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赴X学习考察乡村振兴情况的总结报告

工作总结报告 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更新时间:2023-03-05 11:50:50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于2023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以下是本站分享的关于赴X学习考察乡村振兴情况的总结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关于赴X学习考察乡村振兴情况的总结报告

  根据区政协年度工作计划安排,x月xx日xx日,区政协副主席xxx组织镇村组部分委员赴xxxx市、xx市考察学习乡村振兴建设情况。调研组通过实地查看、听取经验、现场交流等形式,走访了xx等xx余个地点,现将学习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市xx区和xx市基本情况

  xx市xx区,位于xx黄金海岸线中部,形成“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全区总面积xxx平方公里,总人口xx余万人,辖x个街道、x个镇、x个乡。xx区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舞台,聚力打通“两山”「1」转化通道,坚定沿着“八八战略”「2」路子,聚力推动乡村振兴,积极探索提炼的乡村振兴“工作十法”「3」被新华社《智库瞭望》《国家财经周刊》和央视《焦点访谈》《新闻调查》等中央核心媒体专题报道。

  xx市,地处xx西南部,形成“九山半水半分田”的格局,全市总人口xxx余万人,x.xx万平方公里,辖x个区x个县,是全省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也是xx最大的山区,被誉“xx绿谷”“中国生态第一市”。xx市始终坚持以“两山”理论为指导,持续推动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全国乡村振兴的探路者和模范生。习总书记在xx主政期间,曾先后x次到xx调研,鲜明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xx来说尤为如此”。

  二、看到、听到了什么?

  20xx年,时任xx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在xx省亲自部署推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4」工程、“两山”项目和“八八战略”,十五年来,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也为当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构建美丽中国带来了丰富的经验启示。近年来,xx省xx市xx区和xx市两个地区,紧紧围绕农民生活质量提升,立足生态优势,通过“系统推进”“生态宜居”“农村电商”“小镇引领”助力乡村振兴。调研组通过走访各个考察点,聆听专家讲解,深入一线体会,面对面互动交流,从一行一路所观、所听情况来看,两个地区的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思路清晰、举措有力、氛围浓厚、成效斐然,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主要开启了三种“模式”。

  (一)坚持以生态宜居为关键,开启“农旅振兴”模式

  这两个地区主要依托得天独厚的天然山水资源和采用美丽乡村建设成果,把握人们对于美好旅游生活需要的变化和升级,大力培育以文化体验、农村风貌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水果休闲采摘等为主导的多元化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休闲需求,全面推动“乡村+”“农业+”和一二三产融合发展,促进农业转型和乡村旅游产业升级,打造“田园综合体”,发展农业旅游产业。xx区积极探索推动“三权分置”「5」改革,完善农民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政策,在开发乡村民俗、乡村美食、乡村特产、农事体验、农家生活等特色产业的基础上,

  因地制宜积极发展乡村休闲、乡村度假等产业。比如,xx乡xx村和xx镇xxx村,与xx大学合作设计建设,采取保持原貌、就地取材、适度调整、修旧如旧的方式,对古村落进行活态再生再开发,打造旅游综合体,做强xx农家乐(民宿)品牌,带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提升乡村旅游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xx市依托传统村落、古民居,大力发展乡村度假和休闲养生产业,打造“xx山居”民宿区域公用品牌,突出“小而美”的品牌、“细而精”的模式和“广受益”的成效,以山水为依托,以三农为特色,延伸优质农产品产业链,拓展农事活动观光、体验等环节。如平田村,坐落在海拔xxx米的高山梯田上,是xx市市级农家乐特色村,2023年,北京DnA设计事务所参与平田村保护公益性建设,打造成集住宿、餐饮、会务、休闲为一体的民宿综合群,素有“云上平田”之称,每年平均入住率达到xx%,旅游旺季达到xx%以上,而且带动了陈家铺等系列农家乐民宿共同发展,形成了发展集聚群。

  (二)坚持以产业兴旺为重点,开启“产业振兴”模式

  xx区和xx市突出现代农业对乡村振兴的产业支撑与引领作用,坚持质量兴农,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绿色生态”为主方向,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加快形成“产地生态、产品绿色、产业融合、产出高效”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xx区围绕“三生”「6」有机融合和“三农”统筹发展的建设目标,秉承xx蜜橘、东魁杨梅、双季茭白、xx枇杷等农业支柱产业优势,

