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桃乌龙最棒”为你分享20篇“读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一提起名师,大家总会油然而生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精妙的教学设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深厚的人文素养…在读了窦桂梅的著作《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后,我内心震撼了—在成为优秀教师的路上,一定要拥有一股自由的情感,一片思想的天空,进行专业探索。读了窦桂梅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最感动的是窦老师对待生活和教育事业的那颗心,用“执着”二字形容已经不够了,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一种“热爱”。看完这本书,我应该更深入地思考怎样做一名语文教师了。
第一件事:学生,教学的全部意义
一节低年级的课例,老师总叫前面的几个同学发言,而其他也想得到小红花的孩子一次次失望。下课后孩子向老师索要老师不给,还说:“你要在课堂举手发言才能给呢!”这真是够讽刺的。还有的老师动不动就在孩子脸上贴上一个小星星,动不动就拍手欢呼:“你真棒!”之类的“闹”课。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注意在表彰一些孩子的时候,要照顾到另外一些孩子的情感。要小心轻放每一个孩子的心。
在课上要学会倾听,目前一些研究课热闹大于宁静,言说多于倾听。有一些教师甚至听不出学生读错说错的内容,这怎能谈得上指导学生。所以,学生要学会倾听,为人师表的教师率先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
第二件事: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
阅读《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时,我似乎看到了身为副校长的窦老师,在繁重芜杂的工作之余,充分利用点滴闲暇,坚持挤出时间来读书的身影。经典著作、《人民教育》、《读者》、《随笔》……都是她生活的伴侣。会前会后,旅行途中……她都会拿出书来,读书。
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更同意窦老师那种“挤一点儿,占一点儿,抢一点儿。”的读书方法。无论如何,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都要为儿童文学作品保留一个特殊的位置,和学生一道在阅读中呼吸。
第三件事:拥有面对文本的力量
给我感受最深的是窦老师对教材解读的深刻认识。上好语文课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最最重要的工作,但教过多年书的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手里的教材那么多,当我们真的要选出几篇好好精讲的时候,却又不知何去何从,觉得无从下手;或是好不容易选好了文章,想好好讲一讲,设计教学时却又觉得没什么可教的;回望自己的课,读、说、议的环节一点也不少,可自己总觉得课堂像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却又找不出原因在哪。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读书心得》看完窦老师的“拥有面对文本的力量”一章节,心中豁然开朗:我们缺乏的是对文本深刻的解读。而要深刻解读文本,更不是件容易的事,仅就《游园不值》一首只有21字的诗,窦老师写的备课体会就有几万字。她循着作者叶绍翁的足迹走进宋诗、南宋后期文学。跟着叶绍翁游园的同时,又要走进宋朝园林与宋时东吴民俗。再跟着作者的心境,了解宋诗的特点、江南诗派的追求、古典园林艺术与诗中红杏木屐的意蕴…这才是备课艰难的开始,怎样把教师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认识,怎样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产生独具个性的阅读体验,这些才是更为艰难的跋涉过程。窦老师告诉我们:思考,领我们走向清醒。可如果我们手中没有直面教材的底气,我们怎么去思考,又怎么能思考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又怎么能带着对教材的独特理解进入心灵的觉醒呢?
手捧教科书,为自己,更为学生,我们必须怀着虔诚而又审慎的态度,从阅读出发,或钻进文字的里面,透视到文字的背后,主动索取文字里的巨大财富。拿到教材我们首先要将教材置于广袤的林子。在如何解读教材?这个问题上窦老师提出了教材解读四问。第一,文本究竟说了什么?第二,文本想说什么?第三,文本能够说什么?第四,文本应该说什么?阐述的非常清楚,让我受益匪浅。解读文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座高山,我们必学积蓄力量攀登。
第四件事:公开课,生命试练的地方
《公开课,生命试炼的地方》一章,窦老师以具体的案例,记叙了自己是如何通过公开课提升自己、修炼自己的。她主动而且是强烈地要求上公开课,向众多的教师、领导、专家展示自己,既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将自己的不足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肯定、叫好、喝彩是有的,可质疑、否定、批评同时也存在。甚至有时,被批评得“体无完肤”,感觉自己“不可救药”、“没出息”。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痛定思痛之后,窦老师能有选择地接受中肯的批评、意见,加以思考、改进,不断地进行“熔炼”。
每一位教师都有过这样的心理:害怕别人听课。怕的不是听课的人,而是怕自己,怕自己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怕自己课堂设计不完善,怕自己不能驾驭课堂,不能驾驭学生,总之是怕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要知道专家、领导的指点不知比自己的单打独练要强多少倍。十年读书,不如听君一席话,会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
第五件事:朗读、语言与写作的素养
读完《朗读、语言与写作的素养》一章,更让我感叹、敬佩窦老师在教学上的努力、刻苦。每次公开课前后,她都会作有关的记录,作为练笔。课前备课时,她会在深入钻研教材后,写一些题外话,彰显自己把握文本精神的高度。备课时写一些题外话,记叙自己的教学思路。课后,再写题后话,整理出评课中有价值的观点,以及自己对教学的深刻反思,长年累月,这已成了她的习惯,如吃饭睡觉一样不可缺少。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落笔、动口时呈现出来的语言修养更有独具风采的说服力呢?伴随着朗读、语言、写作的词彩风流,语文教师就于有意无意间,引领熏陶着学生想着美丽健康的上方驰去。我决心努力提高自己朗读、语言与写作的素养。
苏霍姆林斯是这样说的:“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对于语文教学,我能认真研读教材,与同年级的语文老师交流教法,上完课后,我也会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今后要注意些什么问题,但就是没有及时动笔写出课后反思,结果一到要写年度论文、期末写教学总结、教学反思时,就得挠头扣脑,半天蹦不出一个字来,往往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的。
第六件事:修炼你的激情、思想与风格。
拥有激情与思想,才会形成优秀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拥有了自我教学思想与风格就拥有了知识分子真正的尊严。所以我要向着优秀的方向,以激情与思想的自我修炼,锻造那讲台上风格的我、独特的我,让人生放射出熠熠的光彩。
一直以为优秀教师离自己还很遥远,所以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阅读窦桂梅老师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初读这本书,觉得优秀教师平时做的事和我们普通教师没什么两样,可越是深入书中,越是发觉自己离优秀教师更遥远了。一名优秀教师做的远比我这普通教师更勤,想的远比我这普通教师更深,付出的远比我这普通教师更多。
对照窦老师,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明白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我有可能一辈子也无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但我愿意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小学人民教师!篇2: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读书心得体会是指我们读书后所想记录下来,吸收文章有益的部分,反思总结得出来的感想 。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我们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学期来读书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或做一些记号。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在研读中,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这样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更深的体会是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必须做到: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话又说回来,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简言之,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有进步。篇3: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我在一所乡镇中心小学任教已近六年,在这六年中,我听过许多教师上课,也请教过许多有经验的教师,深切感悟到了农村语文教师的困惑、迷惘、惊喜、顿悟……
纵观整个农村的小语课堂,教师在教学中往往只考虑教学内容的达成度,却很少考虑自己所使用的教学语言、个人情感是否能对自己的学生产生影响,以致于他们虽然苦心教学,但教学成绩总是平平。那么,如何才能将一堂赏心悦目、精彩纷呈的语文课堂教学奉献给学生,怎样才能让学生觉得语文是极富魅力、极具感染力的一门学科呢?我认为,语文教师首先应当将自己塑造成一位富有诗意的人。
什么是诗意的语文教师呢?诗意是充满激情的,不仅要有理论的支持,而且要有深厚的文学底蕴,更重要的是人格魅力。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还具有人文性。我们面对的是鲜活的生命,教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与能力,还有方法与过程,更重要的是情感与态度。那么怎样成为一名富有诗意的语文教师呢?
