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河长述职报告]河湖长制工作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 会员上传

更新时间:2023-03-10 10:52:58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河湖长制即河长制、湖长制的统称,是由各级党政负责同志担任河湖长,负责组织领导相应河湖治理和保护的一项生态文明建设制度创新。下面是i乐德范文网为大家整理的河湖长制工作述职报告,供大家参考选择。

  河湖长制工作述职报告


  一年来,在县河长办的正确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上级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部署,坚决落实巡河相关制度要求,严厉打击乱搭乱建、乱采乱挖、乱倒垃圾等不良现象,成效较为明显。现将一年来的履职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坑口乡位于歙县城东南约18公里处,新安江畔,南深公路横贯境内。总面积42.96平方千米,东与深渡镇漳潭村接壤,南与小川乡相连,西靠雄村镇,北连徽城镇南源口。新安江坑口乡金龙潭村水域段全长约7.5公里,江岸两侧房屋、人口密集,乱搭乱建,乱采乱挖,垃圾随意倾倒等现象时有发生,生活垃圾和水污染是这一水域段的历年顽疾。尽管我乡严格落实每月不少于3次的巡河巡查制度,但仍会出现防不胜防,被人偷到垃圾、乱占滩涂地等不良现象。

  二、河长制工作履职情况

  一加强组织领导。明确了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的工作格局,成立坑口乡河长制办公室,同时成立综合组、宣传组、督查组等专项组。确保各项任务责任到人,落实到位。河道治理和其他工作举措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二是实施“一河一策”。严格按照县河长办河长制相关要求,制定完善了《坑口乡一河一策方案》,明确任务,责任到人。三是开展卫生长效管理。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理念,以巩固环境卫生长效管理为突破口,坚持综合施策,多维整治,持续发力。一方面,营造氛围,全民动员。结合“世界水日”“环保宣传日”,充分利用横幅标语、宣传单、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河长制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制作了河长制公示牌,接受社会的全面监督。另一方面,细化责任,狠抓落实。实行乡、村、组网格化管理机制,以各村为主体,研究和解决河长制落实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制定周密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责任和目标,明确工作时限要求,把水环境整治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四是严格河长考核机制。作为坑口乡“河长”,多次在全体乡村干部大会上安排部署各阶段“河长制”工作,结合实际,围绕省市县河长办考核要求,制定并印发坑口乡治水目标考核办法。同时,推行交叉考核和巡查整改考核机制,且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年终奖金报酬相挂钩。五是坚持全程徒步巡河。严格按照河长包河治水责任要求,切实履行河道治理监督工作,坚持每月全程徒步巡河,实地查看河道环境卫生、水质等情况,向村级河长详细了解河道垃圾处理、排污治污和“河长制”工作履职情况,全面掌握河道整治工作进度,就治水工作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开展交流探讨,制定方案限期整改,并落实长效保洁,确保整治问题不“反弹”。

  三、河长制工作主要工做法和经验

  一是落实巡河制度。各村级河长每月按照要求完成巡河任务,对所负责的河流和妹滩大坝进行认真细致摸排。一旦发现河道垃圾,立即组织人员整治清理。二是生态绿化建设。我们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开展退耕还林和河道水系绿化工作。我乡共实施退耕还湿297亩,其中妹滩节点绿化,沿河种植中山杉600根,垂柳1000株;建设沿江完备高质量的森林生态网络。三是面源污染治理。积极推广有机肥替代工程、生物统防统治(黄板、杀虫灯等),力争新建有机肥替代化肥面积2000亩,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四是认真开展秸秆禁烧。落实《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强化大气污染综合治理,认真抓好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继续实施农产品加工燃煤替代工程,确保空气持续优良。五是畜禽养殖场关停。大力推广生物发酵床等技术,启动瀹岭坞两户规模养猪场关停搬迁工作。加大“散乱污”农家乐、农村加工作坊等的专项治理后督查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生产经营等活动。六是落实退捕禁种。今年来共计完成退耕易淹地123亩,收缴船舶283艘、渔网60吨,针对221户退捕渔民分别制定一户一方案,以干部帮联方式实现稳定上岸,为水生生物多样性创造更多空间。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有关建议

  一是日常保洁工作难度大。岸线长,两岸的村民治水护河的意识还不强,配合“河长制”工作及整治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参与度不高,向河里乱倒、乱排等现象仍然存在。二是日常监管难度大。乡域河流分布多、流域广,加之旅游旺季到来,游客数量较多,河道嬉水、钓鱼、游玩等不文明现象给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三是知识水平较低,缺乏专业人才。目前村级河长一般由村书记或是村主任担任,对水利知识了解较少,主要任务是巡河和清理河道垃圾,如若辖区内流域发生洪水灾害或水污染事件,河长就无法及时应对以及提供紧急措施。