  引导产业向集约化发展,全面提升特色农业竞争力。比如,xx区以柑橘科技研发推广园区、现代化种植园区、柑橘罐头产业园和柑橘产业综合体四大“产业园”建设为抓手,全力推动xx蜜橘品牌振兴,2023年引进x家工商资本,流转土地xxxx亩打造蜜橘培育基地,近两年年均增幅达x%。同时,xx区积极推广高科技、高产出、高效益的“三高”新兴农业发展模式,如xx绿沃川农业有限公司,是一家集自动化蔬菜种植技术和空中草莓栽培技术、良种培育、农业观光、农业技术培训、农业推广等生产经营及服务与一体化的现代农业企业,年产值近xxxx万,每年组织农技培训xxxx余人,为周边村民提供近xxxx个就业岗位,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xx市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行顶格的生态标准、严格的生态治理、科学的生态制度,努力推动生态产品价值转换,大力推进国家级农高区、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创建,实现了生态农业提质增效。比如,xxxx县大木山茶园景区,总面积x.x万余亩,拥有茶农xxx余户,政府从统一规划设计,加强原产地保护,提升加工工艺顶层设计做起,对土壤改良、种植、养护、采摘、加工、包装、销售、旅游等各个环节进行全产业链升级,形成种、产、研、销“四位一体”生产模式,茶农人均年收入xxxxx余元,间接带动xxxx余名人员就业。

  (三)坚持以乡风文明为保障,开启“文化振兴”模式

  这两个地方注重保护和开发利用好历史文化村落和非物质

  文化遗产,深入发掘乡村背后的故事和文化基因,运用现代手段,保留原始风貌和生态肌理,保护乡土文化特色,保护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打造乡土的、健康的、休闲的、历史的乡村。xx区对乡村独有文化内涵进行挖掘与定位,寻找、修复、重建或新建当地村民的文化认同点、传承点,构成文化认同与传承的有机体。比如,xx乡xx村的“社戏广场”等改造项目,突出了乡村社会文化建设的特点,形成“道教”“儒家”和中医养生等“文化集聚”效应。同时,xx区于20xx年开始,为完善农村“实现精神富有、打造精神家园”的重要载体,在原有农民学习会馆基础上建设农村文化礼堂,挖掘本村特有历史文化元素,传承和发扬本土优良人文精神,弘扬主流价值,不断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成为展示村庄形象的新窗口、传承传统文化的新载体、普及科普知识的大课堂和农民文体活动的主阵地。截止今日,已高标准建成近xxx家文化礼堂。xx市依托省级历史文化重点村和国家级传统村落项目,实施“百村复兴”工程,注重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保护和利用好民间艺术、戏曲曲艺、手工技艺、民俗活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莲都区的古堰画乡历史底蕴深远,小镇内有505年的国家重点保护单位通济堰、古街旧宅和千年古樟群,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基础和文化资源,2023年跻身全国首批3家服务业特色小镇创新试点,拟建的文化产业基地——油画交易中心,引进全国艺术家来创作和设计,打造最大、最优油画交易平台。

  三、思到、悟到了什么?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开启了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征程。大力实施乡村振兴,并提高到战略高度,这是党中央着眼于推进“四化同步”「7」、城乡一体化发展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亿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和实现中华文明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为新时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重点。

  (一)要树立大农业融合理念。xx区蓝美庄园,占地xxxx亩,总投资x.x亿元,是xx省内规模最大的农业高科技新品种新技术展示馆,坚持一二三融合发展,全力打造集四季采摘、四季赏花、农耕体验、度假休闲于一体的农业休闲综合体。蓝美庄园的建设有效整合长潭水库、富山大裂谷、潮济古村落等周边旅游资源,带动了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现在人们对农业的功能要求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满足于提供吃饱喝足穿暖,更需要一些文化体验、休闲娱乐、教育科普、健康养生等生态文化功能,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发展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实行“一三”联动、农旅结合,发展乡村旅游,拓宽增收渠道,让广大农民能够实实在在分享到全产业链增值收益。鼓励引导龙头企业到农村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和加工营销业,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创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

  (二)要树立大市场抱团理念。xx市“xx山耕”,是全国首个覆盖全区域、全品类、全生产的区域公用品牌,打造全产业链创新服务平台综合体,发挥企业与协会双重作用,搭建政府与市场完美结合的品牌公共运营平台,将xx“农产品”变“商品”、“山货”变“网货”、“线下”变“线上”,实现xx农业“四化”「8」。截止今年,“xx山耕”合作主体、合作基地分别增加到xxx家、1122个,背书农产品总数达到xxx个,“xx山耕”品牌价值已达到xx.xx亿元,列中国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第xx位。现在市场是买全国卖全国、买全球卖全球的大市场,要搞出名堂、树立品牌,仅靠单个主体“唱独角戏”“跑单帮”已经很难实现,尤其很多新主体是搞农业的新生力量,经验不足,难以抵御农业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和质量风险。这就需要通过联合与合作模式,强化品牌建设,组建合作制、股份合作制和股份制等形式的联盟和团体,提高农产品组织化程度,建立优质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加快发展直营直销,推动农产品进展会、进超市,推广“会员制”销售、农产品网络营销,推进产品变商品、商品变精品、精品变极品,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就是要让农民有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经济宽裕,衣食无忧,生活便利,共同富裕。

  (三)要树立大生态绿色理念。xx区中德农场——被誉为中国人的道德农场,尊重自然规律,以德米特标准为依据,利用动力农法形成独立的生态循环系统,种植蔬菜、果树,养殖蜜蜂、牲畜,利用自然生物之间的共生共性,相互促进共同成长。关注