首先,诗意的语文教师拥有自己的独特的人格魅力——这是语文教师的“感性”。诗意语文教师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要拥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灵。正所谓“干一行,爱一行”,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应该热爱自己的本职工作。教师热爱本职工作,最重要的就是要热爱学生。因此,教师应该拥有一颗积极地关注学生成长的心灵。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我们满足不了学生的物质需求,那么给学生的精神输入就显得重要了。学生的精神从哪里来,当然是从课堂中来,从师生的密切交往中来。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靠教师人格的影响和人性的发挥。教师的崇高不在于你的地位,而在于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在于爱心的涓涓流淌,在于对学生的尊重。“你是快乐的,我是幸福的。”是一个教师永远追求的教育境界。语文是富有感染力的学科,如果说一个语文教师,没有丰富的情感,没有优美的语言,没有应变的智慧,怎么能驾驭课堂,怎能让学生喜欢你呢?如果学生不喜欢一位教师,又怎么能认真听课,喜欢语文学科呢?“学生是不可能向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教师学习的”。
其次,诗意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这是语文教师的“知性”。诗意语文教师的“知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语文教师要有完善的课程理念。课程理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不断地更新与变化的,语文教师这个职业,是一定要“教到老,学到老”的,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拥有教学的活力和魅力;只有不断地完善自我,才能永葆教学的青春与活力。第二,语文教师要有扎实的基本功。随着现代科技地发展与进步,对于教师的基本功已不仅仅局限于传统教学中的“三字一话”,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还应该掌握必要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与技能,以辅助教育教学工作,使课堂教学趋于多样化,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要。第三,语文教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由于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和多元化,语文教师虽不能说要通晓天下事,但最起码的文学素养、科学知识、史政、哲学、自然地理常识是应当具备的。在语文教材中有不少的课文涉及到科学 、史政、哲学、自然地理等方面的知识,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如果没有相关知识,又如何能上好这些课文呢?常言道:“欲施人于一瓢水,自己应有长流水。”由此可见,一名诗意的语文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
再次,诗意的语文教师也应该具备高超的教学技艺。语文教学本身是一门艺术,是技能与智慧的完美结合。教学艺术包括处理教材、教学目标、课堂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处理问题等的艺术,以及语言、板书、操作和教师的教态、语言、动作、行为、心理、情绪等的调控艺术。既然是艺术就不是大众化的,突出的是个性与创新。艺术是不断变化与创新的,一种方法、艺术再好,但反复的运用,学生没有了新鲜的感觉,反而会影响教学效果。要建立一个充满生机与乐趣的课堂,教师就要有好“点子”,这“点子”就是艺术。同样是组织教学活动,有的教师是简单照搬,甚至是反复操作一个模式。而有的教师总能创设出富有个性组织形式。每一位语文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和认知出发,因材施教,不断地变化和创新自己的教学艺术。不能人云亦云,一味地效仿,还应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采用体现自己个性的教法,让课堂充满诗意。所以说,教学技艺智慧与技能的结晶。
第四,诗意的语文教师应当是极富激情的。一堂诗意的语文课应当是激情四溢的。“以情悟情,以情动情,以情生情。”一个语文教师上课用语平淡、面无表情、心静如水,没有任何一个富有深意的肢体语言,又如何能让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又如何能把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淋漓尽致地传递给学生,使他们的内心泛起阵阵涟漪,悟出文章作者的用意呢?更不用说能提高其精神境界,荡涤其心灵了。一个语文教师应当是充满激情的,只有他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当中,运用饱含深情的话语、丰富的肢体语言来感染学生,才能以情悟情,以情动情,让学生融入到课堂当中,与作者产生共鸣,自然就能体会到文章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了,同时也让学生尽情享受着学习语文的乐趣,领略祖国语言文字的奥妙。
总之,语文课堂因诗意而变得浪漫,学生的思想也因浪漫而得以自由驰骋。没有诗意的语文课堂是呆滞的,是死板的,是做作的。只有飘逸着诗意的语文课堂,才是真正的返朴归真,才能让人如痴如醉、如沐春风。上一节语文课容易,上一节诗意的语文课不易;当一个语文教师容易,做一个诗意的语文教师不容易。诗意的语文课,如高山流水,春雨缠绵;诗意的语文课,情景交融,自然流放;诗意的语文课,师生融洽,兴趣盎然。诗意的语文教师,充满着自信与关爱;诗意的语文教师,才华横溢、运筹帷幄;诗意的语文教师,语言优美、风趣幽默。让我们都努力争当一名诗意的语文教师吧,用我们的爱心和智慧去点燃诗意的语文课!篇4: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九百余句,两千余字的《离骚》,对于我仅剩,或者说仅有这14个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仅此而己!�灵均�、�揽蕙�……太多太多的词汇那么陌生!有人说:读书会使人越来越感觉渺小。今天听刘双贵教授讲文学修养,着实让中文系毕业的我折服。
屈原、李清照、徐志摩……文学巨匠的经典作品,经刘老师点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示了作者的心路历程,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不愧是言为心声!这么多经典作品,如果用心阅读,一定能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读书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得以延长!刘老师一篇篇信手拈来,随口成诵,那富有磁性的声音,不得不让我们感叹:腹有诗书气自华!
细细聆听,心随所动,做老师需要提高文学修养。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更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品位。人之涵养就彰显在由文化底蕴而散发出的自然之美。
提高文学修养是一种修练,更是一种心志的砺炼。不能急、不能怠的平和心态是根本!我们以什么样的心境读名著,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更会由此影响到工作、生活,波及到周围的'人。做一个拥有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人,是自己的福,更是周围人的福。
每天写些什么,积累点儿什么,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完善自我的涵养。这是一段苦旅,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先做好自己该做的――提高修养,再做自己想做的――成就学生,成就事业。万事成败皆讲规律,积腋成裘,聚沙成塔,绳锯木断,铁杵成针……无一例外,都在强调量与质的关系。个人成长的路漫长悠远,需要每个人静下来,沉下来去求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曰不能,心向往之……篇5:《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我是个爱读书的人,自小我就最喜爱在书的海洋中遨游、畅想,多年下来我已有了众多的“书朋友”,并且与它们感情笃厚。俗话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知识就是力量”,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一直认为趁着青春年少多看些书,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在走上了三尺讲之后台,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教师》。
一本书刊或杂志能够成为读者的朋友,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而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我和它的相识其实很平淡无奇,当我还是学生时,为了走好以后事业的第一步,常常要做些准备,其中有一项就是到校图书室借阅书刊,摘抄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而这些,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获得了,因此我一次次走近它。
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如今,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徐根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据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因此,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燃眉之急;每当我想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时,都是《小学语文教师》为我导航,让我有所创想,寻到教学的“亮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篇6:《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假期里阅读《小学语文教师》这本杂志,认识了一个新的名词“比较阅读”。所谓比较阅读是将两个或多个材料对照阅读,比较、辨别其中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而分析、综合、概括、重组,形成新认识的过程。