  五、述职主要结论

  2023年坑口乡境内,全年无新增入河排污口,改造污水管网5公里,沿线村庄实现70%的截污纳管率。新建金滩污水处理站一处,12月份又修建坑口、瀹潭农村生活污水终端池4座。新安江河道水体持续保持Ⅱ类水质。

  六、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是坚持落实“河长制”,强化长效保洁。我乡将以强化落实“河长制”为切入口,从突击治水向制度化治水推进,实现治水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性。定时组织日常巡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定期组织联合整治,水岸齐抓、标本兼治、治管并举,同时根据日常巡查中发现的急需解决的问题,不定期开展专项整治。二是加强统筹协调、组织指导和监督。进一步发挥好牵头、组织、协调、指导及督查作用,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形成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推进治水工作。三是强化宣传教育,努力营造氛围。积极运用各种平台和形式,加强对治水护河工作的宣传,着力提高沿河村民的意识,努力引导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长制”工作的良好氛围。各村党组织通过党员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积极宣传河长制工作的重要性,号召党员和村组干部带头参与到河长制工作中。每月10日主题党日活动,各村组织由党员、村组干部和群众等志愿者队伍,开展河道清漂。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下,河长制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也得到了一定提升,往河道乱倒垃圾等现象日渐减少。我们也将继续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深化完善“河长制”工作,常抓不懈,不断巩固和扩大治理成效。

  河湖长制工作述职报告

  一、河湖概况

    社区镇辖区有黑河,流域面积18平方公里,涉及12个行政村。

  二、工作进展情况

  1、社区镇政府于2023年2月23日下发了《社区镇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河湖长制”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任务,夯实了工作责任,要求每月召开一次河长制工作例会,总结上月工作,安排部署下月工作,并定期对各村级河长履职情况进行考评打分。优秀的表彰,后三位给予通报批评。

  2、2023年2月26如下发了《“河湖长制”网格化镇村管理责任划分的通知》,对涉及的12个行政村确定了村级河长,并要求各村级河长认真履行职责,做到定时定点巡查。

  3、县河长办已对我镇的所有河长制公示牌进行了更换和公示。

  4、依照“一网四制”的要求,我镇河长制办公室设在镇治污减霾办,由治污减霾三级网格巡查员依照河长制的要求和规定,履行河长制的巡查职责,今年由镇河长办下发督办单45次,已整改45次,县河长办给我镇下发督办14次,已彻底整改14次,整改率为100%;

  5、今年主要对双明段和老堡子段进行两次集中整治,共投入资金12万元,出动机械30台次,人员110人次,同时争取河长办资金对双明段和老堡子段栽置铁丝网,加强巡查,确保渠内无垃圾和漂浮物;

  6、全年镇村两级河长共巡河9620次,“河长制APP”开展巡河2565次。

  三、工作亮点

  1、河长制镇级巡查工作由镇治污减霾三级网格巡查员主要负责,他们坚持两天一次的巡查工作,针对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召集村级河长现场处置,并下发督办单,要求限时办结。

  2、镇党委高度重视,坚持每月党委例会对河长制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考评和打分,对于后三位的由分管领导进行约谈,督促其认真履职并能正常开展工作。

  四、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因各村经费紧缺,并与河道的整治和巡查等投入资金有限,这为各村级河长履职带来一定的难度。

  五、下一步工作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及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建设繁荣美丽新社区要求,是纵深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暨“五治”的又一抓手,要高度重视河长制工作。下一步,我镇将采取以下措施,扎扎实实推进河长制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是要强化宣传。要加大河长制工作宣传力度,提高干部群众知晓率,动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推进河长制工作,确保辖区人人知河长制,人人服务于河长制。

  二是要常态治理。我镇针对沟渠死角垃圾,组织党员、干部、居民进行一次彻底清理。所清理垃圾统一用车辆运送到指定的垃圾地点就地掩埋或分类进行处理,有效保证整理过的村镇的清洁,还原我镇居民、群众、单位清爽、舒适的人居环境。