  土壤健康,每年都会种植大量“绿肥”「9」,配合使用活力农耕制剂及堆肥,逐渐激活土壤活力和免疫力,通过轮作、套种、稻鸭、稻鱼共生等方式来改良土壤,为农作物提供健康的生态环境,所生产出来的农作物不含任何污染,也不需任何再加工,实现从田头到餐桌的无缝连接。绿色是农业的本色,农业本身就是生态产业,能够给人们提供清心养眼洗肺的好去处,把农业的绿色价值挖掘出来,不仅生产各种绿色优质安全的农产品,还要提供更多清新的空气、洁净的田园,打造连天白云、青山绿水、鸡鸭成群相映成趣的生产生态新景观。需要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全面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推进轮作休耕、生态保护和退耕还林还草,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上下功夫,实行种养结合,加强农畜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机制的示范推广,加快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四)要树立大网络联通理念。xx市农村创业生活服务“赶街”网络服务公司,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公共服务、农产品上行和消费品下行三大体系,有效解决农村群众“办事难、难办事”和农产品“难买、难卖”等问题,提高农村活力、引导农村消费、搞活农村供需流通,促进农民增收和创业就业的机会。现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腾笼换鸟”“机器换人”“电商换市”等一系列新变革,正在深刻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这样的背景下,推进乡村振兴就要树立互联网思维、用好信息化手段,把小农户和新型

  经营主体与生产、加工、流通、管理、服务和消费等各个环节连在一起,实现产品相同、信息相同、服务相同、利益共享,打造“互联网+”农村模式,发展电子商务、众筹农业、网上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把藏在深山无人知晓的优质土特产品更多的摆到城里人的家中,让乡村变的更美好。

  四、下步怎么做,做什么?

  我区于x月xx日已正式下发《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意见》(后简称《实施意见》),从x个方面xx项内容深入阐述了xx区乡村振兴具体步骤、目标和要求,内容紧贴实际、方法具体详实,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和指导性,如果按照《实施意见》目标任务稳步推进实施,xx的乡村建设定将如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升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定将为我省、市新一轮振兴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积极的贡献。调研组结合赴xx实地考察,并在认真研学区《实施意见》基础上,提五点建议。

  (一)贯彻乡村山水林田湖生命共同体理念。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们要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准确把握中央关于治水的战略定位,坚守空间均衡的重大原则,统筹兼顾乡村振兴与治水、治山、治林、治田关系,避免长期以来实际存在的因重开发建设、轻生态保护,开山造田、毁林开荒、侵占河道、围垦河湖,带来的生态系统严重损害和由此导致的生态链条恶性循环,把水资源、土地

  资源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刚性约束,贯彻落实到乡村振兴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中。要围绕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结合地域特色、人文历史,把握差异性,科学规划、试点先行,打造一批拿的出、叫得响、有特色的乡村振兴示范。近期建议全力推进梯面森林小镇(重点打造xx村、民安村)、xx生态休闲小镇建设(重点打造xx村、xx村、xx村),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推进xx嶂度假区建设,打造xx河生态景观带、xx河(xx河)生态景观带。推动花东镇深度参与广州中部地区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

  (二)主动创造乡村发展综合条件。根据中央、省市要求的乡村发展优先战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针对各村域自然和社会条件,按照“一村一策”的思路,将xxx条村分为若干类型,实实在在分类落实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农业发展规划工作,以落实新增建设用地规模为抓手,围绕农民住宅、历史留用地、空心村改造、安置区建设等的统筹安排,探索集体土地所有权、使用权、承包权“三权分离”的实用方式,加强政策出台、指引和综合整改,从根本上解决村民住宅困难、农村“两违”屡禁不止和农村发展缺乏抓手问题,积极探索针对性强的乡村精品民宿、农家乐的简约管理和环保消防的报备方式,着实解决乡村振兴综合软硬条件和用地、用电、用水、用人的政策支撑。

  (三)积极强化镇村产业支撑。当前,我区传统种养模式没

  有得到根本转变,适度规模经营尚未形成,农业产业链条不长,农产品商品化率不高,农业企业存活率比较低。乡村振兴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没有产业的支撑,乡村振兴就是空中楼阁、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难以长久维持。一是引资引智要做“加法”。区镇村要以资源为“新郎”、资本为“新娘”,鼓励引导投资机构、创业团队到农村区域投资兴业、大展手脚,可以借鉴xx区与同济大学合作,推动“学院+基地”“学院+产业”联动发展模式,引进相关大学的专业“设计+投资”团队进驻xx、xx、梯面等地区,就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加大与乡村发展专业机构、资深专家的合作交流力度,为镇村量身定制产业发展策略,力争在镇村产业拓展、新业态策划、新模式探索上取得新突破。近期,在xx度假村的综合利用,xx的xx、xx,梯面的xx、xx的总体提升方面需要加大推动力度,取得长足进步。二是强化治污扫黑、散乱污和两违集中的“减法”整治。充分凭借中央省市治污扫黑、散乱污和“两违”集中“减法”整治的东风,彻底摘除多年来沉积乡村的毒瘤,全面扫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种障碍,积极为乡村振兴创造条件。按照“人以食为天,农村要发展、农业种养要延续、农民要有出路,农保区也要给出路”的思路,疏堵结合,标本兼治,统筹兼顾,建立农、畜、牧业生态化建设机制;按照“规模化、无害化、生态化”的原则,根据各镇域环境承受能力,以满足治污水土指标达标为前提,主动设立高密度养殖区,整合规模生态养殖,配套治污设施,有针对性种植对畜禽养殖污水修

