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历史为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经济论文 会员上传 下载doxc

更新时间:2023-01-25 08:27:43 发布时间:24小时内

以历史为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以历史为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以历史为平台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穿着一条红线,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者称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和推动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现在特别需要中国版的政治经济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的完整体系。40多年前,毛泽东在评析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曾经说过:“看来,这本书没有系统,还没有形成体系。这也是有客观原因的,因为社会主义本身还没有成熟,还在发展中。”(注:《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5页。)就是说,社会实践还不够,尚不可能写出比较成熟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然而,40年后的今天已经大大不同了,我们已在正反两方面的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产生了邓小平理论,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有必要也有条件写出较为完整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用“历史的科学”方法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恩格斯有句名言:“政治经济学本质上是一门历史的科学。它所涉及的是历史性的即经常变化的材料。”(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版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489页。 )比如不能把处在原始社会状态的火地岛同现代英国置于同一个经济规律之中。毛泽东也要求:经济学“研究问题应该从历史的分析开始”(注:《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9页。)。“规律存在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应当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中来发现和证明规律。不从历史发展过程的分析下手,规律是说不清楚的。”(注:《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06页。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科学方法论。不这样做,我们也就不可能建立起真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首先,我们要认真研究从十月革命以来近90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在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对比中认识和揭示社会主义经济的特殊规律。应当说,我们已经积累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前苏联的教训已经把传统社会主义的深层次矛盾暴露得十分充分,中国53年发展的历史经验更加宝贵。只有经过反复实践、反复学习;经过多次胜利和失败,并且进行认真研究,才能逐步使自己的认识合乎规律。这就告诉我们,历史分析乃是以社会实践为基础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方法论,经济学要成为真正的科学必须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然而,现在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还没有达到这项基本要求。我们下面分析两种教本。

第一种,过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已有几个版本,大同小异,有其致命的先天性缺陷,基本上不中用。毛泽东早就尖锐地批评:“这本书的写法很不好,总是从概念入手。”它“对每个问题总是先下定义,然后把这个定义作为大前提,来进行演绎,证明他们所要说的道理。”“定义是分析的结果,不是分析的出发点。”(注:《毛泽东文集》第8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139页。)比如,它讲了一大串“经济规律”和“经济范畴”,实际上是想当然的主观概括和演绎,而不是历史分析,后来大量事实证明这些东西并不符合客观实际,多属于先验论的东西。比如,“社会主义有计划按比例分配规律”,为唯意志论的计划经济体制提供理论根据。再如,把价值规律限制在狭小的范围内,是以限制乃至消灭商品——市场经济为前提的。这本《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源自斯大林的《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体现了斯大林的方法论和前苏联僵化的理想模式,教条主义的色彩很浓,动不动用规律吓人。其实,规律自身不能说明规律,否则,规律便成了人们杜撰的东西。我们应当从中吸取教训。

第二种,是以过去苏联的《政治经济学(社会主义部分)》教科书为原型加以修补,增添一些中国的东西而形成的教本,虽经多次修改,但由于没有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也还是脱离历史实际的。现在看来,必须彻底抛弃那个旧体系和旧观念,另起锅灶,根据大量的历史经验构建全新的体系。现在有些版本虽然用心构建新体系的框架,但历史分析相当薄弱,从概念出发的烙印很重,有待于进一步修订和充实完善。 再次,以研究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为主线,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有用的成分,但不能全盘照抄,搞洋教条。西方经济学是一个庞大的体系,从基本方面说也是用另一种方法对实践经验的总结。其学派虽然很多,但各有各的长处,特别是关于市场经济具体运作的研究对我们很有价值,应当好好学习。不过,由于它们立足于西方某一历史实践的研究,与我国的国情差别较大,加之多属某些个别领域特殊条件的研究,其数学模型往往要舍去许多复杂条件,更不可能解决中国建设的总体发展方向、进程和诸多具体问题,特别是他们并不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形态。我们只可借鉴,决不可照抄。有人主张“西学为体,中学为用”。我们不敢苟同,我们主张“马学”为魂,“西学”为用,“中学”为体。

基于上述分析,中国的经济学家应当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分析为平台,构建全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

全面系统地总结前苏联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历史经验

西方经济学是在二百多年的资本主义发展史的根基上逐步建立和完善起来的。而现在社会主义经济在不同国家只有近90年的历史,特别是经过几次大的曲折,我们的认识才逐渐清晰起来。我们应当站在世界历史的高度对它的实践经验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本文作一个简要的阐述,以为尝试。 前苏联的衰亡是社会主义事业最大曲折,它在经济上的教训是什么呢?从20世纪50年代起,毛泽东就看出了苗头,试图总结。20世纪80年代后,邓小平作了全面总结:“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 第139页。)简而言之,由于没有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而导致体制僵化。第一,他们的领导人总是企图超越社会发展的阶段;第二,与其相关的是追求纯而又纯的公有制,消灭私营经济和个体经济;第三,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绝对排斥市场经济;第四,经济结构畸形化,人民生活水平没有得到提高,特别是牺牲农民利益;第五,科学技术片面化,主要发展军事技术包括航天技术,而整个经济处于粗放状态。当然,上层建筑的原因(如党的建设太差、政治体制僵化、产生特权阶层和意识形态的垄断及其后走向自由化等)也起很大作用,最严重的痼疾乃是教条主义统治,没有真正的理论创新,由长期的“左”最后急转直下变为极右。前苏联的历史教训是我们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历史参照系。我们要从其兴盛到失败的比较研究中,认清我国的道路,从深层上揭示规律性的东西。