阅读教学需要根据文本特点和具体学情来精准确立教学目标。通过比较阅读教学策略能够迁移运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他们从“会读一篇”走向“会读一类”。比较阅读带来的创新和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教学内容上实现聚焦。单篇文本的教学,教学内容往往过于庞杂,教师什么都想教,结果什么都没有教好。比较阅读通过两或多个文本或语段的异同比较,能集中、聚焦教学内容。
第二,在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上凸显自主,倡导发现。比较阅读的重要目的是发现规律。
在比较阅读的课堂上,学生最主要的学习活动就是独立阅读、比较阅读,教师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同学们,通过比较,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自主阅读,主动探究,有所发现,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发现的快乐、获得阅读、表达、思维等多方面能力的发展,这是比较阅读的重要特征。
比较阅读有三大价值。
第一,有利于学生发现读写规律。要从单一语段或单篇文本中发现读写规律比较困难,学生发现不了,怎么办?教师只能讲给学生听。但是,如果把两个语段或两篇文本放在一起,学生就容易发现,就能自己去发现。这是传统教学不具备的优势。
第二,有利于促进学生思考。语文课不仅要教给学生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学生智慧。我们学校倡导智慧教育,智慧的核心是什么?就是思维。让学生在两个甚至多个相同或不同的观点中比较、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肯定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
第三,能引发学生自主学习,从“教的课堂”转向“学的课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比较阅读正好可以通过变革阅读内容,促进阅读方式的变革。比较阅读的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比较阅读—发现规律—迁移运用。教学过程活动的主体都是学生,教师的职责是什么?是设计比较阅读的具体任务,在学生探究规律遇到困难的时候搭设支架,点拨启发,并巧妙创设交际语境,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规律。这样的教学过程,体现了师生关系的变革,使阅读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阅读、主动探究发现的过程。阅读发现通常不能一撮而就,一步到位,而是逐步深入、循序渐进的。一次比较,两次比较,三次、四次比较,在反复比较的过程中引领学生不断发现,享受阅读发现的乐趣。
比较阅读不仅仅是一种阅读方式,它还能深刻地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乃至人生态度。从这个意义上说,比较阅读具有重要的人生价值,能让学生受益终身。篇7:《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最近,我有幸研读了窦桂梅老师的课堂实录《丑小鸭》(是《听窦老师讲新课》一书中“整本书主题教学”部分里的第一篇)。密密麻麻整整21板文字,读得我思潮起伏,那感觉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仿佛接受了一场心灵的洗礼。掩上书本,抬眼望天,天空碧蓝澄澈,如同我此时的心境。这是一堂怎样的语文课?窦老师是怎样的一个人?唯有用窦老师给这堂课确定的主题——“高贵”一词来形容。
首先是学识的高贵。窦老师学识的高贵体现在她高雅的文学素养、深厚的文学积淀、广博的文化视野。这从教学中的多处细节可以体现出来。她仔细研读《安徒生童话》、《安徒生自传》,充分领悟到安徒生童话的精髓,并通过各种教学手段让孩子们也感受到安徒生童话所包含的幻想的美、艺术的美、人性的美。
其次是语言的高贵。窦老师的课堂,不仅用自己凝练、诗意的话语让学生体会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更让学生通过对文本的品读领悟语言的高贵。比如,她把《丑小鸭》的全译文(近七千字)与课文(压缩成不到500字)对比阅读,首先让学生“尽情发挥想象,说说文中可能缩写或删掉了哪些内容”,再精选几个片段进行仔细品读,抓住原文中诗意的环境描写、传神的动作描写、幽默的语言描写等,和孩子们一起感受安徒生童话语言的无穷魅力,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原来我们的语言可以有如此丰富,如此高贵的“味道”。
然后是人性的高贵。生活即童话,作品即人品。安徒生童话中的每一个故事,都是作者自身曲折经历的生动写照;童话中的许多主人公,都有着和作者一样的高贵灵魂。正如本堂课题目中对高贵的诠释: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心怀谦卑。如何让学生体会到这一点呢?窦老师带领学生对比阅读,品味原文中细写丑小鸭的“苦难”遭遇以及曲折的经历,通过对“啄”、“藏”、“广大的世界”等词句的品读,感受丑小鸭虽然历经磨难,无比痛苦、孤独,却仍然对生活抱有希望,对美好的事物执着地追求;在学习丑小鸭发现自己原来是一只“美丽的天鹅”这一片段时,抓住“又惊奇又羡慕”“藏”“高贵”等词句,感受丑小鸭内心的善良与谦卑。最后,窦老师设计“读出童话背后的味道”这一环节,让孩子们走进安徒生,了解安徒生和丑小鸭类似的受嘲笑、受排挤以及离乡奋斗终于成才的经历,使学生发现:安徒生和丑小鸭一样,都经历了出生、童年、成长、飞翔几个阶段。“作者是借丑小鸭写自己呢!”(学生的原话)至此,学生终于明白了“安徒生写的童话,隐喻的就是自己的人生。”丑小鸭的“苦难中追求梦想,幸福中心怀谦卑”实际就是安徒生高贵灵魂的体现,也是作品中高贵人性的体现。
高贵的人性,高贵的语言,高贵的学识,组成了窦老师高贵的课堂。这将是我们每个语文老师毕生追求的境界。篇8:读《小学语文教师》心得精选
还记得从,我工作的第二年开始,我便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师》这本教学杂志。当时的她只有语文书那么大,还没语文那么厚。当时的我,虽然也如数家珍地把这些书都有序地整理好,整齐地放在家里的大书柜里,但很惭愧的是,有几本可能一次都没有被我翻开来看过。有些虽得到过我的青睐,可大多被我囫囵吞枣,抛之脑后。那时候,最多只算是订杂志,而非读杂志,更谈不上交朋友。
渐渐地,随着自己在教学之路上的不断成长,突然发现师范里所学的知识是那么的贫乏,不能等着坐吃山空,必须不断地加强学习,尤其是学科专业理论与实践方法。于是,慢慢学会了静下心来看教学杂志,《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小学青年教师》等等。也试着学着别人的样,写写教学论文,但这些文章真称不上是论文。
如果说,真正和杂志交上朋友,那得从参加新课程开始算起。当时,我有幸成为第一批使用新课程实验教材的实验教师,面对全新的课程理念、全新的教材教法,我清醒地认识到,只有不断地了解当前最新的课改动态,才能胜任这次课改,才能不辱使命。于是,我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同时,认真阅读《小学语文教师》《小学语文》《教学月刊》等杂志,从中了解到于永正、王崧舟、窦桂梅等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和对教学孜孜不倦的追求;了解到了班级图书会、图画书阅读,这些全新的语文综合性阅读活动;了解到了如何进行读写结合,如何撰写教学案例、教育叙事……有时,读到一段文字,正和自己做的课题持相同观点时,便会迫不及待地摘抄下来,作为研究的素材。
上个学期,我没有订《小学语文教师》,但我依旧惦念着她,当我从学校图书馆借到她时,看着她崭新的容颜,专题式的内容,更是爱不释手,而且还不时地在教研活动中向同伴们推荐。
作为教师,我们需要读书,更需要读教育教学杂志,和杂志交上朋友,才不会让自己成为一个一尘不变的“教书匠”,而是努力成为一名会思考,会创造的“教育家”。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能在《小学语文教师》中见到我的名字,真正走进《小学语文教师》。篇9:读小学语文教师心得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对于我们这种“新手上路”很是有用。
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刚从学校毕业,对于小学教育没有切实的实际经验的新生来说,我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除了从学校有经验的老师们那里得到的帮助,其次就是阅读书籍报刊了,而《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的“大语文教育文摘”,从大语文的角度,精选报刊精华,为我们及时地提供了各方面的教育信息,也打开了我们的教育视野。此外,“园丁故事”、“封面人物”,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先进的教育理念。
据了解,《小学语文教师》已走过20多个风风雨雨,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园丁故事动人,教学点评中肯,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同时我想《小学语文教师》也一定将与我携手同行,共同成长,共创未来 !篇10:小学语文教师假期读书心得体会
《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课程目标必须面向全体学生,力争使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都得到发展。因而我们的教学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在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得主动,学得积极,使每位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可是,在传统的教育思想指导下,语文作业的设计往往局限在再现式的范畴内,学生作业单调枯燥,偏重课本,脱离生活和学生实际。作业内容大多是机械摘抄、重复套用,这种封闭的作业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潜能的发挥。因此,优化语文课外作业设计势在必行。
语文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精神为依据,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语文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理念,使学生的个性在作业中得到张扬。长期以来,教师布置作业总是本着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则,认为学生做得越多,记得越牢,将来学生的能力也越高。但是,小学语文要培养的是学生听说读写思多方面的能力,因此,这种单一的书写作业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根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语文作业要经过精心的选择和设计,使每个练习都有实际的价值和意义。作业练习的设计不能为形式而训练,必须着眼于学生认知、情感、能力的协调发展。