  复净化作用强的植物,建管监并举,实现既保障xx区的禽畜产品有效供给,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协调发展,从源头上防止和减少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区域种养平衡及生态和谐。同时,积极引导养殖户向菌类、花卉等生态高效产业转产。规范管理,巩固防治工作成效,有效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三是产业融合要做“乘法”。在区全面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三+”「10」的基础上,要注重围绕市场需求,大力发展“互联网+精加工”现代农业等新兴产业,充分拓展现有炭步芋头、李溪石硖龙眼、京塘莲藕、杨荷荔枝等特色农产品的包装宣传品牌优势,积极谋划针对农产品加工增值环节的招商项目。目前,全区没有大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产品加工环节和牵引作用发挥作用不大,需要新培育一批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可以借鉴xx市“xx山耕”模式,构建以“生态精致农业+”体系,探索种养与加工两条线分线运行,以组织化加工对接组织化生产,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发展冷链物流,提升产品附加值,为农民持续稳定增收提供更加多元和坚实的产业支撑。四是质量兴农要做“除法”。要立足区镇村特点、农业生产分布和发展情况,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跟市场需求,立足资源禀赋,实施农业品牌战略,大力调整完善农业生产结构和产品结构,在区推进美丽乡村、特色小镇的基础上,深入实施“一村一品”,加快推进农业由产量导向转向质量导向,把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放在突出位置,结合区绿色金融“1+4”政策文件,着力解决“种什么、怎么种”的问题,把“种什么、

  吃什么”转变为“吃什么、种什么”,让单向的“种得好”转变为双向“卖得出、卖得好”。如果每个村都能形成一个高品质、有市场、能富民的产业或特色品牌,全区农村经济就能实现质的提升。

  (四)努力提升镇村建设水平。《实施意见》中从5个方面明确了全域推进区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一年来,我区深入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污染治理”“两违查控”工作,镇村在“软件”方面得到了提升,村容越来越整洁、乡风越来越文明、农村越来越和谐,但“硬件”设施不够完善,建设标准不够高,推进速度比较缓慢。当前,广大农民物质生活富裕后,对美好生活的渴求特别是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愈来愈强烈,需要“有办事、有交流、有学习、有娱乐”的场所。一要让办事有场所。在区构建新型助农服务体系中,要进一步加强对网络服务功能定位和强化,网络不仅要为村民提供电子商务平台,更要将为民服务触角延伸到末端。可以借鉴xx区“赶街”生活服务平台,以“最多跑一次”为牵引,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在区推行“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的基础上,推动镇村“四大平台”「11」向村级延伸,努力消除城乡之间的数据鸿沟、信息孤岛,让数据多跑路、农民群众少跑腿,让群众真正获得幸福感。二要让交流有场所。针对农村老弱病残群体,在区推进健康镇村建设和深化农村“三留守”人员关爱的基础上,建议积极探索建设流动幸福院,按行走里程不超过x.x公里标准,建立群众交流服务站,配

  套活动室、休息室、亲情联动室、爱心饭堂“三室一堂”,对留守儿童“亲情关怀、爱心助长”,让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三要让文娱有场所。在区打造“十里文化圈”的基础上,建议加大对农村各镇村体育设施建设的投入,保证每个村都有一个以上的综合体育运动场,包含露天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台、小型足球场等,并给予足够的开放时间,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能享有参与体育健身的权力。

  (五)始终坚持镇村共同富裕。推进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基础。要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特别是增加经营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继续保持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一是推进农民就业创业实现增收。在全力推动散乱污企业的整治和河湖治理的同时,通过整体实现专业市场改造、产业连片进园区等措施,通过“品牌、标准、检测、技术、人才、设计、金融、市场、流通”等综合手段,用足用好用活国家内外贸试点政策,扶持壮大一批箱包制造企业,打造一批有国际、国内影响的箱包品牌、全面就地提升皮革皮具产业,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在富裕农村、造福农民、提升农业上的功能和作用;发挥xx花卉、苗木、盘景的传统优势、区位优势和巨大潜力,全面支持和整合业内大龙头企业的发展,培育xx三高农业新增长点,从根本上解决“花城没花,xx没花”问题;区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政策基础上完善创业服务,把农村劳动力转移落实到每个农户,加强就业培训,开发公益性岗位,力争每户有一个技能人、就业人;依托村社绿水