当然,对其成功的经验也要认真吸纳,比如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借鉴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经验,可谓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始;再如,对计划经济最初的作用,尤其在集中力量准备和支持战争方面的作用不可低估;还有,前苏联集中精力抓住经济建设还是比较一贯的,注重培养技术人才,科技人才的待遇也比较高,等等。 熟悉马克思主义思想史的人都知道,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在设想未来社会的时候,其基本出发点在于:针对资本主义的固有矛盾,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的矛盾,以公有制取代私有制,也就是使社会化的生产关系同社会化的生产力相结合。这是对历史唯物论的运用,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大方向都是正确的。但是,他们的理论和设想也遇到超出原来设想的两大困惑。

一是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其发展阶段比预想的要漫长和复杂得多,不但共产主义有个初期阶段,而且其初期阶段还有个独特的“初级阶段”,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结合带有多层次性、多样性和多变性,每一个小阶段都有一个磨合过程,而不像原来想得那么简单。

二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需要增加一个起中介作用的经济形式,方可真正吻合起来。照理说,社会化的生产关系适合社会化的生产力,正如螺丝帽扣螺丝钉,不是恰到好处吗?然而,实践证明,这个设想是偏于简单了。事实上,社会化的生产关系(主要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同社会化生产力之间的结合,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二者之间需要有一系列的联结形式。社会化生产力愈是发达,社会化所有制关系同它结合就愈要这种中介形式来联结,使之在动转中吻合。以往的理论设计以及依此建立起来的经济体制,其弊端主要在于缺少这个联结层次。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矛盾,主要是由于此种组织和机制远未健全。而抽掉或者忽视这个联结层,便自然在社会化生产力和社会化生产关系中人为地形成一个“隔离层”。这就是“基本矛盾”对立统一中的症结所在。

商品——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够而且必须充当“结合”的中介,是由它同社会化生产有着有机联系及由此派生的二重性、过渡性所决定的。第一,市场的中介作用使得公有制的组织形式符合社会化生产“分联结合”的要求,不能采取只统不分的“大工厂”模式,而要在社会分工的基础上采取企业及其交换、联系(市场)的结构形式。第二,通过市场流通,加强了不同社会分工的公有制企业之间的经济联系,既符合社会化生产的要求,又体现各类劳动者之间协作的共同利益,特别是工人和农民的经济联盟。第三,市场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效率高,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并能更好地与宏观调控相耦合,有利于协调发展。第四,通过它们的作用(价值规律),使得社会生产所要求的价值核算(效用与费用的比较)同利益层次(利益群体)统一于企业这种形式,并使企业之间在竞争的矛盾统一中推动社会化的进程。第五,市场的中介作用,使得生产力的层次更好地选择所有制多种形式,赋予它们以活力,也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过程中差异性的统一。总之,社会化生产力运行中的自然体系同社会化生产关系中的经济体系之间的结合,大都要通过市场经济的运行来实现,并且通过它的调节、渗透不断更新这一结合的具体形式。善于利用此种中介的作用,是完善此种复杂结合的必由之路。

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应当史论结合

我们讲社会主义经济学,就是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应当以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的论述为依据,更多地增加历史分析的分量。现就下述若干重要问题提些看法:

(一)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史概要。对社会主义经济近90年的历史作一个简要的叙述。特别是通过前苏联由崛起到衰败和中国持续兴盛的比较(包括中国自身发展的曲折过程),也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国家和主要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对比,以获得历史经验的相关知识。

(二)中国为何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要对中国的近现代历史作一个简要的分析。这涉及对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的历史论证,要站在时代的高度,分析中国的国情。可以同东方后起的资本主义强国日本兴起的历史条件作对比,在国内,将大陆与台湾的情况作历史的比较分析,得出令人信服的科学结论。

(三)历史地阐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从思想史和经济史演进中揭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都是怎样说明社会主义本质的,为什么经过100 多年还没有真正弄清楚?特别是要分析前苏联和我国在这个问题上的教训。邓小平是根据什么作出概括的,其要旨是什么?弄清这一本质有什么意义?这样可从根本上区别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开辟更广阔的发展道路,选择更灵活高效的机制。

(四)社会主义社会自我完善的机制。从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不断变化和改革的社会论述开始,阐释列宁和毛泽东关于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观点以及斯大林不承认矛盾的后果,到邓小平“自我完善”理论的提出,是实践和理论跨越的过程。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各个历史阶段,都需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适时地通过改革推进自我完善,使之充满活力。从前苏联和我国正反两方面的经验说明改革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指出没有改革就是死路一条,论证“三个有利于”标准的科学性。同时说明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中国渐进式的改革,把发展的速度、改革的力度和社会承受的程度协调起来,是成功的实践和量变质变相统一的改革理论。

(五)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初始阶段,这需要用经济发展史、思想发展史和以前的经验教训阐述清楚。要具体论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对接关系和具体形式,分析公有制和其他所有制相互关系,分析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和非公有经济存在的客观依据及其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变化;然后论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方位;最后再探索更长远的前景。应当注意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私有化的区别,同目前俄罗斯转轨的质的差异(应当用丰富的材

推荐阅读:

论分散采购工作的风险与防范

论财政对政府采购资金的管理

集贸税收一道亟需破解的难题

我国社会保障税的政策研究

对我国税收征管成本的理论思考

浅析企业税的收理财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

换一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