一、以学生兴趣为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不用老师多讲,学生也会自觉认真地完成作业。要让学生有兴趣,教师设计的作业就应该灵活新颖,富有情趣,吸引学生。语文作业设计兴趣化,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长期以来,人们往往把作业的功能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导致作业陷入了机械重复、单调封闭的误区。为了改变现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经常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课外作业,争取使作业富有创造性。听、说、读、写、做、玩、观等都可能成为语文作业,让学生对作业保持一种新鲜感。
二、设计灵活性作业。
适当的抄写、朗读背诵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它可以更好地起到巩固识字,理解课文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让抄写、背诵这些“枯燥”为“灵活”呢?,其实我们完全可以用改变布置形式的方法让学生感觉抄写不是那么无聊。在每课的生字教完之后,我们可以布置学生给生字做卡片的作业,其实,学生在做卡片的过程中就把生字抄了一遍,但通过变换作业形式,学生对作业自然不再抱怨“又要抄生字了”。还有像布置读书的作业,“把课文读一遍给妈妈听”与“回家读一遍课文”的效果就完全不一样。虽然都是抄和读的作业,但换了一种形式,换了一种说法,就可能给学生不同的感觉,所以我们在布置抄写、诵读作业的时候,不妨多动点脑筋,多花些心思,避免命令式的单一的形式和说法。
三、设计趣味性作业。
作业的设计也应讲究趣味性,以生动、多样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兴趣,寓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训练于趣味性的练习之中。语文作业设计趣味性,既要符合儿童心理特点,又要符合语文的学科特点。如:创作一幅课文插图,变文字为画面,使学生学得更活更实;续写续编课文;把自己喜欢的片段进行录音,在班上开展录音朗读比赛;合作表演一段课本小品;根据所学内容班内开展一次演讲比赛……这样的语文作业形式生动、活泼、有趣,人人都有内容可说、可写,都能根据自己的.兴趣,找到自已喜欢的内容,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参与语文作业。
四、设计社会实践性作业,培养学生协作交往的创新个性。
爱因斯坦主张:“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人。”独立性是创造者的必备品质,但在具有独立性的同时,创造者还应有合作精神。因此,在设计语文个性化的练习时,完全可以和儿童的家庭生活、社会生活,及其他各科的学习活动结合起来,构成一个和谐的学习整体,以此培养学生的协作交往的创新个性。“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各种活动交往中,学生的眼光渐渐远大,胸襟渐渐开阔。
与此同时,他们的协作交为了激发学生的潜能,作业设计上独具匠心,进行了丰富多彩的尝试。作业题就要灵活多样,有声有色,富于趣味,要蕴涵美。为了更好地学习语文,调动学生的兴趣,感受。
如何树立起新的语文作业设计观,是每一位教师应该思考的问题。我还将努力学习,实践探索,真正通过有趣的、多样的作业内容和形式,使每个学生都爱上作业,都能得以提高。篇11:小学语文教师假期读书心得体会
已经很久没有耐着性子,将一本厚厚的书慢慢读完的经历了。如今利用假期,断断续续地将《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拜读完了。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一书,指出“讲究学生的积极情绪,强调兴趣的培养,以形成主动发展的动因,提倡把学生经常带到大自然中去,通过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让学生在实际感受中逐步去认识世界,为学好语文,发展智力打下基础”。
作为一名经验不足,而又渴望提高自己业务水平的语文教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课堂教学是我国中小学教育活动的基本构成部分。李老师认为,教学不仅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还为了学生主动的学习;教学不仅是为了学生知识的学习,还为了学生精神世界的丰富;教学不仅是为了学生的未来作准备,还为了今天获得最初的幸福人生。教学过程应该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去尝试、体验、感悟的过程。
正是在此基础上,李老师开始对情境教学进行了探索,在经历了创设情境,进行片段语言训练;带入情境,提供作文题材;运用情境,进行审美教育;凭借情境,促进整体发展四个阶段以后,逐渐形成了一系列情境教学操作体系。即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为核心,以“练”为手段,以“周围世界”为源泉的情境教学操作模式。
我最感兴趣的是情境教学对过程的优化,它分别体现在组成语文教学的三大因子——识字、阅读、作文的教学过程中。识字教学中可以利用汉字造字原理创设情境,是独体字形象化;可以利用汉字结构创设情境,认识形声字的构字特点;可以凭借情境丰富词汇,在整体中认读运用;可以利用汉字音同、形近的特点,高年级进行阅读前的归类识字。
在阅读教学中,情境的创设、优化,是贯穿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的。初读——创设情境抓全篇,重在激发动机;细读——强化情境,理解关键词、句、段;精读——凭借情境品尝语感,欣赏课文精华。作文教学方面,李老师是采取下列步骤优化其过程的:
1)观察情境,提供源泉;
2)进入情境,激发动机;
3)拓宽情境,打开思路;
4)范文引路,教给方法;提早起步,螺旋上升。
这样的教学方法不正是深受孩子们喜爱的吗?枯燥,直白的讲解不是语文,含情、入境才是语文,这种理念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中学习和利用。
书中穿插了大量的教学案例,更给了我大量直观感性的帮助,书中的例子均出自小学语文教材,李老师用生动有趣,引人入胜的教学完成了我们日常教学中的重难点,其中包括识字教学、阅读教学,散文、诗歌、童话的教学,以及作文教学。那精巧的构思,新颖的设计,让人不得不佩服这位辛勤耕耘在教坛的老教育工作者的用心之深。
合上书页,停留在我脑海里的不仅是新的教学理论以及新的教学方法,更重要的是李吉林老师刻苦钻研,兢兢业业的人格魅力深深吸引了我。我要学习这种精神,争取在教育事业上实现自己的价值。篇12:小学语文教师读书的心得体会
最近,我阅读了《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从教师人生最需要什么、教师职业最需要什么、教师教学最需要什么、教师教育最需要什么四个大板块的69个建议来向我们简述了作为一名教师需要解决的诸多问题。这本书阐述了教师生命的活力,灵动的激情,人格的魅力,教育的快乐与幸福。对照自身,我也深思,教师最需要什么?那就是一颗对于教育事业灼热的心,凭着这一份灼热,教师自然而然会积极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会乐于奉献、勤于探索、勇于创新。
我们要做有师德、有责任心的教师。陶行知说: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师对学生无比热爱的灼热心灵中,产生于教师的魅力之中。教师要有魅力,对学生要有吸引力,要感染学生如春风化雨润物细无声。教师的魅力不仅仅来自得体的穿着、脱俗的谈吐、娴静的举止、美好的姿态,更来自内在气质的自然流露,来自教师的优良人品,来自教师的善良与关爱,来自教师的宽容与公正,来自教师的敬业与正直。我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做到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教师的一份关心与爱护,一个会心的微笑,学生都会感到那是一份无比的关怀。当我面对学生时,尽量发现他们的优点,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展示自我的机会,满腔热忱地欢迎每个学生的微小进步,然后真诚地去赞赏他们,激发他们内心深处的希望和信心,鼓励他们奋发向上。教师要善待学生,耐心对待学生学习过程的偏差,坚持循循善诱,努力克制急躁情绪,诲人不倦。在任何场合还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有时在矛盾激化的场合要沉着,有自制能力,有控制和调控教学中突发事件的能力。当你准备批评你的学生时,你要学会控制你的情绪,千万不要让情绪左右了你的言行。此外,对学生应该有宽容之心,在教育中,宽容比惩罚更具有力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总不可避免地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误,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善待学生的失误、要善待犯错误的学生,给他们改正的机会。在教学中多一点表扬,少一点批评;多一点肯定,少一点否定;多一点赞许,少一点挖苦;与其责骂,不如赞美。
我们要做勤奋的学习型教师。要认认真真做好每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小事,要让每一件事都不留尾巴,尽量做到每一件小事都完美。把学生教好,让学生成功,是每位教师最大的心愿、最高的荣誉。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课前备好课,认真钻研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考虑教法。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减轻学生的负担。还要不断追求自己的专业进步,不断树立危机意识,对自己的人生不留遗憾。要能静下心来教书,静下心来育人,静下心来做学问。认真备好每一节课,多听课,听课中多注意他人的教学艺术、教材处理办法、知识点的引入办法,如何与学生沟通的艺术等,特别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此外要经常反思,可以及时记录下教学中的一些事件、经验,为改进教学积累丰富、翔实的第一手材料。一位有魅力的教师,要有包罗万物的知识,能以渊博的知识培养人,以科学的方法引导人,以完善的人格唤醒人,以优雅的气质影响人,所以教师要不断的学习,不断地吸取营养。
未来社会是终身学习的学习化社会,学习已成为最重要的人生权利。一个人要想不被社会淘汰,要想自己活得有尊严、有价值,实现个人的人生理想和积极的人生目标就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认识、自我调试、自我学习,以更积极的方式生存和发展。有一位教育家这样断言,作为教师你一旦今日停止成长,明日你就将停止教学。身为教师必须成为学习者。作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教师只有再度成为学生,才能与时俱进,不断以创新的眼光观察和指导整个教育过程。