  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二、三产业,拉动社会需求,有效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引导在外创业成功人士回乡创业,发展新经济业态,大力推进产业发展,吸纳农民就近就地转移就业。二是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增收。加快职业农民队伍建设,形成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和合作生产,吸引农民以地入社、带地入股,推行“农户+合作社+龙头企业+品牌”经营模式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分配方式;可以参照我区出台的《鲲鹏计划——xx培育扶持高新企业创新工作方案》,拟制出台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提高企业注入的吸引力,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保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基础上,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现代农业集约化、规模化要求之间的矛盾,让农民分享产业融合发展收益。三是强化农产品营销促进增收。目前,xx没有完善的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没有区域公共品牌,可以结合xx农业特色创建一种区域品牌,提升xx区一些名优农产品的形象和效益。例如,xx市,在区域内就打造了“xx山耕”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统一把控当地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标准,提升xx农产品的品牌。也可借鉴xx区“赶街”模式,将xx区的“炭步芋头、李溪石硖龙眼、京塘莲藕”等特色农产品进行打包、宣传,大力推广网上交易、拍卖等现代营销方式,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营销网络,把优质农产品卖出好价钱。

  关于赴X学习考察乡村振兴情况的总结报告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一部署,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现实依据,是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为贯彻落实这一战略部署,近期市发改委老干部党支部通过开展专题调研,并以**县**镇**村为例展开深入研究,形成了**市乡村振兴调研报告。

  一、总体概况

       湖南省**市**县**镇**村,**年6月由原**、**、**三个村合并而成。辖区面积14平方公里,共35个村民小组,总户数769户,人口3008人。耕地面积4800亩(其中水田4520亩、旱地280亩),山林面积25300亩。该村总支现有党支部2个,支村两委干部6人,共有党员人数88名,预备党员2人。

  (一)产业发展情况:**村农业生产以水稻、油菜、油茶、柑橘、烟叶种植为主;

   养殖业以家禽、淡水产品、生猪养殖为主,牛、羊养殖数量少。**年,全村土地流转面积达0.5万亩,种植大户有9户,农业规模化经营程度显著上升,水稻全程机械化种植面积达70%以上。全村农业总产值为1800万元,其中种植业1400万元,占总产值的77.7%,养殖业400万元,占总产值的22.3%;

   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160万元。**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430元,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年全村共培育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农村新型经营主体9个,其中100亩以上的种植大户2户,家庭农场2家,专业合作社5个,共流转土地5000亩。近年来创立了村集体集中流转土地再发包经营的发展模式,由中南油茶有限公司牵头带动村民发展油茶产业,现已发展油茶种植面积2500余亩,建立特早熟柑桔基地2300亩。与此同时,该村产业发展也面临着较多难题,如旅游发展项目投资因各种原因搁置,吸引大学生返乡创业难度较大等。

  (二)人居环境建设情况。全村大力推进“绿色存折、畜禽退养、秸秆禁烧”三大工程,加大环境综合整治,确保**村蓝天碧水青山。一是全域推行“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市处理”垃圾分类减量处理模式,赢得了广泛好评。二是在村全面实施畜禽退养和两拆两退,饮用水水质明显提升。三是按照不见火点、不见冒烟、不见黑疤“三不见”的要求,镇村干部在主要农作物收获季节加大禁烧宣传、巡防巡查和现场劝阻,作物秸秆露天禁烧“蓝天保卫战”取得初步效果。

  (三)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年,全村完成道路建设、电力农网改造、绿化、安装太阳能路灯、加固水库和鱼塘、清淤整修渠道、新建自来水厂等,投资1800多万元。全村道路硬化长度增加到29.5公里(其中高标准硬化达到6.5公里),硬化机耕道路21.5公里;

   全村25户以上自然组均已实现道路硬化自然通达。水利建设设施全面达标,有6座小Ⅱ型水库,1座小Ⅰ型水库,储水堰塘130口;

   开辟水渠39公里,其中硬化长度25公里,全村农田实现正常灌溉。生产生活电力供应充沛,农业生产、加工和村民生活用电得到保障,村级主干公路安装太阳能路灯6.5公里。村民安全饮用自来水率达到100%,农户液化气使用率在95%左右。

  (四)乡风文明建设情况。村委会充分发挥广大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每年开展“五星文明户”评选活动,通过树立先进典型,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培育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乡村文明新风尚,通过树立标杆,弘扬典型,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助涨乡村崇德向善良好风气。全村现有图书阅览室一间,且与文化娱乐室和农技推广室共用。文化设施设备缺乏。图书阅览室书籍种类不齐、数量不够,村民喜欢的时政类、农技类图书更新较慢。体育建设器材未设置,村民希望在人口较密集的院落安装简易文体健身设施。

  (五)村庄治理情况。逐步建立和完善村民监督委员会、村民自治委员会等村民自治组织。同时,按照相关程序与相关部门及个人成立了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红白理事会等便民组织。总的做法有:一是充分发挥综治调解作用,加强矛盾纠纷调处与信访积案化解,全面推进“无上访村居”创建,**年共调解各种矛盾纠纷38件,调解成功率达98.9%以上。二是落实安全生产“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实行安全生产知识培训、工作例会、督导检查、问题整改常态化。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大治理,对无牌无证等不规范摩托车实行专项整治,加强道路交通标识警示宣传,加强企业消防设施检查。三是每月不定期对道路、生产经营户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在水库、堰塘设置警示标牌。深入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加强对全镇居民道路交通安全、安全生产、安全用火、用电知识的宣传教育,提高了全村居民安全知识水平和意识。

