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视“自愿补课”背后肥瘠不均的现实土壤
适用话题:规则、政策、监管、严惩、考核、学生压力
如果不是一名家长打来电话投诉,广西玉林市兴业县卖酒镇第二初级中学(以下简称“卖酒二中”)这样一所地处偏远的乡镇中学,很难引发外界的兴趣和关注。这名居住在卖酒镇乐太村的家长在电话中称,8月11日,就读于卖酒二中九年级(初三)的孩子就要返校补课,学校老师还要学生每人写一份自愿利用暑假去学校复习功课的申请书,并要求家长签字。
“假期自愿来学校复习功课”、“发生事故与学校无关”,学生“自愿补课”申请书语句透露出的荒诞,给人一种五味杂陈的感觉。明显违反教育部门相关政策的补课,即便让学生写了所谓“自愿复习功课申请书”,也无法逃避责任。所谓学生“自愿申请复习功课”,不过是给违规补课涂上了一层保护色,从学生的爱恨交织、教师的矛盾心理等方面看,刮开这层并不高明的保护色并不困难。
然而,谴责学校假期补课“加重学生负担”、“违反政策规定”容易,透过所谓“自愿补课”的迷局,正视其背后的乡村教育困境,却非口诛笔伐这么简单。说实话,无论是对于学生及家长,还是对于老师及学校,假期得以从繁重的课业中暂时脱身,该休息的休息,该放松的放松,都是一件美妙的事儿。反之,本该放松休息的假期却要补课,不仅学生不情愿,老师也不乐意。而且让让学生写所谓“自愿复习功课”申请书以应付相关部门督查监管,这种方法非但不高明,且容易引发更大的舆论反感。
“假期补课”固然违规,却更应该看到其难言的苦衷,看到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配置严重不均衡的现实,看到分数仍旧是学校教学质量核心考核主题的现实。学生违心写申请要求“自愿复习功课”“出了事故跟学校无关”,教师坦言自己“也讨厌补课”,但大家都明白“抢时间就是抢教学质量的生命”,而校长更是对教育部门考核以及家长学生用脚投票带来的双重压力有着切身感受。所有的这些,主要还得“靠成绩说话”。对优质生源的白热化“争夺战”,优质师资力量的无奈流失,教学模式与考评模式在具体操作层面上的方枘圆凿,这些尴尬现实的巨大压力,落在乡村教育硬件不硬、软件特软的逼仄现实上,落在与城市教育教学水平的巨大差距上,显然并非“违规补课”可以承载得起的。
不能让学生所谓自愿复习功课的“申请书”遮蔽了违规补课的事实,同样,对于“自愿申请”背后的违规补课也不能停留在肤浅的口诛笔伐上。拨开“自愿补课申请”的迷雾,透视“违规补课”背后的现实土壤,正视教育资源城乡配置不均衡,以及乡村教育因此背负的巨大压力,更应该是媒体触摸时代脉搏的着力点。虽然披上“自愿申请”保护色的补课改变不了违规的事实,相关责任人也咎不可逭,但板子显然不能只是打在学校和教师身上。他们的“违规补课”,从某种意义上说,跟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教育考核方式不科学等制度性短板不可避免地纠结在一起。作为公共资源的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投下的巨大压力,显然不能仅由个体所承担,而且这些个体坚持在冷硬现实下心怀教育理想,致力于“点亮小桔灯”。面对坚持不懈推进社会进步的力行者,制度应释放出足够的善意和温情。