读了这本书,对我的触动很大,我觉得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要把自己陷入琐碎的忙碌工作中,要腾出时间学习,腾出时间反思、总结,多看书,多动笔。同时,我们要学会享受读书的乐趣,读书在一定程度上如果是为了功利,自然就缺少了乐趣,而使读书成了负担。只有享受到了读书的快乐,我们才会主动去读书。会像一粒渴望成长的种子一样,努力的在书中吸取知识的营养,虽然不能说,读书学习是我们生活中唯一的快乐,但却可以说,读书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会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充实,有意义。一本好的书,在生命中的某个时刻,能够敲开你的心灵,并激励你去尝试认为不可能的事情,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努力奋斗。今后,我将多读书,读好书,进一步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把工作做的更出色。篇13: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我们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在这短暂的一个学期里,我读到了平时没看过的书。读书成了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一个学期里,我感觉收获颇丰。以下就是我这一学期来读书的心得。
常言道:“茶亦醉人何必酒,书能香我不需花。”我们渴望读书,渴望获得知识。为了使读书达到更好的效果,我除了善于动脑,找到所读文章的“眼睛”,心领神会之外,还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当然读书要有好的效果,思考是最重要的,但是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思考的结果整理出来,写成笔记和感想,既有助于思考,也可以帮助我们记忆思考的结果,便于日后比较、综合、分析。如果所读的书是自己的书,我还在书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看法、疑问、评论等,或做一些记号。它会加强我们对文章的理解、记忆,作文时如果要参考、模仿渡过的文章,有没有做过评注的,效果大不一样。
常听学生家长说“我家的孩子只听老师的,老师的话简直比圣旨还灵,回到家里就谁的话都不听了。”在研读中,我想到了学生的向师性,这是一种纯洁的美好的心理品质,我们当教师的要好好地利用和开发。在教学中,我有意或无意中出了这个那个错,学生都会及时地为我指出,这样不仅师生之间的关系逐渐融洽,班级气氛也极为活跃。
读书让我更深刻得体会了教育的民主,在学生眼里,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他们的心理也就获得了一种平衡,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学生乐意与我走近,常把心里话告诉我,向我诉说烦恼,向我倾诉困难,我因此常和学生交流,这不能不说是一笔最宝贵的财富。回想每一次学生在向我表达着他们对我的感激和敬意是,我的`心情都莫名的激动,我总是深深的感受到了自身的一种最崇高的价值。毫不避讳地说,这种崇高,正是我在读书工程中所获得的最大的收获,是我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的具体表现。
更深的体会是教师的成功,来自学生。要当一名优秀的教师,首先就认识教师是什么?要教好自己的学生,首先必须认识学生是什么?答案是显然的:教师是人,学生也是人。如何做人?其实这不只是学生应该学会的`,更应该是我们教师要学会的!从众多的教育家的言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做人贵在“求真”。只有“真”才是美,只有“真”才会善。我的这种感受是在学习过程中的积累,一直以来,我就以教育家的成功经验为借鉴,坚持以“认真负责”处世,以“严于律己,宽于待人”为原则,我觉得,作为一位教师,必须做到:精读细讲,教学相长。
话又说回来,常言道: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这话固然有道理,但一桶水如不再添,也有用尽的时候。我以为,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是固教然后知困,学然后知不足也”。因此,在学习中,书本是无言的老师,读书是我学习中最大的乐趣。学习型社会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了充裕的学习资源。学习化社会中的个体学习,犹如一个人走进了自助餐厅,你想吃什么,完全请便。个体完全可以针对自身的切实需求,选择和决定学习什么、怎样学习、学习的进度等等。
简言之,同时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我觉得做一名优秀的教师其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但也并不是如“蜀道之难”。只要我们不断的加强理论学习,不断积累经验,长期地保持一颗好奇心,想一想今天学生又将演出一幕怎样的好戏?我今天又将看到孩子们的什么新花样?我自己又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事?处处为孩子们着想,在为学生做些你力所能及的事时,你也必然有进步。篇14:《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05-15 21:01《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
以前我们学校为老师订了《小学语文教师》,因为一个办公室只有一本,大家只能传阅,往往是有时间看书时书正好在别人手里,等传到自己手里时就不一定有工夫看了。今年我自己订阅了《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随时阅读它,细细品味了。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通过阅读,我觉得它的文章短小精粹,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最适合一线教师作为教学的参考。
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特别是乡村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每期都有一个热门话题,如“今日我们怎样读经典”、“当名家名篇进入教材”、“用声音复活经典”等,对每个话题都有深入地研究,给我许多思想上的启迪,教育教学上的引导和帮助。每当遇到教学中我自己也弄不太清、搞不太懂的知识时,《小学语文教师》为我解决了问题。“问讯处”这个栏目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常见的疑难问题,如偏旁笔画、语音文字、词语句子、语法修辞、标点符教材教法、常识资料等方面为读者做解答,为我的教学提供方便。如.12期的“问讯处”栏目中,有一位老师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作文批改中常用哪些修改符号?”这个问题我也一直模糊不清,几次问讯其他老师都没有得到满意的答复。当我看到令怡老师的解答后,一下子感觉很明了了,心中非常感激令怡老师,非常感激《小学语文教师》。
《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从阅读精品课堂、备课室、案例与反思这些板块,可以为我们打造高效课堂提供有益的帮助。今年寒假期间,我认真阅读了2010.01期刊。其中“备课室”中的“寒假备课专辑”深受我的喜爱。《燕子》是一篇经典课文,我去年时教过这篇课文,甚至能流利的背下来,可在课堂上的教学却并不尽人意,没能让学生和我一道进入课文的意境,感受到燕子的活泼机灵、可爱,春天的美好。我读了贺秀丽老师的《一支春天的赞歌》时,对自己以往的教学进行了反思。我虽然对《燕子》这一课非常熟悉,但是对文本的解读却不够,造成了教学方法上运用不当。没有充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没有从孩子的生活入手,增强课的趣味性,作业设计也不够开放性。我想再次教学这一课时,我的课堂肯定会焕发出以前没有的光彩。
同时《小学语文教师》推出了“园丁故事”、“封面人物”等,这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们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徐根容、窦桂梅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感染和滋润着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挚友。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汲取。
《小学语文教师》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园丁故事动人,她的百家讲坛特吸引人,教学点评忠恳,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在轰轰烈烈的教改之风中,《小学语文教师》宣扬对学生做为“人”的尊重;宣扬对学生生命的唤醒与赏识;宣扬人格平等基础上的情感交流;教育我们用心灵感受心灵,用生命点燃生命,用智慧开启智慧。每当我竭尽所能地传授知识给学生却看到学生似懂非懂的目光时,我都能从《小学语文教师》中再次找寻到信心的起点。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静下心来读《小学语文教师》这本教育杂志,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以《小学语文教师》为导航,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寻到教学的“亮点”,不断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篇15: 小学语文教师读书心得
九百余句,两千余字的《离骚》,对于我仅剩,或者说仅有这14个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仅此而己!�灵均�、�揽蕙�……太多太多的词汇那么陌生!有人说:读书会使人越来越感觉渺小。今天听刘双贵教授讲文学修养,着实让中文系毕业的我折服。
屈原、李清照、徐志摩……文学巨匠的经典作品,经刘老师点拨,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展示了作者的心路历程,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不愧是言为心声!这么多经典作品,如果用心阅读,一定能认识自己,改变自己。读书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得以延长!刘老师一篇篇信手拈来,随口成诵,那富有磁性的声音,不得不让我们感叹:腹有诗书气自华!