  (六)脱贫攻坚情况。全村把脱贫攻坚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对10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90个贫困人口全面实施“两个帮扶全覆盖”“五个精准到户”,县级工作队进村结对帮扶,落实到户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村“六件实事”顺利推进,顺利“摘帽”退出贫困村序列。

  二、外地经验借鉴与启示

      为有效破解**村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的难点问题,我们从产业、人居环境、乡风文明等几个方面,对国内一些案例作了具体分析,以期找寻到适合本地发展的经验模式。

  农村产业融合案例:**省**县山川乡高家堂村山川乡高家堂村是一个竹林资源丰富、自然环境保护良好的浙北山区村。该村以生态建设为载体,围绕quot;生态立村——生态经济村quot;这一核心,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当地特有的竹木资源,推动农业生产聚集、农业规模经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乡一业”,把生态环境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启示:良好的自然环境是乡村发展的根本,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是乡村产业的未来。人居环境治理案例:**省景宁畲族自治县大均乡景宁县首个智能化垃圾分类系统在大均乡伏叶村启用。为推广智能垃圾箱使用,高效落实垃圾分类工作,乡干部、伏叶村民经常性对智能垃圾分类箱操作流程进行现场培训;

   村民每月领取分类垃圾袋,废旧物品分类丢进垃圾箱,系统积分还能对换日用品。通过现场操作培训、垃圾分类模拟、垃圾分类再次宣讲等举措,村民开展垃圾分类的积极性有效提高,垃圾分类人人知晓,美丽家园创建人人支持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浓厚。

  启示:“大均垃圾分类工作新模式”让村民参与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带动了村民的积极性,不仅实现了垃圾的综合利用、减少了环境污染,而且实现了人人参与、人人支持、人人负责的良好氛围。乡风文明案例: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魏城镇主要做法是:四川省绵阳市游仙区各地以乡情为纽带,吸引和凝聚农村优秀基层干部、老模范及各界成功人士等乡贤支持乡村建设,加大古村落、古建筑等有形财富及附着于其上的无形资产保护力度,通过挖掘当地乡贤文化,开设“道德评议堂”,发挥祠堂的道德教化作用,为乡风文明“活血化瘀”。

  启示:乡村承载着独特的地方文化,乡村文化是“乡愁”基因的重要载体。。正是这些与城市同化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财富,才让乡村文化显得弥足珍贵。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所在,乡村文化发展离不开乡贤的带动,释放乡贤文化效应培育乡土文明新风是新时代乡村振兴的基础。乡贤是美丽乡村、文明风行的引路人,乡村的文明发展离不开乡贤的示范带动。村庄治理案例:四川省成都市邛崃市以党组织为核心,村级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多元融合参与的乡村治理模式,逐步形成一图、三创、五机制“135”乡村治理体系。一张蓝图即统一的规划蓝图;

   三项创新包括“为村”平台、三问三审三投入、三比一测评;

   五大机制包括组织保障机制、人才培养机制、财力投入机制、多元参与机制、目标考核机制。

  启示:以党组织为核心,村级组织、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多元融合参与的乡村治理模式,对于凝聚基层民心、积聚发展动能、团聚自治力量,构建共建共治共享城乡社区发展治理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就业创业案例:安徽省界首市舒庄镇主要做法是:充分借助广播、微信、电子大屏幕等媒体广泛宣传创业优惠政策以及产业发展规划前景,设立技术人才服务站,创建国家级返乡创业示范园区,落实扶持资金,举办现场招聘会,邀请在外成功人士和务工人员、返乡创业青年代表参加返乡人员就业创业座谈会,吸引在外人才和务工人员回乡就业创业。同时,还以村为单位,完善外出务工人员信息数据库,建立台账,有序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启示:较为完善的制度设计和培训模式是推动返乡创业成效的重要保障。

  三、对策建议结合**村发展瓶颈和外地经验案例,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发展现代农业。一是提高农业产品质量。加强农科教产学研合作,推行“产业+团队+项目+基地”推广模式。拟定集产地环境、农资使用、农业生产、加工技术、包装储运、检疫检验等标准于一体的产品标准及操作规程制度。落实属地监管责任和生产经营者主体责任,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管。二是培育品牌农业。拟定农产品品牌推广计划,重点围绕“九蒸九晒黑芝麻丸”进行推广,积极开展绿色、有机、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争创“三品一标”。依托市、县展示展销会平台和农村电子商务平台,进行产品销售和品牌推介;

   利用各种媒体全方位进行产品和品牌的宣传,提高产品和品牌的认知度。三是推进产业融合。推进农业内部融合,以农林结合、循环发展为导向调整优化农业种植养殖结构。推进产业链延伸,乡、村两级可适当发展无污染型农产品加工业企业。推动功能拓展,创建“山水**、灵秀乡村”品牌,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创意农业等新业态。

