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执着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研作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下面是由本站小编带来的“《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总结与反思”,欢迎阅读。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教学总结与反思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 领会生长素发现过程中有关实验的现象和结论。
②通过动手设计实验探究向光性的内因,并从中体验科学探索的思维和方法。
③掌握胚芽鞘的感光部位、弯曲生长部位、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极性运输等知识。
2.能力目标:
①通过探究实验的参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
②通过问题的提出,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创新能力。
③通过学生查阅有关资料,培养学生收集、处理资料和信息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和重组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执着的探索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严谨的科研作风、团结协作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2.教学难点:
①、生长素的产生、运输与分布
②、生长素发现的实验设计,及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本节的教学重点是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而教学难点是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及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分析。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在植物向光性原因的研究过程中,使用Flash动画模拟生长素发现过程的一系列实验进行探究(受当地条件的限制),设置情景、问题,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且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探究思维,从中初步学会了科学实验方法,科学实验设计的严谨性,培养了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在植物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回顾前面的实验,理解生长素的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通过一棵完整的小树,突破拓展形态学的上端和下端、韧皮部、形成层这一教学难点。通过学案中的练习,进一步巩固和拓展所学知识。本节以科学探索的过程为脉络安排教材内容,以科学发现中折射出的科学研究的严谨与科学的魅力为主线。
四、教学反思
1、学生已学习了前面两章的内容,对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有明确的认识,进而能猜测到植物的生命活动也受到某种方式的调节。
2、生长素的发现史渗透着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这为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提供了一定的条件,为学生进行自主性探究提供了基础。并且,利用胚芽鞘作材料还可以有许多新的研究内容,让学生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的严密思维,科学的探究能力有重要的作用,更是历年高考的热点。
3、用问题和动画相结合,让学生带着问题观察探究动画模拟的实验过程,明确每个实验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懂得科学研究实验的一般方法:发现问题 →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要有对照,控制单因子变量等)→预期实验结果→实验观察记录→分析结果,得出结论。在实验中,善于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继续探究。教学过程设计的逻辑性好,一环扣一环,层层推进。
生物教学工作总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