细细聆听,心随所动,做老师需要提高文学修养。因为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教学水平,更是为了提高自身的生活品位。人之涵养就彰显在由文化底蕴而散发出的自然之美。
提高文学修养是一种修练,更是一种心志的砺炼。不能急、不能怠的平和心态是根本!我们以什么样的心境读名著,就会有什么样的收获,更会由此影响到工作、生活,波及到周围的人。做一个拥有正能量,传递正能量的人,是自己的福,更是周围人的福。
每天写些什么,积累点儿什么,在日积月累中提高、完善自我的涵养。这是一段苦旅,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先做好自己该做的--提高修养,再做自己想做的--成就学生,成就事业。万事成败皆讲规律,积腋成裘,聚沙成塔,绳锯木断,铁杵成针……无一例外,都在强调量与质的关系。个人成长的路漫长悠远,需要每个人静下来,沉下来去求索……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曰不能,心向往之……篇16: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读了《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书,深深感到: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职业,是全天侯的,从干上的那一天起,就永远没有退休的可能;并且不准请假,不得偷懒,不能够休息,白天黑夜都得上班,并且没有薪水——薪水在其他地方挣,然后往这儿花;这种职业,叫做父母。
教育好自我的子女,就要从培养好子女各方面的良好习惯开始,有人说,培养好习惯就像往银行里存钱,随时都能够取出来用。有了一个好习惯,就好像在银行里存了一笔钱,有了两个好习惯,就存了两笔钱好的习惯很多,就等于在银行里存了很多钱,一辈子都能够取之不尽。《世上最划算的教育》一书,“童年需要培养的38种好习惯”,每一种好习惯都从故事引入,让我们思考学到了什么让人能够从中学到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
例如:书中在培养孩子“遵守诺言的习惯”里,引用了《宋庆玲的故事》,故事里的小庆玲为了她之前答应教小珍叠花的事,而放弃了全家到一个很趣味的伯伯家做客,而不知怎样,她等了一个午时,小珍也没有来,爸爸遗憾地说“早明白就一齐出去,庆龄一个人在家多寂寞啊”。懂事的小庆龄却说,我们约好的,我本来就应当遵守自我的诺言,要不然我就是跟你们出去玩了,也不会高兴啊!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学到了什么呢?小庆龄是自我决定留下来的,这一点很重要。她必须也是想去那个伯伯家做客的,可是最终放弃了,是因为在她心目中留下了等小珍更重要。我们从故事里不难猜到,信诺言,不仅仅让守诺的庆龄欢乐、有尊严、也让小珍有了安全感和信赖。
一提起名师,大家总会油然而生一种高山仰止的崇敬之情。精妙的教学设计,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深厚的人文素养…在读了窦桂梅的著作《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后,我内心震撼了—在成为优秀教师的路上,一定要拥有一股自由的情感,一片思想的天空,进行专业探索。读了窦桂梅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最感动的是窦老师对待生活和教育事业的那颗心,用“执着”二字形容已经不够了,用她自己的话说是一种“热爱”。看完这本书,我应该更深入地思考怎样做一名语文教师了。
第一件事:学生,教学的全部意义
一节低年级的课例,老师总叫前面的几个同学发言,而其他也想得到小红花的孩子一次次失望。下课后孩子向老师索要老师不给,还说:“你要在课堂举手发言才能给呢!”这真是够讽刺的。还有的老师动不动就在孩子脸上贴上一个小星星,动不动就拍手欢呼:“你真棒!”之类的“闹”课。我们做教师的一定要注意在表彰一些孩子的时候,要照顾到另外一些孩子的情感。要小心轻放每一个孩子的心。
在课上要学会倾听,目前一些研究课热闹大于宁静,言说多于倾听。有一些教师甚至听不出学生读错说错的内容,这怎能谈得上指导学生。所以,学生要学会倾听,为人师表的教师率先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
第二件事: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
阅读《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时,我似乎看到了身为副校长的窦老师,在繁重芜杂的工作之余,充分利用点滴闲暇,坚持挤出时间来读书的身影。经典著作、《人民教育》、《读者》、《随笔》……都是她生活的伴侣。会前会后,旅行途中……她都会拿出书来,读书。
读书,我们必须的生活。只有通过读书,才能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更同意窦老师那种“挤一点儿,占一点儿,抢一点儿。”的读书方法。无论如何,身为语文教师的我们都要为儿童文学作品保留一个特殊的位置,和学生一道在阅读中呼吸。
第三件事:拥有面对文本的力量
给我感受最深的是窦老师对教材解读的深刻认识。上好语文课是每一位语文教师最最重要的工作,但教过多年书的语文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感受:手里的教材那么多,当我们真的要选出几篇好好精讲的时候,却又不知何去何从,觉得无从下手;或是好不容易选好了文章,想好好讲一讲,设计教学时却又觉得没什么可教的;回望自己的课,读、说、议的环节一点也不少,可自己总觉得课堂像一杯白开水,索然无味,却又找不出原因在哪。
《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读书心得》看完窦老师的“拥有面对文本的力量”一章节,心中豁然开朗:我们缺乏的是对文本深刻的解读。而要深刻解读文本,更不是件容易的事,仅就《游园不值》一首只有21字的诗,窦老师写的备课体会就有几万字。她循着叶绍翁的足迹走进宋诗、南宋后期文学。跟着叶绍翁游园的同时,又要走进宋朝园林与宋时东吴民俗。再跟著作者的心境,了解宋诗的特点、江南诗派的追求、古典园林艺术与诗中红杏木屐的意蕴…这才是备课艰难的开始,怎样把教师的理解转化为学生的认识,怎样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产生独具个性的阅读体验,这些才是更为艰难的跋涉过程。窦老师告诉我们:思考,领我们走向清醒。可如果我们手中没有直面教材的底气,我们怎么去思考,又怎么能思考出有价值的问题来?又怎么能带着对教材的独特理解进入心灵的觉醒呢?