  (二)打造绿色生态家园。一是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面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分户处理,实现垃圾减量。建立农村环境整治奖补机制,实行以奖代投,落实专人专业专段包保常态化保洁责任制,探索推进合同化环境服务。二是加快农业污染治理。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建设生态拦截沟、生态净化塘,实行生态护坡,最大限度减少因化肥农药流失造成的污染。加强养殖场粪污排放情况的监测整改,促进畜禽粪便、污水等废弃物就地就近利用。三是推进美丽庭院建设。推进建房标准化,严格建房审批,重拳整治违建行为。实施亮化、绿化、美化工程,聘请乡村规划建设监管员,抓好村庄建设空间管控。抓好美丽庭院建设,开展美丽庭院示范、创建、评选等活动。

  (三)繁荣乡村文化。加强乡村文化阵地建设,学习借鉴石家庄龙化村“讲习+”模式、四川浦江明月村“政府搭台+公益助推+文创撬动+产业支撑+旅游合作社联动”模式、汉中市“百镇千村乡贤文化促进会”等全国优秀文化模式,组织开展符合本村实际的文化活动。加强策划包装,创新开展以重大节庆日、农事节庆、美食文化节庆活动,推动农业、文化、旅游有机结合,将农村打造成为聚人气、凝人心的文化中心,保存乡村的乡土味道和泥土芬芳。

  (四)健全乡村治理体系。一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开展村在职干部、后备干部摸排,选优配齐村(社区)干部。加强对村干部培训,提高村干部发展经济、改革创新、依法办事、化解矛盾和带领群众能力。加大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争取力度,改善村干部工资待遇和晋升渠道。二是提升村民自治水平。探索培育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组织,成立乡贤理事会、道德评判团、百事服务团等。三是提高乡村德治水平。注重发挥村规民约在立规矩、正民风、促公益方面的作用,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倡导家规家训,广泛开展“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活动。

  (五)推进农民创业就业。搭建基层劳务合作平台,采取定期举办“引企下乡”劳务招聘会等形式,依托本地工业园区、重点景区拓宽劳务就近输出渠道,促进农民转移就业。开展农业、林业、生态、旅游、就业创业等方面培训,大力推广“互联网+职业培训”。

  关于赴X学习考察乡村振兴情况的总结报告

  为学习借鉴先进地区乡村振兴的经验和做法,X月X日至X日,X人大常委会组织相关人员对X、X、X的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情况进行了学习考察。上述各地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成效显著。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成效

  X、X、X(以下简称“三市”)结合实际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形成了城乡互补、工农协调发展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实现了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发展目标。主要成效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聚力产业兴旺,培育乡村振兴之“根”。三市都把产业兴旺作为振兴的首要任务牢牢抓在手上,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契机与动力,深入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培育计划,促进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大力推进经营主体转型升级,有力促进“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化,以农家乐、美丽村庄经营为重点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X市依托上海,农村电商、观光农业、健康养生、休闲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也逐渐兴起。2023年全市乡村旅游接待游客数量和乡村旅游总收入分列全省各市的第X、第X位。

  (二)聚力生态宜居,塑造乡村振兴之“形”。三市打破“城市中心主义”的发展理念,按照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都制定出台了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的意见,全域促进人居环境大改善,实现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X%。在空间形态上使城镇更像城镇、农村更像农村,农村既保持鱼米之乡优美的田园风光,又呈现先进和谐的现代文明。X市全力开展生态修复,重拳整治环境污染,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不断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大山水林田湖草的系统保护力度,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年居全省前列。

  (三)聚力民生短板,托住乡村振兴之“底”。按照推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思路,着力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实现了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整合衔接。统筹规划城市和农村建设,调整优化工业与农业、城镇与农村的空间布局,科学确定城市发展区、永久性农业发展区和生态保护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统筹推进城乡道路、供水和污水管网等公用设施的城乡一体化无缝对接,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形成了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的格局。

  (四)聚力社会和谐,传承乡村振兴之“魂”。扎实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各市农村基本实现有文化礼堂、有展览展示、有文化团体、有文化走亲、有礼仪传习、有素质培训、有村规民约、有长效机制等“文化八有”全覆盖。建立国家、省、市三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统一推进规划编制、村庄设计、农房设计等,保护乡村传统特色文化,留住“乡愁”。坚持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持续开展农村平安系列创建,创新农村基层社会管理,全市所有乡镇全部建立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和公共安全监督管理中心,“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实现全覆盖,各类矛盾纠纷在农村基本得到有效化解。

  (五)聚力人才振兴,夯实乡村振兴之“基”。重点培养“学历+技能+创业+文明素养”的农民大学生,加快建设新农村建设领军型人才队伍;实施“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农业农村后备人才培养工程”,定期定向培养基层农业农村人才。三市通过一系列政策支持,吸引了一大批“田秀才”“能工巧匠”“时代乡贤”等杰出乡土人才。积极实施乡村“领头雁”工程,选拔优秀村书记进乡镇领导班子,激发了农村干部的积极性,并通过建立“村情档案”。选派村“第一书记”、实施专项督查等措施,有力推动了农村基层党建全面进步。

