技的东西发展变化很快,周期很短,一代又一代的科技创新产品促使科技人才不断研究创新出更好的产品。所以,科技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大学是培养高质量的科研人才的地方,学校主要是为国家培养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高科技人才,因此,努力培养有用人才是科技发展的动力。
4、结束语
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主力军,学生们在大学期间要加强对科技创新思维和创新科目的训练,学校及各学院要经常组织学生参加科技项目的比赛,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的水平,开扩创新思维的眼界,学习社会各界及各学校的创新理念,结合自身的条件,充分利用好学校配置的先进设备,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实践创新的研究中,要明确搞科技创新研究必须有团队的精神,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让每个人的知识能量发挥出来,形成一个具有高科技含量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和科学创新的队伍。这样科研的效果必然会比个人的`力量强大,使团队精神和团队的力量集中,知识密集,优势互补,协调合作。科技创新的研究需要合力攻关的高组织化的科技创新的团队,科技创新是我国未来的新趋势。
科学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第十三篇
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由“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三大领域组成。在这三大领域中,“地球与宇宙”部分内容的教学相对较难,特别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宇宙》单元,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天体星空的内容,由于宇宙天体与小学生的生活所处空间较远,加之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受限等原因,学习理解时往往比较困难,故本单元教学难点多,学习效果差。对教师而言,由于教师对宇宙天体教学缺乏专业知识储备与支撑,教师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本身也同样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然受现行教学评价影响,本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故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以教师灌输代替学生自主探究和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现象,这不仅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宇宙天体知识,感受到浩瀚宇宙无穷的魅力,而且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怕学情绪,继而影响到学生对探究宇宙的兴趣,与科学教学的根本目标相背离。如何改变这一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双怕”困局,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分析
分析这一“双怕”局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从教学内容看: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之中,但其与我们的生活时空差距大(相对而言,宇宙中的时空是宏观的、抽象的,而我们生活的时空是微观的、具体的),对其中的现象缺乏具体的生活经验与感受,从而影响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虽然本单元教学仅是宇宙知识的起始内容,但需掌握的知识仍然不少,如月相变化、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太阳系组成、星座等,这些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与经历,故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嵌入式”的,而非在原有知识与生活经历的基础上的一种演绎、归纳与提升,教学很难达到让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从学生思维能力看: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抽象的事物往往束手无策,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学生对浩瀚宇宙中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难以在脑海中予以想象,造成理解困难,许多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
从教师自身看: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科学教师大都以培养能胜任小学各科教学的“通才”为目标的师范毕业生,教师本身缺乏专业知识支撑,面对宇宙天体知识,老师很难驾驭课堂。
采取的措施与行动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与分析,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我们提出“建模教学法”,以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建立模型,简言之为“建模”。这一理论在数学界研究运用较为广泛,指通过运用数学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段。本课题中的建模仅指通过运用多手段、多途径,帮助学生建立宇宙空间模型,从而理解宇宙运行变化的规律。所谓模型是以某种形式对一个系统的本质属性的描述,以揭示系统的功能、行为及其变化规律。当然,模型不仅仅是一种将实际物体小型化或大型化的实体,科学课的模型既可以是一个装置、一个计划、一份草图,甚至也可以是一种想象。本课题所指的宇宙空间模型不仅指将宇宙空间小型化的模型,而是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合理的想象,让宇宙中各种天体不断运动变化及产生的现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展现并组合,形成大脑中的宇宙空间模型。本课题尝试利用资料、形象、实验、图形、活动等途径帮助学生建立宇宙模型,让学生学会运用模型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具体做法如下:
一、资料建模
科学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第十四篇