手捧教科书,为自己,更为学生,我们必须怀着虔诚而又审慎的态度,从阅读出发,或钻进文字的里面,透视到文字的背后,主动索取文字里的巨大财富。拿到教材我们首先要将教材置于广袤的林子。在如何解读教材?这个问题上窦老师提出了教材解读四问。第一,文本究竟说了什么?第二,文本想说什么?第三,文本能够说什么?第四,文本应该说什么?阐述的非常清楚,让我受益匪浅。解读文本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座高山,我们必学积蓄力量攀登。
第四件事:公开课,生命试练的地方
《公开课,生命试炼的地方》一章,窦老师以具体的案例,记叙了自己是如何通过公开课提升自己、修炼自己的。她主动而且是强烈地要求上公开课,向众多的教师、领导、专家展示自己,既展示出自己的优势,同时也将自己的不足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肯定、叫好、喝彩是有的,可质疑、否定、批评同时也存在。甚至有时,被批评得“体无完肤”,感觉自己“不可救药”、“没出息”。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痛定思痛之后,窦老师能有选择地接受中肯的批评、意见,加以思考、改进,不断地进行“熔炼”。
每一位教师都有过这样的心理:害怕别人听课。怕的不是听课的人,而是怕自己,怕自己不能完成教学任务,怕自己课堂设计不完善,怕自己不能驾驭课堂,不能驾驭学生,总之是怕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要知道专家、领导的指点不知比自己的单打独练要强多少倍。十年读书,不如听君一席话,会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奔驰在高速公路上。
第五件事:朗读、语言与写作的素养
读完《朗读、语言与写作的素养》一章,更让我感叹、敬佩窦老师在教学上的努力、刻苦。每次公开课前后,她都会作有关的记录,作为练笔。课前备课时,她会在深入钻研教材后,写一些题外话,彰显自己把握文本精神的高度。备课时写一些题外话,记叙自己的教学思路。课后,再写题后话,整理出评课中有价值的观点,以及自己对教学的深刻反思,长年累月,这已成了她的习惯,如吃饭睡觉一样不可缺少。对于语文教师来说,还有什么能比落笔、动口时呈现出来的语言修养更有独具风采的说服力呢?伴随着朗读、语言、写作的词彩风流,语文教师就于有意无意间,引领熏陶着学生想着美丽健康的上方驰去。我决心努力提高自己朗读、语言与写作的素养。
苏霍姆林斯是这样说的:“每一位教师都来写教育日记,写随笔和记录。这些记录是思考及创造的源泉,是无价之宝,是你搞教科研的丰富材料及实践基础。”对于语文教学,我能认真研读教材,与同年级的语文老师交流教法,上完课后,我也会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今后要注意些什么问题,但就是没有及时动笔写出课后反思,结果一到要写年度论文、期末写教学总结、教学反思时,就得挠头扣脑,半天蹦不出一个字来,往往把自己搞得筋疲力尽的。
第六件事:修炼你的激情、思想与风格。
拥有激情与思想,才会形成优秀教师独特的教学风格,拥有了自我教学思想与风格就拥有了知识分子真正的尊严。所以我要向着优秀的方向,以激情与思想的自我修炼,锻造那讲台上风格的我、独特的我,让人生放射出熠熠的光彩。
一直以为优秀教师离自己还很遥远,所以抱着学习的心态去阅读窦桂梅老师的《优秀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知道的7件事》。初读这本书,觉得优秀教师平时做的事和我们普通教师没什么两样,可越是深入书中,越是发觉自己离优秀教师更遥远了。一名优秀教师做的远比我这普通教师更勤,想的远比我这普通教师更深,付出的远比我这普通教师更多。
对照窦老师,我看到了自己的`差距,自己的不足,同时也明白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我有可能一辈子也无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但我愿意不断完善自己,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小学人民教师!篇17: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语文一级教师,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现就职于昆明市滇池中学,云南省周丽蓉名师工作室学员。曾在工作室、校级课赛中获奖,撰写论文多次在省级、校级论文评选中获奖,并刊登在省级核心刊物中。所指导的学生参加全国作文比赛,多次获国家级、省级奖项。
拜读肖老师《我就想浅浅地教语文》不禁为肖老师的书名拍案叫绝,多次聆听过肖老师的公开课,觉得他的课总是令人赞叹不已,肖老师却用“浅浅”形容自己的课,不免过谦。但读完整本书仔细品味肖老师的教学智慧,“浅浅”自有其良苦用心的睿智蕴藏其中。
“浅浅”是一种空瓶心态,孜孜以求不断钻研。在每一个课堂实录后的教学感言中都会出现一个关键词“读”,而这个读多会被“反复”、“仔细”、“揣摩”等词语所修饰。从肖老师的教学感言里映射的是他尊重语文形态的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这一看似简单、重复、机械地备课状态,却因为肖老师全情投入地以文本为故里,与文本进行酣畅淋漓地对话、进行深入地探究和思考,而使这一过程变得妙趣横生、荆棘丛生。肖老师不仅读文本,也读专著,每堂实录里都有肖老师对文本和知识点的相应的链接,而这些内容是教参或网上涉及的浅显的资料所不能触及的。如在上余光中的《假如我有九条命》时,许多老师都会横向延伸到他的《乡愁》,但肖老师却在文本理解的基础上,延伸到余光中的行文风格“感性与知性,幽默与庄重,头脑与心胸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独特的散文路径。他渊博的学识,总是掩饰不了天真性情的流露。他雄健的笔触,发现的常常是生命和智慧的秘密。他崇尚散文的自然随意……”使学生对余光中其人、其文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样的辐射、挖掘随处可见。肖老师的浅是一种空瓶心态,不断的吸纳、汲取、采撷真知,将课堂当作一次磨炼、挑战,将备课当作自我的突破和成长。
“浅浅”是稳准的直击命脉,反复研读,不旁逸斜出。真理的永恒在于神的震慑而不是形的绚目。肖老师的课没有“商人”的夺人眼球的投机取巧,而是一个“匠人”的坚守和提升。拨开虚幻的面纱,经住时光的流洗。肖老师的课才是真语文,他对每篇文章的解读极具文本意识,注重词句的揣摩,同时又不忘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情和反馈。如《一双手》现在读来文学价值并不高,又被放在了苏教版的九年级,许多老师往往弃之不用。而肖老师却独具慧眼的发现了它的文体价值和时代价值。“文章很短,典型的20世纪那个火热年代里的报告文学气质。那时的手、有信仰、有激情、有干劲、有力量,不畏艰辛、乐于奉献。”从报告文学入手,品味“平中深藏的奇和小中潜藏的大”。让学生对报告文学这一文体有了更形象直观的认识,并通过反复的研读教学中被我们所忽视的文本的人物对话,对人物的性格特点、人格魅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用对文字的体验来感染学生,而不是透过我们老师简单的话语来传达人物的朴实和伟大。肖老师的浅是一种睿智,真正在寻找语文的核心和本质。
“浅浅”是务实、求精,追求学生能力的提升。语文学习存在大量技巧和知识点的传授,而不仅仅是感性的体验。但我们往往在脱离实际阅读体验的情况下,机械、死板的将知识点灌输给学生。例如教授《沙之书》时,肖老师提到其对单元重点“虚构”这一知识点的教学理解,“看过许多教学设计,不外乎’沙之书’的特性与象征意义,小说中虚构与真实的关系探究这几个环节。这一课,语文老师的教学内容几近相同。我所能做的,就是整合与优化,让课堂更干净,让线条更明朗。”一样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却因为不同的教学理念和对教学方法的把握,使效果天差地别。细究肖老师的教学,方法似乎极易模仿,但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的切入似乎又是不那么可以复制和模仿的。也许我们可以学会他这堂课的教法,下堂课可能就捉襟见肘了。全因为自己对文本,对如何让学生有效的掌握知识点的思考、钻研还不够。肖老师的浅浅是实效,是教学中的高效与严谨。
语文不浅,语文教学需要我们全力以赴,不断提升,方能让学生、让自己获取更多的收获。篇18: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教师一张嘴就能“被”看出厚薄文野。阅读是丰富课堂教学和教师人生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阅读的广度决定了教学内容丰富多彩的程度,阅读思考的深度决定了教学的高度,决定了教师能够给予学生怎样的学习导向和思考。闫学、史金霞、郭初阳三位教师善于构建自己阅读的框架,善于从读与思的融合与分解中得出有自己独特高度的收获。本期通过介绍他们的新作,带领大家走进语文教师读与教的世界。
语文特级教师闫学最近出版了《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一书,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在序言中写道:“解读文本是一件最能显示语文教师‘功力’的活儿”;“一篇课文教什么,怎样教,是否教到点子上,能否让学生真正受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解读文本的功力。”