  (六)聚力改革创新,注入乡村振兴之“能”。三市紧盯农业农村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敢啃农村改革硬骨头,为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注入新动能。×市×县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等×项制度的并轨,农村居民享有与城镇居民一样的义务教育、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等政策,在全国率先完成户籍制度改革,有效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全市实现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亿元、溢价率X%。

  二、主要启示

  (一)规划引领振兴方向至关重要。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前所未有的全局性和长远性,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把规划放在首要位置,必须形成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多规融合的规划体系,着力破解“三大难题”。一是破解“在哪振兴”。根据各地的资源禀赋和特点,明确区域产业方向和产业重点,以上层产业规划引领条块的产业发展,防止同质化倾向。二是破解“如何振兴”。突出产业支撑,发挥农业绿色、生态、文化传承等功能,坚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特色村镇、产业园区、农耕体验区等发展路径。三是破解“上下协同”。坚持“有改革、有奖励,不改革、不奖励”,调动乡镇、村和农民的积极性,破解“上层推动,基层不动”的现象。

  (二)选好“领头雁”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考察中,启示很深的是选好、用好乡村目标领头人至关重要。×市×村党支部书记×,今年×岁,从×年上任以来,带领全村艰苦奋斗近×个春秋,为村集体积累了×亿多的资产,而在村办企业股份制改革中却放弃了自己应得的股权让股给村民,为群众、为下一代树立廉洁奉公、敢于奉献的典范。在他的带领下,辖区面积约×平方公里的×村,先后被表彰为全国文明村、全国文明村镇建设先进村、国家级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

  (三)搭建精神文明平台助推乡村振兴。所到之处每个村都建有大小不一的村史馆,馆内不仅可以宣传推介本村的产品和历史,同时还宣传本村的乡贤,把古今出自本村的乡绅、名人及其事迹、简历展示其中,用贤达精神感化村民,激励约束后人,规范广大村民道德行为。村民素质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为乡村治理、乡村和谐提供了精神动力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凝聚力,构建了乡村振兴之魂。

  (四)融合发展不是简单“拼盘”。产业融合是指在时间上先后产生、结构上处于不同层次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知识业在同一个产业链、产业网中相互渗透、相互包含、融合发展的产业形态与经济增长方式,而非简单地将互不相干,产业链断裂的三次产业拼凑在一起。×市×县×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引进创客团队,建设创客园,把咖啡、洋酒等文化引入乡村旅游,吸引了众多年轻打卡,并以直播带货的模式营销农特产品,实现了产业的深度和广度融合。

  三、几点建议

  (一)坚持统筹规划,发挥乡村规划的引领作用。乡村振兴战略具有前所未有的全局性和长远性,必须坚持规划先行,把规划放在首要位置。要形成城乡统筹、区域一体、多规融合的规划体系,实现“村村有规划,城乡规划全覆盖”。加强各类规划间衔接协调,将镇村布局、村庄建设、农业发展、乡村旅游、水网水系等规划紧密衔接,促进国土管理、城乡建设、产业和生态建设的协调发展。

  (二)强化人才保障,确保乡村发展后继有人。建设高水平的乡村人才队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目前,农村发展缺人、缺技术、缺活力的现象较为普遍。要加快研究制定乡村振兴人才引进培育指导意见,明确基本的社保、用地等保障政策和创新成果奖励政策,吸引各类人才投身农业农村,全面建立“新型职业农民、专业人才、科技人才、乡土人才”×支农村人才队伍。同时,还要重视选拔培养使用好乡村党组织、村委会的领头人。

  (三)深化村民自治,构建村民自治新格局。理顺乡村基层社会治理机制,构建既充满活力、又富有实效,既有时代特征、又有地域特点和乡风民俗特色的现代村民自治新格局。要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不断做实村民自治。始终把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共同富裕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心任务抓实抓好。着力强化党建核心,示范引领村民自治。针对当前农村党建工作薄弱环节,紧紧围绕加强服务型、法治型党组织中心环节,加快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制度。要调动和激发广大村民参与自治的积极性。此外,还要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助力助推村民自治,不断增强广大居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四)依托科技支撑,做大做精主导产业。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深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发展内生动力。重点围绕人参、黑木耳、×黄牛、×大米等优势主导产业,以集群化发展为目标,以延伸产业链为手段,以产业园区建设为载体,加强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加快培育市场主体,带动农民增收、农村富裕和农业发展。同时创新体制机制,强化乡村振兴制度性供给。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不断释放的制度红利激发农业农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积极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资源。鼓励农业生产和村庄建设等用地复合利用,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业教育、农业科普、农事体验等产业,拓展土地使用功能,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推荐阅读:

辅警工作总结2023

2023年县财政局第一季度意识形态工作总结

市委巡察工作总结

村党支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结12篇

公务用车管理2023年度工作总结三篇

2023年村级脱贫攻坚工作总结(最新)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