研究报告
一、课题的提出、确定和假设
(一)提出与确定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着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要十分重视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中国有着50xx年灿烂的文化传统,素以文明和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之林的精神脊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然而,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造成社会伦理道德滑坡的情况比较严重,优秀的传统也被忽视,青少年更是深受其害,中小学生中独生子女多,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较差,德育效果欠佳等等,使精神文明建设受到很大影响。
由此可见,利用中华民族优秀道德传统这一特有资源对青少年学生和家长乃至社会公民进行道德教育,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祖国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是丰富中小学德育内容,提高中小学德育实效,教育青少年学生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学会做一个现代的中国人的需要。
与其它德育工作一样,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必须全社会齐抓共管,方能取得最佳效果。经过了解和考察,结合我自治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经请示自治区教委领导同意,我们决定参与栾传大研究员组织的全国“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系统实验研究”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由广西教育学会牵头,成立“广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研究课题组”,在我区部分中小学中进行实验研究。
(二)假设
从时代要求出发,将传统美德与现代精神相融合,发挥学校教育主渠道的作用,探究“三结合”传美教育的途径、方法和模式,继承中华美德,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道德品质;为培养合格的、跨世纪的现代中国人打好道德素质基础,提高中小学德育整体水平,为精神文明建设作出贡献。
二、实验对象与组织
(一)实验对象
主要对象是中小学生。同时也对中小学教师、家长和社区教育所辖单位的公民进行传美内容的教育。
(二)实验研究组织
本实验研究课题实行统一规划、分级管理、宏观调控、各负其责的组织管理办法。自治区成立“广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课题组”,课题组成立领导小组(由自治区教育学会1名副会长任组长、教育厅基教处和学会秘书处各1名负责人任副组长)并设有办公室,在全国总课题组的指导下,负责制订本自治区的实验研究方案及工作规程、管理条例,提出实验研究的总体思路、模式,培训实验教师和指导人员,指导实验单位和实验校点的实验研究,控制实验进程,总结、交流实验研究经验,表彰先进等。
自治区课题组之下,成立了5个实验研究单位,其中有4个地级市,即南宁市、柳州市、桂林市和北海市实验研究单位;l个少数民族乡镇,即龙胜瑶族自治县平等乡实验研究单位。5个实验研究单位也均成立了领导小组,市教委领导任组长,教科所和学会的同志任成员。由各实验研究单位确定实验校点,具体负责校点的实验研究管理和指导工作,交流本市实验研究经验。
各实验研究学校也成立了领导小组,校领导任组长、政教主任具体负责,确定本校研究的子课题和实验的重点德目内容,组织教师具体实施。
三、实验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实验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德目体系为内容。具体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警语名言500句》为主要实验教材,辅之以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部分材料。
我自治区各实验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具体选择课题进行研究,(课题略)。
具体实验研究的方法、途径与步骤:
主要采取以下几种研究方法
1.调查法 根据传美教育的内容,设制各种调查表,通过召开座谈会、找学生个别谈话、进行问卷调查、走访家长和社区等多种形式按德目内容调查了解当时学生、家长的各种思想认识和表现,同时收集各种相关的资料,为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传美教育打下基础,为课题研究提供背景材料。
2.实验法 主要是自然实验法。通过传美知识的传授和多种形式、多渠道的传美教育活动,提高学生(家长)道德认知,探索“三结合”传美教育的模式和运行机制。
科学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第十五篇
摘要:介绍了绿色经济的含义,阐述了科技对绿色经济的支撑作用,以实现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
关键词:绿色经济;科技创新;科技体系;支撑政策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全面加速,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造成了水资源不足、土地资源严重紧缺、能源开发过度、人与自然矛盾突出、生态系统失衡。为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型,实现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将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必须开展以绿色经济为导向的战略部署,实现能源资源的低消耗、污染废弃物的低排放、生态环境的低污染。以科技为依托,攻克能源与环境所面临的窘境,不断优化绿色经济的资源配置,借助产业结构调整助力绿色经济。
1绿色经济的含义
绿色经济是以效率、和谐、持续为发展目标,以生态农业、循环工业和持续服务产业为基本内容的经济结构、增长方式和社会形态[1]。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高度上,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自觉遵守和应用生态规律,通过资源高效和循环利用,实现污染物的低排放甚至零排放,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保障自然的不衰退。绿色经济包含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所以绿色经济在要求大量使用清洁能源,提高传统能源的使用效率,吸收经济过程出口的碳排放的同时,强调减少自然资源的输入,加强物品的重复利用,做到“变废为好”。