当下中小学语文教学界有一种十分奇怪的现象——在教学实践中,面对同一篇文本,语文教师争议最多的往往不是具体的教学策略和手段,而是基本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连最基本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尚不能达成共识,语文教学的纷繁乱象就不难理解了。因此,对教材建设而言,尽快搭建起明晰、系统的语文知识与能力构建的框架体系就变得非常重要;而对语文教师来说,学会解读文本以确立明晰、恰切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就成为语文教师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说教学技术的提高与教学策略的优化具有较强的可训练性,可以花费较少的力气与较短的时间来实现目标,那么,提升文本解读的功力和水平却绝非一日之功。
文本解读是如此重要,它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内容的选择、教学策略的确定,甚至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课堂结构也构成影响……这些都是中小学语文教师在长期语文教学实践中达成的共识。基于这样的原因,中小学语文教师把文本解读看得十分重要,文本解读也就成了语文教师首要的基本功,甚至成为教学成败的关键因素。《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一书的写作也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
《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一书针对不同的文本采用了不同的解读方法,而这些解读方法依据的是现代西方文本解读理论和中国历代比较著名的文艺批评成果。由于具体的文本在题材、体裁、主题与艺术风格和价值等方面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阅读储备、开阔的阅读视野与完善的知识结构。因此,所谓文本解读的功力也许就在于它对教师的阅读视野与知识结构方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而要达到这些要求,无疑需要大量的阅读与长期的反复揣摩,还要将之运用于具体的解读文本的实践操作中。在《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一书中,比较法、还原法、细读法等文本解读方法的大量运用,正是这种实践操作的具体呈现。
在教学中,教参只是一种具有引导与启发性质的材料。因此,我反对把教参当成权威的、唯一的教学指导资料,但也不主张将它束之高阁。
文本解读要把握什么样的“度”,怎样才是没有随意解读,怎样才是尊重了作者的原意,甚至解读出一些新意以及对学生成长的意义与价值,这些问题其实都取决于教师是基于一种怎样的视角去进行解读的。比如,英美的新批评理论提倡对文本进行封闭式的细读,不强调读者的主观因素,而接受美学则主张“文本是一个召唤的结构”,强调的是读者的阅读体验……在立足于语文教学的文本解读实践中,我的做法是既不墨守成规,也不剑走偏锋,一切基于文本、基于学生、基于语文教学应有的逻辑。
所有文本解读的最终指向都是课堂实践。因为一线教师不仅需要知道如何对文本进行解读,还需要知道如何将解读的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因此,在针对每一文本进行解读之后,本书都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大多数是板块式的教学设计,也有一些重要的教学节点被梳理出来,有的为了论述方便,教学建议被整合在文章中。这就避免了一般情况下纯粹的文本解读无法转化为课堂教学资源的弊端。篇19: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科学家们认为,成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而决定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智商却并非主要因素,在成功者具有的特殊品质中,良好的习惯与健康的人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给老师下的定义,于今已不大适宜,却指出了为人师长的基本任务,我们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学生做人的道理,即要重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性质的核心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在阅读中能初步理角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当然,工具性是语文课程的基础,是根本,失去了工具性,人文性就没有了依托,但是,人文性更是语文课程的灵魂,失去了人文性,工具性也就失去了意义。一直以来,我们只注意到在语言技艺的层面上发挥孩子们的积极性,把语文学习孤立地理解为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运用等,却往往忽略了语言艺术中的思想意蕴,忽视了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而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则具体体现于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培养。
拥有一颗爱心,是做人的基础。培养学生的爱心,首先是培养他们的孝心,没有孝心,就没有爱心。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余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可见,一个孩子如果连生他养他的父母都不孝敬,又怎么去爱他人呢?《三字经》中说:“养不敦,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孩子缺乏孝心,关键是并未体验到更未理解到父母的艰辛,我们没有唤醒他们沉睡的孝心。
因此,我们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的爱心教育,让他们从孝敬父母开始,感受爱,学会爱,做到“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现行的初中语文教材中,可以渗透爱心教育的篇目是非常多的:《金色花》《纸船寄母亲》《背影》等文章,可以让孩子们体验并理解对父母的爱;《阿长与〈山海经〉》《老王》等文章,可以教孩子们用善良去体察善良,用爱心去换取爱心;《黄河颂》《最后一课》《木兰诗》等文章,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怀;《春》《济南的冬天》《珍珠鸟》《敬畏自然》等文章,可以激发孩子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高尚情操。篇20:语文教师读书心得体会
“知识就是力量,”多学些知识是永远不会错的。自从走上了三尺讲台之后,由于这职业的原因,我更加喜欢看书、看报,并逐渐对教育书刊有所涉猎,其中我最喜欢《小学语文教师》。
在我的心目中,《小学语文教师》就是我的良师。我和它的相识源于一个非常敬业的老师,她订书了这本书,看得很投入,在教学上也大有长进。我也经常借来翻阅,感觉非常不错,于是次年自己开始订阅。一些新的教育信息、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教学方法,我都通过《小学语文教师》获得了。
有人说:“一本教育杂志,也应当是一所学校,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有切实、具体的可以给读者以启迪的教育案例,有高水平的服务……”而《小学语文教师》恰恰如此,它的文章精短实用,可读性强,内容实在,在推动教学改革、传递教学信息方面都有独到之处。
做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更加希望能在教学方面得到一些切实具体的帮助,《小学语文教师》将怎样处理教材难点,怎样设计创造性教学方案等都为我们想到了。《小学语文教师》不仅有吸引人的故事,闪光的教育思想,精妙的育人艺术,还让我认识和了解到像于永正、李吉林、支玉恒、薛法根等教育界的精英人物及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
《小学语文教师》滋润了无数语文教师的茁壮成长,也为许许多多的青年语文教师架起了走向成功的桥梁,是培育教师成长的摇篮。她的风格十分朴素平实。务实、朴实、平实是其魅力的源泉。朴素、精致、人文是其独具的特点。她的百家讲坛特吸引人,教学点评忠恳,教案设计新颖,教学随笔精致。她贴近教改前沿,是小学语文教改的冲锋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我一直坚信多读一些好书,一定会有许多意外收获,在这人生的黄金时间,我想我会一如继往地多读好书,在书的海洋中扬帆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