  三是明确责任。我镇将明确和落实“河长制”监管责任,以“改善水域环境、提高水体质量、实现清水长流”为目标,健全完善防治水污染治理长效机制,树立镇村新形象,将绿色环保的生态发展理念抓好抓实。我镇领导根据沿河各村情况,按照中央及省委环保督察组反馈的整改问题,严格要求我镇相关人员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原则,依法、依政策划定,实行“谁决策、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打响河道卫生整治保卫战。

  河湖长制工作述职报告

  2023年,***按照省、市、县河长制相关要求,组织开展河流系统治理,推动河流面貌持续改善,实现了河长制体系建设全覆盖,极大促进辖区水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现将一年来河长制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河道基本情况

  ***内共有河道4条,分别是***(***公里)、***(***公里)、***(***公里)、***(***公里),全长共***公里。

  二、工作进展情况

  (一)河长制体系全面覆盖。按照“明确目标、落实责任、长效监管、严格考核”的要求,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明确由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分别担任乡级总河长,街道班子成员担任联系村的乡级河长,河流所经村“两委”负责人担任村级河长,落实乡级河长7人,村级河长3人,实现了乡、村二级“河长”全覆盖。

  (二)“一河一策”全面实施。牢牢把握河长制精准施策的关键,通过全面排查河流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围绕河长制目标任务和县河长办河长制相关要求,立足实际,因河施策,制定完善《***一河一策方案》、《***河长制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责任到人,进一步规范了河长制工作的运行机制,明确了河长工作的标准化规程,为全面落实河长制提供了基础保障。

  (三)巡河履职步入常态化。在全面推行河长制工作进程中,我街道河长办设计制作了河长巡河工作手册,将上级关于河长巡河的要求、频次及各自担任河长的河流信息汇总一起,交给河长本人,随时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巡河工作。街道乡村两级河长常态化开展巡河,2023年,全***各级河长累计巡河300余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河长常态化巡河制度全面形成。

  (四)责任落实从严从实。完善公示牌的制作设立,明确乡级河长、联系单位的工作职责,通过压力传达,推动乡村河长责任落实到位。全街道制作设立河塘长公示牌 6块,水深危险警示牌120块,公示牌安装于河流的显要位置,按县河长办的要求对所有公示牌内容进行了整改完善,并增设了河长联系电话,确保群众举报、监管、投诉渠道的畅通。

  (五)重点工作统筹推进。加快实施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灾害统筹治理,大力推进“四水同治”。一是开展专项行动。街道多部门协作互动,加强对河道电鱼、毒鱼、网鱼的宣传和巡查,严厉打击河道采沙行为,产生了一定的震慑作用。二是扎实推进“散乱污”治理。拆除养殖场3处、堤顶违建3处。三是切实改善人居环境。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改厕工作作为推进河长制工作的重要举措,2023年度,拆除旱厕317座,建成公厕9座,铺设污水管网3.1公里,户改厕385户,清理沟渠12.3公里、整治坑塘20个,新建小游园7个。四是开展自愿者服务。组织自愿者、党员干部,对河道漂浮物及河岸垃圾、水生植物进行清理,确保水面整洁。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河道治理投入不足。农村的河、沟、坑塘多年来未有效清於治理,历史欠账较多,近年来,虽然对垃圾、污水、占用河道、坑塘进行集中整治,但此类问题没有完全根治,仍然存在。同时,村民生态文明意识不强,存在一些生产生活的陋习,导致河道环境整治难度大,易反复,治理需投入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

  二是日常保洁工作难度大。辖区岸线长,群众治水护河的意识还不强,配合“河长制”工作的积极性、参与度不高,向河沟里乱倒、乱排等现象仍然存在。

  三是村级河长知识水平较低。目前村级河长一般由支部书记担任,对水利知识了解较少,只在巡河和清理河道垃圾等方面发挥了作用,对河长制工作的全面落实有所欠缺。

  三、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落实长效机制。我街道将以强化落实“河长制”为切入口,从突击治水向制度化治水转变,定时组织日常巡查,定期召开工作例会,定期组织联合整治,标本兼治、治管并举,确保“河长制”工作的常态化和长效性。

  二是凝聚工作合力。进一步发挥好组织、协调及督查作用,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形成工作合力,开展专项整治,推进“河长制”工作落实到位。

  三是强化宣传引导。积极运用各种平台和形式,加强对治水护河知识的宣传,着力提高沿河居民及企业的环保意识,努力引导群众关心、支持、参与、监督“河长制”工作,为开展好“河长制”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推荐阅读:

党风廉政建设风险点及防控措施情况报告三篇精选

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报告

教育整顿工作开展情况报告

城管自查报告

基层人大代表述职报告

政法委员述职报告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