绿色经济与传统产业经济的区别在于:传统产业经济是在大量消耗自然资源,破坏生态平衡,增加生活负担,造成不可逆损耗的基础上发展的经济;而绿色经济则是以维护人类生存环境、促进资源和能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友好型经济,是一种满足现代生态文明建设需求,符合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绿色社会机制主题,以高新技术为支撑,能够长久发展的经济。是市场化和生态化有机结合的经济,也是一种充分体现自然资源价值和生态价值的经济。
2科技对绿色经济的支撑作用
科技进步是促进绿色经济发展,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学技术,能够推进经济又快又稳增长,合理利用资源,优化产业结构[2]。科技在发展绿色经济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科技进步提高资源利用率
依靠科学技术,能够科学地分析和认识各类“资源”,即自然资源、能源、生产过程中所排放废弃物以及废旧产品的属性、价值和功能,并且相关技术可以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以最低的资源消耗得到最大的产出。对这些“资源”利用与再利用、加工与再加工的市场前景与利润空间进行科学地分析和预测,能够以有限的资源创造出无限的价值,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少了资源损耗。再者说,技术进步可以突破现有资源供给的限制,创造出新的可利用资源,来代替不可再生资源,避免以资源的不可恢复为代价来发展工业经济。
科技进步优化产业结构
我国产业结构从总体上说仍以传统产业为主,生产过程中仍是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产能。而绿色经济的实现过程中,将各种技术结合利用,包括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废物回收再用技术、新能源开发和替代技术、污染治理技术、环境监测技术以及预防污染的新兴技术等。传统企业与中小企业以科技进步为依托,将新兴技术引入到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业循环经济规模不断扩大,科技实力不断提升,从而推动着工业、农业和服务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或升级[3]。
科技进步改善生态环境
科技可以从根本上保护环境、防止污染。一些生物高新技术的发明,各种清洁生产的技术设备和工艺流程的开发及各种绿色的材料和能源以及各种绿色的食品和药品等的研制,可以有效地预防和防止环境污染从而实现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平衡发展。并且科技创新及运用科技创新所提供的技术设备及其工艺,能够有效地治理已经造成的环境污染,有效地降低或减少生产过程中各类污染物的排放,以改善和提高环境质量。科技可以兼顾经济效益与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追求三者之间的最佳结合点。
3依靠科技进步,推进绿色经济建设
科技对绿色经济的发展起着支撑的作用。要实现绿色经济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必须要做到:首先,克服产业高新技术难题,应用高新技术来改善传统产业。生物技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等高新技术的攻关,一项成功的技术创新,通过大面积的技术扩散,必然会导致产业结构、市场结构、外贸结构等方面的变化,带动整个经济市场的变化。清洁技术、循环技术的应用,着眼于变“废”为宝,通过资源的重复利用谋求资源效率的极限发挥。
其次,建立面向绿色经济的企业科技创新联盟。在发展绿色经济中,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要开发者和使用者,其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代表着绿色经济的工艺创新水平。建立企业间的科技创新联盟,实现资源和技术共享,结合每个企业自身的资本、人才、科技、产品等特点构建科技创新平台并与其他企业的创新平台建立联盟,共同面向绿色经济进行科技创新活动[4]。再者,健全绿色经济的科技创新体制。绿色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的支撑,但是要保证先进技术的产生,必须要形成良好的科技创新体制。
我国的科技政策仍然存在基础研究薄弱,缺乏发展绿色经济的科技体制、发展绿色经济的科技政策法规不健全,缺乏专业性领域的绿色经济科技政策等缺陷。所以要发挥高新技术的支撑作用,必然要健全绿色经济相关的基础研究体系,绿色经济理论方法和政策支撑体系以及技术支撑体系、创新支撑体系和维护一系列体系健康运行的法律法规支撑体系[5]。
最后,加强绿色经济国际科技合作。各国的科研水平能力不同,侧重点也不同,参与多国共同出资、共同协作研究、共享研究资料成果和知识产权的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不断向科技发达国家学习,取长补短。把握国际贸易机遇,拓展国际市场。
4结语
从小企业的绿色经济发展需求到生态园中绿色经济,再到全球这个大的生态系统,发展绿色型的经济都离不开技术。力争突破制约资源节约和绿色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不断提高改善资源、能源、环境的高新技术,尊重科技发展规律,稳步推进,从而充分发挥科技对我国循环经济建设的支撑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国华.科技对循环经济支撑作用研究[D].南昌:南昌大学,20_.
[2]严炜.科技促进我国循环经济发展之探讨[J].学习与实践,20_(6):30-36.
[3]杨丽萍,贺新华.科技创新与建设云南绿色经济强省[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_(6):64-66.
[4]许正中,杨全社,张庆亮.立足科技创新推动产业蛙跳——我国发展知识型循环经济的策略分析[J].天津行政学报,20_(3):70-75.
[5]王婧.以绿色经济打造旅
科学论文分析报告范文 第十六篇
科学文明落到这些险恶之人的手里,为了少数人的极端利益,他们处心积虑,“钻研”制造出各种“地球物理武器”。这样的武器威力极其巨大,动辄山崩地裂、狂风巨浪,撼天动地的破坏力远远超过其它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令人闻之色变。堪称“四两拨千斤”的高效武器。这样的武器隐蔽性强,往往是在距攻击点之外很远的地方施放,引发地震、海啸等大规模的灾害大多滞后一段时间才会出现,产生的后果又与自然环境的突变浑为一体,受攻击的一方往往浑然不知,还自叹倒霉归咎于“天灾”。科学文明被窃取用于做_的事情,也许科学本身也会觉得委屈。如果任其发展,最终受到惩罚的还是人类自身,就连它的发明者也会难逃厄运。这样的“科学”只能是“伪科学”,再先进我们也不要。人类创造了科学,最后又何必再用科学毁灭自己呢?
我们爱科学,反对一切“伪科学”,用真正的科学知识来识破、遏制“伪科学”,还人类一个安全世界,还大自然一个平衡空间。这个时代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